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浮世莲花

[大德开示] 法界唯心---宣化上人讲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八日马来西亚(星山)

早上,八点多全体出发,数部车子一齐驶往马来西亚的星山。此城系一港口,位于星马边境划分处。车行不用三十分钟便抵达。过了边境之后,在杨国新等人的护送下,先到陈祥如居士的家里小息,然后随吴春海等善信到心灯精舍用午斋。

晚间,至‘一真法界’开示。此崭新的道场,尚在兴建中。先由郑真如老居士擎香、搭衣、右绕三匝恭谨殷勤地向上人请法。郑居士是马来西亚佛教界的老前辈,但她见到上人,似遇知音,态度是毕恭毕敬的。

今晚开示节录如下:

各位善知识!今天我们来到一真法界,甚么叫做‘一真法界’?就是华严境界;只要你一真,就一切都真。故云:‘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你合乎中道,则一切都合乎中道了。所以‘一’非常重要,‘一’乃数目之开始,无量之本。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还归一本。’我们这么多众生从‘一’而来,又还回‘一’去,故‘一’字为万物的开始,又是万物的归宿。故云:‘得一万事毕。’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

法界是重重无尽,化化无穷的。甚么叫‘法界’?即是尽虚空,遍宇宙,也是囊括万有之一个代名词,我曾在万佛城写过一首‘法界颂’:

法界为体有何外?虚空是用无不容。
万物平等离分别,一念未生绝言宗。

法界为体有何外:没有甚么是在法界外边的,甚么都包括在里面,不管你有多大本事,也逃不出法界之外,法界是包罗万有,真空妙有,皆在法界里尽包藏。

虚空是用无不容:以虚空为用,此大用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你能明白虚空,就与道合了。法界即虚空,虚空即法界。

万物平等离分别: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因为我们将来都要成佛的,皆是未来之佛,因此不要分你我他,这样才是平等。

一念未生绝言宗:在一念未生前,扫一切法,离一切相,这是第一义谛,若能用话说出来的,已落入第二义。

所以我们要返本还原,回归到一真法界,这才是众生的本有家乡。你如果能回到一真法界,那么离佛国也不远了。但究竟说来说去,‘一真法界’到底又是甚么?一真法界也就是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皆不离开你我他现前一念心,现前一念心,就是法界。所谓心真则事实,不论做任何事,必要有坚固心、诚心、恒心;若缺乏这坚、诚、恒三心,做任何事都不会有成就。修行更要有坚诚恒三心,永远永远都不退道心,而且要明心见性。你能明心见性,就是一真法界。‘明心则无碍难事,见性岂有忧愁心。’能明心见性,就可返本还原,回到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顾名思义,即是不做虚假事,一切一切都要往真的去做,真中更真,实中更实,没有一点虚伪,发心要发法界心,布施以法界为布施,扫一切相,除所有执著,而与法界合为一体。法界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论甚么污秽物、清净物、好人、坏人,各式各类的众生皆在法界中包容著。法界不会因污净好坏,而起种种分别心。所以我们若能真明白法界性,才是明心见性。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能造天堂、地狱、畜生等,就看你如何去做。做佛事即佛,做菩萨事即菩萨,做人事即人,做地狱事即地狱。所以‘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心能成就虚空,法界性,所以虚空法界那么大,都没有超出你我他现前一念心。

古人把这心比喻成一匹野马,一只猿猴。所谓‘心猿意马’。虽然猴子可以飞天遁地,可是怎样翻觔斗也翻不出佛的手心。佛手心就是一真法界,可是我们人一天到晚只知打妄想,想东想西,挂南挂北,一下子到太空,一下子又跑到地狱去。所以古人又云:‘出入无时,莫知其向。操之则存,舍之则亡。’心甚么时候出去,也不向你告假;回来了,也不打个招呼。你若操纵著它,它就老实了;若不去管著它,它就作怪放逸了。这个心就是这么不守规矩。人如果他的鸡犬丢了,就各处去找;但若心丢了,他却不知去找。甚么人是把心丢了?就是那些有丧心病狂的人。明知故犯,伤天害理,这些人都失去了心。

所以我们佛教徒要赶快把心找回来,如果找不回心,即使修到未来劫,尽是皮毛上用功夫,所谓‘隔靴搔痒’。如果心志在佛,便可成佛;心志在菩萨,则成菩萨;但若好勇斗狠,则成阿修罗;若贪名贪利,则成人;若贪多无厌,就转畜生;若好嗔恨,就成饿鬼;若常愚痴,就堕地狱。所以我们要把心找回,一定要明心见性,返本还原,回到一真法界。

今天我与你们说的话,各位皆有智慧,能分析判断,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择善而从,非善则改。总而言之:一切一切要真。你欺骗人,人也欺骗你。所以处处要躬行实践,不要戴假面具骗人。

还有,我想把‘万佛城’杂志介绍给各位,‘万佛城’杂志是中英双语的佛教杂志。万佛城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就是万佛城:两个地方二而无二。所以你想知道一真法界,就看万佛城;看了万佛城,就知道了一真法界。’

台下信众数百人,皆得法喜。这个境界与今天刚读的经文,正相符合:

人中雄猛,大师子吼,得无所畏···入智慧大海,为一切众生,护持三世诸佛正法。到一切佛法海实相源底。

──《华严经十行品·第十真实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吉隆坡

其心广大无边际,忍力安住不倾动。
禅定甚深恒照了,智慧微妙难思议。
十方无量诸国土,所有佛处皆往诣。

──《华严经十回向品·第一回向》

早上六点多,全体从星山机场搭乘国内航线班机,飞往北边的首都吉隆坡。航程四十五分钟。一抵达吉隆坡的国际机场──除了达摩难陀、文健法师等之外,还有数百信众们在那里热烈欢迎。

大家驶往吧生路的佛教大厦,访问团将驻在此,大厦近两年才完工,楼高四层,还设有地窖兼饭堂。讲堂高两层,建筑为流线型,款式新颖合用。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宽敞舒适。讲堂台上供奉一尊高十余呎的释迦牟尼佛像,塑造得十分庄严,令人自然生起恭敬之心。四周的走道都铺上深红色的地毯,既增壮观,而不落浮华。

团员到齐,立刻举行简短的招待茶会。先由锡兰尊长达摩难陀法师致词:‘本人曾在一九七九年,万佛城万佛殿开光时访问法界佛教大学,亲睹该道场积极推行这种“崇高伟大的圣任”,使佛法广被西方,普及全球。而宣化上人,躬自履践教义,行解相应,不愧为真佛子。这是余赴台北参加第三届世界僧伽大会,发现他的弟子们,在各分组讨论会中,有建设性及创造性的提案,堪能改良时下佛教界中的各种流弊。

这些青年僧侣思想通达而前进。将来教运,在国际间发展的任务,落在他们身上了。最后,祝福访问团,身心愉快,一切如意,并安全抵达万佛城!’信徒热烈鼓掌。

继后,上人也作简短的发言:‘佛教徒最重要是注重实际,躬行实践,不要假装。应以佛陀的思想为我们的思想,佛陀的志愿为我们的志愿。大家既有心学佛,就要学得像佛的样子,不要学得像魔,否则就变成魔子魔孙。佛教徒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要重新做人。

其实,新的并未离开旧的,而是由旧的演变过来。那么,这个‘旧’是甚么呢?就是佛陀本有的教义,本有家风,亦是诸位的本地风光!’又博得台下如雷的掌声。

本团出外的目的在弘扬正法,途中绝不敢茍且偷安,出国从不参观游耍。佛法衰微,已面临坏灭。拯厄除艰之巨任在身,吾人焉敢放逸嬉戏?故每天除了例行的早晚课,午斋上供过堂之外,下午和晚间照常开示两次。由男女众隔日轮班,并且每天带领数百信众们拜佛求忏悔,念佛号等,时刻法轮常转。本来冷冷清清的佛教大厦,顿时变成活跃的正法道场。梵呗歌咏,钟鼓齐鸣,法螺远彻──这是万佛城,金山寺的一贯作风。因为本会的宗旨,是: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不可一时一刻不修行!

用斋毕,休息半小时,女众便开始领大众念佛号,然后开示佛理:‘这个道场很庄严,佛像亦庄严。本团到星马一带,发现各大名刹的装饰,皆是美轮美奂的。可是更重要的,莫如庄严内心,自性内建立清净道场,可请诸佛到心里头来住。

本来,人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但被无明遮障,使心狭性窄,甚至连一粒沙也容不下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也可以说是一个厕所;外面的厕所是臭皮囊,里面的厕所是贪嗔痴,烦恼习气。修道就是要清洁厕所,把厕所洗干净了,变成庄严殊胜的大殿,堪请佛住。’

连日来奔波劳动,每隔数天便换一个环境。在水土、气候、饮食上,要做连续不断的适应。但一路上幸蒙佛菩萨加被,大家健康与精神良好,不感劳倦,可是有时也会‘泄气’。譬如今天下午,或者是用神过度了,总感到体态疲乏,深怕支持不住。一旦打了这个忘想,思想就立刻纷乱如麻,心内像蒙了一层黑影,遮蔽了光明。于是便找机会,将这种状况禀告上人:‘师父,我明知这是不对的,但弟子起了这个妄想?觉得精力衰退,怕自己支持不住。’

上人斩钉截铁地说:‘你这就是自私心作怪嘛!假若没有自私心,一切为法忘躯,怎会有个‘我’?受得了或受不了?早把这些统统忘了!’

随即,语气转为温和:‘唉!这就是当面关:最难忍的时候更要忍。应该心平气静的熬过它,打破这个关。修道,就是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情。若能忍过了,便超出三界。否则总是在色欲里生死流转。’

经上人点醒之后,弟子心情顿然廓朗,便回到房里静坐。

为令众生得出离,尽于后际常饶益。
长时勤苦心无厌,乃至地狱亦安受。

──《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

汝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
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

──《华严经入法界品》

由中午开始,已有无数的善男信女,涌入会场,信众除了来自吉隆坡之外,尚有从麻坡、马六甲、芙蓉、槟城、怡保等地乘飞机或包车前来随喜。整栋佛教大厦,洋溢著既兴奋又庄严肃穆的气氛。怡保有一位戴德梅居士,虽年逾八十,仍不辞劳倦,前来拜谒上人。

晚上七时开始法会仪式。两层楼的讲堂、走廊及中央的通道,被挤得水泄不通,信众约一千五百人。首先由数位居士擎香,右绕三匝顶礼上人,代表信众请法。大众齐念炉香赞。和谐而庄严的唱诵声,震撼讲堂,时香烟氤氲,场面煞是感人!本团团员一律排坐在台上。在未开示之前先念楞严咒,其中一段,专破天魔怨毒。即时感到金刚护法纷纷驾到拥护道场,制诸外道。正所谓:一切善法灭诸恶,妙喜如意救沉痾。驱除不祥得安乐,大哉灵文真伽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愿、行三资粮

今晚上人开示‘信、愿、行’三资粮:

1.信:学佛法的人,一定要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无论学甚么法,也不会有成就。所谓‘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无论甚么粗鲁话或文雅语,你会听,皆是微妙的道理,这是因为你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信不真,则被弃于佛法大海之外。故我们不要存观望的态度,将信将疑,似是而非。

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信为道之发源地,也为功德林之母。没有信心,不能修道,所以想修行,必须有真诚的信心。有信心,才会布施,才会发菩提心作功德;如果没有信心,就不会去作,所以要生出一种信心。

所谓信能‘长养一切诸善根’,你要有信心,才能长养一切善法。又说‘佛法如大海,唯信可入’,研究佛法,先要观察自己的信心是否坚固。假如信心不够,便会将信将疑,变成半桶水,所以修道最先必须具足信心。

2.愿:信佛要出于志愿,而不是勉强。不要想:我信佛法,因为人情面子。如果这样想就不是真信。真信是没有条件的信。要时时刻刻的发愿,实实在在去修行,不可以加杂一点染污在内,不可有欺骗的行为。念经就要好好去念经,持咒就要好好去持咒。学教就好好去学教,念佛就要好好去念佛,勿打妄想。

3.行:即使细如毫发般的虚伪也不能有。修行不要往前走三步,向后又退两步。否则就永远不会进步;要勇猛精进,丝毫不懈怠。你要是走走停停,后面的人很快便会超过你。佛教徒不要存贪心。要无企图,躬行实践,依教奉行。

听到这信、愿、行三资粮之后,才能知道怎样用功,知道甚么是正确的方法。如果没有真信、正愿、实行,无论你学佛法学到甚么时候,仍是门外汉,而不能深入;要想深入佛法,就要具足此三资粮。甚么是‘三资粮’呢?就是依靠这三个条件,必能往生西方。如果依照这三资粮修行,将来一定会成佛。

现逢这个因缘和你们研究佛法,我对诸位说的法,是老老实实。有人在心里想:‘我们已听过三资粮了,法师你不要再讲了!’虽然你已听过,可是你做得到吗?如果不去实行,也是无用。所谓‘说的好,说的妙,不实行,不是道。’无论你讲的多好,如不去实行,这也不是道。‘道是行的,不行哪有道?德是作的,不作哪有德?’

最后上人又说:‘今天有很多人想来见我。可是我只是一个人,若要见尽诸位,恐怕应接不暇。因此,现在你们凡有毛病的人,可以合起掌来诚心默念观世音菩萨。我会默默为你们加持,令你们心想事成,所有问题,冰释瓦解。’

大众皆虔诚合掌,敛念正观,祈求佛光加被。

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药,能令无病安稳故。
菩提心者,如除毒药,悉能消歇贪爱毒故。

──《华严经入法界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吉隆坡

断他咒术破罗网,解除横死消灾障,
救拔一切冤苦业,清净光明更吉祥。

在南洋一带,邪术盛行。诸如鬼魅咒诅、夜叉罗刹、蛇蝎蜈蚣、恶龙喷毒等到处为患。同时扶鸾,降坛显灵,乩童等甚为普遍。此等妖怪,喜夺人精气,或以癫痫怪疾等加害无辜,使人心惊胆丧,神智消灭,而终陷入魔网,为其眷属。

什么是邪师

更可悲者,在此魔强法弱的时代,不少冒充为佛教徒,诳称为善知识者,挂羊头而卖狗肉,打出佛教的招牌,实则行持恶法,卑鄙无比。他们公开赞叹男女欲乐双修,谓此即菩提无上道,即身成佛之真传,专以诡异神通,炫惑世人。

此等徒众皆有天魔附体,因此狂慧增长,辩才无碍,或能放光,或得心通,或知宿命,尤喜言吉凶祸福,预言屡屡不爽。一般无知之人,被其神通所欺诈,误以为是活佛出世,或菩萨再来。实是妖魔鬼党,欺世盗名蛊惑人心。众生以恶业所感无法觉知!此末法之征兆殆无疑也,难怪佛在《首楞严经》里,诃斥此辈曰: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凡是邪师,都有魔怪附体,是故神通广大。就以楞严经五十阴魔文以为证,望读者能够细心审思,觉悟斯义,慧眼明析,庶几不为妖魔所惑。凡是邪师,皆犯以下毛病:

1.毁谤出家,轻蔑持戒。

常言:‘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我已经开悟证果,何劳持戒?我是持而不持,不持而持。’说得谬论连篇。《楞严经》云:‘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YH。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受阴魔第九)于是,弟子与师‘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2.赞叹淫欲,亵渎佛法。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或云‘现前肉身,即是金刚不坏身。我们师徒代代相传,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遂恣纵五欲,以为传法。彼之徒众,还以为这是即身成佛之捷径,于是狎媒YH;殊不知此是魇鬼狐魅,专窃人之精气,令行者精歇髓枯,元气斲丧,严重者甚至惹来百患缠身,横死夭亡。

《楞严经》云:‘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想阴魔第十)吾人怎能不心惊?愿诸青少年勿为欲乐双修之噱头所惑,以免伤身害命,泯灭淳善之本性。

3.神通异端,惊世骇俗。

邪师有妖怪附身,故魔通广大,或放光动地,或踊身虚空,乍显乍没,或穿墙过壁,或得心通。但此等皆是高级催眠的幻术来炫惑世人,断非佛法。‘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色阴魔第十)

《楞严经》另一段又载:‘其人诚不觉知魔著···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或于瓶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垣,曾无障碍,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礼。诽谤禅律,骂詈徒众。’(想阴魔第八)

诚然,佛教里也讲神通,但真菩萨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唯独于迫不得已之情形下,才露一两下身手,以德摄群机。怎会乱显魔通,炫吓敲诈,以求名利,自我宣扬呢?对于那些自我崇拜,自称活佛活菩萨者──诸位同修要特别小心呀!

4.我慢无比,跋扈专横,因魔力所持故。

经云:‘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想阴魔第四)。邪师增长狂慧,口说妙法,或吟诗作对,专弄精魂。经云:‘若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想阴魔第三)并且,他们喜讦露人之隐私,不避讥嫌;能令弟子,如胶似漆,心生恋慕。

5.现奇特相,无益苦行,以贪供养。

经云:‘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想阴魔第七)此类魔怪,好占卜祸福,水火刀兵,危言耸听,届时毫厘不差,层层应验:‘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想阴魔第一)今时,预言地震、海啸、世界末日、星宿变怪、国运动乱者,多数为山妖水怪所著,以来恫吓世人。

6.未证言证,打大妄语。

常言我是活佛、菩萨再来,但不经修得,无修无证,拨无因果,豁达空。这都是大我慢魔、狂魔、空魔作怪,故大言不惭。经云:‘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劫,一念能越。(受阴魔第二)’是人喜言某人是某佛,某菩萨化身,或言佛也有大小,先佛后佛,真佛假佛,男佛女佛。(想阴魔第二、第三)。或言:我于前世,就是你尊师,你们都是我多生之弟子。或言:当时你们是我的妻子兄弟儿女,今来相度。我等应同归某极乐世界,供养某佛(想阴魔第五)。如是欺诳之言,淆乱视听。难怪现世有那么多阿弥陀佛再来,不然就是观音菩萨化身,或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化身!

试问:真佛菩萨应世,还要打锣打鼓大事声张乎?所谓‘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楞严经》上说得清清楚楚: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佛陀的遗训,我们应体会到,今时被‘活佛狂’所迷而受害者,简直以是为非,以黑当白,执迷不悟,认贼作子。难怪世尊谓:此辈皆可怜愍者矣!或者有人说:‘这些活佛,个个降世都显灵瑞,或发掘种种珍奇作证。若彼非有来历之真人应世,怎能通达宿命,或使其弟子亦了知宿命呢?’

不错,此等自标为活佛,或菩萨再世者,专门设坛临驾,神乎其神。至于彼降世时现诸征兆,有何考据呢?你又怎知不是他故意瞎扯,教人吹嘘,把他捧成齐天大圣呢?就算在他左右,有诸瑞相,亦不为奇。《楞严经·五十阴魔》其中一段,说明这些人的某种本领:或无端得大宝珠,奇珍异宝,简册符牍;或从地下掘出夜明珠、宝镜、宝瓶、宝印、宝冠、龙光之类,以迷惑徒众。这些都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山妖水怪、风精河精、或盗日月之精华,或窃天地之灵秀,历劫既久,而成为妖魅龙魅。或得仙道,寿终时其形不化,被他怪所附,年老成魔,专门恼乱修道人,欲障其道业。(想阴魔第六、第七)

有识之士就要在这重要关头,明辨是非。佛者,觉也,大智慧也。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及千万亿禅定解脱妙用神通。释迦牟尼佛出世时,大地六变震动,娑婆世界,顿成净土,琉璃为地,黄金为绳,宝树行列,宝华开敷,天乐鸣空,七宝盈满,妙旛伞盖,宫殿栏楯,应念而生;诸庄严具,纷陈供养,从天而降,诸如此类尽虚空,遍法界的瑞相,佛经中详载。

佛陀应世时,人民福报纯厚,社会安宁、太平和乐,故名之为正法时代。今时今日,世态炎凉,民风浇薄,道德沦丧,人性败坏;举目四望,烽烟处处,灾黎遍野。妖孽滋生,海啸地震无日不有,天地变色,风雨失时,五谷不登,疫疠流行,盗贼蜂起,水火刀兵,蹂躏劫掠──全世界已变成一个血淋淋的大屠场矣!

末法的现象炳现无疑,有良心的佛教徒,怎能不警惕,反而推波助澜,任这些妖孽,投机取巧,肆无忌惮,推销冒牌的‘活佛、活菩萨’,以蛊惑世人?望诸同仁,睁开清净法眼,遵守戒律,定慧恒照,如佛陀敕:‘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楞严经)庶几为真佛弟子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神咒伏魔军

一九七八年本团第一次访马来亚,曾亲见被蛊毒所害者为数不少。甚至本团其中一名团员,亦因一时不慎,而受其害,幸及时得上人加持,才脱离险境。因此中蛊、落降头等事,不容忽视。本地的筹委会会员,不免担心起来,怕我们会被天魔外道所害。今天早上,上人在讨论会中从容地说:

‘我们是甚么都不怕的。他们放蛊,我们也可以照样吃下去而无虑。阿难尊者被摩登伽女以先梵天咒所迷,将毁戒体,其实就是“中蛊”。邪咒很灵,因为习邪法者像土匪一般,到处去猖獗横行。土匪不是常比士兵更骠悍吗?但他们始终都是怕士兵的,因为,邪不胜正。’

‘大家要时刻用功,内外要防守绵密,不可暂歇!这样就甚么蛊毒也不怕了。我们要常念〈楞严咒〉、〈大悲咒〉。〈大悲咒〉能破除一切怨毒,而〈楞严咒〉的力量更加不可思议!邪门外道他们用起功来非常勇猛精进,昼夜匪懈,故特别见效。同理,修正法也要时刻修持。如四十二手眼,必要每天练习不断。早晚功课,尤其〈楞严咒〉,必要每天诵持,日久始发灵验。所谓‘熟能生巧,巧能生灵’,若平常不受持,临急便招架不住,纵使神咒也不相应了。虽然,不是说它完全没有功效,但功效却不能如愿。这是因为平常懈怠,修持不够坚诚和恒久的缘故。

‘佛教里的神咒,能摧伏魔军。但不是与他们敌对,而是仰仗诸佛、菩萨、护咒神的慈悲愿力,把毒中和了,甚至把毒咒一笔勾消,化为乌有。其功能是不可思议的!故大家要平常努力修道,不要“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正所谓:

打破诸害保平安,金刚神将各争先。
种种诃责降妖怪,除邪扶正满大千。

众人听后皆得法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法忘躯

从星山随本团一起来的陈祥如居士说:‘每天有很多人求见上人,但我们不能让他们一一进来。上人也要有些时间休息···’

上人把她的话截住了,说:‘你们不能说师父在休息。这些人是不准师父休息的。你这么一说,他们便以为我老在那儿睡觉。讲话要有哲理,令人不生反感或疑惑。其实你们有目共睹,我在外面旅行一日,就没有一时一刻的休息时间。来到吉隆坡,和我有缘的,应度的众生,我必会度尽。他们不用一一上来见我。根本上时间也分配不开来。’

其心无所畏,饶益诸众生,
众魔与烦恼,一切悉摧灭。

──《华严经离世间品》

近十点,前往本波惹兰伯哈拉十五碑林寺(BuddhistMissionarySocietyAtBrickfields)应供。到达时已将近有二百位善男信女们恭谨接待。住持锡兰宗长达摩难陀法师(Rev.DharmaNanda)前来迎接。随后到庄严的佛殿去拜佛。在神彩焕然的大佛像下,上人持咒,从净瓶中洒水为众人祝福。正好遇著该寺一年一度‘短期出家剃度训练课程’。有数十位青年人,在剃度期间,他们与外界杜绝往来:不阅报、不看电视,只专心习禅、唱诵,并聆听导师们演讲佛法,体验出家僧侣的生活。达摩难陀法师说:‘虽然是短期出家,但能够大大地改转他们对佛教的认识,令他们发心,为将为种下善根。’

某团员说:‘在万佛城三步一拜的两位行者,也是依照这个方法修学。他们不笑、不哭、不打电话、不听电话、不看电视、不阅报,只是专心向道。’达摩难陀法师微笑著颔首:‘唔!这很好!’接著关心地慰问上人:‘这次长途跋涉,希望没有累坏了身子!’

上人怡然一笑:‘我还没有死嘛!’

缅甸华侨黄果婷刚巧侍奉在侧,此时她顶礼达摩难陀,并说她这次发心从洛杉矶前来护法的因缘:‘本来我已撤消了随团的念头。可是,在本团离美的前几天,上人在洛杉矶金轮寺开示。他表示:这次去亚洲,我是抱著最大的牺牲精神而去。就算是刀山剑海,我也要去试一试!’就这么一句话,把弟子从梦中惊醒,毅然决定要随团护法。师父年纪大了,尚为法忘躯,我们做弟子的怎可躲懒偷安而不随喜呢?’

长时勤苦心无厌,乃至地狱亦安受。

──《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

大家坐下,谈话之余,话题扯到两星期前在台北举行的第三届佛教僧伽大会的感想。某位比丘:‘这次大会中,我感到很失望。’

上人:‘我们是讲宗教的,不是讲政治。为甚么我不出席呢?因为纵使我说甚么,他们也不愿意听。甚至我开口讲话,就把其他人都弄得坐立不安,周身不自在了,所以我始终并未发言。不过,我带著一班青年人去见识见识,好教他们明白,甚么是如法?甚么是不如法?择善而从,有过则改,藉以训练他们的判断力和办事能力。’

比丘微笑著说:‘难怪上人不开口···他们都感到很诧异,为甚么老法师连一句话也不说?’

上人:‘整天去应酬,与官场打交道,非出家人所应为。佛教的圈子那么狭窄,乃因人人自私作怪。个个要争第一,没有人甘居第二。’

比丘:‘依我的观察,出家人的我相,比在家人还要厉害!’

上人:‘不止更厉害,还是恒河沙数那么多倍!’(座下所有人都笑了)

上人:‘老实告诉你,他们就算选我当主席,我也不做。因为我已经老了,我也不愿把青年人的出路挡住。最可悲是他们其中连一个懂英文的也没有。言语隔阂不能突破,怎能融通‘世界’僧伽?有很多事情均不如法。’

修行般罗蜜,远离谄虚诳,
如说而修行,安住实语中。

──《华严经十地品·初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里,有人来请用斋。按照南传的受供仪式,僧侣另坐一室。用饭后,全体团员均赶回佛教大厦,因为两点便开始念佛。今午举行皈依,报名者有一千多人。大众诚心普佛,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拜佛时甚么烦恼俗虑都撇到九霄云外去,心光朗照,念念澄清。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下午三时,举行记者招待会。每逢这种场合,发言必须慎重,既不夸张,不卖修行,也不能批评他人。通常都是以万佛城的六大宗旨为基础,随缘随机答覆所问。

招待会完毕到楼下大讲堂,皈依仪式已竟,正在发皈依证。新皈依者上千人,故台下信众们的秩序欠佳,有讲话的,说笑的,很不庄严。最后,由杨国新在台上提醒各位:‘大家若不拿出真心来忏悔往业,祈求诸佛菩萨加持,以消灾障,反而在道场内嘻笑,不尊重三宝,不恭敬上人了,这叫皈依吗?’这样一来,大家才静下。

修行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
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

上人说:‘修道人,打一念妄想,魔便乘隙而入。所以丝毫不可以马虎。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这个魔他的神通广大!故修行要时刻保持正念,严守戒体,切不可起毫发之微的染污心,否则魔便趁虚而入。修道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上人又说:‘修道不能对任何人生不满心。要处处包涵他人,要用自己的道行去感化他人,拿出真正慈悲心;不是用妇人之仁,而是锻练勇敢果断。所谓‘好心不如心好,热心不如凉心’,对人不必太热情,否则又流于拍马屁,变成不高尚。待人要亲疏平等,总是保持中道。要正直无私,毫无畏惧,献身佛教,而不落于俗套。’

若要在佛教里做栋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领袖,必要清净到纤尘不染。倘有丝毫的不干净,纵暂覆藏一时,早晚会露出马脚。我们要百分之百真实,真上加真,否则迟早会被淘汰!

善知识,能截诸魔网,能拔苦箭。

──《华严经入法界品》

今晚的法筵上,到会者更踊跃。早在法会开始前数小时,信众们已把整个讲堂塞满。团员先念楞严咒,在座很多善信也随念。念完咒后上人以简短的言辞,广设方便,以契听者之根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定、慧

昨晚已讲了信、愿、行三资粮,今晚我想讲戒、定、慧。甚么叫做‘戒’?就是止恶防非的一种规则、法律。我们人人遵守这法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即是戒。戒有五戒、八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及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这么多种种戒相,说来说去都是要我们守规则,不要超礼越规,不做非法之行为。

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之后,以戒为师,要严持戒律。由此可见戒之重要性。持戒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止恶防非。‘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能够如此,则能生出定来。

定即禅定,所谓坐禅习定,要习才有定,久坐则有禅。你有耐心去参禅打坐,坐久了,自然有禅味。禅是梵语,译为‘思惟修’或‘静虑’。思惟修就是念兹在兹,时时不忘用功夫,提起话头。话头有种种,如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念佛是谁’。总而言之,哪个话头对你相应,就用它。参到功夫纯熟就能得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境界。到时不吃也不觉得饿,不穿衣也不觉得冷,不睡也不觉得累。但这只是刚刚得到轻安,并没甚么了不起,这只是修道的前方便而已,离开真正大定还远之又远。

定即是不动。能定,则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般若现前。了了常明就是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想开大智慧,一定要习定。欲修定,就要跟随真正明眼善知识,不要盲修瞎练,闭门造车,自以为是,这会很容易走火入魔。

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你若对戒定慧有了兴趣,就应该息灭贪嗔痴。不要一边修戒定慧,一边又舍不得贪嗔痴。要知道贪嗔痴令人颠倒迷误,不辨是非黑白,不明真伪善恶,就因一念贪心起,而把一切功德都障住了。每个人都可以觉察到自己的贪念,有人贪名、或贪财、贪色、贪食、贪睡。

贪名的人,从早到晚,所行所作皆是求好名,为名奔波忙碌,被名迷得颠颠倒倒,因而烦恼萦缠。贪利的就会死到利上,因得不到利而私欲昏心,吃饭睡觉都不安乐。贪财、贪色的人也都是如此。贪吃的人常贪好味,好吃的东西就吃了一大堆,但总还觉得不够。若碰到不好味的食物就吃得特别少。所以从贪吃上,就可知道自己是否有贪。贪睡的人也常觉得自己睡不够,睡了一阵又想睡,结果整日精神不振,昏昏欲眠,愈睡愈愚痴。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人甚么都要贪,贪不来就生嗔恨心,脾气大得如火山爆发,进而做出杀人放火等等非法之事,这就是愚痴啊!我们佛教徒只知好高骛远,找密法、深法,却忽略了根本烦恼,贪嗔痴不断,这就是隔靴搔痒,毫不能解除本身的痛痒。所以最主要即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又要时时发菩萨的四宏誓愿:

1.众生无边誓愿度。
2.烦恼无尽誓愿断。
3.法门无量誓愿学。
4.佛道无上誓愿成。

宏即大也。我们要发大愿,行菩萨道,利益众生。

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有无尽无尽那么多,就像大海似的无有边际,我们要发像地藏王菩萨的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又要像阿难所发的誓愿‘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无有穷尽,故要断尽它。断烦恼就是把烦恼转变成菩提,故云:‘烦恼即菩提。’烦恼如冰,菩提如水,你能将冰转化成水,就是断尽烦恼了。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法法门有八万四千种那么多,我们要尽形寿来学习修持佛法。

佛道无上誓愿成:前面所讲的度生,断烦恼,学法门,无非都是要成佛道,所以第四宏愿是发愿必定要成佛。我们把四宏誓愿都圆满了,将来一定能成佛道。

学佛的人,一定要抱定携牲的精神,不要各处找便宜,贪小利。要做个真实的佛教徒,不要一边学佛法,一边又在佛教中造罪业,好像谤佛、毁法、骂僧。若是如此,尽管你修了几万年,一点用处也没有,要知道世上无不劳而获之事。

接著上人对新弟子们说:‘凡是有病的人,都是业障随身。这种罪业乃因往昔尽占便宜,不想吃亏,故今生自然有病。不要以为有个法师,能加持你的病好了;可是你仍恶习不改,继续造孽,那么纵使你这个病好了,另外一种病又会复发。注意,不要在佛法中学佛又谤佛,修教又毁教,皈依僧又骂僧。不要皈依我了,等会儿又在背后毁谤我。若是如此,我也不愿收你们这种佛教中的败类,尽在佛教中搞是搞非。

学佛的人绝对不可以投机取巧,或不择手段去伤害他人;要谦让,要忍耐,不可以身为佛教徒却去落降头或放蛊,做妖魔鬼怪的勾当。否则以后一定会堕落为妖魔鬼怪。既皈依佛,从今以后应多作佛事,成为真正佛弟子,不要再做魔子魔孙了!’此时台下鸦雀无声。

‘我所说的不怕别人不高兴,我要讲真理,我不要说哄小孩子的话,对你们只有害而无益。我这么远来,如果尽讲好听而无用的废话,那就好像给你们一块糖吃,但不能解除饥渴。到任何地方我都要讲真理,我不会给人戴高帽子,我不赞叹任何人,也不戴假面具蒙骗人,我要使人人都知道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依法实行。假使你们不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我也爱莫能助。’

台下掌声雷动!直言、直语、直行,掀起热潮!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上人的开示,开门见山,句句金玉良言,发人深省,闻者如获至宝。

上人虽然声色俱厉地指谪弟子们,但他们无不露出欣庆的表情。难怪很多弟子们说:‘旁人赞叹我,给我戴高帽子,我不会欢喜,但闻上人的师子吼,就算是骂我、打我,我听下去总是觉得浑身都舒泰了!’

发言和悦离粗犷,言必知时无所畏,
了达于义如法行,远离愚迷心不动。

──《华严经十住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吉隆坡

护持千界众神兵,威风凛凛鬼魔惊,
诸天种族齐向善,妖邪眷属各奔腾。

早上七时,照例开检讨会。把每日所见所闻,凡是有建设性或新鲜的新闻,向众人提出作参考。有过则改,无过勉之。

五眼六通本自性

昨天记者招待会上,有人提及西藏喇嘛。近年来有几位西籍男童,能够回忆彼前世曾作过喇嘛。据说,这些儿童不但能记得夙生所做的种种事情及所游化的地方,甚至不需人教就能讲流利的藏语,这类消息,在马来西亚各报章上曾大幅刊载。

上人说:‘这些小孩皆是夙慧所秉,或者开了五眼,其实不足为奇。目前在中国大陆,这类的孩子有数百。他们能够隔壁或在遥远处使用五眼(非普通人之肉眼)看到字。’这些小童,年龄多数在六岁至十一岁之间。到年事稍长,有些人便不复有这种异能。

上人说:‘五眼六通,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潜能神通,可以说是高超智慧发挥的一种表现。不独佛菩萨有神通,所有众生亦本然具足这种天分,只因无明昧心而不显。若能童真入道,一开始便严持净戒,从不打染污的念头,不搞男女关系,加上有明眼的善知识栽培,很容易开五眼,证六通,成就道业。

可是,神通、异禀,其中亦有千差万别。若依正觉修真,返本还原,则为神为圣;正智发展到究竟处,则为罗汉、为菩萨、为佛。若依邪觉,不持戒律,或饮酒吃肉,或赞叹淫欲,或嗔恨心重,通达之后专用来害人或求得名闻利养──则此类非为神通,而是魔道、鬼通。纵有禅智现前,亦沦入魔道,或为大力罗刹、鬼帅、精灵地祇,啖精气鬼之类。一般人难辨真假邪正,很容易被天魔外道以魔通所摄,殒灭种智,败坏灵性乃至丧失道业。’

众人听后豁然有醒。上人继续说下去:‘楞严经上的四清净明诲说得很清楚,若人习禅而不守杀、盗、淫、妄四根本大戒,纵得到神通或禅定现前,或能宣敷妙法,或飞天遁地,也只会堕落魔道,因为他不守戒,不能清净无漏故。因此,修道人必具择法眼,真假只在一念间;毫厘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大家要特别注意!’

有人问:‘何谓返本还原?’

上人:‘就是修真,回复清净童体,把这个臭皮囊炼成金刚不坏身。纵使从前曾损坏了身体,若能悬崖勒马,火速撤退,背尘合觉,那么今生也有恢复本然清净的机会。可是一定要弄清楚,所谓炼成金刚不坏身,并不是一般愚夫愚妇去追寻‘即身成佛’的口诀。那是欺骗无知的滥调。

释迦牟尼佛尚且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我人能不守戒,男女乱作胡为,而又能即身成佛──试问世间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这种口号专为那些既不愿持戒,不肯苦干,又贪求侥幸,求捷径的人而设,投其所好,令彼堕落。’

众人无不深自庆幸得闻正法音!楞严经上说:‘佛灭度后,末法之时,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令真修行,总为魔眷。’今既遇明师,能破邪显正,直言不讳,以正视听吾人又怎能不能修清净行耶?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楞严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0:36 , Processed in 0.246175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