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原创&本草禅茶香】百草甘露味,饮水思源不忘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体无力,煮黄芪甘草西洋参水喝 (转)

文:赵俐黎  
   
症状:气短、自汗、胸闷、胸痛、面色苍白、浑身乏力。
   

方法1西洋参3克、炙甘草2克、黄芪10克,煮水喝。
   

方法2:艾灸内关10分钟,大面积艾灸前胸和后背各灸10分钟。

全文: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6481&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茶的“性格” (转)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性格”: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绿茶性寒可清热,乌龙茶润喉生津,花茶养肝利胆。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喝茶也有治病防病的功效,但是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适应症”,每个人都应该对症选择适合自己饮用的品种。

口干舌燥求助乌龙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因此又得名“青茶”。在味道上,乌龙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因此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可以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冬季室内空气干燥,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嘴唇干裂,这时泡上一杯乌龙茶,可以缓解干燥的苦恼。此外,乌龙茶对蛋白质及脂肪有较好的分解作用,能防止肝脏脂肪堆积。

抑郁不妨品花茶

花茶包括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是以绿茶为茶坯加入不同香花熏制而成。一般来说,花茶可以养肝利胆、强健四肢、疏通经脉。以茉莉花茶为例,可以清热解暑、健脾安神,对治疗痢疾和防止胃痛有良好效果。而金银花茶则可以清热解毒、提神解渴,并对咽喉肿痛等有较为理想的疗效,对预防流感效果亦佳。尤其是女性在更年期及经期前后容易心情抑郁、性情烦躁,不妨用喝花茶的方法来消解郁闷。

上火找绿茶帮忙

冬天气候干燥,加上人们喜欢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上火就成了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同时带来便秘、口干舌燥甚至口舌生疮等后果,这个时候就可以求助于绿茶。绿茶是未发酵茶,性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轻度胃溃疡还有加速愈合的作用,并且能降血脂、预防血管硬化。因此容易上火的、平常爱抽烟喝酒的,还有体形较胖的人都比较适合饮用绿茶,而肠胃虚寒的人则不宜服用绿茶。

喝红茶预防流感

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可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研究发现红茶可以减少中风和心脏病的发病率,而中风和心脏病正是冬季高发的疾病,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冬季经常泡上一杯暖暖的红茶,不但可以暖身体,还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此外,常用红茶漱口或直接饮用还有预防流感的作用。喝红茶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降低皮肤癌的发病也有独到的作用。


发表于 2011-8-18 17:13:25
感恩本文发布者:顺心如意

原帖: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6005&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族每天必喝的四杯茶 (转)

现在以计算机维生的人越来越多了,但你知道吗!天天坐在计算机前面想要维系健康美丽,又要与岁月硬撑可不容易,循环不良的坐姿,三五小时的熬夜,若再加上没有吃对食物,时间久了身体可是会向您抗议的哦!

面对电脑时间长了不好,那该怎么办?其实每天四杯茶,不但可以对抗辐射的侵害,还可保护眼睛。


1.上午一杯绿茶:绿茶中含强效的抗氧化剂以及维生素C,不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还能分泌出对抗紧张压力的荷尔蒙。绿茶中所含的少量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振奋精神。不过最好在白天饮用,以免影响睡眠。


2.下午一杯菊花茶:菊花有明目清肝的作用,有些人就干脆用菊花加上枸杞一起泡来喝,或是在菊花茶中加入蜂蜜,都对解郁有帮助。


3.疲劳了一杯枸杞茶:枸杞子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其本身具有甜味,可以泡茶也可以像葡萄干一样作零食,对解决“电脑族”眼睛涩、疲劳都有功效。


4.晚间一杯决明茶:决明子有清热、明目、补脑髓、镇肝气、益筋骨的作用,若有便秘的人还可以在晚餐饭後饮用,对於治疗便秘很有效果。


这里还帮你找出几种最适合计算机族喝的茶饮,或是点心,不但可以帮您对抗辐射的侵害,还可保护您的眼睛,抗烦躁呢!

绿豆薏仁汤

绿豆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薏仁则可以健脾止泻,轻身益气,对於经常需要熬夜工作者或是心烦气躁、口乾舌燥、便秘、长青春痘时,除了多吃蔬菜水果与补充水份外,把绿豆薏仁汤当点心食用,对於消暑除烦非常有帮助。


杜仲茶
杜仲具有补血与强壮筋骨的作用,对於经常久坐,腰虽背痛很有帮助,男女都可以喝,若是女性朋友还可以在生理期的末期与四物汤一起服用。

发表于 2011-8-18 20:50:05
感恩本文发布者:顺心如意

原帖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6035&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口内生津  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饮茶之要 (转)
   
茶叶:是饮、药两用之品,为世界无酒饮料之一,并享有盛誉。茶叶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黄酮类、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中老年重要的保健品。
   

茶的品名繁多,有数百种之众。由于制法不同,其性各异,绿茶偏凉,有清热解毒之功;红茶性温,有温经散寒之效;青茶(即乌龙茶)与混合茶(绿茶与红茶混合)具备绿茶与红茶之性。
   
前人根据茶叶的功效与中药相配伍,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如:《赤水玄珠》所载“茶调散“、《证治准绳》的“腊茶散”等。随着养生学的发展与重视,对茶叶的应用更加广泛;糖茶、奶茶、枣茶、宁红保健减肥茶……相继问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治病、防病、保健的用品。然引用不当,亦会影响人体健康。应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四时冷暖的不同,四方之异,选择饮用不同的茶叶,并在饭前饭后不饮茶或饮淡茶,则更有利于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茶叶,是饮、药两用之品,与咖啡、可可并驾齐驱,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无酒三大饮料之一,亦是中老年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自养生、保健受到重视以来,有关茶叶的报道所见不少,但较全面论述者却不多见。
   
饮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茶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需品之一,已有二千年之久。因此,我国劳动人民在优选土质、气候、栽培、养植、施肥、管理、采摘、酿制、贮藏等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科学方法和经验。早在唐代,即编撰有茶的专著《茶经》。书中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此后,随着制茶业的发展,茶书著作亦相继问世。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一百余种。可见饮茶在我国的盛行与考究。
   
制茶业的精专,使品名繁多,如眉茶、珠茶、龙井、碧螺春、毛峰、白茶、雨花茶、红茶、铁观音、乌龙、普洱、云峰茶、陀茶、砖茶……计有数百种。这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适宜种茶地区甚众,致茶业发达。饮茶、品茶、茶道也十分讲求。为保持每个品种的独特风格,古人创造出“贮茶器七具”、“茶具十六器”等。又对泉水、石流水、雪水、雨水、井水等进行鉴别,认为水清则“味全”。茶:有冲、泡、煎、煮之别;并对水的温度与茶叶所含成分的溶解、茶水颜色的浓淡、水之多少与茶叶量的比例等,均进行了细腻的观察与研究,发现沸水冲茶,所含维生素C破坏较重;而65℃水泡茶,维生素C含量最高。
   
建国后,制茶业得到飞跃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自然科学和医学的进步,对茶叶的研究工作逐步深入。目前已发现茶叶内含有三百多种化学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黄酮类、糖类、磷、铜、锌、铁、钾、钙、维生素等,都是人体内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茶叶中所含每种成分,对人体某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如:黄酮类:有扩张血管、增强心肌和血管壁弹性之功;维生素C对软化血管及眼疾有益;咖啡碱有促进血液循环、兴奋胃腺细胞增加胃酸分泌、提高新陈代谢功能等。因此,饮茶对冠心病、肝硬变、肥胖病、糖尿病、消化不良等均有一定治疗意义。

《本草纲目》载:茶叶“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眠、有力悦志、下气消食”之能,并有清头明目、除烦清心、利尿解毒作用。

《神农本草经》云:茶叶有“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的功效,亦为制茶碱、咖啡碱的原料和提供药用。如:孩儿茶,即茶叶经炮制加工而成,有化痰、生津、止渴之功。止泻茶:(绿茶9g,玫瑰花6g,茉莉花3g,金银花9g,陈皮6g,甘草3g)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收敛止泻。莲花峰茶丸:由茶叶、公丁香、陈皮、桔梗、半夏、藿香、炒扁豆、车前子、谷麦芽、甘草等组成。其功能:健脾理气、和胃降逆、利湿化痰。苦丁茶:用苦丁叶焙制而成:甘苦无毒,散风清热,利湿解毒,是治疗湿热性疾病常用之品。香风茶:顾名而思义,因其气味芳香而得名。此为腊梅科腊梅属亮叶腊梅,药用其叶。性辛而温,有疏风解表、理气宽中、温经散寒、祛湿化痰之功。
   
近年来,随着养生学的发展与重视,茶叶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醋茶、盐茶、姜茶、葱茶、山楂茶、米茶、菊花茶、糖茶、蜜茶、飞燕减肥茶……相继问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品。所以,饮茶对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有一定价值。
   
然而,饮茶不当,则亦有损。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和茶碱,有助于消化之功。若饮茶成癖或过喜浓茶,借以助消化,则对人体内各种消化酶原及津液分泌量即会减少,自身的消化功能减退,使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出现:头晕头重、胃脘痞闷、胀满不饥、口干不欲饮、周身沉重、神倦乏力、便溏尿少或尿黄,甚者恶心呕吐、浮肿、脉沉滑、舌质淡、苔白厚腻等症。久之损肚伤肾,诱发疾病。前人观察到此,因之“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即去而脾胃不损。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漱条之,乃尽消缩,不觉脱去,不烦刺挑也。”(《饮馔服食笺》)故而饭前饭后不宜饮茶,特别是浓茶。即或饮茶,以淡茶为宜。
   
体质不同,生活地区之异,不同季节,食饮清淡或肥厚,饮茶亦各有别:南方属火,气候炎热,易汗出伤阴;东南之域,海滨傍水,其民嗜咸而血热;西方沙石之处,气候干旱而燥。夏季暑热,皆宜饮绿茶,因其气清而性寒,清热消暑、养阴润燥、止渴尤佳。北方气凉,冬季严寒,当饮红茶。红茶是发酵茶,其性温,善温经散寒之故。春季主木,万物生发,其应在肝。生发之机,易伤肝气,因之宜饮花茶。花茶虽为绿茶之列,但茉莉花性温,故而平和,气味芳香,有通经活络、疏肝解郁之能。秋季天高气爽,燥气当令,易伤阴液。然近初冬,气温转寒,当此之时,应饮乌龙茶,此茶属半发酵茶,具有红、绿二种茶之性。或饮红茶与绿茶按例的混合等。
欲强劳饮红茶;静思饮绿茶。食肉多,饮陀茶、砖茶或浓茶。因陀茶、砖茶是生茶紧压而成,未经炒制,茶酸、茶碱含量高,腐蚀肉及脂肪性能强。而平时饮茶,不宜过浓。
   
慢性病患者,依病情而定。如:胃病属寒宜红茶,胃热宜绿茶;糖尿病淡茶有益。癌症患者,乌龙茶、铁观音为先。血液病宜红茶;冠心病、高血压、血管硬化症当饮绿茶。而患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则不宜多饮茶,因茶中所含咖啡因,能增强胃的分泌而影响消化功能。素有失眠疾患者,晚间不宜饮茶。茶中所含茶碱、咖啡碱、挥发油等成分,有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古人早已认识到茶有醒神清心、消除疲劳的功效,但过量则引起失眠、心悸、头痛、耳鸣、眼花等不适症状。故不宜过量。
   
凡冲茶,不宜沸水,避免茶中有效成分破坏。依具体情况科学饮茶,方有利于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文:路志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茶也有如此学问啊   难怪叫 茶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茶是无上菩提树,健康身心生智慧 (转)
   

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有一天,神农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木不同。神农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就把它命名为"茶"。
   
最早的种茶专著唐代陆羽撰述的《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专著。《茶经》已被译成10几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茶的普及是在唐代以后,这与佛教的兴盛颇有关系。唐人《封氏闻见记》便说南方的寺僧“习禅务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身怀挟,到处煮炊,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有一点他还没说:僧人视茶为“不发”(抑制性欲)之药,以为饮之有助屏绝尘念。
   
在寺庙中,僧人不仅独自饮茶,而且有时还举行茶会和茶宴,以茶会友,把茶作为联络感情的纽带。
   

大家都知道饮茶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有助于人体的消化系统,还可以控制性冲动的产生,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提神醒脑、稳定情绪,所以佛教养生特别喜欢饮茶,饮茶也成为佛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少林寺的概念中,中国禅宗与茶道有很深的因缘,以“中土禅宗之祖达摩”来说,他也被认为是茶道的始祖。
  

传说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的时候,因为想追求无上觉悟心切,夜里不倒单,也不合眼。由于过度疲劳,沉重的眼皮撑不开,最后他毅然把眼皮撕下来,丢在地上。就在达摩丢弃眼皮的地方,长出一株叶子翠绿的矮树丛,树叶就像眼睛的形状,两边的锯齿像睫毛。
  

那些在达摩座下寻求开悟的徒弟,也面临眼皮撑不开的情况,有的徒弟就摘下一片又绿又亮的叶子咀嚼,顿时精神百倍。于是,大家就把“达摩的眼皮”采下来咀嚼或泡水,以此作为奇妙的灵药,使他们可以更容易保持觉醒状态。这就是茶的来源。
   

据佛教养生资料记载,学习饮茶已经成为佛家弟子所必修的课程,据此可以看出饮茶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佛教养生饮茶并不同于普通人的饮茶,具有一些独特之处,具体说来,佛教养生饮茶有以下特点:

(1)饮茶是一种生活制度
   
佛教养生在日常生活中是禅、茶不离口,在生活的各处都离不开茶,就连对佛家最重要的祭拜佛祖的仪式中都要用茶当做祭品。饮茶不仅用做祭品,还是用来联系各位佛家弟子的纽带,一般寺院都有召集众弟子一块儿饮茶的习惯,他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可以一块儿讨论佛经,交流所思所得,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一般寺院的茶除了以上三种用途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可以提供给他们的香客所用,这样就拉近了佛家弟子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2)佛门有一套饮茶制度
   

在佛门的饮茶活动中,有相应的礼仪、地点和专门负责饮茶之人,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饮茶制度。佛家称饮茶的地方为“茶堂”,在这里可供僧人及香客品茶;负责饮茶的僧人有明确的分工,而且有专门的头衔,“茶头”专门负责烧水泡茶、为来客献茶,“施僧人”在寺院门口站立,为来寺院的香客敬献茶水,但是所敬之茶也会因为来宾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可以说,这也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体现。

(3)佛门有自己的茶文化
   

佛教养生饮茶不同于普通人的饮茶,他们把这看成了自己修禅静坐的一部分,形成了茶文化。佛家弟子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还形成了一种“斗茶”的爱好,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开始于唐代,在宋代最为兴盛。宋代还出现了很多斗茶高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宋代斗茶僧人福全,他的斗茶技术神乎其技,令人惊叹于他的才思之敏捷,一些历史资料中对此有所记载,至今仍被很多僧人津津乐道。


茶是无上菩提树,健康身心生智慧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443&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学佛的人大都爱喝茶原来是物以类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是无上菩提树!
品茶品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3 08:11 , Processed in 0.299504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