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自度度她] 【推荐】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当一个社会的离婚率愈来愈高之后,另外一个社会现象又会带动起来,就是犯罪率。因为夫妇关系对于一个家庭至关重要,是一个家庭的根本,当家庭离婚率愈来愈高的时候,它一定会带动社会的另外一个现象,就是犯罪率。这个我有去求证,我们有去请教监狱长,关进监狱里的孩子都是什么家庭状况?他说十之八九都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状况。因为家庭已经出现状况,就更不可能给他很好的教育。
   

所以孩子做人做事的根基就很脆弱,而这个社会又很染浊,一出去就很可能被这个环境引导到错误的道路上去。所以离婚率一定会带动犯罪率,犯罪率愈高,整个社会人心就没有安全感。所以现在有钱有权的人有没有安全感?没有。我在海口的时候背背包要怎么背?一定要跨过来这样扛在这里,而且包包一定要放在肚子前面。然后走路的时候要怎么走?走路一定要这样走,不然到时候一台车飞过来又把你的包包抢走。所以现在包包会被抢的很可能你是书记夫人,还是市长夫人也都有可能会被抢,所以犯罪率会让整个社会都不安定。
   

犯罪率要下降必须要教什么?教孩子德行,教孩子孝道。能让离婚率下降,也必须教孩子什么?孝道跟德行,这才是根本解决问题。
   

所以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看到离婚率愈来愈高,拿著大把大把钞票去让每个要结婚的人要先上课,上了几天课之后就能够去结婚。几天课能不能有很大的效果?不容易,虽然他们确实有心,但是一个人要有恩义、要有道义,他有没有找到根本?德行的根本在哪?在孝。所以我常常跟我们的老师说,我说推展中国文化绝对不是只有为中国人,而要为全世界的人奉献这么好的智慧跟文化,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他们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他们人与人中间的冲突,我们要有这个使命。
   

当然要去教别人以前要先怎么样?自己要先学好,你学好了,他们自然而然到中国来跟你学。我们看我们汉朝跟唐朝,这么多的国家来学,是不是我们拿著牌子去韩国招生?有没有?中国人不干这种事的,都是因为家庭社会太好了,外国人自己来学。所以我们有责任先从自己开始做好,进而能够去影响全世界人的人心跟德行。所以教孝是所有善当中最重要的一件工作。
   

那我们现在要来思考一下孝要怎么教,知道孝好,要开始落实教给孩子,孝要怎么教?诸位朋友您觉得?教育当中最省力的一个做法,身教,以身作则。有一位老师她学习完《弟子规》之后,深刻体会学了应该就要去做到,学了“入则孝”之后也觉得自己孝道还有一段差距,所以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开始力行。刚好五一大假,她回到自己的家里,也遇上了她的生日。而生日我们常常会利用这个机会去教导孩子尽一份孝心。她也是用同样的态度,回去之后搬了三张椅子,因为刚好她的外婆也在,就请外婆坐,请爸爸坐,请妈妈坐。然后对著她的父母讲,她说:我已经三十五岁了,三十五年来让父母操了不少心,也做错了一些事情,现在我已经学习圣贤教诲,往后我一定尽心尽力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今天是生日,所以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我要跟母亲行三跪九叩礼。说完之后就拜下去,这个第一拜拜下去,她的母亲眼泪就流下来;第二拜再拜下去,她的儿子刚好在旁边看,不由自主就走到自己父亲的身边开始帮他父亲按摩。你看我们有没有跟孩子讲任何一句话?都没有,而他只看到他母亲在拜自己的父母,在行孝道,那种德行的力量无形当中给他很大的震撼。所以他不由自主就觉得自己好像不做些啥好像怪不对劲的,所以就去帮他父亲按摩。
   

结果后来回到自己家里,一进门,这个孩子就对著他的父母讲,他说明年我生日我也要拜你们二个。所以最省力的是什么?“以身作则”。我们在家里就要先尽心尽力侍奉我们自己的父母,做一个好榜样给孩子看。水果拿出来给谁先吃?一定是先给父母吃,这个顺序不能再错下去了,一错再错,可能就很难!现在很多母亲、父亲买很贵的水果,买回家里还要偷偷摸摸藏起来,等公公婆婆、爸爸妈妈去睡觉了才拿出来。儿子赶快过来,这是妈妈特别帮你买的,赶快吃,不要噎著了。你儿子吃得很高兴,只为我准备。这样好不好?保证这个儿子会学得很彻底,以后他买水果给谁吃?也给他的儿子吃,给他的女儿吃。所以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这个人算就是人自以为聪明,顺著自己的好恶去做事,偏爱私爱,而没有循天理天道,循孝道做事,所以他的孩子就学错了。所以真正当我们以身作则之后,孩子就懂得如何孝顺父母,第一个关键一定要以身作则。
   

第二个教孝的方法,一定要“亲师合作”,父母亲跟老师要能密切配合。《弟子规》当中有提到“晨则省,昏则定”,所以幼儿园孩子学完之后,隔天就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有没有睡好?假如这个父母一听完,摸摸他儿子的头:今天你是不是发烧了?那会怎么样?现在很多的父母很喜欢开玩笑,这个开玩笑也不能乱开,当孩子这么样庄严、这么样恭敬的问你安的时候,你要怎么样?你要成全他的孝心:你真乖、真好,好孩子。你可不能摸摸他的头说他有没有发烧了。所以一定要配合老师去教,这样孩子就会做得很欢喜,慢慢的就会习惯成自然。
   

我们很多小朋友一起上课,常常来上课的时候我们会问他们:这个礼拜你做了什么善行、什么孝行。孩子就会说我帮妈妈洗碗,我帮妈妈端洗脚水,举了很多他们力行孝道的实例。刚好有一个孩子二、三岁,他去上完课之后回到家里,就用跑的,要跑到浴室里面,他的妈妈可能跟他有心电感应,知道他一定是去找一个盆子要来装洗脚水,所以冲到他前面把东西藏起来,你看这个妈妈心里想什么?她心里一定想等一下被你弄倒了,我不就累死了,所以把它藏起来。后来我就跟她说,我说你这样做不对,因为你们没有成全孩子的孝心。当他去端洗脚水,你在洗脚的时候你很欢喜,然后给他肯定、给他鼓励,他的孝心就能增长。你现在不让他端给你洗,那他孝心就没有增长。
   

人的善心就好像小草一样,你日日滋润,它就慢慢茁壮。母亲就说他给我弄倒了怎么办?我说弄倒了更好。她听傻了,哪有弄倒了更好!我说他弄倒了之后你就跟他说:小明,妈妈可以感受到你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但是端水要有方法,你知不知道你今天为什么会端倒,就是你手没有两边放平衡,所以你下次端水应该注意哪些地方,你就可以教他。同时学会做人,同时又学会做事。很多妈妈怕孩子犯错,其实当他犯错误的时候,往往都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教导他做事方法,引导他正确的做人做事。所以母亲教育孩子的态度跟敏感度很重要。
   

有一个妈妈很有智慧,她的孩子端洗脚水给她洗,她都很欢喜,她说她在热水器当中把它调温度调到最低,然后让孩子端了一个礼拜,之后再慢慢把温度调回来。所以她说她泡了一个礼拜的冷水脚。
   

这个母亲很有智慧,等一个礼拜她孩子端这个水的能力已经形成了,她再慢慢把它转回来。一定要配合老师的教导,而成就、成全孩子的孝行。所以我们要求上课时家长一起陪著孩子学,孩子坐前面,所有的家长坐最后一排,看孩子今天学什么孝行,回去有没有落实,这么样一配合,孩子的行为养成很快。
   

有一个老师,他说有一个家长打了一通电话给他,刚好是暑假结束的时候,开头就跟这个老师说:张老师,谢谢你。为什么谢谢老师?因为我的女儿在暑假期间进步特别多。这句话有玄机,一般孩子退步最厉害的是什么时候?暑假一放一个多月,我们当过老师的都觉得刚放完暑假就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拉回来,那很辛苦的,还要再整顿一阵子。结果这个家长居然是说进步很多!家长接著就举例,她说有一天我在睡觉,因为太累了,躺著还没盖被子就睡著,醒过来的时候身上被子已经盖好,谁帮她盖的?孩子帮她盖的。结果一走出房间闻到面的香味,她母亲直接就反应说你爸爸回来了?想说是爸爸带回来的。结果孩子就说爸爸还没回来。她母亲接著问,那怎么会有面?
   

这个小女孩说:我煮的。她妈妈很惊讶,她说:你从来没有煮过面,你为什么会煮?小女孩说:我常常看妈妈这边抓一点,那边抓一点,所以我今天也尝试煮煮看,尽一份孝心。诸位朋友,那一碗面好不好吃?好吃!你们怎么都吃到了?这个面是孝心做出来一定特别好吃。
   

不过她母亲说确实煮得很好吃,因为人只要有心一定能把事做好。
   

诸位朋友,这个小女孩形成了什么重要的做人做事的态度?我们来想想有什么?孝心,一有孝心,所有的行为都会变化。再来还有什么?细心关怀,都能体恤到父母的状况跟需要,所以会盖被子;还怕父母醒过来没饭吃,还煮饭,关心。还有做事尝试的态度,当她又这么常做一些事帮助父母,她做事的能力就不断提升上来。孩子的孝心一开,很多行为就能够有很好的发展。所以老师教孝,家长一定要密切配合。而我们所有这些推展读经的老师都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他们还没有推展以前,没有这个体会。他们都说有品德的孩子学习一定好,而且这个学习绝对不是父母拿著鞭子在旁边鞭策,都很主动。诸位朋友,你相信这句话吗?有一个老师他们班本来都是全校倒数第一,教了将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他们都是名列前茅。他们的校长太惊讶了,才请我们去跟全校老师演讲。所以我们要有这个信心,而品德的根本就在孝道,所以一定要跟老师配合好教孩子孝。
   

第三个夫妻要配合教,因为很多的家长就说:那他们的老师还没教怎么办?不要等了!都从哪里开始?要从家庭、从自己开始。当然很多的家长假如有这样正确的认知,知道德行对孩子一生最重要,家长只要跟学校反映,很多学校就会开始重视。而夫妻之间能相互配合,孩子也容易增长孝心。比方说先生就对孩子说:儿子,你可以不用孝顺我,但是你不能不孝顺你母亲。讲话的时候要很中肯,假如当父亲的人讲到眼泪都掉下来,那你的儿子也会听得很感动。你要告诉孩子,你母亲怀孕的时候吐得半死,连饭都吃不下去,怀孕的时候背著这么重,你看你多少斤,妈妈每天无怨无悔,还去上班下班。然后生产的时候有多么的辛苦,生下来之后点点滴滴照顾你,哪一次你生病的时候,母亲几乎二、三天都没睡觉。把这些真实的状况告诉孩子。因为人都是健忘,你一提醒他,他那种知恩的心就上来,知恩就能报恩,所以孩子他就会很能领受母亲的恩德。另外假如是太太就要告诉孩子:你可以不用孝顺妈妈,但是不能不孝顺你爸爸。就要把父亲从小对孩子付出的点点滴滴告诉小孩,小孩才能够领受父亲的恩德。所以夫妇搭配也是很重要。
   

现在很多的妈妈不只没有把先生的一些恩德告诉孩子,还在孩子的面前数落父亲,你看你这个爸爸,这么一讲,孩子对父亲就很难再生起恭敬心。一个先生、一个为人父者连孩子都瞧不起他,他很容易怎么样?自甘堕落。连儿子都瞧不起我了,好,我就坏给你们看。所以当母亲的、当太太的要谨慎,言语要特别特别谨慎。所以当我们能够不要把先生的这些过失彰显起来,反而夸先生的一些优点,夸先生对孩子的照顾。先生一听会感动,而且他会觉得儿子相信我可以更好,我应该怎么样?尽心尽力往这个方向去走,他在孩子面前有尊严,而这一份尊严会推动他人生尽心尽力去成长。不能把他最后的尊严都把它断掉,所以夫妇也要配合好教育孩子力行孝道。好,这节课就到这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七 卷  

诸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 ,我们刚刚提到的是父子关系,父子关系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孝道,这个“孝”字是会意字,是一个“老”跟一个“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一个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我们看这个字就好像一个儿子背著一个老子,所以上一代念念想著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他的祖先有所交代,甚至于是对社会教出一个好孩子,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而孩子念念背著父亲,也就是说念念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著父母,如何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圆满。
   

所以古代的孝子确确实实他那个存心都能够时时刻刻念著父母。
   

古代有一个很有名的孝子曾子(曾参),他有一次上山去砍柴,刚好他的朋友来找他,古代朋友来找可能都是走了二天、三天很长的路才到。他母亲为人特别忠厚,想著朋友这么找来,这么远来,那假如又没见到曾参,这样对朋友很不好意思。马上她就往自己手上扎了一针,这一针扎下去,曾参马上觉得心痛,马上觉得一定是母亲出事了,赶快快步赶回家里来。结果一回家,看到他母亲话还没讲,马上跪下来说:母亲,到底有什么事,为什么我的心一阵痛?结果母亲才跟他解释,因为有朋友过来,我想赶快叫你回来,所以我才这么做。
   

所以古代为人子女的人确确实实是念念想著父母。
   

那我们现在想一想,我们自己对父母有没有这样的态度,为什么没有?我们回想一下小时候有没有人教我们要孝顺?没有人教。每天脑子里想什么?可能念念想的是自己。我们常常会跟小朋友说,小朋友,你母亲喜欢吃什么东西?他们都说不知道。结果我就问小孩子,我说:妈妈知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他们说当然知道,有什么、有什么,讲了好几样。我说你看妈妈念念为你想,都知道你想吃什么,妈妈这么照顾你,你是怎么样去回馈母亲的,居然连母亲想吃什么都不知道。
   

“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喜欢的东西我们要尽心尽力去拿给父母,奉养父母。所以我们就跟小朋友说,以后买东西的时候先买什么?先买母亲喜欢吃的东西。藉由这个对比让他们去感受到母亲这么爱护我们,我们却连这么生活的基本都不了解。所以古代人有这样的孝心也是取决于他们的父母有做出好榜样,再加上教育当中以孝道为根本,从小就教他孝。甚至于是邻里乡党互相之间看到孝子都会非常的佩服尊敬,甚至于效法,所以当时候的社会风气也很好。现在确实在社会上要听到孝子容不容易?很不容易!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断了二、三代,必须从头开始。
   

如何引导孩子尽孝道,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常常会从母亲整个怀孕到生产,接著养育的整个过程,让他去体会母亲的恩德,所谓知恩者才能报恩,知恩才能报恩。所以我们一开始就会跟小朋友说,佛陀有一次经过一个地方,看到地上有一堆白骨,佛陀就先顶礼,跟这些白骨顶礼。顶礼完之后学生就问:佛陀,你为什么跟这一堆白骨顶礼?佛陀就说;这些白骨可能都是我们过去的祖宗,我们应该对祖宗礼敬。拜完这一堆白骨之后,佛陀就叫学生把这两堆骨头比较黑的分一堆,比较白的骨头分一堆。学生就问:这两堆骨头为什么会一边比较黑、一边比较白?佛陀接著就说:这一堆黑的骨头是母亲的骨,因为母亲在怀胎的过程,整个胎儿的营养都要从母亲的身体当中抽出来,所以钙质流失很多。然后因为整个养育过程非常操劳,所以母亲身体就会日渐憔悴,而且在整个怀胎过程是十个月的时间,十个月怀胎是几十斤重,非常辛苦。
   

我们做了一个活动,就是把一个鸡蛋交给一个孩子,让他们在那一天当中保护这一颗鸡蛋。诸位朋友,结果怎么样?结果鸡蛋几乎是全军覆没。他们保护这个鸡蛋差不多三分钟又忘记了,渐渐就会蹦蹦跳跳,所以这么一蹦蹦跳跳,鸡蛋马上就破掉了。我们藉由这个体会跟学生讲,你看你们保护一个小小的鸡蛋一天都保护不了,而母亲保护你这么大的一个自己的小孩,保护多久?十个月,所以非常辛苦。
   

怀胎到后期的时候,躺都躺不舒服,觉都睡不好。十个月之后要生产,那更是很辛苦,也很痛苦。
   

生产的痛比癌症还痛,在产房里面有一些生产用的床,在床上有两根很粗的钢柱,诸位朋友,为什么有那两根钢柱?痛的时候可以拉一下,可以撑一下,把这个痛转移到拉力当中来,所以相当辛苦。我们跟小朋友说那两根钢柱已经弯掉了,什么样的力量让钢柱弯掉?是母亲生产痛的力量连钢柱都拉弯了,所以这两根钢柱见证了母亲生产的辛苦、辛劳。我们会接著跟小朋友说,母亲生完产之后有没有说痛死我了,还是她孩子长大之后,她会跟孩子说我生你的时候痛死了,有没有这样子讲?都没有。纵使她经历了这么痛的痛苦,但是生完产之后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念头是想著孩子健不健康,孩子现在如何。
   

所以母亲对孩子的关怀,连这么痛的痛苦她都能够放下,这是母亲生产的恩德。
   

等孩子生下来了,那更辛苦。所以我们有一个家长就说,她说怀孕还没生下来以前,觉得希望赶快把孩子生下来;生完产之后,觉得很想把孩子再送回去,别生了。为什么?因为生下来之后更辛苦,甚至于连觉都睡不好。我记得我那个小外甥,他一岁以前很多时间都在我们家待著,有时候晚上不睡觉在那里吵,家里的人是轮番上阵,一个换一个,因为手都快抱断了。我也成了这个行列之一,但是我几乎半个小时手都快断了。所以确确实实母亲养育孩子真是很辛苦、很辛苦。
   

孩子生出来母亲要哺乳,就要赶快吃很多营养的东西来提供孩子。在怀孕期间很多的母亲因为身体不适,也会常常呕吐。但是这些母亲还是勉强自己要把食物吞下去,为什么?因为想著这些营养要吃下去才能让胎儿更健康,所以在这整个生下来之后的养育工作,也是让母亲非常劳累。我听我爷爷说,我母亲生我们三个,那我们三个孩子都要哺乳,母亲早上还得上班,所以早上上课上到第二节课,还要马上利用下课时间赶回家里来喂我们三个小孩吃奶,吃完之后马上又跑回学校教书。我母亲说她在养育我们小时候,常常下课时间太累了,一打钟整个人就趴下来,就在讲桌上睡著了。她说不知道有多少节课都是她的学生把她摇醒,老师上课了。确确实实又要工作、又要当母亲、又要把家里的事都能够打理好,确实相当辛苦。
   

所以我们在引导的过程当中,让孩子去理解到他们的整个成长都是让母亲非常辛苦,让他能够去感念母亲对他们的恩德。很多的孩子在听的过程也会很感动,甚至于有一些孩子眼泪都会掉下来。那我们进一步会引导小孩,我们既然知道母亲的恩德,就应该懂得去报恩当一个孝子,那如何当一个孝子?是不是长大之后赚大钱给母亲花?买大房子给母亲住?这个太遥远了。所以我们引导孩子是让他能够从当下开始落实在生活当中,引导孩子你拿一个拖鞋也是帮母亲一个忙,甚至于帮母亲拖拖地,帮母亲分忧解劳,这都是尽一份孝心。
   

在教如何落实孝道最好的教材就是我们的《弟子规》,所以告诉孩子说只要你做到《弟子规.入则孝》的一条,就是尽了一份孝心。从哪里开始尽?我们《弟子规》第一句话说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从对父母讲话的恭敬态度开始扎根,开始做起。像《弟子规》里面有一句“冬则温,夏则凊”,这个“冬温下凊”的典故是东汉有一位读书人叫黄香,他的母亲比较早过世,所以他就跟他父亲独自生活。因为父亲的身体不大好,所以他就很体恤父亲的状况,冬天的时候因为天气比较凉,他就先躲到被窝里面去把被子弄暖和;夏天比较热,他就先用扇子把床扇凉,再请父亲上来睡,点点滴滴都是在观察父母的需要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会进一步引导孩子,黄香看到了父母会冷、会热,所以他懂得去做这一些工作。诸位小朋友,我们父母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需要,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去做到。我们会进一步引导他们,他们就会去思考。有时候在教孩子的过程,常常懂得用一些问题去让他感受。有一些孩子就会说母亲可能会饿、可能会渴的时候,我们马上懂得倒杯水,拿些东西给她吃。甚至于父母亲下完班回来觉得很累,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按按摩,替父母服务服务。相信纵使你的技术不是很好,你有这一份孝心,母亲一定会觉得很舒服、很安慰。所以从生活当中的需要去引导孩子。《弟子规》当中又有说到“出必告,反必面”,我们为人子女处处不能让父母操心,所以到哪里去一定要告诉父母。你的所作所为能够让父母安心,这就是在尽一份孝道。
   

《弟子规》又说“事虽小,勿擅为”。我们常常问孩子哪一些事不能够擅自去做,做了之后会让父母蒙羞,或者会让父母担心的事?小孩子其实反应都很好,他们会常常提到的是一些不礼貌的事不能做,一些会让自己危险的事情不能做。所以透过我们这样去引导,孩子的孝行就会点点滴滴落在他的家庭当中,落在他的生活当中,这才是把德行落到实处上。所以教导孩子孝,绝对不是一天、二天的功夫,必须要透过你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引导跟提醒。所以我们很多的老师他教《弟子规》、教孝,都是坚持半年以上,让孩子整个行为都上轨道,把这份孝心完全的内化成他的存心。
   

教孝当中,我们刚刚提到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为人父母者一定要以身作则,为人子在孝顺父母当中,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思考、来用心,从哪几个角度?从奉养父母的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还有养父母的智慧。我们说养父母之身代表父母的身体健康,我们要时时懂得去关怀,在古书当中记载,差不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就要把他当小孩一样关怀照顾。老人家在晚年比较容易觉得孤寂、孤独,而身体也比较虚弱下来。所以我们要能够常常体恤父母的身体状况,然后尽这一份孝心,给我们的孩子当好榜样。像在目前春秋之际,温度变化特别大,这个时候假如我们没有办法回到家里,就应该打一通电话问问父母有没有这些御寒的衣服,棉被够不够。这通电话一打,你的孩子在身旁都能感觉到你处处关怀父母的身体,他能感受到为人父母的孝心。
   

再来父母的健康时时能够去注意到。而关怀父母的健康还要有正确的知识才行,正确的知识。我们来思考一下,父母假如生病了怎么办?看医生,直觉反应都是看医生。看什么医生?其实中国人对于身体来讲最重视的是治未病(还没生的病),而不是治已病。所以中国人特别注重的是养生的方法,绝对不要等到生病了才来预防,那就很辛苦。我们思考一下,有哪一个人高血压送到医院去,然后高血压好了,有没有?有没有哪一个糖尿病患到西医去看,然后看到最后糖尿病好了?有没有哪一个癌症病患到西医去看后来说癌症好了?西医看的都是把你的症状解除掉。比方说高血压,高血压因为血管塞住了,塞住了很不舒服,所以那个药一吃下去,你的血管马上怎么样?扩张,这个血液就稍微流过去。所以你就没有好像快不行,好像塞住了,血管就扩充下去。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心脏病患都怎么样?赶快拿药来,那个药吃下去是症状解除了,但是他的血管一天一天就松弛掉,到最后血管就坏掉,所以都只是把症状解除掉而已。
   

到最后我们去看一下,假如你四、五十岁就开始跟著西药吃的人,药要吃多久?要吃一辈子。所以我们看一看很多老人家出去旅游的时候,包包里面会放很多什么?东一包、西一包都是西药。当我们的父母亲晚年都是伴随著这些药物在生活,日子好不好过?不好过,所以我们应该去研究更多正确的养生之道,来让父母的身体真正不需要依靠这些西药,这样才是正确的方向。平常要多叮咛父母亲不可以吃太咸,不可以吃太油,多在这一方面提醒他。然后在饮食当中让他了解多吃蔬菜水果,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弱碱性的状态,而肉类食物都是酸性的,所以久而久之体质就酸化。有一句话叫酸性体质是万病的根源。所以我们应该引导父母养生之道,让身体慢慢趋于弱碱性,身体状况才会好。不然我们思考一下,你所有的内脏把它泡在酸的东西里面会怎么样?这些内脏很快就会退化掉。我们都听不到内脏在呼喊,都听不到它们说我都快不能呼吸了,把我泡在这么酸的体液里面。
   

所以父母亲这些养身的正确观念,也要透过我们点点滴滴给他们的引导,给他们的积累,他们才懂得如何养身。在看医生方面,我个人比较赞成看中医,中医是治本不是只有治标。所以现在这个时代人都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以医学来讲,去看一个中医,他把你的脉完之后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告诉你这个要调养半年才能够把身体调好。很多人一听半年怎么样?吓得半死,我哪有这么多的时间来调养,结果西医告诉他一针打下去马上舒服,他很高兴,就马上打下去了。但是这往后他就必须依靠针、依靠药来过日子,而且后面的副作用特别大。所以我们自己要真正有正确的知识才能够让自己健康,也才能够让父母得到身体的健康。
   

再来养父母之心,就是你时时能够关注到父母的心情,比方说妈妈打一通电话给你,然后东聊西聊,结果你也听出来是母亲在想念我们,这个时候不等母亲开口,应该主动回家去看看。有一些老人家不只是想念自己的孩子而已,还想念小孙子,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恤到父母的这一份心,赶快回家看看。我们有一个老师她在今年元宵节来听中国文化的课程,听了之后她非常欢喜,我每一次看她在上课的时候都是非常专注,只要讲到一些圣贤的故事,她马上振笔疾书把它记下来。结果经过三个月之后,有一天她就走向前来,听课听了三个月她从来没跟我讲过话,三个月之后才走上讲台来,跟我请教了一个问题。那我就先问她,我说:您听课三个月了,怎么从来没跟我谈过话?她说:蔡老师,我看你太忙、太辛苦了,我不想打扰你。我们一听很感动,她的心时时能体恤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她说她听了三个月,觉得自己还有家庭很受益,她说不能只有她们家里的人受益,她希望能够回到故乡去教一些比较失学的孩子,能把这些德行的教诲、圣贤的智慧,能够也让他们有学习的机会。我们一听很高兴,也很随喜她的这分发心,所以我马上拿了很多教材,像德育课本七百多个故事赶快送给她,然后很多老师了解到她这种存心,也把他们很宝贵的教学经验告诉她,所以她很快就教得很顺畅。
   

教到目前为止也已经八个月了。结果有一次她的父亲打电话给她,然后就跟这位徐老师讲,他说:女儿,你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父亲很高兴,而你的行为父亲觉得很光荣。一个父亲讲出这样的话,代表父亲对她回馈乡里的这个行为在心里上很认同,而且我相信她的父亲也有这个志向想要利益社会,而他的女儿做出来之后他会觉得很欢喜也很安慰。这也是我们继父母的志向去回馈社会。
   

刚好有一次,这位徐老师在教孩子其中一句《弟子规》,经文是“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在教这句经文的时候,这老师非常用心,她先买了一大袋的荔枝,然后带回她的故乡去。回去之后她就开始教导这一句教诲,她就引导孩子说我们学完“入则孝”,理解到父母的辛劳,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侍奉父母。而别人的父母同样也很辛劳,同样对家庭有贡献,对社会也有付出,所以任何一个人的父母也都值得我们尊敬、孝敬。讲完之后,这位徐老师就说我们学完之后就要马上能够去做到,所以就让这些小孩每个人拿著荔枝到她整个乡里去送给一些长者、一些长辈。就看著一群孩子在她的乡里当中跑得不亦乐乎,每个长辈接到这些孩子送给他的水果,内心非常欢喜,所以那一天整个乡里面这种敬老尊贤的风气达到了一个顶点。结果隔天她父亲又打了一通电话给这个徐老师,然后告诉她:乡里面很多的长辈打电话到家里来。这些长辈讲了一句话,他说我们乡里面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这么样关心自己的家乡。他父亲在讲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非常的高兴欢喜;女儿听到父亲这么讲,女儿心里也很安慰。
   

诸位朋友,她父亲这一个欢喜跟买一件新衣服给他一不一样?不一样!买一件新衣服快乐一下,女儿的行为让他值得光荣、感到欣慰,可以欢喜欣慰一辈子。所以《孝经》里面说“立身行道”,用自己的一种德行去帮助这个社会,然后扬名于后世;就是让自己的德行能够奉献社会,让所有社会的人士感受到某某人的父母养育出这么好的孩子,才让这个孩子能够这么有成就在社会付出,所以叫扬名于后世,可以以显父母。当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受到光荣的时候,那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所以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只要你做到大孝,能够由你自己的成就来让社会人士肯定你父母对你的教诲,这就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
   

最后我们提到的是养父母的智慧,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纵使有钱也不见得快乐。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老人家很有钱,但是每天在那边想有一千万、想要二千万,有一千万看看别人一千二百万,他自己又很不舒服,常常都活在患得患失的烦恼当中。所以孔夫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戒,人生过程当中有三件事情要特别谨慎。第一件事是少者(年轻人)最忌讳的“戒之在色”,《弟子规》说“非圣书,屏勿视”,结果现在很多的传播媒体都是暴力跟色情,孩子一污染之后心性就很难清澈,这要非常谨慎。我们为人父母要懂得替孩子防止这些污染,所以电视也要替孩子选择,不能让他接触太多这种暴力色情的东西。“壮者戒之在斗”,他出社会年轻力壮很可能在工作当中容易跟人家竞争起冲突,所以这个时候切忌跟人在工作上,甚至于在肢体上,产生一种敌对状况,这是要谨慎的。当然我们从小假如告诉孩子懂得处处替人著想,懂得扩宽自己的心量,他就不容易犯这些过失。
   

最后说“老者戒之在得”,人老了最忌讳的就是常常患得患失,其实这个得翻的比较白话一点就是贪,贪心,贪这个、贪那个,别人的孙子又怎么样,我们又没有,常常就在这种情绪当中,很难快乐,很难知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透过一些机会,趁父母心情比较好,开始引导他这一些执著要懂得放下来,告诉父母亲这个钱够花就好,家财万贯每天吃多少?还不就吃三餐。纵使你有很多间房子,躺下去之后睡多少?还不就躺六呎而已。所以人生这一些要知足常乐,让父母一些贪念能够慢慢放下来。更重要的引导父母接受圣贤教诲,接受一些宗教的教诲,让他的心能够安住在这些圣人的引导,他的晚年就会愈走愈清净,愈走愈自在。当父母亲的晚年能如此的话,那我们的孝道就做得更圆满。好,这是我们为人子可以先以身作则做到的,然后能够让小孩来当榜样。
   

在孝道当中,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最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你真正想奉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这就是很大的遗憾。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子路很孝顺,常常走到百里之外把米扛回来让他的父母吃,而且常常这么做。
   

后来他当了大官,每天吃饭非常丰富,都很多道菜,结果子路反而吃不下。人家就问他这么样的山珍海味,你为什么吃不下?子路对著大家说,他说这一些饭菜比不上我去帮父母亲扛了一百里之外的白米香,而且我的父母现在也没有机会来吃这么丰盛的菜肴。他能够替父母分忧,他能够奉养父母,这种日子他觉得非常踏实、非常欢喜。
   

所以行孝一定要即时去做,人生在报恩、在行孝当中,你的内心会走得很充实、很踏实。我有一个结拜大哥,他大我刚好一轮十二岁,我曾经就这一点跟他分享,说行孝是最快乐的。他听完就说他也觉得是如此,他的母亲差不多在这十多年来身体一直不好,所以自从他在社会工作,他推掉了很多应酬,只要一有空就赶快回到家里陪父母,陪母亲,奉养父母。他说他这样做了十多年,内心很欢喜。他的母亲前年往生了,当他母亲往生之后,他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他说他这十多年的抉择是正确的。假如他这十多年来把很多陪母亲的时间拿去应酬的话,那他一定会觉得很遗憾。
   

很多朋友就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那是借口。任何事只要我们有心,都能够做得很好。而人与人当中有一个功课一定要学好,就是学会拒绝,不必要的应酬要能推掉,把这些时间拿来做人生最重要的事,最有价值的事。所以拒绝当中有两张王牌很好用,哪两张?一张就是我们的父母,当朋友要找你去喝酒,找你去吃宵夜,一吃又耗几个小时,那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对朋友的身体好不好?也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告诉他,我已经答应我母亲要去她那里吃饭,今天很抱歉,我不能去了。你这么一说,说不定他想想我都已经半年没有回我父母家吃饭了,你这么一提醒他,把他的孝心都可能唤醒起来,这是第一张王牌。所以当你说你要回去看父母,基本上没有人会再强迫你。
   

第二张王牌就是自己的妻儿。假如朋友要找你去花天酒地,你就告诉他说,我已经答应我儿子,今天回去要讲两个德育故事给他听,我们对孩子言出要必行,不可以对孩子黄牛,所以不好意思我得回去。他也不会再强迫你继续下去。
   

纵使这个朋友真的你把这两张王牌都打出来,他还是要强迫你,怎么办?那这样的朋友确确实实不通情理,所以我们对朋友应该懂得取舍。所以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为什么淡?这个淡中有真味,朋友跟朋友相交都建立在一个道义、一个情义之上,他一定会体会到你有很多的本分要去尽,所以他绝对不会每天跟你黏在一起、腻在一起,他不会干这个事。可能七、八点的时候,他会提醒你赶快回家吃饭,这样才有家庭气氛;赶快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多尽一些孝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所以淡中有真味,他会时时劝导你应该去尽人生这一些本分。而“小人之交甜如蜜”,甜如蜜就是好像黏在一起,分不开来。为什么会这么亲密?因为他有他的目的,他可能看上你口袋里面的钱,或者看上你哪一些社会关系,一跟你接上了他就有这些好处。所以当你还没点头以前,他每天就一直陪你,甚至于陪你到三更半夜他都在所不辞。等哪一天你答应了,钱拿给他了,名字签下去跟他做保证了,他马上就变一个样子出来。所以我们选择朋友也要非常谨慎。而行孝一定要懂得珍惜时间。
   

而当我这个结拜大哥他这么做,也给了他的下一代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他说他常常回去陪母亲,而他的兄弟姊妹也都一样的态度,所以常常回到家里都非常热闹,兄弟姊妹之间的情感也非常好。他母亲出殡那一天,我也到她的灵堂前面跟她行个礼,我发现另外一件非常好的事,因为刚好那一天他兄弟姊妹的孩子都到了,我一看他们下一代的气质、素质非常非常好,全部书都读得好,而且对人的态度都很客气、很谦恭。所以我也从他们的下一代发现一件事,传家最好的是什么教诲?是孝顺跟悌,就是兄友弟恭。他们对母亲的孝心下一代都看到了,他们兄弟姊妹之间的和乐下一代也学到了,所以确确实实为人父母懂得以身作则,他的下一代就会学到很好的榜样。
   

我们刚刚所提的是孩子如何孝顺父母,所以父慈子孝。父母要懂得如何用慈爱、用智慧来教导他的下一代;而孩子也要知道常常关怀体贴父母的需要来尽他的孝道,这样就能够让父子这一伦能够发展得非常和谐、非常圆满。一个人这一生的为人能够顶天立地,能够人格健全,除了父母教诲之外,另外还需要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位人物来教导,就是他的老师。所以中国文化最重视的就是孝道跟师道,古代人父母亲过世要守丧三年,而老师过世要心丧三年,所以都是要守三年的丧。我们从这一个丧礼当中也能够体会到古代人对于老师的态度非常的恭敬,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母生育、养育我们,给了我们身命;老师用他一生的智慧引导我们,给了我们的慧命(智慧的生命)。所以父母跟老师的恩德是我们一生都应该记住,都应该对他们孝敬、对他们奉养。这一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八 卷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接著刚刚的课程里面提到师生的关系,师生关系并没有在五伦之内,但是五伦关系假如没有师生关系,就不能相处得很融洽,因为这五伦的大道都必须透过老师的教诲,才能够让所有人懂得伦常的大道,懂得尽自己人生的本分。所以自古以来,所有的读书人对自己的老师都非常尊敬,我们来感受一下古代人是如何以什么样的态度、心境来对待他的师长。在明朝时候,有一个名臣叫史可法,史可法他年轻的时候读书非常刻苦、非常认真。我们在古代常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很多读书人都是刻苦读了十多年的书,然后进京赶考,希望能够取得功名来为人民服务。
   

而当时有一个大臣叫做左忠毅公,刚好左忠毅公他是担任这次考试的主考官,他念念想著要帮国家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才,以便造福于民。所以左忠毅公就把他的官服换掉,微服出巡到京城附近的一些寺庙里面,去看看这次来赶考的读书人的素质怎么样。因为读书人都没钱,所以都住寺院。当左忠毅公来到一间寺院,刚好史可法因为写了一篇文章之后累得睡著了,左忠毅公赶快看了他的文章,内心非常感动,感受得到这个读书人报国的一种气节,还有利益人民的胸怀。感动之余就把他的大衣取下来披在史可法的身上。后来正式考试,当左忠毅公改到史可法的文章,马上给他批上状元,面署第一。
   

诸位朋友,为什么左公看了文章之后就知道是史可法的文章?为什么?是不是作弊?不是。文章表一个人的内心,表一个人的气节,因为左公已经看过史可法的文章,知道这个年轻人对国对民的一种态度,所以一看就知道一定是他的文章。后来史可法考上之后,他们有一个规定,就是要拜当时候的主考官为师,所以当史可法到了左公的家里面,左公马上跟他太太说:往后继承我的志业,不是我自己的孩子,而是这一个学生。我们从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圣贤人不怕家里没有子嗣,他更怕的是什么?更怕的是圣贤的学问在他这里断了,他怕的是没有帮国家找到真正的栋梁去利益人民、利益国家,这比他自己没有孩子还要紧张。
   

所以确实读书人都是为国为民的胸襟,都是大公无私。后来,因为明朝末年那时候宦官当政,左公因为为人清廉,得罪了一些小人,所以就被陷害,被关到监狱里面去。诸位朋友,到了监狱之后会怎么样?一定会被严刑逼供,所以左公的眼睛就被铁片烧得皮都连在一起,膝盖以下被切掉了。史可法非常的著急,非常担忧他在监狱里面的老师,想尽各种方法希望能够到监狱里面去看看自己的老师。后来监狱里面的士兵被他感动了,就给他一个建议,让他伪装成捡破烂的,伪装成到监狱里面去打扫的人,所以就装成这一付模样潜到监狱里面去。结果当史可法缓缓接近他老师那一间监狱的时候,突然看到老师的整个身体状况,情绪非常激动,眼泪就掉下来。然后当监狱的门打开,史可法就扑到他老师的脚边开始哭起来了。左公一听到自己学生的声音也非常震惊,马上用他的双手把他的眼睛撑开来,眼睛非常的严肃直视史可法,跟他说:你现在是什么身分?你是国家的栋梁,怎么可以让自己陷在这么危险的境地?与其这些乱臣把你害死,不如现在我就活活把你打死。所以话一讲完,左公就把地上的石头捡起来,往史可法的方向扔过去,史可法一看老师这么生气,也赶快离去。
   

诸位朋友,左公为什么对史可法这么凶?他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国家,为的是保护他的学生。后来左公被陷害了,就往生了。史可法常常被国家派到一些很重要的地方去守卫,因为有他守卫的地方,敌军都不敢来犯。他每天晚上都不睡觉,吩咐士兵分成三梯,都跟他背对背靠著。他的士兵看了之后也很难受,就跟史可法说:大人,您这样身体绝对会受不了,您还是休息一下。史可法跟他的士兵说:假如我睡著了,这个时候因为我睡著了而敌军来犯,那我就对不起国家,我也对不起我的老师。所以他念念当中为国,还有为了老师的教诲,要依教奉行,不敢睡觉。
   

史可法每次回到他的故乡,第一个去关怀、去照顾的是谁的家?
   

就是左公的家人,就是他的师母,还有老师的孩子跟子孙,史可法都尽心尽力的照顾。所以史可法确确实实是做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我们也体会到史可法对老师的教诲,是时时刻刻不敢忘怀。所以我们说真正报答老师最重要的不是每天给老师送吃的、送穿的,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依教奉行。而圣贤人给我们的教诲无非就是要我们修身,要我们齐家,要我们为社会、为国家尽心尽力的付出。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人的师生之情。
   

在课程前面也跟诸位提到,我这一生因为小时候有养成礼貌的态度,所以得到很多人生的利益。我们来思考一下,一个孩子假如从小非常有礼貌,那他的人生会增加很多的助力(帮助的力量);而一个孩子假如从小无礼,他的人生不止没有增加助力,还会增加很多的阻力障碍,因为小时候常常失礼,他这个失礼的对象假如很没修养,就会念念想要找他的麻烦,想要障碍他,所以有礼貌对人生帮助特别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好《弟子规》里面的教诲是“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当我读到这一句经文的时候,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别人的父母对家庭、对社会都很辛劳,都很付出。
   

所以我那节课上完之后,刚好八、九个男众住在一起。那我一回到寝室,我就开始请教一些长辈,我遇到一个长辈他姓谭我就请教一下他的出生是几年次的,结果一问,比我父亲的年纪大,我马上跟他说:谭伯伯您好!跟他鞠一个躬。诸位朋友,这个躬鞠下去会有什么变化?人生往往就是在你一、二个很真诚的动作就起变化了。所以我这个躬一鞠下去,头抬起来,这个谭伯伯笑得合不拢嘴,口里面还喊著:飞机坐了几万里,还认了一个侄子。还很高兴。身旁又有另外一个长辈,我一问,他姓陈,我说:陈叔叔您好!比我父亲小,当我这个两个躬鞠完之后,另外一个长辈跑过来,他说:我也要,我也要当叔叔。结果这一位叔叔姓卢,我说:卢叔叔您好!其实我后来回想,这一位长辈非常仁慈也很有智慧,他想帮忙你,还自己给你制造机会,跑过来说我也要,怕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我这么讲?因为这一个长者从上课第一天就坐在我的旁边,还没有空位子,刚好坐在我旁边,因为他为人很客气,看起来就好像隔壁家的叔叔一样,自己也不觉得很特别。
   

后来我这个躬鞠下去之后,隔天这位长者,这位卢叔叔就把我叫到客厅坐了下来,开始把他人生很多的经验跟智慧跟我娓娓道来。我开始一听很惊讶,因为这位长者二十九岁就当总经理,他这个总经理绝对不是自己挂上去的。听说现在招牌掉下来还会砸到好几个总经理,总经理太多了,他不是这种总经理;是坐著两排的股东,然后每一个人给他发问问题,他说人事出现怎么变化你要怎么应对?财务发生什么危机你要怎么处理?就这样一一问他问题,他要这样对答如流。答完之后,股东开会要不要聘这个人当总经理,一聘之后,他就是一个人就到这个公司坐镇,在古代叫做空降的元帅。这样的工作好不好当?不好当。一个公司这么大,里面的小团体就特别多,你一进去都举目无亲,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凭的就是智慧跟德行。所以卢叔叔说他有一次到一个大的饭店去当总经理,他说他去之了之后,马上把袖子卷起来,到厨房里面陪他们洗碗、洗盘子。所以这些员工就会觉得他很亲切,而且印象更深的是居然总经理的盘子洗得比他们还好,让他们很佩服。
   

当我听到卢叔叔这些经历的时候,突然心里面觉得很惭愧,这位长者明明就坐在我旁边,我居然都看不出来,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所以自己觉得自己看人的能力太差劲了。不过我也同时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愈有能力的人愈谦卑,就像很丰满的稻穗都是垂下去的。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一出来社会工作,遇到一些公司里面的主管,马上就说他能力有多好,马上又说他跟谁的关系特别好。这样子的人能不能信?不能信!可是很多年轻人一听到这些人讲得天花乱坠,就被他们牵著鼻子走。所以一个人看人的能力特别重要,当然如何看人也要深入中国圣贤的教诲才能做得好。而看人最低的标准,最简单的一个标准就是《弟子规》,假如这个人做到了《弟子规》,那你可以保证他是有德行的人,值得信任的人。所以我们说《弟子规》是显圣镜,可以显现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德行;《弟子规》同时是照妖镜。你对照对照看看这个人做到《弟子规》哪些,假如都没有做到,纵使他讲得冠冕堂皇,天花乱坠,你绝对不能相信,所以看人很重要。
   

当这位卢叔叔把他人生这些经验跟我娓娓道来,我的内心很感动,他一聊足足聊了两个多小时。两个多小时之后,我的内心只想做一个动作,这位朋友说鞠躬,鞠躬已经不能表达我内心的一种感谢,当时候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跪下去。我那时候真的体会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样的重视师道,因为老师对一个人人生的启迪,那是没有办法取代的。所以我当下双膝就这么一跪,结果因为卢叔叔年轻的时候学过柔道,手脚特别好,我都还没跪下去,他马上一把就把我拉起来,他说使不得。所以愈有德行的人愈谦虚,他马上一把就把我拉起来。
   

这两个多小时讲完之后,往后每天只要我们上完课,吃饱饭,卢叔叔就找我说:来,我们去散步。他就问我:你今天听课有什么心得?我就把我的心得跟他报告。讲完之后,他就跟我说:你看事情深度不够,广度不够。他还点点滴滴开始给我分析,给我教诲。所以在那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我的人生历练、见识提升得特别快。离开澳洲之后,只要有时间有空他都会来看我,我只要有到他们家附近办事,我一定先去拜访卢叔叔,再好好跟他请教。甚至于我在海口、在整个中国大陆一有问题打电话给他,他都会非常细心,非常关怀的回答我所有的问题。因为有这个机会得到卢叔叔的教诲,那我更应该尽心尽力把他的教诲去利益更多的人。所以当每一次跟卢叔叔报告在中国大陆做的这些状况,他也都会非常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真正全心全意能教导我们做人做事的老师确确实实很希有、很珍贵。而我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好老师,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遇到我一个姚老师,他教我五、六年级,当时候我的成绩很差,诸位看得出来吗?看不出来,你们太仁慈了,没有给我难堪。我四年级以前成绩都不是很好,都差不多十几名、二十几名,都是中等成绩。那个时候我的母亲跟我是同一个学校,我的姚老师就问我母亲说:这个孩子怎么教?我的母亲想了一下就说:这个孩子不爱念书,不过很爱面子。我们老师一听完说:好,那我知道了。
   

结果刚好我们一开始在编班的时候,就是念到你的名字就跑到这个老师面前来,我记得那时候我是五年七班,然后一念到你的名字,你是七班、八班,就这样跑过来,我就排在七班的队伍里面。结果抬起头来认识的同学差不多二、三个而己,其余的都不认识。结果一进到教室,我的老师就说:蔡礼旭,带两个同学去拿扫把。小学生最喜欢劳动,被老师叫都很高兴,马上去领扫把。回来之后,老师又说:来,蔡礼旭去领教科书。我们又带著一堆同学去拿教科书。当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之后,我们老师说:诸位同学,我们现在来选班长,好,我提名蔡礼旭,其余的你们提名。你看多么公平!就让大家选举,诸位朋友谁选上了?(蔡礼旭)你们怎么都知道,这么有智慧!铁定我选上了,他们互相根本就不认识,一听那个名字听了好几遍,所以我一下子就选上了。这么一选上,我的成绩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掉到三名之外了,为什么?要面子。因为班长等于品学兼优,班长就等于好成绩,所以我们老师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我的成绩一把拉起来。
   

我这个小学老师确确实实懂得因材施教,所以我很感念老师对我的栽培。我第一年当正式老师,我打电话给我的姚老师,我邀请老师一起出来吃饭,在这个饭桌上我还请教他很多教学的经验,一个老师在传给他的学生教学经验,那顿饭吃起来特别有味道。当我聊到这件事的时候,聊到老师让我当班长这件事,我的老师就说:你不止感谢我,你更应该感谢你妈妈,是你妈妈那一段话才让我有这个灵感。所以那顿饭吃完之后,刚好我在这几年接触到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很得受益,我就拿了一些书送给我的老师,跟他分享我生命的一些成长。结果当我的老师把这些书收过去之后,我的老师笑著对我说:今天以后我是不是要叫你学长?我就很严肃,我说:老师,不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就是老师。我在推展中国文化这一年过后,我打了一通电话给我这个姚老师,跟他报告我这一年来所做的事,老师在电话那头非常欢喜,电话要结束以前我的老师说:有你这个学生,我非常的欢喜,非常光荣。所以我们回报老师确实要尽心尽力去遵守老师教诲,去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
   

而一个人一生,最不会嫉妒你才华的就是我们的父母,还有我们的老师。当我们真正有所奉献,有所成就,父母跟老师的喜悦可能比我们更多。因为有这么多好的老师给我栽培,所以我们念念也希望能够去利益更多的学生,我们深刻感觉到一个好的老师对于一个人生命的影响如此大,所以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学为人师。在我教书这几年当中,也是尽心尽力在做,刚好我有一个学生,那个时候我是教自然科,一次月考下来只有三个孩子不及格,结果我就很惊讶,小学而己怎么会不及格?我就把他们三个额外找来补考。然后考完试下来,我们才发现有一些孩子不是这一题不会,是他连字都不是很看得懂。我也从这里发现一个孩子的语文能力是他所有学科的基础,所以语文老师特别重要。
   

那我们就一题一题念给他听,他就懂得去作答。后来指导完之后,三个孩子去考试就及格了,补考就算通过。其中有一个孩子有一天刚好走到讲桌前面来,当然因为我跟他们三个补考完,他们三个跟我的感情就特别近,其中一个走到前面来,突然他就单跪就跪下去,手还比这样,就这样跪下去,他说:参见师父。诸位朋友你不能笑,为什么?因为他是很认真,这个时候你一笑他就没气了,突然他那个动作一做下去很认真,他那个态度会感染你,突然我就很严肃,我就一手把他撑起来,我说:拜师可是很严肃的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
   

这么一讲,那个孩子若有所思想了一下,差不多五秒钟,重新再跪下去说:参见师父。所以这个孩子跟我就特别亲。第二次月考考了九十几分,进步了三十几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孩子有这么大的好的表现,我们就即时要鼓励他,我一观察他其他的学科都不算很好,所以颁奖绝对没有他的份,我们马上去买奖品,而且还不能买一份,这样就不公平,所以就买很多份,成绩很好的我们都送。送到最后,我就留下最后一个奖品叫做最佳进步奖,我就说:来,最后一个奖颁给全班进步最多的人。我就问学生:你们猜猜看进步最多的是几分?他们就开始猜十六分、十八分、二十几分,猜半天都没猜到,我说:都不对,进步了三十多分。全班同学就哇!结果马上把这个同学的名字一讲出来,全班不由自主响起一片掌声,所以这个孩子走上来的时候就雄纠纠气昂昂,很有自信走上台来。这个孩子从那次月考之后,自然科目都是九十几分。
   

所以确确实实当一个学生对老师有恭敬之心,对老师有崇敬之心的时候,他就会督促自己好好学习,好好努力;确确实实我们为人师的一份心,学生都能够感受得到。所以一个人一生能够遇到一些好的老师的缘分,对他的人生就会起很大的变化,也由于有这分明白,所以我在从教的过程就告诉自己,我在这个学校一待我就不走了,为什么?因为教孩子不是教两年他的人格就好了,他的整个思想观念就成就了,不可能!这两年只是让他非常信任我们,甚至于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就是我的老师一定是处处替我著想。当他有这分感受的时候,他的人生只要遇到一些问题,他会马上再来找老师。我常说一个人的内心只要能感受到还有人全心全意的爱护他,这个人绝对不会走上绝路,因为他的内心还会有一股力量。那学生要找我们,我们要让他找得到,所以只要长期在一个学校教下来,你教了十年,你这十年的学生都会重新回来请教你,我们就可以给他适时的帮忙。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我教了一年书之后,深刻体会我自己学问不足,中国文化的底子太差、太差了!所以希望趁年轻能够深入吸收圣贤的教诲,就把工作辞掉。辞掉工作之后,心里面有两个念头,希望能够找到好的中国文化的老师,另外能够找到一个长辈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给我一些提醒,给我一些教诲。结果我到澳洲去学习半年,当我坐在我的座位上,我很好的中国文化老师,杨淑芬老师就坐在台上,然后卢叔叔就坐在我的旁边。《中庸》教诲说“至诚如神,诚者,物之终始”,一个人真正有诚心的时候,一定会得到很多有智慧的人、有德行的人的帮助。
   

所以在那半年当中,杨老师讲解《德育故事》,每讲一则给我心里的震撼就特别大。我记得在听杨老师课的时候,我都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到旁边有一个香港的朋友,他的块头很大都不常笑的,很严肃。他看我哭成这样,还偷偷的把卫生纸给我推过来,还不敢看我,我赶快拿起来擦。为什么会这么感动?因为杨老师讲解这《德育故事》的过程,让我的内心深刻感觉做人应该这样才有味道,做人应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才是做人的原汁原味,这样才能痛痛快快的去经营人生。而这半年的教诲,让我深刻体会圣贤人是怎么样的存心,所以当我们体会到圣贤人处处为父母,处处为朋友,处处为社会大众的这份心,深刻感受到了,当我们再打开圣贤的经典就会觉得格外的亲切。
   

后来我又在杨老师家里住了七个月,我常常说很多的家长他都觉得要给孩子很好的才华跟本事,一定要有很多钱。其实要有真正的德行跟才华,钱不一定能够解决,我那个时候也没钱,在杨老师家白吃白喝七个月,杨老师很体贴我们,怕我没钱,还把钱包放在冰箱上面,然后就交代我说没钱自己拿。她怕我又是这么爱面子的人,所以一没钱跟她伸手,她怕我会不好意思,所以处处替我著想。常常我跟杨老师讨论《论语》,讨论几句话,有时候一讨论就忘了时间,常常一看都一两点了,杨老师马上说:你明天还要教书,赶快去睡觉。所以确实跟著好老师学习的时候,感受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很快乐!后来在去年的九月份,刚好杨老师到海口去了解整个要在海口推展中国文化的状况,老师就把我带到海口去,让我跟著她一起去推展。我的父亲就交代我:你一定要站在杨老师后面好好跟著,好好学习。结果我跟杨老师到了海口之后,过没几天就上了北京,之后就到山东拜孔老夫子,我们要推展中国文化,一定要去祭拜孔夫子,因为夫子对我们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刚拜完夫子之后,因为在这个过程看到很多的现象,比方说我们在孔庙的时候,听到很多解说员对著我们孔庙的一些古迹,还有一些图画做解释,左一句封建,右又一句封建。他们不是来弘扬中国文化的价值,反而在言语当中对中国文化有一些批判性在,所以我们听了内心很难受。这么好一个地方,能够让全世界的人来领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机会都当面错过。
   

在孔庙是车水马龙,结果我们去完孔庙之后又到了周公庙,周公庙却是一个人影都没有。诸位朋友,这些到孔庙去参观的人是不是真正在深入中国文化,是不是?不是!真正深入中国文化的人,真正接受孔夫子教诲的人,一定会同时对谁很尊敬?周公。周公是夫子一生最尊敬的圣哲。所以我们一看到这一幕,我们可以感受到去孔庙的人不是为了文化去的,是为什么去?很可能很怕别人问他:你有没有去过孔庙?假如说没有,自己觉得很难过,所以去是要茶余饭后告诉别人我去过,而不是真正去领受圣贤教诲。杨老师感受到中国文化退丧得太利害,所以她就做了一个决定,要在北京架设一个文化公益网,能够对全世界传播我们中国的这些圣哲教诲。所以杨老师就告诉我,她说:你一个人回海口去,我要留在北京做这件事。我父亲交代我要躲在后面,结果我一个礼拜就跟不了了,就飞回海口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跟著老师最重要的要依教奉行,老师怎么交代,我们就要全心全意去做。结果杨老师的这一份安排对我这一年来的成长至关重要,也对我契入圣贤的教诲有关键性的影响。当我在推展中国文化的过程,有时候一天要讲两堂课、三堂课,在这样的磨炼当中,突然孟夫子的教诲就跑入了我的脑海里面。孟夫子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要增进他不足的地方。我突然在回忆起这段经文的时候,感受完全跟我高中时代不一样。高中时候一念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突然觉得肩膀重得不得了,然后告诉自己,我不要做圣贤人,一定很苦。因为老师也没有开显圣贤为人处事的榜样,只是告诉我们:来,背起来,考试会考。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去领受孟夫子这个教诲。

当我们有这样的考验,这样的一种历练之后,突然觉得这一篇文章读起来特别有味道。我在这一篇文章加了一句注解,我说“甘之如饴”,这样的磨炼味道很甜美。
   

为什么高中时候觉得我不要做圣贤人,但是现在的感受却是很欢喜的去接受这个挑战?因为在推展的过程当中,我们深刻体会每一个人也好,每一个家庭也好,都迫切需要圣贤的教诲。当这些朋友他们打从心里对我们的一种尊敬,对我们的一种肯定的眼神,我们时时都记在心里,深怕不能利益他们的家庭。所以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当我们觉得这一件事情应该做,必须做,但是我们却没有能力做,这个时候才是真正人生的苦。而我们已经知道这一件推展圣贤教诲的工作是现在社会刻不容缓的工作,我们内心只怕自己的能力做不了,所以有磨炼来的时候很欢喜,赶快能提升。当能力提升才真正对得起这些支持你的朋友,才真正对得起教诲我的老师。我们有这样的一种磨炼之后,才能真正更体会到圣贤的这些教诲。所以当我们生命当中有好老师出现的时候,绝对要好好珍惜,要老老实实听老师的教诲,然后把老师的教诲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
   

除了我们身旁的这一些良师益友之外,其实当中国人是最幸福的,因为中国承传了四、五千年的文化,这四、五千年当中不知道出现了多少的圣哲。而这些圣哲都用他的一生演出了一个圣贤人的榜样出来,也都留下很多非常精辟的文章,只要我们有这分恭敬心,这些圣哲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良师益友。所以孟夫子他就有这分恭敬心向孔夫子学习,所以孟夫子离孔夫子已经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孟夫子这分对老师的恭敬之心超越了时间跟空间,所以孟夫子学孔夫子的教诲学得特别好。所以孟夫子被我们喻为亚圣,仅次于至圣先师孔子。有这分恭敬心就能够与古圣先贤一起探讨学问,以他们为师。
   

很多朋友都会跟我问一个问题,他说:蔡老师,你自己一个人在海口这样推展中国文化,你会不会觉得很孤单?每一次有朋友这么一问我,我都会哈哈大笑,我接著会跟他说,我说:我一点都不孤单,因为四、五千年的圣哲时时都陪伴著我。文天祥有一首诗里面有提到这几句很重要的教诲,文天祥提到“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些圣哲人虽然离我们的时间久远了,但是他们为人处事的典范是时时,夙昔就是早晚陪伴著我们。风檐展书读,风檐是我们房屋屋檐下的一个角落,就在这一个角落房间里面打开圣贤的教诲来看,内心会感受到古人这一些好的风范,就好像阳光一样照在你的脸上,古道照颜色。
   

我们常常能想到尧帝给我们的教诲,想到周公给我们的教诲,想到大舜给我们的榜样,想到范仲淹的风范,我们就会督促自己更加的向前去,更加的提升自己的品德,进而能够利益自己的家庭,利益整个社会国家。所以确确实实圣贤人时时都是陪伴著我们,我们的内心都感受到特别踏实,所以绝对不会觉得很孤单。好,那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先到这边,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14:10 , Processed in 0.147577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