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挺好的

[原创] 般若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7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挠痒自己笑 (转)

有来访者问弘一大师:“何时是你最高兴的时候?”
  
回答:“每当我有新收获。”
  
又问:“那么,什么是你最痛苦的时候?”
  
回答:“一无所得。”
  
再问:“你是如何对待高兴与痛苦的呢?”
  
回答:“高兴时,我会节制自己,痛苦时,自己挠痒自己笑。”
  
来访者不解。
  
弘一大师解释道:

“高兴与痛苦,人皆有之,在高兴的时候,能心平气和地欣赏它,而在痛苦的时候,又能平平静静地回味它。我不承认高兴与痛苦有什么不同,其实,它们是一样的。人,由于没有开悟,许多痛苦由此产生,一旦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太多的区别。因为,高兴与痛苦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宽窄都是路,前后皆为空,只有一部分一部分地加起来,那才叫完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

在我看来,般若必须包含两个部分:

1)确切知道或者一念相应到无四相之心。也就是找到“无所住心”。这个是顿法。一念知道了此心,知道了就是知道了。祂非常明确,实在,不明心的人会讲很多无相无不相的话;但是真正明白的人,一句话就可以告诉你祂在哪里,是哪颗心。

2)不断认清山河,大地,众生,念头,都不过是虚拟相,也就是不断看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是渐法。比如,在你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有一天你会发现现实中的东西竟然会突然消失或者出现;又或者有一天你会发现众生会按照你说的剧本说话跟做事情。这些都不是想象出来的一切如幻,而是就如同在看一个魔术表演一样,亲眼看到了,因此对于“如露亦如电”,会有切身体会,也因此不断地把一切都观幻了。但是如此同时,还有很多东西看上去仍然那么“现实”“真实”。这个观幻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充满乐趣的一个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起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如果有了般若智慧,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烦恼中,就可以随时现观这颗无四相的自在之心。因为知道自己本来面目是无四相的,出三界的,所以,就可以立刻警觉所见所闻所知都是虚幻相,皆空相。也因此,立刻”度一切苦厄“。不但烦恼顿变清凉,而且外相也立刻发生变化,因为本来虚幻,本来都是从这个无四相的上面所生的,也因此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乃至在生死巨大烦恼面前,也毫无畏惧,故”无有恐惧,远离一切颠倒梦想“,因为已经知道梦外的情形了。

如果没有找到自在之心,而行”一切皆幻“之行,可以称之为相似般若,因为真正的般若之行也是如此行的。但是因为不能了解本来面目,所以观幻不会深信,不会彻底。观幻以后出现的游戏世间,大千世界立刻改变的功德受用不能现前。故只能是相似般若,也是菩萨之行。日后一旦真正明心,就如虎添翼,一日千里的长进了。

一个明心开悟的人,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的确会出现因果拘不住他的感觉。但是被没有真正的了四相的人学了去,画虎不成反成猫,就变成了”拔无因果“了。所以后来大家一听某人所说所做似乎”拔无因果“,就认定是假开悟。但是个人浅见,真正开悟之人的确不惧”拔无因果“,但是因为很难为被四相蒙蔽的大众所理解,并且容易被误解,所以开悟之人常不开演此事。

点评

不知而知,知而不知 随喜感恩“挺好的”布施法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2-20 1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挺好的 发表于 2011-12-19 19:27
合起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如果有了般若智慧,在日常生活中, ...

不知而知,知而不知

随喜感恩“挺好的”布施法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但得本, 不愁末,如果根本抓住了,后面修行的路子就很明确了。
反之,如果根本错了,认贼作父了,拼命修行等于拼命做魔的眷属,笑掉魔的大牙了。
比如按照一丝杂念都不生为本的话,生活中的修行一定是要找深山老林禅定去了,因为应付世间世,就不能做到不生一念的。
所以“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其实我们平时说的很多话,大部分修行人都理解错。

比如无所住的确是真心,但是并不是不着一切就是无所住了;
比如无四相的确是真心,但是并不是不着一相就是无四相了;
比如清净心的确是道心,但是我们所谓的清净心基本上离道尚远;
比如平常心的确是道心,但是我们所谓的平常心基本上跟道无缘。

很多时候,真理跟错误之间只是差之毫厘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2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有必要追求读经没有杂念吗?有必要追求打坐没有杂念吗?

有,也没有。
有,因为后面你需要有足够的专注心来找到真心。散乱心难以入道。
没有,因为真心并不在一念不生里面,从这个方向找真心,且待驴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挺好的 于 2011-12-29 22:07 编辑

“远离颠倒梦想”

如果找到根本,明确的说,就是找到那个真正无四相的,下边要如何做呢?

颠倒回去!

佛经上告诉我们,众生颠倒,也就是头脚颠倒。如果要正过来,就再颠倒一次回去。

学佛很多时候要脑筋急转弯。

举例来说。
我们认为贫穷不好,富贵好。认为变成富贵很难,挣钱很难,挣花不完的钱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感到很无力,很无助,我们深深的认为,我们是非常受限的,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渺小的。。。
颠倒过来呢?
你敢不敢想,从本来的角度来看,贫穷其实比富贵更难做到!
我们习惯了认为,让一个乞丐去认为自己是一个最富有的人,那是痴人说梦;但是反过来,让一个最富有的人相信自己其实没有任何购买能力,或者让姚明相信自己打篮球最烂,难度一样巨大。
本来我们无限富足,无限快乐,无限智慧,因为本来是佛嘛。如果要这么一个无所不能的本来,假装自己很受限,很痛苦,很愚痴,其实一件非常高难度的事情。你必须怎么做?你必须非常巧妙的设计(虚幻相),让自己处处受限,要把自己的无限能力完全隐藏起来,而且这个设计必须非常逼真,不能让无限智慧的你自己识破,难度到底有多大?
从我们现在的状况来看,我们显然是被自己的假装完全骗到了,多么给力的设计!多么巧妙的设计!多么完美的设计!

换句话说:如果难度更大的贫穷都可以被你自己如此巧妙的设计出来,实现出来,那富贵又有何难呢?
问题是你敢不敢这么想。

当你想通过学佛摆脱贫穷与痛苦的时候,你跟普通人没有区别,你只是颠倒的稍微少一点而已。

我要告诉你,你完全可以彻底颠倒回去:赞叹你现在自己的贫穷吧,赞叹那个贫穷背后的伟大设计吧,赞叹真正的无四相的真正的你吧!
如果你这个能想通的话,你每天都会活在赞叹之中,你每天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挺好的 于 2011-12-29 22:20 编辑

我要提醒大家,我说的很多理念,也许跟你的很多理念很冲突。我说的很多佛法的理解,跟很多当代大德的不同,因为我认为真理并不在很多所谓的大德那里(但是在很少的几位大德那里)。当然你也可以认为真理不在我这里----贼多如牛毛,父亲只有一个嘛,我也完全可能是其中一个贼。
我说的所谓的般若之行,基本都是我平时实际实践的,而且效果明显的。但是并不见得适合你。如果理念不能相同,具体的实践上效果就不一定,甚至相反。
我希望帖子对大家有帮助,但是我基本上都是想起什么来就说什么。我说的并不正统,也许错误,只是给大家提供另外一个视角。
我们大家学佛,完全可以有批判性的眼光。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如果一个行者唯唯诺诺惯了,什么都好都对,我怕你要蹉跎修行的时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0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有 于 2011-12-30 02:24 编辑

——神马是般若?
——“手机打字太累”,这个就是般若..老友记评。
.
..
...
晕,老友记点我,不会是菠菜吧?

点评

哈哈,熟悉的笑脸闪过,我喜欢。 无有兄说话就般若味重重,有木有? 这是肿么了,难道我这么落伍了吗?菠菜啥意思? 我有点你? 除了第一楼,后来坚决不用手机发帖子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2-30 0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0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6 19:44 , Processed in 3.698169 second(s), 15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