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浮世莲花

[大德开示] 宣化上人开示录(一)----宣化上人讲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人怀疑这种道理是不可能的。静坐怎么会把空气给消毒呢?现在来讲一个故事:在宋朝有位大文学家,名叫苏东坡,当时有位大禅师,名叫佛印。两人是道友,常有往来。有副对联:‘出入有僧皆佛印,往来无客不东坡。’证明他们的感情是很融洽的。

有一次,苏东坡居士作一首偈颂:‘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送给佛印禅师评论,因而引起二人的辩论。我们现在看这首偈颂中的‘毫光照大千’,用这句来说明道理。这毫光就是电疗,照大千就是消毒。毫光能把大千世界混浊有毒的空气,消灭得一干二净,乃至丝毫的毒素再也不存在。

你能以毫光照大千,便能消除你的一分空气毒;他能毫光照大千,便能消除他的一分空气毒;大家能毫光照大千,便能消除大家的一分空气毒。大家同心协力来帮助世界电疗这个病,这世界污浊的空气,就会越来越少,光明的空气,也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空气便能完全转为清净。要知道污浊空气就是毒素,光明空气就是智慧。

现在的空气为什么会污浊呢?因为一般人不知道修行,不会使用电疗,所以空气越来越污浊。我们修道人要负起责任,使空气清洁。不但自己要勇猛精进地坐禅,还要劝亲戚朋友来坐禅。坐禅的功德是无量无边,对身心有不可思议的好处,如果他们不相信的话,教他们试一试,不久即可得到不可思议的好处。大家努力坐禅,毫光照大千,空气的毒素,自然被消灭了。

各位注意!只要把妄想停下来,就会放出智慧光明,这种毫光能照大千,有消毒作用,你们会有无量功德,这种功德,能使全世界人类都得到好处。什么好处?就是把空气的毒素毒菌消灭,人类便再不会患绝症──这是间接得到的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魔是来帮助你修道

在前边所讲‘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你坐在禅堂里,打这个妄想,静坐一须臾,就有功德,胜造七宝塔,想来想去,连一须臾的时间也没有静坐,那么,一点功德都没有。为什么?好像认指为月一样,只见手指不见月,还说功德无量!无量!坐在那里念无量!又说,我能毫光照大千!我能毫光照大千!这种境界不是用想的,也不是用说的,而是去行的。

你能真正清净入定,那时才能毫光照大千。不能入定,胡思乱想是没有用处的,想来想去都是妄想,和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又在想,我怎么样能入定呢?我怎么样能开悟呢?如果打这个妄想,怎么样都入不了定,怎么样都开不了悟。为什么?你只在皮毛上用功夫,不在般若上用功夫,竟向外找,不向内求,永远找不到的。

各位,你们应做电疗医生来帮助这个世界,拯救空气污染中的众生。成就空气清洁中的佛,那么,大家现在要静坐,不要打妄想。这一点,希望你们要明白,要了解。现在我把清净空气的电疗法告诉大家,你们不妨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

今天是禅七第二天,你们所用的功夫有没有上路?是上正觉的路,也就是菩提路。你们参‘念佛是谁?’有没有提起来?你们的妄想是不是放下了?若是没有提起‘念佛是谁?’赶快把它提起来。好像‘猫捉老鼠’一样,聚精会神在等待;又好像‘鸡孵卵’一样,一心一意在想小鸡;又好像‘龙养珠’一样,谨慎专一地保护,能念玆在玆来研究,才能有成就。

我们是持‘日中一食、夜不倒单’的戒律。这种苦行敢说是世界第一家,尤其在打禅七的期间,每天坐十二小时,走六小时。这样辛苦,需要营养,所以在中国,从前打禅七的时候,每天晚上每一个人可得两个大菜包,皆大欢喜。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规矩,所以吃中饭时要加菜,叫大家吃饱一点,有力气跑香。佛教的戒律,规定‘日中一食’,就是在正午的时候吃饭,一天只能吃一餐。到后来就改为过午不食,就是过了十二点钟以后,不可以再吃饭。可是在早晨可以吃粥,这是因为没有超过中午,所以不是犯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禅七期间,如果没有吃饱,那么,跑香、行香、坐香,都没有力气,就会生退转心。怎样生的?参禅的人,到了晚上,肚子发牢骚,批评你太自私,只知道修行,只知道开悟,对它一点也不关心,令它受痛苦。说你修的是什么道?一点慈悲心都没有,于是乎就不和你合作,所以使你容易生出退转心,不愿意修行了,前功尽弃。所以在禅七的期间,一定要吃饱,才有精神求智慧解脱。

今天讲‘打禅七吃包子’的故事,这是真人真事,不是虚构。在中国宁波天童寺,该寺方丈叫密云禅师,他是个明眼善知识。该寺的维那师父,也是个明眼善知识。不过,这个维那的慈悲心太多,那个方丈的慈悲心太少。方丈和尚是‘摩诃萨不管他’的作风,维那师父是‘菩提萨埵爱管他’的作风,两个人的思想不同,所以作法是对立的。

在打禅七的时间,大家勇猛精进打坐,求智慧解脱。这位慈悲的维那师父,在晚上看大众肚子饿,没有食物,无精打彩地坐著;有的昏沉,有的掉举,不是睡觉,就是坐小。本来坐时是三尺高,现在是一尺半,为什么?因为肚子饿,挺不直腰,所以叫坐小。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之后,就没有法子继续维持下去。

维那一看这种情形,便发慈悲,为照顾大众的健康,所以用神通力,在定中到厨房偷锅粑,每个人分一块。等开静时,大众睁开眼一看,在膝上有锅粑,就偷偷吃了。人是铁,饭是钢,马上就有精神了,跑香时,也不觉得疲倦,不像饿的时候,跑也跑不动,要在旁边休息。这位慈悲维那,偷了两天锅粑,给大众当点心,不料在第三天,被方丈和尚发现他偷锅粑,于是被迁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在第三天早晨,管理厨房的和尚,发现锅粑不见了,以为被老鼠偷去了,因为职责的关系,乃向方丈和尚报告这情形,请示方丈和尚。老和尚说:‘那么,就捉老鼠吧!’到晚上,方丈和尚在定中观察,发现维那在定中又去厨房偷锅粑,于是把维那的身体放在凳底下。等维那回来一看,自己的房子不见了,仔细的寻找,在凳下找到,于是把身体拖出来。这时,方丈和尚说:‘你在做什么?你这个大老鼠,敢到厨房偷锅粑,现在你犯戒,你知道吗?犯戒是要被迁单的,明天你走吧!我们这里不留你了。’

这位被迁单的维那说:‘您迁我的单,是可以的。可是我有一个要求,请您答应我。’方丈和尚说:‘你要走了,还要求什么?’维那说:‘参禅的人,一定要吃饱饭,才能用功修行。如果吃不饱,的确不能修行,所以我到厨房偷锅粑,是为大众,不是为我自己。希望方丈和尚发点慈悲,每天晚上,每人分两个大包子,若能这样做,我就向和尚叩头顶礼。我走之后,也不会打妄想。’

方丈和尚一想,这话很有道理,便说:‘好吧!答应你的要求,满你的愿。’从此之后,每逢打禅七,晚上每人可得两个包子吃。这位维那师父问方丈和尚:‘我应到何处?’方丈说:‘你到四川去,到那里去建道场,因为那地方的护法和你有缘。’于是他用神足力,来到四川看见有一个地方,有两棵大桂树,枝叶长得非常茂盛,于是在树下打坐。后来被当地的护法居士发现,认为他是老修行,是有德行的高僧,于是便在桂树下建一所寺院,命名为‘双桂堂’。他就在此堂传法授徒,后来有很多参禅者开悟,他也成为开山的祖师。

参禅,好像人饮水一样,冷暖自己知道。用功有上路自己知道,用功没有上路自己也知道。用功上路的人,应该继续努力,没有上路的人,更不可懒惰。在打禅七的时候,要把一切放下。所谓‘提得起,放得下。’提得起什么?提得起‘念佛是谁?’放得下什么?放下所有的妄想,能把所有的妄想放下,智慧便生出来,若是放不下妄想,所用的功就不会相应。

在这七天之中,应该勇猛精进,不生丝毫懒惰的心,不生丝毫怀疑的心。大众一起用功,用功到无人无我的境界时,便会得到自在。若能用功到非空非色,就和‘如来’合而为一。若是没有明白非空非色的境界,应当生大惭愧心。为什么我用功得不到相应?这是无量劫的习气太深的缘故。所以心中想向菩提路上走,事实上却不愿意向前走,总想向后转。要知道习气重,业障深,更应该把妄想放下。放下妄想,并不困难,只要把自己忘了,便没有妄想。就因为有了自己,才忘不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在禅堂里,用功修行,修到上不知有天,中不知有人,下不知有地。天地人都没有了,东西南北也忘了,这时候,一念不生,就全体现;全体大用,你都会得到。整天打妄想的话,功夫就不会相应。所以,要用功到一念不生,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卧不知卧。行、住、坐、卧都不知道,所谓:

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
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

这时的你,就和太虚合而为一,能和‘太虚’合而为一,才能豁然贯通,忽然明白过来,这就是顿悟的境界。

顿悟,是平时用功,用到相应,才能豁然开悟;如果平时不用功,就不会有顿悟。好像小孩子出生之后,天天被薰习,到时候就会说话,他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好比开了悟。到时候就会走路,当他迈第一步的时候,也好像开了悟。他怎样迈第一步呢?因为天天看大人走路,在这种环境薰习之下,自然而然地会走路。我们用功也是这样,今天用功,明天用功,用来用去,功夫相应了,一念不生,没有妄想,就会开悟。

这种开悟,或者是今生天天用功修行,时时用功修行,等到功夫成熟时,便开悟了,这是今生用功开悟。这时,有人说:‘我看见一个人,他根本没有用功修行,可是他到禅堂不久就开悟了,这是什么道理?’这种情形是特殊的。今生他虽然没有用功修行,可是他在前生是用功修行,不但修行,而且还是时时刻刻在修行。不过,只差一点点没有开悟,等到今生他遇到这种境界就开悟了。

顿悟,虽然是即刻开悟,但仍须靠前生所栽培的善根。好像种田一样,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获。如果在春天不下种子,到秋天怎能收谷?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修道人也是这样,无论开悟或没有开悟,都应该勇猛精进,努力向前,希望在最后一秒钟得到收获,认识本来面目。

我们为什么不认识本来面目?因为‘我相’没有去掉,‘自私心’没有去掉。如果没有‘我相’和‘自私心’,就会认识本来面目。你要想不认识本来面目,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修也可以,不修也可以,因为没有什么希望。我们修道人,一定要有一种希望,希望明白人是从什么地方来?又到什么地方去?想知道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要把这个本来面目认识清楚,就要不怕苦不怕难,才能返本还原,也就是得到金刚不坏身。

我们在禅堂里做什么?就是锻炼金刚不坏身。既然是金刚不坏身,那么,就应该不知道苦,不知道疼,要是怕苦怕疼,便不能成就金刚不坏身。这个金刚不坏身是由锻炼而成的,现在就是锻炼金刚不坏身,把身体锻炼得坚坚固固,永远不坏。

这时候,有人在打妄想说:‘我修这个不是为了这身臭皮囊,锻炼它不坏有什么用?’不错!你的理论很正确。可是,我说的‘金刚不坏身’,不是你说的那个臭皮囊。那么,它是什么?就是‘自性’的金刚不坏身,也就是法身和慧命,以及自性清净本源的金刚不坏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要知道,修道不是容易的事,你想修道,就会有魔,这种魔不是从一个地方来的,而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有的是病魔,有的是烦恼魔,有的是天魔,有的是人魔,有的是鬼魔,有的是妖魔。魔是从你不认识的地方来的,令你道心不坚固,令你修行不进步,他们用种种方法来诱惑你,威胁你,令你生退转心,令你无定力而失道心。

坐禅到了相当程度时,就有魔来考验你的道力如何?或者化现为美貌的男女来引诱你。你不动心便过关,如果动心就堕落,这是紧要的关头,切记切记!一失足成千古恨!境界来考验我们修道人,我们也要考验境界是假是真。

用什么方法呢?这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心不乱、一念不生地念。是假的境界,便会慢慢地消失了;是真的境界,越念便越清楚。坐禅人不明白这个方法,有许多人走火入魔,丧失道业。又有许多人认为入了魔,而放弃开悟的机会。

在我年轻的时候,听人说:‘修道就有魔。’我不相信,还骄慢地说:‘什么魔我都不怕,妖魔鬼怪我都不生恐惧心!’自己以为没有什么关系,哪知道没有多久,魔果然来了。什么魔呢?是病魔,这场大病害得我七、八天人事不省,什么也不知道。当时,自己知道功夫不够,所以经不起考验。妖魔鬼怪、天魔外道我都不怕,就怕病魔,还是降伏不了,还是忍受不了。所以修道人,不能说自满的话,说自己什么都不怕。如果你自满,麻烦就来了。

那么,修道人要怎样呢?要用战战兢兢的心情来修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时刻刻要谨慎,要注意,提高警觉,这样才可以修道。一言以蔽之:‘少说话,多打坐。’这是修道的基本大法。修道人的道业有所成就,是谁帮助的呢?就是魔来帮助的,好像一把利刀,是在石头上磨利的。修道人开了智慧光,也就是魔来帮助你开的,这个魔,应该把他当作护法看。

所谓‘见事省事出世间,见事迷事堕沉沦。’你若能觉悟,对境能明白,这就是超出世界;你若不能觉悟,遇著事就迷了,就会堕入地狱。所以修道人不怕有魔,只怕没有定力。魔是来帮助你,是考验你,来看你有没有功夫?有没有定力?你要是有功夫有定力,无论什么样的魔,也不能动摇你。

修道人,时时刻刻把‘生死问题’挂在眉梢上,时时刻刻都要了生脱死。要知道无论什么事情,都没有‘生死大事’来得重要。这个生死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不知怎样生,不知怎样死?所以在没有真正了解之前,应该努力用功,否则,永远要受生死束缚,而得不到解脱。

在修道时,要想这个‘生死问题’,把什么魔都当作护法,他是来帮助你修道。有人骂你、打你,他是帮助你修道。有人说你的是非,找你麻烦,也是帮助你修道。总而言之,逆来顺受,都把他当做帮助你修道的朋友,那么,烦恼就没有了。没有烦恼,便生出智慧。有了真正智慧,那个时候,一切魔都没有法子来动摇你的心。

为什么会被魔的境界转呢?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圆满。智慧不圆满,遇事就迷惑,认识不清楚。我相、人相都生出来,众生相、寿者相也生出来,烦恼相也跟著跑出来,如果有智慧就没有这些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达摩祖师来中国
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

梁武帝普通元年(西元五二○年)九月,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初祖)从印度乘船来到中国,抵达广州豋岸,来到金陵(南京),和梁武帝问答,因不契机,离开金陵,北往洛阳。路过神光法师讲经处,顺便进来,发现神光法师辩才无碍,有天华乱坠、地涌金莲的境界,知道是载法之器。此时,神光法师见一位印度和尚来听经,情不自禁,生起我慢之心。讲完经之后,就在达摩祖师面前打个招呼。

达摩祖师提出问题:‘请问法师,你在这里做什么?’

神光说:‘正在讲经。’

达摩又问:‘你讲的是什么经?’

神光不耐烦地说:‘你从什么地方来?’

达摩说:‘从印度来。’

神光又问:‘难道印度不讲经吗?’

达摩说:‘当然要讲经。不过,讲的是“无字真经”。’

神光又问:‘什么是无字真经?’

达摩说:‘无字真经,就是一张白纸。你所讲的经,黑的是字,白的是纸,你讲它做什么?’

神光一听,心里不高兴,就说:‘我讲经,教人了生死。’

达摩说:‘你凭什么教人了生死?你自己的生死还没有了呢!’

神光一想,这个黑和尚,一定是魔王化身,来诽谤三宝,我要试一试他的法力如何?于是用念珠(铁制,作为降魔武器)朝达摩祖师脸上打去。此时,达摩没有防备,不幸被击中,门牙被打掉两颗,菩提达摩一想,圣人(达摩祖师是证果圣人)的牙齿如果落在地上,那里就会大旱三年。为慈悲众生起见,将两颗门牙吞到肚中。所以留下‘打落门牙和血吞’的成语。达摩一言不发,转身走出道场,踩一芦草,渡过长江,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思禅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光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是胜利者,不知达摩修忍辱波罗蜜行门。菩提达摩刚走,无常鬼就来了,就对神光法师说:‘你是神光吗?’神光说:‘我是神光,有什么事情?’无常鬼说:‘我奉阎罗王的命令,请你去喝茶,谈谈你讲了多少经?念了多少经?还有多少经没有讲没有念?’神光一听,吓得魂飞九霄云外,知道寿命将终,乃恳求地问:‘谁能了生死,不受阎王所管?’无常鬼说:‘就是刚才那个满脸大胡子,被你打掉两颗牙齿的黑和尚。’神光一听,后悔自己,不应该发无明火,将证果圣人打跑了,于是乎向无常鬼要求:‘能不能让我去找那个和尚,学学了生死之法?’无常鬼同情地说:‘可以!不过速去速回,我好交差。否则,我担待不起。’

神光日夜赶路,急追达摩。追到嵩山,远见达摩祖师面壁而坐。欣喜若狂,急忙来到达摩祖师面前,恭恭敬敬地顶礼,忏悔地说:‘请和尚慈悲,宽恕弟子鲁莽,不知和尚是证果圣人,多所冒犯,请和尚赐我了生死之法。’达摩回头一看,没有说话,继续打坐。神光跪在达摩面前不起来。一跪就是九年。

我们参禅打坐,坐不到两小时,腰也酸了,腿也疼了,就受不了。或者打吃饭的妄想,或者打喝蜜水的妄想。总而言之,心猿意马,控制不住,时时刻刻想往外跑。神光法师为法忘躯的求法精神,一跪就是九年,谁能跪九小时,恐怕办不到吧!

有一天,天降大雪,神光仍然跪在达摩面前。雪厚约有两尺之深。此时,达摩抬头一见,深受神光这种求法的精神所感动。便问:‘你跪在这里做什么?’神光说:‘恳求和尚慈悲,传授躲阎王之法。’达摩说:‘求法不是容易事,等天降红雪时,再传法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光一想,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作菩萨时,为求半句偈,曾舍身命。这念一起,福至心灵,见石壁上挂了一把戒刀,乃取下来,砍断自己的左臂,血涌如泉,将雪染成红雪。捧红雪来到达摩面前,请求传法。达摩说:‘你为法断臂,求法真诚。’于是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之法传授于神光,改名为慧可。

慧可又问:‘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沉默良久,然后才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说:‘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豁然大悟,成为禅宗第二祖。后将衣钵心法传授于三祖僧璨大师,又传四祖道信大师,再传授于五祖弘忍大师,又传授于六祖惠能大师,此时,禅宗分为两派。北宗以神秀为代表,主张‘拂尘看净,成为渐悟’,他的偈颂: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南宗以惠能为代表,主张‘立即开悟,成为顿悟’,他的偈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后来分为五宗,就是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达摩的偈颂:

吾本来玆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果然到了六祖时,分为五宗。这种法在中国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现在又把这法传到美国来,但是不需要跪求。只要诚心修行,就可以得到这种法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禅的姿势
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

万佛圣城每年都有几个禅七,每次七天。每年在弥陀圣诞时,先打一个佛七,然后连著又打三个禅七,为期二十一天。每年参加者,都是有始有终,功德圆满。今年希望参加者,也要贯彻始终,不可半途而废,退出禅堂;否则,前功尽弃,浪费时间,一无所得。

打坐的姿势,要端然正坐,腰要直,头要正,不可前俯,不可后仰,不可左斜,不可右歪,然后结双跏趺坐,就是把左脚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脚搬到左腿上,这才合乎标准。因为结双跏趺坐,容易入定,所以叫‘降魔坐’,又叫‘金刚坐’,又叫‘莲华坐’,这种姿势能消灭无量劫的业障,能了生死,生出无量功德。

在一开始打坐时,必须练习这种基本的坐姿,再调整身体,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这是控制妄想的秘诀。然后将呼吸调匀,不急不缓,使其自然。这时再参‘念佛是谁?’时间久了,就会起作用。

参禅,好像‘母鸡孵蛋’一样用功夫。母鸡虽在想鸡子,可是体不离蛋,专心致意在孵蛋。不是孵了五分钟,就跑出去,过了一个时候,又回来孵蛋,不到五分钟又跑了,这种情形,永远孵不出小鸡来。我们参禅打坐也是这样,要念玆在玆,不怕腰酸,不怕腿疼,不怕苦,不怕难。一心一意在参,为什么?参‘念佛是谁?’参到山穷水尽,水落石出的时候,便是开悟时。

参禅,又像‘龙养珠’一样用工夫。龙时时刻刻保护它的宝珠,没有不注意不谨慎的时候。所以这个宝珠,一天比一天光明,它昼夜六时精心的保护。参禅的人,也是这样,时刻不能生杂念。古德说:‘一念不生全体现’,可以说妄念不生全体现。没有妄想,就会有所成就。

参禅的人,不想成佛,不想开悟,不想得智慧,只是努力用功,勤加修行,到时候自然会开悟。不可去想什么时候能开悟?如果这样一想,想到无量劫,也不会开悟。在禅堂里,行行坐坐,坐坐行行,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成功的机会。所谓‘久坐有禅。’

参禅,又好像‘猫捕鼠’一样用工夫,要聚精会神守在老鼠洞旁,等待老鼠出来,一爪捕之,不可懈怠,散乱其心就不能注意了。参禅的人,亦复如是,时时刻刻提起正念,不生妄念。这是参禅初步入门的知识。

修道人,不要到南山去找‘道’,也不要到北海去找‘道’。道,就在你的身边。你能结双跏趺坐,专心致意参禅,这就是道。不要有好高骛远的心,向外驰求去找道,那是永远找不到,舍近求远,到处找困难的事。这就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8 20:46 , Processed in 0.365366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