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实修交流] 交流学习整理帖,祝愿师兄们得获法益、法喜充满,感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1.jpg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感恩历代与时俱进、弘扬大乘、弘宗演教、护持佛陀正法一切祖师大德大善知识!


祈愿世间多真正荷担如来家业者,践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演绎大乘佛法的不可思议。传承、弘扬,法脉永续不断、佛日常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以感恩的心,将甚深般若的光明和佛陀的慈悲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净慧老和尚开示:生活如此残酷如何面对 (转)


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转:《禅》刊2010.3.)


第五讲&将禅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2009年12月5日晚)



各位善知识:

  
关于禅修,在古代是讲究如何在日用中落实,在日用中转化自己的习性,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从现代意义来讲,禅修,就是要把禅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点点滴滴,就是方方面面,也就是时时刻刻,每一个当下。这需要有很好的禅修基础和体验,要功夫很深的人才能做得到,要老参上座才能做得到。

  
我们的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的存在,是以生活为依托。生命离不开生活,生活的本质就是生命。生者,生命;活者,活动。不但修禅不能离开生活,做任何一件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公事还是私事,国事还是家事,天下事还是一己之事,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了生活,这个世界也就不存在了,没有了生活, 人类所拥有的一切也都将烟消云散。

  
我们坐在这里干什么呢?在过禅修的生活。用现行的法律 语言来表述,就是我们在过宗教生活;用宗教的语言来讲,我们在过灵修的生活。这些都是指精神层面的生命活动状态。从物质层面来讲,我们在进行禅修。过禅修生活的同时,也不能离开物质生活,这两种生活几乎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的。因为任何高尚、清净的生活,修行的生活,灵修的生活,都要以物质为基础, 以物质为条件和依托。我们在此禅修,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能够在露天进行的时候毕竟很少,即使是在露天进行,也要以物质为基础。更何况我们还要辟一间静室,夏天要有降温设备,冬天要有取暖设备,坐下来要有比较松软的垫子,还要用保温的小被褥把腿捂住,以防受风;要饮食,要睡眠,要经行,这一切都是以物质为依托的。

  
人类的生活从总体上来划分,可能就是这两大类:精神生活 与物质生活。这两大类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如何使这两种相 互交叉的生活,都能有禅的意境、禅的味道、禅的喜悦,这就是禅修的必要之处。

  
在实际生活中,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现实是有距离、有矛盾的。客观现实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我们的主观愿望有着无限的能量。人们往往都是想入非非,得不到的东西想要得到;不 能随便讲的话,非要讲出来不可,一吐为快;不能做的事,非要去 做。这样就会给我们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造成各 种各样的矛盾。有了矛盾也就有了烦恼,这些烦恼怎么解决呢? 想让社会无限制地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这根本办不到。想要改变外在的世界,想让现实存在来符合个人的主观愿望,这种想法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可能。

  
西方有一位传教士,他在生前就为自己的墓碑写了一段铭文,大意是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想改变社会。当这个梦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就想改变家庭,改变自己的亲属。结果临到 八十岁时,他一生的梦想终成泡影,想要改变他人的计划也落空 了。就在这个时候,他觉悟了:一个人要想改变他人,这本身就 不是一种智慧的抉择;如果是智慧的抉择,就要放弃改变他人的计划,转而坚决彻底地改变自己。这个墓志铭非常经典。作为 一个传教士,应该说他也是有一定觉悟,有深刻而丰富的人生经历的,因此才能够讲出如此坦率而深刻的话。但是,能够有这样 觉悟的人,在一万人当中也难找一个,几乎每个人都是想改变他人,改变外在的东西,从来没有想要改变自己,这几乎是所有人的一个常态,一个理所当然的愿望。

  
从禅的角度来讲,想要改变他人,这完全是错误的。一个人只有改变自己,你才稍微有一点点主动权;要想改变他人,那是连一点点主动权都没有,连一点成功的希望都没有。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用什么来改变我们自己呢?佛教提供了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法门呢?就是因为根尘相接,我们的主观与客观相接触的时候,有种种烦恼。烦恼之多,可以用八万四千来形容,要对治这么多的烦恼,就要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各种不同的法门,八万四千烦恼就要用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

  
禅,是其中最究竟、最彻底、最便当的一个法门。它随时可以修,随地可以修,任何人也都可以修。昨天我讲过,不分男女 老少、贫富贵贱,这个法门可以适用于每个人。简便到什么程度 呢?只要你关注当下,把你的心从金钱那里拉回来,从想要得到地位那里拉回来,从想要满足种种不合理的需求那里拉回来。拉回到什么地方?拉回到当下这一念。你就紧紧地盯住当下的念头,清醒地、轻安明净地觉知当下的念头。朝如是,夕如是,不要 让它跑掉,长久地训练,这个念头自自然然就听你使唤了。这就是改变我们自己的方法。

  
“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 ”不要忘记, 每一句话前面都加了一个“自”,这个“自”就是自己的“自”。总体来讲,就是要我们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来调控、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向外驰求,不要想得到那些得不到的东西。这不仅包括金钱、地位、美色……甚至于想对方给你一个笑容,给你 一句鼓励的话,都不要抱有希望。因为一个人要布施一点东西出去,那是很困难的。每个人对自己的东西,包括语言、笑容和金钱,都是非常吝啬的。特别是笑容和鼓励的话,要想把这些东西随便布施出去,很不容易。

  
各位可以仔细想一想,回忆一下,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一些事实:有时候,希望得到一个安慰,得到一 点笑容,得到一句鼓励的话,比想要得到金钱更苦恼。现在的人,生活基本上得到了改善,金钱的匮乏感已经不是很严重,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事。在这些现实面前,我们有烦恼怎么办?自己来消化,自己用禅的方法来解决,一切法皆空。

  
我们的念头,我们想要得到那些难以得到的利益的念头,必须要自己来克服它,用另外一种念头来代替它。你时时关注当 下,除了当下这一念清明自在以外,其他的念头就不会生起。如果生起了,冒出来了怎么办呢?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时时觉照, 一切妄念、邪念,当生即灭。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心像虚空一样,包容一切,化解一切,人生智慧的光芒就会从虚空中显现出来。

  
生活是如此的残酷,我们该如何面对呢?将禅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去,让禅来占领我们整个心灵的空间,这样,我们就会到处随缘,到处自在,到处喜悦,到处清凉。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5-26 12:50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承载



布施论坛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1069&pid=1011949&page=1&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超渡你自己 (转)



所謂的超渡,是走完你這一輩子所有的情緒。



所以,你超渡了這一輩子的你了嗎?你的心都平靜了嗎?從小到大,你的心有沒有不平衡?包括你的父母比較愛弟弟,不愛你,比較護著妹妹,不理你,所有的不平衡,所有的負面情緒,你有沒有回過頭,去接納、去化解,用當下你的愛、智慧,去化解你從小到大心靈上的創傷,你情感上的痛苦。



超渡你自己,又分兩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超渡這一輩子的你,超渡那個從小沒有得到愛的自己,超渡你第一次失戀、被人家騙錢,人財兩失的傷痛,超渡你事業失敗,所有的朋友都背棄你的過程中,你內心所有的痛苦。



人第一個要安的是自己的心。



你的內在小孩還孤獨嗎?



你還是覺得人性是不可信任的嗎?


你要先超渡你自己,內心所有壓抑下來的憤怒、痛苦與悲傷。


如果你還感覺到有負面的情緒,就表示還有一個,在負面情緒的自己。比方說,你明明在洗菜、做飯,突然你覺得很孤獨,很悲傷,或是在上班,怎麼越上班越坐立難安,你覺得你的情緒很莫名其妙,這些情緒哪裡來的你不知道。


如果你常常感到悲傷、坐立不安,悲傷、莫名其妙想哭,其實不是你想哭,是你裡面的人在哭。


如果你常常莫名其妙,感覺到負面的情緒,表示你的內在,還有一個自己,還陷在水深火熱的負面情緒裡頭,他在等你。等你做什麼?等你超渡他。


唯有你超渡了、安撫了,你內心的那個悲傷的、緊張的、還在擔心明年沒有錢的那個自己,唯有安了他的心,你才在這兒坐得很安心。


你之所以坐在這兒不安心,是因為你的內心還在不平衡、還在仇恨、還在恐懼,所以首先要先學會超渡這輩子的你,而不是到佛寺辦法會超渡。


所謂超渡你自己:是深入你的內心,用你當下的愛和智慧,化解你內心有種種負面情緒的自己。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觀世音菩薩。所謂的觀世音菩薩,就是未來的你,未來已經成佛的你;祂循聲救苦來安撫還在無助中的你,你還在苦難當中,祂循聲救苦。你要循著你的情緒,如果你不安、你恐懼,你的內在還有一個不安、恐懼的自己,甚至還在怕黑、怕爸媽不要你的小孩,他等你去超渡他。這一步你做到了。


接下來,你要超渡你累世的自己。


很多修行的人會說,當你修到一個程度,過去的業障會現前,其實並不是那個意思啦!弄錯了,完全搞錯了,而是你有了能力、有了智慧、有了愛,你開始有能力了,你累世轉世的自己,會來找你幫忙,並不是業障現前或是冤親債主來找你,不是的,累世的自己家人們來求你幫忙,當你這一輩子的自己心靈力量變強了,你安定的力量也強了,有些在夢境當中,或是你往世過去的記憶會顯現出來。


這代表當你開始學習身心靈的概念,當你了解宇宙的奧秘,當你開始進入生活的另一個層面,你的過去世還在哀傷中,你的過去世可能有餓死的自己,有被砍頭的自己,有被強暴的自己,有在逃難的自己,有失戀的自己,你的過去世有好多的自己,都在等著你去幫忙他。這一世,透過你心靈的安定,你可以治療童年的創傷,安撫你過去生意失敗的自暴自棄,你可以改變「自從被男人拋棄之後,你不相信天下還有好男人」這樣的觀念,不但可以幫你把這一世的你變得更好,而且你過去世的記憶,也會開始展現出來,因為你的過去世還有好多的你,等著你去幫忙他。


於是你開始了,一個自我成佛之旅,開始了一個自我超渡之旅。


你要超渡誰啊?


你無法超渡任何人,除非你開始超渡你自己。


超渡過去世,在種種苦痛當中的你,等你超渡完所有過去世的你的時候,也就是你成佛的那一天,就是你在當下感覺到圓滿的那一天。


文∕許添盛醫師‏





发表于 2011-5-22 08:53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承载



布施论坛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0622&extra=&highlight=%B3%AC%B6%C9&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以感恩的心,将甚深般若的光明和佛陀的慈悲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圣严法师:与人相处的主张 (转)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来着手。
  


感恩——奉献、回馈不求报
  


随时随地心存感恩,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奉献的时候,态度是恭敬的,而不足以施舍心来付出,否则便会自以为是施恩者,产生自以为了不起的心态,认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对方回馈,这是不知惭愧。相反地,接受布施或服务的人,则要把对方当成恩人,感念他的恩德。也就是彼此都存著奉献、供养、感恩、报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献,另一方以感恩的心来接受。
  


很多人嘴上说是奉献,其实心里是在做投资生意,今天给了些什么,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馈,事实上,这是利益交换,不是报恩,也不是奉献,真正的奉献是没有条件的。
  


感谢——顺境、逆境皆恩人
  


应该以感谢的心来接受顺、逆两种助缘。助我们一臂之力的是贵人,理当感谢;而以逆境激励我们成长的,也是贵人,也应该感谢。事实上,我们应该把所有我们遇到、见到的每个人都当做贵人、当成恩人,都是有利于我们的人,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感化——知惭愧、常忏悔、以慈悲智慧感化自己
  


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佛法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不是拿来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仅以佛法度量人,并且以世间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人,却不能以身作则,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帮助自己,又怎能对别人有助益呢?
  


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惭愧、常忏悔。惭愧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更努力;忏悔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做错的地方,提醒以后不要再犯错。
  


经典中告诉我们,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为无学;而小乘的声间也要证了阿罗汉果后,才是无学。无学,就是不再需要学习了,学习忏悔、惭愧。或许有人会说:“菩萨怎么还会有过失?菩萨还需要惭愧吗?”事实上,菩萨要常惭愧、忏悔,才会愈来愈精进、愈来愈清净、愈来愈能够感动人。
  


感动——从自己做起,以学佛所得悲智感动他人
  


有人会抱怨家庭里的成员不够好、不能满自己的愿;或觉得社会混乱,人心不安定。总认为等别人都变好了,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变得认真、负责,自己就幸福了。以此标准期待他人,认为只要别人都好,自己就有福报;但却忘了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满了别人的
  


这个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实践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动他人。
  


“四感”就是要我们感化自己、感动他人、感谢顺逆缘、感恩奉献,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学习地藏菩萨的大愿心,如此就能够经得起苦难,而且不以苦难为苦难,同时又能够在苦难之中救济苦难,这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人的菩萨精神。




发表于 2011-4-21 11:26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郭迎金





布施论坛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25401&pid=1012975&page=1&extra=page%3D1#pid101297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心像虚空一样,包容一切,化解一切,人生智慧的光芒就会从虚空中显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圣号,是最神圣的工作,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感恩师兄法布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内心皆充满无私的爱!感恩一切。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人生二十五件“奢侈品” 【点击打开】

天.gif


1、能背着包包走天下的健康

2、舒心的工作

3、过的有意义和幸福

4、起风的天总有人提醒你加衣

5、带给他人向上的精神特质

6、写得一手好字

7、一个教会你爱和被爱的男人

8、每天都能踏实的睡个好觉

9、尝尽素食

10、珍藏一件凝聚感情与回忆的物品

11、你甘心为之付出的宝宝

12、偶尔使个小坏

13、会欣赏美丽的心和欣赏美丽的心情

14、睡着的时候总有人帮你盖被

15、敢于放弃

16、能够承受

17、心里永远住着三岁的自己

18、心中永远的自由

19、可以信守一个诺言

20、穿上便宜T恤也很漂漂的健康身材

21、体会亲自播种 收获的幸福

22、接受并珍惜生活的赐予

23、大海一般的心境

24、想旅行时 总有谈得来的朋友愿意请假陪伴

25、把你所能想到的一件浪漫的事儿变成现实
感恩本文发布者:施无厌


布施网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2487&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内心皆充满无私的爱!感恩一切。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 橘 颂 》】

橘子.jpg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鄂教版语文八上写的是“类可任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橘子1.jpg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原创】糯糯情深,万水千山“粽”关情——端阳佳节

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2201&extra=page%3D1&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没拿,为何留下来承担所有的怀疑,让别人误会是你拿的?」师父问到。

  瞎和尚回答:「过去七天中,怀疑很伤人心,自己的心,还有别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担才能化解怀疑。」老师父从袈裟中拿出传说中的佛珠链子,戴在瞎和尚的颈子上:「链子还在,只有你学会了承担》
这个小故事太好了,让人反思已过,你这会承担了吗?修佛修心,你的心又修的如何?常感觉自己做的很好,低调不去招惹事非,遇到一些事情躲的远远的,怕惹事非,招嫌疑,忏悔啊,真的应该从心相上发露忏悔,多问问自己你学会承担了吗?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阿弥陀佛!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善,赞,随喜:)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所有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其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愿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

愿我无量劫之内直至证到法身圆觉,随顺入如来大寂灭海的这个过程中,能时时发这个愿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11:57 , Processed in 0.158094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