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花上世界~

[大德开示] 星云禅话---星云大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军的忏悔》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带着佩刀拿着鞭子的将军,大喊道:"等一下,船夫!载我过去!"
全船的人都说道:"船已开行,不可回头."
船夫也大声回答道:"请等一下班吧!"
这时,梦窗国师说道:"船家,船离岸未多远,给他方便,回头载他吧!"
船夫看到一位出家师父讲话,因此就把船开回去让那位将军上船.将军上船以后,刚好站在梦窗国师的身边,拿起鞭子就抽打了梦窗国师一下,嘴里还骂道:"和尚!走开点,把座位让给我!"
这一鞭打在梦窗国师头上,鲜红的血汩汩地流下,国师不发一言就把位子让出,大家看了都非常害怕,不敢大声讲话,都窃窃私语,说禅师要船载他,他还打禅师.将军已知道刚才的情况,但仍不好意思认错.
船到对岸,梦窗国师跟着大家下船,走到水边默默地、静静地把脸上的血洗掉,这位蛮横的将军终于觉得对不起梦窗国师,上前跪在水边对国师忏悔道:"禅师,对不起!"
梦窗国师心平气和地说:"不要紧,出外的人心情总是不太好."
----------------------------------------------------
世间什么力量最大?忍辱的力量最大.佛说:"修道的人不能忍受毁谤、恶骂、讥讽如钦甘露者,不名为有力大人."世间的拳头刀枪,使人畏惧,不能服人,惟有忍辱才能感化顽强.诸葛亮七擒孟获,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此皆忍辱所化.

顶礼星云法师
顶礼禅宗二十八代祖师
顶礼一切贤圣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也没动,幡也没动,是心在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上世界~ 于 2011-10-24 13:07 编辑

《一切现成》
浙江的法眼文益禅师往闽南参访时,行脚途中遇雪,就暂在地藏院中借住,因为风雪多日,与院主桂琛禅师相谈甚契.雪停后,文益辞别桂琛禅师,拟继续行脚.桂琛想送法眼一程,两人走到山门外时,桂琛禅师指着路边一块大石头问道:"大德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知道这一块石头在你心内或心外?"
法眼文益毫不考虑地回答道:"依唯识学讲,心外无法,当然是在心内."
桂琛禅师抓住了话柄,就问道:"你不是在行脚云游吗?为什么要放一块石头在心内?"
法眼文益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就决定留下来解开这个谜团.法眼在地藏院中的岁月,每天都向桂琛禅师呈上自己的见解,但桂琛禅师总认为法眼的见解不够透彻.有一天,桂琛禅师就对他说道:"佛法不是这样子的!"
法眼不得已,再从另一个角度报告自己的心得,桂琛禅师仍然否定说:"佛法不是这样子的!"
法眼经过多次呈报,均不蒙桂琛印可,只得叹道:"我已经词穷意尽了."
桂琛禅师听后,补充一句道:"若论佛法,一切现成!"
在这句言下,法眼文益禅师大悟,后开法眼宗,门徒千余,得法者八十三人.
----------------------------------------------
在佛法里,所谓马上长角,头上安头,总是多余的事;"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是多美妙的境界.吾人心上负担岂止一块石头,所谓金钱、名位、爱情、生活等,已经把人压得喘不过气,还有那是非、得失、荣辱、苦乐等,更是奇重无比.如果明白一切现成,何用劳烦于唯心与唯识?

顶礼星云法师
顶礼禅宗二十八代祖师
顶礼一切贤圣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生死由他》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辞世示寂时,向大众说道:"我近来气力不继,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
门徒弟子们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种种议论不一.
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时限若已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保福禅师用非常安详的风度,非常亲切的口吻反问道:"你说是怎么样才好呢?"
这个弟子毫不考虑地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
言讫跏趺示寂.
------------------------------------------
说到生死,在一般世人看来,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但在悟道者的眼中,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生死是一体两面,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不少禅者都说生死两者与他们都不相干.如宗衍禅师曰:"人之生灭,如水一滴,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禅者生死,有先祭而不,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总之,生不贪求,死不畏惧,禅者视生死均为解脱.

顶礼星云法师
顶礼禅宗二十八代祖师
顶礼一切贤圣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一切功德皆回向念佛禅,皆回向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处,皆回向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愿一切法界国土众生,皆离七难,无有任何疾苦;愿一切法界国土,皆如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安乐;愿一切法界国土众生,皆修甚深般若,发大菩提心,住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星云法师
顶礼禅宗二十八代祖师
顶礼一切贤圣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默不宜喧》
灵树院有一年夏季安居的时候,五代时的后汉刘王坚持礼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大众全体到王宫内过夏.诸位法师在宫内接受宫女们礼敬问法,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尤其刘王虔诚重法,故禅修讲座,无日无之.寺中耆宿也都乐于向宫女和太监们说法.但惟有云门禅师一人却在一旁默默坐禅,致使宫女们都不敢亲近请示.
有一位值殿的官员,经常看到这种情形,就高云门禅师请示法要,云门禅师总是一默,值殿官员不但不以为忤,反而更加尊敬,就在碧玉殿前贴一首诗道:
"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争如实,输却禅门总不言."
-------------------------------------------------
禅门高僧,一向如闲云野鹤,或居山林,或住水边,三衣一具,随缘任运,即使法缘殊胜,王宫侯第,亦不为利诱,不为权动.如云门禅师者,"一默一声雷",虽不言语,实则有如雷轰顶之开示,吾人如在沉默时体会出千言万语,就可以说已透到一点禅的消息了.

顶礼星云法师
顶礼禅宗二十八代祖师
顶礼一切贤圣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堂中首座》
灵树如敏禅师的灵树院,二十年来都没有人负责"首座"之职,每当人家问起,禅师就回答:"我的首座刚刚出生啊!"又有人问,即答:"我的首座正在牧牛啊!"再有人问,即答:"我的首座正在行脚之中."这些回答,使问的人都不知其故.
有一天禅师忽然命令大众撞钟击鼓,并吩咐至山门迎接首座.正在寺众们讶异中,云门禅师飘然而至,如敏禅师便清其担任首座之职.
于是大家都相传灵树禅师有能知过去和未来的神通.
不久,五代后汉刘晟将兴兵征讨时,闻灵树禅师神通,便亲自入院,拟请示禅师一些未知的将来,以便在决策问题上参考.
哪知灵树禅师已预知其意,就事先示寂,刘王到达时,非常生气地道:"禅师是生的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圆寂呢?"
侍者非常诚实地回答道:"禅师并没有生病,他早知道你要来,所以就先示寂了,但留有一个盒子要给你."
刘王接过盒子一看,内有纸条一张,上面写着:"人天眼目,堂中首座".刘王悟其意旨,遂罢兵,礼请云门禅师晋住灵树院,担任住持.
----------------------------------------------------
古德,很少滥竽充数,有的虚其位,以待其人;有的虽学德俱全,但也要以待有缘,龙天推出.一寺首座,一待多年,可见选择人才的慎重.云门禅师初在灵树院,后至云门山,兴教利众,灵树如敏禅师早就预见到,但是亦要待大器晚成.

顶礼星云法师
顶礼禅宗二十八代祖师
顶礼一切贤圣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07:49 , Processed in 0.271589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