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的爱

[佛化生活] 本师释迦牟尼佛 圣迹之旅——恭逢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日 专诚供养(精美组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6.jpg
曾是黄金铺地的祇树给孤独园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王舍城

  “……尔时频婆娑罗王法眼清净,得正知见,住法坚固,离诸所欲,离诸苦恼……我今虔心请佛世尊还王舍城,惟愿世尊哀受我请,当尽此身承事供养,及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受用等物,悉皆具足,诸比丘众,皆亦如是。”


——大正藏佛说频婆娑罗正经


  频婆娑罗听了佛陀的讲演后,深受启发,便下令把竹林精舍奉献给了佛陀和比丘。

  竹林精舍,缘起于皈依佛陀的频比沙罗王捐赠的竹林园,迦兰陀长者为佛陀及其弟子的生活态度所感动,让国王在自己的竹林内建立精舍,这是史上最初的寺院建设,是当时佛陀南方传教的重要据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竹林精舍里茂密的竹林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居住在王舍城的外道人舍利弗听了“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佛法之后,立即悟到了佛法的精髓:一切事物唯从因缘所生,必以因缘而灭。这正是他一直想得到的答案。舍利弗把自己的感想告诉了好友目犍连,目犍连也觉得这一论述十分精辟,于是两人拜倒在佛陀座下,成了佛陀的两大高徒。如今,竹林精舍已经恢复了当年规模,茂密的竹林给人一种幽静感觉。竹林深处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据说佛陀和弟子们曾经在里面洗澡。

  佛陀当年以竹林精舍为中心,沿着恒诃…教化,也是雨季安居禅座、修学的地方。(雨季安居也叫结夏安居,印度五月至八月是雨季,在这段时节里,…教化或住在树下很不不便,不仅衣物常淋湿,携带吃力,行走疲劳,甚至人也有被大水吞噬的危险。而且是草木生长的时期,路上处处都有虫蚁,此时出游难免因踩踏植物伤害虫命,所以佛陀将每年雨季定为“安居期”,比丘可以在有遮盖的固定处所结夏安居,平时才住在树下。)

  佛陀带领着一千余名的弟子,住在竹林精舍里,这些弟子们都以佛陀为中心,共同过着像渐渐形成的僧院生活。在佛陀还没有到王舍城来以前,已有很多皈依佛陀的弟子,他们奉了佛陀的慈命弘化在各方,这时都陆续归来。佛陀在竹林精舍,也宣说了许多教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竹林精舍里的迦兰陀水池,图中远处的亭子即为妙法寺捐赠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舍城里有三座山,中间那座山就是灵鹫山(Griddhakuta Hill)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你心头。可见这座山丘在佛教徒心中占有特殊地位。灵鹫山上有日本人出资建造的世界和平塔,灵鹫山附近小丘上有一平台,平台上有一矮墙基,用石头垒砌而成,周围飘扬着经幡。佛陀曾经这里讲授《妙法莲花经》时,据说听众多达上千人。平台下面是提婆达多用石头砸伤佛陀的地方。提婆达多十分嫉妒信众对佛陀的景仰,他依仗着阿阇世太子的庇护,打算用石头结束佛陀的性命,结果只伤及了脚。阿阇世太子为了早日继承王位,将其父亲频婆娑罗王囚禁在石牢里。国王只能在牢狱中遥望灵鹫山,目睹佛陀上下山径的身影。从而有了《观无量寿佛经》、《涅槃经》。阿阇世篡夺王位后,在山区北部建成新王舍城,这才感到治理国家的艰难,并对自己的行为表示了忏悔。

  附近山丘上的天然洞窟和因势凿出的石屋,曾经是比丘们当年面壁修行的场所。其中七叶窟在佛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佛陀入灭后,大迦叶尊者表示要把佛陀的生前教导进行整理,使佛法长久传留下去,让僧众遵守佛的教诲和戒律。这一号召得到了僧众的响应。在大迦叶尊者的主持下,500名比丘在七叶窟参加了结集大会。持戒的优波离尊者背诵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常年照顾佛陀的阿难尊者背诵佛陀的讲演内容。在这些内容得到与会者确认后,就定为经典。“如是我闻”这句开场白始于七叶窟结集。阿难尊者在比丘面前叙述佛陀生前教诲时,每次开头时都要说:“如是我闻……”大迦叶尊者及各位比丘听到这个开场白后,不由得掉下了眼泪。昨日还能亲耳聆听佛的教诲,今天就只能称道“如是我闻”了,众比丘内心大为伤感。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灵鹫山因山顶上一状似鹫嘴的大石而得名;据大乘佛经记载,佛陀曾于此宣讲《法华经》等有名之大乘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19:46 , Processed in 0.28072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