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棋心 于 2011-6-4 19:59 发表 对六祖来说,心动是缘起,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无四相的行一切幻善法,是即此用,离此用,但这是六祖的证悟,不是我们所能臆测的。 对我们来说,心动了,接下来就是心有所住了,住在你我 ...
原帖由 挺好的 于 2011-6-4 22:33 发表 佛法第一关要找到这个无所住的。 无所住,心动也对。有所住,不心动也错。 如何是无所住的心泥?
原帖由 无有 于 2011-6-4 23:34 发表 还是那句:你如何知道的? 你怎么就知道“无所住,心动也对。有所住,不心动也错”呢? 要有自己见地,不要在别人嘴里找牙慧啊!
原帖由 挺好的 于 2011-6-5 09:28 发表 请大家继续,如果关键是心无所住,那如何才是真正的无所住泥?
原帖由 无有 于 2011-6-5 21:10 发表 哈哈,挺好的真的挺好的,这句话问得就知道有点明白了。 明白了还管它心动不心动? 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时就为;有所不为时就不为。此时心动否? 又,一刹间念起念灭,不可记数。如此是心动否?如心 ...
查看全部评分
原帖由 棋心 于 2011-6-7 09:37 发表 如何是无所住的心呢?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玄奘法师在印度辩经时最后说了一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句话,许多大德都说是顿悟的敲门砖。六祖则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悟。 在圣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17:09 , Processed in 0.232946 second(s), 15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