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若水

楞严经浅释(净慧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接着说,阿难你观大地的本质特征,粗广凝重可为大地,细小浮动又可为微尘;微尘又可析小七分为邻虚尘,邻虚尘极为微细;达到色尘与虚空的边际体相,但实际体相仍是大地的本质特征,不能是虚空的本质特征。如将此邻虚尘析小为虚空的本质特征,就会让人理解为虚空可生成产出有形的色相物体。佛现在问阿难你,由于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缘故,产生出现世间种种变化现象;在诸变化现象中,你再观一粒邻虚尘,能用多大的虚空与邻虚尘和合而成呢?不应将一粒邻虚尘还和合成一粒邻虚尘吧?还有,将此邻虚尘析小为虚空时,能用多少物体色相和合成虚空呢?如颜色于虚空中和合时,只能和合为颜色;而不能和合为虚空。如虚空与虚空和合时,只能和合为虚空;而不能和合为颜色。各种颜色还可析开,无量无尽的虚空怎么与虚空和合呢?

空中有微尘,微尘又不妨碍虚空;自性本空,寂然不动。十法界谁也离不开,佛也存在于十法界中;众生有八万四千种业报,世间的物种循环就有八万四千种和合,无穷无尽,众生召感的业报就是六道轮回。佛说第一义谛,教人发菩提心;说诸法实相,就是说众生要循业发心。平常人只知有身,不知世间还有无形之神,于五行相生相克中,作用于人类。人所行所做,一念一言,都有神灵于冥冥之中记录。世人怎么评价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影无形中神灵的记录和自心记录。谤佛、谤法、谤僧业报最大,并不是佛法僧怪罪谁了,是自心识里业报循环,所生出的恶念最大;如气球飞到一定高度,爆炸了,还得趺落下来,是承受力不够而爆炸。众生的业报不是外来的,不是佛菩萨加给的,也不是哪个人加给的,是随自心识中业习而现,怨不着任何人。在魔道的众生,都自认为很好,认为人才不好呢!见修行人真不好,这不吃那不吃就在那坐着。作魔众多好,愿意说什么说什么,愿意作什么作什么,专门整治善人、与善人作对,这就是各道众生有各道的执著心。佛住世时说,一窝蚂蚁,七佛出世还是蚂蚁,因为执著这道而不能舍离。

佛接着说,阿难你本不能觉知法藏世界中,佛性无心色真空,佛性真空又妙有真色;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无处不在,众识含灵。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有的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就认为语言文字是真般若。法离言说与文字相,言说与文字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不是法的真含内要。读诵佛经不能代替自己修行,只是修行过程中的一部分;更不能代替自己了脱生死,只在修行过程中起加持作用。哪尊佛住世,佛弟子都是依法修行证悟;佛在没说这部经之前,佛弟子中就有修行证得阿罗汉的人。搞清楚应怎么修行才是真的,而不是成天拿着佛经,研究这部佛经怎么说的,那部经怎么说的。告诉诸位,真正的佛法没在文字上,在文字上找,不是愚痴吗!佛说的多清楚,“但有言说,都不实意。”以前有一人来见我,我与他说,“我知道你研究很多佛经,走过大江南北,参访无数名师。我就给你讲释迦牟尼佛怎么修行的,那些弟子都怎么修行的。”他听了感到闻所未闻,就问“你怎么不弘法去呢?”我说,“问题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有的人啊,是真可怜悯者,执著于文字言说,而不着实意。研究佛经,也不研究究竟。我读诵佛经时,通过与真修实证一对照,都是千真万确的。一些人对“但有言说,没有实意”不理解;说什么,佛怎么还说法,而且说了三藏十二部呢?其实质是,通过语言文字,让人明法理,知法相,尊教义,行持戒。

佛接着说,阿难你观火的本质特征,没有自我的固体,只能依附于其它物体诸和合因缘才能产生、存在、变化等。如城中没有吃饭之家,想制作饭菜等炊饮时,用取火的器具对着太阳,产生热能于易燃物体上,以求得火种。这种取得火种的方式方法,可称名为火大和合的制作者;如佛与阿难你等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现在可称名为一个僧团;众比丘虽为一个僧团,但要追求于根本,众比丘各个存有自身;并都有各自的姓氏、姓名、种族等;如舍利弗是净裔族;优楼频螺是龟氏族;阿难是甘蔗族等。若火这样的本质特征是缘于和合而存在,那当取火人手执铜镜于太阳下求得火种时,此火种是从铜镜产生,还是从艾绒产生,还是从太阳产生呢?若从太阳产生,此火种自然能燃烧手中的艾绒;那艾绒经过的林木处,都应被火种点燃而被焚烧。若从铜镜产生,此火种能自然点燃于手中的艾绒,那铜镜怎么不能自燃呢!而在弯曲的手中握执,尚没有热燃之相,怎么没有熔化为铜水呢!若从艾绒产生,何须首先借助于太阳与铜镜的光明相互衔接,然后才产生火种呢!

这个世间事物是杂合相,用一种法理解释不了诸事物;一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是针对自性而言,不能代替世间诸事物。有人会说,世间一切存在都是由粒子组成,这不是一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吗?那我反问,光明、黑暗、虚空、电波、音声、情感、精神等,组成粒子在哪里呢!在佛教里用一个宗门的法理,解释不了佛教的全部法理;如没有证悟的人,用佛经中的法理,去衡量一果罗汉的真实境界很难。因为一果罗汉以上是圣人,理相与实相尚有差别;所以,怎么能用理相去衡量实相法体呢!果位高于一果罗汉的圣人可以,缘于证悟了理相与实相的真实境界。如一位法师,有弟子来皈依。这位法师观因缘知这位弟子根基很好;但须弟子心悦诚服,去掉我执我见后,才能入室。这位法师正拿着锄头锄草,无意中锄死草里一条蛇。这位弟子见状想,出家人锄草,那么粗的蛇能不见吗!这不是杀生吗!想罢转身走了,一走十二年,又回来拜见这位法师。法师说,“你的心里有个东西,还没去掉啊”。弟子说,“我走到哪里都听人说您有证悟。但是当年我见您把一条蛇锄死了”。法师说:“你见到的是锄死,殊不知我是在帮它,它的劫数已尽,化度它超生了”。弟子说:“这回我知自误了,走了十二年,还得回来跟随您修行啊”。再后来,这位法师选择掌门人时,这位弟子想,我已经修得坐脱立亡的程度,想走随时都可以走,法师一定选我做掌门人。而法师却没有将掌门人的位置传给这位弟子。这位弟子很不理解。法师说,“修行得坐脱立亡是小把戏,你的师兄二十年前就做到了,你才得几天啊。”各宗门中,各有各的门道,区别太大了,不能用一宗法理或我执我见去衡量佛教法体。有人请我认证修证到什么程度,我须在定中观察,不敢加上自己主观上一丝一毫的知见,肉眼观察的不准确。

佛接着说,阿难你再仔细观察,铜镜缘于手执,太阳光明从天空而来,艾绒本自产生于大地,火种从什么方向与位置游历于此处呢?太阳与铜镜相互距离甚远,既没有和,也没有合,火种之光不应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阿难你仍不能觉知法藏世界中,佛性无火真空,佛性真空又妙有真火;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阿难你应悟知,世界上各处的人,一处执镜取火,一处便能产生火种;遍满法界的人都这样执镜取火,也都能产生火种,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物理现象是光聚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一定的热量,作用于易燃物体上,产生火种。在神话故事中有千里眼、顺风耳,现在世界上也产生这样的事物,如视频手机等。人在大洋彼岸能和大洋此岸的人通话,网络视频还能见到图像。随众生心,幻想什么就能产生什么;这是物化作用,这是科学技术。但众生如是顺流背本己,回心转意向佛难。科学是佛法的末端,是法藏世界中最末端的法相。在佛教中的理解是流水出处高,妙在本源处。心性若回归本源处,则与十方诸佛同体;否则,空说法理没用,必须真修实证。修得一分是一分,证得一分是一分;若没修没行,空说一生等于没说,没有往西走半步。

佛接着说,阿难你观水的本质特征,不能固定为一种相体;流动与息静现象,不能恒常不变。如室罗筏城中的黄头仙、圆轮仙、红莲花仙、海水仙等很多大幻术师,利用方术求取太阴真精,来配制迷幻药;这些幻师于每月中十五日,中夜子时,利用五彩石炼成的水精珠,向月求水;即热石遇冷,珠外产生露水。露水是从珠中产生,是虚空自然存在,还是从月而来呢?露水若从月来,月于虚空的远方,能让此珠产生露水;那月光映照的林中树木也应含露吐流;含露吐流何须方术利用水精珠才能产生呢!若林中树木不能含露吐流,就说明露水不是从月而降下。露水若是从珠中产生,珠中应经常含露流水;何须每月中十五日中夜子时呢!露水若是从虚空中产生,虚空的本质特征没有边际,人天都应淹溺于滔滔水中,还怎么能有水族、陆居、空行众生的分别呢!阿难你再仔细观察,月从天空高悬,珠缘于手持,托珠接水之盘是人工制作,露水从什么方向与位置流动或注入于此处呢?月与珠相互距离甚远,既没有和,也没有合,水精珠产生的露水,不应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阿难你仍不能觉知法藏世界中,佛性无水真空,佛性真空又妙有真水;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阿难你应悟知,世界上各处的人,一处执珠取水,一处便能产生露水;遍满法界的人都这样执珠取水,也都能产生露水,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露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空气之中有水份,只是受冷、暖控制。包括地狱,也受冷、热控制。诸法相的存在,用意识不能改变。那些幻师取水于月中,是认为月为太阴。我国的道教之人也认为,月为太阴。为什么外道在子时、午时练功,是利用太阴与太阳,增强能量。于佛法中,若在这两个时辰静坐,不论是太阴还是太阳,都容易伤人的神经;又阳盛与阴盛时,易影响人的情绪稳定。道教所修练的《太阴经》、《太阳经》等,都是有为法。

有人问,龙王的宝珠是作什么用的?珠在龙的生命在、神通在;没有宝珠生命不存,神通销失。而且,在龙宫里起到照明的作用。有人问,法师讲法为了什么?讲法或听法,肯定都不是为了财物;不为财物肯定又有大富贵在里面,用财物无法衡量的大富贵。修行人所证法喜充满,禅悦为食等都是财物无法衡量的大富贵;修行人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离开娑婆世界,更是财物无法衡量的真富贵。同时,是各自的愿力。

佛接着说,阿难你观风的本质特征,没有相体,流动与静止无常。当你经常整理袈裟,走入大众中时,衣角依人行而拂动,会有微风吹拂人的面部。微风是从袈裟角产生,是虚空中自然现象,还是从人面部而来呢?微风若从袈裟角产生,身披袈裟应为披风,能让此袈裟产生飞舞与摇动现象;而此袈裟也应离你身。佛于现在的法会中静坐说法,袈裟垂服于身;你看袈裟中的微风在哪里呢!袈裟中不应有藏微风之处啊!微风若是从虚空中产生,你身披袈裟不动,是什么缘故没有风吹拂呢!虚空的本质特征是恒常不动,而风的本质特征是经常产生;如微风是虚空产生,当虚空没有风产生时,虚空应灭失。风灭失的现象可经常见到,虚空灭失应是什么形状呢!如虚空有生有灭,就不能称名为虚空;如称名为虚空,为什么能产生风呢!微风若从人面部自然产生,他人面部产生的微风,应吹拂你的面部。怎么会在你整理袈裟时,反倒吹拂他人的面部呢!阿难你再仔细观察,整理袈裟的是你,吹拂的面部是他人;而虚空寂静自然,不能参予风的流动。那风产生于什么地方,又是什么力量鼓动来于此处呢!风动与空静,本质特征是截然不同的,既没有和,也没有合;风的本质特征,不应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阿难你仍不能觉知法藏世界中,佛性无风真空,佛性真空又妙有真风;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阿难你应悟知,如你一人时,便能产生微风;遍满法界的人都这样略动袈裟,也都能产生微风,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物动引起风,风动让人感到有风。如《六祖坛经》中说,“不是风动、帆动,是仁者的心动”。风吹幡卷是目见,见转识心起波澜。此非三动是一动,风息幡静一真天。仁者心动是悟语,圣音点你凡心转。今人贡高多我慢,谁肯谦卑下问贤。风是物理现象,空气流动产生的,这些自然现象都不依人们主观意识而存在。地水火风是一理,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法藏世界中产生的物化现象。

有人问,我怎么看不出是如来法性呢?由于人的智慧不足,觉知不到如来法性;只知是自然性。天天在如来法性之中,众生身体都是如来法性中物,佛的愿力所化;菩萨是乘愿力来度脱众生。而众生还不知、不觉、不信,互相吞啖,互造恶业。在如来法性中,造作恶业,还很有理,还得轮回,是真可怜悯者。生在如来法性中,不知报佛恩,不知依法修行,还执著于这个那个,颠倒妄想。不知是怎么颠倒的;既闻知佛法,却还不信,还分别、嫉妒等。意识怎么去计量分别,不因计量分别而改变如来法性的存在。就如风的本质特征,谁也改变不了,只能利用,不能改变。

佛接着说,阿难你观空的本质特征,没有形体,缘于物体形象而显现并发挥作用。如于室罗筏城去河边处,一些刹利族人、净裔族人、商人、农夫、艺人、工人、屠夫、刽子手等居住的地方,建造新居后,须掘井取水;在掘井时,挖深一尺土石,其中就有一尺虚空;挖深一丈土石,其中就有一丈虚空;井中虚空的多少,根据井中挖出土石的多少与深浅而定。井中的虚空,是缘于取出土石而产生的呢?是缘于挖掘工具而存在的呢?还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的呢?若井中的虚空,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为什么没有挖掘取出土石之前,不见有井中无碍的空间,只见大地坚实而不见井中通达呢!若井中的虚空,是缘于土石而产生;而取出土石时,应见虚空进入;如先取出土石,而后没有虚空可进入,虚空还怎么缘于土石而产生呢!若虚空没有出来与进入,就应是虚空与土石一体,没有差异,只有相同;那取出土石时,虚空怎么不随土石一同被取出呢!阿难你再审慎仔细观察,挖掘工具是随人手而运动转换,土石缘于地下部位移动位置;那井中虚空是缘于什么而产生呢!挖掘工具之实与虚空之虚,不能相互作用,既没有和,也没有合,井中虚空不应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如井中虚空可见空的本质特征,无处不在,本自寂然,不动不摇,与现前存在的地水火风,可平等称为五大;本质特征都是圆融无碍,都是法藏世界中的组成部分,本来就没有产生与灭失。阿难你心识昏迷,仍不能悟知地水火风四大本来就是法藏世界中的妙有;也应观察到井中虚空,是有出有入,还是没有出、没有入呢!阿难你完全不能悟知法藏世界中,佛性具觉真空,佛性真空又妙有具觉;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如于一处挖掘一井,有一井虚空;于十方世界都这样挖掘一井,也都具足虚空,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地水火风是四大,这里加空为五大,四大依空而住。地球有引力,上面有空气,超越大气层能相对脱离地球引力;现在发射的卫星就相对脱离了地球的引力。但是卫星的光能、电能还受地球遥控,能发射出去,也能遥控回收。这是人类掌握了科学,利用了法藏世界中存在的一些妙法。科学是什么?是社会与自然的变化规律;但这是标,而不是本。五大本不生不灭,科学只是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不能创造规律或改变地水火风空的性质。

佛接着说,阿难你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只有觉与迷之分,没有知与不知之别。缘于色身而存在,缘于空间而显现。就如你现在于祗陀林中,早起可见朝阳光明,至晚可见夕阳黄昏;再于安居处至中夜时,有月光则如白昼,无月光则为黑暗。这种色身与虚空、光明与黑暗等现象,是真心自性统摄六根功用的分辨区别。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在这种过程中是与光明为同一体相,还是没有与光明为同一体相呢?是与黑暗为同一体相,还是没有与黑暗为同一体相呢?是与虚空为同一体相,还是没有与虚空为同一体相呢?是为同一体相还是不为同一体相,是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呢?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若与光明、与黑暗、与虚空本为同一体相时,光明与黑暗二种体相应灭亡;因有黑暗时,就没有光明;有光明时,就没有黑暗。若与黑暗为同一体相时,则光明相应灭亡;若与光明为同一体相时,则黑暗体相也应灭亡;同一体相的灭亡,还怎么能见有光明相与黑暗相呢!若光明相与黑暗相分别存在,没有生灭,同一体相还怎么形成呢!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若与光明、与黑暗、与虚空没有同一体相时,等于阿难你离开光明相、黑暗相、虚空相而存在,还怎么分辨区别色身与虚空、光明与黑暗等现象呢!如离开光明相、黑暗相、虚空相,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就等于龟毛兔角一样而不能显现;既然离开光明相、黑暗相、虚空相不能显现,体相还怎么是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呢?分辨虚空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本来都没有边际,还怎么不为同一体相呢!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见光明与黑暗时,都没有发生变化,还怎么是有体相区别呢!阿难你再审慎仔细观察,从微细处审慎详察,并审慎观察仔细,光明来源于日月,黑暗来源于没有日月;光明与黑暗同属于虚空,阻塞归属于大地;而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来源于哪里呢!既然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之觉,如同虚空一样固定不变,既没有和,也没有合,不应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若统摄六根见闻觉知功用的真心自性,具足无处不在,本自寂然,不动不摇,等于虚空,并与地水火风,可平等称为六大;即性大。六大的本质特征都是圆融无碍,都是法藏世界中组成部分,本来就没有产生与灭失。阿难你心性沉沦,仍不能悟知统摄六根见闻觉知功用的真心自性,本来就是法藏世界中的妙有。也应观察统摄六根见闻觉知功用的真心自性,是有生有灭、有同有异,还是没有生与灭、没有同与异呢!阿难你仍不能悟知法藏世界中,佛性具足觉悟智慧,觉悟智慧又是真如佛性;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如一眼根功用显现的真心自性,能周遍法界;则耳根听功用、鼻根嗅功用、舌根尝功用、身根触功用、意根知功用,都与眼根功用显现的妙有功德一样,如同宝玉莹光纯洁而自然;既无处不在,又遍满十方虚空;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这里的见,是大见精真;即真心自性。人的色身,只是真心自性暂时住的居所。六根功用,只是真心自性随缘显现。但人多不识真相,只迷头认影;有计度差别,皆妄执妄见。

佛接着说,阿难你识的本质特征,没有固定的源头;既有无量劫来的积习影射,又是缘于今世六根对六尘的妄入。你现在普遍观察法会中圣贤的大众,用眼反复观看,用眼全面观看;但映入眼中的影像,如入铜镜中,本身没有区别、分辨、思析之识。你意根的区别、分辨、思析之识,通过眼根的尘相摄入,于法会中能按顺序确立目标,指出这位是文殊师菩萨,那位是富楼那、目犍连、须菩提、舍利弗等,识别的非常清楚。但这种识别是产生于眼见呢?是产生于体相呢?是产生于虚空呢?还是没有缘故,于突然间出现的呢?若这种识别产生于眼见中,眼根中充满无明的黑暗,与体相及虚空有什么关系呢!如此的眼根、黑暗、体相、虚空四种存在都各自安立,等于没有发生作用,本来也没有产生眼见。这种眼见都没有,又怎么能产生识别呢!若这种识别产生于体相中,自然就不是从眼见产生;而体相既不能见有光明,又不能见有黑暗;光明与黑暗都无眼注视,自然没有体相与虚空的区别;体相尚且没有,识别又从哪里发现呢!若这种识别产生于虚空中,虚空既没有体相,又没有眼见;没有眼见就没有对物相的分辨,自然也不能觉知有黑暗与光明、体相与虚空;没有对体相的觉知,识别之缘将会灭失;没有体相之缘,见闻觉知的功用就没有地方安立。虚空处于没有体相、没有见闻觉知功用二个没有之中,虚空等于没有;虚空若有又不能等同于物象所有,能从哪里发现这种识别,又怎么分辨识别呢!若这种识别没有缘故而产生,于突然间出现的;怎么不能于白日光明中,另外识别月的光明呢!阿难你再审慎详察仔细,从微细处详察审慎,见功用是寄托于眼根中,体相推放于眼根前形成境况,可以分辨形状形成有眼见;如不能眼见体相,就形成没有体相的境况;这样的识别之缘,又从哪里产生呢!识别活动是要有眼见清楚的体相才能产生;由此可见,没有缘故,既没有和,也没有合。闻觉知的功用,也如见功用同样法理;不应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若这种识别心没有来的源头,应明了统摄六根见闻觉知功用的真心自性,具足清净寂然,没有固定的来源处,与性空、虚空及地水火风,可平等称为七大;即识大。七大的本质特征都是圆融无碍,都是法藏世界中组成部分,本来就没有产生与灭失。阿难你心性粗陋浮躁,仍不能悟知真心自性统摄六根见闻觉知的功用,本来就是法藏世界中的妙有。也应观察真心自性统摄的六根识处,意识的分别心是相同,还是有差异!是空无所有,还是存在呢!还是没有相同与差异呢!还是没有空无与存在呢!阿难你仍不能悟知法藏世界中,佛性具足知见觉智慧真识,知见觉智慧真识又是佛性;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佛性妙觉既清净寂然,又遍满十方法界;既含藏十方虚空,又显现十方虚空,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这里的识,可分为意识、七识、心识、性识。识在意识与七识中,表现为见闻觉知,反应为七情六欲;识在心识与性识中,表现为知见觉,反应为随愿力而慈悲喜舍与常乐我净。人的眼体中,本身处于黑暗状态;离开识的功用,等于死人之眼,有眼而无眼见。人与物体的区别,是有识与无识;人与动物的区别,既是形体,又是识大。人的识大是,有识的累加、缘合、抽象逻辑等文化知识、文明知识、自然知识、科学知识等。动物的识大,只是本能。

世间一切都妙,所见所闻,无非是妙。人悟时觉妙;迷时见世间一切都有吸引力,用生命去研究,去追索。如一位傻人,自我感觉活的有滋有味;再如一位聋人或失目人,只是活的质量与正常人有所差异,但仍然可以生活的很幸福。若人生来就失目,不知光明,只是理念上承认白天有日,晚上有月,但无法眼见。无法眼见时,日与月一样存在。如人生来就耳聋,从没听过声音,只能从名义上理解。美妙的歌声不因能听闻与不能听闻,一样存在。世间千奇百怪的事,千奇百怪的人都有。人怎么有不一样的事呢?怎么又有不一样的想法呢?因为业不一样,今生不一样,生生世世都不一样。今生召感人的体相特征一样,下生又各有各的环境,千差万别。我有位亲属,生前爱美,爱穿漂亮衣服,结果死后生为大花蝴蝶,翩翩起舞,非常美丽。我于静坐时一闭眼,大花蝴蝶就来到眼前。我赶紧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为其超度后,静坐时眼前的大花蝴蝶不见了。追求美丽的人,要警惕自心莫贪著,以免循业往生。修行人稍有成就时,六亲眷属都来找,亡灵不灭呀!哪儿来的!地府有个神识,忉利天还有个神识。这两个神识,哪个都来找,救救我吧!不救我不行啊!出离不了啊!报身堕落畜生道了,畜生道千差万别多少种啊!地狱就有十八层,算算多少种差别。人可不是这一个下场,人可不是一生一死这么简单。讲到这里,讲几句要知惜福的话,诸位都要珍惜自己的幸福。今天有幸有缘坐到一起,共同读诵受持佛经,要知是往昔所积福报与善缘。过去有三位禅师,在河边闲游,见河边顺流而下一片菜叶。其中一位禅师说,这片菜叶漂走,太可惜了;第二位禅师人说,这片菜叶这么新鲜;第三禅师说,丢菜叶的人一定不知惜福。第一位禅师又说,见菜叶知离这人家不远,可以去化缘;第二位禅师又说,丢掉这么新鲜菜叶的人也不值得让其种福田;第三位禅师又说,人若不知惜福就是不可度之人,享福就是了福,我们走吧!就在这时,一人匆匆跑来,追这片菜叶,把菜叶捞起带回。三位禅师相互一视说,我们往河上游走,就度脱这个人。别看这人与我们没打招呼,但这人自知惜福。惜福可了不得,福报不在大小多少,知道珍惜一粒米、一片菜叶、一根火柴等。这一个小小的物体是什么?是天物啊!浪费掉了,是暴殄天物。不知惜福的人,是不可度之人。有一片菜叶的缘由,这三位禅师就为之讲法,这人今生就有善报。所以,一时一刻为佛事,一念一言为法事,一啄一饮为僧事。

这时,阿难与大众,承蒙佛开示微细妙义,身心坦荡欣然,获得理义通达,心中再没有挂碍。从法理上都各自悟知,心性遍满十方法界;再用眼观十方虚空,如同见手掌中树叶一样渺小。一切世间存在的物象,都是佛法性妙有智慧与慈悲心所化现。各自心中纯净无染的佛性,与佛法性一样,周遍圆融,含藏十方法界虚空。各自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如十方虚空中被风吹动的一粒微小浮尘,于无常中存亡不息;又如清澈大海中浮流的一小水泡,起落与生灭没有依皈处。今日才了然自悟,得知本自妙有的真心自性,既常住不坏,又不生不灭。于法会中,合掌礼佛,获得从来未曾有的法益;并以偈赞叹佛功德。具足清净妙德智慧又总持不动道场的世尊,诸定法中王是世间稀有;销除我心中无量劫来的颠倒与妄想,如彻悟佛性则不须经历三大阿僧祗劫就可证得法性身。唯愿今世得证佛果而成就法宝之王,还立弘愿度脱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众生;将这样的慈心悲智奉献无量法界,只有如是行愿才称名为报佛恩。跪地伏身恳请佛为作证明以示愿不虚发,为早日践行誓愿而先入此五浊恶世中;五浊恶世中如还有一众生未成就佛道,始终不于此五浊恶世中示现入大涅槃。佛具足大威德、大愿力、大慈悲心,希求佛再开示以审观并破除内思外见二惑;让自性真我早日先证无上正等正觉,于十方世界坐道场以弘法利生。虚空可以坏尽并销亡掉,坚固愿心也不会产生动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问,怎么理解报佛恩呢?只有佛、菩萨,才有智慧与愿力度众生。否则,修行人都是自度;自不度者,度不了任何众生。到那时才知报佛恩,也才能报佛恩。平常人也说感佛恩,要报佛恩。怎么报呀?报得了吗!佛无来无去,智慧圆成。真正报佛恩是续佛慧命啊!言真意切总是假,一句弥陀酬师恩。续佛慧命,才是真报佛恩,也是名报佛恩。真报佛恩是从法性上说;名报佛恩是从法相上说。

有人问,什么是浊?浊是心有染著,受业习扰动,不得清净。五浊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是由色受想行识,耽染贪嗔痴慢疑,五蕴受五毒侵袭生出的五浊。娑婆世界难堪难忍,众生最怕的是命浊,命浊也最难改变。修行人遇烦恼浊就难倒一大群,遇众生浊时一般人也超越不了,浊时是有障碍。

有人问,乘愿再来的菩萨行人礼不礼佛?如有三位禅师,见一尊手拿念珠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一位禅师说,“观世音菩萨手拿念珠念谁呢?”另一位禅师说,“这得问观世音菩萨才能知。”第三位禅师说,“念谁不重要,求人不如求己呀!自己去修、去观、去定,就知念谁了。”阿弥陀佛来此世界示现出家人时,也手拿念珠、也礼佛、也依佛,也诵持佛名号,依佛法而行,而不改变佛法。佛不因是佛化现而不礼佛、不依佛。证悟的人说这个化身、那个化身,对于化身本身来讲,礼拜佛像就是依法而行,为众生做榜样。观世音菩萨来此世界示现,遵循戒仪法制;修行人更应依戒依法,老实修行。

有人问,怎样理解修行人的智慧?如一块铁值五元;铁匠铺做马掌,卖了十元;工厂加工成器具,值二百五十元;加工成仪表上的指针,值二千五百元等。同一块铁价值差距怎么那么大,铁块没有发生变化,是人的智慧发生了变化。修行人的智慧,世人无法测知,也很难理解。佛、菩萨的化身无量,智慧无穷无尽。

有人问,如何把握自己的修行?有一个故事,一位哲人问一位将死的人,“让你再活一回,你最想做什么呀?”将死的人说,“如我再活一回,我不求富贵,只求随遇而安。我这一生很富贵,有很多钱,但是我很累;因为,我做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给别人做榜样,做事总求全、要面子。所以,我再做人时不求完美,能糊涂时就糊涂,能退一步退一步,不再求全责备。”这是世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对他人有警示作用。现在有的修行人,天天追求名闻利养,修了几年、十几年,一句话就翻脸,一句话就发脾气,这是什么呀?无明颠倒,见思二惑。虽然身心具有佛性,但习气深深植根于八识田中,弃转不了;修行道业不真,不得超越亿劫,怨不得任何人,都是自己放不下执著,所感、所造啊!

有人问,怎样理解菩萨入世呢?修行声闻乘,透出一个淫字,万恶淫为首。修行声闻乘,如破了戒体,证果就无从谈起。所以,声闻人须守戒启修。修行缘觉不但知世间诸苦,也知修行中淫字的厉害,然而远离尘世;观六根、六尘、六入,知众生的苦源。但若不发菩提心,都是随着情节找戏,迷戏忘家了。第一义谛,真实法义是以出世间为究竟;就是佛教化声闻、缘觉要发菩提心,也要发行菩萨道的心。行菩萨道,准备吃苦,吃苦在他人前面,以苦为乐,主动承担一切苦,让他人去成就道业。一切众生都可往生极乐净土,众生的罪业由我代受,这才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发菩提心的声闻人,是自了汉。世间太苦了,赶紧逃离吧!度众生是佛、菩萨的事,不是我的事。而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度众生,成佛了都不现佛身;久行菩萨道。西藏活佛的转世灵童,一转都是二十一世呀,发愿做二十一世人;都是菩萨化身示现出家相,在度脱众生。于声闻、缘觉的境界中有世间与出世间,于佛、菩萨的境界中没有世间与出世间;因菩萨已出世间,又积极入世间,再救度众生也出世间。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

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礼佛后,向佛请法说,佛具足大威德,开示的第一义谛法义,既善巧方便又详细微妙,甚是难值难闻。佛虽常说我于人中说法第一,但今日闻佛妙音说法,犹如聋人在百步之外听到蚊虫的鸣呐。本来百步之外连蚊虫的影子都不能得见,更何况得闻其鸣呐之音呢!佛宣说妙法,虽详细透彻,让我心中除去无量疑惑;但今日在法义究竟的悟知上,仍有一些未详处,尚未达到没有疑惑的地步。如阿难等果位相同的人,虽证悟心开智慧,悟知自性功德;但欲漏习气尚未除尽。如法会中等同于我证悟漏尽的人,虽诸欲漏尽除;但今日闻佛妙音法理,对重要的转折处尚有些疑虑,劳神而不得其解。如世间一切存在,及人的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等,都是法藏世界中清净佛性转化,本然具足功德;为什么忽然产生山河、大地等诸有为相,有规律的生灭变化,终始循环不息呢?还有地水火风的本质特征,是佛法性圆融,于法界中普遍存在,清澈自然而常住;如大地的本质特征普遍存在,为什么能相容水呢!如水的本质特征普遍存在,火应不能产生;为什么明确水与火二种本质特征,同时遍满虚空,而又不能相互毁灭呢?大地的本质特征是为障碍,虚空的本质特征是虚无通达;为什么大地与虚空二种本质特征,同时遍满虚空,而又不能相互障碍呢?我不能悟知此法义理在哪里,敬请佛发大慈悲心,宣说开示如大瀑流,荡涤心中昏迷的疑云。同时,五体投地,聆听佛无上教诲。

难值难遇,是真实语。一失人身,堕落轮回,真就是百千万劫呀!七佛出世一窝蚂蚁不得超生,多少劫呀!一失人身堕落为畜生或水下众生时,连佛法音声都不能闻听,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今生万幸为一次人,有这种功德,有缘读诵受持一部佛经,真是功德无量。实话实说,为了学佛修道,什么事都放下一点,抽出一点时间,受点苦都值得,比什么都富贵。能解决今生及后世的生死大事,是最值得,也是最大的投资。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五体投地向佛请法,是给当时大会上的弟子做榜样,也是给后世众生做榜样,礼佛、敬佛。人心里如不礼佛、敬佛,把佛当成可有、可无、可大、可小,就已经离佛甚远了。人往心里装什么,未来就有什么,于无影无形中,于一切言行处,就是自己未来世的去处。喜欢什么,最后就被那一道摄去,自我召感。恒顺众生,对周围人都要恒顺。我曾经讲过,不让任何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要说过失都是我的,这是我读诵受持此经的心得。听闻佛法要与自己对上号,谦下礼佛,恭敬他人,高看穷人。如关云长傲上而怜下,老百姓都拥护他。所以,关云长义流千古。

这时,佛对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与诸漏尽无学阿罗汉说,今日,佛普遍为法会宣说殊胜法义中的真义本质与实相;让此法会中一果罗汉以上的声闻人,及一切既未证得人法二空又未发菩提心的阿罗汉等众,都能获得唯一佛乘的中道了义的实相法益;坐于可证悟涅槃之乐的清净道场,真正远离喧嚣杂乱处,住于正法修行地。大众都要仔细听闻,即为宣说。富楼那弥多尼子与大众,恭敬等待佛说殊胜法义妙音,静心受教。

佛说,如你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所说,法藏世界本是佛清净法性,为什么忽然产生山河、大地等诸有为相呢?你不是经常听闻佛所宣说的佛性真觉妙有智慧,佛性具足真觉智慧妙有的法义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当即回答说,世尊,是这样的,我经常听闻佛说此法义;但尚未了悟实相。佛说,你所说的性觉与智慧,是认为性自然有智慧,才说性觉名称;还是认为性觉不能自然有智慧,须有智慧的名称,才为智慧性觉?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说,如这样的不能自然有智慧的性觉,可以称名为性觉,性觉就没有固定的智慧。

佛说,如性觉没有固定的智慧,就没有智慧性觉;有固定的智慧,就不是性觉;没有固定的智慧,就不是智慧;没有智慧,又不是没有智慧;性觉清澈又具足智慧。性觉如必须有智慧的名称,就是虚妄的智慧,虚妄的性觉。性觉不是固定的智慧,又缘于智慧安立性觉;固定的智慧既然虚妄安立,才产生你心识的虚妄功能。在没有相同、没有差别心识中,心识自然形成差异,此差异与彼差异又形成固定的差异。在缘于固定差异的基础上,安立相同;相同与差异又相互作用,发现存在智慧;缘于存在智慧,又安立智慧的没有相同、没有差异。心识中微细的见思如此自相扰乱,转化为业相、转相、现相;又停留于智相、续相、取相、名相、业相、苦相等法相上,而产生心劳;心劳不停,久而发现法尘,心劳与法尘自相混淆成浊;由此产生法尘与心劳混合的诸烦恼。

阿罗汉为四果罗汉,都定力十足,无学无漏。慧来自于定空,定来自于戒修。有人守戒,认为受了戒就得了定,得了慧。实际则不然,须持戒禅行,才能得定空智慧。否则,将一事无成,永远进入不了定空的证悟境界。最大的戒是依教奉行,戒修统一,持戒修行。这个世界上,证得阿罗汉的声闻人易发菩提心;一旦离开人体入色界天时,妙乐无尽,就不容易发菩提心了。性觉妙明;觉是觉悟、觉醒,自性真觉;妙明就是自性真觉妙有无量光明,又具足清净无染的智慧。人的自性具足智慧,是心识觉悟智慧,又无智慧之名相。自性本具足觉,自性上本具足明;不需要再觉什么,也不需要再明什么;所以,密宗上师不说心,只说性。禅宗说心、说性,吾心即佛。在自性上,不须戒修;戒修身心是过程,最终是自性做佛祖。阿罗汉证悟的境界是,性乃心中一金丹;圣心中尚有业习之根,不能证悟自性的具足智慧;圣心中的业习之根,如不能发菩提心而除尽,于定力销失时,又随因缘和合而入循环,又生烦恼。戒修身心破无明暗时,不再受恶业习牵引;而受善功德牵引,超越五浊,不被三界诸法所控制;即无生法忍,法中无我。五十种五蕴魔来自五浊,浊中有魔;阿罗汉只是暂时逃离浊,没有永久彻底摆脱浊;只有发菩提心,才能永远彻底摆脱浊。阿罗汉于自性上有心觉,圣心中有破无明暗之明;但尚无真觉,也无了明。我心做佛祖,是对众生说,是对初行人说;对阿罗汉不能这么说,是性做佛祖。众生心不觉不明,性被无明遮蔽,执著我法。众生的身心无始劫来尽是尘劳,身是轮回之物体,心是轮回之识体。山河大地是众生尘劳之心的显现,有高、有低,不平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问,对性觉与智慧究竟怎么理解?确实很难理解,类似于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证悟觉知,不可理悟真知。如一粒玉米,可为种子、玉米苗、玉米穗,乃至无量玉米;又可为食物,转化为纤维、淀粉、脂肪、糖类等。从法相上讲,是形体形态的改变;从法性上讲,是基因与能量的转化。对一粒玉米本身而言,无论是形体形态的改变,还是基因与能量的转化,都是人为的名称;改变与转化的过程,都是虚妄的尘劳。一粒玉米可比喻为性觉,改变与转化可比喻为智慧,不为名称的有无及过程的长短而取销存在,于世间为物质不灭。同时,一粒玉米为无量玉米的过程,也可比喻为戒修身心的成就过程;无量玉米既可为种子,又可为食物。一粒玉米为食物的转化过程,也可比喻为轮回过程;转化过程既可为营养,又可为肥料。为种子时,为菩提种性,续佛慧命;又为食物时,为乘愿再来,悲悯众生。为营养时,为善道乐受,无常生灭;为肥料时,为恶道苦受,自受因果。

佛接着说,心识妄起为世界,心识宁静为虚空,以相对形态存在;虚空为性觉相同,世界为心识差别,以分离形态存在;没有彼心识差别,也没有此性觉相同,以相依形态存在;虽性觉为一合法相而无为,而心识却依各自差异法相而有为。性觉与智慧如虚空而不能了见,又暗藏虚空中而真实存在;于自相矛盾中,相吸相斥,形成摇摆流动;以此缘故,才有风轮(包括宇宙风与地表自然风)固定存在并作用于世界。如人面带微笑,心却暗藏杀机,自相矛盾的心理,必然于气质上,形成各自风格。

佛接着说,缘于虚空中存在之风的摇摆流动,地大的坚固性显露,安立于虚空中为障碍。以相对形态存在的地大,其中含有宝贵作用(地磁力);于相吸相斥中,如智慧的世界与如性觉的虚空,才相对安立坚固;以此缘故,才有金轮固定存在并作用于国土。如人自相矛盾的心理,必然显露于行为上,形成各自人格。

佛接着说,缘于性觉如金轮的坚固性,智慧如摇摆流动的风力,风相与金相相互摩擦;以此缘故,才有火光产生,为世界存在的变化性。如人遇事时,显现于内的悲喜急燥、呼吸加快等;显现于外的雷厉风行、迟钝缓慢等,形成各自性格。

佛接着说,缘于智慧如磁力可润泽万物,火光向上升腾;以此缘故,才有水轮含十方世界。如人善而良,凶而狠,喜智深,厌浮躁等,形成各自品格。

佛接着说,在火光向上升腾与水气向下降落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相对的存在安立;即水大为巨海,干燥为陆地。以此法义的缘故,于大海的深远处,也经常有火光产生;如海底火山爆发等。于陆地也有江河经常流动。水势弱而火势盛则形成高山;所以,山石相击形成火花,岩石融化成浆为水态。土势弱而水势调适则生长草木等;所以,草堆及林木遇火烧而形成灰土,生长的草木遇力挤压而形成汁水。地水火风交织妄动,又依各自法相传递为种;又以相对存在的运动规律形成世界相续的成、住、坏、空。再有,智慧的名相虚妄,不是真实智慧;虚妄的名相性觉与虚妄的名相智慧为过失处。地水火风虽交织妄动,但各自运动规律却相对安立,由此产生智慧的法理不可逾越;以此相对存在的运动规律,耳听不能超出声的范围,眼见不能超出色的范围;以及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的六种功用成就;六种功用可产生妄想;六种功用又可分别为见闻觉知。

世间法就是有为法,修行也是有为法,人在有为法中,再用有为法行,才能证出世间的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世界就是有为的世界,人身及一切存在,都在“有”字当中。心性出离世间,住于中道,才是行无为法。为什么拜佛舍利,能去除人四百亿劫生死重业?佛光普照。人的业力就是暗力,能见到中阴身的人,知中阴身影影绰绰一团黑气。去除心识中的业习,就是去除这些黑气。静坐念佛也吸收佛光的宇宙能量,佛光在这个世界常常轮转照触;但多数人都不知不觉。早晨静坐时,能观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红光照触,持续两个时辰。报身卢舍那佛佛国土的白光也照触两个时辰,二六时中于六个方向都有佛光照触。静坐念佛的人,越坐越喜乐,越坐越爱坐,才觉知并接受佛光照触。能接受到佛光照触,可去除心识中的业力。只有去除心识中的业力,心识得以纯净,才能去往生。地球以外有大气层,在磁力的作用下,这个世界与那个世界不能相混,这个星球与那个星球不能相撞;各星球又都在虚空中悬浮,相对稳定,虚空世界依此安立。在这个地球上,空中有水,水中有火,火中有石,石中有空。地球有很多奥妙,科学尚未研究透;如长白山天池水在山顶往下流;陆地水流到大海里,又没见大海水面上涨,地球的水也没见多,循环很奥妙。实际是海里的龙王和陆地的龙王各有分工造化。再如陆地、大海、空中都有百慕大三角,科学也研究不透。为什么飞机、轮船到那就失踪?海中百慕大三角,一是有魔王、修罗等镇守,人虽不能见其形像,但有其神力存在;二那里是循环要地,海水从那进入地壳循环。空中的百慕大三角,是天体循环的茫区。陆地的百慕大三角,是地球与某天体的对应点等。

佛接着说,妄动成习,妄想结业;同感业缘,相互缠缚。缘起缘落,相合相离;分别形成,不同形态。眼见光明,物色发现;光明见知,闻思想成。知见相互分岐时,心中形成憎恨。理想相互一致时,结成友谊,形成大爱;于大爱中又有异性情感爱恋,父精母卵为受生种因,精卵结合后,又有中阴身识想入宫为胎;善恶因缘相遇,异性相吸,同业相引;即子缘其母、女缘其父为相吸,以善合善、以恶合恶、善恶间杂为相引。所以,才有生育繁衍及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等。地球上有肉体众生的四种生育繁衍形式;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中阴身选择生的方式,是以其业因择其体果。卵生为情迷妄想而有生;胎生为情迷爱恋而有生;湿生为精卵于体外偶合而有生;化生为离母体随季节转身形而有生。胎情、卵想、湿合、化离四种生因,随阶段生死而相互变换身形,易择体态;一切受生随业,都是追逐业习而有上升与下沉。以此因果循环规律,众生的生命现象相互连接,永续生死,不能中断。

一个家庭成员往往有业习相近处,虽有区别,但也有遗传因素与业缘偶合点;表现为性格相近,习气相投等。虽说夫妻多是“怨家”,但多是有恩、有缘、有同业。女多随相于父族,子多随相于母族;随相比例有多有少,总有随相的地方。不同种族,不同人体,各有因缘。胎卵湿化,形成世间万象。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若求离生死,与人结法缘,不与结俗缘。同修共度是法缘,有爱有恨是俗缘;千万不能结俗缘,一结俗缘就受业,有业将来就有轮转;因缘相续,就是六道轮回。执著爱恨名相因缘,死后你我不相代,谁也不能代替谁;此生因缘尽,业缘又新生。

佛接着说,情想与爱恋的共同结合,产生的欲爱不能舍离,深结世间俗缘,乃至父母子孙相续,代代相传,都是贪著欲爱这一生死根本。于贪著欲爱中,得到共同增益,致使贪无止足;而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生命体,随生命体身力的强弱,以强凌弱,弱肉强食;都是贪著食杀这一生死根本。为人时杀羊食肉,羊死后又随业习转生为人;人命终后,随业习又转生为羊。这种贪著食杀的众生,除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生育形式而产生的众生外,还有世间若有想、若无想、若有色、若无色、若非想、若非非想,六种生育形式(共十种生育形式)而产生的有形无体或无形有体的众生类;都是死死生生,相杀相食,恶业同时产生;同时产生为,食者为杀业,被食者生嗔业。这样你杀我恨的业业相缠,没有尽期,都是贪著盗取这一生死根本。你欠我命,要偿还我命;你欠我债,要偿还我债;这样相互追讨命债的循环方式,经过百千劫也不能改变;常在生死轮回之中,而不能出离。唯以杀生、偷盗、淫欲三种贪习为生死恶业的根本,有恶因习为先,必有恶果报随后;怨怨相报,相续无尽。

淫是怎么来的?这个世界以欲为本,人从欲中来,人人有贪欲,有贪欲就有六道轮回。人的欲是从情爱产生的,有欲爱才有子子孙孙,子孙万代繁衍生息。由于有欲爱、有子孙,要维持生存而有杀食的产生,人食鱼,鱼食虾,虾食维生物,有一个食物链,互相吞啖,吞啖就是食杀。人是六道轮回中,众生的一道。哪尊佛、哪尊菩萨都曾为六道众生。要把众生当作未来佛,未来佛又是在众生当中产生。修行人只要肯修行,对贪嗔痴的业习逆世而行就有希望。如与佛法逆着行,就永远没希望,只有生死相续;恶业极重的人,小心不要将自己的心识整没了;心识没了中断相继,震碎心识后为渐,生为草木,这很可怕。贤劫千佛不度,到宇宙重新合和时,把草木含灵再吸过来化现众生识体。世间众生相食、相杀,是为生存;贪食口福,造下业因。因是果来果是因,百千劫来互吞啖。有的人贪财,贪财是欠业债;业债得还,付出万倍代价。有的人做苦力来还债,有的脱牛变马来还债,还掉贪得不义之财的业债。修行人一日不劳作,一日不得食;再静坐念佛,把当天当世及无量劫的业力化掉。化掉业力是,依佛愿力,化转自心业力;即佛光普照化为修行功德,抵销业债。

佛接着说,杀生、偷盗、淫欲三种贪习,为世界有为法、众生的有为相、业习有为想三种颠倒;众生贪习不断,三种颠倒相续。三种颠倒形成,都是妄执性觉名相与智慧名相,以了知智慧与性觉的名相为究竟;只是从法理中了知智慧,从法义中了知性觉。缘于如此头上安头、脚上安脚的了知,显现法相。随心内产生有为法相妄见,于心外产生山河大地等有为法相妄尘,并形成有规律的运动;即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等。缘于如此虚幻不实的妄见妄尘,有规律的运动终而复始,又无终无始而有规律的运动。

杀盗淫是身心行作;所以,戒杀、戒盗、戒淫是根本重戒,不可毁犯;否则,果报不可思议。同时,意根所生谤佛、谤法、谤僧的邪知邪见,一旦成文口说,业报更不可思议;业报重于杀盗淫千万倍。杀盗淫只毁有限众生身命、财物、正行;而谤佛、谤法、谤僧,能毁无量众生慧命;即毁一人慧命等于毁万人的慧命,乃至生生世世无量众生的慧命。末法时代,要是有人谤行菩萨道的人,比谤佛的业报还要重百千倍。因为末法时代,很少人相信佛法,很少人能弘法利生,佛法处在微弱状态;行菩萨道的人以身命财为代价弘扬佛法。千万不要说法师过失,高高兴兴的听,理解多少听多少,理解多少说多少。我不讲任何法师的过失,法师讲法各有因缘,只有证悟不同,知见不同;有的用善法往天道度人;有的用善法往声闻乘度人;有的用善法往佛国土度人等。末法时代的众生业报太重,佛教信众相当有限,信众中有证悟的人又凤毛麟角。所以,行菩萨道难,弘法利生更难。一切罪恶从意根生,意根著法,触境攀缘,比钢铁坚强,难调难伏。不杀生义理太广泛了,不只是不食不杀就是不杀生;用语言文字攻击善行,或用行作毁人菩萨行等,是杀无量生;不能救度众生也等于杀生,因衣食住行中有无量被杀的众生。若是行菩萨道的人,见花美就为贪;有贪,盗心即起。如一位出家人行菩萨道多少世,见花美,多看两眼,花神就出来说,“菩萨行人应该戒贪,怎么在这偷我花呢?”出家人说,“没偷,就多看两眼”。花神说,“多看两眼,吸我的花香就是盗我的花了。”行菩萨道的人,对任何美色多看两眼、一动念都已经犯戒了,犯了根本大戒。修行人起心动念处无非是戒,直心是道场,过去心了不可得,未来心了不可得,现在心当下空掉。为什么空掉?一念爱恋,一念好感,就起了盗心。狭隘的淫不用讲了,广义的淫外延很大,见到美色,不管是画片、图像等等,多看两眼,认为顺眼,修行人淫戒已犯,别说再起淫的念头,离淫方成道。行菩萨道的人怎么持戒,不论什么美食、美色、美言等,都味而不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念阿弥陀佛圣号,其他念头不起。众生恰在情想方面为根本业,小乘人在狭隘上已证悟,在广义上未证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向佛请法说,若此佛性具足妙有性觉智慧,众生心的三种颠倒,于佛心应不增不减,怎么没有状况忽然产生山河大地等诸有为法相呢?佛现在已证得空中存妙有的智慧,了见佛性,怎么又产生山河大地及众生有为业习的欲漏呢?佛说,比如一迷失方向的人,于一村落中,妄认南方为北方;这样的人一再妄认方向,是缘于迷惑而固有呢?还是缘于醒悟所产生的呢?

众生的自性与佛的佛性是一样的,只是众生不修行,心有无明颠倒;只能理悟闻知,不能证悟觉知。因为,佛与众生只有法缘,没有俗情缘、没有无明缘、没有烦恼缘。所以,佛性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只有众生的心有增、有减、有垢、有染。众生就如走路转向了,不分东南西北。但要转过向来就悟了,能明确方向,奔向目的地。开悟的人是修行的开始,不要有圣果想。没开悟的人是迷人,现在多数是迷人。迷和悟根本区别是什么?迷就是贪著杀,盗、淫、妄、酒等。悟就是逆着来,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等。又空于中道,心无顺逆缘。证的根本是具有福报,悟的根本是具有智慧;虽同样有个身体,而戒身法体不去执著于迷茫,弃舍贪欲习气,他人爱财、爱情、爱穿、爱美食、爱享用等;自己不爱了,转为爱寂静念佛,爱持戒修行等,不就有证悟的一天吗!修行人若想出离三界火宅,仍然离不开有为法;守戒、持戒是有为法,静坐念佛是有为法,达到无作戒与净念相继就是无为法。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向佛请法说,这样迷失方向的人,不是缘于迷惑而固有,又不是缘于醒悟所产生。是什么缘故呢?因迷惑没有生根,怎么能是缘于迷惑而固有呢!醒悟不能产生迷惑,怎么能是缘于醒悟而固有呢!佛说,这样迷失方向的人,如正处于迷惑时,忽遇一醒悟方向的人,指明方向;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你是怎么想的呢?这样的人,于此村落中还会迷失方向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回答说,世尊,这样的人不能再迷失方向。佛说,十方诸佛就是这样醒悟方向的人,为众生指明出离三界村落的方向。这样的迷惑不是本来就有,自性毕竟真空,往昔本来没有迷惑;只是入三界村落,不知出离路径,似有迷惑颠倒的觉知;一旦醒悟觉知方向,迷惑立即灭失,醒悟的觉知不再产生迷惑。

人于红尘世界中迷路了,有过来人为其指明方向;迷路人只要肯顺着指引的路走下去,这个人就能出离生死苦海。现在人信仰佛教的少,多数人不信仰佛教。佛住世时有神通,并留有佛经三藏十二部;现在能有多少人相信与读诵呢!还痴迷于红尘世界中的生死轮转呢!不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者如佛手中一把土,失人身者,如地球上的土;听闻佛法,是百千万劫都难值遇,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于红尘世界中,佛、菩萨了悟不迷,是过来人。声闻、缘觉半悟半迷,是寻路出离的人;即于世间有悟,于出世间有迷。众生是只迷无悟,留恋酒色财气,不肯出离的人。

佛接着说,再如眼有翳疾的人,眼妄见虚空中花;若遇良医治愈翳疾,妄见的虚空中花自然灭失。但尚有愚人,于妄见虚空中花的灭失处,等待花的再生。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你认为这样的人,是愚痴呢?还是有智慧呢?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回答说,虚空中本来就没有花,因眼翳妄见而生,又因眼翳愈无妄见而灭;妄见虚空中花的灭失处,已是颠倒妄想。还妄想强求空花重新出现,这样的人实在是愚痴,还是颠狂的愚痴。对这样颠狂的人,佛怎么还问是愚痴或是智慧呢?

佛说,如同你的理解,佛怎么这样发问呢?是因诸佛妙有性觉智慧本自真空,怎么能重新产生山河大地等有为法相呢?再如金矿石,杂质与真金混合;其真金应纯一无杂质,更不能形成杂质;但真金却如木成灰,不能重新为木;即金矿石中含藏大量杂质,不是纯一真金;若想提纯真金,必须经过冶炼。十方诸佛证菩提、入涅槃,也如冶炼真金一样,必须经过持戒修行,方能证悟。

众生如真金在矿石里,冶炼就是真金,不冶炼就是矿石。真金比喻成佛,冶炼程序比喻持戒,冶炼过程比喻修行。佛法律仪流传于世间,佛肉身不留世间;但佛舍利留世相当于佛真身住于世间,见到佛舍利如同见佛化身。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研究不了舍利是怎么形成的,也无法知舍利于身时的喜乐;为什么佛有舍利,修行证果位的人有舍利,其他人怎么都没有呢?多神奇呀!留有神奇住世,证明佛的肉身就是世间净土,圣人的肉身也是世间净土。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至示现涅槃整个过程,是佛行、法行、僧行的过程。

佛接着说,又如同你所问,地水火风的本质特征,怎么能圆融无碍,无处不在呢?疑惑水与火的本质特征,不能相互包容,只能相互毁灭。还有无际虚空与坚实大地的本质特征,都圆融无碍,无处不在;怎么不见共同处与相互包容相呢?比如虚空空体,没有体相;但不拒绝一切有体相者的融入,也不拒绝一切有体相者功用的发挥。怎么是这样呢?在无际虚空中,日光照耀就充满光明,大片云遮不动就充满昏暗,风吹就有空气流动,雨后天晴就出现清宁,气凝于虚空就形成雨雪霜露的浊相,气凝低空于大地相接时就形成雾霾,气凝重形成水时就澄清映光反射等。对这些现象,你是怎么想的呢?这样特殊方式的诸有为法相,是缘于相对而产生,还是缘于虚空而产生呢?如于相对而产生,尚有日光照耀时,就产生光明,十方世界应同时光明;为什么于虚空中可眼见圆圆的太阳呢!如是缘于虚空而产生,虚空应光明自照而常明,为什么于中夜、云雾等时,不能产生光明照耀而昏暗呢!以此应知,这样的光明,不是缘于太阳而产生,又不是缘于虚空而产生;但产生这样的光明,又离不开太阳与虚空。既是地水火风空五大本质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法藏世界中妙有神力作用的结果;如同人体,是四大的组合体,又有存在空间。若不能观察内含法性,只是观察外在法相,从根本认知上就已虚妄颠倒,没有办法能认知地水火风空五大的本质特征,犹如期待虚空中花再结出虚空之果一样荒唐。为什么还要问,地水火风空五大的本质特征相互毁灭呢!若透过外在法相,观察内含法性,才能从根本上,觉知真心中存在的唯一妙有性觉智慧;而妙有性觉智慧真心中,始终就不是水火等诸法相。为什么还要问,水火的本质特征相互毁灭呢!真心中妙有性觉智慧就是这样,你妄认虚空产生光明,就有虚空于你心中显现;你妄认地水火风法相时,就有地水火风于你心中显现;如你妄认地水火风空法相时,就有地水火风空于你心中同时同处都能显现;即随业应现,召感其身的时间与空间。为什么于同时同处都能显现呢?如于同一处水中,映现日影,二人共同观水中日影,当二人分别向东向西方向行走时,各有日影相随,一东一西,始终没有准确位置。你不应难为人地说,一日怎么能分别东西各行呢!各人相随一日影,应为双日影,怎么又各自映现一日影呢!如此辗转虚妄认影,没有办法找到虚妄的凭据。你认为尘相色有与虚空相互倾夺,有尘相无虚空,有虚空无尘相;这种现象于法藏世界中,佛的法性随尘相色有与虚空而无处不在。以此缘故,于法藏世界中,风动与睛空、日光与云暗等,都是相互对应的法相;众生迷恋虚妄法相为真实,并于其中产生心中烦恼;与性觉相背离,与尘相相结合;所以,显现物色尘相与众生心劳相,才存在世间有为法相。佛以妙有智慧,不灭不生,合于法藏世界;即包藏法界。而法藏世界中,只有妙有性觉智慧,圆融普照法界。所以,于法藏世界中,一心生万法,万法为一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唯一佛法性,法性无碍。于小物体中,可显现大境界,于大境界中,可显现小物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各有所属,法相无碍。佛的不动道场,于十方法界无所不在;佛法性身,又含藏十方无际虚空。于法理无碍中,在一毛顶端处,可显现大宝法王的佛刹;坐入一微尘里,佛可显现全身,为众生说法。于真心中灭失尘劳法相,一切又合于性觉;所以,觉知佛性真如,即妙有性觉智慧的佛性。

水火不相容,但于各自独立存在中又相互转化。虚空无碍地水火风,地水火风之间,既有对立,又有统一。如人业缘,今天我欺你,明天你辱我,于争斗中还有包容忍让。地水火风可以在一人身上同时显现,因人体是四大和合而形成,人的业感因缘也是和合产生;如酒桌上有猪、羊、牛、鸡、鱼、虾等动物肉,既食肉又喝酒,还说三道四尽是非等;所产生的业感因缘不是单一的,所召感的世界与形体也是纷繁复杂的。心识召感到哪一道时,又有哪一道业报产生。现代人的观念更新了,环境条件变化了,业感因缘复杂了;这些都能产生天人感应,感应天地也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种。众生有什么业,为度脱这类众生,天现什么法相。在法界中,佛可化身无量;十方分身,是根据佛在法界度众生的需要应现。没有佛无量分身,法界这些众生,永无出期。这个地球于坏空时,即现混沌相;于成住时,再现生发相。于世界循环中,佛佛相续;一尊佛出世,有无量众生得度;又有无量众生成就佛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净慧法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7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接着说,于法藏世界中,佛性本自具足功德,所显现的妙有之心,不是五蕴的色、受、想、行、识心,不是五大的空大、地大、水大、风大、火大,不是六根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不是六尘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不是六识入界的眼、耳、鼻、舌、身、意识入界,不是十二因缘的有明与无明、有明尽与无明尽、有老与有死、有老尽与有死尽,不是声闻乘的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不是佛乘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不是彼岸,不是如来名、应供名、正遍知等十种名,不是大涅槃,不是常、乐、我、净。以上这些不是,都是法性空相,不是法性实相;包括世间与出世间,都是法藏世界中真如佛性的妙有。法性实相不是说知、理知,只有证知、悟知才能了知、究竟知。

在佛的法性中,形成宇宙循环,度尽六道中不同层面的众生。佛的法性之中具足一切,一切又都是空相。就如地球,释迦牟尼佛在这坐道场,佛的法性身包藏宇宙。等弥勒佛来时,这个地球将遭遇劫难;劫难时岩浆喷发,生物毁灭。劫难后又现人类等众生及山河大地等。到那时就不是毗卢遮那佛的法性身,而是弥勒佛的法性身;等到贤劫尽的时候,这个世界,三禅天(含三禅天)以下将全部毁掉。就如科学家预测的大爆炸,一切天体重新组合。依佛愿力,重新化现宇宙。苦集灭道是声闻乘,声闻人智慧不足,没有发菩提心,不能续佛慧命。没有经过行菩萨道这一过程的磨炼,功德不具足。菩萨历经千生万生,弘法利生,度脱众生,不辞劳苦,替众生承担业等,积聚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声闻乘没有做到这些,功德不圆满,生死烦恼没有彻底根除,只是相对的了结。

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行菩萨道的人所行六度,于自性没有六度,又具足六度。于自性无戒可守,无戒可犯,又具足戒。于自性无布可施,又具足布施;佛的布施是法布施,让人种福田,改变召感环境。于自性无精进,又具足精进;每部经开始佛都结跏趺坐,处处给众生做榜样。于自性无禅定,又具足禅定。于自性无般若之名,又具足般若之实。众生具足佛性,只是不修行,没有证得佛性真空;于心识中缺少的是功德,多的是业报。真空无尘埃,上无佛道可成,又无众生可度,佛性与宇宙同体。有人说,无佛道可成,还修行什么呀?无佛道可成,去相存真,才是真修行。修行是证得自性清净,恢复本来面目。于自性无苦集灭道,世间又有苦集灭道;性上无色声香味触法,世间又有色声香味触法等。

佛接着说,于法藏世界中,佛性本自具足功德,所显现的妙有之心,于真空中存妙有;妙有是佛愿力随众生业力显现法相,法性又于显现法相中不动。法相显现处,即是五蕴的色、受、想、行、识心,即是五大的空大、地大、水大、风大、火大,即是六根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即是六尘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即是六识入界的眼、耳、鼻、舌、身、意识入界,即是十二因缘的有明与无明、有明尽与无明尽、有老与有死、有老尽与有死尽,即是声闻乘的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即是佛乘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即是彼岸,即是如来名、应供名、正遍知等十种名,即是大涅槃、即是常、乐、我、净。以上这些即是,都是空性显实相,即是诸法空性中世间实相;包括世间与出世间,都是法藏世界中真如佛性的显现。虽要显现即相,还要远离即相;虽要远离不是(空无),还要显现即是(妙有);是即相又不是即相,不是即相又是即相。

这里即是,住于中道,又空于中道;不著于两边,又空于两边。两边是相对,相对即有为。执著空无为佛性断灭,执著两边为佛性空无。众生执著空无为不信仰佛法,外道执著两边落入有为法。

佛接着说,为什么世间欲界有情想、色界有法想、无色界有识想的众生,及现已发菩提心、证悟出世间智慧的大阿罗汉与辟支佛,用各自的觉知心,无法预测度量佛无上菩提;用各自世界的语言文字,无法进入了见自性的诸佛知见。如有琴瑟、箜篌、琵琶等乐器,虽可发出美妙音声,但须有艺人的妙手弹奏;若无艺人的妙手弹奏,美妙音声也不能发出。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你等未发菩提心的阿罗汉等与众生,也都是这样;于犹如至宝的性觉真心中,各个功德圆满而不能证知。就如佛按动手指,指印入性海而净心发光;而你等众生,手稍有举动,染心便随手动,尘相与心劳并起。由此尘劳之心,转为不精进修证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道;反而喜乐小乘,心念声闻,得小为足。

这里出世间的声闻、缘觉,是发菩提心的大阿罗汉,是回向菩提心入世的辟支佛;这样的声闻、缘觉,虽证悟出世间智慧,但于佛前有愿力拥护佛法、护持佛法,又入世住世。但未往生净土入菩萨位,智慧有限;住圣位菩萨尚不能了见佛性。艺人的妙手弹奏为证悟佛智,美妙音声为佛智妙用,琴瑟、箜篌、琵琶等乐器为众生本具佛性。声闻人不发菩提心,得小为足;如小农意识的生产者,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满足现状;而心无大志,不求大富贵。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向佛请法说,我与佛犹如至宝的性觉、圆融无碍的智慧、真空妙有的清净心,没有二样,同样具足功德;而我于往昔遭遇无始劫来颠倒妄想的缠缚,长久沉溺于轮回之中。现在虽证得阿罗汉圣果,但仍未证悟究竟;今日方悟知,只有佛才证得智慧圆融,灭尽一切诸颠倒妄想;独存妙有真如常住。我再大胆地向佛请教,一切众生是什么因缘才有颠倒妄想,自然遮蔽妙有智慧,而久受沉沦漂溺呢?

法师讲法要讲了义法,了义就是究竟;讲法不了义,易误人误己。虽证悟有不同,知见有不同;但法理要相同,法义要相通。不但要讲清法体相,还要讲清法体性;相性相合,理义相融;才能己悟又利人悟。

佛说,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你虽疑心尽除,但余惑迷根尚未尽除。佛再以世间当前的一些事,比喻说明,助你与大众尽除余惑迷根。你岂能不知,于室罗筏城中,有一人名演若达多,于清晨朝起,用铜镜照自己脸面;在镜照中,喜爱欣赏镜中人的头型与脸面,眉清目秀。突然心中生嗔,误怪自己不能眼见自己的头型与脸面。以为镜中人的头型与脸面,是魑妖魅怪,不顾体面而狂乱奔走。你是怎么想的呢?此人是因为什么而无故狂乱奔走呢?

修行人久处极静状态中,经常有这样的境界,有时只知有头而不知有身,有时只知有身而不知有头,有时又身与头全不知有。这是真实存在的真实境界,身空、意空的自然显现。出现这样的境界,既不要恐惧,又不要执著;只是初行微空境界,与真正的定境界还有一段距离。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说,此人是心狂乱,并没有其它的缘故。佛说,虽真心妙有性觉智慧圆融,但因妄心的狂乱,将具足圆融智慧的妙有颠倒。颠倒生心,可称名为妄想;既是妄想,狂乱还有什么因吗!如有什么因,为什么还称名为妄想呢!自心狂乱生出的一切妄想,辗转相互为因;从无始劫来,于迷惑中更加迷惑。虽值佛闻法,仍不能返本还源。这样的迷惑无因,无因迷惑又本无自有;已知迷惑无因,妄想就没有固定的依归处。这样,在没有生妄想时,就没有妄想可灭失。证悟佛性的人,如觉醒时,描述自梦中影事;无论这样的人,心智有多么聪明,有什么强势因缘,也没有办法,将在梦中所见宝物取出或将美境示人。何况余惑迷根没有依归处,又没有固定不变之体,怎么不能尽除呢!再如演若达多,岂有什么真实的因缘,自惊怖无头狂乱呢!若于突然间,狂乱之心立即歇息,演若达多的头不是从身外而得;若狂乱之心没有歇息时,演若达多的头也没有遗失。被妄想迷惑的心性,就是这样;妄因还以什么为存在呢!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你只要心不随从、心不分别,世间相续相、业果相续相、众生相续相;心中没有这三种相续相,就断三种相续之缘,三种相续之因就不能生出。而于你心中,如演若达多的狂乱之心能自歇息,歇息即是菩提心。殊胜清净智慧的真心,于法界中本来就存在,不是得人身才获得,何须隶属于人身劳累,又伤筋动骨的修证呢!对此,可比喻有人于自衣中,系藏如意宝珠而又自不觉知,因生活贫穷而露宿他乡,流浪乞食;虽身实在贫穷,但如意宝珠不曾丢失。于突然间,遇有智慧的人,告知衣中系藏如意宝珠,便随心所欲,得大富贵;才悟知如意宝珠本来自有,不从他处获得。

执著妄想;即自无始劫来,见什么爱什么,爱什么染什么,染什么恋什么,恋什么就没有尽期。如爱酒的人见着酒就走不动道;爱财的人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谁也不肯转身往回走,都是顺着贪欲走。无明生烦恼,非一日有,非一劫有,而是无始劫来就有。众生在迷茫中做迷茫的事,一迷再迷,迷迷相传。古代人多不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作事有道德底线;而现代有的人,不管用什么手段,钱到己兜就行,自我享乐就行,利用父母生的人体,胡作非为。用一句时尚的话说,是人类整体道德标准错位。很多人认为,信佛是下生的事,为下生作准备;实际即生就有功德,即生就有戒益法益所得;世间净土是圣人的肉体,圣人的肉体已经发生变化,享受到出世间的妙乐,享受到极乐世界人的福报。同样是人,你享受着了吗?还以淫为乐,以酒为乐,可悲可叹。证菩提往生到佛国土的菩萨,观自己往昔轮回,像演戏似的,一幕幕可怕呀!所以,菩萨都发愿回来救度众生,救度一个是一个!人的妄想有三种缘,即根是杀盗淫;业习又跨越无量劫不灭失。三种缘于众生心中,即世界是颠倒的法相,业果是颠倒的缘相,众生身是颠倒的尘相。只有转身后,真心显现,才能觉知一切清净无相。聚集的恶业又非一种,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召感八万四千种果报。杀盗淫是因,召感的三界是果。在三界中又结各种不同的缘,又造不同的因,又结不同的果。人心清净时,就是狂心顿歇;但须修证,方可觉知自性。若离开修证,狂心还是不歇,认贼作子。众生都不想认贼作子,但又天天认贼作子。修行是人生第一大事,有修就有证,没修就没证。修证是心从世间有为法中解脱出来,从业果循环中解脱出来,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无生世间、无受业果、无轮回众生的因与缘。

有人问,对“何须隶属于人身劳累,又伤筋动骨的修证”怎么思解?首先,佛说法的对象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等阿罗汉,不是凡夫;阿罗汉的殊胜清净智慧真心,已证无漏,于世间无学,可以不须隶属于人身劳累,又伤筋动骨的修证;发菩提心后,于色界的大阿罗汉身直接往生佛净土,入菩萨位。其次,佛说法的法义是,通过人身修证,心性无染后,殊胜清净智慧的真心,于人身可以分离开,相对的独立存在;发菩提心后,直接往生佛净土,入菩萨位。再次,佛说法的法理是,不要执著人身劳累与伤筋动骨的修证;但不是舍弃人身与修证。而是将重点放在心性证悟上,去除分别心,远离诸妄缘,进而达到无修而修、无断而断、无证而证、无道而道的境界。使人身修证与心行证悟相互结合,心行不可偏执。最后,佛说法的广义是,众生不要贪著人身诸有,不要妄执断灭;要知人身心垢秽而又可证清净身心,要知人身无常而又可证真常法身。先从法理悟入,后从法义修持,再从身心证入。因此,这绝不是有人想捧着佛经去寺庙自杀的理由,也不是有人理悟即可成就佛道的依据,更不是用来攻击修行人证悟的利器。

有人问,于世间应如何衡量菩萨行人的境界?佛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说的完全是菩萨境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的都是化身成就的大菩萨。若能读诵受持,境界与法理自明。对于这个世界行菩萨道人的境界, 一切言行造作千万不要以世间法为标准去评论、衡量。因不知菩萨行人何因、何缘、何愿而来此世间弘法利生,荷载什么佛旨圣命。若衡量有误,业报不可思议!

这时,阿难礼佛后请法说,佛您刚才说的杀盗淫三种业缘之根如能断除,三种相续业相之因就不能生起,如演若达多的狂乱之心能自歇息,歇息即是菩提心。殊胜清净智慧的真心,于法界中本来就存在,不是得人身才获得;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因缘法;为什么佛又说须立即舍弃因缘呢?我是从听闻十二因缘后,致志修行,才证得心智开悟;此法义不仅是我年纪青少,并是有学声闻才这样认为;今日于此法会中的目犍连、舍利弗、须菩提等人也是这样行走过来的;他们都是从外道老梵志处修自然法,听闻佛说十二因缘后,才发心出家修行,证得心智开悟,并证得阿罗汉的无漏果。今日于此法会中,佛说菩提心不是从因缘生出;难道王舍城中的拘舍梨等外道所说的自然法是最高的义理吗!敬请佛以怜悯的大悲,开示我等迷惑与烦闷心。

这里,阿难将因缘法与菩提心混淆在一起,认为菩提心是修行因缘法而证得;若不是从因缘法生出,就应是从自然法生出。实则,身心依因缘法修行,发菩提心,才能证悟觉知本有的菩提心,并不是生出菩提心;本有的菩提心妙有存在。若认为是从自然法生出,在法界中自然存在,就不须修证,理悟即佛,人人是佛,佛将不佛。所以,无缘大慈是缘起,同体大悲是缘生;缘起是大愿大力,缘生是大行大智。否则,虚幻不实,妄起妄生。

佛说,就如演若达多狂心的因缘, 若狂心得以灭除, 再不能称为狂心;静心由自然而生出, 静心的因缘又来自于自然;于此若离开因缘说静心会理屈, 若离开自然说静心会词穷。但演若达多的头既没有失掉,也没有回复。是什么因缘才心生恐怖、疑惑头失而狂乱奔走呢?如头自然没有失掉,是因照镜因缘才狂乱奔走,为什么不自然狂乱奔走,而因照镜因缘才狂乱奔走呢?如头自然没有失掉,生恐怖心与狂乱奔走都是妄想生出;但没有见到妄想发生什么变化,怎么是出自于照镜因缘呢!如恐怖心与狂乱奔走都是自然生出,心本来就应恐怖与狂乱奔走;但没有狂乱奔走之时,狂乱之心又潜伏在哪里呢!如静心是自然生出,头本身自然没有妄想,为什么还狂乱奔走呢!如清醒自知,本来的头正常存在,又心知狂乱奔走是迷惑而不正常,因缘生与自然生就都为戏论。以此缘故,佛说断世间相续相、业果相续相、众生相续相这三种缘,就能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生起,生与灭的妄心自然灭除。这样的生灭妄心转化为菩提心时,灭与生都至尽头,再不须依功法修行道业。如菩提是自然心生起,这样的自然心就应明白,是自然心生起菩提心;自然的生灭心就要灭失,于生死妄心生起的是菩提心之名;这种分别菩提名之心,也随自然的生灭心而灭失。于世间没有生相与灭相,如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可称名为自然规律。又如有体相的多种物体,和合形成一体时,可称名为综合作用的结果;若多种物体各自独立存在时,每种物体都存在自然特征;即将调味品与蔬菜加工为一道菜时,形成一道菜的特征;在未加工为一道菜时,生姜有生姜自然特征,白菜有白菜的自然特征。既是自然,又不是自然;既是因缘和合,又不是因缘和合;既远离因缘和合与自然,又远离不是因缘和合与不是自然,空无两边之名相,住于中道无所著,才没有戏论法;方悟真实法义。

世间的因缘是颠倒的因缘,修行人既依因缘,又应舍因缘;依因缘是依法缘、善缘,舍因缘是舍尘缘、情缘。世间的自然是颠倒的自然,修行人既顺其自然,又不能著其自然;顺其自然是顺其法理、法性,不能著其自然是不著其根、尘。菩提心不是因缘生,又不是自然生。狂心是无量劫来的业习,受外界客尘的偶入,引发狂乱;表面看似自然,实则不是自然,是业习因缘和合的妄想。狂心怎样才能歇息下来呢?静坐念佛,都摄六根。都摄六根,就是六贼不放逸;不放逸就是身口意不妄想胡为。狂心顿歇就是,心念不起,明心见性。这时,真心显现,识得自我。狂心顿歇后,修行速度非常快,心不再去攀缘,客尘烦恼彻底放下,念一句佛号,清清楚楚,声声达极乐;否则,念佛就在脑袋里转,脑电波太近了。狂心不歇息的人,修行似身负千斤,寸步难行,或是想进实退。所以,修行人一定要证得开悟,争取早日将这黑漆桶打破。世间的各种杂合,各有各的物性,各有各的主宰,又可混为一体,各有各的作用,放到一起又产生新的作用。如煤炭有煤炭的作用,木头有木头的作用,二者是两回事;但放到一起又能共同燃烧。这个世界是佛的愿力与众生的业力和合,用佛的愿力度众生,法界就示现自然;通过转化众生的业力实现佛的愿力,依愿力度脱业力众生。自然与非自然,都是佛力化现;因缘与非因缘,都是众生业习召感。如不和合时,佛的功德力还是功德力,众生的业力还是业力。

有人问,练瑜珈是不是修行?瑜珈术是佛住世时弥勒菩萨传下的法;现在的瑜珈没有口诀,只是练外在的形式,像体操似的,只锻炼身体。要结合口诀练瑜珈,才为修行。有人问,何为明心?何为见性?明心为去妄存真,舍诸妄想、妄相、妄入。见性为证悟正等正觉,净见、了见、究竟见。明心见性为见自性佛,佛与众生一体同悲。有人问,佛为什么说法?佛为一大因缘故出于世间;一是佛愿力;二是众生缘。愿力为因地行菩萨道时,所发誓愿;愿力弘深,才显现十方法界。佛缘为示现世间,开示悟入有缘众生;众生缘为法缘,具有无量善根方得救度。有人问,如何观心?身定觉心,心禅观身;心定觉性,性妙生心。有人问,缘是什么?善缘为功德,恶缘为业习;清者为心清,浊者为心浊。佛接着说,虽理悟法义,但距离证入菩提佛果与证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还很遥远。阿难你若不经历无量劫的辛勤修证,虽能记忆诵持十方诸佛所说十二部经,理悟清净妙有法理,如恒河沙劫仍不能证入佛境,只有益于你语言文字的戏论而已。你虽谈说因缘与自然,于法理上很清楚、明确、了知,于人间可称你为多闻第一;但你历劫执著多闻博论的习气,至今日不能远离,还遭遇摩登伽女的淫难而不能避免。如你能证入佛境,定力十足,还须佛说楞严神咒,才使摩登伽女的淫心立即歇息吗!现在的摩登伽女,在楞严咒神力加持下,已速超一果罗汉、二果罗汉,证得三果罗汉。身心爱河干枯,见美色已不生淫念,才能一断证三果罗汉,才能心净不与你纠缠。所以,阿难你虽历劫记忆诵持,佛说秘理密义又含微妙庄严的法藏;秘理为佛口传心授法理后,口不能言说;密义为佛口传心授的法义,心无法猜测。秘理密义,又有微妙不可思议的、庄严不可侵犯的神力。但仍不如一日修证无漏道业,断除妄想、分别、颠倒、执著等习气,才能远离世间情爱与憎恨带来的二种痛苦。如摩登伽女,往昔宿业中有淫女的习气;今日仗楞严咒神力,才销其宿业中爱欲的习气;现在法名为性比丘尼。性比丘尼与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共同悟知宿世业习因缘,皆知历世贪著情爱因缘为苦;现在受佛法熏染,启修无漏善业;以此缘故,性比丘尼证得出离情爱的缠缚,耶输陀罗蒙佛授记为未来佛。而你现在为什么自欺,还留恋于见闻法理与分别法义呢!

从初发心修行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太遥远了。人只觉得时间漫长,其不知人生短暂。人的神识离开肉体以后,时间非常漫长;如一饿鬼一劫不得出离,多可怕。天人在快乐之中又不觉得时间长;地狱里的一日一夜是地球的二千七百年,因为受苦,又觉得时间更加漫长。末法时代的人,只知念佛号和读诵经典,不知修行证悟。其实,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否则,只种善根,往生善道,不证圣道。昨夜定中我见赤脚的摩登伽女,赞叹我讲的此经。摩登伽女是化身菩萨,示现淫女,淫心顿歇,便示现证三果罗汉。贤劫千佛出世都有化身菩萨示现淫女,菩萨行人妙义难测,不是世人所知。“外现众生像,内怀菩萨行。身为末法人,心行正法事”。怎么修无漏业?就一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这一须臾修无漏业,功德就不能漏失。

阿难与大众,闻佛开示教诲,心中疑惑销除,心悟世与出世诸法实相,自觉身轻意爽安稳,获得前所未有的法益。阿难又伤悲流泪,礼佛后长跪请法说,佛是无上大慈大悲,是清净法宝之王,能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开示我的迷惑心;又能用种种比喻因缘,方便提示与赞赏,引导一切沉沦欲爱的众生,出离苦海。我现在虽承蒙佛妙音说法,悟知法藏世界中,妙有性觉智慧真心普遍十方法界(佛法性身),含藏佛十方国土(佛化身), 培育清净七宝严饰的妙觉王刹(佛报身)。佛又呵斥我多闻博论没有功德, 修行无漏善业不得力。我现在犹如漂泊旅途中人,突然承蒙天王恩遇,赐予华丽明亮的大屋;我虽获得广大豪宅,但不知可入之门在哪里。敬请佛不舍弃我等声闻,以大悲心开示法会中诸愚昧无智的人,捐弃小乘的有余涅槃,毕竟获得佛无余涅槃的从初始修至证菩提的心行之路。让诸有学声闻,悟知从哪里都摄六根,降伏妄心,销除往昔的攀缘心,得入总持之门,入佛正知正见。阿难请法后,五体投地;法会大众也一心站立,静候佛慈悲妙音法旨。

地狱的人可不可恶?可恶!可不可度?可度!地狱苦受本身就是度,受苦了苦;否则,恶业无法灭除。什么人都可度,只要有肉身在就可度;离开肉身难度,度与不度在于大因缘。于佛说大乘经中,十方诸佛呵斥声闻、缘觉二乘,旨在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证悟出世间智慧。而于小乘经中,佛说声闻、缘觉为究竟,是方便说;否则,无一教三乘。对凡夫而言,声闻、缘觉为皈依处;十方诸佛、菩萨都是从声闻、缘觉中发菩提心,而成就佛道。多闻博论,空说佛法,不能入佛知见。若欲证悟,还得都摄六根修行,除掉习气。一位居士七十多岁开始修行,不识字也不读诵经典,专心静坐念佛十年,满头白发多变为黑发,身体开始转化。

有人问,修行不须读佛经吗?读诵可以,但那是修证以外的事。因为累劫多闻,不如一日修无漏业。我师父对我说过,佛经可以先不读诵,三藏十二部也读诵不过来,等把佛经研究明白了,人也老了;趁着年轻,就精进修行。修行有证悟后,再读诵经典,一读立即明白法理实义。我师父有智慧,我就照师父说的行作,果然是走捷径。我每读此经,功德都回向给我的师父,感谢师恩。没有师父指引修行路径,就没有我今天能讲法。有证悟后,才能抛弃文字相,不被文字所转。

有人问,你为什么讲经?我是被请法心切的弟子逼上讲坛;又因众生习气重,功德不够,邪知邪见太多;所以,共同提高,培育功德,增长正知正见,为修行扫清障碍,坚定修行信心。在座的有一位居士文化程度不高,五十多岁,三年前见第一面时,我就告诉他静坐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静坐念佛三年后,再与我探讨法理;否则,不必再见我。到今年正好静坐念佛三年,才有今天再相见的缘份,要不然,缘早就没了。

有人问,怎么才能入佛的知见呢?佛知见是无上正知、正见、正行。不发菩提心,声闻乘不得究竟;要舍弃声闻乘,要发菩提心,要勤修六度,要行菩萨道,证出世间智慧,才能入佛知见。行菩萨道的人,正反两方面都示现;如地府中十殿阎君,都是菩萨示现。我于定中去过地狱,阴森恐怖,铁蛇、铁狗不讲情面,狱卒拿着钢叉、飞刀、飞枪等刑具,剖割罪识之体,不可言说。地狱惩恶是销掉众生业报,再给恶人行善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佛哀悯法会中初发菩提心的缘觉、声闻人,又为当下与未来众生发菩提心,特别是为佛灭度后末法时代的众生发菩提心,开示无上佛乘的妙有修行路径。阿难与大众,你们已决定发菩提心,于勤修佛妙法的楞严正定中,要不知疲倦;还要先明白觉知初发菩提心的二种决定义。什么是初发菩提心的二种决定义呢?第一种义是,你们如捐除舍弃声闻乘,修行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审慎观察因地初发菩提心的因缘与证入菩萨境界时,有什么相同与差别。如于因地以意识的生灭心为初发菩提心的因缘,并以此欲求佛乘的不生不灭,是没有可能的。依此法义的缘故,你应用智慧观察于器世间,一切造作都是有为法,都会随从无常变化而灭失。你再用智慧观察于器世间的有为法,有什么不能变坏灭失的呢?你始终听闻不到坏掉虚空的事。什么缘故呢?虚空没有作为。所以,虚空始终没有坏掉灭失。于你身中,坚硬的骨肉为地大,润湿的血津为水大,暖热的体温为火大,动摇的呼吸为风大。由此四大相互结合,形成身相的六根;又分别注入七识、八识,与六根结合在一起;于眼为视,于耳为闻,于鼻为嗅,于舌为尝,于身为觉,于意为察;并从始至终不相分离。由根尘偶合与色受想行识对应形成五种重叠,即五种浑浊。什么为浑浊呢?如同清净水,本来清洁无染;而尘土灰沙之类物体,本质特征是滞留障碍;净水与土尘二种物体的本质特征是互不相同。有人将土尘投入净水之中,土尘失去滞留障碍的本质特征,净水失去清洁无染的本质特征。净水与土尘二种物体都失去安静的面貌,呈现混合不清为浑浊;你身心中的五浊也是这样。你用眼见虚空,虚空无际;什么是虚空之虚,什么是眼见之见,二者无相,很难区分;虚空之虚存在而没有体相,眼见之见存在而没有觉知;眼见与虚空交织在一起,形成虚妄的时间分段,于五蕴中为色蕴区宇。这是第一重浑浊,为劫浊。身是四大和合为体,有见闻觉知的功用;见闻觉知的功用,又被各器官隔离开而分别存在,又对液体、体温、呼吸、骨肉的变化都能觉知。觉与知交织在一起,形成虚妄的身心感受,于五蕴中为受蕴区宇。这是第二重浑浊,为见浊。你心中记忆、识别、读诵、习练的功用,逐渐形成各自独立存在的知见,并于身心中容纳与展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这样的知与见,离开尘相无法形成,离开觉知无法存在。知与见交织在一起,形成虚妄的意识印象,于五蕴中为想蕴区宇。这是第三重浑浊,为烦恼浊。你心中的念头从早至晚,前生后灭,生灭不息;想尽一切办法,让美好与身体永存世间。但业力运转每日不停,心识随业习流转六趣国土。想与业交织在一起,形成虚妄的七识不由自主,于五蕴中为行蕴区宇。这是第四重浑浊,为众生浊。你的见闻觉知功用,都是身心感受,于心识感受上本来没有差异;但由尘相的不同隔离,六根功用的不能超越,心识感受没有形态又产生差异;根尘不同的感受,于心识中相同相知,于功用上相背相异。相同与相异,于心识感受上失去固定标准。受与识交织在一起,形成虚妄的八识业习种子,于五蕴中为识蕴区宇。这是第五重浑浊,为命浊。

人身是有生有灭的,都生灭于器世间。室外的山林、树木都是器世间的物体,器世间的物体在法则当中也是生灭的。人可以利用器世间法则,在有人身时去修行,修不坏之性我,增长出世间的智慧。出世间智慧在哪里?在静坐禅行的证悟中,离开静坐禅行找出世间智慧,一点都不会有。虚空永远不会变化,器世间的一切存在都可以变化。化工厂上空排出的有毒气体,污染虚空却无法破坏虚空;排出的气体经风一吹又销失了,虚空不坏。人的身体可以灭失,人的性我不灭也不失。人身有四大,皮肉是地,体液是水,体温是火,呼吸是风。四大是经常离散的,又是经常聚合的。行菩萨道的人要先破五浊,不受五浊才能行菩萨道。行菩萨道的人知道不被五浊所染,不负因果,无戒可守,也无戒可犯。五浊怎么回事呢?就像把土洒在清水里,水就浊了;土就是无明烦恼,人身之中就有五种浑浊。劫浊于不同时间阶段,地球劫难主要有火山岩浆喷发地震等,人间劫难有刀兵水火风灾等,人身体重病和人畜共患的瘟疫等;表现为破坏人身体健康带来的烦恼。见浊于根尘觉知中,眼前这些色彩斑斓,五颜六色,让人迷恋色相,生邪知邪见,表现为破坏人精神健康带来的烦恼。见浊破坏人的正念、正觉,使颠倒心更加执著,恶业加重,业习越积越深。所以,末法时代,法没末是众生心末,入不了佛知见;喜欢乖巧,赞叹权贵,天天为名闻利养去争,没有人争做老实的修行人。烦恼浊于执著习气中,主要是五蕴炽盛,牵引着人从名到利,从憎到爱,从种种犯罪到物欲横流的享乐,为了财富去抢、去偷、去杀、去贪、去颠倒黑白等。前念生,后念灭,念念贪嗔痴慢疑,念念召感到烦恼,被外缘、外力牵着走,不能清静。烦恼浊召感的恶果不可思议,不是浊可怕,而是召感到六道轮回里不停歇,念念注入八识田,业习种子根深蒂固可怕。众生浊于七识的作用下,身心不由自主的行作,念头生灭不停的变化,心识又随业习生于六趣众生。诸位知道《封神演义》中的商纣王,到女娲宫烧香,见到女娲娘娘漂亮就起邪念,若娶这样美女进后宫做妃子多好呀。又提诗留句,邪念惹怒女娲娘娘,天神要惩罚这位无道昏君,便派九尾狐狸精破坏商纣天下,最后亡国,多少人头落地。那是一场战争,一个朝廷的毁灭,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这个七识我爱可怕不可怕。我贪财物也是业报,骗来、抢来、偷来、贪来的财物,一受地狱报,二受畜生报;因缘和合时,要返本还息。如有的人不孝,打骂父母,这种人死后生为猫头鹰,猫头鹰人见人烦,孵出的小猫头鹰第一件事就是吃掉母猫头鹰。众生浊是业习循环,召感不同的众生,不同的种类。受持戒律的人知道起心动念处,生一邪念,就是犯戒。修行人戒住身口不犯;用念佛占据思维,戒住意不犯;都摄六根,才能免掉五浊;否则,可怕至极。命浊于八识业习轮转中,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人命运好,得大富贵,万事顺达;是往昔做过善事,无量劫积福而来;是孝敬父母,供养过佛、菩萨、神、天,助人为乐,今生才得大福报。但命浊不都是这样,命运千差万别,五岁的小男孩得肺炎死亡,一些人三、四十岁病死或意外死亡,现在的医学非常发达却救不活命;还有的人生来贫穷、残疾等,都是无量劫来业力召感的命浊。召感五浊和去除五浊,都在人的一念之间;要用正知、正见、正行,把邪知、邪见、邪行破除掉,不去攻击他人,不去侮辱他人,不去算计他人,守住自己一念清净。无形的知见行,能召感有形的果报。因为用思维想象追求生活的美好,与法界清净美好相背离。世间人衡量人生的标准错位,不知宇宙人生的真相。动物的五浊更可怕,动物的地狱在人的口里;如把肉剁成馅,不是千刀万剐吗;有的活着下汤锅,活着被扒皮等。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五浊困扰着三界;所以,娑婆世界难堪难忍。持戒修行的人天天与自己的业习斗,与自己的生死斗,与自己的命运斗,争取时间,早日解脱于五浊的困扰。

佛接着说,阿难你现在还想用六根见闻觉知的功用,远距离的去契合佛常乐我净的境界吗!你应首先选择什么是死生根本,进而修行销除;再皈依不生不灭的圆融清净的自性,而成就道业。即以虚妄的死生根本,回归于圆融清净的自性,降伏妄想,恢复自性本觉,返本归真于智慧觉照没有生灭的自性;这就是因地初发菩提心的因缘。然后修行证悟,按次第圆成道果。如同要澄清浊水,先将浊水贮于洁净不动的器具内,长时间静止不动,土尘自然沉淀,清净的水出现于眼前。这样的澄浊还清;即去妄归真,可比喻为初伏客尘烦恼。再去除浊水中的污泥,使清水再得以纯净;可比喻为永远断除,死生根本;即根本无明。染心得以纯净,净心智慧生起;根尘识入一切变化显现,不再生烦恼心;一切心行,都契合于常乐我净的清净妙德。

人的自性与佛性无二无别,但心中功德不同,不能破除无明烦恼。成就佛道是逐渐修行,次第证得果位;哪尊菩萨都是靠修证积聚功德,降服妄心,从证一果罗汉次第圆成道业。证得果位的人,心中清净的境界,平常人理解不了;不是人有果位感,而是身有定力,心有智慧,身心具足圣果妙德。静坐就是过滤心中的尘沙,让思维静下来。就如一见面,相互问静坐的怎么样啊?有人说,这几天心里清净多了,头也不那么昏沉了。怎么回事?浊水储于静器,初伏客尘,身心刚刚有点感觉。有人闭关四年,问他身心有什么变化吗?回答是没有。一听就不谈了,光修学佛理了。清净妙德,不是说来的,是修证来的。修行人定力十足,才能不为烦恼所转;如不持戒修行,顺着世间去行作,易!但越行作离道越远。如想持戒修行,难!难易境界不一样,差在心性功德上。静坐禅行功夫坐到了,定境现前,智慧生起,自然转境。

佛接着说,第二种义是,阿难你与诸声闻、缘觉欲求无上佛道,必须发菩提心;于行菩萨道中,生起广大勇猛心,决定捐弃小乘法中一切有为相。应审慎详观烦恼的根本在哪里,从无始劫来,发生业习并润泽生死轮回,究竟是怎么造作、怎么苦受的。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如不能审慎详观烦恼的根本在哪里,就不能悟知虚妄的根尘在哪里颠倒;如不能悟知颠倒在哪里,还怎么降伏烦恼心而圆成佛果呢!你再观察世间解开绳结之人,如不知绳结在哪里,还怎么能知解结呢!谁也没有听闻过,虚空被你毁坏裂开;是什么缘故呢?是虚空没有形像,也没有绳结可结。而你显现于面前的眼耳鼻舌身及意识心,是六贼的媒介,协助贼人自劫家宝;即漏失功德。由此缘故,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于有情世界相互缠绕绑缚,相互追讨业债,谁也不放过谁。于器世间不能离开,以有为法不能超越三界。

无始劫来,由身口意造作的种种善业恶业,谁做谁受,证悟的人知你我谁是谁,往来不相代。谁修行善业,谁成就罗汉、辟支佛、菩萨,最后成佛,谁受妙乐!谁造作恶业,谁堕地狱、畜生、饿鬼,谁有苦受!众生烦恼的根本是无明颠倒,由此造作的业力召感有形的身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有欲求,就有六尘、六识入相对应。既有无量劫来的习气所染,又有现世所造。众生知与不知,天天都在有为法之中,受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无为是在有为之中产生的,静坐是有为法,但是能产生无为的智慧。在世间做事,一切都在有为之中,做完了就放下,用清净念力销除执著力。如无一众生可度,无一法可说,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都是在世间有为法中产生的无为境界,不是出世间的无为境界。无为是证来的境界,而不是用嘴空说。发菩提心不是嘴说的,是身心证得的一种境界。遇到事时,菩萨怎么对待,我就怎么对待,在心行上体现菩提心。不用嘴说如何发菩提心,天天一切言行和佛、法、僧事相吻合,和行菩萨道相吻合,是真发菩提心。众生的烦恼在有为的世界与有为法之中,人人都有根尘欲望,谁都想吃好、穿好、住好、闻好、想好等;但事实上,都是无明颠倒生起的业习。定中产生空的境界,心不起念,处处是般若、处处是禅。这时,才将无明颠倒空掉,正心生起;颠倒很可怕!《济公传》中说,“众生是颠颠倒倒、倒倒颠颠”。行菩萨道的人要逆世而行,逆世不是厌世,不是顺世。众生恋世多激情,轮转生死浩浮盈。如是顺流背本己,无明神识六道中。顺世而走,没有出期。学佛入世逆世行,逆世离世非厌世。不是厌世,是世界观不一样,是对待事物的心境不一样。见着事物生烦恼、生爱慕之心,是顺世。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不可贪恋,不可执著,是逆世。识破无常因缘情,世间的有为法都是由因缘产生的,识破因缘又不弃舍因缘,随顺因缘又不被因缘所转,才能自度度人。首先是自度,然后才能度人。人若顺世而行,那就一无是处。观察世间因缘,解铃还须系铃人。结结之间,只有系的人能够解开;结在眼耳鼻舌身意。人天天为自己忙碌,怎么是六贼自劫家财呢?明明是人,却不做人事,昧着良心说话,昧着良心做事,把自家本来具足的功德往外丢;又随业习轮回生死,造作无量恶业,这不是自劫家财吗!修行人在寻自性的观世音,把自性中的观世音菩萨请出来,那才是积聚功德。把自性寻找出来,和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那才是自增家财。有位七十九岁老居士天天四点半起来静坐八小时以上,她说“我坐的身体没了,脑袋里面空了。”跟佛经上说的一样,是修行人必然产生的境界过程。为度众生,出家一回,天天上殿;可度走自己没有?通往极乐的船票到手了吗?不一定!还是六贼帮助打理,自劫家财,无量劫来天天如此。《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说,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信佛与修行明明是好事,有些人却认为不好,吃不到众生的肉就馋,为吃到就杀。花钱买的肉不也是生命吗?鱼虾不是鲜活的生命吗?为满足口福,夺去众生生命,是不是贪口福。这鲜活的生命多可贵,佛教人慈悲不杀。造业都给机会去忏悔,一些国家已经取销死刑,都是因为生命太宝贵了!众生无始劫来,互相缠缚着;如一个螃蟹容易从渔民的背篓爬出去,两个螃蟹就不容易,相互争扯。想静坐念佛,有人来闲谈,把时间谈掉了,是缠缚;一人信佛,周围人不让信,是缠缚。处处在在,时时刻刻,都在缠缚着。人总想用自己有为的思想,有为的行作,有为的因缘改变他人,相互缠缚在这个有为世界里。有为的业报,神识不能超越器世间的吸引力,出不去三界。五行相克,身体有内五行,器世间有外五行;超越三界,须还内五行于器世间,不受有为法制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接着说,什么是众生世界呢?世为时间变化流动,界为方向位置;分有情世界与器世界。阿难你现在应悟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方、下方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即十方三世。时间与空间,是一切众生神识虚妄法相形成,众生身中与外界有交易不断,与世界有相互涉入;即身有需求,世界有应;根尘相对,识出识入。世界虽确定十方,人只注目东、西、南、北;上方与下方没有办法确定位置,中间没有办法确定方向。四个方向与时间三世,相互一重叠为十二;十二与十世,相互二重叠为一百二十;一百二十与十方,相互三重叠为一千二百。总括统计,从始至终,人身六根各具功德一千二百。你以所在位置确定为中间,再判定六根功德的优劣。如眼根观前不能见后,左右旁观各见三分之二;统计判定,功德不全;只能是三分功用,一分无德。所以,判定眼根只有八百功德。如耳根周听十方动静声音,没有遗漏与障碍;所以,可以判定,耳根具足一千二百功德。如鼻根嗅随出入吸的通畅,而于呼与吸交替中间有停止,三分缺一;所以,判定鼻根只有八百功德。如舌根虽功能有二,只说其一;即舌能宣传弘扬世与出世间的智慧,虽有地域分别,但说法理没有穷尽;所以,可以判定,舌根具足一千二百功德。如身根有触觉功能,识别疼痛与舒畅;与触和合时能觉知,与触分离时不能觉知;分离时是一,和合时是二,三分缺一;所以,判定身根只有八百功德。如意根默然不见形体,但能容纳十方三世一切世与出世间法,可圣可凡,没有不能包容,又没有边际限制。所以,可以判定,意根具足一千二百功德。

中国讲天圆地方,方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地球分为东南西北四方,而不是说地球是方的。天体是圆的,地球是圆的。星球与星球相互排斥,互相吸引,一个星球的变化引起宇宙磁力变化,其它星球相应发生变化。佛接着说,阿难你现在想逆生死烦恼的五欲流,返还五欲流的源头,穷尽生死烦恼,至不生不灭处;应考量验证受用之身的六根,哪个和合、哪个分离、哪个深入、哪个浅出、哪个圆通、哪个不圆满。如能于六根中,悟知哪根圆通,并依圆通之根修行,就可逆无始劫来心识中妄想业习的五欲流,证得返还源头的圆通。与依不圆通之根修行相比,有一日等于一劫的倍增之效果。佛今日将六根应有的清净圆通明示予你,各根本具功德数量就是这些,随你详参择选可入圆通之根。佛能详述其法理,以增进你的道业。十方诸佛于六根、六尘、六识入的十八界处,一一修行过,都已证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各界处也没有优劣差别。但你现在根器质劣低下,不能于其中各界处,证悟圆通自在的智慧;所以,须要佛为你宣说,让你择选一门,再于一门深入。深入一门证悟清净后,除尽妄想;六根于心识处是相通的,相随也一时清净。

要逆生死流,就得返本还源;但不要南辕北辙,心向外求。要辨清方向,找到路径,确定目标,心向内求;即从根、尘、识入的心识处深入。根与尘相应时,可偶立因缘,也可不偶立因缘;偶立因缘即一切皆空苦无常,生死烦恼;不偶立因缘即不被烦恼客尘所转,身心清净。不立因缘才能对是非有正确的判定标准;知是为正心、正知、正见,持戒修行;知非为知破戒过失,知妄心可畏而不颠倒。如平常人对信佛人不理解,和众生的贪欲处处相背;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有恒顺众生这一愿。恒顺众生,是顺中有逆,逆中有顺,又无逆无顺。否则,顺着无明颠倒,随着烦恼业转。顺逆是顺善逆恶,顺善就是逆恶,舍一得万报;顺恶就是逆善,一失人身三途苦。顺善与顺恶往两个方向背驰,善是离佛越来越近,恶非离佛越来越远。无逆无顺,空于中道,必然回家见佛。由于众生缺乏智慧,修行需要一门深入。不要一会修禅,一会修密,一会又修净土;今天念大悲咒有功德,明天读诵《妙法莲华经》有功德等等;不是一门,都参杂了,愈快反慢。修行人往西走,一参杂就不走直线,往左一步、又往右一步,速度就慢了。修净土的,就抓住六字洪名,静坐念佛,别的都随缘或放下。只有一门深入,六根才不放逸。一清净一切清净,一究竟一切究竟。否则,今天研究这个法门,明天研究那套佛理,不是专一其心修行,是心杂乱修行,法无文字言说,故心不清净。如要挖井,处处都挖,那是翻地;选一个地方一直挖下去才能成功。

阿难向佛请法说,什么是逆生死烦恼的五欲流,深入一门修行,一门清净就能使六根一时都清净呢?佛说,阿难你现在已证得一果罗汉,入圣人法性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的五欲流,已断除三界众生见惑;见惑为八十八结使,其中欲界三十二品,色界二十八品,无色界二十八品。但八十一品思惑还没有断除,还不能知根识里无始劫来积累的虚幻习气;这样的习气,要因地修行证悟才能得以断除。更何况其中有生、住、异、灭相,各相中又可分很多头绪。生相为心生业相、见相、境界相。住相为心生智相、相续相。异相为法执取舍相、计名分别相。灭相为业相,又与业相联系的苦相。

在家人、出家人有几位证得一果罗汉的?为什么证不得?一须臾坐不下来,能证得吗!佛经翻烂了也证不了一果罗汉,一天经没念,持戒修行也能证得一果罗汉。读诵佛经没有过失,但世人贪著功德,不能一门深入;思维心、分别念、执著想等把至宝变成垃圾;对营养物质贪多不能销化吸收,不能代谢放下,就不得清净。证得果位的人自知,修行有道可成;是身心行道,是心性证道;道果不同,功德不同。但证道不觉道,觉道不说道。不觉道为不执著,觉道为心觉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接着说,阿难你现在再观察,六根是一还是六呢?如说是一,耳怎么不能代替眼见,眼怎么不能代替耳闻!头怎么不能代替脚走路,脚怎么不能代替口说话呢!可见六根不是一根。如六根决定是六根,那佛现在于法会中,宣说的微妙义理的法门,你的六根是哪一根来接受呢?阿难说,我现在是用耳闻,接受佛说妙法。佛说,阿难你用耳闻,与身口没有关系;怎么用口请问法义,身行礼拜呢?以此缘故,应悟知既不是一根,而是六根;又不是六根,而是一根。始终不能说,本是一根或本是六根。你应知六根既不是一根,也不是六根。由无始劫来,在无明颠倒的作用下,沉沦六道,生死交替;所以,于圆融清净的心性中,随业习合理幻生一根与六根。你虽证一果罗汉,于见惑中销除六尘相;但仍没有于思惑中亡失一尘相。如同太虚的空间,存在各种各样的星体,有不同星体存在,形成虚空差异;即名相上的差异。如去除不同星体,再观察虚空,虚空仍为同一,没有差异。这样的太虚空间,怎么人为的形成同一或差异呢!更何况名相上的是同一与不是同一呢!而于你心中,应彻底清楚六根为一体多用,多用唯一心,同虚空存在群星又不障碍虚空一理。

身体是一还是六,名义上是六,可以合为一用,是统一体。六根长在一人身上,一人身是一整体;六根各有各的功能,功能又是不可替代的;人身即是小宇宙。修行人通过都摄六根,接受到宇宙的能量,一日一食、三日一食、七日一食,或定中不食等,身能正常,是能量积累与能量守恒的结果。

佛接着说,由于光明与黑暗二种尘相交替,于妙觉圆融的心性中,连接清净显影形成识见,识见功用映入色相;识见与色相结合成眼根。眼根了然可见,属于清净四大。为什么眼体为清净四大呢?因眼体如葡萄粒,表浮于外,由肉体(地)、血液(水)、体温(火)、氧气(风)四种色尘组合形成, 功用是转动、散注、远近、视色。由于动与静二种尘相对应,于妙觉圆融的心性中,连接清净显音声,听闻功用映入声尘;不同音声与听闻结合成耳根。耳根了然可闻,属于清净四大。为什么耳体为清净四大呢?因耳体如新叶舒卷,表浮于外,由四种色尘组合形成, 功用是留转、散放、分辨、闻声。由于通与塞二种尘相变化,于妙觉圆融的心性中,连接清净显嗅识入,嗅识入功用映入香尘;不同香气与嗅识入结合成鼻根。鼻根了然可嗅,属于清净四大。为什么鼻体为清净四大呢?因鼻体如鹰垂爪钩,表浮于外,由四种色尘组合形成, 功用是流动、散入、呼吸、嗅香。由于恬淡与味觉二种尘相比较,于妙觉圆融的心性中,连接清净显味识入,味识入功用映入味尘;不同味觉与味识入结合成根。舌根了然可尝,属于清净四大。为什么舌体为清净四大呢?因舌体如初升半月,藏于口内,由四种色尘组合形成, 功用是转动、择入、泌液、尝味。由于离与合二种尘相摩擦,于妙觉圆融的心性中,连接清净显触识入,触识入功用映入触尘;多种触觉与触识入结合成根。触根了然可觉,属于清净四大。为什么身体为清净四大呢?因身体如腰鼓有腔,表浮于外,由四种色尘组合形成, 功用是支撑、安逸、运动、觉触。由于生与灭二种尘相连续,于妙觉圆融的心性中,连接清净显识知,识知功用映入法尘;见闻觉知与法尘结合成根。意根了然可知,属于清净四大。为什么意体(大脑)为清净四大呢?因意体如幽冥暗室,深藏不露,由四种色尘组合形成, 功用是思想、觉知、反应、识法。

修行人探索宇宙奥秘,探索人生真相,是用身命财为代价的。舍弃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证得出世间的无为智慧;一般人做不到,能做到的是大英雄。在家人修行比出家人难,在家人修行是烈火炼金莲;出家人修行是水里长清莲。因哪里最有烦恼,哪里最适应修行;由于火候最旺,温度最高;而一般人被那里的名闻利养领走了,身心容易放逸。

佛接着说,六根功用虽由妙觉圆融的心性连接清净显现,但于性智上又幻生识智,于心觉上又幻生识觉;识智与识觉受尘入因缘扰动,产生妄想颠倒;使心性失去了本有清净慧觉慧知;并与妄想颠倒联系在一起,发挥如电波磁流一样的作用。无为功用被有为功用所代替;所以,阿难你现在如离开光明与黑暗的尘相,有眼根而不能见物体;如离开动与静的尘相,有耳根而不能闻其音声;如没有通畅与阻塞的尘相,有鼻根而不能发挥嗅功用;没有变化与恬淡的尘相,有舌根而不能发挥尝功用;如不分离与不和合,有身根而等于没有功用;如没有生与灭的法尘相,有意根而了知功用安立寄存于哪里呢!你的六根虽具功用,只要不随十二种有为尘相所转;即动与静、合与离、恬淡与变化、通畅与阻塞、生与灭、光明与黑暗。并于六根中,随修证拔出一根,脱离与功用的联系,降伏欲求,转化身心境界;降伏妄想而返本归真,发挥心性本自具足的智慧光明,心性光明发挥智慧的功用,其余五根的功用联系,应随一根功用的拔出,同时证悟解脱。这时,六根不随六尘生起知见,心识智慧立即显现,智慧又不随六根所转;只寄存于六根发挥智慧作用。此时的六根,可互相发挥功用;即用耳听字、用眼嗅香等。

六根都有执著,感受时思维才能发挥作用,离开对立面,处在静止状态;根不作用,功能还在。身体是有为的,意识也是有为的;器世间也处在有为状态。在有为的世界里,用有为的身体,修行有为法,去证无为智慧,是行菩萨道。有缘不须结,有结即有为。与人结缘是有为法,修证要结法缘,不结俗缘;执著有为就不是行菩萨道。善缘世间法,同修是法缘;行做善事,到寺庙上香舍钱,都是有为。佛法经千劫,度人人自度;出世无所求,心空性自明。无为是行菩萨道的人,舍掉有修、有证,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行做功德事,无有功德想,这才是世间行菩萨道的人破有为的方法。天天给佛叩头,是有为,是克服人的骄慢心。静坐念佛入定,得空中三昧时才有无为的智慧产生。修行人在境界上,自然有一种无为的智慧显现,无为的智慧才是出世间的解脱,出世间的菩提。行菩萨道的人要知道只有修有为法,证得无为的境界,才能出离三界;否则,离开欲界奔色界,离开色界奔无色界。人本身就是法界之物,身体里的六根有需要,顺着走就是魔境,逆生死流又无顺逆才有出离三界的可能。

佛接着说,阿难你岂不知,今此法会中阿那律陀,失目而用头能见三千大千世界。跋难陀龙王,不用耳闻而用角触能听闻一切音声。殑伽主河神女,没有鼻能嗅诸香。憍梵钵提,舌根不正常而能知味觉。主虚空舜若多神,无身而能觉触。还有摩诃迦叶,行住坐卧常于定中,早已灭失意根作用而意根圆通,不由意念而能了知诸法。阿难你现在如证悟圆通,去除六根的功用以后,心中自性就可发出如玉莹光。六浮根与六妄尘及器世间一切变化的尘相,都如热汤销冰一样,瞬间化为空寂;自性应心念立即化成无上慧知慧觉。再如世人,对物像都集中于眼见;若有人见一人时,突然合眼,黑暗出现于眼前;但此人用手去摸这人的外表,虽不用眼见,也能分辨清楚头足与肢身,与用眼见的觉知相同。这是缘于光明而有眼见,形成黑暗就不能眼见;但心中仍有影像显现。而心性智慧的功用,不须光明相,自然发挥无相光明的作用;就是在黑暗相现前的状态下,也永远不能出现昏暗,心见不受光明相与黑暗相所影响。六根功用与六尘相既已销除,还有什么性觉智慧不能形成圆融妙有的功用呢!

修行人如久习于禅,诸根功用不外溢,心静下来时,于定中发现自体内里发光,初始阶段似烛火发光,后来一片光明;于行住坐卧中,闭眼也不见黑暗相,内里仍一片光明。这时,恢复心性智慧,观自身根尘与诸世间颠倒的变化相,才如热汤浇雪一样,把颠倒尘相、颠倒知见自正于中道。心性真实存在,但须积聚无量功德,才能明心见性。否则,只见他人过失,被颠倒尘相所转,而不能见闻山水无非广长舌,都在说佛妙法音声;也不能见闻自身心法体光明,更不能觉知禅悦为食的真谛。

阿难向佛请法说,若如佛所说,欲求不生不灭的常住佛果,因地所发菩提心,一定要与所证圣果品位的名称项目相对应吗?与菩提心相对应的果位中,有七种称谓;一是菩提,即觉悟佛道;二是涅槃,即不生不灭;三是真如,即清净无妄;四是佛性,即真心自性;五是庵摩罗识,即白净心识;六是空如来藏,即本妙真心;七是大圆镜智,即自性智慧。虽称谓有别,但清净圆满、坚固凝聚的佛性识体,却如同金刚王一样,常住不坏。而人体中的真心自性,尚未证悟七种称谓的功德,随六根所幻化的见闻功用,如离开光明与黑暗、声动与音静、通畅与阻塞等自身尘相,毕竟没有所依皈之体;犹如意识心,离开大脑就一无所有。怎么能将这样毕竟断无灭失的幻化心,以为是因地所发菩提心呢?并以此欲求获得佛果的七种常住功德呢?如真心自性离开光明与黑暗,心能见毕竟空相;若没有自体尘相,心念自然灭失;我前思后想,反复推理求索,还是没有我的真心自性及固定依皈处。那还在哪里因地所发菩提心,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呢?如是这样,佛先前所说清净圆融常住的真心自性,是否违背或超越诚实语,最终成为戏论呢?佛还怎么是真实语者呢?敬请佛以大慈心,开示我等愚昧吝法的声闻人。

佛说,阿难你虽搏学多闻,但还没有证得诸根漏尽,心中徒劳妄知因地所发菩提心;一旦颠倒真相出现于你面前时,实在不能识别。佛若将真心自性的真实相说出来,唯恐你的诚肯求道心,尚不能立即接受信伏。佛现在尝试用尘俗诸事作比喻,帮助你销除心中疑惑。

空的境界,对身心而言,是离于尘相。真心自性生起功用时,才知自性本空。这就是六祖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自性本来清净。我有一宝密似行山,晶莹透澈,就是明心见性。六祖大师为正法时代,最后一位现世有证悟的法师。在像法与末法时代,一些乘愿再来的菩萨与发菩提心的大阿罗汉,仍然有证悟境界。现在也有一果、二果、三果、四果罗汉住世修行。用声闻有为法可证得阿罗汉,但证不得无为佛果。因为,声闻乘修的是生灭法,有为法;不是苦乐法,无为法。一些在家人,初始信佛,信心百倍,信了二、三年就不再信了,对自身没见什么利益;既不食肉、不饮酒、又不贪财色等,人生不白活了吗?还是在世一天享乐一天吧!后世的心也好,识也罢,它是它,我是我;它解脱了,肉体不就受苦了吗!有漏就有欲求,有欲求就是颠倒。这种身心颠倒,至地府转轮处,还争着抢着喝迷魂汤呢!真心自性不渴不饿,对世间的一切尘相无欲求,才能圆成道业。非想非非想天人还有识想;出世间的境界,连想的名称都没有;自具无想净念。

这时,佛让长子罗睺罗敲钟。钟鸣一声后,佛问阿难说,你有听闻吗?佛传长子的是密法,密法不在文字言说上,文字上找不到密法,文字上的密法是显密。真密无一句话可说,无一文字可立;口传心授,以心印心。如无大因缘者,难值难遇。于《佛说大乘金刚经论》中,有详细解说。阿难回答说,我与法会大众都有听闻。钟静无声后,佛又问阿难说,你现在还有听闻吗?阿难又回答说,我与法会大众都没有听闻。这时,罗睺罗又敲钟,钟鸣一声后,佛又问阿难说,你现在又有听闻吗?阿难又回答说,我与法会大众都有听闻。佛说,钟鸣时,阿难你是怎么听闻的呢?钟不鸣时,你怎么又不能听闻了呢?阿难又回答说,敲钟声鸣我与大众都听闻到了;过一段时间,钟鸣声销失时,就为不能听闻。佛又让长子罗睺罗敲钟。钟鸣后,佛问阿难说,你听闻有钟鸣声了吗?阿难又回答说,我与法会大众都听闻有钟鸣声。钟鸣声销失片刻,佛又问阿难说,你现在听闻还有钟鸣声吗?阿难又回答说,我与法会大众都听闻没有钟鸣声。又过一段时间,罗睺罗又敲钟。钟鸣后,佛又问阿难说,你又听有钟鸣声了吗?阿难又回答说,我与法会大众都听闻有钟鸣声。佛说,阿难你说什么为有音声呢?什么为无音声呢?阿难又回答说,敲钟的声鸣,我与大众都听闻有音声;过一段时间,钟鸣声销失时,就为没有音声。佛说,阿难你与大众现在为什么违反常理胡乱说话呢?大众与阿难同时向佛请法说,我们怎么违反常理胡乱说话呢?佛说,佛问你们有无听闻,你们就回答有无听闻。佛又问你们有无音声,你们就回答有无音声。一会听闻,一会音声,怎么回答没有一定呢?为什么不是违反常理胡乱说话呢?阿难你于钟鸣销失无音声后,你说没有听闻;如真实没有听闻,耳根听闻功用已灭失,应同于枯木,再敲钟有鸣声,是怎么听闻的呢?能闻知有与没有音声,自然属于声尘;有音声或没有音声,岂能是你的耳根听闻功用;难道有没有音声是为你而有与没有吗!如真实能听闻没有音声,怎么能说没有听闻呢!能知没有听闻的功用又在哪里呢!以此缘故,音声在听闻过程中自然有生有灭;不是为你听闻音声而有的生与灭。现在,你的耳根听闻功用,是有还是没有呢?你还在颠倒的认为,有音声才为听闻,没有音声就认为没有听闻;难怪你愚昧迷惑的以常住真心自性为断灭呢!你始终也不应说,真心自性如离开动与静、闭塞与开通,就没有听闻功用。犹如熟睡的人,于熟睡的床枕上,听闻功用依然存在;其家人的槌洗衣声或舂米声,熟睡的人另外认为是其它音声,或为击鼓、撞钟;又于梦中责怪自己将撞钟误为木石的音声。熟睡的人突然醒后,即知槌洗衣声或舂米声;将梦中疑惑此音声为击鼓音声告知家人。这人于梦中,岂能记忆什么动与静、闭塞与开通吗!其身虽熟睡,其耳根听闻功用不能昏睡。就是有一天你的身体销失,生命结束时,其真心自性听闻功用怎么能随之销失灭掉呢?只是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周而复始的随色声香味触法而起心动念,追逐妄想而流转生死;仍不能觉悟其真心自性清净、妙有、真常。因不能逆其生死流,身心追逐尘相的生灭;而于生生中又杂染流转生死的新业。如你能弃舍生灭的业习,清净持戒修行而保持真常心;久常静坐禅行,真心自性的智慧光明现前时,根与尘相对应的识入心,就随之销失而脱离生死流转。这时,心中有想有相就为尘劳烦恼,心中有分别、有情感就为染垢。如心中想与情都能远离,而你的择法眼即时清净光明,还怎么能不成就无上佛道呢!

真心自性虽无眼、无耳、无鼻等六根,但具足六根功能,又超越六根功能。想听的听不到,不想听的还能听到,是耳根颠倒不能做主;真心自性是闻而不闻,不闻而闻。如人死后,虽然耳朵还在身上,但功能销失。人的心识离体后,主持各根功能的魄散后就是这样。科学家断定人的死亡,是测脑电波,脑电波销失了才算真正死亡。脑电波在,等于思维功能在。虽不能说话,但内心有感知。众生生生世世杂染,六道轮回,是颠倒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起的恶念、贪念、邪念等,随着业力入于因果律中。心识离开肉体时,回观自己的肉体太可怜了,一点意义都没有,肮脏、臭秽。思维想象中的种种尘相,化为业力习气。文字上的佛经法义等名相,都装进人的心识里,种植善根;而不能解决生死大事。修行人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持戒修行,明心见性。开悟的人易修行,在于知身是假合和不真常,而真心自性才是真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15:26 , Processed in 0.140347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