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renren

[大德开示]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31:何谓名法与色法?是所谓心法与色法,或十二缘起之名色一支的名法与色法?又此二色法相同吗?
答31:有关名法与色法的知识是很深广的,详细解释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若想要清楚地了解它们,你必须彻底地研究《阿毗达摩藏》;在此我只能简要地回答而已。名法(精神现象)包括心与心所。心有八十九种,包括善心、不善心、果报心与唯作心。心所有五十二种,包括:
通一切心的心所,如触、受、想、思、作意、精进等;
不善的心所,如愚痴、瞋恨、贪欲、邪见等;
美的心所,如信、念、无贪、无瞋、慧根等。
色法(物质现象)有二十八种,包括四大种色及二十四种所造色,如颜色、气味、食素等。它们可以依照来源而分成四类,即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与食生色。
至于十二缘起当中的名色这一支,根据经教的方法,这里的「名」是指果报心与其相应心所而已,不包括善心、不善心、唯作心与它们的相应心所。这里的「色」主要是指业生色及由果报心产生的心生色。然而,无可避免地,时节生色与食生色也都包括在内,因为这两种色法分别由上述两种色法里的火界(tejo-dhatu)与食素所产生。因此这里的「色」也包含四类色法,所以色法与十二缘起当中名色一支的色是相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32:五蕴的定义为何?
答32: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色是物质;受是感受;想是内心烙下印象;行包括许多附属的心理现象(心所);识就是心。色蕴是十一类物质的集合,即包括过去的、未来的与现在的、内在的与外在的、粗的与细的、低劣的与高尚的、远的与近的色法。同样的道理,受蕴是十一类感受的集合;想蕴是十一类内心印象的集合;行蕴是十一类心所的集合;识蕴是十一类心识的集合。
另一种分类法是:二十八种色法是色蕴,其中包括四大种色与二十四种所造色。六种感受是受蕴,即对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触觉及心理目标的感受;或者乐受、苦受与舍受是受蕴。六种内心印象是想蕴,即对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触觉及心理目标的印象。除了受与想之外的五十种心所是行蕴。六种心识是识蕴,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
这只是简单的介绍。若想深入地了解五蕴,你应当在良师的指导之下详尽地研学《阿毗达摩藏》,并且透过实际修行止观去照见它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33:今生贫穷、多病的果报跟过去世有关吗?如果有,是不是宿命论,或是常见?
答33:对于这件事,你必须分辨人道生活与天道、地狱道生活的差别。天道与地狱道称为业果生活地,意即该道的众生透过业力的果报而得到其生活。人道则称为精进果生活地,意即人道的众生透过精进的结果而得到其生活。由于过去世业力的缘故,天道与地狱道的众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自然就得到快乐或痛苦的生活。人道的众生则不同,他们的生活不只与过去世的业力有关,也受到今世的努力与智慧影响。因此,业力、努力与智慧是决定人生幸福的三项因素。
就以你所提到的贫富问题为例,如果一个人有发财的善业力成熟,并且付出足够的努力与运用智慧,他能够变成大富翁并且享用自己的财富。
然而,如果一个人只是有发财的善业力成熟,但是不付出努力,也不运用智慧,那么即使得到了大量的财富,他也无法保有,终究会失去财富而变得贫穷落魄。生在佛陀时代的大富长者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与妻子都各得到多达八亿元的遗产;然而,后来他们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变成乞丐。除此之外,尽管他有足够的善业力,能支持他在那一世就证得阿罗汉果,但是由于他不付出努力与运用智慧来修行佛法,所以他一直到死亡都还只是一个可怜的凡夫。
如果一个人没有致富的善业力成熟,但是付出努力与运用智慧去赚钱,他无法变成富翁,但是仍然能享有某种程度的舒适生活。由此可知,努力与智慧比业力更重要。
有一个关于三条鱼的故事,能给予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从前,有个渔夫在恒河捉到三条鱼。这三条鱼当中,一条相信努力,一条相信业力,另一条相信智慧。相信努力的那条鱼认为自己单靠努力就能逃脱,因此牠一再地奋力跳跃,企图挣脱渔网。渔夫被牠激怒了,就用划船的桨狠狠地打牠,把牠打死了。相信业力的那条鱼认为如果自己有逃脱厄运的善业力,该业力会自动地产生果报;因此牠静静地躺在甲板上,等待好运自动来临,一点也不想付出任何努力。第三条鱼相信智慧,牠认为自己能采取理智的行动而逃脱,因此牠一直观察周遭的情况,留意适合采取行动的时机。
渔夫将船划向岸边。当船接近岸边时,他一脚跨上岸,另一脚还留在船上,那时他无意中让渔网打开了一道隙缝。那条相信智慧的鱼把握这稍纵即逝的良机,迅速地从那道隙缝中跳出渔网,落入水中,并且立刻游回恒河去。
由这个故事的启示,我们可以了解智慧是这三项因素当中最重要的。
至于生病,有四项可能的因素,即业力、心理、时节(火界)与食物;因此并不是所有疾病都由业力造成。
佛教是分辨道理的,教导人有因才有果;没有因就没有果。如此的因果正见既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常见。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命运已经完全注定,无法改变,那么你就是宿命论者。根据佛陀的教导,当一个业力成熟而且即将结成果报时,那业力的果报是决定的、无法改变的;但是当一个业力尚未成熟时,它的果报是尚未决定的、可以改变的。摩诃目犍连尊者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他般涅槃之前,他在过去某一生中企图杀害父母的恶业力成熟了,因此他被痛打到全身的每一块骨头都粉碎。即使他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仍然无法改变这种恶报。然而,由于他已经断尽一切烦恼,所以除了当生已经成熟的那些业力之外,其他所有的业力都不能产生果报。般涅槃之后他就解脱了生死轮回。
如果你相信你的前世和今世是同一个人,意即同样的那个人从前世生到今世来,或者你相信有一个灵魂从一世投生到另一世,那么你就是有常见。根据佛陀的教导,没有灵魂或自我存在。你的前世是由剎那生灭的名色法构成的,你的今世也是由剎那生灭的名色法构成的,它们是不同的。没有一个不变的「你」或人存在。然而,过去世累积的业力产生今世的五取蕴,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而不是完全不相关的。因此佛教既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常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问34:请问禅师,修完止禅与观禅的修行者应该再修习其他法门或重复练习止禅与观禅?若是重复,他应该先从那个阶段复习?或可以随心所欲,想复习那个阶段都可以?或有一定的原则?请禅师慈悲开示。
答34:根据佛陀的教导,只有在证得阿罗汉果之时,观禅才算修完;在你成为阿罗汉之前都必须继续修行止禅与观禅。《相应部.七处善经》中说:每一位阿罗汉都经常将心安住于三种修行法当中的一种,即依照十八界、十二处或缘起而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注释称这三种修行法为「经常住处」。此外,阿罗汉也修行止禅与观禅,以受用禅那中的安乐住处与果定中的涅槃乐。若阿罗汉想入灭尽定,他必须循着一定的次第修行止禅与观禅。
有些禅修者已经练习了观禅的所有重要课程,因而声称自己已经修完观禅。其实那样说是不正确的。他们必须一再重复地修行止禅与观禅,并且以圣典中的教理谨慎地检查自己的禅修体验。通常需要花费许多年的时间如此复习与检查,才能确定自己的情况,因此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禅修成果是不恰当的。一般而言,有两种复习观禅的方法:一种是从生灭随观智开始复习;另一种是从自己还观照得还不够清晰的阶段开始复习。复习时很重要的原则是必须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止禅与观禅修法方法正确地实行。
问35:何谓法眼净?什么是初果?
答35:在《转*轮经》及其他某些经中,法眼净是指须陀洹道而言;在另外一些经中,法眼净是指阿那含道而言。
须陀洹是证悟涅槃的四类圣者当中的第一类。「须陀」意为「流」,即指圣者之流;「阿洹那」意为「进入」。因此须陀洹的意思是入流,即进入圣者之流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问36:如果自己感到自己的贪爱、瞋恚与痴迷都消灭了,那他是否可以宣称自己是阿罗汉?或者如何自行验证?
答36:我们必须了解烦恼有三个层次,即:
潜伏性的烦恼:潜藏在名色相续流当中,没有在心中显现出来的烦恼。
困扰性的烦恼:浮现在心中、造成困扰的烦恼。
违犯性的烦恼:促使人造作不善的身业或语业的烦恼。
阿罗汉必须完全灭除这三层次的烦恼。就凡夫而言,当心中没有烦恼生起时,他可能会感到自己的烦恼都消灭了。然而,那种境界可能只是因为困扰性的烦恼与违犯性的烦恼暂时被强有力的观智或禅那降伏而已,实际上他还未证得圣道智,还有潜伏性的烦恼存在。只要还有潜伏性的烦恼存在,遇到诱发的因缘时,困扰性的烦恼与违犯性的烦恼可能再度生起。
大龙大长老就是一个很有名的例子:他是法施阿罗汉的老师,已经修行止禅与观禅超过六十年以上,然而他还是一个凡夫。虽然他还是一个凡夫,但是由于强而有力的止观禅修力量,所以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里他的心中都没有烦恼生起,而且他持戒非常清净、严谨。由于这些缘故,他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果。
有一天,他的学生法施阿罗汉坐在自己的日间住处,心里想:「我们住在伍加瓦里卡的老师大龙大长老是否已证得最究竟的沙门果位呢?」于是他照见到他的老师还是一个凡夫,而且知道若他的老师不了解这项事实的话,那么他一直到死亡都还只是一个凡夫。于是他以神通力飞到老师的日间住处,感恩老师并且执行对老师的义务之后,他坐在一旁。大龙大长老问说:「法施贤友,你为什么忽然来到这里?」法施阿罗汉回答说:「尊者,我想来问一些问题。」大长老说:「问吧,贤友,我会尽自己所知道的来回答你。」于是法施阿罗汉问了一千个问题,大龙大长老毫不迟疑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
法施阿罗汉称赞老师说:「尊者,您的智慧真是敏锐。您在什么时候达到如此的境界?」大长老回答说:「六十年以前。」法施阿罗汉问说:「尊者,您修行禅定吗?」大长老回答说:「贤友,禅定并不困难。」法施阿罗汉说:「尊者,那么就请您变出一头大象来吧。」大长老就变出一头全身纯白色的大象。法施阿罗汉又说:「尊者,现在就让那头大白象两耳向外伸张,尾巴直竖,长鼻伸入口中,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声,向您直冲过来吧。」大长老照着他所说的一一地变现了。然而,当他看到那头凶猛的大白象朝着自己飞奔过来的恐怖景象时,他跳了起来,拔腿就跑。法施阿罗汉伸手捉住老师的袈裟边缘,说:「尊者,诸漏已尽的人还会胆怯吗?」
这时大长老才了解自己还只是一个凡夫。他跪了下来,说:「法施贤友,请帮助我。」法施阿罗汉说:「尊者,不要担心,我正是为了要帮助你才来的。」于是他为老师讲解一种禅修业处。大长老领受了业处之后,向行禅的道路走去。当他走到第三步时,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因此,向别人声称自己的成就是不好的,因为你很可能会像大龙大长老那样高估了自己。你最好能依照佛陀的教导谨慎地检查自己。例如:须陀洹圣者完全灭除了身见、怀疑、嫉妒、悭吝与戒禁取见。他对佛、法、僧三宝具足不可动摇的信心。他持戒清净,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绝不愿故意犯戒,即使是在梦中亦然。有时他会无意中在身、口、意方面犯过错,但是他会坦白地认错,绝不会隐瞒自己的过失。由于他已经透彻地了知缘起及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因此他彻底地灭除了认为有灵魂或自我的邪见。无知的人误认为有两种「我」,即至上我与生命我。至上我是指造物主;生命我是指由一生转世到下一生的我或死后断灭的我。须陀洹圣者断除了这两种我见。因此,如果你有时会生起犯戒的心,或怀疑三宝,或相信名色法是你或你所有,或者你相信有创造世界的造物者,那么你就不可能已证悟须陀洹果,更不用说阿罗汉果。
斯陀含圣者将贪、瞋、痴的力量减弱。阿那含圣者灭除了瞋恚与欲界的贪爱,因此他不会再生气、忧愁或害怕,也不会对感官享乐有任何执着。即使是在家人,当他证悟阿那含果之后,他自然就放弃金、银、钱、宝等物。因此,如果你还会生气、忧愁或害怕,或者你还接受金钱等,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那含果。当你的六根接触到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时,如果还有丝毫的爱着生起,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那含果。当你的六根接触到可厌的六尘时,如果还有丝毫的恼怒生起,你也不可能已证得阿那含果。
阿罗汉已经完全灭除了其余的一切烦恼,包括骄慢、掉举、无明、昏沉与睡眠在内。他对生命没有丝毫的留恋。他的诸根安详宁静,了无瑕疵。他经常照见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唯有在他注意概念法时,才会知道「这是男人、女人、父亲、儿子……」。因此,如果你还贪爱自己的生命或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罗汉果。如果你不具足持续不断地经常照见行法为无常、苦、无我的强有力正念,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罗汉果。
以上所说的只是自我检验的一些例子而已,你应当在良师的指导之下,详尽地研究上座部圣典,以便彻底地了解如何验证自己的禅修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37:何谓正念?有正念之时必有正知吗?
答37:有四种正念,即:
身念处:对身忆持不忘;
受念处:对受忆持不忘;
心念处:对心忆持不忘;
法念处:对法忆持不忘。
因此正念就是将心安住于身、受、心、法这四种目标,对它们明记不忘失。
正念的特相(或相)是沉入目标,犹如石头沉入池中一般,而不会像漂浮在水面上的空心葫芦一样。正念将自己本身与相应的名法沉入禅修的目标。当你修行安般念时,你的正念必须沉入气息中。
正念的作用(或味)是不忘记禅修的目标;它持续不断地将心保持于目标。
正念的现状(或现起)是守护着心或守护着禅修目标,使烦恼无隙可入,因此与正念相应的心理状态不会受到烦恼压制。正念的另一种现状是使注意力与目标正面相对。
正念的近因(或足处)是对禅修目标强而稳固的想或四念处。
有四种正知,即:
有益正知:了解一项行动是否有善法之利益的智慧;
适宜正知:了解一项行动是否适合做的智慧;
行处正知:经常专注于修行止禅的智慧;四十种止禅业处都包括在内;
不痴正知:了知究竟名色法、名色法之因缘及它们无常、苦、无我三相的智慧;这包括所有的观禅。
正念通常与正知同时生起。正知就是智慧或观智。当禅修者的正念与正知都强而有力时,修行止禅与观禅就容易成功。
在禅修的过程中,正念强的时候,定力就会强。当正念与定力强的时候,正知也会强。相反地,正念弱的时候,定力就会弱。当正念与定力弱的时候,正知就无法生起。这就是为何佛陀在《谛相应.三摩地经》中开示说:
「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
由此可知,定力是正知(智慧)生起的直接因素。然而,没有正念的话定力就无法生起。这就是为何当正念与定力弱的时候正知就无法生起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38: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禅修者?
答38:要成为一个好的禅修者,最重要的是要立定正确的禅修目标。如果禅修的目标正确,你的禅修态度也就正确。如此就能一直走在正道上,不会被误导而走入歧途。那么,禅修的正确目标是什么呢?佛陀在亲自授人比丘戒的许多场合里清楚地宣示了禅修的目标。他说:
「善来,比丘。法已善说,坚持梵行以究竟离苦。」
因此,究竟离苦就是你禅修的正确目标。要达到此目标,你必须灭除一切烦恼,因为烦恼是苦的原因。有十种烦恼,即贪欲、瞋恨、愚痴、傲慢、邪见、怀疑、昏沉、散乱、无惭、无愧。你必须谨记在心:你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些烦恼彻底灭除。然而,在你的禅修力量还不够强之前,至少你应当努力避免受到这些烦恼控制。
要灭除一切烦恼就必须修习戒、定、慧三学。不过,在禅修的路上有许多陷阱与岔路;如果不小心谨慎,你可能会由于修行上的部分成就而落入烦恼的陷阱及走上歧途。这就是佛陀之所以开示《小心材譬喻经》的缘故。他开示说:
「在此,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拥有供养、恭敬与名望,而其他那些比丘则默默无闻、微不足道。』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供养、恭敬与名望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他退缩与懈怠。我说这个人就像需要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内树皮与外树皮而砍下树枝与树叶,认为它们就是心材而带走的人。如此,无论此人将它们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
这是《小心材譬喻经》当中提到的第一种禅修者,由于他对供养、恭敬与名望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与走上歧途,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接着佛陀开示第二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供养、恭敬与名望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持戒清净,品行良好,而其他那些比丘则持戒不清净,品行恶劣。』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他退缩与懈怠。」
佛陀说这种禅修者就像将外树皮误认为是心材的人。由于他对戒行的成就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与走上歧途,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接着佛陀开示第三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能够专注,心力集中,而其他那些比丘则不能专注,心神涣散。』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他退缩与懈怠。」
佛陀说这种禅修者就像将内树皮误认为是心材的人。由于他对定力的成就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与走上歧途,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接着佛陀开示第四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成就知见。他乐于那知见,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具有知见地生活,而其他那些比丘则没有知见地生活。』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他退缩与懈怠。」
佛陀说这种禅修者就像将边材误认为是心材的人。由于他对知见的成就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注释解释说:这里所说的「知见」是指天眼通而言,即能见到平常人无法看见的微妙色法的能力。然后佛陀开示第五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成就知见。他乐于那知见,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
这种禅修者不因为上述的种种成就而感到骄傲自满,他不落入烦恼的陷阱,一直走在正道之上,继续有系统地修行止禅与观禅。最后他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因此经上说:
「借着以智能来彻见,他灭除了诸漏。」
「诸漏」是「诸烦恼」的同义词。这句经文的意思是:他以阿罗汉道智彻底地灭除了一切烦恼。佛陀如此地描述这种禅修者:
「我说这个人好比是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下大树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带走的人。如此,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能达成。」
然后佛陀以这段话来总结他的开示:
「所以,此梵行生活不以供养、恭敬与名望作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知见作为它的利益,而以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作为它的目标、心材与终点。」
注释解释说:所谓「不可动摇的心解脱」是指阿罗汉果而言。阿罗汉果是上面所说阿罗汉道智的结果。因此,如果你真诚地效法本经所说第五种禅修者的模范,终有一天你也能灭除一切烦恼,成就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究竟脱离一切苦。这就是成为好的禅修者之方法。
问39:女众修行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答39:在修行上各人有各人不同的障碍。我们无法说那些障碍单是女众才有,男众没有。不论男众或女众,都有智慧利的人。因此在佛陀的弟子当中,不但男众方面有上首弟子,女众方面也有上首弟子。不论你是男人或女人,都必须精勤修行以克服欲贪、瞋恨、昏沉与睡眠、掉举与追悔、怀疑这五盖,你的禅修才能有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40: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都不用功,能解脱吗?
答40:由于初果圣者已经以须陀洹道智透彻地了知四圣谛,因此他们不可能不精进修行。
问41:纯毗婆舍那法能修到阿罗汉吗?
答41:是的,如果正确地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方法而修行的话,纯毗婆舍那法也能修到阿罗汉。这种阿罗汉称为纯观行阿罗汉,通常他们必须从四界分别观开始修行。
学佛群疑
问42:请问禅师对尸体捐给医院解剖做实验的看法如何?会不会对下一世投生善道有影响?
答42:将尸体捐给医院是一种弱的善业;尽管是弱的善业,但是仍然是很有利益的,因为即使是尚未行善之前确定要行善的动机都能带来善报。圣典中也提到:──「我说,就善法而言,即使只是出现在心中都是很有利益的。」确定要布施某物的动机是善的前思。一个人在布施之前生起善的前思即使只是五分钟之久,心中也已经累积了许多善业;这些善业能产生善报。有三种思,即造业前的思、造业时的思与造业后的思。这三种思都能在业力成熟时产生果报。
如果一个人对生命还有执着,而且他想要在死后捐献自己尸体的那个善前思在他临死时成熟,那么该善业力能造成他来世投生于善道。然而,这种情况发生的机会非常小,因为这种善业的力量很弱,通常要到未来的某一世才能成熟。
问43:请问禅师,有些人天生有阴阳眼,能看到鬼道众生,甚至在有人往生时能看到死者的气只有呼,而没有吸。请问此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禅法呢?
答43:这种能力称为「业生通」,意即由业力所产生的特殊能力;该业力可能是他们在过去世禅修的业所产生。也可能由于他们刚从天界或梵天界投生到人间来,因此能看到一般人见不到的事物。
问44:请问禅师:植物人还有心吗?
答44:由于植物人依靠机器来维持生命现象,因此很难说他是否还有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45:请问禅师对为亡者作功德的看法?若有作用,其作用有多大?
答45:在《长部.教授尸伽罗经》里提到:作子女的人有义务要行善并且将功德回向给过世的父母亲。
在《增支部》的《生闻婆罗门经》中提到,除了阿罗汉之外,每一个众生死亡之后都会投生到五趣当中的某一趣。五趣就是天趣、人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阿修罗则是饿鬼趣里的一种。在这五趣当中,只有饿鬼趣里的一种饿鬼能因为他人回向功德而获得利益,其他的都不能。这种饿鬼称为「他施活命饿鬼」,意即他们依靠别人回向功德而生活。
如果一个人死后投生于天趣或人趣,他会依照自己过去所造而已经成熟的善业力而享受那一趣的乐报;如果一个人死后投生于畜生趣、地狱趣或投生作「他施活命饿鬼」以外的其他种饿鬼,他会依照自己过去所造而已经成熟的恶业力而遭受苦报。在这些情况下,他都无法由于前世的亲朋好友回向功德给他而获得利益。该功德的利益只有行善者自己能受用而已。
「他施活命饿鬼」获得别人回向的功德之后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在饿鬼趣中享受快乐;另一种是脱离饿鬼趣。会得到那一种结果决定于他自己的业及所受到功德的强弱。我将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在古时候,难提迦是频伽罗王的将军,他持有断见,死亡后投生为「他施活命饿鬼」。他的女儿优陀罗是须陀洹,布施前来托钵的阿罗汉比丘食物,并且将功德回向给父亲难提迦。已转世为「他施活命饿鬼」的难提迦呼唤出「善哉!」来随喜优陀罗的功德。由于此善业的力量,他在饿鬼趣中享受犹如天界一般的快乐达到六个月之久。六个月之后他在饿鬼趣的生命结束,由于断见的缘故,接着他投生到地狱去。
另一个例子是频毗娑罗王过去世的亲戚。他们在毗婆尸佛的时代是国王御厨里的厨师,负责调理供养毗婆尸佛与十万位比丘的食物。然而,他们自己先享用了那些食物,然后才供养给佛陀与僧团。由于这项恶业的缘故,死后他们投生于地狱。在地狱经过一段长久的时间之后,他们投生为「他施活命饿鬼」。
当拘楼孙佛出现于世间时,他们来请问佛陀何时他们才能脱离饿鬼趣。拘楼孙佛要他们问下一尊佛──拘那含牟尼佛。他们等待了一段很长久的时间,直到拘那含牟尼佛出现于世间,就去请问同样这个问题。拘那含牟尼佛要他们请问下一尊佛──迦叶佛。他们又等待了一段很长久的时间,直到迦叶佛出现于世间,他们就来请问同一个问题。迦叶佛告诉他们说:他们将在乔达摩佛的时代脱离饿鬼趣。于是他们等待乔达摩佛出世,又经过了一段很长久的时间。
到了我们的佛陀──乔达摩佛──的时代,这些饿鬼过去世的亲戚频毗娑罗王供养竹林精舍给佛陀与僧团,但是他并没有将功德回向给他的亲戚。这些饿鬼得不到他们长久以来期盼的功德,由于热切盼望早日脱离饿鬼趣的痛苦,他们夜晚时就在频毗娑罗王的御花园里发出恐怖的大声哀嚎。频毗娑罗王感到非常恐惧,第二天早晨就去请问佛陀这件事情。佛陀告诉他这些饿鬼的故事以及帮助他们的方法。于是频毗娑罗王供养佛陀与僧团食物与资具,并且将功德回向给那些饿鬼。为什么他需要再做新的善业然后才回向呢?因为只有造完善业后立刻做的回向才对「他施活命饿鬼」有帮助。当频毗娑罗王回向功德给他们时,这些饿鬼非常欢喜,并且呼唤出「善哉」以表达随喜。由于他们的恶业力已经即将穷尽,所以在随喜之后他们就脱离饿鬼趣而投生到天趣去了。
了解回向功德能造成这两种结果之后,我们都应当布施、持戒、修行止禅与观禅,并且将这些善业的功德回向给已经过世的亲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46:请问禅师对肉身不坏的看法?那是修行的目标吗?
答46:佛陀开示说:众生的心愿能够由于其清净的戒行而达成。那些肉身不坏的人可能在当生或过去某一生中曾经持戒清净;以清净的戒行为基础发愿死后尸体不腐烂。当那个善业力成熟时,他们的肉身就能在死后很久都还不腐坏。
在缅甸就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人发现有一个女人的尸体经过很长久的时间都还是完好如初,没有腐坏的迹象。然而那个女人在世时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也没有持守戒律。在这种情况下,她的肉身不坏可能是由于过去某一生中持戒清净与发愿的缘故。
然而,长远地来说,他们的尸体终究还是会毁坏与消失的,因为「诸行无常」;包括色身在内的一切行法都是无常的。无论如何,这绝不是修行的目标。修行的目标是要灭除一切烦恼,证得究竟离苦的境界──涅槃。
问47:据说佛陀对当时的信众所开示的大都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开始,然后观察信众的根基,给予开示诸欲的过患,及苦集灭道之诸佛本真。请告诉我怎样布施才能获得好福报?怎样持戒才能不受地狱恶道烧烤,享有大功德?升天之论是什么?诸欲的过患是什么?
答47:这种教法称为「次第说法」。佛陀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以这种系列来说法。对于戒与定都已达到清净的比丘,佛陀直接教导观禅;最初的五比丘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他们都证得须陀洹果之后,佛陀为他们开示《无我相经》,单纯只教导观禅,没有谈到戒与定。对于持戒已达到清净,但是定力还不够强的比丘,佛陀就从禅定的修行方法开始教起,《小空经》就是一个例子。在《小空经》里,佛陀教导世间的八定及灭尽定。对于持戒还未清净的人,佛陀就从戒开始谈起,例如《意愿经》。对于需要听闻布施论、持戒论、天论等的人,尤其是对于在家居士,佛陀才开示「次第说法」。
至于获得好福报的布施方法,《中部.布施分别经》提供我们许多这方面的知识。在那部经中佛陀列举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从对佛陀的布施谈到对没有道德的人的布施,乃至对畜生的布施。每一种布施都有它的利益,但是接受者的德行愈高,布施所带来的利益就愈大。再者,即使布施给同一类的接受者,其利益还依照布施者的动机而有不同:例如,以不期待回报的清净心所作的布施利益高过以期待回报的不清净心所作的。
布施可以由于布施者或接受者或双方的清净德行而得到净化。净化了的布施能带来殊胜的利益;因此,若想由布施中获得殊胜的果报,应当具足五项条件:
布施者戒行清净;
所布施之物以正当的方法取得;
布施者的心清净无染(不期望回报);
布施者对业果法则具有坚强的信心;
接受者也是戒行清净。
具足这五项条件的布施能够产生很大的果报。然而,佛陀并不十分称赞这种布施,因为这种布施还会造成未来的投生。只要还有投生,就肯定还有老、病、死、愁、悲、苦、忧、恼。佛陀赞叹另一种布施。他在《布施分别经》中如此开示:
「诸比丘,当一位阿罗汉以清净无染的心,相信业果的殊胜,布施如法取得之物给另一位阿罗汉,那么此布施是世间所有布施当中最崇高的一种。」
这种情况有五项条件:
布施者是阿罗汉;
所布施之物以正当的方法取得;
布施者具有清净无染的心;
布施者对业果法则具有坚强的信心;
接受者也是阿罗汉。
这种布施不会产生未来世的投生,也就不再会有老、病、死、愁、悲、苦、忧、恼。这就是佛陀赞叹说这种布施最崇高的理由。
然而,如果布施者还不未证得阿罗汉果,他如何能行这种布施呢?在《难陀母经》中,佛陀教导两种可行的方法:当布施者与接受者双方都已经远离贪、瞋、痴,或者当双方都在为了灭除贪、瞋、痴而精进修行。这种布施也可以算是最崇高的。这种情况乃是布施者在行布施时修行观禅,观照自己的名色法、接受者的名色法及布施品的究竟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他还必须观照布施前、布施时与布施后的善名法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这种布施通常不会造成未来世的投生。若想解脱生死轮回,最好能行这种布施。
至于持戒,比丘应当遵守比丘戒;在家居士至少应当持守五戒。能够终身谨慎地持戒是最好的;不时地违犯戒律则是不好的。在家居士若有适当的机缘,也应当持守八戒或九布萨支。所谓「九布萨支」就是持守八戒时也修行慈心观。这是《增支部.九法集》里记载的。持戒可以避免人遭受地狱的烧烤之苦。当戒行被禅定与观智所围绕时,这种戒行变得更殊胜与有力,更能避免人堕入地狱。如果能获得圣者所喜之戒,意即证得圣果,那么就肯定不会再堕入地狱。
天论是指谈论天界的快乐、福报。我们无法衡量天界的快乐。如果你想要知道,你应当亲自去那里看。例如他们的宫殿非常华丽,以金、银及各种珠宝建造而成,依照个人过去的业力而有不同。有些宫殿长宽各三由旬;有些乃至长宽各四十由旬(一由旬大约相当于十一公里)。
至于诸欲的过患,佛陀以种种方式加以讲解。在《中部.哺多利经》中,佛陀举出几种譬喻来说明沉迷于欲乐的危险:一只饥饿的狗无法因为啃没有肉的骨头而消除饥饿与虚弱;感官欲乐就好比是没有肉的骨头一样。当一只秃鹰口中叼着一块肉而飞行时,牠会被其他群鹰攻啄与抓攫,因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块肉一样。当一个人握着炽燃的草扎火炬逆风而行时,他会被火炬焚烧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束火炬一样。当一个人掉入充满灼热火炭的坑陷时,他会被灼烧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火炭坑一样。一个人梦见可爱的花园,醒来之后则丝毫见不到那花园的迹象;感官欲乐就好比是梦一样。一个人向别人借物品来使用,物主将物品要回去之后此人会感到很沮丧;感官欲乐就好比是借来的物品一样。一个人爬上果树去摘果实,当那棵果树被人从根部砍断而倒下来时,树上的那个人会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棵果树一样。因此,感官欲乐带来许多痛苦与绝望;感官欲乐当中潜藏着很大的危险。这就是诸欲的过患。
在《中部.摩犍地耶经》中,佛陀所举的例子之一是:
「摩犍地耶,假设有一个痲疯病患者,四肢长满了脓疮与水泡。由于被种种虫所折磨,所以他用指甲将伤口上的痂疤抓下来,并且在火炭坑上烘烤自己的身体。他愈抓伤口上的痂疤、愈烘烤自己的身体,他身上的伤口就愈肮脏、愈发臭、愈受感染;然而在他抓自己身上伤口的时候,他感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与享受。同样地,摩犍地耶,未脱离感官享乐之欲的众生,受到欲爱的折磨,受到欲热的烧烤,却仍然沉溺于感官享乐。这样的众生愈沉溺于感官享乐,他们的欲爱就愈强烈,他们就愈受到欲热的烧烤;然而在他们沉溺于五欲之乐时,他们感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与享受。」
因此,感官欲乐的过患之一是它会使人沉迷得愈来愈深,无法自拔。最后只有趋向灭亡与遭受长久的恶道苦报。
佛陀在《六处相应.燃火之教经》中谈到执取尘相的危险。他说:
「诸比丘,即使被一支火红的、燃烧的、炽烈的、灼热的铁钉刺穿眼根,仍然好过于执取眼根所对的色尘之相状与特征。因为如果心识系缚于对那相状或特征的欢喜,而万一此人在那一刻死亡的话,他就可能投生于二趣之一,即地狱或畜生道。由于见到这种危险,所以我如此说。」
然后佛陀以同样的方式解释执取声音、气味等的危险。此人之所以投生到地狱或畜生道的理由是:一生当中最后一个速行心──临死速行心──会决定下一世的投生。如果由于爱欲或其他烦恼的缘故,使得不善的临死速行心生起,死亡后他会投生于恶道。举例而言,苏巴玛天神的五百位天女在享受天界的感官欲乐时死亡,死后投生于地狱。由于对感官享乐的爱欲,她们的临死速行心是与贪相应的不善心。那成熟的不善业力引导她们到地狱,这种业称为「近业」,意即临死时回忆起过去所造之业或临死时所造之业。苏巴玛天神见到她们的不幸遭遇,并且发现自己在七天之后也将投生到同样那个地狱,他感到非常忧虑。于是他带着剩下的五百位天女来向佛陀求助。听完佛陀的开示之后,他们全部证得须陀洹果,因此永远免离堕入恶道的危险。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诸欲的过患及脱离诸欲的重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07:57 , Processed in 0.137782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