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利身是事业

河北普光寺淘宝店及首批“普光明”佛珠缘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9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做实验,把一只狼和一只刚出生的小羊放到一起。结果是:狼非但没有吃掉小羊,而且还成了小羊最亲密的朋友。实验结束后,工作人员把小羊牵走,这时狼奋力扑到铁丝网上,对着小羊凄厉地长嚎不已。小羊也反扑过来,哀哀应着。

  原来,狼和羊也是可以相爱的啊。在它们别无选择单独相处于一隅时,彼此的孤寂会相互吸引,继而相爱。

  狼和小羊的故事,让我想起我的祖父祖母。我的祖母身材修长皮肤白皙,年轻时是出了名的美人,而祖父却个头矮小皮肤黝黑,还有罗圈腿。他们怎么看也不像般配的一对。祖母笑着说,那个时候全凭父母作主。在这种认定命运安排的前提下,我的祖父祖母一路相伴走到今天。如今他们都老了,经常相偎着坐在屋前晒太阳。

  祖母82岁那年住院开刀,家里人怕祖父担心,瞒着他说祖母是小病,不让他去探望。祖父嘴上答应了,背地里却偷偷骑自行车,赶了三十多里的路,摸到医院去看望祖母。祖母仿佛有感应似的,忽然对我们说,老头子来了。大家不信,到门外去看,果真看到祖父正喘着气颤巍巍地站在门外。

  还听过一个故事:上世纪60年代,有个大学教授被下放到一个边远农村,因感恩于当地一位女子的照顾,与她结了婚。后来落实政策,教授返城,身边有许多优秀的女子追求他。可教授都拒绝了,他说:我已习惯生活中有她,就像习惯了左右手一样。他坚持把大字不识的妻子接到城里。

  原来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最为坚固的情感,叫相依为命。它与幸福离得最近,且不会轻易破碎。因为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融入彼此生命中的温暖。


  狼和羊的寓言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过,但生活毕竟是生活,不像寓言那样单纯。狼和羊也可相爱,也可以产生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这是本文告诉人们的一个信息。

  这篇文章的结构很简单,以三个相类的故事,共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最为坚固的情感,叫相依为命。它与幸福离得最近,且不会轻易破碎。因为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融入彼此生命中的温暖。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明白,世上有种别样的情感,更让我们明白,其实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发表于 2010-12-2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相信连乞丐也能布施吗?

     乞丐只要有心也可行布施,比如将洗碗水或饭后漱口水遍洒,就可布施大地的虫蚁。野地取一枝花以恭敬心供佛,福报最大;以大悲心布施虫蚁,福报也不小;因佛是已成之佛,虫蚁是未成之佛。
18、如何有福有慧?

     一个人怎么会无福无慧?因悭贪故。好事与他人,恶事向自己,就是修福。知无不言,欢喜教人,就是修慧。
发表于 2010-12-2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心想安静吗?

    多念佛号,将世间那些七情六欲的风息下来,心水就澄静了;静极光通达,福慧同时具有了
发表于 2010-12-29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会身不由己的做恶事?

    明知道恶不能做,却偏偏要做,这是恶果业力!那就要多念观世音菩萨,求菩萨消除我们的愚痴无明,使我们开智慧;开了智慧就能修善,不会再造恶业了。
发表于 2010-12-31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为什么你求什么没什么?
    因为你不知要修好因,光是想求好果,怎能求得到?你只要修好因,到时就有甜蜜的硕果,不求也
发表于 2010-12-3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得了中西医都医不好的病怎么办?

     医生都医不好的病叫‘业障病’,得了业障病就要生大惭愧,多多拜佛、念佛;大丈夫要有打脱牙和血吞的气概,不能拜也要拜,不能念也要念。就像要想大脓疮好起来,就要咬紧牙根挤出脓血。

发表于 2011-1-2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并祈愿世界和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法轮常转。
发表于 2011-1-4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设想大地被水覆盖了,有一人将一副穿有一个洞的牛轭(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抛入水中。牛轭随风四处漂流。再假设每一百年中,有一只瞎了眼的海龟浮出水面,那么,依你猜测,这只每隔百年才浮出水面的海龟的头部伸入轭上洞孔的机会有多少?”



“世尊,那是微乎其微的。”



“是的!人能出世为人的机会也同样是微乎其微;彻底了悟的如来住世的机会也同样是微乎其微;佛法与如来的戒律能在世间教授也同样是微乎其微。你既然已出世为人,如来又已到世间并教导佛法,你就应该力求了悟四圣谛。”
发表于 2011-1-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对佛陀的教诲有信心,并能将教诲纳入日常生活中的信徒,他的想法是:“导师是教主,我是修习者。教主无所不知,我则不然。”



一个对佛陀的教诲有信心,并能将教诲纳入日常生活中的信徒,导师的教诲将会不断地帮他茁壮成长,发挥力量。对他而言:“只要能争取到人力所能达到的,就算我的皮、骨、腱都萎缩了,肌肉都干巴了,我也在所不惜。”



一个对佛陀的教诲有信心,并能将教诲纳入日常生活中的信徒,即在此时此刻拥有渊博的知识或如果有轮回的业力,就会投生在‘不还’阶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4-19 11:08 , Processed in 0.364474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