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学佛无坏事

大智慧(禅悟)系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34
    树 的 根

      有一位刚学佛不久的信徒,在《劝发菩提心文》上看到“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这句话时,不懂其意,就跑去请示无相禅师。无相禅师道:“在学佛的菩提道上,难免因人的情性、机缘、业魔等障碍而有退失菩提心的时候,必须要靠愿力来支撑、鞭策,故历代的高僧大德其道业的成就,无一不是靠誓不退转的愿力完成的,如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音菩萨的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悲愿,无一不是学佛者的榜样。”
      信徒听后,仍不懂地问道:“为什么想成佛,就一定立下志愿普度众生呢?”
      无相禅师回答道:“如一棵树,众生好比是树根,菩提就像树的花,佛便是树的果。要想一棵树开花结果,就必须努力灌溉树的根,并且爱护它、照顾它。否则根部一受到损害,树就要枯萎了,又怎能开花结果你?所以在《华严经》上也提到欲作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信徒听后,也深觉愿力重要,问道:“禅师,您的愿力是什么呢?”
      无相禅师道:“我的愿力不能告诉你!”
      信徒不解地问道:“为什么禅师的愿力不能告诉我呢?”
      无相禅师道:“我的愿力是我的,你为什么不发你的愿力呢?”
      信徒终于心开意解,礼谢而去。

      【智慧】: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35
      百年一梦

      金山昙颖禅师18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
      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是有呢?还是无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明白了,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智慧】:真正的觉悟在并不需要时间来衡量。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36
      禅像什么

      有一位信徒很想打坐,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到寺院去拜访无相禅师,非常诚恳地说道:“老师,我很笨,自知非参禅法器,但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能否请您告诉我,禅像什么?”
      无相禅师回答道:“五祖山的法演禅师,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偷,一天,他儿子对他说:‘爹,您年纪一渐渐大了,找个时间教我偷盗的技术吧,免得以后我没有办法生活。’
      “做父亲的不好推辞,便答应了。这一天晚上,父亲将儿子带到一户富有人家,用万能钥匙将衣橱的锁打开,叫儿子进去,等儿子进去以后,父亲马上把厨子锁了,大叫道:‘有贼!有贼!’然后转身便走了。
      “富人家听说有贼,赶紧起来查看,发现东西并没有遗失,也没有看到小偷,就又去睡觉了。锁在衣橱里的小偷,不知道父亲这么做事什么用意,但当务之急是先脱身。于是小偷灵机一动学起老鼠咬衣裳声音。不一会儿,听到动静的夫人叫丫环拿灯来检查。丫环刚一开衣橱,这小偷便一跃而出,推倒丫环,吹灭油灯,飞也似的逃走了。
      “富人家派人穷追不舍。正跑着,突然一条大河横在面前,走投无路之下,小偷急中生智,把一块大石头抛到水里,然后自己躲在一边。追赶的人以为小偷被逼得跳河了,便没再寻找。历尽艰险的小偷回到家中,看见父亲正在喝酒,便埋怨不该这样对他。父亲只问他怎么出来的,儿子把经过说了一遍,父亲非常高兴地说道:‘你以后不愁没饭吃了!’”
      无相禅师停了停,开示众学僧道:“像这小偷能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便是禅了!”

      【智慧】:禅的智慧就是有与无之间的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大智大慧—037
                                                       自己找伞

      有一位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撑伞走过,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回答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却说:“我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己找伞吧!”说完便扬长而去!

      【智慧】:自伞自度,自己的问题都要靠自己去解决。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大智大慧—038
      能大能小

      有一位信徒问无穂禅师:“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有小?”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对信徒说:“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徒闭目冥想,在心中构造了一座城垣。
      信徒说:“城垣已经造好。”
      禅师又指示:“请你在闭目默造一根毫毛。”
      于是信徒又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说:“毫毛已经造好。”
      禅师问:“当你造城垣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徒说:“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再问:“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
      信徒好像明白了什么,说:“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徒开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智慧】:心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39
    满 了 吗

      一天,一位学僧对无德禅师说:“禅师,在您座下参学,我感到已经够了,现在想跟您告假去行脚云游。”
      “够了是什么意思?”
      “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那么在你走之前,先去装一盆石子来吧!”
      学僧不明白无德禅师的意图,但还是按照禅师的吩咐,装了一大盆石子拿来。
      禅师指着盆里的石子问学僧:“这一盆石子满了吗?”
      学僧回答:“满了。”
      禅师随手抓了几把砂放进盆里,砂顺着石子的缝隙渗了下去,并没有溢出来。
      禅师问学僧道:“满了吗?”
      “满了。”学僧肯定地说。禅师又抓起一把石灰掺入盆里,石灰也没有溢出来。
      禅师再问:“满了吗?”
      “满了!”学僧想这回可放不下东西了吧。
      禅师顺手又再倒了一杯水下去,水也渗了下去。
      “满了吗?”禅师又问。

      【智慧】:自满是人类可怕的劣根性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40
除去心头火

      有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因为已经厌倦战争,便来到大意宗杲禅师这里要求出家。将军对禅师说:“禅师,我现在已经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您的弟子吧。”
      宗杲禅师拒绝说:“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着急地说:“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现在就为我剃度吧!”
      宗杲禅师仍然是那一句:“慢慢再说吧!”
      就爱你将军并未死心,有一天,特地起了一个大早到寺里礼佛。大意宗杲禅师问:“将军为什么起得那么早来拜佛呢?”
      将军试着用禅语诗偈说道:“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禅师开玩笑似的也用偈语说道:“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地骂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大意宗杲禅师哈哈一笑,说道:“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智慧】: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41



一 与 二



在历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师,时常辩论、斗法。
有一个道士对法印禅师说:“你们佛教怎么样也比不上我们的道教,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心’,是‘一乘’,是‘一真法界’,‘一佛一如来’,都是‘一’。而我们道教讲什么东西都是‘二’,比方‘乾坤’,‘阴阳’。实在说,‘二’胜过你们的‘一’,‘二’要比你们‘一’高明。”
法印禅师听后,静静问道:“真的吗?你们的‘二’真能胜过‘一’吗?”
道士放言道:“只要你说‘一’,我就能‘二’一定能胜过你们。”
道士话音未落。法印禅师就跷起了一条腿来,慢慢地说道:“我现在跷起了一条腿,你能把两条腿跷起来吗?”
道士无言!

【智慧】:真正的道是比较不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42



不如小丑



      白云守端在杨岐方会禅师那里参禅时,久久不语。杨岐方会禅师心里挂念,很想开导一番。有一天,杨岐方会禅师问白云守端以前拜过谁为老师,守端回答:“茶陵郁山主。”
      杨岐禅师又问道:“我听说茶陵郁山主是因为跌了一跤而大悟,写了一首偈,你知道吗?”
      白云守端:“知道!那诗偈是这样的:
      我有明珠一颗,旧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杨岐禅师听了之后,便呵呵地怪笑着走了。守端饭食不思,整夜失眠,放不下方会禅师的一笑。第二天,守端一早便来到法堂请示杨岐方会禅师,为何一听到茶陵郁山主的诗偈便发笑不已。
      杨岐禅师问:“昨天下午你看到寺院前马戏班玩猴把戏的小丑了吗?”
守端不解禅师何意,说:“看到了。”
      杨岐禅师说:“你在某些方面实在不如一个小丑。”
      守端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杨岐禅师说:“因为小丑做出种种滑稽的动作,就是希望自己博得别人一笑,而你却怕别人笑。”

      【智慧】:执着于“我”的人会陷于跟别人的冲突中。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43



本有佛心



    有一位学僧请示盘硅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我知错想改,但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吗?”
    盘硅禅师非常认真地答道:“把你心急的习气拿出来,我帮你改正。”
    学僧道:“我现在不心急,可有时它会忽然跑出来。”
    盘硅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而是你触境而生的。你只有佛心,其他没有。”
    盘硅禅师圆寂后,一位住在寺院旁的盲人对参禅的学僧说道:“我虽是瞎子,看不到对方的面孔,但却能从对方说话的音声判断他的性格。通常,我可以在一个人对幸福者或成功者的祝福中,听出他的嫉妒声气,也可以从他对不幸者或失败者所发出的安慰语中,探出他的得意和满足声气。但是,盘硅禅师对人说话的声气始终是真诚无伪的。每当他向人宣示快慰之情时,我只听到快慰的声气;而当他向人一吐愁肠时,我只听到愁苦的声气。那种声气,完全是从他那父母生的佛心中流露出来的。”
    学僧听后纠正道:“我们老师的佛心,不是父母生的,那是他本有的。”

    【智慧】:佛心本有,重要的是发掘和磨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03:25 , Processed in 0.242568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