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无相无

[原创] 我今天路过寺庙布施每位出家师父5元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yi26218 于 2010-5-13 10:28 发表
你难道不知道戒律中有不持金钱戒吗?公然向戒律挑战?还符合现代社会?若是符合现在社会那吃肉喝酒也应该了?胡搅蛮缠
我般泥洹后多有恶比丘恶优婆塞。违失禁戒当生龙中。或堕地狱。海龙王白佛言。于今弃家为道。犯戒比丘堕龙中者。有何殊特。佛言。弃家学行。于今犯戒比丘堕龙中者。行于方便不能清净。又有至心信于佛法。以至心力龙中寿终生天上人间。当见贤劫所兴诸佛。皆当见之。假使不以解脱者。悉于拔陀劫中般泥洹。除志大乘者。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我确实没有必要,无论任何事,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比什么都强。
发表于 2010-5-13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行的善事被你自己报销了当然无所谓,但你想过你这种行为对别人的影响是多少?净空法师说影响众,是做一个好的影响,很显然你给别人的看法是一个坏的影响,亏你是学佛人,连最基本的都不懂,还觉得无所谓?怪不得现在社会对学佛人偏见那么大,其实是没把佛学好。别人的过错,自己的功德,将来的目标,都是不能说,亏你把这些统统都想打碎,把后初学者引到三恶道去了,所谓,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傅堕地狱,徒弟往里拱。又有,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我影响你了,活该,谁让你多管闲事。
发表于 2010-5-13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哈哈哈,原来如此,我知道你的修为了,怪不得呢,一看到这我就知道你是个什么人了,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不小心碰到一粒恒河沙了,是是,我多管“闲”事了,我还是诵经拜忏去也,任你这等上蹿下跳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的论坛中,很少有我这样的“邪师”,真是末法的万幸呀。
象您这样的“正师”多如牛毛,真是末法时代的荣幸呀。
发表于 2010-5-1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事供养】
谓供给资养佛、僧等日常生活所需之四事。四事,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或指衣服、饮食、汤药、房舍等。据无量寿经卷下载,须经常以四事供养一切诸佛。又据盂兰盆经疏卷上载,每年于僧自恣之日,以四事供养佛、法、僧三宝。[法华经安乐行品](参阅‘供具’3062、‘供养’3065)
【四事供养】
    [出增一阿含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僧。三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一衣被衣即袈裟。而有三品。上品二十五条及九条。中品七条。下品五条。被即覆身之物。此皆可以蔽形骸。御寒暑。严肃威仪。以成道业。是以供养佛僧也。(梵语袈裟。华言不正色。)二饮食饮即种种浆水。如果浆蜜浆醍醐甘蔗蒲萄等浆。食即迷麫酥酡肴馔等味。此皆可以资色进道业而证菩提。是以供养佛僧也。三卧具卧具即床褥枕席之类。此可以调摄身心。将养劳苦。以进道行。是以供养佛僧也。四医药医药即冷热甘苦辛酸草木诸剂及金石丹砂之类。此皆可以治温寒湿燥之病。藉以固身延命。成就道业。是以供养佛僧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女成佛,出《法华经·提婆品》谓智积菩萨问文殊: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有速得成佛者否?文殊答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得陀罗尼,悉能受持佛法秘藏,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智积不信此女能速成佛,言论未讫,龙女忽然出现,以一宝珠供佛,忽然间变为男子,具菩萨行,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摘自《新编佛教辞典》) http://qun.51.com/foyuyouyuanren/topic.php?pid=5046
金襕衣,以金缕织成的袈裟。又称金色衣、金色叠衣、黄金叠衣、金缕袈裟。据《贤愚经》卷十二所述,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持亲手纺织的金缕衣奉佛,佛告以恩爱心施佛,福不弘广,若施众僧得报愈多。佛姨母遂持彼衣施于众僧。中有比丘弥勒受此袈裟,其后弥勒游化至波罗奈,与佛相逢,佛为之授记当来成佛。《大唐西域记》卷六记佛从姨母大爱道受金缕袈裟之处,系迦毗罗城南尼拘卢陀僧伽蓝附近的大树下。

又,《中阿含》卷十三另有别说,即佛为弥勒授当来成佛之记后,更命阿难持彼金缕织成衣授与弥勒,其后更施佛法众。而《大唐西域记》卷九记佛欲涅槃时,以曩昔姨母所献之金缕袈裟及诸法藏付嘱大迦叶。迦叶承其旨住持正法,至结集后第二十年,自欲涅槃。乃登鸡足山住顶上三峰之间,捧佛袈裟入三昧,自誓当来慈氏世尊兴世时,将以此袈裟传之弥勒。

此外,《长阿含》卷三、〈佛般泥洹经》卷下等,记载佛欲涅槃时,在前往拘夷那竭城途中,阿罗汉弟福贵以黄金叠衣献佛,佛受之并说颂言(大正1·19c)︰ ‘金色衣光悦,细软极鲜净,福贵奉世尊,如雪白毫光’。http://wiki.fjdh.com/index.php?edition-view-695-0.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一段时期,我每月拿出工资的不到百分之十布施给寺院的出家师父,后来出现一件麻烦事,从此不布施金钱给出家师父了。
我认为现代社会,即使出家师父拥有金钱,也不是很大的过错,怎么出家师父拿点钱做个路费怎么就下地狱,不合乎情理。
怎么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基本每个出家师父都拥有金钱,难道文殊菩萨错了。
我布施出家师父的钱就当白仍了,因为我认为出家师父应当拥有金钱的权利,至少做个路费。
海城大悲寺守戒,我们应当赞叹,但是也不能贬低其他寺院。
发表于 2010-5-14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善心我赞叹!我觉得  我们看问题最重要的是看发心是不是正确,至于方法嘛可以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6 04:31 , Processed in 0.473580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