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挺好的

[原创] 修行是要修“不心动”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内心皆充满无私的爱!感恩一切。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以感恩的心,将甚深般若的光明和佛陀的慈悲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愿我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法界一切众生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 感恩报恩 ,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众生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 ,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性不动
善心不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0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深深海底行 于 2011-6-9 23:11 发表
自性不动
善心不缺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6-1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2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挺好的 于 2011-6-6 15:48 发表


嘿嘿,咱们意见很不同。不过你说我明白点了,说明我们的理解尚有共通。
我们中只有一方是对的,要么都是错的,尽管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你反问的问题也有智慧,具有普遍性。所以,让俺小心的回复一下你的问 ...

哈哈,哈哈。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记得虚老称这个时候叫鼠子钻牛角(晕,记得好象是虚老,要不就是来果老和尚的法语),贪其肉香故,渐食渐远,不能回头,惟有最后啃穿牛角,方可得出。
挺好的童靴,牛角味道如何?
至于说无所住的理解,那个可就难说了。佛陀老子终其四十多年说法,留下众多佛经,都没有说出这个境界,老友记何许人也,怎么就能比佛陀老子要牛呢?
其实真要知道,也有个办法。无非就是将四相一节反反复复地背熟,然后在二六时中不断地印证自己的心念行动,到某一时节,自然也就知道了。但要明确说出来,这个恕俺不能。一来,俺没那才情文采;二来,才说无所住,就已经有所住。就如同静水无波,风才发动,波早已生起,那时如何分别什么是水什么是波?惟有努力前行,直至哄然洞开。
另外想说的还有一个。阿罗汉其实已经是近道位,在经上就叫“须陀含,斯陀含,阿那含”为果位,但对“阿罗汉”就叫道。其意如此。包括后面的见闻、辟支都是如此。他们和大乘的区别就在一个是执空一个不执而已。那么,不执的话,此时是有所住或无所住?
哈哈,老友记大懒惰,才将皮球踢来,又将皮球传出去。
其实,你所说的“心若不动,就没有念起念灭,也不能知念起念灭。如此已经是阿罗汉的无余涅磐的境界。此为解脱境界,以灭掉能动之心为目标。......心不动以后所剩下的是就是那个无所住的,因为也到了无所住的地方,所以“无所住,不心动也对”,跟我所说不矛盾。但是为什么世尊不要我们去追求阿罗汉境界呢(也就是这个纯粹的不心动的境界)?”这里不太对。因为,既然无所住,那么阿罗汉住于灭的地方,是不是有所住?哈哈,肯定是有所住,因为住于空!
所以,有所住和无所住其实都是心的变化,就如同真空起妙有,起与不起,都是真空。至于究竟不究竟,老友记又偷懒了,《金刚经》里面就说得很详细,吃透它自然懂得。
最后,俺想说的就是,俺读四相几年,依然没能真正破完四相。有所住和无所住倒是知道一点,但与究竟解脱帮助不大。为何?还记得经上说吗?“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能够无四相了,却还得修一切善法,如此方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到这里,就可以回答你在一楼提出的问题了。
——“修行佛法,是要以不心动为目标么?”
——“非也,修行就是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
至于有所住和无所住,哈哈,就请恕老友记不回答了哈。相信你明白以后,就会赞同那句偈了——“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胡子无须————《无门关》宋·慧开
或庵曰。西天胡子。因甚无须。
无门曰。参须实参。悟须实悟。者个胡子。直须亲见一回始得。说亲见。早成两个。
颂曰
痴人面前     不可说梦      
胡子无须     惺惺添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2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棋心 于 2011-6-7 09:37 发表
如何是无所住的心呢?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玄奘法师在印度辩经时最后说了一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句话,许多大德都说是顿悟的敲门砖。六祖则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悟。

在圣 ...

哇哇哇,棋心童靴好厉害,已经明白到头上安头是不对的了,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如何让自己忘记自己头上本来就没有头。哈哈,老友记可以搞个顺口溜了。先鼓励下棋心童靴先
引用的文章看了。法师说得很好。只是俺已久不打坐,俺现在是“放任六根兀兀的做”,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2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有 于 2011-6-12 08:29 发表

哈哈,哈哈。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记得虚老称这个时候叫鼠子钻牛角(晕,记得好象是虚老,要不就是来果老和尚的法语),贪其肉香故,渐食渐远,不能回头,惟有最后啃穿牛角,方可得出。
挺好的童靴,牛角味道 ...

玉来了,玉来了,大家好好看。感恩师兄给我们上了一堂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2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有 于 2011-6-12 08:51 发表

哇哇哇,棋心童靴好厉害,已经明白到头上安头是不对的了,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如何让自己忘记自己头上本来就没有头。哈哈,老友记可以搞个顺口溜了。先鼓励下棋心童靴先
引用的文章看了。法师说得很好 ...

我是打坐观心时,住在一个空荡荡的境界,然后有一个我知道念头来往什么的,看了洪文亮老师的这篇开示后,正好对机,就将这个空荡荡和我在知道一时都打破了。所以推荐这篇文章。
能放任六根兀兀的做,如今方见师兄境界 以后师兄多给我们上课啊
我才开始学打坐,刚看了赵州四门公案,赵州虽有四门,我还是不得其门而入啊。
举僧问赵州。如何是赵州(河北河南。总说不着。烂泥里有刺。不在河南。正在河北)州云。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开也。相骂饶尔接嘴。相唾饶尔泼水。见成公案。还见么。便打)。 《碧岩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2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棋心 于 2011-6-12 09:55 发表

我是打坐观心时,住在一个空荡荡的境界,然后有一个我知道念头来往什么的,看了洪文亮老师的这篇开示后,正好对机,就将这个空荡荡和我在知道一时都打破了。

当其时时,正好读《金刚经》和四相一节。
能把《金刚经》读上1080遍以及四相念上几千遍,就不会再被那些假象所蒙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17:00 , Processed in 0.215634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