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念弥陀

[大德开示]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白话(我佛弟子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一、看语录须求古人用心处
凡是看古人的语录文字,不能只专注一问一答,一句拈提,一首偈颂,机锋高峻锐利,语言奇妙的地方,用以爽快我的心目,成为我的谈话资料。而是须要穷究他因为什么到了大彻大悟的田地,其中他自己叙说开始下工夫,刻苦用心处,是应该遵循并且照着做,所谓“何不依他样子修”呢?若只是剽窃模仿,就算日久年深,油嘴滑舌,像古人像到以假乱真,也不过是剪出的彩花,画出的纸饼,又成得了什么大事?
三十二、夜气
苏东坡说某公不是学禅的,临终前自己知道离世的时间。他的儿子们向他请求最后的教导,他教导的是第一要五更早起,儿子们不能领悟,认为他说早起是为了勤劳持家。他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为了在五更期间能带走临死时想要带走的东西啊。昔日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随身的业力,可以带走了。而业有两种,一种是事业;一种是道业。事业有善有恶,恶业不用说了,善业就是所修的福报;道业就是所修的慧果啊。而一定要在五更,就是孟子所说的“夜气”了。当然,更有一种“即没有什么将来,也没有什么将去”的东西,这不但是在五更,而应该是念念都不可片刻离开啊。
三十三、佛印酒犹可
苏东坡的诗其中有“远公沽酒延陶令,佛印烧猪待子瞻”的诗句,我认为大解脱的人不妨破格去看待。不过买酒还勉强可以,烧猪不是太过了吗?假如像侠客一样随意的人拿苏东坡做借口,个别狂僧效仿佛印禅师,开启了先例,谁担当这个罪责?所以这件事不可信。古时候诗人写诗有“托物”“比兴”的手法,不必是真实的。是啊,如果真有这种情况,苏东坡不用说,佛印依照戒律赶出寺院!
三十四、学贵精专
书法家米芾认为学书法就必须对书法专一,再没有别的爱好,才能有成就。而我听说古时候善于弹琴的人也这样讲,学弹琴就只练二三支曲子,才得进入奇妙境界。这些话虽然很普通,但可以说明大道理。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心分两路,事情就不会归一到成功;情专志笃,三昧才快速达到,参禅念佛的人不可不知。
三十五、菩萨慈胜声闻
佛经《大智度论》说:“小乘声闻人对于骂他的人、伤害他的人,采取的态度是默然,或者远离。大乘菩萨就不同了,更加有慈心,对待那些人就像爱自己的孩子,用各种方便帮助他们。所以菩萨远远胜过声闻,相互是不能比较的。”我觉着世间人无尽的痛苦屈辱就很难忍了,何况不只是忍辱还要慈爱呢?《大智度论》又说:“众生对菩萨没有恩,而菩萨却常常想利益众生。”我觉着世间人有恩都不报,何况对己没有恩反而要给予利益呢?懂得“菩萨慈胜声闻”这个道理,天下没有一个人不可以给予利益,天下没有一个人不可以劝化。
三十六、宗乘不与教合
宋朝曾宗元学士,用《中庸》《大学》对照《楞严经》,并且综合了禅宗的语句,让雪窦重显禅师评判。显禅师说:“这样对照综合都是不如佛法的,何况《中庸》是儒家的经典呢?学士须要直接领会佛法。”又弹指一下说,“就这样取得。”宗元听了禅师的话当下有所省悟。所以释迦牟尼佛的一代教法,是修行人作为准则的根据,不符合教法,就是魔说啊。而有人认为“对照综合”这种做法,可以看作是教外别传的旨意吧。既然有旨意传在教外,那么教内佛讲的是什么呢?所以同样是“离开手指见月亮”,这个“对照综合”不过是从语言文字上得到表面的意思罢了。再说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是万代禅宗传法的开始啊。今天要翻案的人说:“这个不符合拈花的,是花外有别传呀。”那怎么办?古人认为俱胝禅师领悟之处,不在手指头上,现在雪窦弹指,宗元有悟,又要翻案说:“这个不符合弹指的,是指外有别传呀。”那又怎么办?
三十七、放参饭
浙江一带搞静坐禅修活动时,夜间要作斋饭,其名叫“放参饭”,可是都很铺张奢侈,胜过了午饭,历代相传已经成习惯很久了。昔日有尊敬的前辈,听到相邻的房子里有僧人过了中午还作吃的,不知不觉流下眼泪,为佛法的衰落悲哀啊。所以僧人禁止过午用食,何况夜间吃东西呢?佛教戒律经典说:“人间的钵碗发出声音,饿鬼的咽喉就起火。”因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砧板杯盘碰撞,声音响彻饿鬼的耳根,还有煎煮烹炸,香味散开诱发饿鬼的鼻识。所以忘了佛菩萨的慈悲教导,放纵自己的口腹欲望,这样能安心吗?有人说:“夜里感觉饥饿,怎么办?”那就用水果点心这一类食品代替,不需要动用锅碗了,何况持过午不食的人,从中午后到第二天,本来不吃一点食物,但我们晚上还是有药食可用,怎么还是很不知足呢?
三十八、僧堂
古时尊敬的前辈开堂弘法接受徒众,或三百五百人,到了黄梅五祖弘忍大师时徒众有七百人,五代的雪峰义存禅师徒众达到一千人,宋代大慧宗杲禅师徒众最多一千七百人。我开始还很羡慕他们,自己悲叹生的太晚没赶上好时光,不能加入那些龙象一般的高僧大德的聚会。如今老了,才知道正法、像法、末法确实不是虚言。在广大稠密的人群中,要找到一二个真正修行的人可不容易。所以佛陀弟子金毗罗尊者,三人修行一起吃住;宋代石霜慈明禅师,六人结伴同参汾阳无德禅师。后来金毗罗三人证了阿罗汉,石霜慈明六人成了大器。如果修行人数很多,而证果成就的稀少,虽然人多又有什么用呢?我开僧堂,只容得下四十八人,和古人比较不到十分之一,这样还觉得的多,还要更狭小,不是没有普度的心,在末法中就应该这样。
三十九、结社会
组成社团念佛,是从庐山慧远大师结白莲社开始的。今天的人,主办社团的领导者能和慧远大师一样吗?参与的人能和当初白莲社十八贤人一样吗?不一样的话就应该少不应该多啊。因为真实修净土的人,也和在僧堂中念佛的人是一样的,至于男女混杂而在同一社团,这是庐山白莲社所没有的。女人可以自己在家念佛,不要进入男众群体,避免引起世人的嘲笑诽谤,护持佛的正法,没有比这个更重要,希望与同修共同遵守。还有放生社,也是应该少不应该多,因为真正慈悲救护生灵的人,也是和在佛会中做法事的人一样的。我以为各随自己眼睛所见的范围,力所能及,买下来放生就是了。或者到了季节的末尾,或者到了年底,大家聚会一处,总结放生的情况,考查功德讨论业绩,片刻就解散,不必奢侈费力大供斋饭,不要耽误时光,就可以了,希望与同修共同遵守。
四十、莲社
世上有些无赖邪恶之徒,假冒佛的名义行骗,甚至聚众结伙,最后发展到图谋不轨。但他们的假冒,都是说“释迦牟尼佛衰落了,该当弥勒佛来治理世间”,显然不同于庐山慧远大师的白莲社啊。远师劝他人舍弃娑婆世界而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他的教理认为金银钱财是污染心灵的脏物;认为官爵利禄是束缚身体的困苦道具;认为女色是砍伐性命的斧锯;认为华衣美食、田园屋宅是堕落三界的陷井;只愿脱离人世而投胎九品莲花,那是何等的令人羡慕向往。而那些假冒弥勒佛的人,正是以金银、利禄、女色、衣食、田宅来诱惑愚痴的民众,令人欢喜而愿意跟从自己。所以真假结社如冰和炭一样相反,不能不仔细辩别啊。不过念佛结社的人,也应该避开嫌疑、远离祸患,就是我一向所说的人数应该少不应该多,是非常真切的话啊。我曾经写有关于在家真实修行的文章劝导世人,大概意思是,凡是实修的人不必成群结队;家中有安静的房间,闭门念佛就可以了,不必供奉邪师;家中有父母,孝顺念佛就可以了,不必常到外面听讲;家中有经书,依教念佛就可以了,不必只是布施寺院;家中有贫穷困难的亲戚邻里,救济念佛就可以了。为什么呢?因为务求实际的人是不会务求外在形式的啊,希望作为僧人,能够把这些话普遍转告各位居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一、心胆
古人说过:“胆要大而心要小。胆大的意思,就是敢于承当;心小的意思,就是慎重考虑。敢于承当,所以就像孟子说的‘就是有千万人阻挡,我也一往无前’。慎重考虑,所以遇事小心谨慎,积极谋划成功。”这是正确的论点啊。至于僧人,那应该反过来才是,我认为心要大而胆要小。心大所以能包容十法界,担负着万千生灵的解脱,因此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是没有穷尽的;胆小所以比丘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严持不敢怠慢。如今初学的人稍有聪明敏捷,就敢轻视同辈,蔑视古人,藐视清规,鄙视净土,胆是够大的了。查看他的真实水平,不过是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别人,只知道保养爱惜他的短小肉身,不知道恢复广大无边的法界量,心也太小了。有人说:“黄檗希运禅师号称粗行沙门,不是胆太大了吗?”噫!不会画虎的人,画不成虎反而画的像狗;你所谓的那种胆大的人,我恐怕他做不成粗行沙门反而是个无赖僧啊,所以能不谨慎吗?
四十二、太牢祀孔子
汉高祖刘邦路过山东,用等级最高的太牢牛祭祀孔子,史官记载并且赞美了刘邦这一举动。赞美当然有两种用意,一是因为刘邦是在残暴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而有这个举动的;二是刘邦当然也是个不喜欢诗书而且毁谤羞辱读书人的主子啊,而能有这个举动,所以就要特别赞美刘邦做的事了。而根据孔子的道德修养,孔子就像上古帝王尧舜一样贤明,他的德也与天地相配,超过了我们的父母,就是烹调天龙、炮制凤凰、煮大象、烤鲸鱼,也不足以报达他的恩德的万分之一,何况一头长得端正的专为祭祀的牛呢?但“东边邻居杀牛,不如西边邻居的简单祭祀。”是《易经》上的明训啊,礼仪不与祭物相配,神也不接受,何况是圣人呢?所以举出这个例子,其余也就可知了。可惜从古到今,代代相传很久,没有办法挽回啊。
四十三、儒佛交非
自古以来儒家非议佛家,佛家也非议儒家。我以为佛法最初来中国时,崇信佛法的人很多,儒家为了世间法的考虑,非议佛法也情有可原。儒家既然非议佛家,怀疑佛法的人也就多了,佛家为了出世间法的考虑,反过来非议儒家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当唐朝的傅奕、韩愈非议佛家之后,后人又仿效他们非议佛家,就过头了。为什么呢?因为既然已经有云遮住了太阳,就不必再有烟霾去遮了。当宋代明教契嵩禅师、明代空谷景隆禅师非议儒家之后,后人又仿效他们非议儒家,也就过头了。为什么呢?因为既然太阳已经照破阴暗,就不必再有灯火去照了。从实际上讲,其实儒家与佛家不是相互攻击而是相互取长补短的,我试着大概说一说。凡是人做坏事,有的生前逃过了法律制裁;但害怕身后堕地狱,于是改恶从善,这是佛法暗中补助了儒法所达不到的效果啊;僧人有清规戒律不能约束的,但害怕刑罚也不敢放肆胡来,这是儒法明显补助了佛法所达不到的效果啊。今天的僧人唯恐佛法不兴盛,不知道佛法太盛,对僧人也不是好事,稍微抑制一下,能使佛法长久存在于世间的意义,就在这里了。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应该两家相互非议,而应当交口相赞啊。
四十四、好名
人都知道贪求利的害处,而不知道贪求名的害处更大。所以不知道的原因是,利的害处明显而容易看到;名的害处微细不容易看到啊。所以稍有知道自律的人,便能看轻利;至于名,不是大贤大智是不能避免贪求的了。想出名就会有见不得人的行为;想保住名就要曲意遮掩保名的意图,一辈子为了名忙忙碌碌没有空闲,而有空闲调治身心吗?以前一位老前辈说:“举世没有不贪求名的人。”因此发出长叹,当时在坐有一人起来说道:“确实像您说的那样,不贪求名的只有您一人而已。”老前辈听了开颜欢笑非常高兴,不知自己也已被他人卖了呢,名这一关是这样的难破啊。
四十五、梁武帝
我在《正讹集》中,已经辨明了梁武帝饿死的说法是捏造的,不过还有其它问题没有提到,如梁武帝断绝肉食而吃蔬菜素食,有人就讥笑他,但是一个老农民努力耕作致富,还能以满足口腹为受用,而武帝难道不知道自己可以吃遍天下的美味吗?武帝用面做成牲畜祭祀,也有人讥笑他,但是一个读书人考一个状元,还要以求祖先保佑为荣宠,而武帝难道不知道自己是贵为天子吗?武帝判处犯人死刑必会流泪,又有人讥笑他,但是这就是“大禹见犯人而下车哭泣,尧说一民有罪是我造成的”那种心情啊,武帝难道不知道自己掌握着生杀大权可以为所欲为吗?唯独武帝舍身出家为僧这件事,是有失皇帝的的体面了,因为武帝有信仰没有智慧,见解不高明,所以轻视身体重视佛法,但迂腐固执太过了。再说晋宋时期,都是以禅观为最高佛法,不知道还有更高的修行法门,所以武帝遇到达摩大师的大法而不投缘契合,非常遗憾啊。如果因为武帝亡失国家就随便诽谤他,这是不可以的。武帝的过失,是过在心慈呢,武帝的心慈,是慈的过分了,岂能与南朝陈后主、北朝周宣帝那类亡国之君同日而语呢?如果因为他信奉佛法而诋毁,那我就不知道了。
四十六、王所花
山中有一种花,是同根同枝,而花有大有小。大的花如梅花李花,环绕在外层;小的花如橘花桂花,紧凑在里面。外层的数大约有八朵,里面的数有一百多,山民不以为奇怪,也不知道是什么花。我见到后而感到奇特,同根的花却大小不同,奇了!大的在外层小的聚在里面,也是奇了!因此取名叫“王所花”。大的是心王,小的是心所,心王的数是八,对应外面的花;心所的数是五十一,对应里面的花。外面的八这个数可能有增减变化,但八还是常见的;里面的数总是多于本来的数,因为心所的数虽然有五十一,细分就无穷无尽了。心王在外而心所在内,心王能控制心所,心所却不能控制心王啊。心王有五法,心所也有五法,至于还有五须,因为心王是单一而心所是多重了。外层的花先开,里面的花后开,因为心王是根本而心所是枝末了。沉沦太久而今突显,那是时节因缘到了。有人说:“这花并不鲜艳,烧它所产生的烟气令人很不舒服,砍柴的人都不愿意要它,有什么奇特呢?”唉!这正是它的奇特之处啊。庄子以臭春树为贵,是因为它不能成为有用的材料。但是不成材,人们就会用来当柴烧,如今它连当柴烧也不成,那么天下最最没用的就是这种花木了。《易经》中说“有利的隐遁”,就是指这个意思吗?
四十七、此道
古人老子说过:“虽然有四马马车加大型美玉的待遇,也不如取得这个道。”我根据此话推理开来,岂只是马车美玉,就是当了王者,拥有天下,也不如取得这个道;岂只是拥有天下,就是金轮圣王统领四天下,也不如取得这个道;岂只是统领四天下,就是主掌忉利天、夜摩天,甚至大千世界,也不如取得这个道啊。不过古人所说的这个道,是指长生不老的道了。至于圆形头顶方形长袍、号称衲子的出家僧人,将要取得无上菩提的大道了,却反而要羡慕人间的富贵,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用心啊。
四十八、金色身
赞叹佛身是金色的,那只是表示佛身和金色相近似,并不是真的就像人世间的金啊。天上的金银和世上的金银,就好比美玉和石头,优劣自然能分出来,而天上的金尚且不能跟佛相比,何况世间的金呢?佛的金身精粹微妙,光莹明彻,当然不是凡夫眼可以看得见的,但不能不知道这回事。如今土木塑成的偶像,是用金箔装饰的,如果我们以为佛的色相也就是这样,那就错啦。
四十九、出家休心难
人的一生都是寒冷想着衣服,饥饿想着饮食;居住想着安定,器物想着充足;男子想着婚姻,女子想着出嫁;读书想着当官,经商想着发财;这些事情时时刻刻都不能放下,一旦奋然出家,就没有这些拖累了。然而出家后还忘不掉这些,那又何必出家呢?佛的《遗教经》说:“经常摸摸自己的头,已不需要装饰了。”但岂只是装饰,经常摸自己的头时说:“我是僧人啊!”顿时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了。
五十、蚕丝(一)
养蚕所杀的生命很多而且很残酷,世上没有禁止的。因为上至皇帝百官,需要借以得到礼服;下至普通百姓,需要靠它维持生计,但假使自古没有蚕,那人们必然安心用布而已。如果是因为生计,那么普通百姓不依赖蚕的十里有九,依赖的十里有一,没见过不依赖蚕的都饿死了呀。有人说:“孔子为什么不穿布织而穿丝织的衣服呢?”因为孔子的时代,丝织已经用了很久了,作工也比布织简便,孔子不过随俗罢了,他知道习俗很难改变啊。再者孔子说“夏朝第一君主大禹不追求华美衣服而讲究祭服”,祭服的帽子用丝织,其余就未必用了,所以孔子的态度很明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一、蚕丝(二)
《易经》上说“上古帝王伏羲用绳子结成渔猎用的网,可以打猎捕鱼”。怎么圣人成了杀生的创始人了呢?自古以来谁也不辨析这件事,近日槐亭王公奋然提笔写道:“远古荒凉的时代,鸟兽鱼龟常伤害农民的庄稼,做网的用意,是为了避免野兽为害,并不是要捕获动物而吃它们的肉啊。”这个解释不但对保全动物的性命有利,也可以觉醒世间的迷惑,而且对于以往认为圣人杀生的误解也有功德呢。但历史记载中华始祖黄帝命令元妃西陵氏教导民众养蚕,这又怎么解释呢?我听说有野生的蚕,能在树枝之间吐丝做茧,而收取蚕丝的人不需要煮茧那么麻烦。所以我认为西陵氏所教的,就是野蚕吧?而那些家蚕是后人自己养成的,并不是出于西陵氏的教法吧?不然的话,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去掉三面捕鸟的网,让鸟有逃生的路,而黄帝却把所有的蚕茧都煮在汤锅里,这等于是说成汤是解网放生,黄帝反倒是一网打尽杀害生命了。有人说:“苏东坡说过:‘等到蛾从茧里出来,然后再取丝,就没有杀蛹的业了。’”却不知出了蛾的茧,那些丝就断断续续,不能成为有用的丝了。所以东坡也未必有这样的外行话啊。
五十二、吕文正公
宋朝名相吕蒙正入朝当了显贵的宰相,皇上赐给他的物品,都封存起来不用。皇上知道了,问是什么原因,吕公回答说:“我有私恩未报。”原来吕公还是卑贱的时候,曾受到家乡木兰寺僧人的照顾啊。如今相传说吕公年少贫穷时,借寺院清静读书,等僧人吃饭敲钟时前往斋堂。僧人厌烦他,故意吃完饭才敲钟,吕公到了斋堂很难堪,就在墙上写道:“十度投斋九度空,可耐阇黎饭后钟。”吕公后来考上状元,僧人就用纱笼把吕公的两句诗罩上。吕公再到寺院续上两句是:“二十年前尘土面,而今始见碧纱笼。”根据前面说受寺院照顾,僧人是何等的贤良;根据后面的传说,僧人又是何等的不贤良啊。倘若诬蔑冤枉了贤良的人,那就造了口业。而世上所传的,是出自野史戏剧中,恐怕不值得相信。
五十三、学道无幸屈
世间追求名望的人,有的是学业未成而名望已成,这就是幸运的,因为不应该得到而得到了;有的是学业已成而名望不成,这就是委屈的,因为应该得到而没有得到啊。所以说“我辈登科,刘蕡下第”,说的就是幸运和委屈的两种情况啊。学道就不同了,没有名义是在山林隐居、实际常在闹市奔忙、悠闲散漫、一天用功十天懈怠、而能成就道业的。也没有刻苦修行、费尽心力、不后退不罢休、以悟为目的、而道业不成的。因为追求名望在于别人的吹捧,而追求道业的成就完全在于自己的努力,学道人只应该决心精进而已,不要怀有侥幸的心理,不要把委屈当回事。
五十四、著述宜在晚年
修道人的著作,不同于世间诗词文章传奇笔记之类了,深刻的是论述佛祖所传的心法,浅显的是开启学佛人悟入佛法的大门,所以关系到佛教的流传,责任非同小可。而假使学法还不精练,见解还不完善,一旦有谬误,不就辜负佛祖并且耽误后来学佛的人吗?孔子苦读《易经》,因此断了三次串竹简的皮绳,而且注解《易经》十遍才算完成;朱熹临终,还在改定《大学》中“诚意”的旨趣,古人的慎重,往往是这样。何况出世间的道理,著述谈何容易,唐代德山宣鉴禅师的《青龙钞》没遇到龙潭崇信禅师前,以为是不能改变的精典,但终归还是一把火烧掉了。大慧宗杲禅师初次得到圆悟克勤禅师的印证,若是就此以为满足,哪里还会有后来大悟彻悟的事。少年著书,当然应该慢慢来了。
五十五、机缘
石头希迁禅师起初跟随六祖慧能大师学习,六祖知道他的机缘不在自己这里,指示他去见也是六祖弟子的青原行思禅师而后大悟。丹霞天然禅师起初跟随马祖道一大师学习,马祖也是以机缘不在自己这里,指示他去见石头希迁而后大悟。以及临济义玄禅师先后跟随自黄檗断际至大愚守芝二位禅师,惠明禅师先后跟随自黄梅五祖至曹溪六祖二位祖师,都是一个道理啊。机缘的道理也不仅仅如此,佛陀不能度的人,佛弟子目连能度,也是机缘造成的了。所以学佛的人能遇到真的善知识,就必须要生起极大的信心和敬仰,不管今生来生,善知识都是通往成佛的桥梁,不可以散散漫漫空过一生而已。
五十六、般若(一)
土能使物质朽坏,水能使物质腐烂,但必有残渣留存了,要等到长期沉埋浸泡才能消失灭尽。如果是火燃烧物质,顷刻间就化为灰烬,我于是知道了般若智慧就如大火堆。所有贪爱如水遇火逼迫就会干涸;所有烦恼如干柴与火接触就会焚烧;所有愚痴如石头临近火烤就会变焦;所有邪见如稠密树林,所有障碍如简陋破屋,所有妄想情识种种杂物,只要烈火烧灼,就不再有任何遗留了。古人说“细菌处处能停留,唯独不能停留在火焰上”,这是比喻众生的心处处能攀缘,唯独不能攀上般若智慧的缘。故而学佛修道的人不可以刹那间就失去了般若智慧。
五十七、般若(二)
我的脚有病痛,出行必须坐轿子。有一天黄昏时候,抬轿子的人因喝醉酒摔倒,轿子顶翻开,即刻就有几个男子伸胳膊来抢我的帽子,以为轿子里的人头上有金银珠宝装饰啊,结果他们发现并没有装饰而十分尴尬,就迅速跑掉了。我于是知道了般若智慧就如大日轮,日轮才刚西下,而盗贼奸邪就出来了;真照才有疏漏,而无明烦恼就发作了。以前唐代的大德云居道膺禅师说“暂时不在,如同死人”,故而学佛修道的人不可以刹那间就失去了般若智慧。
五十八、般若(三)
佛经说,夏天贮存在器皿中的水,经一晚上就会生虫,但极其的细微,不是普通肉眼能看见,所以要把水过滤后再饮用。如果水在火上,火不熄灭,水就不冷却,那么虫也不生。我于是知道了般若智慧如火煮水,观照的烈焰旺盛而不休止,慢慢加热而密不间断,那偷心杂念迷惑妄想将从哪里生?故而学佛修道的人不可以刹那间就失去了般若智慧。
五十九、天台止观
天台止观治病的法门中,有“六字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以及“注心下视”等说法,其实止观的运用,没有不涉及到的,也就是说治病的方法也可以在止观运用中摄取,大部分与服药的意义相同,是以止观来代替药物啊。不过治病是止观延续出来的次要部分,不是止观的真正意旨了,后人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养生家根据止观治病来养生,于是就有人表面上用禅的名义掩饰,而实际上是修什么道术的,如果质问他,就借口来自天台止观,所以我要辩明这件事。
六十、看忙
世上有的人家业已经创立,于是在年底的时候,安然的坐在那里可以观看穷人为衣食忙忙碌碌,名叫“看忙”;世上有的人科举功名已经取得,于是在大比考试的时候,安然的坐在那里可以观看将要考试的读书人为争取功名忙忙碌碌,也叫“看忙”。但世上唯独没有的是,破迷解惑智慧成就,所作愿望已经办妥的人,安然的坐在那里可以观看六道众生为生死轮回忙忙碌碌啊,难道不是所谓的“看忙”吗?吁!整个世上的人都在忙碌中,谁又是看忙的人呢?宋代真歇清了禅师说:“老僧自有安闲法。”这个安闲法是容易说出来的吗?当然,世上的人有闲情看忙,是有夸耀自己的心,没有怜悯他人的心;菩萨看忙,会起大慈悲心,令所有迷惑的众生觉悟,希望众生同样得到解脱,这两种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有凡圣大小的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六十一、辩融
我到京城,与我同行的有二十多人,前往拜访辩融大师向他请教。辩融教导我们“不要贪利,不要贪名,不要攀援贵族豪门,要一心修行佛道”。后来出了门,几位年少的人轻慢的言笑说:“我以为有什么特殊的开示,哪里需要这么普通的话?”我认为这样说不对,这位老人的可敬之处就在这里啊。他就算不善言语,难道不会随便拣一点过去大德的问答机缘来应付,显得自己高深莫测?而不这样做,是因为他的话就是他的实践经验,用自己的实践经验教别人,正是真实的禅和,不可以轻视啊。
六十二、禅讲律
禅、讲、律,古时号称“三宗”。学佛人所在的寺院、所穿的衣服,也各有区别。如我们杭州城,有净慈寺、虎跑寺、铁佛寺等,属于禅宗寺院;天竺三寺、灵隐寺、普福寺等,属于讲宗寺院;昭庆寺、灵芝寺、菩提寺、六通寺等,属于律宗寺院。衣服分别为禅宗是褐色,讲宗是蓝色,律宗是黑色。我初出家时,还见到过三种颜色的衣服,如今都成为黑色的了,各禅宗律宗寺院也都变作讲经说法的场所了。唉!我不知道以后是什么变化啊。
六十三、古玩入吾手
现在的人对于一件彝器,一件罂器,一幅字,一幅画,这些古玩,或者年代久远在上古时期;或者出自名家手笔,平生羡慕而不能接近,一旦得到,就大喜过望,欣慰的说:“这是某人与某人交替珍藏品,今天有幸落到我手里了。”却从不想无始劫以来的无价至宝,什么时候落到我手里啊。况且世间古玩在外面,未必容易求到,至宝在里面,只要肯求就能得到的,也是没去想而已啊。
六十四、悟道难为善易
在这个五浊恶世中,加上多生多世累积的习气,而想要断掉无明烦恼,觉悟本心,则千万人中难得有一二个,也不算奇怪。至于不做恶而行善,这也很容易,可是甘愿行不善,我就不知道那是什么心思了。再说身口意三业,要使意业不动,但意的出入没有定时,生起灭失都是无形无相,定力都难控制,也不奇怪了。至于控制身业不做恶事,控制口业不说坏话,这也很容易,可是甘愿造身口恶业,我就不知道那是什么心思了。
六十五、重许可
古人是不轻意许可什么的,必定是认真研究核实然后慎重用词,如唐朝名相裴休赞叹圭峰宗密禅师的《圆觉经大疏》说:“他是四依菩萨吗?或者是在净土亲耳听闻佛讲的吗?怎么能对《圆觉经》领悟的这样透彻啊?”以及东晋姚秦时代的鸠摩罗什大师赞叹净土初祖慧远大师为东方护法菩萨,还有后人赞叹唐代南泉普愿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为古佛,赞叹仰山慧寂禅师为小释迦,赞叹清凉澄观国师为文殊后身,千百年以来,没有人非议他们,为什么呢?是真心实话啊。不像今天的人谄媚寿者、奉承死人、歌颂升官晋级、铺张出行场面等等客套话啊,还要著成文字,刻在碑石上,希望影响当时而且流传后世,都是虚伪的称誉、轻浮的褒奖,想要与佛和祖师们看齐。噫!智慧的光茫虽然瞒不住,但初学的人未必不会被误导啊。
六十六、放生池
我开设放生池,有疑虑的人认为鱼被局限在水池,会积攒郁闷,而没有活泼的趣味,不如放到湖水中,或者保护一段运河,禁止捕渔,也算不是放生的放生了。我以为这种说法也不错,但水池与湖或河,比较利弊,也是差不多的。水池虽然狭小一些,但网钓不许进入;湖虽然宽广一些,可以昼夜不停的打捞。孔子学生颜回在简陋的巷子虽穷也有穷的乐趣,晋朝石崇的金谷园很富却有富的担忧,所以利弊均等啊。再说对运河的禁约是有限的,鱼在一段河中的来往出入是不定的,有鱼从外面进入禁区中,就有鱼从禁区中出去,出了禁区就危险了,不如在水池中永不出禁区,所以利弊均等啊。再说怀疑鱼没有活泼的趣味,这里有一个比喻,坐关的僧人单住一室,在室中环绕经行,随意走百千里而不穷尽,悠然自得,怎么会不活泼呢?再有一个比喻,现今幸好处于和平时期,城中的百姓,就觉得城门的开启关闭是个进出的障碍,一旦贼寇来攻城,是有城池安全呢,还是没有城池安全呢?打渔的好比贼寇,水池好比城池,人以城为防卫的保障,有什么局限呢?所以鱼在水池中的道理也可以明白了。
六十七、崔慎求子
昔日崔慎没有儿子,有僧人教他盛装打扮自己的妻子,到寺庙设斋饭,遇到有欢喜接待他妻子的僧人,虔心敬奉而且要供养丰厚,希望那僧人将来能投胎他家。可是出家的人,应该是将来超脱三界,并成就佛道普度众生,而现在设下这个牢笼钩引他人,钩引来的是不想出离世间的人还罢了,倘若因此堕落一个真实修行佛道的人,那害处可说的尽吗?崔慎与出主意的僧人都有罪,而僧人罪更重,苦啊僧人!为什么不用正确的求子方法教人家呢?
六十八、无子不足忧
世上的人以没有儿子为忧虑,而富贵人家忧虑就更甚。有人说:“不孝的罪过中没有比无后代的罪过更大了,能不忧虑吗?”我说:“对。”古人话语的意思本来是很明白的,说的是不结婚而没有儿子的情形,不是说已结婚而没有儿子的情形啊。已结婚而没有儿子,有什么罪呢?那些个帝王既然统驭着庞大的国土,不是没有能力安置更多的姬妾,不是没有奇异人士进贡奇药,而有的帝王终究还是没有继承人,命运如此啊,所以不值得忧虑了。如果要忧虑也是有的,多行不义,掠夺他人的所有,断绝他人的后嗣,分离他人的骨肉,欺负虐待他人子女并变为自己的奴仆等等,种种阴险惨毒,都是没有儿子的原因了,这是应该忧虑的啊。不造作这些因果而没有儿子,就是命了,不是我的错,所以不值得忧虑啊。
六十九、后身(一)
称赞西方极乐净土的人,记录了宋代五祖戒演禅师转世为大学士苏东坡,青草堂禅师转世为宰相曾公亮,逊长老转世为侍郎李弥逊,南庵主转世为忠肃公陈罐,某知藏转世为文定公张纲,严首座转世为王十朋;其次,乘禅师转世为韩氏子,敬爱寺僧转世为岐王子;再其次,善旻僧转世为董司户女,海印信僧转世为朱防御女;更次的是雁荡山僧转世为秦桧,位居权要,造下诸多恶业,这些修行者,假使精进求生西方净土,哪里会有这种结果呢?我认为有大愿大力,如灵树知圣禅师这样的才能生生世世为僧不迷,而云门文偃禅师曾因三世作国王,就失掉了神通,但百世之后,像云门这样的能有几个,何况灵树呢?所以转世为常人,转世为女人,转世为恶人,结果转来转去就越来越低劣了。即使转为那些名臣,也不是最好的结果啊。所以,西方极乐净土不可不往生啊!
七十、后身(二)
有人认为:“诸位禅师的后身转为名臣,就好像本是乳制品精华醍醐反而变为低一等的乳制品酥油,还算好的了;转为常人,就像更低一等的乳制品奶酪了;转为女人就像最普通未提炼的乳制品了;直到转为恶人就是毒药了。可是平生所修行的功夫,果真没有一点用吗?那么修行有什么可贵呢?”关于这个问题是大有讲究的,凡是修行人都有两种力量。一种是福力,坚持恪守戒律的操行,而作种种有为功德就是了;二是道力,坚持正确的无常观,而每一念都在佛法般若中就是了。只是单纯的道力如灵树禅师就不用说了,道力胜过福力,那就是在富贵中也不迷失;福力胜过道力,那就被富贵迷失,堕落当然没有保障了。其中贪欲重的转为女人;贪嗔都重的转为恶人;因为只修福力,而道力越来越轻了。作为僧人,完全用心在道力上,有什么不可以呢?当然,如果勤修道力,再有愿力相助,可以追随诸上善人,岂只是不转恶人,就是名臣也不要转了啊。所以,西方极乐净土不可不往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七十一、后身(三)
隋朝名将韩擒虎说:“生为大将军,死作阎罗王。”以为荣耀啊,不知阎王虽能受到当王的快乐,但也有二时受苦,因为能当阎王的是罪与福都兼有,不是美事啊。古时有一僧人,见鬼使来到跟前,问为什么来,回答说是来迎接僧人去作阎王的,僧人因此恐惧,于是振奋精神保持正念,鬼使也就不来了。从前的人认为修行僧人没有明见自己的心性,所以就多作水陆法事超度鬼神。这样说虽然未必都对,但理上是可以容忍的。往生西方品位最低的还胜过天宫呢,天宫都不要去,何况鬼神呢?所以,西方极乐净土不可不往生啊!
七十二、王介甫
王安石仿照寒山大师的诗说:“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我若真是我,只合常如此;区区转易间,莫认物为己。”王安石的话,确是有见地,但怎么不这样说:“我曾闻谀言,入耳则欢喜;又曾闻谠言,喜灭而嗔起,我若真是我;只合常如此;区区转易间,莫认物为己。”而王安石喜欢奉承讨厌批评,还是认物为己啊。所以很聪明的人,嘴上说禅不难,而真要得到禅就难了。
七十三、喜怒哀乐未发(一)
我初入佛道,想起孔子嫡孙子思的《中庸》里的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的话,我以为这个“中”就是空劫以前自己的本体呢。接着参研《楞严经》等,经上说:“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见闻息灭,觉知断除,好像喜怒哀乐并没有发生,可还说法尘分别,为什么呢?意就是根,法就是尘,根与尘是对应的,遇到顺境就发生喜与乐,遇到逆境就发生怒与哀。没有发生喜怒哀乐是没有接触外尘,内的根没有起用,安安静静的,以为这应该是我们的本体。却不知过去的缘是动乱的境界,现在的缘是平静的境界;过去的法尘是粗显的,现在的法尘是细微的,都是幻影,并不是真实的啊。所谓幽闲,只是幽比显好一些,闲比闹好一些罢了,空劫以前的自己,与本体还差的很远很远,这里更应该仔细精确的审察,反反复复的研究,千万不可草率的下结论。
七十四、喜怒哀乐未发(二)
宋朝哲学家杨慈湖说他很敏锐透彻地发现子思和孟子的缺点是一脉相承的。不过慈湖叙述自己在静中所证的感受,空洞寂寥,广远无际,却正是子思所说的喜怒哀乐未发时的状况啊。子思这句话,依照大乘经典的诸法实相深理更微细的无止境的追究,所以说还不是空劫以前的自己。若在儒家思想的范围来说,子思可算是妙得孔氏的心法,他的话再精确恰当不过了,哪有什么错?而慈湖认为不对,慈湖既然尊崇孔子,主张北宋儒家的道学,却否定子思,那么孔子也不值得效法了,还尊崇谁呢?倘若慈湖是依佛理妙悟的,就应该直接深入地论证儒佛的同异,也不应该这样说的含混不清,似乎怎么说都找不到根据。
七十五、中峰示众
元代天目山中峰明本和尚开示众人说:“你若是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不如半间草屋暂住,穿破衣去要饭,也免得踩了人家的庄稼。”这是最中肯的话啊。今天的出家人,大多是做有为功德,忙忙碌碌一生,对自己脚跟下的生死大事好像忘了,不也太荒谬了吗?有人说:“个个都像你的话,佛像坏了佛殿塌了没人管,僧人就要受冻挨饿了。”我说:“不对啊,如果你的力量很大,当然可以随便做什么。古人说这样的话,是教我们没有力量的情况下就先做迫切的事啊。一来生死大事未解决,就像死去父母一样重要,其它都没有空闲顾及了;二来佛理未见透彻,容易出现因果差错,所谓有为功德往往过失也多,天堂的事还没成就,地狱的罪业已先俱备了,所以不敢做。”中峰又说:“一心为了根本大事,其它种种修为可以放在次要地位。”也是很中肯的话。法融大师在牛头山衔花岩;马祖大师在衡山传法院;都是先自结庵修行。但古大德的高尚风范已经远去,不可能再见到了,噫!
七十六、醮事谢将杀生
道家做完法事,必要谢神将,大的法事要杀猪宰羊,小的法事其中也有牲畜,他们的说法是:“酬谢神将护持了坛场,若不酬谢,就得罪了神将。”唉!唐代拾得大师说的“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狱。”就是指这种情况吗?关于神将,其它我知道不多,单就关公关云长大义凛然、王灵官王元帅赤心忠良来说,他们二位岂能是以祭祀的生畜供奉就算表示谢意了吗?这种杀生的做法从古至今相传下来,道家中没有一位高德行的人出来制止,真是可以悲哀的了。如果害怕得罪神将,那么最近有个江湖无赖,为求天降雨把神将的塑像锁住,神将也没有给那个无赖带来灾祸,因为不与小人计较啊。所以为了填饱肚子这点小事,神将反而给办斋供修功德的人带来灾祸,有这样的道理吗?所以我要告诉各位读书明理的君子们。
七十七、斋月戒杀
唐朝的制度,正月、五月、九月官员不上任,因为这三个月份上任必然有很多宴请,宴请多必然杀生多,所以不上任,是为了戒杀啊。世人误传,以为这三个月是不吉利的月份,因而忌讳在这三个月做吉事,就是迷失本源了。现在也戒正月、五月、九月,以及十斋日,不得执行刑罚,爱惜万物,对百姓仁慈,圣贤帝王爱护生灵的心是一样的啊。可惜只有祈祷天晴下雨时,官府必定禁止屠宰,既然禁止屠宰,是明明知道杀生是不善的行为啊,何不斋月斋日都遵照古时的规矩戒杀呢?而必要等到灾难发生了然后禁止屠宰,唉!灾难发生才禁止,灾难没有平息而禁止已经解除,就太可叹了啊。
七十八、戒杀延寿
浙江华亭县的赵某,到清浦去探亲,在船行的途中,发现有一人站立船上,仔细审视竟然是自己家已经死去的仆人。赵某吃惊的问他缘由,他回答说:“我在冥司当差,现在要抓取三个人。”赵问哪三个人,回答:“一个是湖广人,一个正是你要探访的亲戚。”但第三个人就不说了。赵又问:“不会是我赵某吧?”答:“是。”赵某大为惊骇。到了所探访的亲戚家,就已经听到屋中传出哭声了。赵更加惊恐,马上又乘船返回家中,仆人说:“您不必害怕,到了夜晚我没有来,就说明没事了。”赵问为什么会没事,答:“在来的路上有人为您辩解,因为您全家都是不杀生的。”后来到了夜里仆人果然没有来,赵某始终平安无事。如今还活在世间,已经十年了,明朝万历丙午年七月记录此事。
七十九、宋元悟道居士
从宋朝到元朝,学佛居士有悟入佛法实相的,不在少数难以列举。宋代的刘兴朝居士,他的《悟道发真集》叙述自己悟的缘由很详细,因为是真的得到了觉悟。元代的放牛居士,是在无门慧开禅师的“不是不是”话语处悟入的,他所著作的《是非关》,书里横说竖说,不是具有大知见的人是说不出来的。这二位老前辈的事迹不太突显,刘兴朝在《续传灯录》里还有记载,放牛居士知道的人就更少了,所以我特别宣讲他们。
八十、无义味语
禅宗师徒问答的话,有所谓“无义味语”的说法,不可以用通常的道理去领会,不可以用通常的思维去沟通了。后人用普通思维心强要解说,那是越说越离谱了。岂只是这种胡说,就是说得非常对,也只是像鹦鹉学人的话而已。宋代圆悟克勤老人说:“你只要常情意识开解了,一切妄想也都没有了。”自然从这里领悟,这是以前大德已经验证的方法,绝不是虚假的话语,我们应当深信并且身体力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一、信施难消
明朝思想家邓豁渠自我检讨说:“作为僧人为了自己的私事,连带十方施主受累,这个因果实在消受不起。”这话确实如此啊,僧人为自己的生死着想,就像读书人为自己的科举功名着想一样啊。为了科名,依赖邻里亲戚提供所需,科名成功后还可以回报,但科名不成功而不能回报那欠的就多了啊。不了解这个道理而总是嫌信众和施主不够多广,岂不是大错特错了。
八十二、知道不能造
五台居士对我说:“我知道有这样一个能解脱生死的妙法而没有尽力去实行,我终身都不感到快乐。如今的读书人不知道有这个妙法,得了一个状元,就以世俗身心的快乐为快乐。我既然知道,不敢放纵世俗身心的欲望,但又为国事家事这种世间俗事奔波忙碌而耽误了光阴,现在老了,失去了世间的快乐,又没有得到出世间的快乐,所以终身都感到郁闷。”这是居士的实话了,而蒙蔽自己的多,觉醒自己的少,谁能说得出这样的话,居士真的很贤明啊。今天的出家人,没有国事家事牵挂,却也一生空虚度过,静下来想想,五脏都震惊发颤。
八十三、远官字
先父虽然没有做官,但很博学而且行为严谨,留下很多格言。曾经对我说:“凡事带着一个‘官’字,就千万不要去做。”我就问什么是“带一个官字”,先父说:“领官钱,织官段,中官盐,作官保,乃至进入官府做文秘,交结官府的人,托官府的人帮忙之类,都是了。”我恭敬接受牢记在心,后来观察亲朋熟人中,因为这官字而落败的十个里面有七八个,根据这个经验来推理其它情况,就是做官也不愿意。出家后,又推而广之,不敢随便跟官大人有关连,并告诫徒众,不得主动与官家交往,不得倚仗官府势力与人打官司,安于清贫,甘守本分,幸免有大的过失,虽然与遵守佛的教导有关,也与听闻父辈的教训有关啊。所以令人受益的格言不忘记,胜过一座城。
八十四、念佛镜
唐朝的道镜、善道二位大师作书《念佛镜》,把念佛法门和其它种种法门对照后,都得出判断说:“其它法门要和念佛功德比较,连念佛功德的百千万亿分之一都达不到。”可算是信的忠实、辨的明白,是很有功于净土法门的了。唯独对禅宗这一部分章节,认为观心法门,观无生法门,比起念佛功德也是百千万亿分之一都达不到,学佛人有疑惑了。我以为这正是永明大师的《四料简》所谓的“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的意思啊,只是执着观心法门,不相信有极乐净土;只是执着无生法门,不相信有净土往生,那就是没有达到即心即土境界,不知道生就是无生,是偏执空的见解,不是圆满顿超佛地的禅法啊。反不如理性虽未达到彻底的明见而念佛三昧已成的人,有什么值得奇怪呢?如果观心而能够妙悟到自己的本心,观无生而能够证得无生法忍,这正好与念佛人上品上生的同等,又哪里有谁高谁低的分别呢?
八十五、参究念佛
明朝洪永年间,有空谷景隆禅师、天奇本瑞禅师、毒峰本善禅师三位老前辈。他们论及念佛,天、毒二师都是教人看“念佛是谁”,只有空谷认为只要一直念下去也会有悟的门径,这两种方法各随各的机缘,都是可取的,但空谷只说直接念佛也可以,并不说参究“念佛是谁”有什么不对。我在《阿弥陀经疏钞》里已经简单的讲了一些,可还有疑惑的人,认为参究以见性为主,单持佛号是为急切往生,于是要废止参究而一心单持佛号,根据是“佛经中只说到执持名号,并没有提到参究”,这种认识也比较有道理,按照这个道理去做,决定能往生,但是保留这个放弃那个就不可以了。因为念佛人能见自性,正是上品上生那样的事,怎么反而担心不能往生呢?所以《疏钞》保留两种意见可供选择,请不要怀疑了。如果把个“谁”字逼问的没完没了,而以为这就是追究“念佛是谁”,其实是邪说谬见误导别人,还有无量的罪过。
八十六、急参急悟
放牛居士,是杭州人余氏的后代,跟陏无门慧开老人参学,宋朝淳祐年间悟道,他说:“大聪明人,刚听到这件事,就用意识心去理解,所以把虚幻的影子当作真实,到了一期生命临终时,向阎王老子请求道:‘让我把心清静了再跟你去。’根本不可能啊,必须要急切的参悟。”放牛说这话,可算是对为人在世的时间抓得紧。如果真实彻悟的人,他平时站得牢固,稳稳当当;不动什么兵器,就可以对付八面受敌攻击;无常到来,安闲自如,不慌不忙,不惊不乱,哪里再需要什么清静心,勉强去应付呢?所谓急参急悟,我们应当努力达到。
八十七、解禅偈
北宋温国公司马光曾作《解禅偈》,真是学佛而不明佛理的人一面镜子了。但他把“言行可以效法”当作“不坏身”,把“仁义不亏失”当作“光明藏”,那是特殊情况下临时救病的话,不是已核实不变的定论。而谨慎言行,修行仁义,在世间来说确实可贵,但哪里就是“金刚不坏之身、神通大光明藏”?怎么说的那么容易啊?又以“君子坦荡荡”为天堂,“小人长戚戚”为地狱,道理是好的,但也有执理废事的弊病,岂能说愚痴就是牛羊,凶狠就是虎豹,除了这个更没有真实的披毛戴角的牛羊,利牙锯爪的虎豹吗?我担心世间人见了司马温公的词语警妙,必定非常欢喜并且深信,而它流传的弊端是,否定因果,乃至满足世间的善法,不知还有更向上修的事。那么这个偈本来是为了觉醒人,却反而误导人了,不能不加以说明。
八十四、范景仁
宋朝学士范景仁自己说:“我二十年来没曾起过一点思虑。”景仁确实是贤者了。然而二十年之久不生起一个妄念,这可不容易,孔子的学生颜回还只有三个月不起妄念,而三个月外难免有妄念生起。赵州从谂禅师也还经过了四十年才功夫成片,而没有成片时难免也有妄念生起。就如景仁的不生妄念,恐怕是粗念虽然没有了,微细的思虑还是有潜在的滋长和暗中的生发而自己不觉得吧。我不是轻视景仁,只是怕得到一点点佛法利益就满足傲慢起来,所以预先自己警策自己啊。
八十九、习俗
先辈们说:“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贤者智者都免不了。”如今一件衣服、一顶帽子;一个器皿、一种物品;一个字、一句话;种种所作所为,都是一个人开始倡导,而后一群人追随效仿,叫做时尚。或者时尚坐关,大家都群起效仿坐关;或者时尚礼忏,大家都群起效仿礼忏;大家群起效仿背诵经典;群起效仿持准提咒;群起效仿读等韵学;群起效仿去注解文字,研究无注解的原文;群起效仿供养十万八千僧人的斋饭;群起效仿学书法,学做诗,学读书人士写文章;普遍成了风气,不约而同。唯独对于决心励志,真正参禅念佛的人,却是有倡导而没有追随,这是怎么回事呢?
九十、厌喧求静
有修习清静的人,独自呆在一间屋子里,稍有一点人声,就以为妨碍清静了。那么人声是可以禁止的,鸦鹊在庭院中吵闹影响到清静,又怎么办呢?鸦鹊也可以驱赶的,虎豹在山林咆啸影响到清静,又怎么办呢?虎豹还可以让猎人追捕的,风响声水流声,打雷声下雨声,又怎么办呢?所以宋代宝觉祖心禅师说:“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想要消除环境的影响,但最终还是消除不了,那么道也最终不可学的了。有人说:“世尊静坐不知道有五百乘车带着轰鸣声经过他的身边,因为那是在禅定中,不是凡夫所能达到的境界。”然而汉朝的高凤专心读书,不知道暴雨把麦子都漂走了,当时高凤所入的是什么定?不怪自己的志向不坚定,而嫌怨环境不够寂静,也太荒谬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一、除日
古人以一年的最后一天除日当作死日,因为一年的尽头,也像一生的尽头,所以唐代黄檗希运禅师垂示说:“预先若搞不彻底,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叫你乱七八糟。”不过正月初一就安排“除日”的事不算早,初生堕地时就安排死日的事也不算早。哪里经得起岁月渐渐逝去,时间晃晃悠悠的浪费掉,不知不觉从少年到壮年,从壮年到老年,从老年到死,何况更有不到壮年就死了的,岂不是哀上加哀吗?今晚是岁末除夕,应当自己警惕自己,自己要求自己,不可明年依旧去浪费时间啊。当然,这“打彻”二字,也不可轻易忽略过去,不是弄通了几本经论就算得上彻了;不是坐几炷香不动不摇就算得上彻了;不是解析几则古时大德的问答机缘、作几句评论公案的“颂古”“拈古”就算得上彻了;不是能回应几句口头禅很滑溜就算得上彻了。古人对于这个事明明了了就像桶底骤然脱落,清爽的就像从大梦中终于醒来,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疑惑处,然后才算可以了。感叹!怎么能不努力。
九十二、净土难信之法(一)
净土念佛,被以为是愚夫愚妇才有的行为,元代天如惟则禅师斥责这种看法,认为这种看法不是鄙视愚夫愚妇,而是鄙视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啊。所以我作《弥陀经疏钞》,来阐发净土念佛法门的甚深旨趣。有人又以为对这部《阿弥陀经》不应该解析的太深,以为毕竟是愚夫愚妇所行持的方法了。所以佛说净土法门的这部经是难信之法,不是这样的吗?
九十三、净土难信之法(二)
有人认为不适宜太深的意思是,这部《阿弥陀经》本来就浅,人为开凿让它变深,所以不可以。噫!《法华经》以治理世间的语言都是实相,而《阿弥陀经》能横断生死轮回,直登八地菩萨不退,难道还不如治世语言吗?有人又认为此经属于大乘方等经典,《疏钞》是圆解,所以不可以。噫!《观无量寿经》也属大乘方等经,隋代智者大师可以圆解;《圆觉经》也属大乘方等经,唐代圭峰宗密禅师可以圆解;《阿弥陀经》我特别为它圆解,有什么不可以?所以佛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不是这样的吗?
九十四、净土难信之法(三)
《华严经》第十卷中,“普发威光主药神得方便令念佛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唐代清凉国师澄观的《华严经疏》说:“专心念一佛号,念佛三昧容易成就,对一佛真心诚敬,其余都是一样的。何况一心凝聚在佛法上,不知不觉已深入大方境界了呢?”前几句是赞扬专念佛号,后二句是深入佛理了,谁说净土法门太浅啊。《普贤行愿品》广泛宣说“不可说世界海,不可说佛菩萨功德”,但普贤菩萨的发愿还是临终不求往生华藏世界而求往生极乐世界,谁说净土太浅啊。圣贤的垂示教导都是这样重视净土法门,但常人们自己要轻视净土法门。所以佛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不是这样吗?
九十五、念佛不碍参禅
古语说“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参禅”,又说“禅净不许互相兼带”。不过也有参禅兼带净土的,如宋代圆照宗本、真歇清了、五代的永明延寿、宋代黄龙悟新、慈受怀深等诸位禅师,都是禅门的大宗巨匠,而他们留心净土,也不妨碍他们参禅。所以知道参禅人虽然念念都在参究本心,也不妨碍发愿,愿命终时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这样呢?参禅虽然得到个悟处,倘若不能像诸佛住常寂光净土,又不能如阿罗汉不再转世,那么这一期生命结束,必定又有个出生的地方,与其生在人世间而去亲近明师,不如生到西方莲花池中而能亲近阿弥陀佛为优胜啊。这样说来,念佛不但不会妨碍参禅,而且实际上是有益于参禅的呢。
晋朝陶弘景用动物作为药材,结果耽误他上升天界。对于杀生来满足口腹,真的是不可以的,损害动物的生命而保全人的生命,能没有罪吗?不知道重视人的生命而轻贱动物的生命,在世间常情可以,但不是佛菩萨的平等心啊。杀一动物命,活一人命,仁慈的人是不干的,何况生死是有定数的,该死的人杀了动物也未必就能活下来呢,不过是白白增加了冤仇相报啊。所以有了病的人用动物作药要好好想想,从事医生的人用动物作药要好好想想。
九十七、勘验
参禅的学人如果有所悟,必须经过已悟的明眼宗师验证才算可以。比如有一个僧人,经常在神庙的焚纸炉中睡觉,有个禅师预先偷偷躲在纸炉里,等僧人进来睡觉,当胸一把抓住,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僧人回答“神前酒台盘”;又有一个僧人,别人说他开悟了,玄沙师备禅师就与他同行外出,到了水边,忽然把他推落水中,同时急问“牛头法融禅师没见到四祖时如何”,僧人回答“伸脚在缩脚里”,等等。这两个僧人,不是胸中通透,一切明了,随呼随应如空谷的回声,随来随现如明镜映照物体,怎么能在仓促匆忙中来不及做手脚时,出言回语这么得当,这么自在!他们平常闲时用意识思量测度,等待机会作偈颂诗词,不会不精彩可观的,就怕想不到迅雷不及掩耳处一场惭愧,能不慎之又慎吗?
九十八、百法寺道者
明朝嘉靖年间,有位修佛道的人,住在杭州吴山百法寺,不乞讨化缘。他有一个弟子,靠卖药奉养他,一天三次饭食,每次吃两碗粥,几根菜,粥是借锅煮的。然后整天在一间屋子里坐着,默然无语,有作佛事的人拜访他,正要发问,他摆手说:“旁边静坐,不要说话。”既然不能说话,于是来人徘徊不甘的离去了。有人进供点心水果,也不接受,说:“已经有稀饭治疗饥饿,没道理让这些东西再到肚子里转一圈,何必呢?”当时虽然没核实他所修的是什么道,但精神专注,脱俗放逸,不沾染一点世间的尘缘,像这样的人今天是非常少的了,也是我所做不到的,因此注意他。
九十九、出世间大孝
儿女对于父母,服侍奉养保证平安,这是孝了;如果成就功名事业让父母也享受荣耀,是大孝了;而劝父母念佛,能得往生西方净土,是比大孝还大孝啊。我出生的晚,刚听闻到佛法,父母就已去世了,不能劝父母念佛,悲痛万分,虽然想挽回,也没有门路了。所以敬告各位,趁父母健在,及早劝父母念佛,父母亡故后,坚持念佛三年,三年做不到,或者念一年,或者念四十九天,都可以了。孝子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可不知道这个道理。
一百、即心即佛
唐代马祖大师说“即心即佛”。大梅法常禅师领会法旨,于是安然住山接引徒众,后来又听到“非心非佛”的说法,而说道:“任随他非心非佛,我只是即心即佛。”马祖印证说:“梅子熟了。”世人赞赏感叹大梅的妙悟啊,但有两种意思,不能不分析一下。直达本来的面目,一信就永远信,再不会被繁琐的各种名相所转移目标,是梅子熟了。如果他固执最先听到的话不变,死守一句话,好像佛典故事中担麻的人始终不肯换成黄金,愚痴到底,这也是熟了,是烂熟的熟,不是成熟的熟啊。《法华经》中的五千人退席,佛说那是“焦芽败种”,就是这种情况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零一、世智辩聪有失
世间人看重聪明,夸耀学识广博,争比诗词文采,但不值得骄傲,因为还是有缺失啊。有的虽然把百家的学问都学完了,文章一世无人能比,结果来生不认识一个字,最明显的如淳禅师以文采超群著名,而摔了一跤起来,顿时成了痴呆,都不用等到来生了。更明显的是,化为异类,就是所谓的只想着水草,其它什么都不知道,原来的骄傲在哪里呢?只有般若是真智慧,蕴藏在八识田中,是古今颠扑不破的真理,就算是在迷途中,一旦有机缘还是会觉悟起来。世俗中人不懂这个道理,也没有什么奇怪,出家人把自己了生死的本分事放在一边忘掉了,反而用尽全力学外在的学问,就太可叹了。
一百零二、好奇
聪明的人多数都好奇,好奇的人多数都会受迷惑。因为好奇的名声传开了,于是各种奇怪荒诞的人士,竞相争献他们的法术,什么驾神托仙,令人又欢喜又惊讶,于是就越来越坚信不疑了。但直到头发白了一事无成,临终也不见效果,才开始怅然悔恨,却已经晚了。当然,比那种至死不悔的要强一些,现在知道悔恨,从此不再受迷惑也是可想而知了。
一百零三、无常信
民间传说故事中有警醒世人的话,有一位老人死去见到阎王,怪阎王没有早点打招呼好有准备。阎王说:“我打了好多个招呼了。你的眼睛渐渐昏花,这是第一个招呼;你的耳朵渐渐聋了,这是第二个招呼;你的牙齿渐渐损落,这是第三个招呼;你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这不知打了多少个招呼了。”不过这是专对老人来说的,如今再补充一下。一个少年也怪阎王说:“我眼睛明亮,耳朵灵敏,牙齿坚利,身体强健,王爷为什么不给我一个消息?”阎王说:“也有消息给你,你自己不察觉罢了。东边邻里有四五十岁的亡者呀,西边邻里有二三十岁的亡者呀,而且更有不到十岁甚至吃奶的婴儿就死亡的呢,这不是消息吗?”所以良马一见鞭影就跑起来了,而那种必要锥子扎到皮肉里才跑,是劣马啊,怎么不令人感叹呢?
一百零四、参禅非人世中事
以前的大德说过:“参禅不是人世间能说的事。”于是有人疑惑唐朝裴休丞相所说的“‘六道之中,可以调心,能修佛法,只有人道有这个能力了’。如果真的像前面这些话说的那样,禅就没地方可参了。”我说:“裴休的话是有道理的。今天提到过去大德的话,是针对那种肉吃饱了,来找僧人聊聊禅的人啊。也是针对那种口说般若,身在寺院,而心向世间荣华富贵的僧人啊。”所以安逸的住留在世俗欲望中,却能证得大乘佛果,人世间有这么大的便宜事,谁不干呢?难道世间真有“扬州鹤”那样两全其美的故事吗?但愿不要因过去大德的这句话就放任自己,参禅肯定是人世间能说的事,只怕没有志气罢了,有志者事竟成。
一百零五、出家(一)
唐太宗说过:“出家的事,是大丈夫的行为,不是将相所能做的啊。”将是以武功平定祸乱,相是以文学歌颂太平,所以天下的大事都是出自将相之手,而说出家不是他们能做的,难道出家是小事情吗?现今的人剃了头发,染了衣服,就以为是出家了,噫!那不过是出了两扇大门的家,不是出了三界如火宅的家啊,出三界的家然后才算是名为大丈夫呢。还不止这点,应该和三界的众生一同出三界,而后才算是大丈夫啊。古时尊敬的前辈有诗歌唱道:“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两字人知少。”最胜儿的意思,就是大丈夫了,大丈夫不容易得见,又何必奇怪“出家”两个字很少人知道呢?
一百零六、出家(二)
一个人最初出家,虽然志向有大小,但都具有一段好的用心。可是时间长了,又被因缘名利污染,于是重新营造宫室,讲究穿着打分,置办田地财产,广收徒弟信众,多积金银财宝,拼命造作在家人那样的因缘,与俗人没有两样了。佛经上说“一人出家,波旬怖惧”,如果像现在这样的出家,波旬可以祝酒相庆了,所以有好心的出家人,必须尽快着眼于看破。我曾经见到深山中的苦行僧,一出山来,就被几十个男女信众归依供养,结果埋没了一生,何况比这更大的诱惑呢?古人说必须重新出离烦恼的家,再次割断世俗的网,这是出家以后的出家啊。出前面的家容易,出后面的家很难,我为了这个出后面的家日夜都在惶恐。
一百零七、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有人问:“我本来修净土,有修禅的人说:‘只要悟自己这个佛就可以了,何必向外求他佛而发愿往生呢?’这怎么办?”我认为这实际是最上等的开示,但执着这话也会有误导,让我打比喻说明。假使有人,他的聪颖才智和孔子的学生颜回相同,而百里千里之外,又有像孔夫子那样的圣人在弘扬大道,还有孔子的三千学生和七十贤徒维护周旋,你听到他们的名声,前往拜访,未必不会更有收获。但你自以为聪颖过人,拒绝去进见,可以吗?当然,如果有悟不愿求往生,我敢保证老兄你还有没悟透,为什么呢?元代天如惟则禅师说过:“你还是没有悟,如果悟了,那么你要往生净土的愿望,就是万头牛也不能挽回啊!”这话深刻啊。
一百零八、参禅
僧人常常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疑就是参究话语而引起的。不过参禅二字起于何时呢?有人说:“佛经上可没有呢。”我说有的,《楞严经》说:“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又说:“内外研究。”又说:“研究深远。”又说:“研究精极。”这说的不是参吗?所以从此以后,尊敬的前辈们教人看公案,起疑情,都是从这里来的。而讲的最为详细明确的,要属唐代鹅湖大义禅师,他说道:“若人静坐不用功,何年及第悟心空。”又说:“直须提起吹毛剑,要剖西来第一义。”又说:“若还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做工夫。”又说:“剔起眼睛竖起眉,反覆看渠渠是谁。”像这样的话还有很多,不能都列出来,参禅的人应当牢牢记住。当然,如果只是在语句文字中推测猜想,在常情意识上琢磨思量,那就又搞错了所谓用功、所谓剖解、所谓反复看的意思了。就与那种静静枯坐的人,事相上不同毛病都是一样的啊,所以不能不辩明白。
一百零九、印宗法师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受了黄梅五祖弘忍大师的心印,就隐藏在屠夫猎户雇佣贫贱人群中十六年,后来到了印宗法师的讲堂,六祖偶然参与风动幡动的争论,印宗听到后马上接待六祖,为六祖正式剃度,并礼请六祖升座说法。人们都知道六祖是龙天护法所推出的大德,不知印宗也是一般人不可比的,他自己说:“我的讲经,就像碎瓦片,六祖所讲的道理,犹如真金。”可是印宗讲经说法很久了,早已经是前辈大法师啊。而如果他的傲慢心没忘,争胜负的心还在,怎么能做到尊贤重道,舍弃自己的见解而再去学习别人,甘愿降低身份呢?六祖固然是古佛再来,而印宗也是六祖的同类啊,圣贤聚会,难道是偶然的吗?
一百一十、亲师
古时候的人,心地没有彻悟通透,不远千里求师问道,一旦得遇真师,就拗断拐杖,收起钵囊不再云游,与真师久久亲近。最先的例子是,阿难一生侍奉佛祖,后来的历代诸位贤德,他们久随善知识参学,不能都列举出来了。只是如宋代石霜慈明老人门下的二位前辈,一个是杨歧方会禅师,辅佐慈明老人终生;一个是九顶清素禅师,侍奉慈明老人十三年。因此早晚熏陶,言传身教,终于得悟佛果成就大器。而我出家太晚,又精力太弱,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的师父度我出家后,就永远离开我了,我到处参访行脚,所到之处,要么被障碍,要么就生病,都是临时住脚而已。于是到了今天,头发白了还是一无所知,还是那么的愚蠢笨拙,可叹啊!我不能在众多的圣贤中作一个侍奉的童子,而在偏僻的乡村里充当教书先生,更是太可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一十一、华严大藏一经
有人问:“佛经中没有能与《华严经》同等相比的,为什么呢?”我说:“昔日唐代玄奘法师翻译《大般若经》六百卷,完成后进献给皇帝李世民,皇帝说:‘《大般若经》这样的庞大,为什么不排在《华严经》前面?’法师说:‘《华严经》具有无量的法门,《大般若经》虽然文字内容多,但只是《华严经》无量法门中的一门罢了。’”有个僧人制作了许多格子供放佛经,《华严经》供在最上面的格子。有一天取出来诵读后,放回到中间的格子,第二天早晨发现《华严经》竟回到上面格子,僧人非常惊异。这当然是佛经的威神所产生的现象,也是持诵佛经的人精诚所感招啊;再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中,唯独只有《华严经》如天王一般,主管宇宙之内,诸候公卿大臣官员,以及普通百姓,都属天王的统辖呢,所以谁能和《华严经》等同呢?
一百一十二、袁母
袁居士的母亲张氏,自幼信奉观世音菩萨甚为严谨。她出嫁时,也恭敬的带着观世音菩萨像。有孕后怀袁居士在腹中十个月,没有一天怠慢放缓对观世音菩萨的礼敬,所以袁居士在幼儿时就知道归向佛法僧三宝,就是所谓胎教的原故啊。闺中人能够全心全意信奉佛的,世间也常常有,至于将要作新媳妇,不急着梳妆打扮使自己光鲜漂亮,而是把观世音菩萨供在梳妆盒上,可真是不同于一般常情,从来没有听说和见到过。昔日苏东坡带着阿弥陀佛的绘像去南方,宋朝葛繁在公署设置佛像,都是不怕讥嫌讽刺,有见识的人很赞叹他们。今天的袁母,岂不是卓然不群的大丈夫吗?
一百一十三、儒佛配合
儒家佛家二教的圣人,他们的教化各有主要的方面,既不必分成两个,也不必非要合成一个,为什么呢?儒家主要是治世,佛家主要是出世。如果是治世,那理论上自然应该像《大学》的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道理就足够了,而过于高深,那么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就难以令人接受;如果是出世,那理论上自然应该是穷高极深,才谈的上解脱生死,而对家国天下就难免会有忽略,这是出世的道理所决定的,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如果定要说儒教就是佛教,那《六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都很齐备,何必等到释迦牟尼出生,达摩大师从西边到中国来呢?如果定要说佛教就是儒教,那何不以《楞严经》、《法华经》治理天下,而又何必假借上古帝王伏羲、神农、尧、舜开创再前,孔孟及各位贤人阐述在后呢?所以两者合起来,弊病都是一样的。当然,能够圆融契机的人,分开也可以,相合也可以,都是没有弊病的,这又不能不知道啊。
一百一十四、立禅
立禅的方法出自《般舟三昧经》,那是因为精进到了极点,怕坐着容易昏沉,不是要站立才算是修道啊,而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有用铁带绑住腰保持身体僵硬直立,也太可笑了。近来更有用砖砌成墙,紧紧围住自己的身体,人站在其中,好像剑在匣子里。并且还借此向他人募捐,愚痴的人没有见识,还要恭敬信奉,于是渐渐又有了效仿这种行为的人。所以奉劝高明的人,遇到这样的人,就应该开导他,劝他走出那个围墙,不要在末法时期显现这种魔障,以免给僧门丢脸。
一百一十五、论疏
佛讲的道理是经,而菩萨讲的道理是论,后来的贤德讲的道理是疏,都是完全领会了经的意义,所以开示众生能够悟入佛法,这个功德太大了。有人认为佛说的经,本来就明显,不需要注释,因为注释反倒不好懂了,于是全都拨到一边去,无论优劣,无论凡圣,统统以为不值一看,这样的说法似是而非,为什么呢?不信传言而信佛经,也算是知道根本,但也太草率卤莽,把深奥的佛经作很肤浅的解释,那过失可不小,也是因为有两种心病啊。一是懒病;二是狂病;懒就是害怕去广泛研究,深入思考,只图省事,不想劳心费力;狂就是上轻视古人,下藐视今人,只是凭自己心里瞎猜瞎想,自以为很高明。新学佛的人没有智慧不能分辨正误,随着众人跟风,我实在很怜悯这样的人,为此苦口相劝。
一百一十六、净土不可言无
有人说“唯心净土,并不存在十万亿佛土外另有极乐净土”。这个唯心的说法,原本出自佛经的语言,真实不谬,但引证的人领会错了佛经旨意。心就是境,心外并没有境;境就是心,境外也没有心。既然境都是心,何必定要执着心而排斥境?拨开境只讲心,说明心没有通达透彻啊。又有人说:“临终所见到的净土,都是自心变现,所以没有净土。”不细想想古今念佛往生的人,临终圣众来接引,以及天乐、异香、幢幡、楼阁等等,只是一个人见到,可以说是自心的净土,但一时间大众都见到了,有的隐隐听到天乐向西而去,有的闻到异香在室中很多天不消散。再说天乐不向别的方向,只是向西去,人已经亡故,异香却还在,这能说是没有净土吗?宋代圆照宗本禅师,别人见他的名字标在西方净土莲花上,难道能把别人的心,当作圆照的心吗?再试问你:“临终地狱现前的人不是心所变现吗?”回答:“是心了。”“那人堕地狱了吗?”回答:“堕地狱了。”既然堕地狱,那有地狱是很明确的了,净土就没有吗?心现地狱的人,能堕到一个真真实实的地狱;心现净土的人,就不能往生一个真真实实的净土吗?所以宁可说有如须弥山那样大,不要说没有如芥子那样小,慎重啊慎重。
一百一十七、随处净土
有人说“我不是不信净土,也不是轻视净土而不愿往生,只是我要去的与别人不一样。东方有佛我就往东去,西方有佛我就往西去,四维上下,天堂地狱,只要有佛的地方,我都可以去,不像天台永明延寿等诸位求净土的禅师,必须是专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说法是很高明的,含义是很深的,但不可以效仿。经上说:“譬如弱羽,止可缠枝。”所以知道羽毛已经长成,身强力壮,才可以翱翔在云天,任意飞往四面八方呢,这可不是初发菩提心的人所能达到的啊。《观无量寿经》里世尊开示韦提希十六观法门,必须是太阳将要落山像悬着的鼓然后定心向着西方,而古时大德就有坐卧都不忘向着西方的,他们岂不知任何一方都有佛国吗?大解脱人,可以去任意一个地方,如果做不到这样,那就应该严格遵守佛的教导。
一百一十八、阴阳
有人说:“万法从阴阳开始,不应在阴阳前面再加上一个太极,所以说,先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是阳而地是阴了;夫妇是人类衍生的根本,夫是阳妇是阴了。”可是先有天地后有万物,这是孔子说的,《易经》中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也是孔子说的,择取其中一句,丢弃其中另一句,这是什么意思呢?宋朝理学大师周敦颐说:“无极而生太极。”还把无极放在太极之上,何况阴阳呢?唐代圭峰宗密禅师的《华严原人论》就是说无极也不算穷尽源头,在起信真如生灭以前叫做一个“心”。前面的说法可谓太肤浅了。
一百一十九、出胎隔阴之迷
古人说:“声闻乘人在出胎时还会糊涂,菩萨乘人转世隔阴也会迷失。”我起初疑惑声闻乘人已经具有六通,菩萨乘人双修定慧,怎么昏昧都还没有免除?后来想到自己的情况,观察他人的行为,还有过去的事情,平时忽然就一片茫然了,何况转世隔阴呢?刚搬迁到新房子里住,夜里起来还搞不清东南西北,何况刚从胎里出来呢?不过那些圣贤的昏昧,只是暂时发昏很快就明白了,稍一糊涂马上就觉醒了啊。而我们这些凡夫,就始终是昏昧而自己一直不知道啊,在轮回中舍一个身体又得到一个身体,转世昏昧就是这样的厉害。那么现在的出路就是,必须坚固我们的正心,不要刹那间失去一点觉照,再加上勤苦虔诚,求生西方净土,一旦生到西方净土,那么昏昧就不足忧虑了。而那种糊里糊涂的放心,又不信净土,就很危险了。
一百二十、刘道原不信佛法
宋朝司马光说:“史学家刘道原最不信佛法,他说过:‘人生就像在旅店一样,旅店中所使用的物品,人离去就可以都放弃了,哪有把物品都带走的呢?’可以说是见解分明而处理很勇猛了。”但这是人死神也灭的观点啊。可是旅店中店主人的物品,确实可以放弃,难道自己的行李,也都不带走了吗?所谓“唯有业随身”就是自己的行李啊。司马温公认同刘道原的观点,为什么呢?谏官刘元诚说:“司马老先生对这件事很明白。”刘元诚认同温公的观点,又为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二十一、传佛心印
天台宗后来的老前辈,认为真正传佛心印的只有天台宗,而对达摩的禅宗就忽视不提。唐代圭峰宗密禅师认为荷泽神会禅师是传承曹溪六祖慧能大师,传佛心印的也只有荷泽神会一个支系,而对南岳怀让禅师、青原行思禅师两个支系就忽视不提。于是明教契嵩禅师著《传法正宗记》,编定传承世系,自佛弟子大迦叶开始传到曹溪,西天竺印度有二十八个祖师,东土中国有六个祖师,并包括后来的南岳、青原两支,而天台宗和圭峰两家的说法就自然消失了。今天还有为天台宗解释的,但绝没有为圭峰解释的了,所以天台宗门下还断断续续,而圭峰门下悄无声息了。为天台宗解释的人说:“二十四祖师子比丘遇害后传承就断绝了。”可是大修行人遇害,就如游园观景,哪有佛法随着人的身体灭失而灭失的道理呢?《传法正宗记》真的是宗脉正理可以成为万世的楷模啊。
一百二十二、传灯
自从佛祖拈花,迦叶微笑领悟法旨,直到六祖舂米传承衣钵,从西域到我们这里,佛法心灯相传续照。黄梅五祖授记曹溪六祖说:“再往后佛法就由你开始大行其道了。”所以六祖之后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发扬光大分为五宗,在唐朝最兴盛,接着宋朝也很美好,到了元朝还算人多,如今只有残余的光亮就要燃尽了,之所以这样,没有种子的原故啊。祖师怀让说:“你学心地法门,就如播下种子,我说佛法要理,就像天降甘露。”可是没有种子,天降甘露有什么用呢?当今剃发染衣的出家人虽然遍地都是,但都是为外面世俗的事奔忙,比较注意里面的,又不过是遵守戒律,埋头做事,诵经礼忏而已。有谁能发无上菩提之心,单为这件事,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紧扣自性而深入参究,不浪费一寸光阴,而务必求得开悟呢?所以希望没有种子的空田收获粮食,要求佛殿外的露柱开放鲜花,没有这样的道理啊。
一百二十三、金丹
有人问:“道家玄门说‘《金丹》的修炼法,与二乘坐禅很有些相同’,这话对吗?”我说:“这是紫阳真人张伯端的话了,不说不同的地方而说相同的地方,不直接说很相同而说很有些相同,显然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啊。当然,修禅的人不可因此而产生不同的见解,学大乘佛法是不要学二乘的,所以《梵网经》斥责二乘是邪是恶,何况像《金丹》这种相同中有不同的呢?”有人问:“《金丹》可以了解一下吗?”我打比喻说:“炼铅汞而成丹,就好比修定慧而成道啊,神凝气结,就成了大丹;止极观圆,不是真性是什么?其目的虽然不同,但是道理是可以互相对照的。道家尚且认为身上的精气神是外在的药,而教人求内在的药,所谓元精元气元神,那些从事什么五种金属八种药石,燃烧什么茅草的也太迷惑了吧。禅宗还认为十地菩萨见性如同隔着一层薄薄的纱,而必须是永远断除了无明才是妙觉。那些到化城就不走了,停留在百尺竿头不动的人,还差得很远很远呢。可惜的是有些圆顶方袍的僧人,号称佛子,不为佛种子繁荣昌盛着想,而专心的去颂读老子的《道德经》、讲解庄子的《南华经》,不是也太颠倒了吗?”
一百二十四、四十二章经遗教经
东汉明帝夜晚梦到金人,派使者到印度,请到佛经《四十二章经》,这是圣教传入东方震旦的开始了。今天的人因为《四十二章经》的语言浅近,所以僧人不诵持,法师也不专门为他人讲解。可是这本经并不浅近,也有深远的,有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人们不细察啊。再说《遗教经》,是佛祖入灭时最后留下的很重要的话,好比世间所谓的遗嘱了。子孙不记祖宗创始的源头,是忘本啊;子孙背弃父母临终的遗嘱,是不孝啊。作为僧人为什么不好好想想这个道理呢?我认为这两部经实在是末法时期救治众生病苦的良药,不能忽视,不能忽视!
一百二十五、大悟小悟
相传宋代大慧宗杲老和尚,曾经大悟有十八次,小悟就数不清了。我认为修道人时时会有点觉醒的感触,叫做有所省悟,忽而有点省悟,不是大彻大悟,所以叫小悟,或许等到次数多了,就达到大悟。而世尊夜见明星而廓然大悟,是一悟就彻底悟了,不再有二次三次啊。再如历代诸位祖师,有唐代灵云志勤禅师“直至如今更不疑”的;有宋代高峰原妙禅师“自此安邦定国天下太平”的;有临济义玄禅师“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的。虽没有达到佛境界,也都是大悟啊。但像这样大悟小悟重重叠叠累次不断,则过去的不疑恐怕更要起疑了;过去的太平恐怕更要变乱了;过去的无多子恐怕更要欠缺了;怎么称得上是大悟呢?如果是无明虽然断了,还要断最后穷极细微的无明;公案虽然参透了,还要透彻最后极易让人错乱的公案;那么几番大悟还是有可能的,但不应该多达十八次啊。
一百二十六、悯下
明朝周思兼的《学道纪言》记叙唐一庵先生与众位友人夜晚谈话,到了睡觉的时候,问大家:“现在还有杂事要处理吗?”众友人说:“没有。”一庵说道:“今天非常寒冷,我们喝酒很开心,各位的仆人还没有安排寝室呢。”众友人感愧不及一庵周到,所以会这样,因为人在此时只有打哈欠想睡觉的心思而已,而唯独一庵能体察众友人体察不到的情形,真是仁慈的人说的话,如佛菩萨的慈悲啊。我因此想到出家人今日在寺院中,百事不操心,十指不沾水,他们入睡时,也想到过寺院杂役还没有安住的地方吗?也想到过寺院杂役劳累不息,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吗?是因为众僧在办佛道的事啊。古人说过:“道业若不成就怎么消受得起。”怎么不寒心呢?
一百二十七、菩萨
人们见到佛祖批评偏空小乘,并赞叹大乘,于是知道菩萨道是应当修行的。但不弄清菩萨道的真实意思,而只是空有其名,为害就很大了。所以没有度自己能先度别人的,就是菩萨了;而自己的生死大事还不明白,却好为人师,就不是了。六度同时修,万行都具备的,就是菩萨了;而专门注重世间有为法,把出世的心地法门全抛在一边,就不是了。没有五怖畏包括恶名怖、大众威德怖,坦然自在的,就是菩萨了;而知道有错不悔改,轻狂傲慢,就不是了。杀生是为慈悲,偷盗是为布施,乃至妄语变成实话,种种行为都是权宜方便度众生,是不能以常情来限制的,就是菩萨了;而毒害、抢劫、欺诈,甚至破坏佛教的律仪,不信因果,如过去流传的“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的邪说,就不是了。这些都是只为了虚名而忘掉了实际意义,不认真学习柳下惠的节操,而是简单模仿像邯郸学步一样啊。菩提大道还没成就,业障因果倒先来了,慎重慎重。
一百二十八、愿力
宋朝名相吕蒙正每天早起礼拜佛,祝愿说:“不信三宝的不要生在我家,愿子孙世世代代吃皇粮,护持佛法。”后来吕氏所生的后代,如吕公著、吕好问、吕用中,都是富贵显赫而信奉佛法。其实吕文正公也只是人世间的善愿,但竟然得到了他所期望的,甚至累世不绝,何况求生净土,这样出世间的大愿呢?吕文正公的愿,必然是在子孙后代身上实现,结果怎么样不知道,何况求生净土,必然是在自己身上实现,所以知道往生净土不成,还是因为精诚不够啊。昔日有一富贵人家,供养一位僧人,问僧人说:“师父百年之后,肯来我们家吗?”僧人只是一笑,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儿子。年代近一些的是总戎范君,也是他父亲供养过的僧人了,两件事正好类似。不过一时的笑谈默认,就真的生在豪门,那么累积很久的精诚,岂能不生在净土的莲花中吗?这是因果的必然,不容商量啊。
一百二十九、不起念(一)
宋朝宰相李文靖公院子里的花栏坏了,他进进出出就好像没看见,身边办事的人请求修葺整理,李公说:“怎么能让这种事动我的念头呢?”唐代仰山慧寂禅师住持寺院,土地神想参拜禅师而很久没有机会。有一天禅师偶然进入厨房,干活的人碰坏了餐具,禅师不觉动了念说:“可惜信众的布施。”土地神于是才得以对禅师表示敬礼,说明禅师平时,可是一念不起啊。所以邵康节说:“一念不起,鬼神莫知。”《大乘起信论》说:“离念相者,等虚空界。”而我们这样的人从早到晚,胡思乱想,层层叠叠,不知有几千几万,想要超脱生死,证入涅槃,可能吗?
一百三十、不起念(二)
从前有修道的人,在溪水旁搭茅蓬修行,夜晚听到窗外有人说:“明天有戴铁帽子的人会代替我。”道人知道是鬼。第二天黄昏,下起大雨,溪水突然猛涨,一个男子头顶着锅,要冒着雨渡溪水,道人急忙制止。到了夜晚,窗外又说:“三年时间才等到一个人,又被这位先生所救,我一定要报复。”道人在屋子里端坐,鬼绕着屋子找遍了也没找到,很失落地离去了。找不到是因为一念不起的原故啊,可知人找东西是找外形,而鬼找东西是找心啊,心空而形体就同时空了,谁说道士中没有高人呢?我们应当用来自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17:01 , Processed in 0.219962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