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renren

[大德开示] 虚空打破明心地(宣化上人说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心一致坚忍不屈



我们参禅不要怕腰酸腿痛,要拿出金刚的志愿来,要用坚忍与恒心来参禅;要恒常不变,坚固不屈,时时刻刻都在努力用功。古来的大德高僧坐了几十年还在坐,可见修行不是那么简单容易,以为今天是牡丹,明天就是莲花,坐一天就可以开悟,所以大家要拿出忍耐心,参加坐禅。

要如何专一呢?譬如女孩子追男孩子,或男孩子追女孩子,要像那样专心一致。能用这种诚心、坚固心,念兹在兹地参禅,则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如钟,行如风



参禅可修定,参禅这种法门是无为而无不为。表面看参禅是无所作为,实在一个人参禅,就有一个人在法界中帮助正气伸张。如果每个人都参禅,世界上就没有战争了。

虽然说“久坐有禅”,但真正的参禅,不单只坐才有禅,站着也可以参禅,走路时、睡觉时,同样可以参禅,所以行、住、坐、卧也在参禅。用功的人不管闲事,时时刻刻照顾话头,念兹在兹地参“念佛是谁?”参到山穷水尽,参到极点,行、住、坐、卧皆有威仪。

“坐如钟”:坐得稳定,不可以像钟摆般摇摇幌幌。要端然正坐,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舌尖顶上颚,有涎液则吞进肚里去。

“行如风”:跑香时如疾风,风刮得上不见天,下不见地,中不见人。因为用功时无人无相,所以上不见天,下不见地,中不见人。慢行时,犹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立如松”:站立时,直着腰,轩昂地站立,好像大松树那样地直。

“卧如弓”:睡觉时,要托腮搭,右胁而卧,作吉祥卧姿势。

永嘉大师云:“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达摩祖师曾经有六次遭外道下毒,他明知是毒药,也咽进肚里去,可见他无我相,把生死视作等闲。

人用功时,惊天动地鬼神泣,魔王也震惊;人用功时,魔王无能施其技,所以震惊了。我们若能二十一小时脚踏实地,分秒必争地用功,必然惊天动地。

我们修行无为法,先从有为法着手,不怕跑香坐香的辛苦。跑香是有为,坐香是无为,故说,“无为有为,有为无为;即有为,即无为。有为就是无为,无为就是有为。”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夫日增烦恼日减



坐禅就是像驯马师、驯猴师,很不容易的;虽然不容易仍然要坐,勉为其难。在这世间上,你要做哪一件事,都是不容易,很费力的,坐禅亦复如是,必要费一番功夫。你能将狂心野性、痴心妄想制之一处,功夫就会日增,而烦恼也日减。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打坐如抽丝剥茧



我们打坐,正在抽丝剥茧。我们如蚕作茧,被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所捆。这七情虽不能立刻断尽,也得一点一点把它减轻。



喜:不要过份喜悦,一笑就笑到发狂。

怒:更不能发脾气,所谓“星星之火,能烧功德之林”,“千日打柴一火焚”。你坐禅时心平气和,坐得很平安,一旦发脾气则百病丛生,周身骨节疼痛,因为瞋火已把菩提树烧光了。

哀:不能过份悲哀不节。

惧:心有恐惧,则不得其正。

爱:见到美色生爱欲心,见到旁人有好东西便想占为己有,这都是贪爱心。

恶:恶刚与爱相反,爱到极点便厌恶了。欲:这包括一切欲念,皆与道不相应。

这七情要一点一点减轻,故要时时勤拂拭。七情减轻到极点便没有了,这时常在定中,行住坐卧都是参禅,都在用功。这时已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知道自己的鼻孔是朝上或朝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胜造恒沙七宝塔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一须臾,包括无量大劫。无量大劫不离开现前一念;现前一念没超出无量大劫。能够静坐一须臾,这时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相,没丝毫妄想,一念不生,万缘放下。这时候缩无量劫一念,放一念为无量劫。若能静坐一须臾,或半个小时,或三、五小时,甚至七昼夜,还是静坐。这时候真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这种功德,比你造恒河沙数七宝佛塔还大。

为什么?因为建塔的功德是有形相,故终归断灭。若能达到无身心,无世界,这时自己的般若智慧现前。这种智慧,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嗅之无味,但菩提觉性宛然存在。

若能须臾间,在很短的时间内,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与本来佛性相应。本有佛性能照了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因为被无明遮盖,本有的太阳光(智慧)不现前,被乌云遮盖了,而天昏地暗,于是分辨不清,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认贼作子,颠倒妄想,故流浪生死,拔不出腿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关于参话头

以毒攻毒,以妄制妄



参禅要参话头。话头,即是话语刚开头,不是话尾。即是一念未生之前的一个预兆。最普的话头,是“念佛是谁?”这个“谁?”字,要把它拉长来参,细玩其味,就像一把金刚钻,要往心里头钻出一个窟窿来。找到是谁便开悟,但这不能靠想像揣测,或在心意识上参,而是要细细探索到你从未到过,从未知道的领域上。一旦破本参,豁然开悟,虚空粉碎,五蕴皆空。此即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参到了这个境界,五蕴皆空,六尘不染,才是成佛的第一步,但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又要知道,参禅不同拼命念佛,不是拼命口念“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好像叫救命似的。参话头,是要慢条斯理,细心在自性上摸索。所谓“参悟”,参即是悟,悟必要参。其实“念佛佛谁?”
也是一个妄想,但这是以毒攻毒,以一妄制诸妄,以一念息万念的法门。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一日着魔



参话头是一个妄想,杂念是多个妄想。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所以用参话头的妄想来控制多个妄想,慢慢将妄想一个一个消灭,不再起作用。这时,无论什么境界来了,都不会迷惑,分析清楚,就不会走火入魔。古德说,“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日着魔。”修禅定要谨慎小心,不可偏差,正大光明,不要给魔找机会。杂念是替魔开门,而参话头即是驱魔的法宝.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话头专心参究



参禅可以参“念佛是谁?”或“父母未生我前本来面目”或“什么是不能没有?”这几个话头,你们能专心一致参究,必能得到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念不生念兹在兹



“参”好像用锥子来锥木头一样,不透不停止,不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参禅第一要忍耐,忍耐到最高峰,就能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能开悟。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百尺竿头上,再向前迈进一步,这时,十方世界现全身。但是这个法门要念兹在兹才有效,不能放松,不能放逸。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参禅如猫捕鼠、龙养珠



参禅这个“参”,就好像用这么一个锥子锥窟窿似的,锥不透一定要锥,锥透了这叫破本参;把这窟窿锥透了,露出光明来了。在这个黑暗的屋子里边,窗户门都没有,就用这个锥子钻窟窿,钻出来一个窟窿,就透进来光明了。这就是你在一个愚痴人的时候,什么也不明白,就等于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一样,没有窗户也没有门。你用这个参禅的功夫,参透了就透进光明来了,这是参禅。

又有一比喻,就像“如猫捕鼠”,像猫捉老鼠似的,在那儿看着,看着,瞪着眼睛看进那个老鼠洞,这么看着,看着,老鼠一出来,上去一爪把这老鼠给叼住了,老鼠没有法子跑了。什么叫老鼠?就是你那个无明。你透出光明了,把老鼠给捉住了,这如猫捕鼠。

又有一个比喻,好像“龙养珠”似的。龙最放不下的就是那一粒珠。两个龙抢那一粒珠子。这个龙珠比它生命还宝贵,所以它总要想方法保护这个珠子。参禅的人,也就这样子,好像龙保养那个珠子一样,念兹在兹,这就是观自在。你若能观自在,这就念兹在兹;你若不能观自在,那就跑了!什么叫跑了?就是打妄想。你一打妄想,就不自在了;你不打妄想,那个时候就是自在。

我现在再给你举一个例子,像什么呢?“如鸡孵卵”,像鸡菢小鸡子那样子的。鸡菢小鸡子就这么想:“我在这儿啊,这小鸡子到时候一定会出来的,一定会有一个小的小鸡子现出来。”你参禅也是这样子,就像那个老母鸡菢小鸡子似的。你看,“喔!有一天我会开悟的。我用一天功,我自性就会现出一点光明;我天天用功,天天就会现出智慧光明来。总有一天我要和佛是一样的,无二无别的。”你这么参来参去,就像那个老母鸡菢小鸡子一样的,你有一天就会成功啦!这是参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22:25 , Processed in 0.587021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