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个人原创] 【原创&香积饭香】慈航普度,满菩提愿——顶礼感恩恭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就很好吃呀!!随喜赞叹!

愿大家做的素食都无限好吃,让见过闻过吃过的众生,都不再吃肉。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感恩。随喜善愿!愿大家慈心不杀、喜爱素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7-21 23:23 编辑

印光大师谈眼观世音菩萨(转摘)

【其一】

观世音菩萨于往劫中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虽则安住常寂光土,而复垂形实报、方便、同居三土;虽则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六道之身;虽则常侍弥陀,而复普于十方无尽法界,普现色身。所谓但有利益,无不兴崇。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陀山者,乃菩萨应迹之处,欲令众生投诚有地,示迹此山。岂菩萨唯在普陀,不在他处乎?一月丽天,万川影现,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各各皆现全月。若水昏而动,则月影便不分明矣。众生之心如水,若一心专念菩萨,菩萨即于念时,便令冥显获益;若心不志诚,不专一,则便难蒙救护矣。此义甚深,当看《印光文钞》中石印《普陀山志序》自知。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为观世音也。“普门”者,以菩萨道大无方,普随一切众生根性,令其就路还家,不独立一门,如世病有千般,则药有万品,不执定一法,随于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处,而点示之。如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各皆可获证圆通。以故法法头头,皆为出生死、成正觉之门,故名“普门”也。若菩萨唯在南海,则不足以为普矣。

阁下于佛菩萨不思议事理,概未究心,故于此浅近之事,悉皆迷闷不了耳。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郦隐叟书”


【其二】

普陀已来过几次,当在家息心念佛,不可常来。来则旷功、费日、耗财,于己、于他,均无利益。未曾来过,一瞻菩萨道场则可。已经来过,便可在家供养、恭敬、礼拜。岂菩萨唯在普陀,不遍界以应感乎哉?观音菩萨常在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处,显大神通,演说妙法。无奈众生迷背错过,辜负慈恩。倘能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自于一切时一切处,常蒙覆被矣。宜以此意,转告一切知交!

——印光大师:“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7-21 22:15 编辑

敦煌,千手观音 (转) 

观音为什么要有千手千眼呢?是为了表现观音具有无所不至的巨大神力。千眼表示智慧无穷,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千眼观世,千苦万难都能看得见;千手搭救,千人万人都能救得出。

千手千眼观音又称为“大悲观音”,千眼象征智慧光照无处不在,千手象征光明和智慧的发放。此红铜千手千眼观音像,顶部为阿弥陀佛相,顶部之下为金刚相,金刚相之下为观音之九面相。前两臂双手合十持摩尼宝珠,另有六臂分别持弓箭、花及念珠等,代表普渡众生之愿不息,并去除一切无明烦恼,后身见千手排开呈放射形,环绕成一光轮,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此作品以现已失传之赤红铜技术所制,为中华文化遗产。
   

慈,是爱护众生的意思;悲,是怜悯众生的意思。
   

在佛教中,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现在的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同时是四大菩萨之一。由于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见称,故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东亚与西藏民间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萨,佛教的经典上说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广大,为了渡化不同众生,化身成各种不同形像,誓要救渡众生脱离轮回之苦。

讲述千手千眼观音的佛教密宗经典很多,其中在佛教史上最著名、最流行的是唐代天竺高僧不空译的《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音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和伽梵达摩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不同的经典对千手千眼观音的造型仪轨有所不同,但大多是大同小异。千手千眼观音的造型最特殊的是首、眼、手三大部分。经文中说,观音菩萨以修证圆满能变现诸多妙容:由一首变三首、十一首、二十七首、五十一首、一百零八首、五百首、一千首、一万首,乃至无数首;其目能由二目变现为三目、一百零八目、千目,乃至无数目;手臂也可由二臂变现为四臂、八臂、十二臂、四十二臂、一百零八臂、五百臂、一千臂、一万臂,乃至无数臂。所以讲“千手千眼”并不是指实数而是指数量多。

观音为什么要有千手千眼呢?是为了表现观音具有无所不至的巨大神力。千眼表示智慧无穷,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千眼观世,千苦万难都能看得见;千手搭救,千人万人都能救得出。用今天的话说,千眼是认识,没有看不透的事;千手是实践,没有做不成的事。认识和实践集于一体,就会产生无比强大的威力。

敦煌石窟是我国现存《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像最丰富、最系统、最精彩的珍藏地。据敦煌研究院的调查统计,敦煌石窟中绘有《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的洞窟多达37个,共绘40幅。最早的为盛唐,最晚的为元代。其中盛唐和中唐绘制的不多,不很流行;晚唐至宋代绘制最多,非常流行。西夏至元代佛教密宗艺术兴盛,千手千眼观音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

下面按时代介绍几幅较有特色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像。

观音1.jpg
莫高窟第148窟东壁甬道上方 千手千眼观音 盛唐

莫高窟盛唐第148窟东壁甬道口上方所绘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千手千眼观音图像之一,此图格局与众不同,别具风格。其中观音结跏趺坐于莲花上,头戴化佛冠,身着菩萨天衣,饰以璎珞宝珠。背光是一个巨大的红色圆轮。圆轮背光中对称地画观音伸出的42只手,除了三双手作法印,其他各手对称地持各种法器、法物。观音两侧对称地站着二十八部众中的部分天王、众神。如四大天王、婆菽仙人、吉祥天女、阿修罗王、火神王等

观音2.jpg
莫高窟第161窟窟顶藻井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晚唐
  
莫高窟晚唐161窟窟顶藻井画有一幅《千手千眼观音经变》。此幅《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中,观音头戴化佛冠,结跏趺坐于莲花上。其10只大手对称地各持法器,其余上千只小手分四层组成观音的圆轮形背光。千手背光的四角有4身飞天围绕千手观音飞翔。整个画面生动活泼,气氛热烈,使静止的窟顶有了旋转的动感,是敦煌石窟中的精品。
观音3.jpg
榆林窟第3窟东壁南侧 五十一面千手观音 西夏

观音4.jpg
榆林窟第3窟东壁南侧 舂米、杂技(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局部) 西夏

敦煌石窟中规模最宏伟、内容最丰富、历史价值最高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绘在安西榆林窟西夏第3窟东壁南侧。画面纵高3.7米,横宽 2.2 米,面积8.14平方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千手千眼观音像。画面布局是:中央安置巨大的51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正面立像。观音脚踩从水池中长出的大莲花,头顶有宝盖,天雨宝花,宝盖下面有一位化佛,两侧各有一身圆月中的化菩萨。下方水池两侧是观音的部众吉祥天女、婆菽仙人、火神金刚、毗那夜伽神等,但被清代所塑的六臂观音遮蔽。敦煌石窟中最精美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当属莫高窟第3窟南北二壁的两幅《千手千眼观音经变》。

观音5.jpg
莫高窟第3窟南壁 千手千眼观音 元代


观音6.jpg
莫高窟第3窟北壁 千手千眼观音 元代

第3窟是元代晚期的洞窟,是莫高窟现存的惟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画于南北两壁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纵高200cm,横长240cm,面积为480cm2。其构图、布局、人物一样,相比之下,北壁比南壁艺术水平略高。图中观音为11面,正面有三眼,面相丰圆,头戴宝冠,斜披天衣,腰系长裙,璎珞环钏饰身,神态端庄,立于莲花上。身内两侧伸出40只大手,各持法器、法物。其中一双大手高举化佛于头顶,其他千手各有一眼,巧妙地组成圆形法光,配做观音的背光,看上去像莲瓣编成的大花环,又像发出万道光芒的红日,观音好似立于花环和红日之中。观音背光两侧是面相相对的吉祥天女和婆菽仙人,上方两侧是两身飞天,下方两侧角是火头金刚和毗那夜伽神。此幅《千手千眼观音经变》构图并不复杂,也不出新。它最大的特点表现在传神的人物造型和高超的绘画技艺方面。

除了在石窟壁画中存有大量千手千眼观音图像外,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绢画中也有多幅千手千眼观音的图像。
观音8.jpg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第17775号《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图》,彩色绢画,高123.5cm,宽84.2cm,五代天福八年(943年)铭。此图上部中心有一圆,圆内观音头戴三角形化佛宝冠,结跏趺坐于大莲花上,40只大手对称地各持法器,有无数只小手组成观音的背光。四周画吉祥天女、婆菽仙人、日藏菩萨、月藏菩萨、火神金刚等侍从像。下部中间为供养发愿文,右为水月观音像,左为供养人画像。
观音9.jpg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第17659号《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图》,彩色绢画,高189.4cm,宽124cm,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铭。此图观音跣足直立于置在供坛上的莲座上,头顶化佛宝冠和华盖。身侧40只大手对称地各持法器,其余千只小手分三层组成观音的圆轮形背光。四周画观音的部众天王、天神、菩萨等,各有榜题名称。观音的下部中间为发愿文,左侧画施主樊维寿供养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惜花借水去 (转)
  
加贺千代曾写过这样一首俳句:
 
「娇艳牵牛花,紫露晶莹萦清井,惜花借水去。」
 
首俳句说的是女诗人加贺千代在一个清爽的早晨来井台打水,看见饱蘸露珠的牵牛花晶莹绽开,缠绕在井台和吊桶上,这自然于晨曦的梦雾中的神来之笔惊呆了她,她心醉痴迷,不忍惊动这如霓如幻的绝美,竟然去向别人借水去了。

慈悲的情怀无疑是禅宗思想的一种体现。禅宗思想讲求发慈悲心,强调物我一体,护爱众生。而千代女的俳句中表现慈悲情怀的句子应首推“吊桶已缠牵牛花,邻家乞水去”(朝顔に釣瓶とられてもらひ水)。这一句描写的是,早上“我”走到井边去打水,看到牵牛花缠在水桶上。如果用这水桶去打水,无疑会伤到牵牛花,“我”不忍伤害牵牛花,于是去邻居家打来水用。作者面对的仅仅是植物,但是却自然而然地把它平等地看做是如己的生命,不忍去破坏,去伤害。作者怀有的慈悲之情跃然纸上。这首俳句描写的对象是牵牛花,但所表达的应不只是那时那刻对牵牛花的慈悲之情,而是作者时时刻刻对这世间万物的一种慈悲的情怀。这一慈悲的情怀是千代女俳句中禅宗思想的又一体现。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6-29 16:40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施无厌



布施网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4967&extra=page%3D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让心灵去旅行 (转)

旅者习惯用追逐心迹形容远行,
  
经过的风景,遇到的人事,偶然的邂逅
  
一切,都是旅行的意义。
  
让心灵去旅行,一直是你我的夙愿。
  
或许,疲惫的身心需要这样一次解脱,
  
踏露而行,穿越喧嚣,粗茶淡饭,听禅思茗,
  
晨钟暮鼓间,凝神静气,
  
大德智慧前,袒露心绪。
  
以慈悲之名,承愿而行
  
以佛陀之心,感悟过往
  
以淡泊之志,追寻解脱
  
以觉悟之念,秉持虔诚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6-30 13:00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施无厌



布施网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506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多情

感恩本文原创发布者:廉而不刿


不修般若的人,
眼往外看,
整天找别人的错,
嗔斗知见
   

修般若的人,
眼收回来了,
往往来什么都观幻,
你会感觉这个人很冷漠
  

圆觉经上, 佛陀教给踏实做事的普贤菩萨如梦如幻法门,
因为普贤菩萨要去做实事就必然要准备挨骂受气,
所以佛陀教他这个法门把这些都观幻,
但普贤菩萨不是不管事了

所以我不想我的朋友们,
把什么都观幻,
我往往建议加修观世音菩萨法门,
观世音菩萨入世的姿态会有一些影响
不管你修什么,
你的内心, 总要有一个观世音菩萨

去看菩萨像
除了地藏菩萨, 大多数菩萨都显在家相
——庙外的众生, 更多

南怀瑾老师说:
世界上最多情的人便是佛菩萨,
你的痛苦我来挑, 你的烦恼我来解决, 你的困难我来帮忙,
你说多情不多情

多情乃佛心
每每看到一些痴情困苦的人
我就笑想: 这人有菩萨潜质
痴情转大爱, 要比无情生大爱易
——情也是觉性, 无情寡爱是成不了佛的, 反成草木
只是: 大爱即不爱, 不爱非无情
   

读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发现围绕观世音菩萨的眷属, 都是十地大菩萨

这里, 我感触很深
因缘眷属登十地, 观世音菩萨的境界是不可想像
(从般若的角度, 因缘众生的无明少, 说明自己的无明也少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63509/)
   

观世音菩萨是怎样的呢
大事小事, 事无巨细, 老百姓的俗事、琐事、杂事, 他都来帮忙
百姓很少想文殊普贤等菩萨, 一遇事往往第一个就想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 表大慈大悲
大慈大悲是怎样的一个言行, 是怎样去做, 又做些什么呢
——去观察一下观世音菩萨在世间
   
又是谁成就了观世音菩萨
  
我想起一位师兄说的话:
正是众生成就了菩萨的丰功伟业

[ 本帖最后由 廉而不刿 于 2011-7-10 23:07 编辑 ]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7-10 22:59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原创发布者:廉而不刿



布施网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6823&pid=1059545&page=1&extra=page%3D1#pid1059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佛住世、请佛常转妙法轮

感恩回师,感恩安忍老师,感恩安心老师,感恩一切!

顶礼感恩历代与时俱进、弘扬大乘、弘宗演教、护持佛陀正法的一切祖师大德大善知识!

愿法界一切众生内心皆充满无私的爱!感恩一切。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以感恩的心,将甚深般若的光明和佛陀的慈悲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真正的承载、担当、学习并做到无私的爱、无畏的行践渴仰大乘佛法,是报佛恩的底蕴

祈愿世间多真正荷担如来家业者,依止佛陀教诲、心合至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解行合一、行践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饮水思源、知恩报恩、演绎大乘佛法不可思议、与时俱进、弘扬大乘、弘宗演教、法脉永续不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7-22 21:13 编辑

弘扬素食文化,传承大爱,延续感恩,承载希望,我们一起来努力

佛心大爱,其大无边,有爱无碍,尽虚空,等法界,仰佛大悲!
愿法界的一切众生内心充满无私的爱!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愿更多的法界有情“因饭香而悟道”。
愿法界一切众生俱足福德资粮,定遇殊胜佛缘,信受大乘,学习般若,发大菩提心,住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愿素食文化与理念得到顺利推广弘扬!
愿所有的生命得到平等的珍视与尊重!
愿法界一切众生内心皆充满无私的爱!
感恩一切。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愿人们能慈心不杀,研究、推广、喜爱素食
愿一切众生皆发愿食素、天下素食版块得大弘扬
愿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加入到推广弘扬素食文化与正确生活方式的家园里
永远做一个低碳素食主义的推广与践行者,用无私的爱将正确的生活方式传播延续

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平稳崛起,德行文化早日传遍全球。
愿世界和平,经济恢复,环境改善。
愿地球上的人们以无私的爱,摒弃一切文化之间的隔阂,将地球变成一个远离一切战争,永久和平的大家庭;
愿我们的世界没有任何瘟疫、灾难,没有任何贫困、饥饿,
愿全世界的经济早日恢复,愿人们开始注重环境,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适合人们居住。
愿一切法界国土众生皆离七难,无有任何疾苦;
愿一切法界国土皆如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安乐;
愿一切法界国土众生皆修甚深般若,发大菩提心,住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过去佛 现在佛 未来佛 常说般若波罗蜜 愿一切受持者 比丘 比丘尼 信男 信女 所求如意 常行般若波罗蜜


一切功德皆回向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处
一切功德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切功德皆回向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讲 烟霞气象 大乘精神 即心是佛  (转)

——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

净慧法师 (2007年12月6日早六支香)

各位大德: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说见到震旦有大乘气象,也就是说,达摩祖师不是凭空而来的,是观气象而来。

气象是什么呢?气象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那就是千年万年的文化积累、道德修为、人文精神,由这诸多方面,形成了一种气象。而达摩祖师所说的这种气象,不是一般的气象,是大乘气象。大乘者,具有普度的精神,具有包容精神。大乘如果直接来翻译,就是一辆大车,或者一条大船。用现代的交通工具,大乘就是一架波音747飞机,能够运载很多的客人从此处到彼处。大乘者,就像一条大船,能够运载许多的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越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槃的彼岸。一条大船,能够起到这个作用,这条船就是慈航。慈航普度,将一切有缘的众生都度到彼岸。同时也希望一切众生与佛结缘,与法结缘,大家都创造条件登上这条大船。这就是大乘气象。

大乘的气象要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六度万行为庄严,以慈悲喜捨为心态,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学能学为法门。菩萨不是仅仅坐在这里,空空洞洞地说几句发心的话。菩萨要说发心的话,更要做发心的事,那才是菩萨行。菩萨行要忍苦耐劳,要不畏困难,要刀山敢上、火海敢闯,要无私无畏地奉献自己。菩萨在因地中修行,一定要做到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没有这种精神和作为,菩萨的境界永远是望尘莫及,纸上谈兵。菩萨要靠自己的努力,要靠百劫千生福慧资粮的积累,才能够有大乘的气象、气概和胸怀。福慧资粮是什么呢?就是做生意的本钱。一个人想做生意,没有本钱,今天这里借两块,明天那里借两块,这个生意肯定作不起来。资粮从何而来呢?资粮也是从努力而来。资粮不会从地涌出,也不会从天而降,一切都要靠人的努力。

中华古国具有大乘气象,那是历史的事情。联系到今天,我们的僧团应当有什么气象呢?也要具有大乘气象。没有大乘气象,僧团的大众发不起心来;僧团的作用、佛教的作用显示不出来。佛法这个宝藏,就其文字的载体来说,它永远是封锁在藏经楼上的,因为根本的佛法是要靠我们的心去悟。但是,悟也要有一个因缘,不是无缘无故就能悟。这些因缘来自多方面。其中,广学多闻、深入经藏是我们打开智慧之门的最直接的方便、最直接的因缘。如果僧团不能够广学多闻、深入经藏,反过来就是孤陋寡闻、庸俗不堪。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僧团警惕。

现在僧团的条件越来越好,吃喝不愁。住的地方,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想要苦也苦不起来。在这样好的条件下,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就自己荒废了自己。所以,僧团的每一个人都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反省自己,观照自己。我的这一条船修好了没有,我的这一条船能够载几个人,走到烦恼的大海中,会不会漏水,会不会翻掉,能不能够驶向涅槃的彼岸?

这条船能够载多少人,这就是衡量每一个人能力的大小,修为的高低,学问的深浅。有学问,有能力,不见得能够度人。还要有修为,修为就是要持戒修行。持戒修行又有能力,就会有所作为,我们的这条船,就容量大一点。船的容量大小和每个人的心量有关系,心量有多大,船就有多大。

菩萨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条船非常大,无边的众生都可以上我这条船,我要发心,度无量无边的众生,这就是心量广大。发心广大,心量广大,作用就广大。不过,接下来还有三件事情要做。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要度众生,必须做好这三条。满脑子的烦恼,通身的习气,佛法知道得不多,修行不上进,你想众生无边誓愿度,那是空想,永远无法落实。因此,四弘誓愿是一个整体,四弘誓愿就是养成大乘气象的根本法门。我们每天最少要念一次: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不仅仅只是晚课的时候念一次,更要把这种理念、这种誓愿经常放在心里。

我们不要把世俗的事情放在心里,要把菩萨的大誓大愿、大智大慧、大慈大悲放在心里。经常有大愿力,我们就不会懈怠;有大慈悲,我们就不会烦恼。我们看到这里不高兴,看到那里也不高兴。看到这个人好像对我有意见,看到那个人好像和我谈不来。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慈悲的人没有敌人,没有仇人,都是朋友,都是善知识。对所有的人都要感恩,慈悲心就能建立得起来。菩萨的气象,大乘的气象慢慢就会形成。

我们不但要有大乘气象,还要有烟霞气象。烟霞气象者,就是山林气象。作为一个出家人,不能有市井气,要有烟霞气,有山林气。有烟霞气,有山林气就不会庸俗。特别是住在城市里的出家人,经常跟社会打交道的出家人,更应该有点山林气和烟霞气。超然脱俗,不卑不亢,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有那种衲僧的本色。衲僧本色,烟霞气象,都是要在平常的修为中来锻炼,来磨练。世俗的习气去掉一分,烟霞气象,山林气象就会增长一分。

所谓烟霞气象,山林气象,并不是山林里的人就天生具有。住在山林的出家人,也未必有烟霞气,未必有山林气。为什么呢?住在山林的人,庸俗不堪的和尚也多得很。都要靠戒、定、慧的修持来培养自己养成烟霞气,山林气,使自己具有衲僧的本色。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时候,中央统战部向佛教界提出了一个要求:僧要像僧,庙要像庙。那个时候,有的人不是很理解。庙就是庙,为什么要像庙?僧就是僧,为什么要像僧呢?二、三十年过去了,再来回味,就可以感觉到当时中央统战部提出的这个要求,不但在那个时候是切中时弊的,把它拿到今天来,温习温习,琢磨琢磨,比较比较,这个要求还具有实际的意义。大家在网上可能也看到,网上批评我们有的寺院不像寺院,像商场;有的僧人不像僧人,像做生意的、像老板、像当官的。僧要像僧,庙要像庙,在今天仍然有其实际意义。所谓像,就是具有。庙,要具有庙的气象;僧,要具有僧的气象。庙的气象是什么呢?就是丛林气象。僧的气象是什么呢?就是衲僧本分。这个目标,虽然看起来很浅显,但实际上要求很高。

政府针对现在佛教界的情况,又提出三条要求。当然,不仅仅是针对佛教界,是针对整个宗教界,对整个宗教界从事寺院教团管理工作的人提出三条要求: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这三条看起来也很平淡,但是要做到这三条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学识上有造诣。什么叫有造诣,多深才是有造诣,多高才是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什么样的品德才能服众?服众者,要使信教群众口服心也服。所以,这三条,这三个要求也是很高的。

本来,我们佛教有很多专讲修养的教义、教诫。佛教就是教化众生断恶修善、破无明、断烦恼、求解脱。但是现在恰恰反过来了,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不能去落实,政府看到不好意思了,给我们提出要求: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三点加在一起就是爱国爱教的具体化。这几点要求都是本分事,我们要自觉地做到。我们的自觉性不够,感到十分的惭愧。

僧团一定要自强不息,要培养充实大乘气象,要修好这条能够容纳无量无边众生的大愿船,要养成山林气象、烟霞气象,尽量地去掉那些庸俗不堪的东西,要保持衲僧的本分。佛堂像佛堂,寺院像寺院,出家人像出家人,不要四不像。四不像对自己没有好处,对社会更没有好处。对佛教不但是没有好处,还有很大的坏处。

今天,专门就僧团讲几句话。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看起来明年可能跟大家说话的机会不多,这也算是我的临别赠言。


出处:http://www.foyin.org/zhuanji/news/news_view.asp-newsid=6232.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9 03:48 , Processed in 0.18707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