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一家人

[佛教文化] 《法句经》故事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砍断爱欲的束缚

去除皮带,缰,绳,其它附属物,和门闩(注)而明白四圣谛的觉者,我称之为婆罗门。------398偈

  沙瓦提城里的两位婆罗门各自拥有一只公牛。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牛比对方的牛更好,更强壮。最后,他们决定一决高下,就到河边去,用沙子装满牛车,然后叫他们的牛依序去拉牛车,但每次绳索都拉断了,牛车却纹风不动。

  一些比库看见他们之间的比赛后,就向佛陀报告。佛陀告诫他们:“比库们!扯断肉眼可见的绳索很容易,任何人都可做到,但比库应该斩断的是心中的愤怒和贪爱的束缚。”

  (注)皮带:瞋恚;缰:贪爱;绳:六十二邪见;附属物:潜伏的习性,旧译作随眠,共有七种;门闩:无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制服辱骂他的四位婆罗门兄弟

忍受辱骂鞭打而不不瞋恚,具有如同军队般耐力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399偈

  从前,沙瓦提城里一位婆罗门的妻子已经证得初果。只要她打喷嚏,或者有任何东西或人意外碰到她时,她都会脱口而出一些偈语。有一天,这婆罗门和几位朋友正在家中进餐时,她又顺口说:“礼敬佛”这句赞叹佛陀的话却激怒她的丈夫,使他立刻冲出去找佛陀,并诘问佛陀。他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想要生活安详,应该杀死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想要生活幸福,应该杀死什么?”佛陀回答道:“婆罗门!想要安详、幸福生活,就要去除愤怒。诸佛和阿拉汉欢喜并且赞叹人能止息愤怒。”佛陀的回答触动这婆罗门的心灵深处,就出家为比库,后来并且证得阿拉汉果。

  这婆罗门的弟弟听见兄长出家的消息之后,非常愤怒,他也直接去精舍辱骂佛陀,但佛陀反问他:“婆罗门!假设你邀请亲朋到家中用餐,但他们却滴口未沾就回去了,既然这些亲朋都不接受你的食物,请问,这些食物最后归属谁啊?”他说归属他。佛陀接着说:“同理,既然我不接受你的辱骂,你所说的话岂不是在辱骂你自己吗?(注)。”他一听之下,立刻诚服佛陀的睿智涵意,而对佛陀生起极大的敬意,也因此出家为比库,后来,也证得阿拉汉果。

  后来,这婆罗门的另两位弟弟也抱着同样的心态前来辱骂佛陀,但也受到佛陀的感化而出家为比库,也都在机缘成熟的时候,证得阿拉汉果。

  一天夜晚,众生比库说:“佛陀的德行多么高妙深奥!这四位婆罗门的兄弟前来辱骂佛陀,但佛陀却运用无比的智慧,协助他们领悟佛法,并且作为他们的依止。”佛陀说:“比库们!我不伤害那些伤害我的人,加上我的耐心和自制,很多人才会皈依我。”(注)这是佛教徒面对不实的批评和辱骂时应有的正确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利子尊者受母亲辱骂

  不瞋恚,有德行,持戒,不贪爱,调伏身心,证得最后身的人(注),我称之为婆罗门 (偈400)  

  有一次,佛陀在竹林精舍时,沙利子和一群比库前往那罗卡村他母亲的家去化缘。他母亲邀请他们进去接受供养,但当她拿食物给沙利子时,她说:「你这吃剩菜剩饭的人!你抛弃所有的财富,出家做比库,你毁了我们!」她接着拿食物给其他比库时,也粗鲁地说:「你们总是把我的儿子当作侍从,现在吃吧!」沙利子一言不语,只是保持他一贯高贵的沉默。  

  回到精舍后,比库们向佛陀报告,沙利子耐心忍受生身母亲的诃责。佛陀说,阿拉汉绝对不会生气,也绝对不会失去性子。  

  注:阿拉汉弃绝所有的贪爱,不再轮回,所以是最后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阿拉汉不执着感官欲乐(注)

如同莲叶上的水滴,针锋上的芥子,不染着爱欲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401偈

  有一次,一些比库在讨论莲华色阿拉汉比库尼被一位年轻男子强暴的事情。他们请教佛陀,阿拉汉是否享受感官欲乐?佛陀回答他们:“比库们!阿拉汉不享受感官欲乐,他们也不会沉溺于感官欲乐,因为他们不执着于六尘和感官欲乐,就好像水不沾著于莲花的叶子一样。”

  (注)五——十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证得阿拉汉果的奴隶

灭世间苦,弃绝五蕴沉重的负担,并且解脱所有烦恼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402偈

  有一位婆罗门的奴隶从主人家逃走后,加入僧团为比库,并且证得阿拉汉果。有一天,他和佛陀一齐去化缘时,被以前的主人看见,这婆罗门主人就上前紧紧抓住他的袈裟不放。

  佛陀问究竟发生什么事,这婆罗门说,这比库是他家的奴隶。佛陀说:“这位比库已经放下生命的重担了。”这位婆罗门认为佛陀的意思是说这位比库已经证得阿拉汉果了,为了证实,他再请问佛陀,这年轻比库是不是阿拉汉?佛陀肯定地说,这比库已经是阿拉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赞叹柯玛比库尼

具有甚深智慧,明辨善恶道,并且证得无上境界(涅槃)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403偈

  一天夜晚,沙咖天帝和众多天神来向佛陀问讯。这时候,柯玛比库尼也运用神通,从天空中来向佛陀顶礼问讯,但她看见沙咖天帝一行人时,就在问讯后,先行离去。沙咖天帝请教佛陀她是何许人,佛陀告诉他:“她是我杰出的女弟子之一,她是智慧第一的比库尼。”

  (注)请参照二十四——五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沙比库被控使用咒语

不与俗人亲昵,也不与四方游行的人亲昵,四处云行,不执着于一屋一瓦,没有欲爱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404偈

  提沙比库得到一个禅修的题目后,就在一座山边找了一处合适的洞穴,然后开始三个月的结夏安居。他每天清晨到村子去化缘,村子里的一位老妇人经常供养他。住在他安居洞穴中的一位女精灵觉得很难与一位高贵的比库共处一室,但又没有勇气请他离开洞穴,就想用个法子来挑剔他的不是,使他离开。

  她决定附灵在老妇人的小儿子身上。附灵之后这年轻男子把头向后扭转,瞪大双眼。老妇人看见这景象时,大声惊呼,这精灵便开口道:“我已经附在你儿子身上了,叫提沙比库用水洗他的脚,滴水在他头上,我才会离去。”第二天,提沙比库来向这妇人化缘时,老妇人遵照精灵的话做,她的儿子就回复原状。这精灵于是先回洞穴门口去等提沙比库。提沙回来时,她现身告诉他:“我是守护这洞穴的精灵。你这驱魔人,不要进入这洞穴。”提沙明白自己打从出家那一日起,就过着有德性的生活,便回答说,他从没有犯下比库不可以使用咒术的戒律。女精灵接着指控他为老妇人的小儿子治病,但提沙回想自己并未使用咒术,于是当下明白,即使精灵也无法挑剔他,他因此法喜充满,当下就证得阿拉汉果。

  他告诉女精灵,像她这样指控具有清净德行,无污点的比库是谬误的,并且建议她不要再打扰他,结夏安居后,他回柢树给孤独园去,也向其他比库叙说与精灵遭遇的情形,他们问他,当精灵禁止他进入洞穴时,他是否生气。他回答说没有。这些比库就去请教佛陀:“提沙尊者宣称不再动怒,真的吗?”

  “比库们!提沙的话是真的,他已经是阿拉汉了,不再执着任何人,所以没有任何理由对人动怒。”佛陀如是回答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被人误打的比库

不以武力对待一切强弱众生,不伤害他人,不杀生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405

  有位比库带着观想的题目到森林里去禅修。证得阿拉汉果后,他打算回去精舍向佛陀表达深挚的感恩之意。路上,经过一个村落时,一位妇女刚好和丈夫吵嘴,而跑出家门,就紧随在比库的身后,这时候,追赶她的丈夫发现她紧跟在比库身后,误会这比库要带她走,就大声喝叫,并威胁要殴打他。这妇人恳求丈夫不可殴打比库,但这却使她的丈夫更愤怒,立即出手殴打比库。打完后,更带走妇人。事后,这比库继续往精舍去。

  抵达揭达林给孤独园时,其他比库看见他全身都是淤青,就加以治疗,并且问他,对打他的人是否怀有恨意,他说没有。这些比库向佛陀报告:“世尊!这比库说他不再有恨意,此话当真吗?”

  佛陀回答他们“比库们!阿拉汉唾弃暴力。他们即使被殴打,也不会生气。”佛陀确定该比库确实是阿拉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名女士和四名沙马内拉

  敌对者环绕时仍然保持友善的态度,暴力气氛中仍然保持温和的态度,众人都执着五蕴,

  而不执着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 (偈406)  

  有一次,一位婆罗门太太请丈夫到揭达林给孤独园邀请四位比库到家中来接受供养。她特别要丈夫指名邀请真正出身婆罗门的资深比库,但丈夫引导回来的却是四名阿拉汉沙马内拉,当她看见丈夫请回来的是年轻沙马内拉时,非常失望,就责怪丈夫,并愤怒地要他再去精舍请资深比库来。同时,她拒绝让四位沙马内拉坐尊贵的座位,也不供养他们。  

  这婆罗门再度到达精舍时,遇见沙利子尊者,就邀请沙利子尊者到他家应供。沙利子到他家时,看见已经有四位阿拉汉沙马内拉在场,就问他们是否已经接受供养?当他知道他们尚未受到供养,又知道只准备供养四名比库而已时,便返回精舍。这婆罗门只得再到精舍一趟。这一次,马哈摩嘎喇那尊者与他同行返家,但结果也和沙利子尊者一样,返回精舍。  

  这时候,沙咖天帝看见这四名阿拉汉沙马内拉略显飢饿,就化身成一名老婆罗门,出现在这婆罗门夫妇家。这对夫妇向老婆罗门致敬,并请他坐上尊贵的座位,但这老婆罗门只坐在地上,并且向这四名阿拉汉沙马内拉致敬。他接着透露自己的身分。这对夫妇看见沙咖天帝向沙马内拉致敬,就供养他们和沙咖天帝。供养后,这四名阿拉汉沙马内拉和沙咖天帝各自显神通。之后,沙咖天帝回天界去,四名沙马内拉也回精舍去。  

  佛陀知道这件意外时,评论说:「比库们!阿拉汉对敌视他们的人不怀恶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拉汉没有精神烦恼 (注)

  断除所有的贪欲、瞋恚、骄慢和虚伪,如同芥子滑落针锋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 (偈 407)  

  马哈般他嘎尊者在弟弟朱腊般他嘎出家为比库时已经是阿拉汉了。他的弟弟朱腊般他嘎天生愚笨,因为某一前世时,他作弄一名非常愚笨的比库,所以今生他甚至在四个月内都无法记住一句偈语。马哈般他嘎尊者因此建议他不如还俗。  

  后来,有些比库针对马哈般他嘎尊者对待弟弟的态度请教佛陀:「阿拉汉是否仍然会发脾气?他们还有没有精神上的烦恼如瞋念呢?  

  佛陀向他们解释:「比库们,阿拉汉没有像贪欲和瞋念等烦恼。马哈般他嘎尊者对待弟弟的态度是想帮他的忙,而不是瞋念。」  

  注:请参考「愚笨的朱腊般他嘎证得圣果」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6 23:42 , Processed in 0.469004 second(s), 12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