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若水

[大德开示] 一日禅(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谈玄说妙,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净慧长老

不知而知,知而不知

努力做、踏实行,自在心安在目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心里有桥吗(转)

柏林禅寺与天下闻名的赵州桥有着深远的缘分。

古时代,来赵州参访的人,来来去去,都要在赵州桥上踏过。

赵州桥伫立了一百多年之后,赵州和尚来到了这里。赵州禅法名扬天下,南来北往的禅人,参访赵州和尚的也多。

有一僧人问:“久仰赵州大石桥,怎么我只看到一座小小的独木桥?”

他欲以此来讽讥赵州的禅法,未必如外界传扬之盛。

赵州问:“你只见独木桥,未见到大石桥?”

来僧说:“是啊,大石桥是什么样的?”

赵州答:“度驴度马。”

赵州桥正如恒河之沙,尽管受万千人畜践踏,受它们染污,但恒河之沙却从不抱怨。万千人畜的脚印转眼就被河水抹平,它们所遗下的污物被冲刷干净,沙子干净如初。

千百年来,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之上,默默无语地为南来北往的行人、车马服务。历经风雨,依然屹立。没有戚戚的怨声,也没有烁烁的炫言,负道而伏,无为而为。

对赵州桥来说,以菩萨心承受驴马践踏,以佛心普渡众生,无论人从上面走过,还是驴马与车从上面走过,它都愿荷载它们。

真正的禅者,要具有赵州桥的精神,也就是大地的精神,负荷着大地上的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经由禅者这座桥走过去。

赵州桥渡过多少生灵?

桥不语。

柏林禅寺的桥又渡过多少人?

净慧老和尚说:“无。”

我听到那桥上鼎沸的人声和“得得”的蹄踏……

净慧老和尚说:那是你想出来的。

禅者渡众生的桥,名“生活禅”。

平常心是通往生活禅的一座桥。

一天,一位名叫严阳的修行人来见赵州禅师。他和赵州禅师见面之后,先是礼节性的对了一番话。然后,他对赵州禅师说:“禅师,我今天来见你,什么东西都没有带。”

赵州禅师说:“哦。你放下吧。”

听了赵州禅师这样的回答,严阳感到困惑。他以为赵州禅师听错了,于是摊开双手给赵州禅师看,“今天我来,什么东西都没有带来,还能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微微一笑,“是啊,你什么东西都没带来,可是你仍然有放不下的,那么它是什么呢?既然你实在放不下,就担着吧。”

据说,严阳听了赵州禅师这句话后,顿时大悟。他悟到了什么呢?

国王对两个乞丐说:“你们想一想:一个人要整天给予,另一个要整天得到。如果可以选择,你们做哪种呢?”

口齿伶俐的抢着说:“当然做得到的人。”

国王微微一笑。他转过头来问另一个:“你呢?”

这个人谦恭地答道:“如果能够,我愿意做给予的人。”

“好了,”国王哈哈大笑,“现在我满足你们的要求。”

你说结果是什么样?

一个要探求天堂幸福与地狱不幸的人来到这两个天壤之别的地方。

实地参观后,他感到吃惊。所谓享有天堂幸福与地狱不幸的人所处的环境,竟然是一模一样的。

他们坐在同样饭菜的桌前,手举长勺—勺杓太长了,谁也无法用它把饭菜放到自己嘴里。然而天堂里的人满脸微笑,地狱里的人一脸沮丧。

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很远很远的从前,有个苦恼人,他听说佛能灭一切苦难后,就背上行囊去找佛。佛陀听完他的诉说后,对他说:“真正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可是,正是我自己的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

“你想一想,你心里的苦恼和困惑,是谁放进去的?”

这个人沉吟半晌。他抬起头来,注视着眼前这位觉悟的人。佛陀对他慈悲地微笑:“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是啊,解铃还须系铃人。

苦恼与困惑从内心中生起,任何其他人也不可能将它们从你的内心中取出来,求解脱,要靠你自己才行。

阳光下,这个人是否依然一脸困惑?

如何体认“平常心”呢?

什么是“平常心”呢?

“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这句话,是赵州的师祖马祖道一禅师教南泉普愿的。要拥有平常心,就要舍弃二元的对立之心,如此,“平常心”就成为“道心”了。

东土禅宗三祖僧璨在《信心铭》中指出:“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至道,就是至极的大道,也就是“禅之道”;这决不是什么困难之事,只要不挑挑拣拣就行;只要不起憎爱之心,禅之道就能十分清楚明白地显现出来。

现实世界,充满二元的对立,比如山与河、红与白、暑与寒、喜好与厌恶、苦与乐、善与恶、有与无、自与他、生与死等等。

禅者超越二元的对立世界,并非要到其他世界去。因为即使跑到宇宙的尽头,只要有人的取舍分别,二元对立的世界依然存在。禅者超越二元对立的世界,不执著于二元对立,并且还要在这二元对立的现实中生活下去。

不起爱憎之心,不起挑拣之心,拥有一颗无执著之心,就接近禅所标扬的“平常心”了。

无心(无执著之心)、无我(不执著自我,那个对立的他就消失了),使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能够体现禅者伟大的人格。

禅者无心的日常生活、无我的每一天,使这迷惘的现实朝着觉悟的禅境转化。

来看一下这四个故事的答案。

答案1:严阳明白了要放下的不光是自己心念里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带”,还要放下“什么东西都没有带”之心。

答案2:国王让希望得到的继续做乞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天天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愿意给予的则得到了国王的馈赠,成为富有的人——因为他要将自己拥有的给予他人。

答案3:那个参观者惊诧地发现,地狱的人手里的长勺用来敲击他人手中的长勺,以防他人比自己先吃到口;而天堂的人则是用自己手中的长勺,盛满了给对方吃。

答案4:我们内心里的烦恼是谁放进去的?如果放弃对自我的执著,对自己微笑一下,是不是当下就获得了解脱?

第一个故事里,放下是桥;第二个故事里,给予是桥;第三个故事里,奉献是桥;第四个故事里,解脱的微笑是桥。

一座座桥建成了,禅悦就会在我们心里扎下根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3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禅:让时间去考验真心(转)

来源:《人世间》 作者:圣凯法师

12.jpg

让时间去考验(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普陀山)

世事沧桑,总有许多不幸降临到我们头上,有些甚至是莫须有的。

所以,很多人学会了明哲保身,小心从事。

但是,总有些人不会这样,他们做海底的礁石,固守住心中炽热和坚硬,

让时间去考验,让沙浪来淘洗,等到所有的水退去,露出的才是自己真正的本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3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懂得、慈悲、珍惜、感恩

无私大爱的布施是法界一切至善的答案

随喜感恩赞叹利益法界的一切善念善行

随喜功德,感恩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尽己所能   报答恩情 (转)

作者:法云法师

我们赤手空拳地来到世上,一无所有,

长大成人,吃穿享用,所有一切皆是父母、国家、众生、师友们给予的恩惠,

我只有负人,别人并未有欠我之处。

我们来到世间,根本就是来偿还欠债。

故需尽己所能,回馈奉献他人,报答所有与我有关之人的冤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转)

来源:《认真做事不评论》 作者:明一法师

被他人批评其实是一件好事情,应该感恩对方。

因为是他促进了你的进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不足;

每日三省己身,即使是无中生有的评头论足,也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以“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的处世态度来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时间去考验真心(转)

来源:《人世间》 作者:圣凯法师


世事沧桑,总有许多不幸降临到我们头上,有些甚至是莫须有的。

所以,很多人学会了明哲保身,小心从事。

但是,总有些人不会这样,

他们做海底的礁石,固守住心中炽热和坚硬,

让时间去考验,让沙浪来淘洗,

等到所有的水退去,露出的才是自己真正的本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面对讥毁(转)

来源:《如何面对讥毁》 作者:德通法师


38.jpg

面对讥毁,对治烦恼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保持一颗不动心。

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你的错,遭到讥毁那就是你应当付出的代价,反省自己、改正错误;

而假的就是假的,既然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就无需理会,更不必放在心上,生气、难过、发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改变 不让人生有遗憾(转)

来源:《人中之宝》 作者:证严上人

人生要有正确的目标,而且要经得起磨练。

千万不要因为经济压力就想不开,只要努力,

生活一定可以过下去,绝对不至于饿死。

若为了感情问题轻生,那就更没价值了,生命不一定要依靠某个人才能活。

对待人生的苦境,以毅力、智慧去处理,这样人生才不会有遗憾;

有心改变、用心突破,就不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平常中看到不平凡(转)

佛教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粒米大如须弥山。

又说,从一滴水中可以品尝到海的味道。

中国传统中,也说,一斑见豺,一叶知秋,

我们要懂得从平常中看到不平凡,从小中见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09:18 , Processed in 0.27381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