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的爱

[佛化生活] 本师释迦牟尼佛 圣迹之旅——恭逢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日 专诚供养(精美组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摩珂菩提寺的入口,来自各国的善男信女都到此礼佛。

  佛寺正面入口是一排台阶和长长的参道,参道两旁林立着各式各样的佛塔遗迹,佛塔上都雕刻有精致的小塔、小佛像和佛经,还有镀金的佛像等。大塔三面又围绕的石栏,为阿育王所建,栏柱上装饰着花卉、动物、人物、几何图案的圆形浮雕。目前游客所见的石栏是复制品,大部份真迹陈列在菩提迦耶博物馆、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里面。围绕大塔还有百塔、牧女善生供奉乳粥和释迦牟尼影窟等遗址。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菩提树

  菩提树位于大菩提寺的西方。据传阿育王刚继位时信奉外道,亲率军队砍伐,并放火焚烧。不料在一片灰烬中忽然又长出两颗树,于熊熊烈火中苍劲生长。阿育王目睹这一切心生悔恨,于是用香乳灌溉余下的根,到天将破晓时,菩提树已长回了原来样子,阿育王高兴异常,亲自在此供奉此树。后来阿育王王妃,及数百年后孟加拉王也曾破坏过此树手段也很过分。但每次菩提树都死而复生。直到一八七0年左右,印度考古研究所的总指挥——亚历山大·康宁汉重修寺院时,老树才倒下,不过亚历山大。康宁汉切下一根倾倒树上的树枝并栽种于原地。如今,当时的小枝苗再度长成了高二十余公尺的大树


著名的大菩提树,佛陀在此树下静坐77夜之后,终于参悟佛理,得道成佛。
菩提树下来自泰国的信徒,在僧侣的带领下,正在念诵巴利文的经典。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菩提树下立有红砂石板金刚座,据说是阿育王置放于此,以示佛陀成道处和表示佛的智慧。金刚座长约2.3米,宽约1.47米,目前被信徒装饰了鲜艳的布幔;布幔篷架,篷架内放满信徒的鲜花供品。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3.jpg

菩提树下的金刚宝座


  菩提伽耶是现今印度佛教圣地中保存较完整的遗迹之一。每年前往圣地礼佛的各国佛教界人土和旅游者络绎不绝,来自四面八方的佛教徒在此膜拜、禅思或聆听法师讲述佛法。这些佛教徒,多半来自印度、尼泊尔的藏传佛教徒,不丹、尼泊尔、日本、泰国、斯里兰卡、缅甸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还有不少来自西方国家,而印度本土的相对比较少。这里已经成为世界佛教徒向往的圣地,藏传佛教也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法会。


  各国佛教徒在此修建了许多寺庙,有泰国寺、尼泊尔寺、不丹寺院、缅甸寺、斯里兰卡寺、日本寺、越南寺、中国有显教的寺庙,藏传佛教各个教派也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寺庙。展现了各国建筑艺术的风姿,是世界佛教建筑的集合之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4.jpg

大佛塔附近各式各样的舍利塔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菩提伽耶的和尚祭拜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6.jpg

面向佛塔做大礼拜的喇嘛们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牧羊女供养佛陀乳糜处

  菩提伽耶东边就是尼连禅河(Nairanjana),但今日的尼连禅河大部分已经干涸,只有少许地方能看到浅滩流水。但从三四十米宽的河床可以推知,昔日的尼连禅河可是碧波荡漾,气势不凡。穿过尼连禅河继续前行,经过的尽是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来到了释迦牟尼当年接受牧羊女供养佛陀乳糜的地方——乌频罗村(Uruvela)的苏佳达寺(Sujata),据说这里曾经有阿育王为纪念苏佳达建立的佛塔,如今已荡然无存了。现在此地有一座泥庙,有牧羊女供养佛陀乳糜的塑像。

  悉达多太子在苦行林因为专心思维、禅定而无暇进食,以至于身形消瘦,犹如枯木。后来自觉无益的苦行对解脱并无助益之后,结束苦行,来到尼连禅河沐浴,之后坐在菩提树下禅修。婆罗门女苏佳达,看到身体极度虚弱的太子,献上乳糜供养太子,使太子渐渐的恢复体力。


1.jpg

牧羊女供养乳糜处须经过尼连禅河,非雨季的尼连禅河河面变得狭窄,露出干枯的河床。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野苑——初转法-轮

  “比丘们啊!我忽然心生一念:“当我离家求道之时,那五位伙伴曾经陪伴我,对我很照顾,不如我先对这五人说法吧!”

——巴利文 中部经 26


  “觉者可见明,亦可知无明。愚者不见明,亦不知无明”——五比丘之一 长老偈

  “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大唐西域记 玄装法师

  根据《大唐西域记》卷七记载,一位国王喜欢打猎。他经常到这片茂密的森林中来猎鹿。为了避免全族覆灭,鹿王决定每天让一头鹿主动被国王猎杀,其它都躲进树林深出。一天,轮到了一头怀孕的母鹿去送死,母鹿对鹿王恳求:“我虽然应该去死,但我的孩子还没到死的时候啊!”鹿王心生不忍说:“可怜慈母爱子之心,竟然恩及未出世的孩子。”便主动代替母鹿前去送死。国王看到鹿王眼睛中充满着悲哀,在了解实情后大受感动:“我是人身,却像野兽一样残忍。你是鹿身,却有着高贵品德。”国王从此不再打猎,还将此地开辟为一片鹿场,供鹿群繁衍生息。我来到这里后,没有看到鹿群,只有几朵白云挂在远处的树尖上。

  那五位修行者当初离开释迦牟尼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看到释迦牟尼放弃了苦行,跑到河里洗澡,还喝了牧羊女的牛奶粥,便认为他失去了苦修毅力,于是失望地离开了释迦牟尼,来到鹿野苑继续苦修。

  佛陀的叙述如同一束光照射到里面,顺着这光柱望进去,逐渐发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自在境界。佛陀的新奇观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信徒。佛法传承中最重要的佛、法、僧三宝,在鹿野苑聚齐了。

  佛陀初转法-轮后的四十五年间,佛陀的教化行脚穿越北印度的恒河平原,然而佛陀还是不时回到这个宁静的密林绿园间,度过一年中湿热的雨季。在佛陀入灭约200年后阿育王扩建了僧院,佛塔以护持法脉的传承,之后的萨卡王朝,贵霜王朝等等都不停滞的扩建修筑,使鹿野苑在佛教的布法舞台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直至公元一一九四年,回教大军如蝗虫过境般扫过鹿野苑,鹿野苑的破坏来的十分突然,灰飞烟灭,变成焦黑的残壁。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鹿野苑不断被破坏。从地面走入地下。直到,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率领一支英国考古队前来进行挖掘才让鹿野苑重见天日。


鹿野苑遗迹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8 07:28 , Processed in 0.26006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