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一家人

[佛教文化] 代众生苦 经论汇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度论


復次菩薩智慧入二法中故勝。一者大悲。二者般若波羅蜜。復有二法。一者般舟三昧。二者方便。復有二法。一者常住禪定。二者能通達法性。復有二法。一者能代一切眾生受苦。二者自捨一切樂。復有二法。一者慈心無怨無恚。二者乃至諸佛功德心亦不著。如是等種種功德莊嚴智慧故勝聲聞辟支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度论


以菩薩從初發心時便為一切眾生供養之上首。所以者何。以決定為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代受勤苦。又利益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度脫。欲取一切諸佛法大智慧力故。能令世間即是涅槃。如是種種因緣故言本已淨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度论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諸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化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勤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大智度论



復次心如金剛者。墮三惡道所有眾生我當代受勤苦。為一一眾生故代受地獄苦。乃至是眾生從三惡道出。集諸善本至無餘涅槃已。復救一切眾生。如是展轉一切眾生盡度已。後當自為集諸功德。無量阿僧祇劫乃當作佛。是中心不悔不縮。能如是代眾生受勤苦自作諸功德。久住生死心不悔不沒。如金剛地能持三千大千世界。令不動搖。是心堅牢故名為如金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七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 述


问:自作自受,云何菩萨能得代邪?

答:此中菩萨代众生苦,通论有六义:

一、谓以苦事自要,增其愿行故。

《瑜伽》第四十九云:“问:菩萨从胜解行地随入净胜意乐地时,云何超过诸恶趣等? 答:是诸菩萨依止世间清净静虑,于胜解行地己善积集菩提资粮,于如前说百一十苦诸有情类,修习哀愍无余思惟,由此修习,为因缘故,于彼色类诸有情所得哀愍意乐、及悲意乐。由是因缘,为利恶趣诸有情故,誓居恶趣,如己舍宅,作是誓言:‘我若唯住如是处所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能忍受为除一切有情苦,故一切有情诸恶趣业,以净意乐,悉愿自身代彼领受苦异熟果,为令毕竟一切恶业永不现行、一切善业常现行故’心发正愿。彼由修习如是世间清净静虑悲愿力故。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于自所依皆得除遣。由此断故菩萨不久获得转依。于诸恶趣所有恶业毕竟不作。于诸恶趣决定不往。齐此菩萨说名超过一切恶趣。亦名超过胜解行地。亦名已入净胜意乐地。”

解云:“净胜意乐地是初地,由于地前起此悲愿,断恶趣业,即入初地;于彼有情未必实代!此依初教辨。”

二、约菩萨留惑同事受有苦身,同苦众生为其说法,令闻法免苦,故名代也。

三、设有众生而欲造作无间等业,菩萨化止不从,遂断其命;由断彼命,菩萨自受恶趣苦报,令彼得免无间大苦,此亦名代。此依梁《摄论》第十一辨也。此上二释依终教。

四、由菩萨从初正愿,为生受苦,修习此愿,至究竟位,愿成自在,常处恶趣救代众生,如地藏菩萨等及庄严王菩萨等。

五、由菩萨此愿契同真如,彼众生苦亦缘成无性即是真如,以同如之愿,还潜至即真之苦;依此融通,亦名代也,此约同体愿力。

六、由普贤以法界为身,一切众生皆是法界,即众生受苦常是普贤,故名代。

今此经文,顺后三释,虽是地前,是普贤位故,是故能代。

问:若尔何故犹有受苦众生?
答:此事不定。
若令受苦,而有利益,则菩萨令受,亦名为代,此“密益”非常人所知,故不可难。
又释由业有二,谓定、不定,得报亦尔。彼不定报,由二缘力,是亦可转:一由因力,谓彼众生增上作意力。二由缘力,谓由外缘增胜境力。今菩萨于不定报,所为胜缘力、及令彼发增上作意故,令彼报有轻有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度论



譬如先許人物後若不與則是虛妄罪人。以是因緣故不捨眾生。入大悲心者。如先說。此中佛自說。本願大心為眾生故。所謂為一一人故。於無量劫代受地獄苦。乃至令是人集行功德作佛入無餘涅槃。問曰。無有代受罪者。何以作是願。答曰。是菩薩弘大之心深愛眾生。若有代理必代不疑。復次菩薩見人間有天祠。用人肉血五藏祀羅剎鬼。有人代者則聽。菩薩作是念。地獄中若當有如是代理我必當代。眾人聞菩薩大心如是。則貴敬尊重之。所以者何。是菩薩深念眾生踰於慈母故。信師恭敬諮受者。菩薩因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不信恭敬供養師。雖智德高明。若不恭敬供養。則不能得大利。譬如深井美水若無綆者無由得水。若破憍慢高心。宗重敬伏則功德大利歸之。又如雨墮不住山頂必歸下處。若人憍心自高則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師則功德歸之。復次佛說。依止善師。持戒禪定智慧解脫皆得增長。譬如眾樹依於雪山。根莖樹葉華果皆得茂盛以是故。佛說於諸師宗敬之如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弘一大师所举发愿代众生苦一例——摘自《净宗问辨》


问:有谓弥陀法门,专属送死之教,若药师法门,生能消灾延寿,死则往生东方净刹,岂不更善?
  答:弥陀法门,于现生何尝无有利益,具如经论广明,今且述余所亲闻事实四则证之,以息其疑。  
 一、瞽目重明。嘉兴范古农友人戴君,曾卒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忽尔双目失明,忧郁不乐。古农乃劝彼念阿弥陀佛,并介绍居住平湖报本寺,日夜一心专念。如是年余,双目重明如故。此事古农为余言者。  
 二、沉疴顿愈。海盐徐蔚如旅居京师,屡患痔疾,经久不愈。曾因事远出,乘人力车磨擦颠簸,归寓之后,痔乃大发,痛彻心髓,经七昼夜不能睡眠,病已垂危。因忆华严十回向品代众生受苦文,依之发愿。后即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不久遂能安眠,醒后痔疾顿愈,迄今已十数年,未曾再发。此事蔚如尝与印光法师言之。余复致书询问,彼言确有其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华经


世尊。若我善根成就得己利者。我之所有布施持戒。多闻思惟悉当成就。以是果报皆为地狱一切众生。若有众生堕阿鼻地狱。以是善根当拔济之令生人中。闻佛说法即得开解。成阿罗汉速入涅槃。是诸众生若业报未尽。我当舍寿入阿鼻狱代受苦恼。愿令我身数如一佛世界微尘。一一身如须弥山等。是一一身觉诸苦乐。如我今身所觉苦乐。一一身受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种种重恶苦恼之报。如今一佛世界微尘等。十方诸佛世界所有众生。作五逆恶起不善业。乃至当堕阿鼻地狱。若后过如一佛世界微尘等大劫。十方诸佛世界微尘数等所有众生。作五逆恶起不善业。当堕阿鼻地狱者。我当为是一切众生。于阿鼻地狱代受诸苦令不堕地狱。值遇诸佛咨受妙法。出于生死入涅槃城。我今要当代是众生。久久常处阿鼻地狱。复次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十方世界所有众生恶业成就。当必受果堕火炙地狱。如阿鼻地狱。所说炙地狱。摩诃卢獦地狱。逼迫地狱。黑绳地狱。想地狱。及种种畜生饿鬼贫穷。夜叉拘槃茶毗舍遮阿修罗迦楼罗等。皆亦如是。世尊。若有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十方世界。所有众生。成就恶业。必当受报生于人中。聋盲喑哑无手无脚。心乱失念食啖不净。我亦当代如是众生。受于诸罪如上所说。复次若有众生堕阿鼻地狱受诸苦恼。我当久久代是众生受诸苦恼。如生死众生所受阴界诸入。畜生饿鬼贫穷。夜叉拘办茶毗舍遮阿修罗迦楼罗等。皆亦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告目连。汝今谛听善念持之。当为汝说本行菩萨道时大悲少分。当以譬喻解说其义。本行菩萨道时。所行大悲说不可尽。而是大悲依于四事。何等为四。是菩萨大悲。菩萨随所住悲能修佛法。名为大悲。目连。我本于众生有如是大悲。有如是大愿。所有众生于阿鼻大地狱受诸苦恼。黑绳大地狱。僧伽陀地狱。活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炙地狱。大炙地狱。我常代此众生。受诸大地狱中苦。乃至罪毕受诸苦时心无忧悔。目连。若可有是因缘得度众生。我能尽代。令诸众生出大地狱。我代受苦一入地狱。尽诸众生所作罪业。我于尔时心无忧悔。目连。我发如是大愿。精进咨问有智。所谓佛及弟子。可有如是道理因缘代受苦恼。令诸众生出地狱不。目连。智者闻已。但为我赞说多闻。深发道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赞说亲近善知识。目连。我闻是已大发精进。为求法故深生欲心。求得成就诸佛大法。勤行精进具诸波罗蜜。深行忍辱。目连。我本云何深行忍辱。本为菩萨时发如是心。十方所有众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假使是诸众生。尽得人身来诣我所。作是言。仁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多所乏短。五欲乐具资生之物。汝若不能。悉与我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是众生时皆恶口。苦切骂詈妄说过恶。不称意故。以刀杖瓦石加害我身。我于尔时不应生恚。不应悔退。我应如是调伏其心。是诸众生愚痴不知起愚痴业。若我于此愚痴众生起嗔恨者。与此何异。此不入道我入善道。我今于此众生忍受诸苦。不起嗔业。心当如地等受好丑。目连。我本深行如是忍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代鹅受苦的比丘

                                                            ——摘自《大庄严论经》


复次护持禁戒宁舍身命终不毁犯。我昔曾闻。有一比丘次第乞食。至穿珠家立于门外。时彼珠师为于国王穿摩尼珠。比丘衣色往映彼珠其色红赤。彼穿珠师即入其舍为比丘取食。时有一鹅见珠赤色其状似肉。即便吞之。珠师持食以施比丘。寻即觅珠不知所在。此珠价贵王之所有。时彼珠师家既贫穷失王贵珠。以心急故。语比丘言。归我珠来。尔时比丘作是思惟。今此珠者鹅所吞食。若语彼人将必杀鹅以取其珠。如我今者苦恼时至。当设何计得免斯患。即说偈言。   我今护他命  身分受苦恼  更无余方便  唯我命代彼  我若语彼人  云是鹅所吞  彼人未必信  复当伤彼命  云何作方便  己身得全济  又不害彼鹅  若言他持去  此言复不可  设身得无过  不应作妄语  我闻婆罗门  为命得妄语  我闻先圣说  宁舍于身命  终不作虚诳  佛说贼恶人  以锯割截身  虽受此苦痛  终不毁坏法  妄语得全活  犹尚不应作  宁以护戒心  而舍于身命  我若作妄语  诸同梵行人  称讥我破戒  如是称讥轻  犹能燋我心  以是因缘故  不应毁禁戒  今入大苦中  我今应当学  如鹅饮水乳  能使其乳尽  唯独留其水  我今亦当尔  去恶而取善  经作如是说  智者共婴愚  虽复同其事  终不从彼恶  善人能弃恶  如鹅饮水乳  我今舍身命  为此鹅命故  缘我护戒因  用成解脱道   尔时穿珠师闻斯偈故。语比丘言。还我珠来。若不见还汝徒受苦终不相置。比丘答言。谁得汝珠默然而立。珠师语言。更无余人谁偷此珠。时彼珠师即闭门户语比丘言。汝于今日好自坚持。比丘寻即四向顾望无可恃怙。如鹿入围莫知所趣。比丘无救亦复如是。   尔时比丘即自敛身端正衣服。彼人又复语比丘言。汝今将欲与我斗耶。比丘答言。不共汝斗。我自共彼结使贼斗。所以尔者。恐于打时身形现故。我等比丘设使困苦临终之时。犹常以衣用自覆护不露形体。尔时比丘复说偈言。   世尊具惭愧  我今随顺学  乃至命尽时  终不露形体   时彼珠师语比丘言。颇有不惜身命者耶。比丘答言。我出家法至于解脱常护身命。虽处崄难而全身命。今我决定舍于此身。使出家众称美我名。即说偈言。   我舍身命时  堕地如干薪  当使人称美  为鹅能舍身  亦使于后人  皆生忧苦恼  而舍如此身  闻者勤精进  修行于真道  坚持诸禁戒  有使毁禁者  愿乐于持戒   尔时珠师语比丘言。汝向所说谄曲不实。复欲使人称其美名。比丘答言。汝谓我今着染衣有虚妄耶。何故现美。不为谄曲自欢喜耳。亦不使人称叹我名。欲使世尊知我至心。即说偈言。   大仙之弟子  为持禁戒故  舍于难舍命  使诸世间人  于诸出家者  生未曾有想  今虽未生想  将来必当生   时珠师执缚比丘而加打棒。问比丘言。珠在何处还我珠来。比丘答言。我不得珠。珠师涕泣心生悔恨。又以王珠益以苦恼。即说偈言。   咄哉此贫穷  我知善恶业  生于悔恨心  咄哉此贫穷  由贫故造恶   时穿珠师即便涕泣顶礼比丘足。而白之言。赐我欢喜还与我珠。汝莫自燋亦莫娆我。比丘答言。我实不取。珠师复言。此比丘甚是坚[革*卬]。受是苦恼犹言不得。时彼珠师以贫切故无由得珠更复嗔打。时彼比丘两手并颈并被系缚。四向顾望莫知所告必空受死。时彼比丘而作是念。生死受苦皆应如是。应当坚辞无犯戒律。若当毁戒受地狱罪有过今苦。即说偈言。   当念一切智  大悲为体者  是我尊重师  当忆佛所告  富那伽之言  又复当忆念  林间忍辱仙  割截于手脚  并劓其耳鼻  不生嗔恚心  比丘应当忆  修多罗中说  佛告于比丘  若以铁锯解  支节手足等  不应起恶心  但当专念佛  应当念出家  及忆诸禁戒  我于过去世  淫盗舍身命  如是不可数  羊鹿及六畜  舍身不可计  彼时虚受苦  为戒舍身命  胜于毁禁生  假欲自拥护  会归终当灭  不如为持戒  为他护身命  舍此危脆身  以求解脱命  虽俱舍身命  有具功德者  有无所得者  智者护身命  命称具功德  愚者舍身命  徒丧无所获   时彼比丘语穿珠师言。莫舍悲心极为苦哉。时穿珠师涕泣懊恼。而说偈言。   我虽打扑汝  极大生苦恼  忆王责我珠  复欲苦治汝  今汝舍是苦  亦使我离恶  汝是出家人  应断于贪欲  宜舍贪爱心  还当与我珠   比丘微笑。而说偈言。   我虽有贪心  终不利此珠  汝当听我说  我今贪名称  智者所叹羡  亦贪于禁戒  及以解脱法  最是我所贪  甘露之道迹  于汝摩尼珠  实无贪利心  我着粪扫衣  乞食以为业  住止于树下  以此我为足  以何因缘故  乃当作偷贼  汝宜善观察   穿珠师语比丘言。何用多语。遂加系缚倍更挝打以绳急绞。耳眼口鼻尽皆血出。时彼鹅者即来饮血。珠师嗔忿打鹅即死。比丘问言。此鹅死活。珠师答言。鹅今死活何足故问。时彼比丘即向鹅所。见鹅既死涕泣不乐。即说偈言。   我受诸苦恼  望使此鹅活  今我命未绝  鹅在我前死  我望护汝命  受是极辛苦  何意汝先死  我果报不成   穿珠师问比丘言。鹅今于汝竟有何亲愁恼乃尔。比丘答言。不满我愿所以不乐。我先作心望代鹅命。今此鹅死愿不满足。珠师问言。欲作何愿。比丘答言。佛作菩萨时。为众生故割截手足不惜身命。我欲学彼即说偈言。   菩萨往昔时  舍身以贸鸽  我亦作是意  舍命欲代鹅  我得最胜心  欲全此鹅命  由汝杀鹅故  心愿不满足   珠师问言。汝作是语我犹不解。汝当为我广说所由。尔时比丘说偈答言。   我着赤色衣  映珠似肉色  此鹅谓是肉  即便吞食之  我受此苦恼  为护彼鹅故  逼切甚苦恼  望使得全命  一切诸世间  佛皆生子想  都无功德者  佛亦生悲愍  瞿昙是我师  云何害于物  我是彼弟子  云何能作害   时彼珠师闻是偈已即开鹅腹而还得珠。即举声哭。语比丘言。汝护鹅命不惜于身。使我造此非法之事。即说偈言。   汝藏功德事  如以灰覆火  我以愚痴故  烧恼数百身  汝于佛摽相  极为甚相称  我以愚痴故  不能善观察  为痴火所烧  愿当暂留住  少听我忏悔  犹如脚趺者  扶地还得起  待我得少供   时彼珠师叉手合掌向于比丘。重说偈言。   南无清净行  南无坚持戒  遭是极苦难  不作毁缺行  不遇如是恶  持戒非希有  要当值此苦  能持禁戒者  是则名为难  为鹅身受苦  不犯于禁戒  此事实难有   时穿珠师既忏悔已。即遣比丘还归所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1:07 , Processed in 0.214451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