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承载

[佛化生活] 般舟三昧乐--27位般舟行法护法者所写的行护体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雄般舟行记要(汇总)
      1、昨晚有北京居士大雄在保安寺学习体验般舟行法助欢喜.
      (本贴由明觉于2003年9月25日08:42:57在〖无量光净土论坛〗发表.)
      2.大雄行法第十一日偈供养恩师上慈下法法师及见闻者
      满足大宝海
      何曾缺过者
      如来功德藏
      一句弥陀开
      无名种性智
      同归智慧海
      心中荡荡然
      妙花处处开
      3.(第二十八天)和禅七开七偈一首供养在海城保安寺勇猛精进行法的大雄师兄
      “般舟堂里锻炼
      大雄倚天仗剑
      是非有对皆斩
      直教魔军血溅
     经行弹指三月  旷劫无明立断
      一朝刺破虚空  还归弥陀誓愿”
      (本贴由明具于2003年10月23日19:11:38在〖无量光净土论坛〗发表)
      4.大雄般舟行法已圆满三十日进入三十一日。
      今天是药师佛圣诞,蒙诸佛菩萨及师父加被大雄行般舟已满三十日进入第三十一日。这三十日的心路历程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其中甘苦只有行者本人知道。从外表看有时他表现得像几岁孩童一样的天真,有时俨然是一位再来的古人。前几日发表的大雄手书向我们透露了一点他的心理感受。现在大雄状态良好,一直还在止语平稳念佛。除后半夜有些昏沉和恍惚外其余时间都很清醒,而且,他也知道自己行了多长时间,今天下午还拿出两百港币嘱供养药师佛(他的钱物等都由常住代为保管)。
      近两日般舟堂里念佛的声音都很少传出,大雄只在默默的走。祈请师父慈悲加持,圆满这殊胜的法益。南无阿弥陀佛!
      (本贴由雪峰于2003年10月25日03:57:24在〖无量光净土论坛〗发表.)
      5.大雄行般舟已进入四十一日
      大雄行般舟已圆满四十日进入四十一日。现在大雄身体状况很好,念佛声音洪亮,有金属般的感觉,昏沉也有所减轻。灯师护持大雄彻夜不卧也已二七日有余,他们两个一个走着行般舟一个坐着行.让我们这些有缘亲见的人着实感动。时逢末法若非亲见实在令人无法相信,有这样殊胜的法,这样殊胜的人。真是我们的福报。顶礼恩师顶礼诸佛菩萨感谢关心大雄的诸善知识。南无阿弥陀佛
      (本贴由雪峰于2003年11月03日00:13:55在〖无量光净土论坛〗发表.)
      6.大雄顺利行满九十日的般舟,今晨出关
      大雄居士从9月24日晚入关,至昨天晚上顺利圆满的行满九十日的般舟行法。今晨,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大雄步出般舟堂,在护关房内,慈法师和德灯师带领众护法居士,随大雄共同在“优波提舍愿生偈”唱诵声中,为这次稀有殊胜不可思议的行法做了一个圆满的总结,亦是圆满的开端缘起...愿正法久住利益世间。
     无上稀有秘密宝,日月经天恒驻世,加庇尘沙诸有情,同证本净光佛位!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城保安寺求法漫记


     夫境随心转,念动缘生。余于无量净土论坛,久闻般舟三昧洪名,众师兄亦转相传诵,心仪久已。今夏八月初。因缘初具,遂辞俗务,向善法,了吾愿,登宝刹。
    自京履海城。于厝石山下溯阶仰观保安寺。但见旭日初辉,雷音隐闹市。求法心切,无暇细品古韵清园,闻明觉明心二师兄于堂中行法,即请德灯师允吾护法一夜。当夜堂中脚步悉簌,偶显静笃,余身心皆安,似有所感。
     翌日养精蓄锐,足眠饱食后请缨于师。廖廖数语,未果而还,从师命背诵般舟经行品三字诀。一日后已能上口,请师验之,未置可否。余甚惑,尾师后复请行法。师曰:寺中厕所汝能刷否?余大窘,暗自叫苦,勉强从之。暗计权且修此不垢不净之法二三日,好歹交工,般舟有望.
    孰料屋顶朽木难雕,挥三尺蔽帚,忍二茅污香,驱虫豸,荡灰网,行平生之未曾行,如是挥汗二日,成效甚微,交工遥遥无期。忽闻一师兄加盟,法号明泉,虎背熊腰,铁汉也。吾二人配合默契,无奈几日之中屡战屡败,德灯师明察秋毫,双目如炬,屡叱吾二人气浮艺糙,敷衍了事。余暗叫苦,亦明事由心造,业障集结,堕于此道不能得出。千里而来,岂料今日之境?实不可思议,惟自受之。
      幸天无绝人之路。复有营口二居士于寺求法。一曰恩庆,忠厚耐劳,一曰明庆,达人知命。吾初来独战茅庐,于今四人同气连枝,八臂成林,始叹因缘会散,亦有定信乎?
      吾四人数日之中漆木扫梁,涂壁拭窗,削竹凿筐,配色刮墙,然于德灯师眼中无一可取,色未谐,漆非匀,技不工,多纰漏,或兜头棒喝,或冷水加身,返工数次难计。四人财尽力竭,含垢忍辱,了无出期,如之奈何?合议此事,作破釜沉舟计,如若不成,即鸟兽散。遂齐至德灯师座前。
    室中雅乐宣和,茶香盈室,师笑而不言,惟邀品茶,吾四人亦欲说还休,与师相视但笑,心照不宣。图穷终须匕现,师言:欲求般舟,当拜此经,一字一礼,先毕者行。若来若去,吾亦不留。
      吾四人承龙树菩萨圣诞之威德,感德灯师之慈悲,即从座起焚香叩首,齐拜般舟经,师亲执法器作礼随喜。自是夜起二昼二夜,多有见闻随喜者,虽汗透衣衫,然身自劳而神愈清,一念专精,事毕但觉法喜充满。师告吾等,拜经诚不若如法行,茅厕未竟,还须圆满。四人戏言:当效斯陀含之一往来。遂重整旗鼓,其问亦多闻呵责,于地藏圣诞日方始得出。凡夫之心多情计妄想,区区二厕,已令吾辈呈强弩末势,遑论它乎?世问多蜻蜓撼巨柱,萤火烧须弥之徒,非吾其谁?当日随师与众居士宿荒坟,诵地藏经予孤魂。是夜,置香花灯烛于幽林静水,放暗夜明灯于孤丘野冢,叹佛恩浩荡,彻照无碍,化一切国土为极乐。
      自到海城,喜逢龙树,地藏圣诞,然以七月十五佛欢喜日最为殊胜。四方宾客如潮,齐捧莲灯欢喜念佛,状若游龙,寺内灯火通明,诸师姐遍洒天花于顶,寺门前莲灯百盏,作万字符,威神光明,交相辉映。是时瑞霭临空,祥云结侣,月曜风清,流星破空,灵光一线,身睹妙境,夫复何求?
      此行海城,前后一十七日,小历磨炼,微经困厄,得值胜缘,共携法侣,几经波折,始尝妙喜。自问福兮业兮,为乐为苦?经曰:勿念得勿念失勿念成勿念败。闻此章句,当不复计。惟乐得闻难闻之法,得逢难逢之缘。吾虽久占二庐,难登大雅,然则此二庐门悬镂木妙笔,室立结翠清竹,秀石漫置于外,法迹横陈于内,或能于中忘却营营,陶然其中,是为乐耶?
      乃以陋诗记之:妙法普闻十方刹,圣道弘开九品冥,疾骋意马八百里,慢走禅堂七日行,乐品清茗六根束,苦拜金经五体伏,吉祥云海四方映,瑞霭烛龙三界呈,陋室萍缘二难具,玄门翕辟一念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时隔半载,客旅常怀代越之思;历逢早春,游子又有归乡之趣。轻掩门扉,悄然入院,晨光曦微,炊烟缕缕,四下无人,一片静谧。大殿正值修葺之时,门窗紧闭,壁上高悬止单。院内环睹萧然,草木凋零。相忆去岁盛夏,清池映翠,郁郁葱葱,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呆立半晌,不免黯然。转过后庭,往诣德灯师,重逢之喜荡尽愁霾,直抒胸臆,一吐块垒。不知有何好戏连台?呵呵,权且悉听发落吧。
      二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
    古之贤人,尚且流觞曲水,茂林修竹,弦歌而乐。何况空王道场,住持正法,教化一方,自当会众芳之精华,邀岁寒之君子,庄严佛土,清净梵刹,令登临者皆生欢喜,自涤身意,此为殊胜难量功德;吾与姜居士奉师命有幸担此大任,美其名曰:为极乐世界装修。
      吾一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客串极乐装修队一小工,虽勉为其难,但总是聊胜于无。事虽纷杂,较之刷厕,大可知足。每日里深居简出,心境怡然,劳作之余仰观昊天,明晦之间神游物外,自得井蛙之乐。
      三
    春寒料峭,忽降大雪。寺内青松隐翠,遍地银霜。四壁玄灰,尽现庙廊博大庄严之意象;远山微伏,隐见厚土苍劲雄浑之气韵。云开日出,融雪渐化。松枝中有一蛛丝,白练斜扯檐下,其上霜露摇坠,晶莹剔透,映现五彩,如摩尼宝珠散落凡间,怡人心目。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玄微之中自有大千。
      四
      值此兴建药师七佛像之胜缘,诸佛护佑。屡现瑞相。
      一日云气忽起,若九翅大鹏,其翼垂天,御风而行。飘忽九天,周游六合,高翔下览,逍遥而去。
      几日之中,又逢百年难遇之大块文章。极目骋游于昊天寰宇,顿觉天池倾覆,琼浆玉液化作滔滔云气,恢弘浩荡,一泻千里,飞阁流丹,漫卷天际,半壁苍穹已呈紫青琉璃之色;琉璃云海之上飞架虹桥,霓华掠影,空明恍惚。其下金乌浮沉,倏隐倏现,乍明乍暗,离合掩映,投出一片烟霞似锦。忽而金乌如灵龟出沧海,吐纳万年大荒之气,流光溢彩,金芒万丈,照彻云衢。得观弥陀金色臂,喜睹药师紫琉璃,钟造化之神秀,参天地之化育。此情此景,终生难忘。
      五
      来到寺里已经一周了,离师父外出受戒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看来自己还需多种些福田,日后三顾茅庐,等待机缘成熟吧。不料师父早课后忽然对我说:“你的资粮已经具足,入堂数日当可无碍。我要外出求戒,时间紧迫,你自计议,若不能待我归来,就先走一日一夜。”惊喜之余,自念根基尚浅,且家中俗务缠身,先走一昼夜未尝不可。
      六
      午后沐浴更衣,也没有进行过多仪轨,填毕发愿文踏入法堂。入关的时间为pm02:06,印象极深。几个小时的新奇感消失后,双脚开始胀痛起来,夜间更加厉害。自恃坚定的信念有些松动,但是连一昼夜都走不完有何面目见师父啊?只有不断鼓励自己坚持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师父对我的心性磨炼确实发挥了作用,最起码给了我认可自己的事实依据与理论支柱。拼死拼活地熬过二十四小时,如遇大赦,不料高兴过早,稀里胡涂被师父搪塞回来再行一昼夜。

            七
      此时的心情有些沉重,又是痛苦的一昼夜,一座刀山矗立面前。唯一自我安慰的理由是只要到明天下午两点零六就是解脱,还好这次赶巧师父要外出,要不然真要发愿走七日,岂不是死定了?呵呵,这样作阿Q想,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吧。深夜来临,气温骤降,冷风顺着门缝乱窜,直打冷战。肚子也适应不了一日一餐,喝了数杯酥油茶后还在抗议。每走一步脚掌都如钢针攒刺,烈火炽烧。足尖的袜子早已被汗水浸透,又胀又痒,足根一片冰凉,寒意彻骨。脚踝也要忍受撕裂的剧痛。意识已被痛苦占据,为什么没有抽筋?这样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躺倒在地免受折磨了~~~~直到天明,企盼的事也没出现。好在只要撑到下午就可以结束痛苦了。咦!日头已经偏西,德灯师全无动静,难道还要走吗?!果不其然,二日出关的梦想化作泡影。一片绝望之际,赵松师兄送来一番温暖的鼓励与期许,心中又升起了力量。
      八
      第三夜的痛苦到了顶峰。比之昨夜尤甚,饥饿寒冷,疲劳困倦,烧灼刺痒,肿胀撕裂之苦一齐袭来,群魔乱舞。法堂壁上书有“念佛”二字,横看竖看,想尽办法,口持心念六字洪名,痛楚丝毫不减。曾试图把痛苦幻观如丝丝瀑流,当下不住,好像稍有效果,时候一长终究无用。身心憔悴,斜倚墙角苟延残喘,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潸潸泪下。窗外泛白,师早课未归,俯身打水之际,双膝一软跪伏在地,一片昏沉。几声引磬清音入耳,神志渐明,见德灯师正襟危坐于前。
      “师父,身体已到了极限,不行了,太痛苦了我受不了啦,我想出来”
      “法界无边,何有极限?法性常在,可有去来?你不是一直苦求般舟的真谛吗?”
      我木然片刻,默默爬回堂内。
      太阳升起,精神一振,周身轻安,步履轻盈,已无大碍。奔走半日,轻松自若。心下甚是惊奇。观照自心收摄不力,杂念纷飞,般舟经三字诀中痛痒饥渴,色欲大小,经法是非,父母亲属,无一不念,妄念滔天,哪得片刻清静,怎会有此奇效?
      日暮之时,脚痛转剧,无可奈何,偶然回味起这几日所见奇景,一定要转载成文,赞叹供养诸佛功德,反正念归念,痛归痛,两不相干,就自顾自打起腹稿来~~~~忽然猛醒:脚不痛了?!在这电光火石的刹那,思维之流嘎然而止,心下一片澄宁,于弹指顷遍历般舟经三字诀通篇数遍,随境观之,字字映心。这种感觉稍纵即逝,而后隐没不现。仍旧回复到痛苦之中。
      九
      当第四昼的朝晖洒入堂内时,痛苦烟消云散,百骸调试,雀跃飞奔犹如闲庭信步。眼前风清云淡,一阵飘然迷乱后又起狂念:“苦尽甘尝得之不易,不如就此暂歇,若复由甘入苦,未免过犹不及,不如打住”(当局者迷,事后想来也很奇怪有这样的想法)。即刻就要请德灯师允我出关。师父对我说:“我今天就动身受戒去,已将护关重任转托几位高师,你若出来,先要向众师赔罪。”话已至此,不免愧对师父的苦心,只好又缩回去了。
      十
      夜深人静之时,忽觉心念幽而复明,天地混沌,记忆之流横空斩断,时间的绵延与空间的方所荡然无存,屋外无有一物,只能知觉到四壁之中有个“我”,孤悬在浩渺寂灭的虚空中,如同茫茫藏海中的浮沤,不知何所来,将要往何所。身处在难以名状的永恒静止状态中,不知如何面对这令人震撼的无始空寂。而这个我没有名字来历,身世背景,只是无尽大千中一个干干净净,无挂无碍的所谓“人”。
      缘于寻归自命根身的原始渴望,怀着莫名的恐惧,冥冥中推开面前的未知大门。恍惚见到两个人,脑中只知道“济刚”这个名字是我恢复记忆的救命稻草,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济刚,我在做什么?”
      “在保安寺走般舟。”
      “这是保安寺么?般舟是什么?”
      “嗯~~,在殿里绕着走,念佛,像这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济刚声情并茂地演示一番。
      “哦?~~~”
      我想了一会儿,终于回到当下了。
      十一
      自第五日起,只要阳光照耀,脚底的痛苦就基本无碍,但睡魔愈加肆虐难治。几次心昏智乱就要坐倒长睡过去,幸赖明志师诵念佛号严加护持,有如金刚棒喝,一念猛省。
      般舟堂中度母心咒之法音在长夜中隐隐传来,盘桓绕梁,经久不散,一历耳根痛楚顿息。迷离中仿佛见到慈悲莲花绽放空中,清凉的光芒化作甘霖普降,熄灭熊熊的轮回烈火。切身感受佛力不可思议的神奇,令我屡次流下感恩的泪水。
      十二
      七日八夜的征尘落尽,踏出法堂。妄想依旧运转不息,心下却也悠然坦荡。回首般舟堂,少了一份执着,多了些许淡泊。
      去岁求法,志在必得,饱经历练,三请行法而不入。初来命吾背口诀,复请遣吾刷茅厕,三求令吾拜此经,志虽坚难为无缘之事,憾然而去。
      今朝又至,梅开二度,柳暗花明处得沾法益。法堂内心猿意马,三度畏苦逃逸未果;严师旁欲罢不能,随缘而住障尽愿成。
      三进三出之间,因缘迥异,取舍殊途。何以故?苦乐成败,前后方所,内外进出,烦恼菩提,皆是对垢。幻华三弄,妄心浮动,无明流转,屏蔽真心。是故动念息念,皆归迷闷,忘失了平等不动究竟圆满之大智慧。
      复有所感:
      劳尘荡尽空荣辱,患身内外枉进出。
      长风畅解流云意,碧海清莲度母心

      我与弥陀须臾不可分——般舟行法心得

    见到恩师慈法法师的时候,我的人生刚刚走过最沉沦的一个当口。我慢坚固,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什么人物,总想改变什么什么事情,以“金猴奋起金箍棒”为己任,根本不知道愿力、业力、自性、缘起等等。我95年皈依,却于佛经诵咏得很少,更不要说亲近善知识了。后来得益于师兄纯化,遇见了恩师慈法法师,恩师广开弥陀方便之门,畅弥陀本怀,我才于佛陀、佛教有了一点点浅薄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第一次行般舟

     2002年冬季,我在纯化、德号等师兄弟的怂恿下,来到保安寺。当时我于般舟行法是第一次听说,般舟经更是没有读过。到保安寺的第一天,早上用过斋饭,得知此次因缘际会,保安寺要进行一次般舟行法,心中甚是欣喜,但是这种欣喜中没有对法的珍惜,想得尽是行般舟中可能发生的种种奇妙之事,以及今后可以向他人炫耀的资本。
     当天大家选出第一批进般舟堂的行法学员,我报了名。虽然师父要求我们把《般舟经》认真读诵体会,但我仍然只是草草地诵读了一遍,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接着按法师的要求写了《发愿文》,文中尽是假大空话,虚无缥缈,更没有什么真实意愿的表白。当天傍晚,我们一行7个行法学员进了般舟堂,开始的时候,我还把佛号喊得震天动地,神情激昂,谁知刚过了24个小时,困顿、疼痛袭来,很快便萎靡了下来。
     感觉在行法的过程中,一个步子之间都能瞌睡一下,脚下的疼痛令人难以忍受。再加上我遇到困难就退缩的本性,很快便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逃避这个苦差事,走一会,站着眯一会儿,趁大家不注意,靠在墙角歇一会儿,或者找个机会,到外间喝点水,稍微垫着床边坐一下,再不就借口鞋子不合脚,不断得换鞋,总“幻想”鞋子能够帮我渡过这个“难关”。有了这么一个开始,接下去行法的结果便可想而知了,果然,机会来了。慈师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不得已放弃了经行,到了后半夜,我趁其它几位师兄弟没有注意,便偷着跑出去蒙头大睡去了。可惜,我的第一次般舟行便就此结束,实在是遗憾。
自行般舟之后,我对般舟行法中的一些事情,做了很多的反思。我觉得第一次行般舟,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其原因主要是发心不正确,对法缺乏真心的南无和皈依,更谈不上珍惜这个旷世稀有的法缘。再加上业力的牵引,使得我与这个殊胜的圆满失之交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第二次入般舟堂
      第一次从般舟堂逃跑之后,当时感觉非常丢人。贡高我慢心再起,把“逃跑”的原因往其它因缘上一推,便又觉得自己如果再入般舟堂,一定能圆满行法。于是,一觉醒来后次日,再次央求恩师准许我入般舟堂行法,又按照要求写了一篇《发愿文》,再次进了般舟堂。
     这次的《发愿文》比第一篇要写的稍稍恳切一些,自己也多少对般舟的法则有了一些微浅的体验,一连行了三天,确实感觉比上次行法轻松,脚下也没有了第一次行法那种无法忍受的刺痛感觉。但是,我仍旧管不住自己的性情,总是不能如法地行持,一会活动活动身体,一会大声喊一阵佛号,给一起行法的同修带来很多违缘,甚至对一起行法的德灯师颇有很多不恭敬的行为,现在想起来,心中还极其忏悔。另外,当时一句弥陀的佛号一直没有能够提起来,脑海中各种念头一直乱窜。我事后想起来,这种情况,恐怕仍旧是因为我不能如实地看待自己,如实地行法而造成的。由于念头不断,昏沉在第二次行法中便特别明显,行到第三天一些时候,几乎已经是一步一个盹,甚至在一步之内竟然能够做梦,业力不可思议。当天下午,我还在去厕所的时候,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觉,大约有半个小时。到了当天夜里,困顿袭来,感觉痛苦非常,又开始动脑筋,想逃跑。这个念头一出,马上就有了机会,于是我又出去和师父表白,自己如何如何精进,但是因为什么什么原因实在是不能走下去了等等。师父可能是看我确实“不可救药”吧,也没有拦着我,于是,第二次进般舟堂行到三天四夜的时候,我又逃跑睡觉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自己行法过程的反思
      这次行法是非常遗憾的,是因为发心不对,对法的认识不清晰,不透彻,更谈不上珍惜,导致自己两次成了逃兵。同时,这次行法也使我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人的福报和毅力,让我开始如实地看待这个世界,如实地面对自己和自己的人生。这是我此次行法认识到最深刻的问题之一。
      其次,通过这次般舟行法,我真正地体会到弥陀的大恩大愿不可思议。尽管这个体验并不是在行法的当中获得的,但是,在行法之后很长的时间里一直在反思这个事情,不断的咀嚼自己行法过程中的思想的变化和行为举止的目的,发现自己一切皆依业力牵引,如此下去,定会沉沦地狱,永无出期。想到这一层,真地感到后背发凉,全身冷汗淋漓,心中不觉惊恐万怖。由此,想到阿弥陀佛慈悲摄受,大愿牵引,令一切众生闻佛名号,俱往净土,真是慈悲不可思议,无量光恒遍光无时无刻不是照耀着我,而我却不闻、不听、不看,以往种种,心生大惭愧,而更感到弥陀的恩情如慈母、如大海、如寰宇般广阔无边,因为有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今生才有了希望,有了依靠。否则,付此身心何处寄托?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南无阿弥陀佛,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般舟行法对我日后生活的改变。通过这次般舟行法,使我逐渐清晰地认识了自己,几年来滋长起来的贡高我慢被打破,心中那些虚幻的梦想逐一破灭。再加上2003年做生意失败,更让我逐渐反思到业力不可思议,只有依靠弥陀愿力方能出离苦海;一切违缘,一切不如意事皆因自性的不圆满而呈现于外;一切众生本来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是因为我自己不断生出各种妄想和执着而不能发现,不能了解,不能清楚地认识。使我逐渐明白,师父强调的,般舟行法之后,要消归自性的深刻含义,如此才不枉我行此殊胜难得之法,于此娑婆世界得遇殊胜难值之净土法门。南无阿弥陀佛!
      如今,我开始逐渐认真地、脚踏实地地生活,生活也因为我态度的转变,逐渐呈现出令人安慰的现状。由于心中不再执着追逐那些不切实际的虚幻妄想,眼下的每一件事情也都逐渐能够做得越来越好,如德亮居士所言:“老老实实念佛,夹着尾巴做人”。阿弥陀佛,难值难遇如此殊胜的般舟行法,难值难遇如此师恩似海的慈法恩师,难值难遇阿弥陀佛如此殊胜直接广大究竟了义之法门,弟子德强无憾矣!
      慈师师恩大如海,弥陀愿力广无边;灭尽心中千亿想,娑婆净土本无分。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生之苦,为心所致,放下贪执,即是极乐,释迦牟尼佛曾说过,在此世界行法一日胜过在他方世界行道百年,般舟道场就象一面镜子,让我们明心见性,照见了这个色身在娑婆世界中的兴衰、美丑,犹若昙花一现、幻化烟云,况且苦不堪言,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众生咸得平等加持,得以清净安乐,愿生者,必得垂手接引,恩师告诉我们“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法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般舟三昧实为难闻、难见、难遇、难得之法,佛法难闻今已闻,人生难得今已得,何不将生度此生,更待何时!愿法界一切众生都能行此殊胜之法!
     妄念一起堕娑婆,为求快乐和享福,今朝黄良美梦醒,六道何来乐可言,无尽生死轮回道,唯有佛法能出离,阿弥陀佛威神力,无尽大愿把众接,善者恶者愿生者,一同接引到极乐,引我识者是恩师,恩师便是在世佛,大慈大悲般舟会,只愿众生得解脱,众证菩提师愿满,碎身难报慈师恩,十方诸佛皆赞叹,法界有情共感恩,千言万语难表述,敬念一句阿弥陀!
      三宝弟子 明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体验般舟行法三日夜回顾

      二00二年冬听说师父来海城,在新修复的保安寺领众念佛。七日七夜不睡不坐很是稀有。去了几次,首次听闻到般舟一法。其间在七佛殿与大石桥居士体验了一夜的经行念佛。对般舟殿中七日夜的行法更觉不可思议。师父离开海城后,德灯师留在保安寺住持道场。我的一位同事欧谦居士在德灯师的护持下行了一日两夜般舟。听了他的行法感受,使我对般舟行法有了进一步的向往,因此在闲暇时就常去保安寺。在德灯师的提携加持下,我于农历2002年11月21至24日与另一同事恩义在海城保安寺般舟堂体验了一次三日四夜的经行念佛,为我们护法的有德灯师、欧谦、朱居士、于居士、陈居士等。
     行法之前听欧谦说师让先读般舟经,便从德灯师那里请来一本复印的般舟经读了七遍,虽然许多地方都不能理解但总算对行法所依据的经典有了一点了解。农历11月18日再去保安寺与师谈起行法的事,我说21 日是母生日待母生日过后再行。师言如果母亲生日你在念佛行法不是更好吗?觉很有道理,于是回家与家人商定好,争得同意,即在21日沐浴更衣来到保安寺。德灯师让我们将般舟堂内的一对供佛的烛台檫净,又将般舟殿打扫了一下,算是对法的一点供养。大约在下午四点钟左右入坛读各自的发愿文,然后开始静静的经行念佛。由于事先听得一些行法者的感受,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有一些预计和设想。而真正的亲身体验才发现自己的妄猜、妄测毫无用处,与以前体验的那一夜行法感受也并不一样。记得每夜的2点到4点这段时间昏沉最重,到了第3夜,却忽然感到从未有过的清醒,即起骄慢心,觉行法很容易了,与同伴说感觉可以行七日。不料到了第四日却是不能自持的昏沉与无记,有段时间经常因意识的短路而摔倒。最后一夜基本上是在护法的陪伴和提携中度过的。因离行法的时间较久了,许多的感受性东西已淡忘了。现在想来除一些片段的记忆外,印象较深的是行法之后的感激心较强,对于师父的感激,对护法、对同行、对道场的感激。如果没有师父的提携、加持,没有道场和护法的摄护,靠自己的力量是绝难行持下来的。对于般舟经上佛所宣说的“亲明师视如佛执其志常柔弱”有了一点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往也曾参加过一些念佛法会。大都较宽松,此次行法是将自己的身心推到一个极限来审视和观照自己,以往对于佛法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检验。般舟堂就像是一个大熔炉,使我在里面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砾炼。现在反思一下行法当中面对业习侵扰不能自制,一是平时的熏修不够,所谓福德不足,二是对法的认识不明确,法则不清晰便忽忽行法。因此我也很希望通过这次法会,能进一步来认识般舟行法。祈请师父慈悲开演般舟经的要义。使有缘得遇此法者能够真正的如法行持,获殊胜的法益。
     2003年9月至12月,北京大雄居士在保安寺行了一次九十日般舟。有幸能够亲闻亲见全过程,是极难遭难遇的。其实我作为护法并未做什么,也不知该怎样护法。只是做了些端茶递水的工作。九十天中受到师父、德灯师、大雄师的加持和震撼是确实的。在这之前,虽然有过几日的行法体验,然而对般舟经上佛所宣说的九十日般舟还是持怀疑态度,认为现在恐怕不会有人能行九十日般舟了吧!这一次亲见大雄师行法,更进一步认识到不能以自己的妄想心来测度佛法。回想起来,大雄师前三十天基本上不需要护法人员的提示和帮助,只是后来在夜间昏沉重时才会给一点提示。德灯师对护法人员的要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严格。使我们能够经常觉察自己的身心。对于般舟堂内独自行完九十个昼夜的大雄师自己的身心体验,我虽在身边也是无法想象。时隔一年,反观一下当时的状态,觉得自己护法过程中一是缺少慈悲心,对于行法过程中极为敏感。易受冲击伤害的的大雄师生不起深切的爱护之心。二是缺少智慧,每次面对昏沉的行者总是找不到恰当的方法、善巧的方法帮助渡过。三是对法的体会认识不深刻,不知行法者所促的状态不能很好的护持行法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35天行般舟汇报

      行法因缘

      在2004年前,我是不知道有《佛说般舟三昧经》的。2004年4月有机会到昆明出公差,临行时在地藏论坛上询问到云南有哪些佛教胜地必去,大家为我推荐了鸡足山。这才知道有一个华首门。于是发愿去朝拜鸡足山华首门,拜守衣入定的迦叶尊者。上山的前一天,祈求佛菩萨派人接我上山,结果大理宾川县候车室碰到大雄师和果杰师,于是我们一同上山来到放光寺,在途中,大雄师问我知不知道哪两部经先灭,我说只知《楞严经》,大雄师告诉我另一部是《佛说般舟三昧经》,并从怀中取出来给我看了一眼。当我离开放光寺时,大雄师赠送了我一本,当我知道大雄师行了90天般舟时,也发誓在三年内要行一次7-21天的般舟。回到家,隔三岔五的读诵一遍《佛说般舟三昧经》,又经常到网上搜罗其它人行般舟的感受,看到别人的行后感受,越发想行,结果在2004年11月份时,机缘终于成熟,行了一次35天的般舟,虽然极不如法,也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但如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虽没有吃着什么味道,但吃了,这对于我下次去如法行时,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求法、拜经

      到了保安寺,拜见了当家师德灯师后,讲明了来意,说想行般舟。德灯师当时就同意了,并拿出印刷精美的行般舟公约(条件)给我看。主要为:如果行一日夜,需要背诵《佛说般舟三昧经》中的三字诀;如行7天需要拜经,拜《佛说般舟三昧经》,一字一拜(大概有7000多字),同时要会背三字诀;如行90天需要完整背诵《佛说般舟三昧经》,同时需要拜经一遍;其它还有服从常住和护法安排,发心要正等等。这时正好从丹东来了位居士,也要求行7日般舟,于是我们就一起到大殿里开始拜经。刚开始拜时,比较轻松,大概连续拜了1000余字,就比较累了,而且腰疼,拜上30分钟到一个小时就需要休息一下,尤其第三天时,非常累,十几分钟就休息一下。丹东的师兄身体比较好,尤其是意志比较坚强,用了不到三天就拜完了,他基本上不休息。而我特别怕苦怕累,用了4天才拜完,到第四天时就不那么累了,感觉再拜上一遍都没有问题,而第二、三天时,每一拜,都是那么痛苦。这四天内要正常上殿(每天四次)。这是我第一次在大殿内呆的最长时间(从早上5点到晚上11点,大部分时间都在大殿内),而且非常自在、从容,如同在家一般。

      入关、行法
      经过师父安排,丹东的那位师兄愿意放弃行般舟,而为我护法;最后我也愿意放弃行般舟,我们共同一起为另一位老法师(60岁)护法。护法分内护和外护,如果行般舟者同意,内护可以和行般舟的人一起行。在最后发通行证时,法师的般舟证为“念佛、止语”,丹东的师兄为“念佛、护法”,我犹豫一番后,同时要了两个证,又行法、又护法。
      进关前,填写了发愿文(为什么而行法),护法也签字,师父作了简单开示,要求:1.止语;2.不准睡;3.不准卧;4.不准坐;5.日中一食,如有违反,发现一次罚100元。护法可以自己决定休不休息。我们三人都同意后,一起进入了般舟殿)
      首先是拜佛,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拜《佛说般舟三昧经》、拜南无跋陀和菩萨、拜般舟会上佛菩萨、拜南无阿弥陀佛、拜鸡足山华首门守衣入定迦叶尊者、拜历代般舟大成就者、拜保安寺历代开山祖师、拜龙天护法、拜慈法法师。读发愿文,最后拜护法者(德灯师)。
      然后开始正式一心只(止)念南无阿弥陀佛,行般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0 13:00 , Processed in 0.388951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