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脉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般若明心工作室 于 2013-12-22 12:55 编辑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第二个境界:“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须菩提言:“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这是个不思议的境界。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本是佛陀用功德化现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用功德化现出来的;东方净琉璃世界,是药师佛用功德化现出来的。
但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了了分明地知道,这是“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这个发愿并建立自己佛国土的境界,并不是今天所有的修行人都能证到的。但要建立起佛国土,则必须证到“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这个不思议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般若明心工作室 于 2013-12-22 13:00 编辑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个境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众生所见如来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因幻众因缘业力招感的,乃自作相。

    在此境界的修行者,知众生本来成佛,三身四智皆乃自性,故非实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而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此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影响幻众入无余涅槃的权说之相,是假名而已。

    在此境界发菩提心的修行者,于一切法中,“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无法相,也无非法相。故如来所说法,没说一个字,又什么字都说了;什么都包括了,又什么都没有……此非凡夫所知见思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要点:
    1.这里的“三个境界”,不是渐次的意思,而是找不到更好的词表示,而借用的。

    2.以上就是证到了自性法身圆觉的境界后,以“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而不落断灭相,在以无相、无我的大慈悲心,幻法度尽一切幻众入无余涅槃的过程中,所能见到的“三个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般若明心工作室 于 2013-12-22 13:06 编辑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结束语

    佛陀做了一个授记:如果有人在自性法身的境界上,如如不动,寂静澈然,不落断灭相,为以幻法度尽幻众入无余涅槃而发大菩提心,用无我的大慈悲心“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即得无相功德,非“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等有相福德所比拟的。

    最后,佛陀作了一个偈子,作为总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陀说是经已,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要点:
    1.布施比量处是“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在心相上用心的终极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般若明心工作室 于 2013-12-22 13:10 编辑

《金刚经》的整体要点


    《金刚经》中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有小乘、大乘、圆觉之分;其布施比量是不相同的;是在一层层的境界上,看下一个境界的;始终是在无四相地行一切善法上修行的。

    境界虽不同,但方法只有一个。


    此为究竟经典,直到破涅槃,证法身圆觉,如金刚宝剑,直捣黄龙,没有二念。

    《金刚经》如修行路上的指向标。因此,境界不同的人,均能受益。但不究竟人,却无法究竟明了。


    《金刚经》可以分为四大段来学习:

    一、破外相,证心相(无相)。

    二、破心相(无相),证自性本来具足(无心)。

    三、在自性本来具足的基础上,证到了一切境界本来妙有(圆觉)。

    四、圆融法身圆觉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感恩回家人老师!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2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欢喜踊跃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2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4-4 19:25 , Processed in 0.308242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