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一家人

[佛化生活] 孟丹梅老师:这世上,还有人可以飞翔……被170多次掌声打断的“读经教育”精彩演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说,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立志。

什么叫立志?

我最近这几年的体会,说我想成为思想家,我想成为哲学家,我想成为政治家、企业家,我想要成为科学家,这都不叫立志。

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立志就是:

只要一息尚存,三餐温饱,每时每刻都要令自己的生命广大而高明!(掌声)否则都是对生命的浪费,否则都是自讨苦吃。(掌声)

三原则讲了教育的时机,讲了教育的内容。

内容就是经典,你以经典的标准去看每一个领域的经典,然后把孩子安排在最恰当的年龄,比如说我儿子这些读经宝宝,他们什么都来得及。

可是我们私塾有一些孩子七岁八岁了,才来读经。居然有的父母问我,他什么时候写字啊?他什么时候学书法啊,他什么时候弹琴啊?

大家请问,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会问这些问题吗?(众:不会。)

你赶快拿着他十三岁以前的时间,把生命最重要的事做了吧,因为凡是你刚才所关心的那些问题,只要他具备聪明,只要他具备条件,在十三岁以后凡是能用三个月就做完的事,千万不要浪费他十三岁以前的时间。

有些家长说,我想带孩子去旅游。

我告诉他,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你带他去旅游,你就是游遍了全世界的名胜,他也只是换个地方吃、换个地方喝(掌声)。

肚子里要有万卷书,才去行千里路,行千里路,破万卷书,这不是省了书,也不是省了路,这是表明一个人,什么叫幼而学,什么叫壮而行,什么叫输入,什么叫输出,输入和输出是有阶段性的,不是你马上想要就要的。

所以凡是急于送孩子去书法班的,凡是急于送孩子去古琴班的,你最终也只能培养一个匠人,而你那些孩子已经完全丧失了成为大师的可能,因为大师不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大师是以熏陶在先,厚重的人文基础在后,然后以厚重的人文发挥他先前的能动性,然后他要对他所学的有相当的意愿,他才能成为大师,什么叫大师,就是所学乐此不疲,这叫天才(掌声)。

我们现在只能有生命本有的天才,就是他对某一种事乐此不疲,其实谁家里出了天才都是一件不幸的事,大家知道吗?因为,天才的标准就是除了干这个,不能干别的,你们谁家里出了莫扎特会很高兴?去看看莫札特的生平。

所以我们不是培养天才,我们是培养天纵英明之才,我们是培养全才,我们是培养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有兴趣,想做都能乐此不疲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是幸福的,这样的人才才是全面的,这样的人才对人性的开发才是饱满的,而不是只有一样不能成就其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过很多家长送孩子来说,我们孩子弹钢琴弹了三年了,不弹真可惜。

我说,如果继续弹下去,你想怎么样,你想培养朗朗吗?几千万个人里才出了一个朗朗,你不但不能把他培养成朗朗,十有八九会成为酒店大堂里弹钢琴的那个人。

所以放了你的妄想吧,要让我们的孩子有生命的深度的教养,然后他想弹琴就能弹得很好,又不是训练他成为钢琴家,无非让他的生活多姿多彩。

他想写字就能写得好,一个反复想写,越写越快乐的孩子,他一定会成为大家。大家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有反复一千次不成功的道理吗?

如果你想学书法,你拿着一本名人的书法碑帖去临帖,临一千次,不求神似,但求形似,能够达到,是不是?所以我们古人留了一句话,叫凡事不超百日功。

你对一件事,你要做,你给它做一百次,他就做成功了。当然,方向要对头,方向不对头没有用。

数学不好,学数学,学一万次也学不好。

但是,数学不好,先去读经,把一本《论语》读三百遍,他脑子就聪明了,脑子聪明,数学一看就会了。

数学学不好,是脑子不聪明,要想让脑子聪明,就做这个。

我们这些学生中,希望你们以后都开儿童读经幼儿园,因为读经幼儿园读三年经,那些孩子识字量都很超前,脑力都很超前,上学以后,至少不会被现在的课程所障碍。(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我们的使命感不仅如此,我们希望在五年、十年之内,影响整个教育体制,使教育回归本质。

如果全中国六十万所小学,数学能够按照西方的方式来学,当进则进,当止则止,学不好也无所谓,我们中国的科学技术、科学精神就回来了。

如果语文用读经的方式,让所有的孩子小学六年,四十万字,满腹经纶,语文课本当课外书看(掌声),那我们的孩子上了初中,还用你那么费劲地讲那几篇古文吗?之乎者也,他都会写古文了。

所以,我们的理想,就是影响教育,影响教育回归到它的本质。

这个道理不难讲,讲了,用膝盖都能听清楚,只要你能够脱出现实的一些牵绊。

我们送孩子上私塾的家长都会这么说,我们不在乎文凭。

为什么?文凭如果是进入社幷会的敲门砖,它只能敲一次,最多能敲三个月。

不是吗?能够让你最终在这个社幷会占有一席之地的,是你的综合实力,而不是那张纸。

可是,我们的父母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提升他的综合能力,却让大好的青春去换那张纸?

我们就说数学好了,人生有用的数学,都在小学阶段。可是,小学的数学是不需要教,到了十二岁,看看就会的,阿公阿婆从来没学过数学,没上过小学数学课,上市场买菜,从来买不错(掌声)。

初中数学有什么用?高中数学有什么?

初中高中数学题,其难度不足以参加科学研究,其低度生活中永远用不上,它的作用,就是来消耗你的生命,浪费老师的青春,考试用(掌声)。

你当老板,用sin  cos吗?
你当人力资源部主任,用三角函数吗?
你成为政治家了,难道你用初中和高中的数学进行数式演算吗?

所以不要以为这是科学,这是对科学精神的扼杀,所有的科学都来自于脑力的原创,所有的科学都来自于一个人的大脑乐此不疲地思考、进取和探索。

数学如果有功效,数学是来训练人逻辑的能力的,数学如果有功效,是要让我们的孩子愿意学数学的时候才完成这种训练,而不是强迫他考试来压抑我们孩子的个性,扼杀孩子的思考力的(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明知道没有用,还要去学,匪夷所思。

所以,自求多福,我们的孩子不上学,小学不上,初中不上,高中不上,大学不上。十三岁开始,完成书院十年的学习。

有人问,说你的孩子书院十年,23岁毕业了,他还想上哪所大学?

我说,他可以上哈佛讲学,他不用再去上大学了。(掌声)

韩国有一位闵东哲教授,韩国到现在还有私塾和书院的体系,他就是到了高中的年龄去考大学,在大学留校任教,成为了首尔大学的教授,他说他是私塾里师兄师姐中最差的,所以他才去上大学。

我说,那你的师兄师姐他们在干嘛呢?

他说,师兄师姐,好的都在书院里讲学。

书院里讲学,是个什么级别呢?就是韩国的政要,到了周末的时候,都要穿得非常隆重,开着黑头车,开到书院里,在门口跪着等着跟师兄师姐们谈话交流一下,请教一下。

所以,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要首先培养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然后,我们再培养这种具有对于人文和科学精神有深度了解的政治家、企业家。

所以大家一定要深信,你的孩子不一定是科学天才,即便是天才,他十三岁以前的满腹经纶也不障碍他的天才,因为真正的科研都是从十三四岁以后开始的。十三四岁以前有什么科研呢?

而我们的国家、民族,不缺科学家,我们的国家民族缺乏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因为科学家本身不能独立存在,什么叫科学家,科学家就是吃饭睡觉都在研究,这才叫科学家。

而科学家,一定要有懂科学的政治家、企业家提供环境,一个国家民族才有科学(掌声)。

世界上有这么多先进的实验室,国际上有那么多培养科学家的前沿的基地,我们只要供应满腹经纶的孩子就可以了,我们如果真的培养高度人才,我们是培养兼具人文科学精神的领导世界的人才,而不是科学匠人(掌声)。

所以王老师的理想是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集合一切资源,我们成立一个国际现代书院,以培养融贯古今、汇通中西的卓越大才为主,这些孩子就来自于目前全世界各地大量读经的家庭,而这所书院必将成为千年书院,为中华民族再起一个文化的高峰,我们的理想就是打造一个现代的岳麓、东方的哈佛(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再有三十年,我们就有人才可用了。

虽然现在人才寥落,我们现在满腹经纶有三十万字的孩子,未来的五年,会超过五百个,未来的十年,会超过三千个,而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你们的孩子也将成为这中间的一员。

未来的三五十年之后,这一批孩子中的中坚人士,会在全国各地开更多的书院,每一个都能融贯古今、汇通中西,开坛讲学。

这个国家民族就有人才可用了,这个世界就有光明的未来了(掌声)!

一方面,我们要影响体制教育回归本质,让我们全民族的智慧提升;

另一方面,即便全中国的学校都用读经教育理论了,仍然有私塾存在的价值,因为,“大人才”是不可能量化的。

“大人才”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耳濡目染,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因材施教。

所以,古代的书院是师友之间、师生之间琢磨砥砺,而不是像现在在大课堂上,为了一些公式、为了一些知识、为了一些没有价值的讨论来进行一个标准答案的解析。

所以,我们的孩子,要培养他高度的思辨力,我们的孩子,要兼具有人文科学的情怀;我们的孩子,一定要以全幅的人性开发,以览万世的眼光,以生灭门的学问,涵摄在真如门中做世界的学问。

这样,人类才能不迷惑,科技即便发达,也不会成为毁灭人类的元凶,因为人类是有智慧来操纵科技的方向(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人几千年来的智慧,全部用在生命实践的学问,这是一种局限。

西方不是一无是处,西方确实在思辨的学问当中,发现了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

我们一定要囊括古今、汇通中西,把一切人类的美好集合在一起。

所以上午的课要讲完之前,我表达一下我先生的意愿,因为我来之前,我的先生就跟我说过这样的话,无论你在哪里,你说什么,你做什么,都是我想说,我想做的(掌声)。

我为什么要表达他的意愿?

我只有一个目的,愿我们今天在座的所有还未结成家庭的大学生们,希望你们能够寻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法侣,希望你们能够拥有人世间一切的美好,而能超越人生的烦恼(掌声)。

人生确实很多的悲苦和艰难,人生已经有很多的艰难,不要以自己的愚昧再给自己制造艰难了,所以,你的幸福,从你找一个有智慧的伴侣开始,从你们孕育一个有智慧的生命开始,你们家庭的和谐,将是全世界和谐的根源。

所以,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把读经教育在自己的人生中去实践(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把读经教育的三原则、四标准、五特质逐一给大家解析之后,我面对所有人提问,欢迎大家提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谢谢!

同学们说希望我能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孟丹梅,今年40岁,70年生人。

经历有一些复杂,因为十四岁就当兵了,所以正式是十三四岁就开始接触社幷会,十四岁当兵那个年龄,就是初中只上了一年级。

因为有一次偶尔走在街上,看到有穿军装的女兵,就觉得当兵是挺不错的一件事,然后就回去跟爸爸妈妈嚷着要当兵,刚好到了那年的冬天,我们那个城市就有招文艺兵的,沈阳军区的四分部招文艺兵,我就各种关系都用上了,居然还考到了,正式成了一名文艺兵。所以十四岁的时候就穿上军装,离开父母了。

所以我真的是没上过学,我读的书就是小学部分读的书。

我今天坐在这儿能讲的,都是因为陪着我女儿读经的一些收获。

记得“孟母堂事件”的时候,我们在凤凰卫视有一场辩论,我的几次发言,都让中国社科院的一个教育专家觉得大跌眼镜。

他就说,你看我们这位妈妈,一直是说读经有多好,体制教育里的问题,但是我想问一下,难道不是我们的体制教育培养了她,让她有如此好的口才吗?

然后我说,非常遗憾,很抱歉地告诉你,因为我没有上初中,没有上高中,没有上大学,才会有这么好的口才。(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不久,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我给他们艺术系的学生做艺术人生大学教育的演讲。

我已经忘记我以前的经历了,因为大家都叫我孟老师,我都在讲读经,讲中国文化,我都忘记了我以前的经历了,那次在华南理工的演讲上,他们就念我的简历,然后说什么锦州市政协委员、辽宁省十大军转创业标兵,我真的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知道他念的是谁,好像那是我上一辈子的事情。

自从接触了读经,自从认识了王老师,我真的觉得我的生命开始了全新的一页,包括我的家庭、我的生活、我的事业,真的有一种身心不再分离,人生能够找到最有价值的事情,能够找到最正确的方向,能够跟自己相爱的人相知相携相伴,能够共同孕育自己的孩子,能够用同样的方法,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结合在一起,我真的是觉得此生是最幸福的,真的觉得人生原来如此美好。(掌声)

中华民族是这个世界上真的很了不起的民族,这个民族本身的智慧,即道德即宗教,既超越又实有,放出去,与天地相合,收进来,生命本来如此,所以中国的儒家如果不能复兴,儒家的心灵生命特质如果不能复兴,中国必定亡国灭种。

所以,希望我们今天的大学生们,男儿当自强,丈夫当有为,我们生此时代,是真的到了应该为中华民族延续慧命的时代,更何况我们民族的祖先早已经为我们融贯了儒释道三家,把天地间的智慧都保留了下来。典籍倶在,只要我们能够走近它,解读它,我们的生命,就能跟古圣先贤的生命呼应。

所以,衷心地希望我们的大学生们,能够在这个时代无愧于自己是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

这是一个精彩的时代,在读经这个问题,我可以大声呼吁:你们放心地去做吧!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今天这么精彩,你们就去做读经,就去推广传统文化,你们注定会成为先驱,永远不会成为先烈。(笑,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哪一个时代能够像今天这样,给你这么充分的机会和可能?

所以不愧对自己的生命,不愧对孩子的生命,做本来该做的事情,让生命在无限的天地间无限地成长,这是多快乐的一件事情。

好,自我介绍完毕。我们就开始下午的演讲。

把上午梳理了一下,我用认知心理学和非认知心理学,囊括了人类的两大学问体系,对于这个学问体系的了解,王教授有一篇文章,其名称就叫做《以人类理性的两个方向看待数理读经》。

这篇文章,王教授是讲于北京四海,这篇文章比较长,A4纸大约有三四十页,他讲了人类理性的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实践理性,也就是生命的学问,还有一个就是思辨理性,也就是知识的学问。

实践理性和思辨理性各占东西方两大主要的文化阵营,东西方的两个人类理性又包含了人类全幅的人性,只不过你要以《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来涵摄,看待哪一个学问是根源上的学问,哪一个学问是可以放射出来的学问,然后以根源的带动外围的,以核心的高度笼罩低度的,所以这篇文章希望大家有机会去读一读。

王教授整个教育理论,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一共有这么几句话,一的、二性、三原则、四标准、五特质。

“一的”就是以开发人性为目的;

“二性”就是兼顾着人性的全幅性和全程性;

“三原则”就是任何教育都离不开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时机和教育的方法,所以在内容上我们选用最经典的内容,在时机上我们去把握最恰当的时机,在方法上我们给予最适宜的方法;

什么叫方法?数学的方法就是以理解、讲解,让他了解再表达出来为方法,而语文的方法就是以反复地读,读到自然会背,背到过目成诵。

所以有很多人说,这不是死记硬背吗?

你拿来一个经典,你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叫死记。但是如果你拿来一篇经典,任何孩子读上三百遍,请问,会不会背?(众:会。)他有没有压力?需不需要考试?

在读经这个问题上没有差等生,因为任何聪明的孩子,哪怕你十遍会背,你不读五百遍也会忘,再笨的孩子,哪怕你两百遍会背,读了一千遍,也会终生不忘。(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现在的成人,你的大脑已经开始僵化了,这个时候你再来读《论语》,一百遍只是个小小的基数,如果一百遍不行就两百遍,两百遍不行就三百遍,我不相信你读了一千遍还背不下来,只是你愿意不愿意。(掌声)

王教授是20几岁开始读经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生中只有那八个月最用功,他用那八个月的时间背完了《四书》、《老子》、《庄子》、《易经》,他到今天能够引用的范围不超过这十万字的经典,一经通,经经皆通。

所以我们今天任何一个大学生想做功夫,都是可以的,只是问你想吗?

你只要想,就一定能。

教育的方法,我们刚才讲,儿童读经——有人觉得读经这个词不好,改成经典诵读,也就是把一个教育的道理变成了一个文化的运动,到今天虽然读经这个事情已经大江南北的很多所学校或多或少都在读了,但是作为教育的理论的了解却是非常不够的,我们来看改一个名字,里面有多大的问题。

儿童读经,儿童是教育的时机,读是教育的方法,经是教育的内容,儿童读经四个字涵摄教育的三原则,可是经典诵读却没有了教育的时机,所以我们今天要为儿童读经正名就是标举它教育的根本之道,它教育的原则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00:14 , Processed in 0.267549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