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佛教文化] 戒是无上菩提本——纪念弘一大师诞生130周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3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向师祖顶礼百拜!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文化,传承大爱,延续感恩,承载希望,我们一起来努力

爱他,就让他劳苦!(转)



——《问佛·观心》笔记之三


弘一法师讲了许多因果事例,其中有一则“愈病”的故事:“杭州叶洪五,九岁时,得恶梦,惊寤,呕血满床,久治不愈。先是彼甚聪颖,家人皆爱之,多与之钱,已积数千缗。至是,其祖母指钱曰:‘病至不起,欲此何为?’尽其所有,买物放生,及钱尽,病遂全愈矣。”(《问佛·观心》,P10)





旁观者言:


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人卧病,于是大家纷纷前去看望。出于好意,看病人者都要送来若干礼物,或食品或鲜花或钞票。一旦成为习俗,这习俗就很可怕:看望者觉得不送卧病者礼物就是无礼,卧病者则认为看望者不带礼物就是不敬。



他不是养病么?礼物能让他痊愈吗?



不能!不仅不能,还让他背负起若干“债务”——礼往往不是白送的;



你不是养病么?病好了就是你自己最好的礼物。要别人的礼物干什么?干吗你自己生了病,别人就得跟着你一起“破财”呢?
按照佛家的说法,人为什么会生病?不就是因为人有业债吗?如果是这样的话,疾病的本质就是让人还债,用承受痛苦的方式来偿还罪业。而现在,这个人不但不还债,反而四下索礼,又欠下更多的债!将来怎么还呢?他的病还能“好”吗?你说这个人傻不傻?!



少年叶洪五的病就是这个原因才久治不愈的。



你想病好,想有所“得”,那你就得有所“失”——世界的规则之一是平衡。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失”,一味想“得”,那客观世界只能强制你“失”。你就等于害了自己;同样的道理,如果这个人应该有所“失”,但周围的人不允许他有所“失”,实际上是害了这个人!



分析一下少年叶洪五的病是怎么好的——当祖母把已经属于孙子的钱财用于慈善后,孙子的病就痊愈了。这就说明这些钱财本就不应该属于叶洪五。归属到他的名下,就使得早该好的病症一拖再拖,直到他用病痛抵偿掉那些钱财的价值。



如此说来,病床旁的大笔钱财,是一个人的福吗?不!恰恰是灾难。散财后,病症消除,你说是散财,还是祛灾?!(叶洪五祖母的方法不是绝对的:不一定放生,也不一定捐助,形式可能多种多样,但承受痛苦这个道理是通行的)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这类教训,却屡教不改。很多人都是在拿健康买福享,有的人甚至于用命买福,将寿换禄。



不说常人,也不说疾病,只说追求真理的伟大生命。



一个人在生活中有了苦厄和魔难,到底是不是坏事?



常人会认为是坏事,但真正的修道者不会这样看。不经历风雨磨砺,人怎么成长?不经受严峻的考验,灵性的生命怎么长大?玉不琢,不成器。但既琢又磨,对玉而言,是很痛苦的,可这痛苦却是必不可少的。



孔子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意思是“爱他,能不教他劳苦吗?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吗?”这里的“他”指的是能够成就大器的生命。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有过这样的诗句:“神对人说,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惩罚你;因为我要医治你,所以,我要刺痛你。”



纪伯伦在《先知》里也说过:“爱虽给你加冠,他也要将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栽培你,他也刈剪你。”



爱他,就让他劳苦!

   

这讲的是修道者的规则,不一定适合常人。对于常人来说,较好的方法是让他吃饱就够了——不要“饿着”他,亦不要“撑”着他!




发表于 2011-5-1 18:17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截流




布施论坛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26630&pid=984620&page=1&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11-5-2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5-1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发表于 2011-5-1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戒是无上菩提本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纪念弘一大师示寂六十九周年 (转)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纪念弘一大师示寂六十九周年。

1942年的今天(农历九月初四日,阳历10月13日)晚八时,中兴南山律宗弘一大师于泉州温陵安祥入灭。他预知时至,九月初一即写“悲欣交集”交侍者妙莲,为绝笔。

弘一大师遗偈: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赵朴初说:“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丰子恺说:“我崇敬弘一法师,为了他是‘十分像人的一个人’。凡做人,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 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其中九分像‘人’,八分像‘人’的,在这世间已很伟大 ; 七分像‘人’ ,六分像‘人’的,也已值得赞誉;就是五分像‘人’的,在最近的社会里也已经是难得的‘上流人’了。像弘一法师那样十分像‘人’的人,古往今来,实在少有,所以使我十分崇仰。至于怎样十分像‘人’,有这全集表明,不须我再多费词了。我自己,也是一个心想做到十分,而实际上做得没有几分像‘人’的人,所以对于弘一法师这样崇高伟大的人格,实在不敢赞一词……”

丰子恺说:“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

在出家前,他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话剧运动的先驱,出演中国第一部话剧《茶花女》,开风气之先。

他是作词、作曲的大家,是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人,是将钢琴与西洋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

他是杰出的画家,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第一人。

他是著名的书法家,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

他是篆刻大家,发起成立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

他是一代文学家,诗词独树一帜,被誉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级人物。

他是教育家,亲自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等近代中国艺术大师。

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发表于 2011-10-3 18:38:51
感恩本文发布者:承载

全文: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5320&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弘一大师遗偈: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7 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祖灼不错好帖子支持一下









DNF连发程序下载伟哥的效果伟哥的价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22:41 , Processed in 0.265558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