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一段锦

[大德开示] 【恭迎药师佛诞】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连载)30楼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段锦 于 2011-10-27 19:12 编辑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连载)

如是我闻”,在阿难结集经藏的时候,初登法座,初登佛说法的这个法座,那么就有种种的瑞相现前。因为有种种的瑞相现出来,当时在法会的大众,就顿起三疑,就起了三种的怀疑心。


      这三种的怀疑,第一种就是大家以为阿难不是阿难,是大师重起,是释迦牟尼佛又活过来了,广东话叫“翻身了”,那么国语叫“复活了”,又活过来了。这是因为大众看阿难,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就起第一疑,疑大师重起。

      第二个怀疑,就疑他方佛来,就怀疑:啊!这是不是其他世界的佛,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来说法了?要不然怎么这样子呢?这第二疑就是怀疑是他方佛到这娑婆世界来说法了。

      第三疑就是以为阿难证得佛果了,以为阿难成佛了,于是乎就大家都很惊奇的,在那儿不知怎么样好了。等阿难一说“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一说出来,大家三疑顿息,大众这三种的怀疑就都没有了。说:“哦!如是之法是我阿难亲自听见释迦牟尼佛说的!”所以这三疑顿息。

      那么当时,这一些阿罗汉,听见阿难结集经藏,都起三疑,所以我们现在听这个经,一听下来,不只三疑,恐怕千疑万疑都有了,说:“这经是不是真的啊?是不是佛说的啊?有什么证明啊?”喔!在肚子里头那个算盘子啊,就打起来了,砰啪!在那儿响。自己肚子里头那个不叫电脑,那个叫人脑,人脑在这个人的身体里边,就算起来了,这千疑、万疑都生出来了。

      由这个看来,学佛法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学佛的人,所以不能与道相应的,就因为疑心太多了。所以才说:“修道之人心莫疑”,你心里不要有诸多怀疑,这也不信,那也不信,讲真的你也不信;讲假的,喔!你信了!所以就颠倒。“疑心若起便途迷”,你疑心一生出来了,就会走错路了。所以学佛的人要“朝于斯,夕于斯”,要天天学,时时刻刻都要学佛,念玆在玆的,不能好像马马虎虎的那么样子。

      现在我们万佛圣城的居士们和出家人,无论出家、在家,想学佛的人,快一点把《楞严经》读得能背得出,熟读默记,融会贯通。一部《楞严经》若读得能背得出,那我们这个佛教徒就没有白做。因为《楞严经》是佛教讲得最真的、最彻底的!那把一切旁门外道那个毛病、那个本相,都给指明了!所以你若明白《楞严经》了,那个天魔外道他都恐怖毛竖的,他都害怕。所以你们各位,要想真正护持三宝,弘扬佛法,就快一点来研究《楞严经》,读诵《楞严经》,讲解《楞严经》,这是最低限度的。

      学《楞严经》,以及听经、念经,我们都要有一种忍耐心,不要生疲厌的心。你们要知道,你看那个树是一天一天长大的,那个花是天天你去用水给它浇的,它才能开花,才能那么样地美好。我们小孩子也是一天一天教导成的、长大的,读书也是一天一天读的,所以我们学佛法,也要拿出一点时间来,天天研究佛法,来学习佛法。

      你研究佛法,比你把金钱放到银行里去更有价值!对你这个法身慧命是更重要,所以不要以为世间的财那是真的。学佛法,这是出世的法财,你就在世间也可以用,出世间更少不了的;所以这个是功德法财,不可以把它看轻了!不可以马马虎虎的!天天最好在百忙之中,都能找时间来听一听经,研究研究佛法,这是最好最好的。不要说:“啊!那天天讲经都是讲那个,我听得都也没有什么意思了!”那你吃饭,天天怎么样子忙,你也要吃饭;你穿衣服,怎么样忙也要穿衣服;你睡觉,怎么样忙也要睡觉,那么这个听经也应该看得和那个穿衣服、吃饭、睡觉一样地重要,那就好了。

----------------待续。。。

顶礼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宣化上人
顶礼佛法僧三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连载)

----------------------------------------------------------------------------------------------
》》》本期导读:
每一部经典,前边都有六种成就。这六种成就,都是什么?
如是”为什么叫“信成就”?有什么内容?
我闻”为什么叫“闻成就”?
一时”和“时成就”又有什么关系?

----------------------------------------------------------------------------------------------

“如是”
是指法之辞,就是说明白了如是之法,是可信的;如是之法,是可修的;如是之法,是可成佛的;如是的法,就应该修行;如是的法,我们就应该信;如是的法,我们应该躬行实践去得到的,这叫指法之辞。所以如是就叫信成就。每一部经典,前边都有六种成就。

这六种成就,第一就是“信成就”

你能信,就有所成就,你不能信,就无所成就;你能信,就得到利益,你不能信,就得不到利益。就好像我们所吃的饭,你相信这个饭是能治你的肚子饿,那么你必须要吃了它,肚子才不会饿;你若单单信它可以治肚子饿,你若不吃它,那不会饱的;甚至于你根本就不信这个饭是能治肚子饿的,那更没有办法教你肚子怎么样饱了!这就是说的什么呢?就是说这个法,虽然是能成佛的法,可是我们若不信,若不修,他就没有法子能成佛。

你单单说,说的是法,行的才是道,你要躬行实践去修行,依照法修行,这才能得到受用,所以这叫信成就。你有所信,就有所成就,你不信,就不能成就。那么你信了,还要有种种的因缘,才能帮助这个信的成就。

所以第二就是“闻成就”。这闻成就,就是“我闻”。我,是阿难自己称自己,也说我。这个我,是个无我之我;这个我,是一个没有执着的我;这一个我,是圆融无碍的我;这个我,是把一切万事万物都看破了,把一切万事万物都放下了,所以这个我,才是一个真正自性的我。不是对外而言我,是对内而言我,对自己里边这个心所说的这个我。这个我,是一个有智慧的我;这一个我,是不颠倒的我;这一个我,是有择法眼的我。因为他有择法眼,所以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怎么样才能有择法眼?就要有信成就。怎么样能有择法眼?就要有这个闻成就。

我也信了,也想要听,是可以听,但是要有一个时候。这个时就是听这一部《药师本愿功德经》的时候,说这个经的时候,然后阿难结集经藏这个时候──“一时”:这个时就是时成就。你若也想要信,也想要闻,若没有一个相当时间,你若不到金轮圣寺来听,来到这法会,参加这个讲经说法的法会;你在家里,你单有信成就也没有用,单有这个闻成就,你根本也就不能闻!那么时,也不方便了,所以这个“一时”,就是时成就。

----------------待续。。。

顶礼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宣化上人
顶礼佛法僧三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
南无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
南无无忧最胜吉祥如来
南无法海雷音如来
南无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
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莲花尊丰如来
南无月光如来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愿一切因缘众生,修学甚深般若,发圆觉心,

畅游如来大寂灭海,变化诸幻法度一切幻众幻念。

愿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国土,诸幻众生,世界和平,

人民安乐正法长驻,法轮常转,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系缘法界,实相念佛,同生极乐,共证菩提

阿弥陀佛
感恩,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23: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顶礼《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顶礼药师琉璃光如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一段锦 于 2011-10-30 00:14 编辑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连载)

----------------------------------------------------------------------------------------------
《《《本期摘抄:

那么这是薄伽梵的六义,很重要的!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记得薄伽梵这六种的意义。你这六种的意义都不记得,那你是连佛都不认识了!
好像什么呢?就好像我们认识一个人,这一个人,他头长得什么样子?他手长得什么样子?他身上长得什么样子?他身体是高是矮?长得什么样子?我们若清楚了,甚至于这个人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我们就真认识了!不要说看见这个人,就听见这个人一讲话这个声音,就知道了:“哦!这是某某人来!”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学佛,连佛的薄伽梵六义都不知道,那你学什么佛啊?学糊涂佛!
----------------------------------------------------------------------------------------------

“薄伽梵”:这个薄伽梵,有六种的意思,你若愿意知道,可以查一查《佛学辞典》,那里边讲这个薄伽梵讲得很详细。薄伽梵是佛的一个别名,也就是佛的另外一个名字,你若不懂得什么叫薄伽梵,你就想:“喔!这也是佛的另外一个名字,它是梵语。”那么这个薄伽梵,这是个“主成就”


      你也有信心了,也想要闻,想要听经,也有听经的时候,但是没人讲经,我看你听什么、信什么、闻什么?没有所听,没有所信,没有所闻了,没有一个时候了!你若没有一个人讲,你就有前边那几个信、闻、时,也都没有用了!所以又要有一个说法的主。这说法主,就是在那儿讲经说法,这叫主成就。

上人:薄伽梵的六个意思,你记得不记得?
弟子:记得四个。
上人:讲出来给大家听听,那两个教旁人讲。
弟子:有自在,就是佛陀在每一个地方是很舒服,没有烦恼。
上人:像不像你?
弟子:完全是相反。
上人:啊!怎么搞的?那你怎么不自在了?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常常向外驰求。
上人:Okay.(好了。)第二个什么?
弟子:还有名称,就是每个人都知道佛陀的名字,他的功德,他的清净行愿,他的慈悲,大家都知道。
      第三是端严,就是端正,就是一点都不邪,没有妄想,都很庄严,很正的。最后第四种就是炽盛,就是他的功德很庄严的、很圆满的,好像火那么样放光,很美丽的,很好,人人都要看,看火的光明。
上人:你们有没有人知道他是讲得对啊?是讲得错了?这四个名称,在这个薄伽梵六义里边,有没有这么四个名称?有人知道他讲错了?就快点说;讲对了,也快点说!那么剩那两个,我不需要叫你们名字,你们谁知道,谁就赶快讲一讲。如果没有人讲,那就是你们都忘了,不记得了。他讲的那四个对不对?果惠知不知道?(果惠:吉祥。)还有什么?果雅知不知道?(果雅:尊贵。)他前面讲的那四个对不对?(果雅:庄严,他说端正。)

      吉祥,中国人都欢喜吉祥,尤其广东人,一到过年了就说:“如意吉祥!如意吉祥!”怎么样啊?他要如意吉祥,他不念佛,去打麻将去!再不就跳舞去!那么要这个如意吉祥,你要念佛,你要规规矩矩地守规矩才可以。打麻将!你看那怎么会吉祥?一定会输!就输!输!输!输得把裤子都输光了!你看怎么吉祥了?

      尊贵,这个尊贵,佛是最尊最贵的。所以我们要想尊贵,先要找一个榜样,来学佛这个榜样,最尊最贵最完整的,没有一切的习气毛病,没有一切的妄想杂念,这超过阿罗汉的境界了。

      那个阿罗汉,在《法华经》上,一开始说:“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这都是阿罗汉,怎么样阿罗汉呢?阿罗汉是“诸漏已尽”,在证得阿罗汉的境界,就什么毛病也没有了,什么习气也没有了,也没有什么妄想了,他的生死已经了了。“所作已办”,所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了!得一万事毕,他得到一了,所以他不向外驰求了;不向外驰求,所以就诸漏已尽了,什么漏都没有了。

      这个漏,你好说话也是漏,好看东西也是漏,好听声音也是漏,说:“那这完啰!我不听?我眼睛不看也不行!耳朵不听也不行!那我学佛学得也不可以看东西,也不可以听东西,我怎么受得了啊?”所以你就到现在还没有成佛嘛!就因为你受不了,所以总往外跑,不回来,不回光返照。

      这个诸漏已尽,任何的毛病都没有了,就不贪、不争、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了。你若贪,也是有毛病;你争,也是有毛病;你有所求,还是有毛病;你若自私,那更是有毛病;你若自利,那是大毛病。情爱,这都是毛病,最大的毛病就是那个欲念。这个诸漏已尽,就是没有欲念,一切淫欲的念、狂心妄想,什么念头也都没有了,所以叫诸漏已尽。

      “无复烦恼”,他没有什么烦恼,什么烦恼都了了。“逮得己利”,他们才是真正地得到自己固有的智慧,真正地得到智慧,真正得到佛教的好处了。所以我对你们讲,你们各位要知道,什么叫佛?佛就是一个大智慧的人,你谁有真正的智慧了,不颠倒了,谁就可以成佛。你还是在那儿颠倒,贪而无厌,总也不满足,又和任何人都争,也自私,也自利,那就谈不到得到利益了。他这个得到真正利益,绝对不贪外物,什么叫金银珠宝啊?什么叫色、声、香、味、触啊?什么也都触不动了,不被这一些个境界所转,这叫逮得己利。

      “尽诸有结”,他们把这一切的余习,这一些个解不开的,这一些个缠缚不脱的东西都没有了,这得到真正的自由了。“心得自在”,这个样子的时候,这个心才能得自在。那么佛呢?佛更超过这个,所以他是最尊最贵的。

      那么我们要是想学佛,先要学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这不是说就这么讲一讲,啊!我明明想要去打劫去,还说:“我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嘿!那真是骗人骗己啊!你真若不争了,一切事情都听其自然地发展;不贪,也是听其自然地发展;无所求,“到无求处便无忧”,你有所求,才有忧愁;你若无所求了,什么也不忧愁了。你再不自私,这个世界的麻烦为什么生出来的?就因为人人都自私。那个自私从什么地方开始?就从人的欲念那儿开始。所以不自私不是说:“我就是那么普普通通不自私。”这个不自私就包括这个无所求,就不执着这个情爱了。不自利,也不想我得到什么好,这个环境对我有什么好的感觉,或者如何如何的。就是这一种的毛病,都没有了!都没有了,所以这才成佛呢!

      那么这是薄伽梵的六义,很重要的!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记得薄伽梵这六种的意义。你这六种的意义都不记得,那你是连佛都不认识了!好像什么呢?就好像我们认识一个人,这一个人,他头长得什么样子?他手长得什么样子?他身上长得什么样子?他身体是高是矮?长得什么样子?我们若清楚了,甚至于这个人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我们就真认识了!不要说看见这个人,就听见这个人一讲话这个声音,就知道了:“哦!这是某某人来!”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学佛,连佛的薄伽梵六义都不知道,那你学什么佛啊?学糊涂佛!

      所以这个薄伽梵的六义,你们各位都记一记,或者我要是下次来不糊涂,我还要问你们各位的,不是就这么样,说:“这一次过关了!”考试考完了,再就忘了。或者我下个月再来,教你们所有的人都给我讲一讲这个六义是什么意思?说:“哎呀!不得了了,我这一回去怎么办呢?”赶快记得嘛!怎么办?就是这样子,无论出家人、在家人,我给你们讲,你看!我这很费气力的,给你们讲完了,你们都忘了,像耳边风似的,你说那多可惜啊!所以我现在给你们讲多少,我来一定要问一问,好像这个阿难以四事问佛,我今天问了一个。以后我要把你们每一个来听经的人,我都要记一记,我把你们的名字都写下,等到时候,我不知道叫哪一个名字,就来给我讲一讲。你讲不明白,那就证明你在这儿尽睡觉呢!你说:“我不会睡觉。”在这儿我现在叫一叫你,你就这么呼噜呼噜?,这就是打呼了,就睡着了。你旁边那个人听经,也听不入耳了,就听见你在打沉雷了!学会了吗?我也学不好,因为我也不会打呼。

----------------待续。。。

顶礼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宣化上人
顶礼佛法僧三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
南无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
南无无忧最胜吉祥如来
南无法海雷音如来
南无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
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莲花尊丰如来
南无月光如来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愿一切因缘众生,修学甚深般若,发圆觉心,

畅游如来大寂灭海,变化诸幻法度一切幻众幻念。

愿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国土,诸幻众生,世界和平,

人民安乐正法长驻,法轮常转,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系缘法界,实相念佛,同生极乐,共证菩提

阿弥陀佛
感恩,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段锦 于 2011-10-31 23:03 编辑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连载)


----------------------------------------------------------------------------------------------
《《《本期摘抄:

你到这儿听经,听着这个法音,把世俗的那些个尘劳妄想都减轻一点,也就是学智慧,经典上所说的都是智慧,都是般若法,那么你就能懂得多一点。
说:“我已经懂得很多了!”那你懂得更多一点不更好吗?你怎么嫌多了?你往银行里存钱,没有看见你什么时候嫌说:“我钱存在银行太多了,我这个钱,不得了了,太多太多了!”有多少你都不嫌多,多多益善!那你学智慧,学真正的佛法,怎么你又怕多了?这岂不是颠倒呢?没有算过这个账,所以就舍本逐末,舍近求远,不真正研究佛法,而尽把时间都浪费了!

----------------------------------------------------------------------------------------------

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这是说佛教化众生。教化众生不是在一个国家教化众生,是到所有有因缘的国家,去教化众生,和哪一个国家的众生有缘,就到哪一个国家去教化,所以叫游化诸国。那么在这个游化诸国的期间,就到了一个大城市。这个大城市,叫广严城。到那个地方,就在那个乐音树下,结跏趺坐,来为众说法。

      这个广严城、乐音树下,这是一个“处成就”;前边有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那么主成就也有,也有人讲经了,但是你若没有一个地方,怎么样讲啊?好像我们这儿要讲《药师经》,若没有一个讲堂,怎么样讲法呢?所以要有一个地方,这叫处成就。

      下边等到那个比丘和菩萨合起来,这众成就”。那么也有人讲经了,地方也有了,又要有人去听。佛说法如果没有人听,他自己给自己讲,也是没有什么意义,必须要对众生而说法。

      那么在每一个法会都有他的众生,都有和他有缘的众生,好像你们各位,现在到这个法会来听经,这都是有缘的。若没有缘,想来也来不到的,因为没有这个法缘。你看这是很平常、很普通的,可是这是在多生多劫种的善根,才能天天有机会来听经,不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不过你自己还不认识自己,有的时候,就躲躲懒,偷偷安。说是:“师父也没有来,我这回溜溜号啦!”于是乎就去看看戏、看看电影、跳跳舞、喝喝酒,开一个                      party(宴会)!这是把自己的精神,都浪费到那没有用的地方。

                
        所以来到这儿听经的人,第一,你到这儿听经,听着这个法音,把世俗的那些个尘劳妄想都减轻一点,也就是学智慧,经典上所说的都是智慧,都是般若法,那么你就能懂得多一点。

        说:“我已经懂得很多了!”那你懂得更多一点不更好吗?你怎么嫌多了?你往银行里存钱,没有看见你什么时候嫌说:“我钱存在银行太多了,我这个钱,不得了了,太多太多了!”有多少你都不嫌多,多多益善!那你学智慧,学真正的佛法,怎么你又怕多了?这岂不是颠倒呢?没有算过这个账,所以就舍本逐末,舍近求远,不真正研究佛法,而尽把时间都浪费了!所以这个乐音树,是说这一部《药师经》的一个处所。

----------------待续。。。

顶礼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宣化上人
顶礼佛法僧三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
南无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
南无无忧最胜吉祥如来
南无法海雷音如来
南无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
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莲花尊丰如来
南无月光如来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愿一切因缘众生,修学甚深般若,发圆觉心,

畅游如来大寂灭海,变化诸幻法度一切幻众幻念。

愿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国土,诸幻众生,世界和平,

人民安乐正法长驻,法轮常转,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系缘法界,实相念佛,同生极乐,共证菩提

阿弥陀佛
感恩,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连载)

----------------------------------------------------------------------------------------------
《《《本期导读
佛经里经常出现,
与大苾刍众”。。为什么叫大苾刍?和苾刍有什么不同?

《《《本期摘抄:

比丘是梵语,翻译过来有三个意思,
第一就是“乞士”,第二是“怖魔”,第三个就是“破恶”。

----------------------------------------------------------------------------------------------
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这个
大苾刍就是出家人,怎么叫大呢?他都是长老,出家都超过二、三十年了,所以叫大比丘。为什么不说老比丘呢?因为这一老啊,就没有什么用了。人一老了,离着那一头就很近了,所以不说老,说大,是很大的比丘。这很大的比丘,就是德行也具足,智慧也圆满,品性也高超,所以叫大比丘。

比丘是梵语,翻译过来有三个意思,你们听过经的人都听过很多了!这三个意思,第一就是“乞士”,第二是“怖魔”,第三个就是“破恶”。

怎么叫乞士呢?乞士就是个要饭的,比丘另外一个名字就是要饭的。要饭的那个化子不叫乞士,他叫化子,也各处去要饭,但是他不择手段,不平等。人家给他多了,他就高兴了;给他少了,他就烦恼。那么比丘这个乞士呢?乞士是你给他好吃的东西和不好吃的东西,他都不注意,也不管。你给他多,给他少,他也不管,他就是为着给众生种福,你能放多少种子,就种多少福,什么时候也不起烦恼,没有无明。

他是走路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出家的比丘,什么时候走路也不会东张西望的,都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这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乎礼貌他不看,不合乎礼仪他也不听,他在乞食的期间就是合乎礼、不合乎礼,他都不看不听;不合乎礼仪的事情,他也不去做去;非礼勿言,不合乎礼的事情,他也不说。

比丘乞食,根本就不讲话的,不像那个化子要饭的时候,到人家门口就:“哎!大爷爷、大奶奶,发福生财呀!指日高升呀!”尽给念这个好听的话。比丘乞食,什么也不讲的,到那儿,你若布施,给这个饮食,他就拿着;不布施,他就走了,心里没有一种烦恼。这乞士和要饭的是不同的。

怖魔,这个比丘,因为他端然有正气,天魔外道一看见他,就都害怕了,邪魔鬼怪一看见他,也都远远就跑了。所以,他为什么能怖魔?就因为他有正气,以正降邪。

那么破恶,一般人不容易破除他的恶习气,修道的比丘呢,就专门把自己这个坏的习气能破了它,这个恶劣的性质也改了它,改过自新,改恶向善。因为能改恶向善,所以叫破恶,这比丘有这么三种的意思。有多少这样的大比丘呢?有八千人俱,有八千人那么多。

----------------待续。。。

顶礼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宣化上人
顶礼佛法僧三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8 10:04 , Processed in 0.251504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