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粗茶一把

煮茶人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那些有能耐的是否都能查到看这个人不顺眼是因为都一起在地狱呆过的因由来而不再如何如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面那个,乱七八糟的感觉来时,咱们该怎么办?忏悔自己的分别心看人不咋地呢还是忏悔咱们在哪个道一同呆过的因缘?
今日对面,互相看着不顺眼,都是过去在那个道道呆过影现了,大虚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仙人,若彼等辈生人中者,各相见时结成瞋怨,常觅其便,我当何处觅得其便?是名相貌在畜生中,一处同居多身之相;应知决定我已共彼,在畜生中一处居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原来大家都曾在那个畜生里面混过的,也就无所谓什么干净不干净的了,你说那要忏悔个啥?忏悔从前没跟众生结善缘?还是忏悔大家都有那么点轮转来去不堪回首的从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经云。十方国土有女人处即有地狱。一切障道此为是苦。?

“所谓佛性。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则无男相。所以者何。不能自知有佛性故。若有不能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为丈夫相。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为男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中的“此劫烧时焚荡尽者。是诸如来大方便力之所为也。”如何理解?世间一切如何理解?亦不作尽诸烦恼?亦复不增诸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
于诸善品,不乐勤修;于诸恶法,心无防护;故名放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明白知道是善品的情况下而不肯勤修才叫放逸,如果还没弄明白那叫善法,愣想着叫人修,也不知道叫什么?

愿诸佛菩萨能快速加持大家都能明白善恶分别,然后能够进行正确的取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词纠结如下:


云何放逸?谓略而言,若邪思惟,若邪寻思,若邪戏论,是名放逸。当知若于不应思处而强思惟;名邪思惟。谓或思惟我于过去世,为曾有耶?乃至广说。于未来世,于内犹豫、我为是谁?谁当是我?今此有情,从何而来?于是没已,当往何所?或思世间。谓世间常。乃至广说。如是或谓世间有边。乃至广说。或思有情。谓命卽身。乃至广说。或思有情业果异熟,谓妄思惟此作此受。乃至广说。或复思惟诸静虑者静虑境界。或思诸佛诸佛境界。如来灭后,若有若无。乃至广说。彼由世俗胜义善巧,于是一切,二因缘故;不应思惟。一、非思惟所缘境故。二、由其事无所有故。若有思求非思境事,或有思求无所有事;如是一切,皆无所得。唯有令心转增迷乱。若于此中不如正理强思惟者;虽有一类,由宿因力,或起厌离,或起厌离相应作意,缘实境界,于其中间暂尔现行;而复于彼、见为过患,生不实想。如是思惟世间等法,能引无义。邪寻思者:当知卽是欲等寻思。邪戏论者:复有六种。谓颠倒戏论,唐捐戏论,诤竞戏论,于他分别胜劣戏论,分别工巧养命戏论,躭染世间财食戏论。如是一切,总名放逸。为欲断除此放逸故;如来亲自为教诲者。为堪受化,补特伽罗、闻已,速能断诸放逸。
放逸者:谓总贪瞋痴懈怠为体。由依此故,心不制止恶不善法:及不修习彼对治法;障不放逸为业。乃至增长放逸为业。如经说:夫放逸者,是生死迹。乃至广说。

放逸者:谓总贪瞋痴懈怠为体。由依此故,心不制止恶不善法:及不修习彼对治法;障不放逸为业。乃至增长放逸为业。如经说:夫放逸者,是生死迹。乃至广说。

云何放逸?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谓由懈怠及贪瞋痴,不能防修染净品法;总名放逸。非别有体。虽慢疑等,亦有此能;而方彼四,势用微劣障三善根、遍策法故。推究此相,如不放逸。

何等放逸?谓依懈怠及贪瞋痴,不修善法;于有漏法,心不防护为体?憎恶损善所依为业。

云何放逸?谓卽由贪瞋痴懈怠故;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

云何放逸?谓依贪瞋痴懈怠故,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不善增长,善法退失,所依为业。

逸、谓放逸。不修诸善。是修诸善所对治法。

云何放逸?谓于断不善法,集善法中、不修,不习,不恒作,不常作,舍加行,总名放逸。

放逸云何?谓不修善法性。

放逸云何?谓于断恶法具足善法中,不修不习,不别修习,不坚作,不常作,不勤修习性;是名放逸。

放逸云何?谓于断不善法,引集善法,不坚住作,不恒常作,不亲不近,不修不习;是名放逸。

不修善法,名为放逸。违前所说不放逸性。卽是不能守护心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把放逸弄明白了才能不放逸?要想不放逸还得先把善和恶搞清楚了?最是腻歪那些名词解释罗列了如何如何,看来还要学会抠字眼?

愿诸佛菩萨能快速加持大家都能明白善恶分别,然后能够进行正确的取舍,恒不放逸,恒处精进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23:19 , Processed in 2.176113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