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我来了

[佛教文化] 329个佛经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鹿王的故事

鹿王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座森林里,有一只雄伟奇特的鹿王,它身材高大魁梧、顶角挺拔峥嵘、四蹄温润如玉、双目炯炯有神遍体长满了五彩的绒毛。

这只鹿王率领着几千头梅花鹿一起生活在那山青水秀的好地方饿了吃林中的嫩叶鲜花渴了喝溪中清澈的泉水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十分幸福。

但是好景不常,有一次,一个国王到森林中来打猎。他带来许多士兵,牵着猎狗、架着猎鹰,把森林团团围住,利箭像雨点般地射出。

鹿王带领群鹿东奔西跑,狼狈逃窜,好不容易才逃出包围圈,但有不少鹿,已死于士兵的乱箭之下,还有不少鹿被活捉,或跌下山崖、堕入陷阱,或被荆棘扎伤、被泥淖淹没。

鹿王看见群鹿死的死、伤的伤,心中非常难过,它曾以为经过这次灾难,群鹿可以过一段安稳的日子了,可是没想到才过几天,国王又来打猎,群鹿再一次受到损伤。

原来这个国王,很喜欢吃鹿肉,所以每隔三、五天便来打一次猎。

鹿王想:“我身为鹿王应当保护群鹿不受损害,如果为了贪图丰美的水草待在这儿不走,反而使大家都受到伤害这就是我的罪过了。可是迁到哪儿去好呢?哪儿才能找到像这儿这样丰美的水草呢?”

它考虑再三决定亲自去找国王谈判,便动身到王城中。

城中的百姓,看到这么一只雄奇的大鹿健步入城,十分吃惊,大家都说:“这是因为我们国王心地善良,为人慈悲专行仁政所以感动圣鹿来朝。”

他们认为这是一桩非常吉祥的事,所以没有一个人敢捕捉或阻拦鹿王。

鹿王走到国王面前跪下说:“我们在大王的国境内生活指望能得到大王的庇护,安居乐业,没想到近来经常受到猎人的袭击,每次都死伤很多、损失惨重。听说大王欢喜吃鹿肉,我们也不敢逃避,只希望大王能告诉我们每天需要几头鹿我们一定相互推选每日如数自愿前来,绝不欺骗大王。老天爷是慈悲为怀的,希望大王能可怜我们!”

国王听了鹿王的这番话心中十分惊讶,对鹿王说:“御厨房每天只用一头鹿就够了,没想到为了每天的一头鹿,让你们死伤这么惨重。如果真像你说的,每天会有一头鹿自动走进我的御厨房,我发誓再也不到森林中去打猎。”

鹿王辞谢了国王后,回到森林中,召集群鹿,向大家宣布与国王谈判的结果。鹿王说:从此以后,每天只要有一头鹿,为了集体献出自己的生命,那其他的鹿,就可以安稳地过日子了。否则,大家都无法安定地生活下去。”

群鹿听了鹿王的话,也觉得只能这样了,于是自动排定前去国王御厨房的次序。

从此以后,每天都有一头鹿自动来到王宫中,国王再也没到森林中打过猎。

轮到进国王御厨房的鹿,在动身前,都要到鹿王面前来辞行。

鹿王总是流着眼泪,勉励它们:“纵生百岁,总有一死,你是为了集体牺牲生命的,是光荣的。你不要害怕、不要怨恨,安心地去吧!”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

这天,轮到一头大母鹿去送死。但这头大母鹿腹中,已怀了一头小鹿,眼看就要分娩。母鹿跪在鹿王面前,哭着哀求道:“并非我贪生怕死但我腹中的孩子是无辜的它有活下去的权利啊!求大王宽限几天,让下一个先去,等我把孩子生下来,一定马上去御厨房报到。”

下一头鹿听说要叫自己先去,也跪在鹿王面前叩头哀求道:“大王!到该我死的那一天我绝不多说二话。但按规矩我还能再活一天一夜让我活够这一天一夜我才死而无怨。”

鹿王左右为难,心想:“让母鹿去嘛!一下子便害了两条命;让另一头鹿去吧!还没到该它去的时候"鹿王考虑再三便让那两头鹿都退下毅然决定由自己代替母鹿前去。

鹿王到了御厨房后,跪在地上,引颈待宰。

厨师因鹿王以前曾来过一次,所以还记得它;他看到这只雄奇的鹿王,亲自前来就死,觉得非常奇怪,马上跑去报告国王。

国王下令把鹿王牵来问道:“今天你为什么亲自前来?”

鹿王便把母鹿已怀小鹿,又不忍心以其他鹿替代,所以亲自前来的原因讲了一遍。

国王听了,感动得流下泪来,说:“真没想到一头牲畜还会这样杀身成仁!我是一个人,却每天要宰一头鹿,以满足自己的口欲我真是连鹿王也不如啊!”

国王立即让厨师把鹿王放了,从此戒吃鹿肉,并下令全国军民,从此以后,无论什么人,都不准伤害鹿,若敢违犯,严惩不赦。

鹿王回到森林,又和群鹿一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野苑由来

鹿野苑由来
很久以前,如来曾为鹿王,身毛五色,体型俊雅,统领着上千只鹿群。一次,一位国王出门狩猎,鹿群受到围捕四处奔逃,死伤惨重。鹿王看见这种情形,心中非常悲痛,于是独自进城见国王。城内百姓看到五色金光的鹿王,认为是神鹿出现,所以并没有人伤害、阻挠它。

鹿王来到国王面前,跪下说道:‘任何含灵蠢动都知道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寄居在大王的国境内,遭猎人追逐,死伤惨重。请大王慈悲告诉我每天所需要鹿的数量,从今以后,我们愿意每天进献以供大王享用,但请不要大量的围杀,使鹿群日日生活在惊惶生死边缘。’

国王听后说道:‘如果每天都能有一只鹿供御厨所需,我誓言不再打猎。’

从此鹿群依序每天派遣一只鹿前去。一天,轮到要去供馔的是一只怀胎的母鹿,母鹿为了腹中小鹿,前去请求鹿王,希望能够延迟几天。鹿王心生不忍,便以自身相代。国王见到这天是鹿王亲自前来,便追问原因,在明白事情的经过后,流泪说道:‘鹿王尚能如此慈心济物,我身为人王,却每天杀害众生以饱口福。难道我还不如鹿王?’从此断食一切肉类。并下令:如果有谁伤害了鹿,将受国法。此鹿群之居处,名鹿野苑,此即‘鹿野苑’一名之由来。

省思——

慈悲是一种心念,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佛法中提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感同身受的心念,能令我们积极的兴悲拔苦;如同鹿王及后来惭愧忏悔的国王。如果悲心深刻,更会积极愿代众生苦,兴慈予乐;如同愿代母鹿受死的鹿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麻油威仪

麻油威仪
佛灭度一百年以后,有一位南瞻部洲的大导师,名叫优波鞠多。他是一个具足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当时,有一位一百二十岁的比丘尼,在她年轻的时候,曾经见过世尊。优波鞠多尊者想要知道佛的容貌以及威仪,就想到了这位比丘尼可以帮助他解答疑惑。于是,派遣一位弟子来到比丘尼的住处说言:‘我的导师优波鞠多尊者,想要到您这来请教有关佛陀的威仪、容貌。’这时候,这位比丘尼做了一个动作,就是用钵盛满麻油,放在靠近门的下方,意思是想要试探这位尊者是不是有具足威仪。

优波鞠多尊者来到这位比丘尼的家门口,轻轻的推开门,结果麻油溢了一些些出来,这时的尊者并没有注意到。尊者坐好位子,向这位比丘尼问道:‘听说你见过佛陀,他的容貌如何呢?是否可以说出来让我听听?’比丘尼回答:‘那时我年纪很轻,听到佛陀来到村子里,大家都很欢喜,呼喊着佛陀来了!佛陀来了!我也跟着众人一起出来迎接佛陀,一走出村子,就看到一片光明。我看到这片光明,心中非常欢喜,马上五体投地的礼拜了;这时头上的金钗,忽然掉落在地上,原本黑暗的大林子里,因为佛陀的光明,照耀十方,使整个林子处处光亮,比十五的月亮还要光明。因此,我找到了我的金钗。从这时候起,我做了比丘尼。’

优波鞠多尊者又问:‘世尊在世的时候,比丘们的威仪、礼节,又是如何呢?’比丘尼回答:‘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群无惭无愧、不懂礼貌,不听佛的教诲,又没有精进用功的六群比丘,他们是最不好的出家僧。但是,他们的威仪,却远超过尊者您。怎么说呢?因为六群比丘进入房舍,必定不让麻油溢出来。虽然他们弊恶不听从佛的教导,但是比丘行、住、坐、卧的威仪法则,却都能够守持的很好。尊者您虽然证得六神通,是大阿罗汉,但在威仪上显然还不如六群比丘。而就此点来观察,更可以说明佛在世时,众生的根机是比现在更为利智啊。’优波鞠多尊者听到比丘尼如此说法,不仅深刻感受到佛住世时,众生善根利智的景况,也为自己应在威仪及修行上更加提升而深感惭愧。

原典出处:《付法藏因缘传?卷三》

省思——

凡夫之心是粗中之粗,菩萨的心是粗中带细,而佛的心是细中之细。在未成佛道前,我们的心都还不够细腻。能落实‘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则有仪可敬,有威可畏。威仪是发诸于心而呈现于外的细行,言行端正,能令大众信服,也能自利于自己的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黄金贼

黄金贼
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途中,佛陀突然离开大道,转而带领大众避入草丛。

对于佛陀这样的行径,弟子们心里非常纳闷,于是阿难问道:‘世尊,我们为何舍却正路不走,反而行入草丛呢?’佛陀正色回答:‘前方有贼!走在我们后面的那三人将会被贼所制伏。’

原来,在前方不远处,有堆黄金遗落于路边,兄弟三人行经此处,一见到闪闪发亮的黄金,不禁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为了小心起见,他们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确定没人看见后,便弯下腰捡拾这些黄金。

为了这个意外收获,他们决定要好好庆祝一番。于是,大哥说:‘老二,你到城里去买一些酒菜回来,我们先吃饱喝足,再来分这些金子。’老二高兴地走到城里,买了各式酒菜,但心中却生起一个可怕的计谋,他想:‘我若在饭菜里下毒,毒死他们二人,不就可以独得所有金子。’于是老二便依计行事。城外的另两人也被黄金蒙蔽了良心,决定不顾情义,杀人灭口。

老二带着酒菜回来时,还在想着自己完美无缺的计谋,心里根本没有防范。这时,大哥及老三看准时机,趁其不备,便联手将他杀害。达到目的后,大哥及老三高兴地拿起酒就喝,并且大嚼饭菜。不稍片刻,二人即不支倒地,毒发身亡。

典故摘自:《旧杂譬喻经?卷一》

省思——

《四十二章经》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因此,世尊将财宝视若贼人,贪着财物,不仅带来祸患,也蒙蔽自心,劫自性功德。众生当看清世间无常、四大苦空、五阴无我之相,唯有少欲知足,识得自性珍宝,方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龟王

龟王
大海之滨,住着一只龟王。水族子民,由于龟王的教化有方,无不互敬互慈,和睦共处。

一个月圆的寂静夜晚,龟王缓缓上岸。夜风轻拂,他闭上眼,很快地沉入浓浓睡乡。饱经烈日风沙锤炼的身躯耸立在沙滩上,望上去就像干燥的岩丘一样。

海浪拍打着沙滩,漂来一艘商船。商人们推赶牛马将货物运上这干燥的岩丘上,在温润的银色月光下升起营火,准备享用远航劳顿后的第一顿晚餐。营火的火光灼热和人车牛马的重量,打断了龟王得来不易的长眠。

睁开双眼,商人们饱经风霜的脸及散落于背脊上的宝物货品,一一映入龟王的眼帘。‘假如我到海中灭火除痛,这些生灵将丧身失命;但假如我按捺不动,又无法承受剧痛之苦…。不如折衷行中道,移到浅海滩泡脚,让体温下降,舒缓烫热的疼痛,也保全他们的性命。嗯,就这么办!’

一步一步,月光下的庞大岩丘,拖着长长的影子,缓缓向大海移动。小小的地震在岩丘上引起恐慌:‘是海水涨潮吗?汹涌的激流会吞没我们吗?天啊!我们好不容易靠岸,转眼又即将投入死神的怀抱吗?日月神明,释梵天王,求您们慈恩加被,以无量威德救拔我们!’

呼嚎声在天地间回荡,龟王的悲愍心更加深切了,以低沈柔和的嗓音安慰惊吓过度的商人们:‘别害怕!不会有危险的。火实在太烫了,我只是想泡泡水止痛,绝对不会让海水淹到你们一根脚趾头。放心地吃饭吧!’

商人们欢呼着,落下感恩的泪水。‘南无佛!这龟王是慈悲的菩萨啊!太好了!’

‘真舒服!也该起床看看水族子民这阵子用不用功修行培德了。这群商人很有善根,很好!’龟王满意地浸在浅滩,海涛声中传来商人渐行渐远的欢笑声,为慈悲喜舍的菩萨行作无言的见证。

改写自《生经》

省思——

菩萨并不遥远,菩萨化身无量,利乐有情。或许是沉睡俨如巨岩的龟王,或许是斑斓的九色鹿,或许是天空掠过的候鸟、窗沿经过的昆虫、初冬街头的长毛狗亦或许是我们身边的人……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承担起利他的使命,欢喜布施坚固的背脊;忍受现实火热的煎熬而不退却、不愤怒;在佛法的清凉中憩歇片刻后再度打起精神,以无量善巧法门感化身旁每一位有因缘的人。

当每个生命经过我们的心窗,就像是一位菩萨和我们结下一段善缘;龟王菩萨的示现,不仅生动地说明了生命本身互相交织辉映的菩萨旅程,同时也如菩萨般,唤醒人们尘封已久的清净心与慈悲心。

我们是否也能如菩萨一样地对待我们生活周遭的人呢?

=================================================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23:53 , Processed in 0.249819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