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海慧

《大佛頂首楞嚴經》-----净慧法师淺釋認證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接着说,这样的人,在继续静坐禅行的定空中,受蕴已尽,知受虚幻不常住的妙义,不再遭受以此而产生的邪见忧虑的困扰;于圆通的定境中生起智慧,在禅行进入想蕴区宇后,于正定心中喜爱圆融的法理智慧,为此而生起勇猛的精进心;为贪求而直奔终极功德善果,以舍去中间苦行的过程为善巧;如世间的欲速则不达之理。这时,天魔见禅行人有贪求,有贪求就有可乘之机,就有飞行精灵附在禅行有贪求人的身上。在魔力的作用下,这种人还自以为得大智慧,自言已证诸佛境界的常乐我净。如有四众弟子前来这种人处请法,这种人就升座说法;所说法是投其所好而偏离中道,极为善巧而脱正法,假以方便而无实性,炫耀卖弄而尽虚伪;可随求法者的爱好,利用魔的五种报通,于很短时间,变换身形;可幻形为比丘身、比丘尼身、忉利天天王身、妇女身,于暗室中还可身放光明。让无智慧的愚人受其迷惑,以为是菩萨降世,信其说法,接受教化,动摇正心,荡涤正念,不守戒律,不住威仪。这种人背地里贪求淫欲;表面上装模作态,口中好说什么地方或什么人有灾难,让听者心生恐怖而破财免灾;或好说什么地方或人有祥瑞吉星,让听者倾财供养;或好说什么地方有佛出世;或好说水火刀兵等灾难;出家人听其教化不再安稳修行;在家人听其教化不正常过日子,耗散家财,做大供养,以求护佑。这种飞行精灵,就是遇物成形的怪鬼,年深日久,接受日月光华的能量,成为天魔;乘机扰害扰乱贪求善巧的修行人的禅定境界。一旦魔愿得到满足,这种人禅定境界已破,魔就厌倦不自由的人体,离体而去。这时,被魔附体的人失去威德,失去魔通,原形毕露;被世人告发,妖言惑众,贪财恋色等罪过,师与跟随的徒众,要受到国法的惩罚。如静坐禅行精进的人,事先觉知善境界与功德是不可贪求的法义,就会转迷为悟,不受魔难,脱离轮回;如迷惑不知,一旦遭受魔难而败坏佛法僧的世间形像,必堕无间地狱。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特别是禅修密行的人,千万要注意过程的安稳,不求结果的快速;否则,前功尽弃。天魔中的飞行精灵,形如猿猴;但是三条腿,灵巧无比,飞行如风。精灵的魔力是顺从人的贪求,如顺风扯旗,于不知不觉中,加大人的贪求心,控制意根心识;魔借人口,宣说经法。

佛接着说,这样的人,在继续静坐禅行的定空中,没有贪求善巧,只是心想游历十方名胜道场,自由飘荡于山水参访之间;名则参访道场,实则费尽苦心,贪求经历;既赏心悦目,又增人生光环。这时,天魔见有可乘之机,飞行精灵附于静坐禅行有贪求的人身上,于不知不觉中,加大人的贪求心,控制意根心识,魔借人口宣说经法。在魔力的作用下,这种人还以为得大智慧,自言已证诸佛境界的常乐我净。如有四众弟子前来这种人处求法,这种人就升座说法。自身形态没有变化,而诸听法的人,忽然觉得自己身坐宝莲花上,全身化为如佛一样的紫金光色,人人欢喜,各个赞叹得未曾有,感到新奇神秘。这些新奇的状况,让无有智慧的愚人受其迷惑,以为是菩萨降世。这种人表面上装模作态,其心放逸,赞叹淫欲,背地里淫荡无忌,破佛戒律,不住威仪。口中好说,诸佛应世化现之事,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就是某菩萨化现人间等事。让受其教化的人,心生渴望,彻底倾服,认为这种人就是佛来应世。在魔云笼罩的情形下,这种人邪见日益兴盛,菩提种智日益销陨。这种飞行精灵,就是遇物成形的魃鬼,年深日久,接受日月光华的能量,成为天魔;乘机扰害扰乱贪求经历的修行人的禅定境界。如静坐禅行精进的人,事先觉知贪求经历必遭魔事,就会转迷为悟,不受魔难,脱离轮回。一旦遭受魔难,下场同上,师徒生遭国法惩罚,命终后必堕无间地狱。

有人问,禅行有贪求心,天魔怎么知道,并这么快附入身体?这里有四个原因,一是天魔有五种报通,除漏尽通外,五种神通都有;二是禅行人定境中的清净光震坏诸魔宫殿,随即进行扰害报复;三是魔王、魔子、魔民的天性职责,就如眷属一样,日夜围绕在静坐禅行出现定空境界的人周围,在心生的一念一贪中,伺机覆行职责。四是,五十种五蕴魔事,是魔从反面助道,是每位修行人的必经之路,只是各宗的修行人有轻重缓急而已。虽躲不过绕不开,但也可以于无贪无求中直行通过。

佛接着说,这样的人,在继续静坐禅行的定空中,心中生起求得上契诸佛境界,贪爱下合众生之法;达到如绵绵细水洗浴身体一样默契合顺;而且,达到殚精竭虑的程度。这时,天魔乘机附体,控制意根心识,借口说法,其人不觉,自言证得无上诸佛境界。如有四众弟子前来这种人处求法,这种人就升座说法;自身与诸听法的人表面上没有变化;而在魔力的作用下,在没有说法之前,都能自然开悟,能观到思维中念起念落的交替过程,或自知宿命,或知他人宿命,或见地狱众生受苦刑情形,或见人间善恶诸事,或口说偈语,或各自读诵经典,人人欢喜,各个赞叹得未曾有。愚迷之人误为菩萨降世,还与这种人绵密亲近,恭敬供养。而这种人破佛戒律,不守威仪,暗地里贪爱淫欲。口中好说,诸佛有大小、先后(如有人自称是先佛,现在佛为后佛)、真假、男女;诸菩萨也是这样状况。这些听法的人,被魔力迷困,将本有的正知、正见、正觉之心洗涤除掉,很容易误入魔的邪悟之中。这种飞行精灵,就是遇畜成形的魅鬼,年深日久,接受日月光华的能量,成为天魔;乘机扰害扰乱贪求契合的修行人的禅定境界。如静坐禅行精进的人,事先觉知贪求契合必遭魔事,就会转迷为悟,不受魔难,脱离轮回。一旦遭受魔难,下场同上,师徒生遭国法惩罚,命终后必堕无间地狱。

佛接着说,这样的人,在继续静坐禅行的定空中,心中生起辨别分析万事万物物理的化学的变化原理与终始的根本规律;贪求辨析达到了殚精竭虑的程度。这时,天魔乘机附体,控制意根心识,借口说法,其人不觉,自言证得无上诸佛境界。如有四众弟子前来这种人处求法,这种人就升座说法;身体威严之相,似有神韵,让诸求法的人还没有听到说法,已经自然心悦诚服。凡是这种人说法,都将诸佛入涅槃身、证菩提身与出世间的法性身混为一谈,即现在的肉身是;只有世间,无出世间;只有世间肉身佛,无出世间法性佛。而且,肉身佛是父子相生相传不息,即是法性身常住不绝于后;现在所居的地方,就是佛国净土;除此以外,无有世间与出世间的净土,也无有佛的金色身相。诸求法的人,如相信并接受魔说邪法,就亡失掉以前有的求法正心,误将身命皈依魔王、魔法、魔民,还自得意,庆幸自得新奇;甚至愚痴迷妄的认为自己也是肉身菩萨。但究根溯源,还是利用魔法来破佛律仪,暗里贪求淫欲和供养。

昨天有人问我,您讲法时,我们感觉很有威严,也感应有神力加持;您还讲过,世间净土圣人的肉体是;那您是不是魔王?如不是魔王,那您是不是菩萨?因为您讲的法让我们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很多人不但静坐听;而且跪着听。我不回避这类问题,准确地讲,我既不是魔王,又不是菩萨,只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喜净、乐禅、密行的凡夫而已。讲不是魔王的根据是,魔王借佛法破坏佛法,用邪见歪曲佛法,最惧楞严正法,以前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魔王、魔子、魔民正解楞严正法,把魔法技俩和丑恶彻底暴露在照妖镜下,致使群魔现形,在禅修密行的境界里无立锥之地。讲不是菩萨的根据是,菩萨说法圆融无碍;我讲法时,尚有欠缺;承蒙不弃;既达不到圆融,又达不到无碍;与古圣先贤都不敢相比,自愧相差太远。讲世间净土圣人的肉体是,世间圣人的身口意清净,是心内求法的结果,集身空、意空、心空、性空的不同境界于一身中;同时,身心清净,法喜充满,悦乐无穷。

佛接着说,这种人口中好说,人身的眼耳鼻舌都是诸佛土,男女二性根才是真正的诸佛证菩提、入涅槃的常住地方。而不知的人,受业习牵引,还竟然相信这些污言秽语;全然不知魔用卑鄙下流之能事,引诱人破戒,达到失掉禅定境界的目的。这种飞行精灵,就是遇虫成形的蛊鬼,年深日久,接受日月光华的能量,成为天魔;乘机扰害扰乱贪求辨析的修行人的禅定境界。如禅行精进的人,事先觉知贪求辨析必遭魔事,就会转迷为悟,不受魔事,脱离轮回。一旦遭受魔难,下场同上,师徒生遭国法惩罚,命终后必堕无间地狱。

世间有贪求辨析习气重的人,很难遇善知识;是善知识怕这样的人日后着魔,以度人的初衷开始,中途以自害的结果告终。所以,既知今日,何必当初;不是不慈悲,是机缘不成熟。

有人问,什么是性命双修?性命双修是修性要借助于身体,使身体六根不放逸,持戒密行,见性并使性得到清净解脱。再通俗一点讲,是借用假躯壳、假身命去修真实存在的自性,恢复自性具足福慧,离开三界,自性作佛祖,性与佛通。本来是这么回事,可一些人在受蕴区宇里打转转,有些人还说眼耳鼻舌是净土,男女二性是菩提涅槃真处,行淫是销业等,尽是魔说秽语。修证菩提涅槃是从转化男女二性根功用开始,离开男女二性根修行不了;如中国古代的太监不能出家修行一样道理。

佛接着说,这样的人,在继续静坐禅行的定空中,心中生起爱慕悬想凭空中的感应,即贪求冥冥中的感应;便向四周人寻觅,八方流动观察,有冥感的高人,精诚拜访,推究研讨人如何才能获得心灵感应。这时,天魔乘机附体,控制意根心识,借口说法,其人不觉,自言证得无上诸佛境界。如有四众弟子前来这种人处求法,这种人就升座说法;诸求法的人,刚一见到这种人的身体容貌,就感觉到有百千岁;让诸求法的人心生爱慕染著,不能离开这种世间高人,甘愿屈尊舍身为奴或仆,满足衣服、饮食、医药、卧具四种生活所需。而且,心中高兴,日夜劳作不知疲劳倦困。在魔力的作用下,这种人能让诸求法的人心里知道;遇到了自己过去世的先师和今世的大善知识;诸求法的人,心中生起特别的法眷属的敬爱,朝夕相伴左右,难解难分,如胶似漆,人人高兴,个个赞叹,甚为稀有。诸求法的人愚痴无智,被魔迷惑其心,认为是菩萨降世,亲情相敬,近身供养,其心受教。师与徒众都破佛戒律,不守威仪,暗里贪求淫欲和供养。这种人口中好说,自己于前世的某一生中先度某人;因为,当时的那个人是自己的妻妾兄弟;有此因缘,今世又来相度。自己要与相度的人,共同相随回归某净土世界,供养某佛;或说另有佛净土,为大光明天,是十方诸佛休闲居住的地方;这是他人不知的秘密,唯有自己知;实际是魔王居住的大光明天。诸求法的人,完全相信魔说的虚幻诳诈之法,以致亡失本来的求正法之心。这种飞行精灵,就是遇衰成形的疠鬼;年深日久,接受日月光华的能量,成为天魔;乘机扰害扰乱贪求冥感的修行人的禅定境界。如静坐禅行精进的人,事先觉知贪求冥通必遭魔事,就会转迷为悟,不受魔事,脱离轮回,一旦遭受魔难,下场同上,师徒生遭国法惩罚,命终后必堕无间地狱。

贪求冥感的人,具有迷惑性,介于佛和魔之间,让人不好辨别,认为是善境界。但要察言观行,这种人所说是,诽谤三宝;所行是,破佛戒律,贪求物色。如谁自称是某佛、某菩萨转世,就请谁喝酒,灌醉后再听其说话,满嘴污言秽语,没有善境界,立马露馅。修行人就要好好修自己的,不要试探谁;修到一定程度,一入定境,开始是魔像和恐怖境界现前,后来就出现佛像;见佛像心生贪著也容易着魔。如梦见现佛身,要立即观察自己,心中有无贪求;否则,容易着魔。

佛接着说,这样的人,在继续静坐禅行的定空中,心中生起喜爱安宁平静,能深入定境,求知无量法理;为自己严格限定时间,每日必静坐禅行多少个小时;又严格限定期限,静坐禅行要达到什么程度;因而不畏辛苦,勤奋修行,乐于隐居在远离尘世的寂静的地方。这时,天魔乘机附体,控制意根心识,借口说法,其人不知,自言证得无上诸佛境界,如有四众弟子前来求法,这种人就升座说法。在说法过程中,魔于空无中突然呈现一颗大宝珠;或魔变化为麒麟,口里含着宝珠和玛瑙、翡翠等杂宝;或口里含着竹简、书册、符咒、信件等种种奇怪异常的物品,先送给这种人;以后麒麟就将这些奇珍异宝,直接放进这种人的衣袋里;或诱骗诸位求法的人,说什么地方藏有明月宝珠,并带领诸求法的人前去观看,果然见有明亮的珠光照耀这个地方。诸求法的人,人人欢喜,个个赞叹这种人的奇特神力;并相信所说邪法,喜欢食用补津益气的一些草药,或一日只食一麻一麦,不食人间烟火食物;而且身体健康,丰盈充实。在魔力的作用下,诽谤诸出家人一日三餐或日中一食所食饭菜,是不肯苦行;或辱骂徒众,用粗俗之言不回避男女众,用污秽之语口无遮拦;不知忌讳他人的讥笑嫌讽。口中好说,自己知道什么地方有宝藏;自己知道十方贤人圣士隐世修行的地方;带领徒众前去观看时,果然能见到诸魔变化的奇异之人,让诸求法的人更加相信所说魔法。这种飞行精灵,就是山神、树神、土地神、城隍神等主管山川大地树木的鬼神;年深日久,接受日月光华的能量,成为天魔。这些不同种类的天魔扰害扰乱贪求静谧的静坐禅行人的方式不一样;有的赞叹淫欲,以单一方式的淫欲破佛戒律威仪;有的暗里贪婪财色名食睡五欲。语言上好像非常精进,而实际上不静坐禅行;只是食用草木等,做一些无益于静坐禅行的苦事。如静坐禅行精进的人事先觉知贪求静谧必遭魔事,就会转迷为悟,不受魔事,脱离轮回。一旦遭受魔难,下场同上,师徒生遭国法惩罚,命终后必堕无间地狱。

有人问,您讲不能与古圣先贤相提并论,自愧不如;那为什么在您的证道偈中,把偈语写在六祖慧能大师的后面;六祖慧能大师圆寂后近二千年来,无人敢在后边写证道偈。您与六祖慧能大师相比是后辈,您却敢写证道偈,是不是造次?我讲,所问是从相上说,人有前辈后辈,大人小孩;所答是佛性无有前辈后辈,更无大小;何存造次!不妨把六祖慧能大师的证道偈和我的证道偈读一下,供养诸位;六祖慧能大师的证道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的证道偈是,菩提道上来,随缘现镜台;妙有续慧命,真空无尘埃。二者只有证悟境界上的不同,没有高低大小的不同;只有时间不同,没有法理不同。

佛接着说,这样的人,在继续静坐禅行的定空中,心中喜欢对世间一切因缘先知先觉,为此而勤行精进,冥思苦想,各处寻访高人,研讨妙理;这是行有所贪,心有所求,想证得宿命通。这时,天魔乘机附体,控制意根心识,借口说法,其人不知,自言证得无上诸佛境界。如有四众弟子前来求法,这种人就升座说法。在魔力的作用下,于听法过程中,诸听法人能各个自知往昔所造作善恶宿业;或对一人说,你今日虽然还健康的活着,而实则已经作了畜生;你若不相信,就让身边的另一人站在你身后;名为站着,实则踏住了你的尾巴;这个人竟然不能站立起来,似有尾巴被踏之感。于是,在场所有的听法人,都被魔力征服,身心礼拜,彻底钦佩,不再怀疑这种人的说法,受其教化。如在场有的人仍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对此有所怀疑;这种人立即就知道,呵斥心不真诚;同时,能说出这人心中所想之事与过去不被人所知之事,证明有他心通;使人不再怀疑。还说在佛制定的律仪以外,加重精修的苦行方法;对知见不同的其他人,诽其不能苦行,谤其不能弘法;并用尖刻粗俗的语言责骂徒众,专门揭示人的隐私或旧时伤疤,不忌讳他人讥笑嫌讽;又经常预测他人的吉凶祸福,到时又准确应验,丝毫不差等。这种飞行精灵,就是大力鬼,年深日久,按受日月光华的能量,成为天魔;乘机扰害扰乱贪求宿命通的修行人的禅定境界。如静坐禅行精进的人,事先知贪求宿命必遭魔事,就会转迷为悟,不受魔事,脱离轮回。一旦遭受魔难,下场同上,师徒生遭国法惩罚,命终后必堕无间地狱。

佛接着说,这样的人,在继续静坐禅行的定空中,心中喜爱自在神通的种种神秘变化,一心钻研究竟变化的原理,贪求获取神通变化力的方法。这时,天魔乘机附体,控制意根心识,借口说法,其人不知,自言证得无上诸佛境界。如有四众弟子前来求法,这种人就升座说法,在魔力的作用下,先表演神通变化,用手执持火光,或将火光分开,放在诸听法人的头上燃烧,火光有几尺高;但是,诸听法人的头上觉不到火光热度,又烧不着头发;还可以表演于水面上行走不沉,如走平地一样轻松自然;还可以表演把座位安放于虚空停住,人入虚空坐在上面又很安稳;还可以表演人走入小于身体无数倍的小瓶子里面去;还可以表演将身形变小,坐在很小的囊袋之中;还可以表演无有障碍地穿墙过壁。由于这种人虽受魔力掌控,但仍有肉身宿念,害怕刀枪等伤害。另外,这种人如是在家人,自言是佛,竟敢接受出家人的礼拜。

在家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绝无条件地遵从佛律仪,不接受出家人的礼拜。根据世间史书记述,有皇帝、宰官等人,不懂佛教礼制,强迫并接受出家人的礼拜。这是对佛的不尊,对佛法的不敬,对佛教的亵渎,是人福报很快销尽,命终堕无间地狱。

佛接着说,这种人在魔力的作用下,诽静坐禅行为闲坐空参,谤而攻击戒律是小乘佛法;辱骂徒众,揭人隐私,无所顾忌。开口闭口都说神通自在,有时还可以魔幻出佛净土让众人见;这些都是鬼用神力迷惑人而已,都是魔幻而不真实。有时公然赞叹男女淫欲,美其名曰只有这样,才能采阴补阳,或取阳补阴,保持身体健康,法体常住;并采用各种猥亵、轻慢的方法,作为传法的形式。这种飞行精灵,就是存在于天地间的大力山精、海精、河精、土精和一切草木,累劫吸日月光华而成精魅;或是贪求邪术淫乱的龙魅,或寿终仙为精灵借体再活为魅,或应死仙人的身体被精灵附体等;年深日久,成为天魔;乘机扰害扰乱贪求神通的修行人的禅定境界。如静坐禅行精进的人,事先觉知贪求神通必遭魔事,就会转迷为悟,不受魔事,脱离轮回。一旦遭受魔事,下场同上,师徒生遭国法惩罚,命终后必堕无间地狱。

正法时代的修行人,证得四果罗汉以后,自现神通。那时的人,思维纯朴,用神通可以降伏其心。佛住世时,有一位四果罗汉要度脱一位歌女。这位歌女当时美貌无双,歌声动人,贡高我慢。但她生前恰恰是修行人;所以,这位四果罗汉有缘要度脱她。于是,现神通让她见到天女的舞姿和容貌都胜她千倍万倍,立即叩头,贡高我慢心去除,皈依佛门。现在人贪求神通,为的是名闻利养。末法时代真正的修行人不现世,不露世,隐世修行。隐世修行的人不刻意去度哪一方甚至哪一位众生;而是顺其自然,该讲法时讲法,该修行时修行,该现世时现世,随因缘而定,法无定法。

佛接着说,这样的人,在继续静坐禅行的定空中,心中喜爱保持寂静永远不动、万念灭失的状态;同时,对世界诸法变化的规律性研观其本,穷究其源,贪求诸法深广无形的空理。如因果规律的变化,世人只见今世果不见今世因或前世因,是谁将因转成果,又是怎么将因转成果;今世果已缘了,又怎么化为未来世的因,还需了缘。这时,天魔乘机附体,控制意根心识,借口说法,其人不知,自言证得无上诸佛境界。如有四众弟子前来求法,这种人便升座说法。在魔力的作用下,其身体突然不见为空无,正在诸求法人惊奇之际,又从虚空中突然而出;身体的空没与存出都是随心自在。这种人有的身体如透明的玻璃,看似有形,细看透明如影;如用照像机照像,不见身体,能见身后之物体。这种人有的手脚一伸出来,可冒出旋檀香气。这种人有的排泄的大小便如蜜一样甘甜美味。这是由于同类不同种的天魔,魔力作用不同所致。诸求法的人被魔力迷惑,听其教化。这种人由于意根被魔控制,心识一片空白,自然反应出不愿受出家人清规戒律的约束;生出断灭想。诽戒为紧箍咒,毁戒为空无;轻慢出家,践踏寺规。口中好说,哪里有什么因果,都是人说有就有,说无就无的事;人一死百了,什么神识都没有。哪有什么身后身,更没有什么凡夫与圣人的区别。虽然心中空寂无念,但贪著触欲;凡是与这种人行欲的人,也都被魔力控制,心空无念,也认为根本不存在因果报应那回事;人活一天,欲乐一天。这种飞行精灵,就是日蚀月蚀时,日月产生的精华之气,即天地间光合作用的一种能量,被金石、玉石、灵芝、人参或麒麟、凤凰、龟、鹤类接受;这种能量可让金石、玉石等矿物和灵芝、人参等根物附有灵性;似如《西游记》中描述的天产石猴,《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民间所说的灵芝童子和人参娃子等;千万年不销灭而具有灵识,成为天魔。凤凰、麒麟为天界禽兽,鹤、龟为地界禽兽,由于这类禽兽的寿命特别长,能将接受到的能量累积作用于本有的灵性,使寿命更长久,便飞行入空,成为天魔。乘机扰害扰乱贪求深空的修行人的禅定境界。如静坐禅行精进的人,事先觉知贪求深空必遭魔事,就会转迷为悟,不受魔事,脱离轮回。一旦遭受魔难,下场同上,师徒生遭国法惩罚,命终后必堕无间地狱。

探究深空妙理,无穷无尽;如空气里的水看不见形,落下后为雾为雨为雪为霜又为水形,于不见不知中蒸发又入空。对修行人来讲,属于心外有求,有求为贪,有贪为因,有果为缘;如本来一块白布,被人染污的五颜六色;再用有颜色的水去清洗,想恢复本来的清白有可能吗!

佛接着说,这样的人,在继续静坐禅行的定空中,心中忽然生起喜欢长寿之念,这个身体如永岁常住,万寿无疆该有多好。为此目的,不畏艰辛苦行,钻研妙法良方,达到无有数目限制的寿命。这时,天魔乘机附体,控制意根心识,借口说法,其人不知,自言证得无上诸佛境界。如有四众弟子前来求法,这种人便升座说法。在魔力的作用下,好说其它星球世界的状况,还可以于瞬息之间往来于世界之间,无有障碍;还可以拿来其它世界的物品作为信物,证明此世界无,彼世界有;同时,炫耀自己的神足通;还可以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室内,虽是几步的距离东墙西壁,可是让急走快跑,几年都不能行完几步远的路程;利用魔力,将大地距离伸缩,近可远,远可近。还假意慈悲,口中好说,十方众生都是我的子女,十方诸佛也是从我这里化生出去的;我是本元佛,他们是分身化现佛,需要修行证得;我是出世自然而得佛位,不须修行证得。让诸求法的人,诚心信仰,认为就是活佛住世,受其教化,听其摆布。这种飞行精灵,就是被住在广欲自在天的魔王波旬指派的役使鬼和噉精气鬼;如这些鬼类中有发心皈依佛法僧三宝的,可以成为修行人的护法神;但多数没有皈依,就如世人一样,少数皈依。没有皈依佛法僧三宝的鬼类,受魔王驱使,专门扰害修行人。如见修行人心有贪求,便乘机扰乱禅定境界;见静坐禅行定境已破的时候,便现美女身,与这种人行淫,吸食精气,以保持魔体的正常魔力和美颜。贪求常住的人,不论其师是什么样的修行人,都是自因自缘,自作自受;所作所受与师无关。如师徒同有贪求,就是同作同受。魔附其体的人,能亲自观见魔王变化的金刚坚固身,为其传授长命之术;然后受美女引诱迷惑,以旺盛的精力贪婪淫欲;荒淫无度一年时间左右,精气竭尽,内脏功能失调,形如骷髅,皮干肉瘦。还自言自语地说,与美女行淫真是快乐无比;更加听从妖艳鬼魅的摆布;诸求法的人不知详情,受其迷惑,参与淫乱,难免国法的惩罚;而这种人还未接受刑罚,就以身干力枯而死。参与扰害修行人的鬼类,也因此获罪丧命而销失。诸修行禅定的人,应该事先觉知不要心起贪求,正心修行,才能脱离轮回;否则,起贪遭魔,自害害人,失去正定,堕入无间地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钻研的妙法良方,求得寿命增长为贪,以妄想心主观的弃舍分段生死,希望快速得到相的变易生死;让生与死之间无常色相的剧烈变化为细微变化,而达到色相常住。三界有形与无形众生都是分段生死,生与死之间有阶段性,死与生之间又有阶段性;这是法则决定的;人的主观意识无法改变宇宙法则;如不顾客观实际的主观盲动,必受到法则无情的报复。出离三界住无为法的众生,生与死之间、死与生之间在常住性相上无有剧烈变化,只是在心理境界上变化就已完成生命的更替过程,就为变易生死。变易生死的实现,是证得而不是想得,是自性具足而不是心外求得。

佛接着说,阿难你应知,这十种能入想蕴区宇的魔类,在将来的末法时代,有的现世作人;再出家为僧,住入寺庙,名则修行,实则破佛戒律;有的魔附人体,或魔变幻裸体美女,或魔变幻佛像入定境中及梦中,迷惑修行人放弃修行,自言已自然得到无碍的智慧。

在这里诸位要注意三点;一是佛法无碍,修行人正心、正念、正行自能破魔;而末法时代的众生贪习加重,自我召感。二是不要认为末法时代的出家人都是魔,绝大多数出家人还是持戒正修,只是极少数人是这种情况。三是在家人不要去寺庙观察此类事,只管上庙供养种福田,持戒修行。

佛接着说,这十种魔类,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赞叹淫欲,贪求利养,用淫贪魔法,破佛律仪。先是被魔附体并控制意根的恶师,后是被恶师教化的徒众,都被精灵附体,魅其意识,师与徒淫淫相传。近则在佛入涅槃的九生以后,一生一百年;即九百年后,诸魔与魔法流行于世间;远则在佛入涅槃百世以后,一世三十年;即三千年后,魔王魔法更加兴盛;会使一部分真心修行而无智慧的人,妄起贪习,自毁正心正定,沦为魔王眷属,命终以后先为魔民,待正知丧尽时,堕无间地狱。佛嘱累诸弟子,虽然证得无学,即阿罗汉果位也先不要入涅槃;而是要发菩提心留于世间,于末法时代,生起大慈悲愿力,用佛正法救度正心修行、深信佛法的众生;广宣此经,让正心修行、深信佛法的众生增长智慧,得正知正见正觉,不给诸魔留有可乘之机。佛已经将众弟子度脱生死苦海,能遵佛嘱累,就是真正的报答佛恩。以上十种静坐禅行的魔境,都是想蕴与贪求心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出现的理悟知见。由于众生顽固迷劣,自不量德,遇此类境界现前,不能心转因缘,还自受迷惑而不觉知,自言证圣,大妄语罪过成立,必堕无间地狱受诸苦报。法会中的众弟子,须遵佛教诲,在佛入涅槃后,特别是末法时代,要弘传此经,开示众生明白此经法义,正心修行,不让天魔得到方便机会,保护法修戒体,成就无上的菩提路。
现在修行人,时刻离不开此经,提醒自己觉知魔事,心无贪求,不给诸魔可乘之机,一定能证得圆满菩提。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

我现在最大的乐趣是一天能静坐十几个小时;再有时间就读诵佛经,佛说法的境界太妙了;让人一生受益无尽。
有人问,一读诵佛经就困是怎么回事?原因有二;一是精力不够集中或不能理解法义;二是佛经有护法神力,加持读诵佛经的人,而一些人不能适应,经常读诵就自然会清醒。

佛说,阿难你应知,静坐禅行正定,突破想蕴区宇,进入行蕴区宇的人,于日常生活中或睡觉时无有梦想,醒与睡都是一样,保持恒长如一的清净;心中觉得内里一片明亮,如太空一样宁静,犹如晴空无有浮云遮蔽;又没有粗俗的影像和重大尘事出现。双眼一闭,不觉有身,不觉何处,不觉东西南北;只觉一句佛号绵绵密密。想蕴区宇可尽,而心念佛不尽。

此时,要区别开,不要将心念佛号也误为想蕴而空掉。修净土的人通过这里无碍,而禅修密行之人,要特别注意,光知静空,不知心念一路空下去,容易偏离正道。这就是古代圣贤说的禅不离净和密净双修的法理缘由。

佛接着说,进入行蕴区宇的人,日常生活中,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思维不去想山水之美,更不去想山风树木、水清鱼跃等事,即见即失,大脑不入印象,心中不留痕迹;如明镜可照万物,万物踪迹不留镜中;随因受照,随缘空掉。一切过去的陈年往事,嗜好习气都空不可见,唯见一精真灵识,自我的主人,住于躯体之内。

有人问,这时的人是不是有睡无眠呢?可以准确地讲,有睡有眠;眠是生理需要,只是身眠心不迷;闭目倦而无思为睡,有知有觉;在睡的基础上,大脑于瞬间松弛平缓,有觉无知为眠。睡而入眠的过程清楚,心不起杂念而知念佛,为不迷。

佛接着说,进入行蕴区宇的人,内观自己由业习牵引而生的根本,由接受业报而死的本源,从当下已经去掉遮蔽,逐渐显露出自我真容。向外观十二类众生,结束生命和竭尽全力的求生欲愿,虽然各类众生有所不同,还不能彻底明白其中的圆通法理;但能观知精真灵识是生命共性的根本开端和同生的基础,犹如夜晚旷野无边又广袤无垠草原上生成的露珠,在早晨太阳照耀下闪闪发光,清静无有杂扰;这一精真灵识在众生体内是维护生命现象的根本,人身六根为门框,有出有入;六尘为门,可关可开;六根六尘相互作用,产生出入关开的现象;而没有在表面显现的精真灵识,是连接门与框并保证正常出入关开的主轴与穴孔。这就是静坐禅行定空的人,进入行蕴区宇的境界。如这一清静如发光露珠一样的精真灵识,归入本自清净的法性海水中去,就一静一切静;牵引精真灵识受生的一切业习销失,如波涛平静,化为无杂染不流动的静水;达到这样境界的人,为行蕴尽。行蕴尽的人,可以超越众生浊;众生浊为众生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死不断,流无始终;超越众生浊为,二万至八万劫之内逃离生死,不受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五道众生相混淆的轮回生死。即使达到这样的境界,自然智慧尚未显现;是依幽深的禅定力,达到心识的安稳;仍然是以心外行蕴中的妄想为根本。

佛接着说,阿难你应知,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贪求心已经停止,具有智慧的正心开始显示作用,想蕴中的十类天魔已经无有可乘之机。证得此时的境界,色受想三蕴外魔已破;而行蕴妄计的内魔开始生起,立下十种外道计因。开始精细观察引起无量众生生死轮回动力的根本,特别是对人类的精细观察。人生的根本内动力业习为因,已经先于因来到世间,与之业力相适应的为外缘;内因外缘和合才有人生。观因察缘,每人的因行久远幽深观不尽,与之相适应的缘,蕴清观察不到边。精真灵识随因缘入生死流,在三界内扰动而无序;对处于扰动而无序状态中的精真灵识妄加计算度量的人,要坠入外道所执著的二无因论。

一是本无因论。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定空中,观察人的中阴身,一旦得人身后,强烈的求生欲全部破除;由欲求得身,变为求长寿身。这时,于定空境界里,利用眼根的八百功德,神力极至可见八万劫以内的众生因缘,神识随业流转和停靠的环节,都是这里人死,那里人生;但是,只能观察到众生轮回的地方,人生人,羊生羊,众生各有生的规律与法则。而众生的业报与地府里如何转化,掌控轮回的规律与法则,却不能观察到。八万劫以外时间冥冥中存在的因缘,更不能观察到。再根据观察到的因缘,便有了自己的理解,妄下结论。认为存在于娑婆世界内的一切众生,神识的产生是无因自有,在宇宙中自然产生;一切众生的形体也是无因自有,自然产生。由此计数度量得出的结论,从时间上讲是抽象,从法则相对的内外两重性上讲是片面。所以,在心里销失了十方法界普遍存在的纯正的绝对真理;即时间上前后无始无终,空间上有世间与出世间(宇宙),于出世间无边无际。这样认识世界的相对时间与相对空间产生的生命现象,以及相对的生命现象的变化规律,就落入心外求法之道,迷失出世间的方向,惑乱不觉自有佛性。

二是末无因论。这样的人,在禅行定空中,只能观察生死现象,不能观察生死的本质;即只观察到外在因缘,观察不到内里因缘。见人自有生殖器官,就悟知人生人,鸟生鸟;乌鸦生来就是黑色,天鹅生来就是白色;黑色不是染料加工而成,白色不是水洗加工而成;天人、人是自然的直立行走,畜生类是自然的横行。八万劫来,这样的现象已成规律,于世间不能改变。如今天存在的身体形像走到尽头,还是此死彼生。因为观自己神识在世间的生死轮回,见不到出世间的佛性;所以,根本没有出世间成佛那一回事,虚空宇宙中根本无佛,佛是人心中的精神存在而已。根据局限的观察和相对的所知,认为今天人类所见到的世间一切物理现象,都是上天恩赐,自然生成,无因自生,无缘自成。而主观否认善恶各有因果,业习各自召感,人与动物的自性相同,一切皆因缘成就。由此失去正知、正见、正觉,而坠入偏知邪见的外道,迷失出离世间的方向,惑乱不觉自有的佛性;创立了第一种外道的立无因论。

这里,这种人的观察,从纵向的无量劫只见八万劫这一阶段,从横向的无际宇宙中只见世间;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和片面性。从微观上只知精真灵识的存在,而不知所以然的内在实质;如在显微镜下能见到细胞,而细胞内的质子,中子等遗传基因与图谱却见不到,何况密码的匹配融合,从宏观上只知从中阴身到人身,再由人身到中阴身简单的循环方式,而不知存在的所以然。

有人问,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生物学家的回答是,直立行走;哲学家的回答是,语言文字;我的回答是,道德信仰。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虽然天魔不得方便干扰;而内心却生起穷尽各类众生生死循环根本的念头。观察生死因缘因纵向的无始无终而只能观察某一阶段;观察精真灵识入生死流因横向的无边无际,而只能局限于世间。对处于扰动无序状态下的精真灵识,暂时变化和相对稳定现象妄加计数度量。这样的人,要坠入外道所执著的四种普遍恒常存在的理论。

一是穷心境性。这样的人,在继续静坐禅行的定空中,内心知精真灵识和外部环境一切法性都是没有生因而自然生成。定中神力能观察到二万劫以内的三界众生所存在的生死循环现象,都是生有众生相,死有中阴相;相无变化,蕴不散失。由此认为这是恒常不变的规律,便产生了心常与境常的理论。

二是穷四大元;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的定空中,观察人的身体和世间万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组成。四种大元素无论包含多少种小元素,大小元素之间无论如何发生变化;物性的本质不会变化,即物质不灭规律。证得这个境界,定中神力能观察到四万劫以内的三界众生,无论如何生死循环,构成众生身体的物质不灭。即人体灭时,肉骨归于大地,水份归于空气进入水循环,呼吸之气归于空中之风,体温热量归于温度,思维归于精真灵识,这些又都依时间与空间而存在,永远不会销失;便产生了物质不变的恒常理论。

三是穷尽六根。这样的人,在禅行的定空中,观察人体六根作用,都归于本有的功能。六根的功能归源于各主器官的功能;如肝主目、心主舌、肺主鼻、肾主耳,脾主唇、意主神。各器官的功能归魄的神力,魄的神力归第八阿赖耶识统摄。无论人体如何变化,这种身体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规律永远不会变化。证得这个境界,定中神力能观察到八万劫以内的三界众生,无论如何生死循环,心识功用都不销失,自然常住,不会因时间的变化而引起心识功用性质的变化,由此认为这是恒常不变的规律,便产生了穷尽六根而识性恒常的理论。

四是即尽想元。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的定空中,观察人的思维中想是如何产生的,本源是什么。人体的生理更生和死无,如流水液态的流动性不能停止;虽然禅行证得正知正定的境界,对自己生死的想法已经达到永远销失灭尽;但在理论上想是来源于自然;即来自于永不灭失的心识和生理的大脑。不知自性有识无想,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具足无有极限的智慧。由此认为识想是自然不变的规律,便产生了心识与大脑是恒常想的理论。由此失去正知、正见、正觉,而坠落为偏知邪见的外道,迷失出离世间的方向,惑乱不觉自有的佛性,创立了第二种外道的立圆常论。

一灭永灭,一些外道认为这是真常的。真常的自性不能用肉体定境来计度,修行过程中肉体的转化和禅定不同境界只能说明是成就佛道的一种因。静坐禅行深定时,肉体只是法喜充满,到缘起缘灭时也必然留在这个世界。极少数人身体弘化后身高缩小,或剩个指甲头发等也是留,根据修为和愿力不同而定。色身必须舍弃,极乐世界是莲花化身,不需要这个肉身。肉身弘化掉是自然回到宇宙中去,把自己身体的能量释放到宇宙中去,而不带入极乐世界。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虽然天魔不得方便干扰禅行;而内心却生起穷尽各类众生生死循环根本的念头。用阶段性和局限性的观察,对处于扰动无序状态下的精真识灵妄加区别,自己与他人及其它众生的计数度量,这样的人要坠入有我法二执的四种颠倒知见,恒常相对存在的理论;一是自证得常他无常;二是国土无劫坏为常,有劫坏为无常;三是精真灵识为常而身形无常;四是精真灵识向无色界升动为常,色界以下色身的受想为无常。相对存在的理论,是三界为一体,在永生与更生相互对立中存在,一半是常住存在,另一半是无常存在。此理论存在的基础有四种:

一是观妙明心。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定空中,内观充满妙意光明的精真灵识,遍满三界内十方虚空,认为清澈自然的虚空,就是究竟自在的神识性我。由此则推理,性我遍十方虚空,凝结于光明中不生不灭而常住。一切众生于性我的光明虚空中生死无常;是众生的无常相,又是众生的无常性。

二是不观其心。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定空中,不观自心,也不观众生,只观察三界内十方国土,一部分在一定时间的劫数内,有成住坏空的循环;由此认为相对时间内,不存在劫坏的世界为究竟的国土,性我居住在究竟的国土为不生不灭的常住;反之,为究竟无常的国土,众生的无常性就应该居住在劫坏的国土。

三是别观我心。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定空中,不观他人与其它众生,只观自己精真灵识,纯净清晰微妙的性质很难把握,犹如浮尘微小而飘荡。在随风力飘浮的流转中,不能改变其性质。由此认为我心即佛,佛即我心;身体可以随时生死,而我心不灭;心即性我为常住,一切身命的生死都从性我流出,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在相对的法则中,性我常住,身我无常。

四是想知蕴尽。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定空中,观深妙而蓄积具有流动力的精真灵识,静止是暂时的,流动是长期的。由此认为精真灵识能随定力的变化而流动,是常住不变;所以,舍色界以下色身的受想无常,上升无色界为随定力依识而住,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这种常住与无常相对存在的知见,坠落为偏知邪见的外道,迷失出世间的方向,惑乱不觉自有的佛性,创立了第三种外道的相对存在理论。

有人问,赵州老和尚的禅心境界是什么?我只讲自己的悟知;即不论来人的想与相,心无分别。当和尚问来访的第一人,你是不是来过柏林禅寺时;若回答,法中无我,不想再来,请大和尚开示;当和尚问第二人同一问题时,若回答,我已发菩提心,还想再来,请大和尚开示;当和尚问第三人同一问题时,若回答,本不想再来,愿想还得来;来者有相无心,不来者有心无相;怎么去把握?赵州老和尚不会回答吃茶去!吃茶去!吃茶去。而是会于心无分别中起悲生慈,将会产生另外一种禅心境界。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虽然天魔不得方便干扰禅行,而内心却生起穷尽各类众生生死循环根本的念头。用阶段性和局限性的观察;对处于扰动无序状态下的精真灵识,在不同阶段和不同位次中妄加计数度量;这样的人,要坠入四种相对有边的理论。四种相对有边的分位是;三世分位;见闻分位;我他分位;生死分位。四种相对有边的理论是:

一是心计生元;这样的人,在禅行定空中,观察过去世为人时,精勤修行十善业,才有今世于静坐禅行中知见的精真灵识;过去世的启修时间为自有明心的边际,即始为有边。现在世的心如川流水,不可止息,流向远方。未来世的心还没有到达,如流水后浪推前浪相续不断,奔向时间无限、空间无边的未来;即无终为无边。

这里的始是相对的,有边落入有为法;实则无始无边才是无为法,是绝对真理。这里的无终也是相对的,是欲始对立而提出的无终,也落入有为法中的无终;实则出世间无终才是无为法,是绝对真理。

二是观劫生灭;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定空中,观察众生八万劫以内的因缘。于时间上对八万劫前众生的因缘不能观察见闻觉知,于空间上对八万劫前众生的生命起源不能观察来自什么地方;即相对的无边论。观察现实中存在的众生,虽然生命处于生灭法则中;但自然赋予各类众生本能的繁衍生息不会停止;即相对的有边论。

无为法是中道了义,空于两边。

三是计我遍知;这样的人,在禅行定空中,认为性我能遍知一切人的因缘,一切人不能知于人中有这样性我能觉知一切因缘的超人。由此认为一切人永远是人,不会得到性我的无边心,只能是始生灭死的有边心。

这里的关键是,这种理论否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都可成就佛道,一切人的心都是可以变化的。这样的人,妄自尊大,不知世间有无量菩萨住世,以平常人的相,说平常人的话,作平常人的事,用平常人的心行佛法。

四是穷行蕴空;这样的人,在禅行定空中,观察世间一切法则,都是相对而生,相对而灭,相生相克;如有男有女,云销雾散,金木水火土等。以观察到的所知所见,在心里形成固定的统筹度量;即一切众生都是一半时间活动一半时间休息;以此推断,世间的一切存在,都是生与灭一体,生是灭、灭是生,灭为无边。所以,执著于空识,无有色身,不生也就无灭;以无色界为究竟常住。这种有边与无边相对存在的知见,坠落为偏知邪见的外道,迷失出世间的方向,惑乱不觉自有的佛性,创立了第四种外道的立有边论。

有人问,什么是三摩地?什么是三摩提?二者都是禅定三昧中的境界,三摩地为正定;是心平等,处于不为外力所动的状态。三摩提为正心;是禅定摄心,心不放逸。

有人问,修行禅定的人,证得正心、正定,为什么还坠落于外道偏知邪见呢?因为修行禅定的人,证得的正心、正定为世间智而有知见;未证得出世间自性智而无知见,于无知见中具足知见觉。所以,世间的正心、正定仍在有为法中,一有计度就著两边而落入外道;如无计度,则一路空行下去,空行中念佛,才能出离世间,入无为定三昧中去。

有人问,怎样看待社会文明?政治家的回答是,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来源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的回答是,道德文明;一切文明源于人心,心灵文明才创立制度文明;心灵文明源于信仰文明,人有信仰,人生才有寄托和希望,才创造物质文明,创立精神文明。人若失去信仰文明就失去道德文明,也就失去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础,人类将受到物质文明反面的伤害,也将失去人生的价值。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虽然天魔不得方便干扰禅行,而内心却生起穷尽各类众生生死循环根本的念头,用阶段性和局限性的观察,对处于扰动无序状态下的精真灵识,妄加执著于自己的知见,开始怀疑佛法中自己未知的知见,不能接受善知识的知见;咬住死理不松口,别劲九头老牛拉不回。这样的人对佛知佛见,用自己的寡闻管见妄加计数度量,要坠入观心变化、观心无证、观心有证、观心有无俱颠倒中去;再坚持自己虚谈空论的颠倒知见,至死不改;如乌龟咬手指,死后都不松口,一咬到底。用自己的偏知邪见强词夺理,妄想矫正惑乱正知正见。四种颠倒是:

一是观变化元;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定空中,观察自己精真灵识,随善业因缘流动的方面认为是变化,前因后缘相接,连续不断的方面认为是恒常,觉知存在的方面认为是有生,觉知不到存在的方面认为有灭,生灭知见相互连续的方面认为有增,生死之间相互脱离的方面认为有减,觉知存在的各个方面认为诸有,觉知不到存在的方方面面认为诸无。不能全面、系统、了义、究竟地观察精真灵识的内含实质,只以片面的空虚之理并带着有色眼镜遍观法性再主观加以辨别,形成矫乱的偏知邪见。如有人前来求法,不论求法人求问什么题目,都用一套理论作答;即我观是生,也是灭,也是有,也是无,也是增,也是减。任凭千言万语来,我只一语去。让所有的求法人,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对所求解的佛经章节语句统统忘掉销失,被轻谈虚说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而这样的人,还洋洋得意,认为自己证悟的理论高深莫测。

现今时代,这样的人大有人在;闭了几年关,读了几部佛经,形成了自己的知见,便天下第一;能把前去请法的明白人说糊涂;还说最快七天,一般一年,最慢三年,保证让人立地成佛。我只讲现象不对任何人,只是千万不要自误再误人。佛住世时有快速成就、立地成佛的人;但那是个例,而且是乘愿再来的大因缘者;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

二是谛观无证;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定空中,对觉知存在的精真灵识方方面面都无所证得,似空似无;似空无所有,似无就是虚。认为静坐禅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虚无,一切无所有。如有人前来求法,不论求法人求问什么题目,都围绕着一个无字作答,说尽虚空遍法界最终归于虚无,修行人最后结果一切无所有,连身口意都无所有。对其它的法义,无所言说。

三是谛观有证;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定空中,对觉知存在的精真灵识各个方面都是诸有,一切修行人于世间有修有证,有证有得。如有人前来求法,不论求法人求问什么题目,都围绕一个有字作答;说尽虚空遍法界都围绕诸有而存在,修行人最后结果也归结为诸有。对其它的法义,无所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是谛观有无;这样的人,在静坐禅行定空中,对觉知存在的精真灵识,既观到有证的一面,又观到无证的一面。这时的境界,如一颗大树,只见其枝叶繁茂,不见主干挺拔。只见自心存在的两重性,不见自心存在的实质性,还是在心外的相想之间打转,不知舍弃想与相,向内继续求,出世间才见真性我,三界之内是假性我。这种不顾正知正见的法执,用自己所观察知见强加于人的理念,坠落偏知邪见的外道,迷失出世间的方向,惑乱不觉自有的佛性,创立了第五种外道的遍计虚论。

当今时代有的人,无修无证,见谁静坐禅行,就说是外道。对佛法中由禅定引发的极少数人的外道现象,不能正解,就一刀切,妄下结论,就一句四字洪名成就,其余都是外道。这样的人很可怕,不读三藏十二部经,只读一本经;再以偏概全,只见一斑,不见全貌。这里不是哪位法师讲法有什么过失,而是一些人无有智慧,断章取义,理解片面所致。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虽然天魔不得方便干扰禅行,而内心却生起穷尽各类众生生死循环根本的念头。用阶段性和局限性的观察,对处于扰动无序状态下的精真灵识,内有因力,外有缘力,无有静止,如水一样流动现象,妄加计数度量。认为精真灵识必须依附体而存在,才能使其静止;否则,流动不止。不知出世间诸佛菩萨可以化身成就,完全可以达到离体而存在。由此坠入身死后有相的知见中,以知见颠倒产生行颠倒。在世间开始修炼身体,千方百计保持健康,达到长生不老;还说有色身才能有性我的存在,无色身,性我无法存在。或住于禅定精真灵识圆融遍含三界国土的境界中;还说是因为有色身的禅定,才有定的境界;离开色身的禅定,将无有定的境界。或认为色身即性我,性我即色身;还说性我在色中,色在性我中;色身随性我,性我随色身,二元往复,无法分离。相互依存,相续不断,保持色身与性我二元结构的生命体,永恒存在于宇宙中享乐。以这种知见计数度量色身死后性我与更生的色身循环,色受想行中各有四个循环,四个循环重复往来,于二十五有中可产生死后十六种色相。以此计数度量,精真灵识中也有相对存在;即具足一切烦恼,又具足一切菩提;二种性质同时存在于一体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既不能完全彻底的证得清净佛性,又不能完全彻底的断除浊恶烦恼。由此产生宇宙中无佛道可证,佛只存在于心中;只有永恒的天堂,天人享乐无尽的天福。这种死后有相的知见,迷失出世间的方向,惑乱不觉自有的佛性,创立了第六种外道的五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有人问,您讲《楞严经》为什么不讲楞严大定?得楞严大定还有五十种五蕴魔吗?楞严大定全称应为首楞严三昧,首楞严应为一切毕竟而坚固;楞严定为见知佛性。得楞严定的人,才能具足彻底降伏魔王的威力。得楞严定的人,只有十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证得;因为,只有十地菩萨才能知见佛性,但还不能了见佛性。楞严定的境界为心如虚空,一切无碍,了知一切众生心三世无碍,知一切禅定解脱门,具足无量神通和无碍智慧。十地以上诸菩萨,依此楞严定的威神之力,可入地狱、饿鬼、畜生乃至诸魔、诸修罗道中去,随缘现镜台,为其说法,化度众生。现在诸位明了此经,不等同于楞严定;所以,没有讲。五十种五蕴魔未尽的人,未得楞严定,还相差阿僧祇劫那么长的时间呢!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虽然天魔不得方便干扰禅行,而内心却生起穷尽各类众生生死循环根本的念头。用阶段性和局限性的观察,对处于扰动无序状态下的精真灵识和已灭除的色受想,妄加计数度量;这样的人坠入身死后无相的知见中;以知见颠倒产生行颠倒。在世间,自知色蕴已灭,身心于六尘无有执著,因无所立;又自知想蕴已灭,意识于财色名食睡无有执著,心无所束;又自知受蕴已灭,与色蕴和想蕴不能形成连续的组合,欲望需求的内动力销失,把身体的能量转化分散于各器官中去,形成身空、意空的禅定境界。虽然身体有生理现象,但在世间觉得再无生存的意义,把身体当作行尸走肉,与草木相同。不知是静坐禅行中身体状况进入转型期,五蕴不尽,禅悦未起;如再精进前行,待五蕴尽时,身体自然生起法喜;这时才知老天和父母恩赐的身体宝贵,静坐既可禅行喜乐,又可行菩萨道。而不知老实静坐禅行,妄起禅机的人,这时认为,人生有身体时,都无所得;更何况死后再有的身体又能怎么样呢!根据静坐禅行境界的当下实际状况,反复比较,生前死后所得诸身,都空无所得,心如死灰。在色受想行四蕴中,各有生与死二种空无所得相;并以此推论,佛法中的常乐我净与因果等一切,都是人一说而已,实际是空无所有,只是有名无实的理论。当劫来临时,人与万事万物都归断灭,不复存在。由此产生的生前死后都空无所得的断灭知见,迷失出世间的方向,惑乱不觉自有的佛性,创立了第七种外道的五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虽然天魔不得方便干扰禅行,而内心却生起穷尽各类众生生死循环根本的念头,用阶段性和局限性的观察,对处于扰动无序状态下的精真灵识,知行蕴未尽;在行蕴存在中,用已灭的色受想的无,来破自己静坐禅行中行蕴的有。这种心外妄自计数度量有无知见的人,认为身死后精真灵识处于似有似无状态,坠入知见颠倒产生的颠倒理论的外道中去。在色受想三蕴未破前,在静坐禅行中只有色有受有想;由于三蕴已灭,在静坐禅行中观精真灵识被行蕴所遮蔽,显现似有似无,动而不止,似无还有的状态。由此知见,对色受想行四蕴范围内,由前观后,由后观前,反复观察,观察到极点;得出了似有色受想行,似无色受想行,八种似有似无蕴相的结论。对色受想行四蕴,随便用一蕴来解释身死后的精真灵识处于什么状态时,都说有还不能清楚无的知见,都说无还能清楚有的知见确实存在。又以此知见推理处在行蕴中的精真灵识,流动变化,扰动无序;佛法认为这里有真我自性的存在,是谬误的以讹传讹。并以此为根据,心中生起通达宇宙万法的理悟,认为一切法则、众生、万物,都是有而无常,无常而暂有;最后归结于似无还有,似有还无,虚虚实实,根本没有把握的措施和方法。由此产生的似有似无的颠倒知见,昏茫而不着边际,走入无道可寻,没有出路的绝望境地。迷失了出世间的方向,惑乱不觉自有的佛性,创立了第八种外道的五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理论。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虽然天魔不得方便干扰禅行,而内心生起穷尽各类众生生死循环根本的念头。用阶段性和局限性的观察,对处于扰动无序状态下的精真灵识,最后的归宿是什么,妄加计数度量。这样的人,坠入七种断灭论中去;即七种断灭论为人身、欲界天人身、色界一禅欲尽天人身、二禅苦尽天人身、三禅极乐灭天人身、四禅极舍灭天人身、无色界四空天识灭处七种生命结束后,精真灵识的最后归宿,在宇宙中也随之销失,不真存在。认为精真灵识只能是依附于有色体无色识才有,体无识灭时,哪里还有精识灵真的存在。特别是根据禅定境界的变化,观察欲界、色界人与天人,生命结束后的精真灵识一少部分进入无色界,大部分精识灵真不知去处,认为断无灭失;同时,观察无色界因定力销失识灭后也不知精真灵识的去处,也认为断无灭失,这样的人,只观察人天的精真灵识,观察不到地狱里的精真灵识存在与轮回的状况;同时,又很难观察饿鬼与动物精真灵识存在的状况。这样的人,只观察三界内的部分精真灵识的存在状况,观察不到三界外十方佛刹众生的精真灵识的存在状况与诸佛菩萨自性存在的状况。由此有限计数度量产生的于后后无知见,迷失出世间的方向,惑乱不觉自有的佛性,创立了第九种外道立五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虽然天魔不得方便干扰禅行,而内心生起穷尽各类众生生死循环根本的念头。用阶段性和局限性的观察,对处于扰动无序状态下的精真灵识,认为最后的归宿为身死心不死,心念相续不断。对此妄加计数度量的人,坠入外道的五种不来不往知见中去;即五种涅槃为,一是以欲界六欲天天人的天福正报,光明清净,心生爱慕,为究竟涅槃的境界;二是以一禅天的离生喜乐,苦恼不逼,天福享乐无尽,为究竟涅槃的境界;三是以二禅天的定生喜乐,忧愁不逼,天福享乐无尽,为究竟涅槃的境界;四是以三禅天的离喜妙乐,极大喜悦,得大随顺,天福享乐无尽,为究竟涅槃的境界;五是以四禅天的舍念清净,苦乐双亡,三灾不及,不受轮回,不见生灭,天福享乐无尽,为究竟涅槃的境界。这是由于众生长期迷妄颠倒,初见清净喜乐,愿力不远,念力不足,误把有漏天的安稳殊胜妙乐,为生死烦恼解脱所依的净土。在这样境界的误区来回打转,不能突破,还妄为自己证得无上佛道的究竟果位。由此有限计数度量产生的于后后有知见,迷失了出世间的方向,惑乱不觉自有的佛性,创立了第十种外道立五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佛接着说,以上十种静坐禅行正心正定的人,都是在行蕴区宇里,将行蕴中出现的境界与贪求心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下出现的理悟知见。由于众生顽固迷劣,自不量德,遇此境界现前,不能心转因缘,还自受迷惑而不觉知,自言证圣,大妄语罪过成立,待天福享尽时,必堕无间地狱。法会中的众弟子,要遵佛教诲,在佛入涅槃后,特别是末法时代,要弘传此经,开示众生明白此经法义,正心修行,不让自心内魔自起,造作无量深重罪孽,堕落无间地狱。要保护依法修行的戒体,销除因境界传出的消息而产生的偏知邪见。教其正行,身行正道,心行正见,开示佛法觉海中真实义理。在精进于无上佛道中途的静坐禅行人,不遭受走向枝梢和误入歧路带来的苦报。要教化众生有广大心,发菩提心;不要心有祈求,目光短浅,得少为足;以成就大觉法王为终极目标和出离世间的指南。

佛接着说,阿难你应知,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行蕴区宇已破,行蕴已尽。这时,在静坐禅行境界上,所观察到的诸世间法性幽深清净,和诸世间众生生灭共同所依及呈现生机的根本,即处于扰动状态下的精识灵真,于忽然之间毁坏,被完全的破坏掉;如失去总纲的网,沉入水底不见踪迹;又如圆大的物体失去纽柄,用手无法把握。与无量众生的宿业因缘,如深细很难摸到的脉搏,感应似悬浮搏轻,又感应似脉绝无搏。这时,于静坐禅行正定中,新的境界现前,进入识蕴区宇。出现于心安稳,如如不动,似不来不往的境界;自性中显现出的智慧,如漫漫长夜中迎来了东方黎明的曙光,并很快听闻雄鸡报晓的啼鸣。此时,内心的智慧,在身上的表现为,六根形同虚设,静如止水,不再奔驰放逸。内心的智慧与清净的身体相互吻合在一起,虽有六根对应的六尘,但根尘不偶,根转尘境,尘不入根。再用深远通达的智慧,观察各类众生得生受命的根本因缘。在观察中发现,如各类众生不受根本因缘的业习召感,于三界诸天同样可以持戒修行,获得身心清净,不入轮回;观察清幽的法界,妙秘的法性。这样的境界,就是识蕴区宇。这样的人,六结已解,一巾尚存;于众多因缘的召感中,已经不著两边,获得中道;六根在禅定力的作用下,销减魔力,磨合功用,达到眼耳鼻舌互为相邻又互相通,功用互换又自主功用的清净状态。这样的人观三界内清净的十方世界与自己清净的身心一样,如无瑕疵的晶莹琉璃,内根清净,外境明澈。静坐禅行正定的人达到这样的境界,可以破识蕴区宇,识蕴已尽;超越命浊。这时,如回过头来,反观识蕴区宇境界的根本因缘,仍然是处于似有似无,虚幻不实,以颠倒为本的妄想之中。

命浊为无量劫来,受无量生积累的习气,在有同有异、异同一体状态下作用于识,识随命转;既表现为一人一习性,万人各不同;又表现为受业习牵引而召感的不同形态的六道众生。

佛接着说,阿难你应知,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已经穷尽诸行蕴区宇里静坐禅行的定空境界,进入识蕴区宇。在识蕴区宇里,还有精进静坐禅行,求得回归本源。因为,虽然识蕴里的业习已经灭失,寂灭的境界现前;而与出世间寂灭为乐的境界相比,真精妙明的功德,尚未圆满。这样的人,身心清净,六根功能互用,能觉知世间诸众生之间虽然形体不同,而有相通的晶莹发光的识体;这个识体既圆融无碍,又是生机灭存的根本。在这样的境界里,如认为这个识体不能独立存在,必须有所依附,归位于有体,才是常住之因。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还没有证知出世间的常住无因,把三界的常住之因当作识体与色体的和合因缘,而有所执著。这样就与执著冥谛的外道成为伴侣;外道的冥谛为长生不老才是人的究竟所归处。这样会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已经证得的正知正见。禅行正定的人,一旦在识蕴区宇里落入邪见,唯有值佛住世才能救度;否则,一言难入其闻,无人能度。这是识蕴区宇里生出的第一种邪见,妄立色身常住,而心有所得,成为自己追求并要达到的果位,违背并远离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常住的不生不灭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本来可成为佛子,却因妄执成为外道种子。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已经穷尽诸行蕴区宇里静坐禅行的定空境界,已经灭除诸习气,寂灭的境界现前;而与出世间寂灭为乐的境界相比,真精妙圆的功德,尚未圆满。这样的人,如以为证得这样的境界,就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果位,观三界如阅览自己的身体;又观诸世间一切众生,都是从自己识体中一一类出,轮回流动不止。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会坠入邪见能现这样的色身,也能现那样的色身,并执著于现身大自在的、大我慢的,又可现无边众生的外道为伴侣。这样会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已经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里生出的第二种邪见,妄立有能力作为心,以虚妄能力成就虚妄的事相,妄为证得圣果,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的不生不灭相背离,生到色界外道所居的大慢天,成为我能遍圆的外道种子。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如认为证得这样的境界,就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果位,并且有相应的国土为归宿和依止处;还怀疑自己的身心是从这个国土的识蕴中随愿力化现所产生,十方虚空也是从这个国土的识蕴中生起安立。既然世间一切都从这个国土识蕴中生起,所彰显无际为虚空,所流地为世界,就以三界作为自己所证真实存在的常住身,并把这个境界理解为不生不灭。而实际所证的境界是,识蕴未破,还在生灭法中,只是提前妄计为常住;自我狂惑为不生不灭,也妄迷于不生不灭;安稳的执著于已经沉迷的虚妄不实的境界。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会坠入邪见以识蕴为常并执著色身常住的自在天魔王波旬的伴侣。这样会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已经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里生出的第三种邪见,妄立识蕴为常,妄依大自在国土色身为常,妄为证得圣果,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融的佛法,与出世间常住的不生不灭相背离,生于欲界大自在天,成为颠倒知见的外道种子。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如认为境界里的所知所见,是自己的识蕴,尽虚空遍法界,圆融无碍;并依此知见妄立因缘,妄自推理邪解,认为一切草木也是自己识蕴中的产物,虽然不会说话,也有它们的交流方式,与人一样怀有情感,还认为人与世间的动植物同出自然法性,生命的根本都是识蕴。所以,人与草树没有什么两样。还认为草树枯死后,识蕴不灭,可以转化为人;人死后识蕴不灭,也可以转化为草树。虽然对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有知;如草树也有雄性和雌性,也有花粉的异性传播配合,才能产生新的种子,由种子再去繁殖。这里只把人与草木异性繁殖方式简单化,认为人与草树一样有情;混淆了人是由业识因缘召感而生;草树是罪识被神力震碎为渐后,由主草主树等不同的神,赋予器世间一切物质的能力属性。在识蕴的遮蔽下,不能了见、彻见宇宙间奥秘根源;只能凭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无根据的推理选择,就妄断为遍法界普遍存在的真理;并以此确立自己的知见。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会坠入邪见似知而实无知,还执著无知,以被称为避去、有军的两种外道为伴侣。用自己虚妄执著的假明白、真糊涂的世间一切有情的知、见、觉,把自己引向识蕴中的死胡同;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已经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里生出的第四种邪见,一切草树有情的虚妄知见,还把境界中出现谬误知见妄为证得圣果,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常住的不生不灭相背离,成为颠倒知见外道的种子。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把识蕴未尽的境界误认为是圆融无碍的自性,并把六根圆融的功能互用,和自己证得的大随顺融会贯通为一体,便圆融的化现出世间一切现象。以此圆融造化之理,对祈求得到光明的人,便可示现出大火炬,照亮十方;对喜乐得到清净的人,便可示现出一潭清水静而无声;对欣爱得到游动的人,便可示现出习习凉风,爽而不吹;对心愿观尘凝思的人,便化现晴空静室,空旷神怡。总之,可以化现出满足不同的人喜欢得到或崇尚的事物。把这些识蕴圆融化现出的六尘影事,误当作自性圆融的因缘,妄作常住殊胜理解。这样的人,会坠入邪见,以大龟氏和婆罗门的外道为伴侣,用这种化现出万事万物的识蕴圆融,对事物本身是无生,可随时随地随因缘而灭;而把化生执著为能量的自然生。由此迷失无上佛道和菩提路,失去已经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五种邪见,执著受人崇拜,心迷恋于物理造化,以妄求妄,骑马找马,还妄图冀求得到圣果;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常住的不生不灭相背离,成为执著颠倒化现的外道种子。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把识蕴未尽的境界认为是圆融无碍的自性,妄自计度推理,认为光明充满的虚空,才是常住而不生不灭处,又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生成、变化、存在处。以形色身体的永远灭失,仅以识蕴常住为归宿和所依止处。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会坠入邪见,误把无依无归的以识蕴存在的无色界四空天当作有依有归的清净国土,以非想非非想天的虚空之神为伴侣。从而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已经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六种邪见,执著四空天虚空为圆融心识常住的国土,成就了依空而住的心愿,却亡失了本可证得出离世间的圣果。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常住的不生不灭相背离,成为执著于断灭的外道种子。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把识蕴未尽的境界,认为是圆融无碍的自性已证常住,便加强对色身的修炼,再留住固有色身的常住;把识蕴与色身结合为长生不老的有识之体,与宇宙同存,永不逝去。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会坠入贪求色有长存而又不能长存的偏执邪见中去,以无比长寿仙人为伴侣。从而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已经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七种邪见,执著识蕴为立命的根本,贪求色身长生的固形长寿为圣果报;因而成就了与长寿仙人一样的有劳有酬天乐果报。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常住的不生不灭相背离,成为于执著寿命虚妄延长的外道种子。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观察识蕴是一切众生生命的根本,可以相互轮回通用。就是认为一切众生都有识性,喜生惧死;又都内有欲望,外有满足贪求的条件。在这样的境界里,见法界有缝隙可以利用,抓住机遇便可留住身形识体,得到客尘环境条件的享乐与满足。如人没有生命,再好的环境条件也与己无关;还不如生命存在一天,就享乐一天。由此心里产生恐其身体销损,惧其命灭,对尘世享乐尽失;便于此时,利用证得的识蕴圆融神力,于虚空中变现出莲花宫殿,广化奇珍异宝,多增妖艳美女,恣情纵欲,放逸其心。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会坠入妄以识蕴真常而实相不是真实的偏知邪见中去,以结缚和我所作之类的天魔为伴侣。从而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八种邪见,执著邪思,贪纵欲心,妄以识蕴的尘劳享乐为证得圣果。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的常乐我净相背离,成为执著颠倒欲乐的天魔种子。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对于一切众生生命轮回的根本因缘,已经观察明白,是由贪求造作的颠倒妄习所自我召感。在这样境界的观察中,可以辨识怎么修行是圣道,怎么造作是凡夫;在取舍的疏密中抉择,去伪存真;知因与果之间相互酬劳,因作果,果又为因,循环不止,报应不爽。这时,唯依精进,真修实干,以求证得圣果,于三界中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由于只知自己修行证果,而没有发起清净的菩提心,上求出世间的唯一佛乘,下生愿心救度众生。只见世间诸苦相逼,为了断集中而来的生死烦恼,而又集中全部精力修行,以求达到灭掉诸苦,于生死烦恼中解脱出来,而证得道果。一旦达到了所求证的目标,就不再精进,开始休息,享乐天福,得少为足,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更不求继续修行,上报佛恩,下报众生恩。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就坠入定性声闻,即钝根阿罗汉;如是不能听闻佛法,开启智慧,就停留在五净居天享受极其殊胜的妙乐,与无闻比丘或增上慢的天人为伴侣。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九种执著离苦得乐的知见,虽不是外道;但最终定力销失,天福享尽时,与无色界的外道仙人果报一样。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的常乐我净相背离,成为被空束缚的种子。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如三界内证得身心圆融,生死往来无碍,对清净诸法性觉悟明了;在寂灭的法界空性中,不去继续精进静坐禅行,求得出离三界;而是继续探求深空妙理。如不能将法界的深空妙理探求明白,就以此执著为常乐我净的国土;而不发清净无为的菩提心,上报佛恩,下报众生恩。

讲到这里,奉劝诸位要读诵此经前几卷,要明了此法界是佛为度脱众生安立的道场,不是任何人享乐的终点,只是暂时停泊的港湾。必须发菩提心,成就自性佛的国土,才是了义究竟。

佛接着说,对证得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如值佛住世就坠入为缘觉,如不值佛住世就沦为独觉。以色究竟天的辟支佛为伴侣,享乐天福,探究法理;如发菩提心而出离三界,了见佛性后,法理自明;否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而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已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十种执著探求自心和法界的妙理,成就清净光明的世间极圣果位。虽不是外道,但天福享尽,定力销失时,还要坠入轮回之中。所以,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的常乐我净相背离,成为三界内接受不到法化的圆满天福的种子。

佛接着说,以上十种静坐禅行正定的人,都是修行至中途,因出现善境界不知弃舍空掉法理,而是妄自贪求执著,脱离正修,产生偏知邪见,并受其迷惑,得少为足,小富则安。究其根源,都是由于识蕴区宇虽然习气灭失,而习气之根未除;一旦机会成熟时,贪求习气又现,与识蕴相互作用,才产生各种不同天人的位次。众生习气顽固,心昧愚迷,又自不量德,遇到善境界现前,各有所爱,各取所爱,各执所爱,贪求的习气迷惑心智,在各自喜乐的不同天体上休息享乐;还妄自认为证得了究竟,回归到清净的国土;自言功德圆满,已证无上佛道,大妄语罪过成立。一切外道邪魔天福享尽时,受业习召感,堕无间地狱。声闻缘觉如停留在天福享乐上,不再继续增加功德,不再精进修行,当天福享尽失去定力时,又入轮回。法会中的众弟子,要存救世的慈悲心,秉承佛度众生的愿力,将此楞严修行方法和解脱之门,在佛入涅槃后,特别是末法时代,要广泛流传此经,开示众生,觉知佛法义理,不让天魔毁坏静坐禅行的正定,也不让内魔自毁菩提。保护、安抚、哀告、救度诸修行人,让诸修行人及时自觉消息,销除邪见因缘,保持身心清净,入佛知见,依法持戒修行,从开始启步就发心有远大目标,不贪小利小善境界,避免于中途迷失方向,走向歧路。

有人问,人生为什么会有很多失败?从有为法上讲,成功的同时,相伴生的就是失败。道家讲,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就是不人为的求得巨大成功,也就避免了人为的巨大失败。从无为法在世间上讲,一切无为蕴于有为之中,把有为的重心空掉,产生圆融的无为;根本就没有成功,哪里来的失败!如不倒翁,没有重心,又都是重心。

有人问,您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我没有成功,自然也就没有失败;如为随顺世间,我做人是失败者,认识自我是成功者。在无量的失败中,唯一的成功是,坐在家里,认识自我。如谁再问我,怎样才能成功?我只会讲,成功在于当下,在于找到回家的路。

佛接着说,破除上述五十种五蕴魔的修行法门,是过去无量劫中的无量诸佛,深心修行,开悟智慧,证得无上菩提道的修行法门。如修行人,破除识蕴区宇境界,自性的功能作用则会显现,在禅定三昧中,不受诸根的限制,自性出离三界,入菩萨乘,一路精进修行下去,直至证得等觉菩萨的金刚乾慧。在修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自性中圆明的智慧,精心的福德发挥作用;如透明清澈的琉璃宝器内含有的宝月,明了如故。就这样按照次第品位逐步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菩萨,达到等觉菩萨品位,成就佛的无上妙宝庄严。

佛有无上妙庄严三德,即报身智慧德,法身福报德,化身无碍解脱德。自此功德圆满,本觉合一,超然于宇宙中,常乐我净。

佛说,破除五十种五蕴魔事的修行方法,是过去无量诸佛在因地修行止观时,妙觉观照,清析辨别的微细魔事。
用世俗的话讲,是无数过来人于无量长时间内总结出来的颠覆不破的真理。告知后来人,一旦有魔境现前时,能够熟悉的认识觉知到;再将贪求执著的心垢清洗除掉,恢复清净的身心,胜境不作圣解,就自然远离魔事,内魔不起;从而不能落入邪见。

佛接着说,如身心中的五蕴魔事销失灭净,天魔自然被自性清净光摧毁身形,震碎宫殿;大力鬼神都魂飞魄散,失去神力;魑魅魍魉诸小鬼销声匿迹,不敢复出。在成就无上佛道的修行路上,再无得少为足、乏力休息、下劣贪求、执著善境、心迷身闷等事;而是勇猛精进,直奔大涅槃城。

佛接着说,如在末法时代,由于众生业力转重,愚痴无智,根基钝劣,不修静坐禅行,当然不知也不能辨别禅定中的各种魔事。再有,不读诵佛经,不听闻法师讲法,更无法知道佛于法会中所说破除邪见与魔事的法门。虽然有部分人,喜乐修行禅定,求得解脱,难免遭遇邪见与魔事的干扰。还有,对末法时代的诸修行人,一定要诵持楞严咒;对不能诵持的,要写于禅堂或戴在身上。只有这样作,金刚藏王菩萨及其眷属,才能日夜护佑道场,保证不给一切诸魔干扰破坏的机会。法会中众弟子,要恭敬此经如十方诸佛一样,依法修行,用身体禅行正修,作好最后的垂教示范,让正法久住于世。

这时,阿难听闻佛开示后,顶礼赞叹!同时向佛请法说,一是五蕴相中有五种妄想,为根本想心;为什么众生都以此妄想心为根本?二是要灭除此妄想心,是一次灭除,还是逐渐灭除?三是五蕴有无边际?请佛慈悲,既开示法会大众增长智慧,又为未来世众生作修行成就的法眼。

佛说,众生自性,本自具足福慧,不受生死和尘世诸苦,乃至三界虚空也无法留住。可是,无始劫来,都是因一念无明妄动,造作诸业,受业习召感,才召感有情世间与诸器世间,不同因果,不同报应。众生于诸世间,忘失本性,流转生死,迷头认影,无法出离。于妄想颠倒中,不知、不见、不觉自性的存在,而去执著虚无实义的因缘;讲虚无实义的因缘,是针对因缘无常而言。在心里充满欲望和贪婪的状态下,为得到物质和精神二方面的满足而奔忙造作,费尽心机,巧弄手段;在世间相对的法则中埋下了因缘的种子,成为迷因恋缘的人;这时,还不承认因是自己创立的,缘是对因的回应,缘又是因的开始;还自认为因缘是自然随机产生的。就如众生所处的时间与空间,表面上无法选择,完全是自然因缘产生,而实际也是由众生造作的业习幻化而生,以妄心与颠倒知见算计度量所幻生。

时空如何幻化;时间是人为算计设定的,有不同的计算单位。众生自己占有的时间是相对的;而静坐禅行入定真空的瞬间,不觉时日或无时间的概念;简言之,此世界时间是相对存在的,佛国土的时间是人为强加的;既是强加的,也是无限的、单一的、无为的。根据众生业习的不同,空间的存在也不同。此世界所处的空间也是相对的,是星球之间磁引力不同作用下的空间;在距离星球以远的外太空中,空间处在另外一种状态;在银河系内的太空中,都是处在什么状态,佛对不同天体上的众生和所处空间的法则性质说的很详细。那么,银河系以外的太空中,存在的外星系与空间又是处在什么状态,宇宙中又有无量的星系与空间,又都处在什么状态,以人类的智慧永远也无法回答;只有佛可了见、明见。可以讲的是,宇宙的星系不同,空间的法则与作用力也不同,生命现象的状态也不同。人类只有依佛法持戒修行,了见自性,才可以不受此世界虚空限制,自由超越并往来于相对虚空和无限虚空,以另外一种生命体而存在。

佛接着说,无始劫来,无法测知众生的妄想是从什么时间生起的,从产生根源上,只能说是妄想为因,颠倒为缘。如是根本不存在妄想颠倒的因缘,如何理解众生的存在?在无法知晓众生因何存在的状况下,怎么能推理为自然产生的呢!所以,佛今日在法会上,对众弟子说,众生轮回是因缘生,五蕴根本是妄想生。如人的身体,先由父母有欲望所想和欲望满足,因缘和合而生;如人的中阴身无有求生的欲望和欲望的满足,父母无有因缘,就不会有人的身体;或父母有因缘生人的身体,生命中投胎的中阴身也有区别,分出你我他等。如佛在前文说过,人心想美味,口水流涎;心想登高,腿脚打颤;如没有美味,也没有悬崖,心中无想,怎么会有身体的反应变化呢!由此,要知道人的色身,是第一坚固妄想;也由此产生色蕴。还以此悬崖与登高作比喻,心中有想而身体有反应变化,是因为身体感受不同作用于记忆,由记忆而联想,才产生身体的反应变化。这种身体的反应是,顺益违损;如饿了想食,饱后感受很好;饿了想食,而食不到,身体感受就不舒服;再如有人恭敬礼拜,心生欢喜;有人诽谤,心生怨恨等。人的身体为乐受与苦受所驱使而奔波劳碌。这种乐受与苦受却是暂时现象,人的身体是假躯壳;所以,感受也是虚假智慧的反映。这是第二坚固妄想;也由此产生受蕴。由于人的意识有分析思考能力,从而产生主意支配身体活动;但身体是有形有色,而主观意识与无形无色,不是同一范畴。那人有形的身体为什么受无形的念头控制驱使呢?是人体六根对外部事物的色想与色受而产生反应,形成印像,对有形有色的物品选择,是与人感受的念头相适应。在人心里的色欲和物欲印像,使人醒时思考对比,连睡觉在梦里也会有联想的妄情妄贪。这样的色受印像已经刻骨铭心,融化到血液里。这是第三种坚固妄想;也由此产生想蕴。人的身体变化,谁的主观意识也不能使其停止下来,指甲要长,头发要长,年少血气随年龄增长要日益销减,使容颜出现皱纹,日夜不停的变化,而这些生理变化还发生在人无觉知的情况下。如说身体是真我,为什么日夜的生理变化发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如说思维心是真我,为什么念生念落想停都停不住。这是第四种坚固妄想;也由此产生行蕴。如人的身心是真我,就会充满智慧,清净无染,不受外面的事物所动摇,这才是永恒常住之体。这样的真我之体,于身不会出现见闻觉知这些生理现象,于心不能容下诸多贪婪的妄习。所以,这个身心不是真我,才有见闻觉知和妄习存在。如人于过去的时间里,见到一件新奇物品;经过多少年之后,记忆中已经忘记;可是突然某一天,又重新见到此物,立刻就回忆起当初的情景,每个细节都历历在目。这说明,人的念念入脑,大脑受念念的影响,又去筹划算计。这些大脑中清楚的记忆,不是真我。这种现象,如远望江水,清静恬息;近见有流,而水下更急。人的意识也是这样,表面似平静和缓,而内心并非安宁,妄想纷飞,汹涌澎湃。这些现象不光是人体的六根,功能相互作用产生的,而是对见闻觉知存储于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加工筛选,抽象综合,有机串联起来的反应。有些事内心记忆了然,外属客尘虚妄不实。这是第五种存储于心识里颠倒的妄想;也由此产生识蕴。

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六根接受六尘有入产生;所以,也称五受蕴。产生五受蕴的根本,是由上面五种妄想生成。如想知道五蕴产生原因的界限与程度,还是离不开五蕴。色蕴是事物占有空间而产生,受蕴是有形体之触与无形之触感入而生,想蕴是对信息的记忆和忘失而产生,行蕴是一切生与灭而产生,识蕴是清静与混杂入而累积产生。

佛接着说,五蕴产生的根本,是内根外尘相互作用下,重复叠累由心受而生;生成的五蕴又因为人有识别功能而有。如从人的身心中灭除五蕴,首先要从灭除色蕴开始;然后再按顺序逐个灭除;即色蕴灭后,才能再灭受蕴;灭受蕴后,才能再灭想蕴;灭想蕴后,才能再灭行蕴;灭行蕴后,才能灭识蕴。五蕴的灭除,不是理论说灭除就能灭除,而是要在静坐禅行定空中观察诸法空相后,才能逐渐突破,逐渐舍弃;胜境生而无贪,天乐现而无求;心念起而舍,因习立而弃。

理可顿悟,道可渐修。如一念顿悟,就锲而不舍,依唯一佛乘修持下去,一定会有五蕴灭除的那一天。但是,又不能急于求成;无量劫来所积尘垢,哪有一时就还清;次第清洗依禅理,定能恢复自性身。晴空万里似空无,一旦雷起云涌处;暴水狂风有灾成,劝君莫毁菩提行。

佛接着说,已将一巾六结的法理开示明白,五蕴都是由妄想生,一旦心开得性圆通之理,就可次第灭除。要将今日所说法理,流传后世,开示末法时代的修行人;让他们明白,五蕴虚妄,不要执著色身五蕴;法界中真实存在出世间的清净佛国土,也真实的存在有佛道可以成就,也真实的存在常乐我净的佛体。不要认为佛法僧三宝是空虚的精神存在,或是不实的理论;不贪恋三界诸有,逃离火宅可安生。

佛接着说,佛问阿难你,如有人以七宝遍满十方虚空,供养无量诸佛,所得福报有多少呢?
阿难回答说,往昔有一人供养佛七枚铜钱,命终后生为转轮圣王;何况如此供养佛,可得福无有边际。

佛说,诸佛语无虚妄,真实可信;如有人身犯杀盗淫妄四种根本重罪;同时,还犯有菩萨十重戒;即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在即将落入阿鼻地狱之前,有一念愿将此经佛说修行法门,于末法之中开示有学众生;这人无有尽期的地狱罪障应念销灭,苦报之因立即转变为往生佛净土之因。这人所得福报是前面有人以七宝供养佛福报的千万亿倍。如有人能诵持楞严咒,所得福报,穷劫不尽。如有人依此经法门修行,心不起执著,放下贪求,可以直至证得出世间圣果,不会遇有诸魔事。佛说完此经,法会大众,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有人问,弘法利生有多大功德?准确的说,没有功德。就如遇见一个问路人,顺手指了指方向。问路人找对了方向,到达了目的地。指路人不违良知,尽人本分。
有人问,佛怎么说弘法利生的功德大呢?佛说弘法利生的功德大,是出世间的无为功德;弘法者在唤醒自性,恢复自性具足的无量功德;同时让众生也回归自性。
有人问,您讲法的原则中有一句“愿将心滴之血,供众生饮浆”,怎么理解?此心滴之血非一人之感,无量弘法者各自有点滴。汇集入江河,虹炫贯古今;世代有承传,周留遍法界。再用一首偈语供养同仁,也作为浅释此经的结束语,与诸位共勉:
一字一滴血,字字血染成;
劫满流不止,愿遍虚空刹。
一句一甘露,句句甘泉涌;
捧献众生前,为遵佛累嘱。
感谢诸位拥护道场!
回向: 天仙不坠,国主清宁。世界和平,人民安康。
法界有情,念佛同音。智心圆成,同证佛境。      


欢迎流通,功德无量。


讲于佛历二五五三年十月     
西历二零零六年十一月

网络下载中心提供不同版本下载。http://iask.sina.com.cn/user/my_ishare.php?uid=1431756470
广泛流通,功德无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5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净慧法师讲的是出世间法,是真法、大法、妙法。

是度脱红尘火宅有缘人的青莲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师兄法布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顶礼净慧法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1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0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8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14:09 , Processed in 0.173466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