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挺好的

[原创] 般若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 发表于 2011-12-11 12:41
5, 继续做比喻。“梦里明明有六趣”,不但有六趣,六根六尘六识统统在,所以能听能看能说。不但有这些, ...
有大觉悟,才知人生是一场大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点题外话:个人建议,布施网应该合并子论坛,最后只有明心斋(或叫大讲堂),实修天地,佛法人生。所有子论坛的帖子全部在一个主论坛上面,但是每个帖子可以进行主题标记,比如原创,地藏经,念佛禅等,因此现有子论坛的功能并不丧失。

现在网络时代,大家最缺的就是注意力,所以一个网站应该想办法集中这些有限的注意力,自然就有人气效应。现在这种分太多子论坛的方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合并论坛,大家在一个版面上讨论,不用分散开去各个子论坛,相当于合计个子论坛的人气于一个主论坛,这个主论坛的人气自然很高。

其次,网络时代,大家都习惯于网络快餐,看东西越来越快,因此很容易感到无聊,想看新东西。如果一个论坛帖子的流动性小,网友就容易懈怠无聊,不来浏览,就更没有新的帖子出现,进入一个负循环。如果合并论坛,帖子多,心东西多,大家就喜欢来开,并且容易有人气,就更加激发新的帖子,这是一个正循环。

害怕东西太多,好东西很快沉底,找不到?很有可能,但是也会更加激发那些有兴趣的网友不断的关注自己喜欢的帖子,添加新东西来吸引人气。最终的结果就是自然选择,留下来的,人气最旺盛的一般是好东西。版主师兄们也可以容易的选择那些精华保存起来。一个新人一般从精华开始看起,如果精华做的好,网站就有吸引力。

现在佛教网站这么多,我们布施网已经能够做的很好,很多师兄付出了很多,我们都赞叹感恩。但是设计上仍然存在不少网络资源浪费现象。如果能稍微调整,布施网的潜力非常大。如果有很多的顾虑,大可先从一个大的板块开始,比如合并所有的明心斋的子论坛;或者合并其中的几个小的子论坛成一个新的单一主论坛,看看运行结果如何。

点评

嘿嘿,因缘生因缘灭。或许有那么一天也说不定  发表于 2011-12-30 02:20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契机应时恒顺众生 深切随喜感恩“挺好的”的好建议 布施网除了细枝末节的改动,还需要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 实行内省:充实建设;外扩:吸引摄护 把布施网之外的因缘众生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2-14 1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2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感恩师兄提出宝贵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挺好的 发表于 2011-12-12 09:51
说点题外话:个人建议,布施网应该合并子论坛,最后只有明心斋(或叫大讲堂),实修天地,佛法人生。所有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契机应时恒顺众生

深切随喜感恩“挺好的”的好建议

布施网除了细枝末节的改动,还需要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

实行内省:充实建设;外扩:吸引摄护

把布施网之外的因缘众生吸引集合而来!

不要看起来挺热闹、却整天就那么几个人马甲马甲满天飞新瓶装旧酒的折腾

人气足了,相应的工作量也可以随喜分担

分担风雨,共享阳光

感恩一切





点评

回复“挺好的”:善哉。如是如是。所愿相融。集思广益,承载包容,心若虚空,量周沙界,一堂和气却不搞一言堂  发表于 2011-12-14 22:07
我完全同意你的说法!“分担风雨,共享阳光”,我们需要更多各种观点的朋友的加入。很多网站都有嫡系跟非嫡系的问题,希望我们布施网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1-12-14 2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挺好的 于 2011-12-16 08:53 编辑

忘失菩提心,是名魔业

大家都知道要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否则“学法无益”,因所作皆魔业故。
我们都学了很多菩提心的经典了,回家人老师也多次开示。诸位同修都知道什么是菩提心了吗?

1) 大慈大悲之心
2) 广度众生之心
3) 自利利他之心
4) 无四相之心
5) 究竟成佛之心
6) 观一切皆幻之心
7) 无杂念无思无想一念不生之心
8) 清清静静明明白白之心
9) 了知一切而不着一切之心
10) 平常心
11) 出离心


上面那个才是呢(可多选)?

点评

本是一心无多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2-15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5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 发表于 2011-12-15 09:48
忘失菩提心,是名魔业

大家都知道要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否则“学法无益”,因所作皆魔业故。

17.jpg

本是一心无多心




点评

说的挺好的,再增加一个多选项: 12) 以上各心皆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2-16 0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挺好的 于 2011-12-16 21:56 编辑
至善佛缘 发表于 2011-12-15 19:37
本是一心无多心

说的挺好的,再增加两个多选项:

12) 以上各心皆是
13) 以上各心皆非

这个可是一个关键核心问题哦,大家可一定要诚实的面对自己,选出自己所一直认为的正确答案。
你认为哪个心是对的,你就会不断的朝那个方向去努力,尽管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你在这样做。比如如果你认为一念不生之心是菩提心,你就会下意识的念佛,打坐,入定,追求一念不生。而一念不生之心,可能就不能同时还能有慈悲之心,广度众生之心。
但是如果你选错了呢?辛辛苦苦学佛一辈子最后竹篮打水,可一点也不是玩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挺好的 于 2011-12-16 22:15 编辑

也许还有其他对于菩提心的理解,欢迎大家补充。这些选项可以帮助同修们分辨真假。诸位可以找自己信得过的善知识,问个明白。真心学佛,这道题一定要做对的。

我以前跟一位布施网的朋友说,世尊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认贼作父。可没有一个贼字写在脸上,恰恰是那些长的慈眉善目,特别像父亲的人,才是真正的贼;反倒是父亲放到你面前你也不认。如果贼那么好认,学佛就太容易了。

链接在这里: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108&extra=&page=3


菩提心也是这样。父亲只有一个,但是跟父亲长的很像的贼,或者看上去比父亲还好的贼,却是很多。假菩提心,相似菩提心很多,上面选项里面就混在一起了,诸位一定要善加分辨!

点评

发表于 2011-8-16 10:43:55 感恩原创发布者:挺好的 布施网原帖链接23楼:直入核心 快速证果(转)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108&fromuid=22797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2-17 1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 发表于 2011-12-16 22:08
也许还有其他对于菩提心的理解,欢迎大家补充。这些选项可以帮助同修们分辨真假。诸位可以找自己信得过的善 ...
师兄,你说的对,正是要无念而念,才能称的上净念相继。

比如我们想妈妈,一念起时,就已经知道是在想妈妈了,我们不需要出现具体的语言文字,这个就是忆念了。对阿弥陀佛也是如此,如果能不起语言文字相,而知道是阿弥陀佛,并且一直思念,就是相继了。

再下一步,不起语言文字,而知道“这个”在想的是地藏菩萨,“那个”在想的是观音菩萨,不起语言文字而不会搞错,功夫就更进一步了。

我们在想妈妈的时候,能否能对这个念头了了分明呢?

很多“大德”都教人要保持这个不起一念但是对自己起心动念了了分明,以为无念或者是不起一念就无所住了,那个了了分明的就是真心了,不执着一切法一切相就是无四相了。但是这个了了分明不执着的正是妄心,(我以前在如何无四相里面已经说过了)。这个了了分明的,同样是有所住,正是那个圆觉经中的众生相。

修行难也难在这个地方,妄心很多境界跟真心如来藏的境界类似,但是本质不同。因为真心非色法,就跟非色法的妄心容易混淆。比如真心也无念,结果就容易把无念的妄心当做了真心;比如真心也有觉明现象,结果就把妄心的觉明现象当作了真心。我以前说这个叫高级的认贼作父。如果贼人跟父亲长的很不一样,傻瓜才会认贼作父,就像是低级的比如粗重的烦恼,贪嗔痴等,那个容易区分;但是如果贼人山寨的太像了,聪明人也给绕进去了。

而且就算了了分明又如何?大限来时,这个了了分明的也灰飞烟灭,因为妄心一定随身灭而灭。到时候就成了真的无所住了,呵呵。

个人认为:看书就要专注的看,不需要再来一个知道在看的觉照。

如果你看书有那种专注力,对于找到真心如来藏很有帮助。这种专注力越强越好。所以我以前曾经说,参禅不神秘,很多脑力工作者都做的来。参就需要这种专注,忘却了身边的一切,包括自己 ----- 而不是了了分明的知道自己在参!

我想楼主师兄以前在解数学题的时候也有这种专注的经验吧。你是怎么解数学题的,就怎么来找你的真心就好了。先知道题目给出的条件----也就是真心跟妄心的各种区别,这个是知识,很多地方都可以学来。题目是“真心是哪一个?并解释为什么祂是真心”。

送给师兄我最中意的:维摩经上讲如何是菩提心,金刚心,真心(所以我看你的笔名真是此道中人,呵呵,玩笑)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不入诸会故”。

那个了了分明的妄心,套在这个上面也通:了了分明,所以可以觉照众生的一切起心动念;但是又不入到一切起心动念里面。所以这个了了分明的就是菩提。

这个“贼”真是山寨的出神入化。
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发表于 2011-8-16 10:43:55
感恩原创发布者:挺好的


布施网原帖链接23楼:直入核心 快速证果(转)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108&fromuid=22797

点评

感恩至善兄,你真是春风润物细无声啊。  发表于 2011-12-18 2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6 17:42 , Processed in 0.42132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