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粗茶一把

煮茶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三遍心经5元钱,多点不?

点评

不多,她跟我一样宁,有时候你给一百也不读一遍,都是自由主义的追求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1 1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故我在 11:24:44
儒家是人际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圆融,自己要怎么样,跟人要怎么样,让整个社会得到最大的效益,这个就是儒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啦,有一个平衡,要怎么样取得平衡的问题。你去留意看。
☆我觉故我在  11:25:12
个人与族群,我们把个人的部分叫个人的生命空间,族群就是社会群体的运作,不管是家庭、三四个人、或者社会、或者国家、或者天下那么大,那都叫做族群公约。所以,个人的生命空间与族群公约之间,如何拿捏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很重要啊!
☆我觉故我在 11:25:51
因为很多人啦,为了符合社会的需要,他把自己都消失了,戴了很多面具。晚上睡觉啊,穿西装、穿皮鞋、打领带,这样睡得好好的,这个叫做“慎独”,万一有人找我说衣服穿得不整齐,所以呢,他穿西装睡觉,他穿皮鞋睡觉,他打领带,甚至于还戴高帽子睡觉,因为呢,他很符合社会族群公约。
☆我觉故我在11:26:24
因为他要起床的时候,起来就可以出去了。这样的话,他生命空间,个人的生命就消失了,消失了,不在了。这种人在社会上叫透明人,那个人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他这辈子的生命是空过的,是空过的。他有福报,没福报还没办法。你知道吗?这就是百分之百的族群公约的人,人生是这样。
☆我觉故我在 11:27:18
那也有人是百分之百的个人生命空间,那个人大概常常要被人家抓去关。为什么?他只管他自己,不管别人啊。人家车子明明是靠右开,他就一定要靠左开,问他为什么,他说“不然左边给谁开。”他忘了左边要给那边来的开,所以他会常常出事啊。他只有他自己,没有别人,就个人生命空间啦无限扩大。
☆我觉故我在 11:29:23
国民党的山东省主席韩腹渠大概就是这类的人,他的经典名言就是;人都靠右走,那左边那个行。所以他被枪毙了
☆我觉故我在 11:29:44
这两种极端啦,都不当,都不当。
☆我觉故我在 11:29:59
那你要怎么样拿捏得刚刚好?在我个人的生命空间里啊,有适当的展开,不会压抑跟扭曲,那我又符合社会族群的运用,不会干扰跟破坏到那种集体运用的那种生活模式,有没有?你个人有没有留意到?有没有留意到?
☆我觉故我在 11:30:29
这个理论啦,运用的范围相当广。譬如说夫妻,在家里。你看啦,夫妻两个人共同构成一个家庭,那么夫妻是不是一体的?是不是一体的?对不对?这个叫做族群公约。可是夫妻两个人分开的时候是个别独立的,他们有个人的嗜好,也有他们自己的天地,也有他自己的朋友,对不对?
☆我觉故我在 11:30:50
我举个极端的例子你看看。一个科学家跟一个音乐家结婚,科学家一定有科学家的朋友嘛,对不对?他们一见面就science call science,对不对?因为他们都讲科学术语嘛。那音乐家呢,就“哆、內、咪、发”,“哆、內、咪、发”,对不对?那两个怎么碰在一起?
☆我觉故我在 11:31:11
所以他们的生活一定要个人有个人的生命空间嘛。但是回到家的时候,对不起,先生到园子里去挖挖土,太太呢到厨房去炒菜。对不对?因为这个时候才要构成一个家庭嘛。那么在这构成家庭的时候,那叫族群公约。大家要有这种共识嘛,生活才能幸福美好啊。
☆我觉故我在 11:31:36
可是上班去以后呢,个人走个人的。太太不能够老是跟去人家讲science call science,那时候会兜不起来。那个先生去呀,只能够讲science call science,他不能讲“哆、內、咪、发”,因为他也是外行啊。这就是个人的生命空间。
☆我觉故我在  11:31:51
那这个人的生命空间里,他又有他的族群公约跟生命空间,有没有?生活是这样重重无尽的啦,这样重重无尽的。
☆我觉故我在 11:32:12
那你回过头来看子女也一样。父母跟子女回到家也是族群公约,子女出去以后子女有他自己的生命空间啦。对不对?又不一样了。而他的生命空间里又有他的族群空间啊。现在你知道啊,我们对小孩子的教育啊,就这里发生问题了,就这里发生问题了。佛法告诉我们的,这种生命的体验你自己去体会吧,你自己去体会吧。
☆我觉故我在 11:32:37
历来啊,我们的传统社会里这些教育是非常完整的,非常完整的。这两百年来啊,把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跟民族自信心给破坏掉了,所以我们都全部断了链。我们是散在一地的零件,没有办法组合起来。我们希望我们各位实践者,应该去把这些断了链的零件组合起来,成为一部非常强部的坦克车。(众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心是莲花开 发表于 2011-11-1 11:00
读三遍心经5元钱,多点不?

不多,她跟我一样宁,有时候你给一百也不读一遍,都是自由主义的追求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受嗟来之食的毒害,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点小脾气,或许叫我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何让我执能够变成好事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看后绝对改变你的一生)




♥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
我们对别人的意见,主要是取决于他们使我们看清自己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看他们。
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在发觉对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也等于是发掘你自己。 去了解他的感觉、想法,你也更了解自己,你们相互成为对方的镜子。
如果你觉得伴侣对你失去热情,可能是因为你也对他失去热情;就像一位婚姻专家说的:「如果我们的婚姻变得乏味,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乏味,或更糟的是我这个人很乏味。」
事实上,那些令你厌恶的人是在帮助你,他帮助你了解自己,让你发觉你的阴暗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跟一个人越亲密,就越容易产生厌恶,因为他让你看到自己的真面目。
别人最惹你讨厌的地方,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

♥法则二: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 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就会怀疑别人的品德;一个对别人不忠诚的人,也会怀疑别人对他的忠诚;一个不正直的、不正经的人,就会把别人的任何举动都「想歪」,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一个对别的女人有非份之想的人,自然而然地,也会猜疑自己的女人。 老遇到讨厌的事的,往往是令人讨厌的人。喜欢挑人毛病的人,其实自己才是最有毛病;喜欢说三道四的人,其实自己才使最不三不四。
如果你很爱发脾气,你就会认为别人常惹你生气,每一件事都可能变成你愤怒的理由。 并不是说每一样东西都是错的,而是你会投射,你会把隐藏在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 你会谴责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你有太多的怒气,所以即使是一点小事也能引燃怒火。
同样,别人对你说什么,也反映了他们是谁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他们批评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满,甚至他们自己就是他们所批评的「那种人」。
当你内心走向良善时,你将停止批评别人和对别人的批评产生反弹。
如果你对一颗长满苹果的树木丢石头,掉下来的就只会是苹果,不管谁丢都一样。 一个真正良善的人,不管你对他怎么样,他显现出来的就只会是平和、良善,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法则三:你内在是什么,就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 你对外排斥什么,对内就排斥什么。
一般而言,那些我们相处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们喜欢且接受的内在自我面向;而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也反映我们不愉快且不接受内在的自我。

教双方和谐相处,不如教他们让自己内心和谐,那样双方自然会和谐;教他们如何增进彼此感情,还不如教他们增进自我成长,那样彼此关系自然会成长。

当有人问我要如何改善关系,我总会告诉他们:「首先你要深入内在,除非你内在的问题先解决,否则你不但无法改善,而且会制造更多问题。」

一个有控制欲的人,除非内在的空虚得到填补,否则就不可能放下别人,也难以解放自己;一个满怀怨恨的人,除非内在愤懑的情绪得到抒解,否则就不可能停止怨怼(不认识这个字去查字典,呵呵);一个爱嫉妒的人,除非内在能找到自信,不再跟人比较,否则就不可能停止嫉妒。

每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都是内在思想的呈现。 你如果无法信任自己,就很难信任别人;你如果无法尊重自己,就很难尊重别人;你如果无法肯定自己,就很难肯定别人;你如果不能照亮自己,就不可能照亮别人。

当伴侣们没有了爱而彼此伤害,我不会告诉他们要如何努力爱对方,而是要求他们先学会爱自己,因为伤害对方其实就是伤害到自己。

你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反应出你与自己的关系。 如果你不断与自己的内在冲突,那么你也会不断地与别人冲突;如果你自己内在的情感挣扎,那么你也会与别人在情感上发生挣扎。 我们在感情中所遭遇的问题,就是我们内在的问题。

我们吸引的关系,都反映出我们拥有的特质,以及呈现我们的内在自我。 所以,关系处问题的人,不仅要检讨你跟别人的关系,也要反省你跟自己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自我检视的问题:
「当我观察你所反映的我,我感到?????。」(诸如愤怒、恐惧、失控、困惑之类的感受。)
「你反映了我的哪个自我?」
「外在」困扰我们的问题,正是我们「内在」无法整合的部分。 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一切,就必须从改变内在开始。

♥法则四:你约束别人,自己也会被约束。 你越恨就越束缚,你越爱就越自由。

当你掌控别人时,你同时也被掌控;如果你绑住别人,别人也会绑住你。 你想想看,当你控制别人,不准他们做这做那,那如果他们不照你说的话去做呢? 你会怎么样? 你就会不高兴,对吗? 你的喜怒哀乐是由别人来决定,你认为他们是被你掌控的吗? 不,其实你才是被掌控的。

以眼还眼,结果是大家都瞎了

如果你不断在记忆中反刍旧伤痛,你就是给了最初导致伤痛的人、事一再伤害你的力量。 那就是我为什么说,当你怨恨别人时,表示某种程度上,你也怨恨自己。
要怎样彻底消灭敌人? 把敌人变成你的朋友!
你会发现,那些最难得到原谅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原谅的人;最难放手的人,正是你最需要放手的人。

♥法则五:如果你很排斥,它就是你必须学习的课题。 如果你很欣赏,它就可以蜕变成爱。
我们主要的人际关系,不断地反映该学习的课题是什么。
无论是你的老板、同事、部署、朋友、情人、配偶或小孩皆然,这些人所拥有的你所不喜欢的个性、想法和行为,往往都是你需要学习的部分。 他们会显露你的阴影,会一再地重复你所厌恶的言行来让你学习。

当有人指出你的错误,你很气那个人,但这是他的错吗? 不,他只是帮你把「发霉的阴影」拿出来晒晒太阳。
你不会因为别人说你想偷窃海洋馆里的一只鲸鲨而冒火,因为那是你连想都不会想做的事。 但是,如果你太太说你旅游出差是想借机去「偷腥」,你可能就会辩驳,甚至发火。 为什么? 因为这种事有可能发生,或曾经甚至已经发生了。 没错,一般而言,越接近事实的指控,你越有可能起而辩护和发火。

所以,以后当别人指责你的时候,不要再像以前一样,立刻去攻击或反击,你要开始反问自己,因为他们说的很可能是真的。 如果不是真的,你又何必那么「当真」,对吗?
他们之所以会安排在你身边,都是「有因缘」的。 因此,不要说不喜欢就排斥或试图逃避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天赐的良缘」,你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缘来蜕变自己。

去爱一个喜欢你的人,没什么了不起。
去爱一个爱你的人,你什么分数也得不到。
去爱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你一定会在生命中学到一些东西。
去爱一个无缘无故责备你的人,你就学到了生命的艺术。
——印度大师古儒吉
爱是什么? 爱就是欣赏你不喜欢和不爱的。 如果在你生活周遭有太多你讨厌或不爱的人事物,那是因为你一直在排斥,所以他们才会一再出现,你必须学会生活的艺术——将它们蜕变成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的艺术,好象俺更像一个自我主义者,欠缺的那点就是不屑于低头的毛病,咋办?难不成真要做别人的提婆达多不成,你想成就别人,估计你就要变成提婆达多?或许还有别的方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8 08:55 , Processed in 0.36557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