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自度度她] 征集----佛化家庭婚姻生活中的和谐之道(我来出谋划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是一种感觉 于 2011-12-25 22:45 编辑

20083198450834_2.jpg


责任,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石


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必定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责任心的家庭。在唐玉红和她丈夫的概念之中,责任的同义语就是付出、包容、健康。有责任心就意味着无怨无悔的付出。小两口都出生在苏北小镇,家境一般。到无锡五年,生活并不宽裕,但他们还是主动承担起赡养双方父母的责任,除了给予足够的经济支持外,还帮双方父母置办了太阳能、微波炉、空调,更新了彩电。去年乔迁新居后,就把公公婆婆接到无锡,让他们安度晚年。他们还支持家庭经济严重困难的侄儿读完了大学。有责任心还必须有一个平和包容的心态,有责任心更要落实在家庭的健康和谐上。家和万事兴,由于“和”,他们工作出色,孩子品学兼优


以上十佳新风文明家庭的故事来自于:http://www.govyi.com/gongwenxiezuo/dianxingcailiao/201001/20100122212021_382741.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天,小狮子问它的妈妈:“幸福是在什么地方?”
    狮子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狮子不停的追着自己的尾巴,他追了整天也追不到。
    它把这个情形告诉它妈妈。
    狮子妈妈笑着说:“其实你不用刻意寻找幸福,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便会自然而然地跟着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是一种感觉 于 2011-12-25 22:43 编辑

5186946_182405056446_2.jpg
                  幸福家庭的来源

一个家庭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用心来经营。因为,这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付出不会幸福,两个人共同的努力才能使家庭和睦。两个人从原先生活的各自家中分离出来再从新生活在一起,会有许多的不同,所以必须求同存异,多看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不足。有分歧也并不怕,可怕的是误解甚至是怀疑,因此,双方要开诚布公,坦诚交流,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不要挂在嘴上,放在心上,所谓夫妻不计仇。不要只看对方的缺点,眼光放开点,多表扬对方的优点,更不要动不动就把对方的缺点抖出来揭对方的短,这样会伤害对方的。一旦伤害深了,那需要很长,甚至是一辈子都难以修复的。

  人的一生中,谁能保证不犯错,对于婚姻生活来说,出一点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只要明白错误会对方带来怎样的伤害,多检讨自己的过失,不要老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既然犯了错,就要勇于承认。犯错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犯了错却不知道悔改,那么你的事业和婚姻离触礁就不远了。两个人能走到一起生活很不容易,千年修来共枕眠,做什么事都要为对方着想,自己的一点得失没有什么,但却不要伤害到对方;对于对方的错,要大事讲道理,小事讲团结,千万不可得理不饶人。两个人互相忍让一些,多为对方着想,那么生活就会越过越甜蜜。

  婚姻是神圣的,一场婚姻意味是一段故事的开始。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幸福,而关系到你周围的很多人,你的亲人,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幸福会带给他们欣慰,你的不幸福会带给他们忧虑。所以,在结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要把婚姻当成游戏,如果你把婚姻当游戏,那么你永远都不会是胜利者。因为,你无心爱人,到最后失败的绝对是你。古有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此话很有道理,婚姻就是这样。我们都是凡人,不需要大富大贵,需要的是平淡真实,在幸福和不幸福之间找一种平衡。这就是“经营”,年轻人慢慢体会就会明白其中的含义。

  出家人认为:婚姻的幸福靠的是两个人,同床异梦过一世,抵不上一声理解,二声道歉,三声关怀,四声安慰。多为对方考虑,多想想对方的难处苦处,多替对方分忧解愁,生活就会越来越美满。总之,少一句责怪,多一句关怀,少一句嘲笑,多一句鼓励,少一点索取,多一点给予,少一点争吵,那么多的一点就是幸福。

文章来源:http://www.elanp.com/article/4918.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20110925092103434.jpg


 父母住在哪儿,哪儿就是我们的家,那里是我们永远的驿站,纵使我们浪迹天涯,心却永远走不出那个家。而且,父母也站在家门口,对我们翘首以盼……


  常回家看看,来保持这份亲情;常回家看看,来体现这份孝心;常回家看看,来延续这份无止无尽的爱。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成家多年了,虽然和父母同住一个城市,由于忙的事挺多,不经常回家。总觉得走到哪里也是父母的孩子,回家多一回少一回无所谓。却在突然间醒了过来,自己想错了。因而,回父母家的时候,站在门外,总感到内疚,像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将见到大人那样,心里忐忑不安,总好像谁在责备着自己。敲门的时候,猜想着两位老人在家正做着什么,是不是受着冷清和孤独的折磨。进了家门,看到父亲渐渐苍老的脸,母亲缕缕花白的头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曾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一位既不缺钱又不少房的八旬老翁走上法庭要告子女,原因是老伴过世后,一个人住在老屋孤独,要求法官判决子女经常回家,看望照顾老父。现代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子女常常做不到“常回家看看”,老人只有在渴望中等待子女的体贴与关照。


  常回家看看,其实也不需要你干什么活。但家中有个孩子,父母有了一个倾诉的对象,他们心里舒畅;家中有个孩子,父母的万般爱心有了实际的着落,他们心里高兴。


  常回家看看,其实也不需要你花多少钱。中秋一盒月饼,重阳几块糕团,偶尔带去一只哈密瓜,或从刚发的奖金中拿出几张来,悄悄放在父母的桌上。这一切绝不是负担,反而让你心中洋溢着一股幸福。


  常回家看看,其实也不需要你费许多时间。中午吃饭,傍晚下班,自行车弯一趟,来回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温暖了父母,也坦然了自己,也正是这天长日久的“弯一趟”,惹得父母家楼上楼下的邻居也眼红。


  常回家看看,一份真情赢得父母更多的关爱;常回家看看,点滴孝心也教会子女做人的道理。常回家看看,最终受益的将是你自己!每逢周末,看到自己的孩子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看到孩子特地去看望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看到他竟然与老人有那么多的话,你的心里会甜滋滋的。因为你的“常回家看看”,已经造就了“接班人”,等你年老后是绝对不会孤单寂寞的。


  人生需要关怀,“常回家看看”就是关怀和爱!这无疑是一种人生的修养,一种敬老的美德。常回家看看,让年迈的父母感受你的赤子情怀……




原文来源悲智教育:
http://www.zhibeidy.com/2011/0406/2793.ph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师言,无私的爱,就是一颗无穷大的感恩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思议 发表于 2011-12-16 23:37
还以为楼上是原创哩,楼上写写亲身经历?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师兄啦,这个倡仪真好。!!!!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孩子、家庭等方面的问题从各个角度大家也可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所有的选择都是自己的选择,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你看镜子里面的人,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哭他说对你哭,自己脸上脏了,擦镜子里面的那个擦不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我如有不如法,不净布施的事情,皆发广大忏悔心,不再受不净布施果报,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一切众生如有不如法,不净布施的事情,皆发广大忏悔心,不再受不净布施果报,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往昔所做布施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往昔所做布施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现在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现在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未来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未来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所做无边布施功德皆回向一切如来神通大光明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05:09 , Processed in 0.15811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