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开门

[大德开示] 海涛法师说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30.长寿道人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长寿道人,他非常富有,财产无人能比。通常富有的人总会把钱花在自己的享受上,但长寿道人唯一的享受就是散财,把自己的财物施散给贫苦的人们。

  朋友看他不停地布施、救济,从不自己存点钱,就对他说:

  「你做的布施和救济的功德,似乎太多了!」

  道人急忙摇手说:「不多,不多,一点儿也不多,布施和救济的功德永不嫌多!」

  「虽然如此,但这些钱是你辛苦得来的啊!」

  「你听过这故事吗?」长寿道人说:

  「有一只鸟的尾巴被树乳粘住了,因为爱惜尾巴上五彩的羽毛,牠不敢乱动,结果被猎人毫不费力地抓回家当食物。」

  「你想,要不是这只鸟太执爱五彩的尾巴,怎么会丧命呢?太执爱钱财只会招来祸难啊!」道人边说边叹了一口气。

  「你说的不错,可是你不必那样节俭啊!你自己不曾享受,也该为儿女留一点。替自己当年的辛苦取一点享受做代价,这总不会违背道理的。」朋友诚恳地向他提出谏言。

  道人慢慢回答:「玩乐、享受不一定能带给人快乐,有时还会招来祸患。我最称意的享受,就是看那些穷人得救后的笑容。」
「至于儿孙,俗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财产不一定能带给儿孙幸福。」道人接着说:

  「我之所以散财,之所以不爱欲乐,都是为了远离祸难。我们日夜奔劳,恨不得所有利益属于自己,但等你一口气不来时,它是不是能属于你呢?聪明的人就知道,摆在那世上的所有的钱财不算是你的,只有你用掉它,才会真正属于你。」

  道人更郑重感慨地说:「人在世界上,就像乘一艘泥船在渡河,那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用竹筏渡河,不是更安全吗?记住佛陀的慈训,供养布施是一艘最可靠的渡舟。」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11.财产三千亿

  一位国王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他来到城中,放眼望去尽是富丽堂皇的楼房和热闹富裕的市集,国王心想:「我的国家真富有,百姓生活得很好、物质丰富。」

  于是他想进一步了解:国内有多少富人?这些富人又有多少财产?

  有一天,国王到一位号称全国最富有的长者家,问他:

  「请问长者有多少财产?」

  长者回答:「内外的财产总共有四千亿。」

  国王说:「我拥有整个国家,财产也只有四千亿;为什么您能够拥有四千亿呢?内外又是什么意思?」

  长者说:「国王,我外在的财产有一千亿。我能拥有这些财产首先要感恩您,因为在您的国土上,我能自由地从事贸易;再来我要感恩人民,因为他们提供我有形的财产,帮我制作各种物品;我也要感恩我的奴仆眷属,他们总是为我努力付出。所以,我有形的财产是来自贸易、人民、国家,合起来大约有一千亿。」

  国王问:「那另外的三千亿呢?」

  长者说:「另外的三千亿是内在无形的,因为我『心中有佛』,佛陀的庄严以及慈悲、智慧丰富了我的心,这值一千亿;此外,我『口中有法』,经常说好话,所以又有一千亿的价值;还有,我天天『身行好事』,这也值一千亿。所以内在价值总共三千亿,加上外在的财物一千亿,我的人生内外财产共有四千亿。」

  国王听了不禁赞叹:「心中有佛、口中有法、身行好事,这三千亿是我们用不完的丰富资产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32.买通死神的金币

  有一个守财奴,非常吝啬,从不曾布施过一毛钱。他对自己也十分小气,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只喜欢累积金币。他把囤积的金币藏在一个秘密的房间里,每到夜里,什么事都不做,只是数着自己收藏的金币,一直到全部数完,才能安心睡觉。

  这样的日子,整整过了五十年,他总共搜集了三万个金币。

  一天夜里,守财奴边数着金币,边生起一个想法:

  「我这一生,都是不断地在聚集金钱,换成金币,从来没有过一天好日子,现在我已经有三万个金币,明天开始,我不再累积金币了,我要好好地享受生活。」

  当他正在想的时候,突然看见房间里站着一位黑衣老人,神情严肃、面无表情。

  守财奴大吃一惊,以为有人来抢他的金币,大叫:「你是谁?要干什么?」
 
  老人说:「我是掌管死亡的死神,奉命来带你离开这个世界,你不用数金币了,跟我走吧!」

  守财奴惊慌失措,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死,于是,他讨好地对死神说:

  「死神!我这辈子还没有真正活过呢!既然您已经来了,我不会让您空手而回。这样好了,我送您一万个金币,您让我多活三天,让我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吧!」

  死神摇摇头。

  守财奴说:「您嫌太少?那么,我给您两万个金币,您让我多活两天!」

  死神还是摇摇头。

  守财奴说:「拜托拜托!我给您三万个金币,我已经一无所有了,您让我多活一天吧!」

  死神严肃地摇摇头说:「每个人死的时候都是一无所有的,少啰唆!赶快跟我走!」

  守财奴跪下来痛哭流涕,哀求死神:

  「既然非死不可,我请求您,我送给您三万个金币,您让我多活三分钟,写几句话留给后代的人吧!」

  死神笑着说:「好吧!我就让你多活三分钟。」

  守财奴一边流泪一边写着:

  「世人呀!不要只想累积钱财,要好好珍惜生命、用心生活,因为总有一天,三万个金币也买不到一天的生命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33.金盘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位年轻人和他舅舅结伴到各地做买卖。这天他们来到一个国家,遇到一条大河。舅舅先渡过河去,在岸边看到一间小茅屋,走近一看,屋里有一个寡妇,还有一个小女孩。母女两人看到一个商人走进来。女孩对妈妈说:

  「妈!咱们后屋有一只大盘子,很多年没用了,不管值多少钱,卖了总比搁在那儿好,最好能换一颗洁白的珍珠,我真想要这样一颗珍珠!」母亲想想也对,便走进后屋,从一堆没有用的破烂杂物中,翻出一只没有用的盘子,拿过来给商人看。

  商人轻轻刮了一下,立刻发现盘子是金的,真是无价之宝。但他不想让这对母女得到这么多钱,就假装很鄙视的样子,把盘子往地下一摔,轻蔑地说:

  「我以为是什么宝贝呢!别让这不值钱的破铜烂铁弄脏我的手!」随后就走了。

  接着,年轻人也过了河,正好沿着这个方向来找他舅舅。女孩见又来了一个商人,再向妈妈提出换珍珠的事。

  妈妈轻声对女儿说:「刚才那事多令人难堪哪!还是算了,别换了。」

  「他们不一样啊!您看这个年轻人的相貌,和善又正直,完全不像刚才那个人一副贪婪的样子。」

  女儿不听母亲的劝阻,又将盘子拿给年轻人看。年轻人一看,告诉她们说:

  「这只盘子太值钱了!这是用非常贵重的紫磨金制成的,我要拿我所有的货物和您换,行不行?」

  母亲很高兴地说:「当然好啦!」

  年轻人连忙找到舅舅,借了两枚金币,雇人把货物运过河来。

  舅舅一听到外甥要换这只名贵的盘子,就趁外甥去河对岸运货时,赶快到寡妇家,装作很大方的样子说:

  「其实您这只盘子不值什么钱,不过,看来你们的生活也不富裕,我就拿几颗珍珠和您换吧!我吃一点亏就算了,谁让我是个好心的人呢?」

  那寡妇已经看透他这套把戏,气愤地说:「好啊!你又来了!告诉你,我的盘子已经和一个好心的年轻人讲好了,他要拿他所有的货物和我交换。你想拿几颗不值钱的珍珠换走我的盘子?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你这个贪财、奸诈的骗子!吃我几杖再走!」边说边拿拐杖向舅舅打去。

  商人见苗头不对,赶快逃出来,一口气跑到河边,气得捶胸顿足地叫:

  「给我那只宝贝盘子!」由于悔恨交加,一气之下竟然吐血而死。当他的外甥来找他还那两枚金币时,他已经断气了。

  年轻人难过的说:「舅舅啊!您因为太贪钱,而失去自己的性命,实在是不值得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34.石狮子开口了

  有一对兄弟,哥哥叫陈汉,弟弟叫陈平。哥哥自私自利,对弟弟很不友爱,娶的嫂嫂也是吝啬小气,总是看弟弟不顺眼,很想把他赶走。

  有一次,弟弟不小心打破嫂嫂的茶杯,嫂嫂非常生气,立刻跟哥哥告状,要他把弟弟赶出去。哥哥心想:「反正我也不喜欢他住在这里。」于是给了弟弟一把锄头,要他自己去讨生活。

  陈平伤心地拿着锄头往山里去,走了一段路后,在山里发现一座小庙。这座庙破烂不堪,满是灰尘,显然很久没人居住,只有门口那座石狮子雕塑得非常逼真,看起来神气得很。陈平看了很高兴,打算在这里住下来,于是他把小庙整理干净,在附近耕种,还为石狮子搭了个棚子,替它遮风挡雨。渐渐的,陈平把石狮子当成好朋友,经常对它说心里的话。

  有一天,陈平做完工作,在石狮子旁边休息,石狮子的头忽然摇动起来,张开口叫了一声:「陈平啊!」

  陈平大吃一惊:「啊!你怎么会说话?」

  石狮子大笑:「哈哈!感谢你为我搭了这么舒适的棚子,让我不用受风吹雨打。我肚子里有银子,你就伸手拿吧!」

  陈平听了,半信半疑地把手伸进石狮子嘴里,往下一摸,果然摸出一大块银子。正要道谢,石狮子又说:「再拿啊!别客气嘛!一块太少了。」

  于是陈平又伸手进去,这回摸出一块大金子。

  石狮子说:「还是太少了,再多拿一点吧!」

  陈平赶忙谢谢石狮子说:「不用啦!这些已经够多了。实在太谢谢你了!」

  石狮子笑着说:「你这个年轻人真难得,又勤快又不贪心。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陈平向石狮子再三道谢后,就拿着金子和银子回镇上做生意去了。

  哥哥陈汉听了弟弟的奇遇后,心中十分嫉妒,特地准备一个大布袋,也跑到山里去找石狮子。陈汉一看见石狮子就立刻大叫:

  「喂!石狮子!快点把嘴巴张开,我是陈平的哥哥,也是来拿银子的,快点张开嘴巴!」 但是石狮子一动也不动。

  他气极了!搬起脚下的石头向石狮子砸过去,石狮子大叫起来:

  「哎哟!痛死我了!你别再打了,要银子过来拿就是了。」

  陈汉马上冲向前去,伸手就往石狮子口里掏。掏了一块又一块的金子和银子,很快就把带来的袋子装满了。

  石狮子不耐烦地问:「够了吧?够了吧?」

  陈汉说:「不够!不够!」边说边把掏出来的金子银子往衣服里塞,很快的又塞满了。

  石狮子又问:「够了吧?够了吧?嘴张得酸死了。」

  陈汉的手还是不肯停下来,衣服装不下了,就堆在地上,口里还威胁说:

  「不够!不够!你不准闭嘴,否则我就用石头砸死你。」

  谁知道话才说完,石狮子就把嘴巴闭上了,牙齿紧紧咬着陈汉的手臂,任他用尽力气也拿不出来。

  「唉哟!哎哟!」陈汉开始哀嚎起来说:

  「石狮子你就行行好,把我放开吧!我知道我错了,你快放我回家吧!」

  然而无论他如何哀求,石狮子仍然无动于衷。

  过了不久,天上下起倾盆大雨,说也奇怪,所有他掏出来的金子和银子一碰到雨水就立刻溶化,变成水流走了。

  陈汉看到这种景象更是后悔极了,开始嚎啕大哭。然而嗓子哭哑了,眼泪也流干了,手还是拔不出来,最后终于又饿又累的昏倒了。

  过了两天,陈汉的妻子找到山上来,看到丈夫样子大吃一惊,赶忙把他救醒。可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没办法拉出丈夫的手,太太于是哭了起来说:

  「怎么办呢?总不能一辈子待在这里吧?」

  「唉!谁晓得会发生这种事呢?好了、好了,我快饿死了,你先找些东西给我吃吧!」

  陈汉的太太只好每天到山里送饭,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他们不能工作,而所有的家产也吃得差不多了。

  有一天,陈汉的太太拿着一粒小馒头,愁眉苦脸地送上山来给陈汉。陈汉一看很不高兴地说:

  「只有这一点点怎么够呢?」

  太太一听,忍不住大哭起来,说:「这是我们最后的食物啊!」

  「唉!都是我不好,不应该那么贪心,害你跟着受苦。来吧!我们一起吃了这个馒头吧!」陈汉和妻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啃着馒头,不时还埋怨自己的不是。

  这时候,石狮子突然张口大笑起来,夫妻俩吓得大惊失色,赶紧跳起来,陈汉的手臂也自然地从石狮子口中抽回来。

  只见石狮子笑着说:「哈哈!你们现在知道错了吧?看你们以后还敢不敢这么贪心!」

  陈汉夫妇惭愧得满脸通红,低下头说:「我们再也不敢了!」

  说完头也不回的赶紧逃下山去。从此他们两人果然改过自新,过着平安的日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35.下毒之家

  从前有一家人,靠着对人下毒发财致富。下一次毒之后,可以拿到非常多钱,至于被下毒的人后果如何,他们从不考虑。大家都厌恶这家人,不敢和他们往来,害怕会被毒死。

  这家人的儿子到娶亲的年纪了,但没有人愿意将女儿嫁过来。大家互相告诫:

  「他们热衷下毒,一心想谋害别人的性命,假如和他们联姻,当他们无处下毒时,也许会被毒死呢!」

  实在没办法了,他们只好到别的国家为儿子找媳妇。后来找到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们有个端庄秀丽的女儿,乖巧懂事,下毒之家便前去提亲。这贫穷人家不知他们的底细,又看到这么丰厚的聘礼,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媳妇来到婆家,礼数周到,仪表端庄,严守妇道,把家里大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是个难得的好媳妇。因为娶媳妇花用了大批财产,于是他们准备重操旧业,下毒赚钱。

  婆婆把媳妇叫来,命令她对某户人家下毒。

  婆婆说:「下毒是我家的老本行,你当然也要这样做。」

  媳妇一听,忧虑地对婆婆说:

  「我娘家都是善良之辈,从来没有害过别人。这下毒害人之事,我不干,我死也不干!」不管婆婆如何咒骂,媳妇始终不听。

  婆婆向毒神祈祷:「毒神啊!我家媳妇不愿去给人下毒,怎么办呢?」

  毒神回答:「放心!我会想办法惩治她,让她不敢违背你的话。」

  于是,毒神变成毒蛇,无所不在地跟着媳妇。吃饭时,出现在她碗里;喝水时,出现在她杯中;睡觉时,出现在她床上;走路时,毒蛇尾随在后,有时更出现在她头上。

  媳妇每天担惊受怕,饭吃不下,觉也睡不好,被折磨得骨瘦如柴,虚弱得不成人形。这时,毒神说话了:

  「只要你赶快去下毒,我就放过你。」

  媳妇走投无路,只好答应从命。

  正巧她娘家的邻居到这个国家做生意,顺道来探望她,看见她瘦弱不堪,邻居大吃一惊的问:

  「你怎么瘦成这样子呢?」

  媳妇将情况告诉邻居,并和邻居说:

  「请告诉我的父母,让他们赶快接我回去,不然我必死无疑。」

  她父亲知道这件事后,立刻赶着马车来接女儿。到亲家门口,他对媳妇的婆婆说:

  「她妈妈太思念女儿了,整夜睡不着觉,哭个不停,所以我来接女儿回去住些日子,安慰安慰她,不久就回来。」

  婆婆听了,同意媳妇回娘家去。

  父亲把女儿接回去之后,派人告诉婆婆:

  「我将女儿接回来,再也不回你们家了。假如你们敢到这里闹事,我们就告到官府去。你们干下毒的勾当,被官府知道了,一定会被处死。不过,如果你们能放弃下毒,我可以考虑把女儿送回来。」

  「这个媳妇端庄秀丽,世上少有,宁可放弃下毒之业,也不能舍弃她。再说,如果亲家真的把这件事上报官府,官府便会惩治我家。」下毒之家共同商议说。

  于是下毒之家中止下毒之业,与亲家立下誓约,绝不重犯。从此,他们抛弃了毒神,过着安静、幸福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36.水中壶

  佛陀率领僧团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年轻人时常来听佛陀讲经说法。

  有一天,年轻人愁容满面,看见佛陀就不停掉眼泪。

  佛陀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吗?」

  年轻人说:「我父亲生病过世了,我很难过!他是个很好的人,为什么无法活得长久?」

  「你不是常来听经吗?」佛陀慈祥地问。

  「是啊!只要您在这里讲经,我都会来听。」

  「既然如此,你应该听我说过生老病死、人生无常的道理。」

  「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并不觉得父亲已经年老了啊!」 年轻人哭得更厉害了。

  佛陀解释:「生命的长短不是以岁数而定,而是他在人间的缘有多长,生命就有多长。」

  「父亲舍身后是上天堂或下地狱?请您一定要为父亲加持,让他能够往生天堂,否则为人子的我会很不安!」

这时,佛陀了解说再多道理也没用,因为烦恼已占满年轻人的心。

佛陀说:「难得你这么孝顺,我答应为你父亲加持,但是你必须依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年轻人很高兴地答应了。

  佛陀请他拿两个壶过来,其中一个壶灌满油,另一个壶则放一些石头:

  「来!现在我们去河边,你赶快叫你的亲人及邻居一起去。」

  年轻人很高兴地召集亲友一起来到河边,依佛陀指示,将两个壶放进河里,然后将壶打破。放石头的壶被打破后,石头随着壶的碎片沉下去;而放油的壶,虽然碎片下沉,油却浮上水面。

  佛陀请年轻人和周围的人用虔诚的心来祈祷──让油下沉,石头上升。大家听了都觉得很奇怪,因为不论如何虔诚祈祷,也不可能让石头浮上水面或让油沉下去。

  见大家议论纷纷,佛陀微笑说:

  「行善就像把油放在壶里,造恶就像在壶里放石头。当生命结束,善业会往上浮升,恶业则向下沉沦,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不是靠人加持就可以往生好的境界,如同石头无法靠着祈祷而浮上水面。」

  人往生后何去何从,完全决定于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所以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世间万物,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都要从善去恶。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37.婆罗门与莲花

  有一个婆罗门,他的妻子名叫莲花,长得十分美丽,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美女。莲花不仅人长得美丽,性格也很温顺,心地善良、贤慧有礼。可是,不知怎么回事,这个婆罗门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反而喜欢家中的一个侍女,千方百计的想把莲花赶出家门。

  有一天,婆罗门和莲花来到山上,他们看到一棵优昙钵树,上面结着大大小小的优昙钵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婆罗门爬到树上,摘下成熟的果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面把几粒半生不熟的酸果子扔给莲花。

  「您怎么自己吃熟的,却扔青涩的给我呢?」莲花问。

  「你自己难道没长手、没长脚?要吃熟的,你就爬到树上来摘嘛!」婆罗门生气地说。

  「既然您不肯帮我摘熟果,我只好依照您的吩咐,自己爬上树摘了。」

  婆罗门见莲花爬上树,觉得机会来了,连忙溜下树,找来一大堆荆棘野刺,堆在优昙钵树的根部。

  莲花着急地问:「您在干什么呀?这样我怎么能下去呢?」

  婆罗门一声不吭,用野刺荆棘把大树旁堆得满满的,就开心地离开了,他心中想:

  「这下子可把她困死在树上,总算拔掉这个眼中钉了!」

  莲花被困在树上,眼睁睁看着丈夫走远。她没有想到丈夫会这么狠毒地对自己,不由得失声痛哭起来。突然她听到远处有马蹄声,越来越近,原来是国王带着大臣、武士出来打猎,经过这里。

  国王看见莲花在树上大声痛哭,树下围着许多荆棘,觉得很奇怪,便叫手下把荆棘搬开,然后扶莲花下来。国王问:

  「你是谁啊?为什么在树上哭?是谁把荆棘堆在树下,不让你下来的?」

  莲花哭着把丈夫做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竟然有这样狠心的人,把天仙一般的美女扔在荒郊野外,还想置她于死地!」国王十分怜惜莲花的遭遇,于是把她带回王宫。
  回到王宫之后,国王发现莲花温柔聪明,口才又好,而且精通各种赌博游戏。王宫内外的妇女来找她赌博,没有一个不输给她的。国王对莲花由怜生爱,后来便把她立为王后。

  莲花的名声越来越大,四方的能人都来找她赌博争胜。

  这时,婆罗门听说王后善于赌博,常与人赌博争彩,就想去大捞一笔,因为他的赌博技术也是很高明的。本来莲花在的时候,家务井井有条,现在他和侍女两人每天好吃懒做,根本没在工作,都快没东西吃了。于是他把家中的田产、房屋都卖掉,凑足赌本,匆匆来到王宫,要求与王后赌博。

  等到王后一出来,他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王后就是被他抛弃的莲花。他知道莲花的赌博技术比自己还高明,这怎么办呢?婆罗门心想:

  「我们好歹曾是夫妻,只要她念旧日恩情,就会手下留情,让我赢的。」于是婆罗门说:

  「好久不见,您真是越来越漂亮了!您的头发柔软光亮,眉毛像图画上的美女一样,真是天仙也比不上您!您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一起时的幸福日子吧?」

  莲花说:「是啊!我忘不了你是怎样把我抛在荒郊野外的。」

  婆罗门连忙说:「夫妻难免有吵架的时候,过去的事我真是后悔莫及,希望您不要再想那些事了,要想想我们在一起时的幸福时光。」
莲花说:「我永远忘不了那棵果树,还有你扔给我的酸果子。不必多说,开始吧!」

  婆罗门无奈,只好开始赌博,可是他哪里是莲花的对手?不一会儿就输得干干净净,只好空着两只手、摇着脑袋走了。
  人们知道了这件事,都说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婆罗门活该倒霉。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38.铃声比丘

  一天,波斯匿王带领士兵们,浩浩荡荡地前进,怒气腾腾地准备逮捕杀人魔王鸯掘魔罗。路经佛陀的祇洹精舍时,空中忽然传来天籁般的声音,袅袅回荡整个山谷,所有的人、马剎那间都停止了动作,大家屏息聆听着这圣洁高雅的声音,再也无法移动半步。

  「精舍有一位比丘的梵呗声音,让前面的士兵及象马都驻足聆听,忘记要前进了!」侍卫赶紧向波斯匿王禀告。

  「是谁能唱出如此动人的声音?高远悠扬,连牲畜都能被感动,我一定要亲自供养这位比丘!」

  波斯匿王马上做了决定,一方面也想一睹这位比丘的容貌。于是立即驱车前往精舍拜见佛陀,希望能亲自供养这位比丘十万钱。但是,当这位比丘出来时,波斯匿王简直无法忍受再看他一眼,他心想:

  「天啊!天下竟有这般丑陋的人!」心中甚至后悔刚才供养的承诺。

  奇怪!是什么样的果报令这位比丘能有如此圣洁的声音?又是什么恶业导致如此丑陋的容颜?波斯匿王疑惑地长跪合掌,请佛陀解答他的疑问,于是佛陀说起了铃声比丘过去生的因缘……。

  很久以前,有位虔诚的机里毗国王,得到刚入涅的迦叶佛舍利,准备起塔供奉。国王派遣了四个监工来负责营造,不料当中有位监工牢骚怠慢,不愿意配合。

  「再不用心做,我就加重刑责处罚你!」国王气冲冲地要胁。

  「这塔这么大怎么做得完?」监工心怀埋怨地说。

  迫于受处分的要胁,他只好带着工人们日夜不停的赶工,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塔建好。但是当整座塔建好时,见到佛塔宝光晃耀,高耸宏伟,这位监工有说不出的欢喜,更为自己在造塔时心生不敬深感懊悔,于是恭敬地将一只金铃悬挂供养佛塔,并发愿:

  「愿我来世音声清妙,令众生欢喜听闻,并生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见佛得度,出离生死。」

  这位监工因为先前嫌恨佛塔过大,感召五百世的肤疮面陋,令人嫌恶。但是也因为这样虔敬的发愿,至诚的供养,不但获得五百世清净动人的美妙声音,更感得今世随佛出家成道的果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39.屠夫之子的宿世因缘

  有一个富裕的屠夫与妻子共同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一个相貌庄严的男孩,非常逗人喜爱。

  男孩长大后,既孝顺又能干。当父亲表示希望他能继承父业作屠夫时,他推辞说:

  「父亲,我自己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难道我还愿意杀生吗?」

  「既然儿子这么说了,就不要勉强他,屠夫又不是一门很好的行业,不要让他造业,事情可以另请别人帮忙,让他随缘吧!」母亲听了劝屠夫说。

  由于父母通情达理,屠夫的儿子舍弃父业,经过父母同意,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受戒,精进修持,摧毁了三界轮回的一切烦恼,证得罗汉果位。

  后来他回到父母面前对他们宣说佛法,使他们从杀生的行业中解脱出来。夫妇俩立誓断恶行善,皈依三宝,行持五戒,广作布施。从此屠夫家财源如同井水,求施者连绵不断。

  比丘们请问:「世尊,这位比丘因为什么因缘出生于富裕的屠夫家?虽然生在屠夫家却不当屠夫,反而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证果?希望您能告诉我们前后因缘。」

  佛告诉比丘们:「这是往昔的愿力。很早以前,一群猎人在森林里享用饮食,这时有一位独觉前来化缘,其中一位猎人见到独觉很欢喜,立即上前供养许多食品。独觉默然受供,并以身体的示现传授一些佛法,再飞入空中。

  供养的猎人见了,更加欢喜,并发愿:以今供养独觉的善根,愿我生生世世得生富裕的屠夫家,但不造任何恶业,而且能在比独觉更殊胜的尊者前,令他欢喜,并出家修证成果。

  那猎人就是现在这位比丘,愿中的『比独觉更殊胜的尊者』就是我。因为愿力成熟的缘故,现在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18:25 , Processed in 1.957904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