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不思议

[佛经佛典] 《解深密经》白话翻译——唯识宗必读经典(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8 12:22 编辑

原典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诸地中烦恼随眠可有几种?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略有三种:一者害伴随眠①,谓於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诸不俱生现行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於尔时永无复有,是故说名害伴随眠;二者赢劣随眠,谓於第六第七地中徽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三者徽细随眠,谓於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诸随眠几种麁重断所显示?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但由二种:谓由在皮麁重断故,显彼初二;复由在肤麁重断故,显彼第三。若在於骨麁重断者,我说永离一切随眠,位在佛地。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经几不可数劫,能断如是麁重?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经於三大不可数劫,或无量劫,所谓年、月、半月、昼夜、一时、半时、须臾、瞬息、刹那量劫不可数故。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於诸地中所生烦恼,当知何相?何失?何德?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无染污相。何以故?是诸菩萨於初地中定,於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此因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相;於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生起如是烦恼,於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甚奇世尊!无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令诸菩萨生起烦恼,尚胜一切有情、声闻、独觉善根,何况其余无量功德?


注释
  ①害伴随眠:指菩萨修行前五地中那些後天而起的烦恼,这些後起烦恼是与生俱来的烦恼之助伴,能辅助与生俱来的烦恼,使之发挥出强烈的破坏作用,所以它被称为害伴随眠」,意即它是那些与生俱来的烦恼之「有害的伙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8 12:22 编辑

译文
  观自在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曾经说过,您为那些要求放弃生命活动的修行人所陈说的教法,和为追求成佛目标的修行人所陈说的教法,都是同一个教法。您这一说法的真实意蕴是什么呢?
  佛陀告诉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我在为那些企求放弃一切生命活动的修行人陈说教法时,曾经对存在现象,生命现象作过种种分类、种种描述,例如,构成生命的成分聚集体、引发认识的六种感知功能及意识功能,感觉知觉及意识活动的六种对象等等,就是属於这一种情况:在给希求成佛目标的修行人陈说教法时,我就说先前讲过的种种存在现象、种种存在形式、存在类别等,其实都只是同一种、同一类的存在现象,它们都是依据事物的真实本性而说的,它们都归宿於事物的真实本性,我不觉得上述两类教法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可是人们在听到我这些说法後,就往往抓住我的只言片辞,对我教法中的道理妄加推断,对我陈说教法的方式妄作评判。其中有些人一听说不同的教法都是事物真实本性的显现,就认为旨在解除全部生命活动的教法在价值上是和旨在成佛的教法相等的,这一类人看不到前面那种教法的诸多欠缺和不足:另外一些人就说旨在成佛的教法和旨在解除生命活动的教法,它们在意义上都是一样的,不必在二者之间评判孰优孰劣,这类人也不了解两种教法的差别,看不到成佛教法的意义到底何在:还有一类人就说不同类型的教法在内容上是互相抵触的,这样他们就对我的教法反复争论,莫衷一是,寻不出个正确的判教方法。要知道,不同类型的教法在其共同依据的真理上是绝对一致的,但不同的教法针对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对象而说,因而它们在具体内容与价值上就理所当然地存在著差别。这就是我所谓「一切教法都是同一个教法」这一命题的真实意蕴之所在。
  当时佛陀想把以上教法的要领用简略语言概括出来,以便於一般人记忆和掌握,就说了下面这些偈颂。他说:
  在菩萨修行的阶位上,统摄了以下诸多内容:即,应予彻底消除的烦恼潜势力,奇妙的、净化了的生存方式,济度一切生命的浩大志向,引导生命进化的诸多修学方法等等,这些构成[菩萨修行皆位]的内容。根据佛所说的这些修学方法,勤勉进修,最终必然能把众生由生死流转状态引导到自由安乐状态,从而实现最高最圆满的觉悟。
  我曾说不同现象有不同的性质和分类,又说一切现象都是存在本性的显现,我说真理既表现在初级教法中,又表现在高级教法中,所以不同教法在根本原理上乃为一贯。
  有些人执著於分只言片辞,对於教法中的道理妄加推断,有人就把初级教法抬举到高级教法的阶位,也有人硬把高级教法降到初级教法的水平,还有人说两类教法在性质上互相乖悖,这些人本性愚昧,又固执己见,所以争论不休。
  当时观自在菩萨又请问佛陀说:世尊!在解析深奥意蕴的教法中,以上教法应该叫做什么名字呢?我们应当怎样去保护它、奉行它?
  佛陀告诉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以上教法叫做「陈说菩萨修行阶位的、能引导生命向上进化的教法」,你应当按照教法揭示的修学方法展开进修、净化生命,这就是对教法的保护和奉行。
  在佛陀陈说这一教法时,与会大众中有七万五千个菩萨获得静中思维的修行精神结构,开发出了体认存在现象的无边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8 12:23 编辑

原典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若声闻乘,若复大乘,唯是一乘①,此何密意?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如我於彼声闻乘中,宣说种种诸法自性,所谓五蕴或内六处、或外六处,如是等类;於大乘中,即说彼法同一法界②,同一理趣③故,我不说乘差别性④。於中或有如言於义妄起分别,一类增益,一类损减⑤,又於诸乘差别道理谓互相违,如是展转递兴诤论。如是名为此中密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诸地摄想所对治,殊胜生愿及诸学,
  由依佛说是大乘,於此善修成大觉。
  宣说诸法种种性,复说皆同一理趣,
  谓於下乘或上乘,故我说乘无异性。
  如言於义妄分别,或有增益或损减,
  谓此二种互相违,愚痴意解成乖诤。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门中,此名何教?我当云何奉持?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此名诸地波罗蜜多了义之教,於此诸地波罗蜜多了义之教汝当奉持。
  说此诸地波罗蜜多了义教时,於大会中,有七十五千菩萨皆得菩萨大乘光明三摩地。
  
注释
  ①一乘:同一种教法。
  ②同一法界:种种类型的存在现象其实都是同一种存在现象。
  ③同一理趣:一切教法同样依据存在的真实本性而说,又同样将修行人引回到存在的真实本性。
  ④我不说乘差别性:我不认为在为以上两类人所陈说的教法中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⑤一类增益,一类损减:遁伦解释说:「闻说三乘同一如性,或执二乘同彼大乘,名为增益,或执大乘同彼二乘,名损减。」意谓,在听说不同的教法都是事物真实本性的显现後,有人就说旨在解除全部生命活动的教法在价值上是和成佛教法相等的,这一类人看不到初级教法的不足,这是在初级教法上「增益」了它所不具备的价值和品性;另外一些人就说旨在成佛的教法同旨在解除生命活动的教法在意义上是一致的,这些人也没有了解两种教法的差别,看不到成佛教法的优越性,把高级教法和初级教法在意义上给予抹平,这事实上就是在高级教法上「损减」了它本来具有的优越价值和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8 12:24 编辑

译文
  当时曼殊室利大菩萨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曾经说过佛相应於真理的真正生命。佛与真理契合的「真正生命」有什么特徵呢?
  佛陀告诉曼殊室利大菩萨说:善男子!你如果依照菩萨阶位上那些能引导生命进化的修学方法去切实践修,从染污生命真实本性的事物中渐渐脱离出来,依据生命的圆满、安乐和自由,转化流转变异中的现实生命,依据最高最圆满的觉悟,转化痛苦烦恼的生存状态,当改变身心性命的工作圆满完成之後,修行人就获得全新的生命,我们称之为「得到相应於真理的真正生命」。你们应当知道,由於两个原因,要去陈述「真正生命」的特徵是极其困难的,因为「真正生命」本身拒绝人们用寻常的心识去思考、或者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描述。这两个原因是:首先,真正的生命,它不是世俗认识的思维对象,世俗认识中的名称、概念、命题、观念等根本不适合去描述它:其次,真正的生命,它是超越於任何功利活动之上的,这就是说,它的存在方式和运作方式与世俗生命活动完全不同。与「真正生命」相比,流转变异中的世俗生命正好具备与前者截然相反的两个特徵:首先,世俗生命中的知识总是游离於真理之外 ,我们自认为在认识真理,实际上只是在做无谓的语言游戏:其次,世俗生命总是围绕生存问题而运转,现实生命的一切动机无往而不编织於实用主义的因果网络之中。
  曼殊室利菩萨又问佛陀说:世尊!那些接受四种真理而修行的人,那些思考生命流转过程而修行的人,他们在改变痛苦烦恼的非自由生命後所能获得的新生命也可以称作真正的生命吗?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这两类修行人所获得的生命不能叫做真正的生命。
  曼殊室利菩萨接著问:世尊!那么他们究竟获得何种生命呢?
  佛陀说:善男子!这些修行人获得的生命可以称为「解除了痛苦烦恼的生命」,它还不是「真正生命」。根据这种解除了痛苦烦恼的生命,可以说那些体会四种真理的修行人、思考生命流转过程的修行人以及圆满觉悟的佛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因为佛的生命也同样拥有这一特徵:它已经解除了痛苦烦恼的不自由状态。可是根据与真理相应的「真正生命」,这三种修行人之间就大有差别了。总的说来,那从真理而来的「真正生命」同前两类修行人所获得的「解除了痛苦烦恼的生命」相比,它们在性质、功能和道业上的差别极其巨大,「真正生命」的优越性是语言无法称说、数字无法计算的。
  曼殊室利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我现在想了解佛陀生命发生时的情况。
  佛陀说:善男子!那些与真理相应的诸佛,会变现他们的身体到宇宙世界裏去做各种各样的救济众生之事业,这就像大地上诸种因缘条件辗转变化,因而万事万物的生机就能勃发出来。与真理相应的佛,他所变现的生命是由各种庄严事业积聚起来的,他是绝对真理在生存世界上的完美体现。你应当知道,对於佛为教化众生而变现的生命,可以说他有产生,至於那真正的生命,「产生」这一概念根本就不适合去表达它。
  曼殊室利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我想了解佛为教化众生而变现的生命,这个「变现生命」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佛陀告诉曼殊室利菩萨说:善男子!佛变现生命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佛在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属於他教化范围内的种种生命存在的地方,或者选择握有巨大权力的贵族家庭,或者选择那些家资殷丰而又乐善好施的人家,佛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去变现生命,他进入母胎、诞生、长大、娶妻生子、离开家庭志意向道、寻求苦行的方式去达到解脱、摒弃苦行这种无效的方法、成就最高最圆满的觉悟,以上几个生命阶段按次序显现,这就是佛变现生命的一般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8 12:24 编辑

原典
  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
  尔时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请问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如来法身①。如来法身有何等相?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若於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②成满,是名如来法身之相③。当知此相二因缘故,不可思议。无戏论故;无所为故。而诸众生计者戏论,有所为故。
  世尊!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法身不?
  善男子!不名法身。
  世尊!当名何身?
  善男子!名解脱身④。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如来法身有差别故,无量功德最胜差别,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我当云何应知如来生起之相?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一切如来化身⑤作业,如世界起一切种类。如来功德众所庄严,住持为相,当知化身相有生起,法身之相无有生起。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应知示现化身方便善巧?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遍於一切三千大千佛国土中,或众推许增上王家,或众推许大福田家,同时入胎、诞生、长大、受欲⑥、出家、示行苦行、舍苦行已、成等正觉,次第示现,是名如来示现化身方便善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18 12:25 编辑

注释
  ①法身:佛以「法」为身,故名「法身」;「法」既指存在的真实本性,也指由存在本性而融注的一切存在现象,因此佛以「法」为身,也就是以存在的真实本性作为自己的身体,今译为「真正生命」。
  ②转依:依据最高最圆满的觉悟,改变痛苦烦恼的生存状态,也就是「转烦恼为菩提」 。
  ③是名如来法身之相:遁伦解释说:「此中意谓,於诸地中修出离以为了因,显净真如转依成满,是法身相。」意思是说,通过在诸种修行阶位中勤勉不懈地修学止观,改变自己的思维结构,为真理之展示提供了认识上的基础和前提,这就能使存在的真实本性圆满显现出来,修行人通过践修实现存在本性的这一切活动就是真正生命的表现。
  ④解脱身:指解除了痛苦烦恼的生命。遁伦在解释「解脱身」与「法身」的差别时说:[二乘转依不名法身,以其未断所知障,由断惑障所显真如名解脱身,由解脱身三乘平等,由法身故有其差别。」这就是说:两种生命之间的差别表现在「断惑证真」这两个方面,首先,解除了痛苦烦恼的生命是排除一切心理障碍而实现的,它尚未把知识障碍也全部排除掉,而真正生命、佛的生命则不仅排除了一切心理障碍,而且排除了一切知识障碍,换句话说,「解脱身」仍然是相对自由的生命,而真正生命则是绝对自由的;其次,与「断障」紧密联系的是「证真」,即通过排除生命内部的障碍使存在的真正本性显现出来,「解脱身」与「法身」由於在消除生命障碍的层次上有浅有深,它们透过障碍所显示的存在本性也就有了深浅差别。
  ⑤化身:觉者为救济众生变现而成的生命,由於变现生命存在於同其他生命共在的生存世界上,所以它和一切世俗生命一样,有生起、有变化、有消亡;另一方面,它又是真正生命的表现形式,是真理现实化在人间,所以它没有真实的生起、变化和消亡。
  ⑥受欲:指佛娶妻生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无染污相。何以故?是诸菩萨於初地中定,於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此因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相;於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生起如是烦恼,於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戒淫》顺利圆满入世,法界众生恭敬欢喜而得大利益,正发并不舍大菩提心,破除淫心,早入法身圆觉。
愿我修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法界一切众生修甚深般若将无量劫来所有的六道情执皆速转为如来无我的慈悲,早证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早证法身圆觉。
愿我生生世世永断邪淫,愿一切与邪淫有因缘的众生永断邪淫。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远离邪淫之因,不造作邪淫之恶业。
愿我生生世世皆以童子身入道,直至法身圆觉
愿我的一切因缘众生生生世世皆以童子身入道,直至法身圆觉,彻底断除邪淫
愿我无量劫之内,直至成就法身圆觉,随顺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的这个过程中,能时时发这些愿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思议 于 2011-12-20 23:02 编辑

译文
  曼殊室利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佛所说的经典可以看成是佛与真理相应的真正生命的具体表现形式,因为表述真正生命的经典存在著,那些尚未能自我把握其生命流转方向的人必然能自我把握了,那些已能把握生命进化方向的修行人,就可以通过研究佛的教法经典而快速地解除痛苦烦恼。现在我想知道,那表述佛「真正生命」的经典分成哪几个部分呢?
  佛陀告诉曼殊室利菩萨说:善男子!表述佛真正生命的经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经藏,二是律藏,三是论藏。
  曼殊室利菩萨接著问:世尊!那么,什么叫做「经藏」,什么叫做「律藏」,什么又叫做「论藏」呢?
  佛陀说:曼殊室利!如果我把同一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分门别类地给予解说,这样来分析一切存在现象的经典就叫做「经藏」。我有时根据四样事物分析存在现象,有时根据九样事物分析存在现象,甚至有时根据二十九样事物来分析存在现象。
  究竟是哪四样事物呢?第一是接受教法、思考教法後引发出来的两种智慧:第二是归敬佛、归敬佛亲证的真理及佛施设的教法:第三是指帮助众生展开现实修行活动的三种学问,即戒律学、禅定学和智慧学:第四是走向真理的具体方法,共包括三十七种方法。
  究竟是哪九样事物呢?第一是构成生命现象的五种成分聚集体,包括肉体物质、感受功能、造相功能、心理欲念及意识活动等:第二是生命与外界接触後发生统摄作用,生命利用感知功能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产生感觉、知觉,并同时向环境有所摄取,用以维系生命的生存和发展:第三是生命活动具体过程的展开,这裏陈述了构成展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第四指生命的资生方式,资生方式有世俗生命的资生方式以及与真理相应的资生方式这两大类别:第五是关於染污生命的状态、原因以及净化生命的状态、原因的描述,这就是四种真理的相关教法:第六是对宇宙世界中各种存在现象的一个总体分类,包括自然界、生命现象、真理教法、真实的生命状态、诸种走向真理的修学方法等五大类:第七是能陈说真理的觉者,即佛:第八是被陈说的真理,即教法;第九是参与佛教会议的大众,这包括贵族、出家修行人、有学问的人、有财势的人、四种天界生命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23:55 , Processed in 0.273923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