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大巧不工

[原创] 理想主义情怀和现实主义策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自说自话。

说到道德的问题,那就发散一下。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里,“超我”代表着良心、道德等东西的人格结构部分,它一旦形成,就以强有力的“命令”对“自我”作出道德规约和理想要求。
如果一个人的“超我”非常强大的话,他一定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好人,也就是一般说的道德感很强的人,当他/她不小心做了一件违背他自己道德观念的事情,那么他就会感到非常痛苦。因为这个时候,“超我”一直在他的内心谴责他/她自己。

在某些时候,爱心也是“超我”的一部分,当你面对那些处境悲惨的人们的时候,哪怕你的内心并没有体验到他的痛苦,但是道德上的“超我”也会严厉地要求你向他施以同情。
这种爱心是“油然而生”的,它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人心里;但是它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它并非是因为我也体会到了他人的痛苦而产生的,这样的爱心不是“油然而生”的。

真正的爱心,或者说同情心我认为更合适,是因为对方的痛苦,引起了我自身的痛苦的体验,为了解除这种痛苦的体验,我必须去帮助他/她,解除他/她的痛苦。这种爱心(同情心)才是真实的。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通过人格结构中的“自我”那一部分去感受的,它本身是一项心理功能,如果盲目地否定“我”,盲目地追求“无我”,只会陷入自我的分裂之中。

为什么佛陀一出生就要说上一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呢?
他的这句话,就表明了对自我的无上肯定。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个直接的问题,佛教的“无我”究竟是说的什么?

是否定“自我”这一项心理功能吗?
还是否定作为人格结构一部分的“自我”?
还是说,“无我”绝不是指消灭了人的自我,而是看穿了假自我的虚妄,而不执着于它?
发表于 2010-9-16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巧不工 于 2010-9-15 22:34 发表


感恩这位师兄尽心回复!
但是我有两点想跟你探讨:
1,你说的德行是个人的体会和理解,具体说来应该是回师的说法。但是我在这里所说的道德仅仅指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那一套道德规则,你说的是心性上的成就,我指的则是一套具体的行为。心性上的成就一般唯有证者自知,但是具体的行为规则却为人人所知,所以我们两个人都在不同的语境下各说各话。不客气地说,其实你并没有针对我说的发表意见,只不过引了一段语录而已。
2,爱心如何变得自然而然油然而生?一个原本内心冷漠的人难道不是通过造作的爱心而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心性的?如何把刚强的内心逐渐软化,逐渐具备油然而生的爱心,这中间的途径是什么?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是否可以直接简明的回答我?


先从修正自己的内心开始,一切都是自己招感的;
学会接受面对的一切,真正接受后,就不会逃避;
自己多修慈悲,慈悲一切众生,唯有慈悲才能生大爱;
既然内心冷漠,那就先从造作的爱心做起,能把造作的爱心持续的做好也挺不容易的了,慢慢的就会越来越好;
众人冷漠,我们不能再冷漠了,即使我们能柔和一点点,慈悲一点点,也是为法界付出了一份的正气,佛子不应该变本加厉;
能理解上面的话,方法就很简单了,就是:广布施,严持戒,心念佛,再详细点就是:无一切相的广布施,戒忌用力的严持戒,无力可用的心念佛。
方法简单,包含的内容却不简单。

这些都是回师告诉我的,我也非常认可,所以我也在积极践行着;
在践行过程中,又加深了对回师的话的理解;
更深的理解,又激荡着俺那颗“惯于冷漠的心”,如今,能感受到内心深处那一份属于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也能感觉到那份强烈报佛恩的心念。

一颗冰封已久的心,早已冷漠
透过冰封看世界时,寒冷依旧
化解寒冷的冰封心,唯有慈悲
慈悲不在外面世界,内心是根
慈悲不足要修慈悲,布施开始
若是实在无从下手,需看《也谈布施》

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80170&highlight=%D2%B2%CC%B8%B2%BC%CA%A9《也谈布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0-1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0-13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0-13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赞同楼上大侠所言
发表于 2010-10-13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巧不工 于 2010-9-15 19:24 发表
因为好人讲究道德。
道德是什么?道德表征着一套规则。按照道德规则在社会上跟人博弈的人,他/她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甚至是可控的,那么,在跟那些不讲道德规则的人进行博弈时,别人就在暗处,他/她却在明处,他/她 ...

不一定如此。当心中真正无所着的时候,好人是无往而不胜的。师兄说的这些失败的好人是因为他们总有所着,如名誉,地位,做事方法,君王,情感,历史评价等,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而自己把自己套牢了。
师兄可以看一看心学祖师爷级别的人物--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他虽然也是不究竟的,但已经足够横扫天下无敌手了。他临终的时候弟子请问他的遗言,他说了八个字: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瓜瓜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0-1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德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2-27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2-27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9 02:34 , Processed in 0.249554 second(s), 15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