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就是这一段话,《弥陀经》里讲这一句话“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总共讲三次,有三句,这一段就讲两句,第三句是到结论那边才讲的。所以这个地方你看到,他在这一段里为什么强调这个呢,就是告诉我们,你们这些阿罗汉,不用担心,在我这里修法,自然有你安身立命的地方,知道吗? 很多人问,我们净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你们华严往生哪里?这还需要再讲吗,这个不用讲,对不对。我们华严绝对往生极乐世界,那是指什么,最笨的人,往生极乐世界。你们那种念佛法还未必往生,因为你一点概念都没有,不可能往生,而且很有可能跑到化身佛的世界去,而不是到报身佛的世界,你要留意到。我们是最少到报身佛世界,是最少。要高明一点的人都入法界去,到法身的地方去了,才不要到净土去,我们入法界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到净土去呢?这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因为你以为念佛就往生净土,就结束了,还没,你到净土以后事情还多了,因为终点是入法界,净土只是化城而已,因为它是报身佛的地方,不是法身佛的地方,你弄清楚。 我跟你讲这个不是要跟你挑战,假如你现在是念佛,你还是乖乖念佛,照你的方法,不要听我讲,听了你就心大乱了,回去就不知道念不念了:极乐世界竟然跑出两个来,而且听说还是化城,不是终点站。告诉你,它怎么会是终点站,因为你到那里还没成佛,你要成佛是往后走。因为极乐世界是第二世界,第二世界后面还有第三世界,第四世界,一直到N加1个世界。你不可能停在第二世界,你还要第三、第四…… 所以这一段话就是很明显的告诉我们,是跟那些阿罗汉讲的,你不要一直想要找一个栖身之处嘛,成就以后整个法界你是自在出入的,整个法界就是你的法身。你不到那里去,你一直要找一个你要安身立命的地方,那你还是法界的孤儿,还是法界中的生命孤儿,流浪法界的生命孤儿。那还是太可怜了,只是比较好一点而已嘛,人家三岁流浪,你是五岁流浪,只差这两岁而已,还差什么,人家在第一世界流浪,你在第二世界流浪。 那你要直接进入法界去,那要入法界,华严的行法是最特别的。这个法门本来是从华严的立场来讲,它只是一个眷属经,今天弄成一个主要经典,那你都一头栽进去了,对不对。蜂蜜很好吃,结果你这只苍蝇就掉到蜂蜜里头去了,你飞不出来,已经被粘住了,那种蜂蜜有什么好吃,这个就弄错了。好,这个是这一句话,我跟各位提醒的,给各位做参考。 我们不是诋毁这个法门,我也没有丝毫的瞧不起阿弥陀佛,你放心,我也没本事,因为人家是报身佛,对不对,我是大地凡夫,不是说我在诋毁他,你不要弄错,也不要听错。我们只是把整个佛教对法界的结构,这个真理,弄给你搞清楚,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这部经不好讲,我跟你讲,这部经很不好讲,因为它是佛的境界,我们这些都是很厉害,拿来就讲,然后就自己想自己讲,到底他是讲佛的经还是讲自己的经,我们就搞不懂了。我跟各位讲,你不像我这样讲,不行啦,我不是说我是标准的,我是起码而已,起码像我这样讲,要讲更完整一点,那还要打什么,打那个荧幕,还要那个图像一个一个弄给你看,那个还比较完整,因为我们讲经不是专门写论文的,没有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我估计要讲这个部分,它资料三、五万个字,是需要的。刚才那个理论就三、五万个字了,这部经讲三、五万个字,那不是太少了吗?再加上那些图表来讲,那就更不容易。所以为什么疏钞,《弥陀疏钞》是莲池大师写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是有道理的,不是没道理的。 好,我们再往下看,这是另外一个领域。十方佛啊,但是鸠摩罗什在这里,把它删成六方佛,我们来看看,这家伙好大的胆子,佛说的话,他都不照规矩来,敢乱删,是什么原因,那我们来看看。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个大家都很熟,你知不知道这个东方他提了几个佛?算算看,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五个。东、南、西、北,通通五个,但是西方七个,下方五个,上方十个。我告诉你,他非常用心,五表示圆满,是小数的圆满,不是大数,大数圆满是《华严经》讲十十圆满。五是圆满,七是大数,你知道吗。这个鸠摩罗什在翻译经典的时候,他就运用人类数学史的观念,五进位然后七进位,七进位以后才十进位,你知道吗?有没有,研究数学稍微脑筋转一下,你就可以想出来了。所以在五进位的时候讲七,就是大事,在七的时候讲十就是大事,十是十进位的时候。所以《华严经》讲到十进位,《华严经》是比较晚期的经典,《地藏经》讲七七四十九,地藏经是比较早期的经典。像这讲五的数字为标准圆满数字的,就是一个单位,五为一个单位,一只手五个指头,一只脚五个趾头。后来是因为五个指头再加两只手,所以七,就变七进位,是这样子来讲的。你可以看到,这有一个历史时间的因素在。 你不要看我讲经怎么讲到数学史里面去,因为这是文化史里面的东西,所以它这个经典有它的历史背景在。这部经当然不是这个历史背景,但是鸠摩罗什在翻译的时候,他用这个历史背景来取舍,你知道吗?所以他用五,用七,有他的用意。我们不懂得人类生命的历史,这就是生命的历史,虽然是数学史,他运用人类族群的生命史,他引用到经典里面来。所以我跟各位讲,经典是一种生命的语言,它不是大脑的语言,你要不懂得人类生命的发展过程,你经典是看不懂的。 所以我们第一天就跟各位讲,基督教徒看不懂《旧约》圣经,看不懂所以他就一直删,只要跟科学相抵触就删掉,就删掉,删到最后,我告诉你,“旧约圣经”剩下四个字,因为通通违反那个真理,不是违反真理,违反你的大脑逻辑。因为生命的东西跟大脑逻辑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不会解读,他不会解读,不会解读一看抵触,抵触就删了,要不然跟科学讲不过去。科学是大脑里面的东西,科学再过个两百年又被推翻了,那你怎么办,怎么办?到时你又把删掉的圣经再把它补回来吗?可见这种宗教是不老实,对不对,经典怎么可以乱删呢,我们都不删,对不对,都不能删,你要留意到,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所以它这个地方讲东、南、西、北,这个叫四方,再加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这个叫四维,他把四维给删掉了。佛本来是十个佛,他通通把你删了,五个,七个,十个。为什么删到这种状况呢,让你去对比一下,他的重要性。西方为什么七个,比你其它三方多两个,就告诉你西方比较殊胜了,用这个实质上的东西来表达,来表达,有没有,这一个。那上方为什么十个,上方是最圆满的,本来是十方,所以他告诉你,西方还不是究竟,还有一个上方,他不是说上方是究竟,他是告诉我们整个法界是像圆球状的、立体的,不是你想象的平面的,他用这个来告诉我们是法界整体,法界整体,你留意到。他假如通通都是十个出来,你就比较不出来了。所以这种经典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很穷尽。我告诉你假如不是我这样跟你讲,你根本就体会不到,为什么其它四方都是五方佛,而西方是七方佛,上方是十方佛,为什么?你不知道。 你可能会说我所知障太重了才会去搞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那个是本来如此,不是本来如此,因为我们对比了其它的版本以后发现,鸠摩罗什把人家删掉很多了。好,那么你既然删了,为什么这样删,这个问题就浮出来了,对不对。而他删的非常逻辑,符合生命的逻辑,而不是大脑的逻辑。要看清楚,这个人,了不起就了不起在这里,所以他敢说他翻译的经典绝对符合佛陀的意思。你看他都删那么多还符合佛陀的意思,那意思就是佛陀多说的,对不对,他讲十方佛不是多余的吗?不是,印度人希望十方佛,中国人不必,讲那么多搞不懂,不这样讲,他不清楚。你有没有这种本事,有没有这种解读经典的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的能力,这个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