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学佛无坏事

[事迹传记] 一部诠释高僧生命奇迹的书---《高僧之死》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S1.9 如敏禅师 怡然坐化
《景德传灯录》记载:唐朝有个如敏禅师,很有修行。有人问他多大年纪了,他说:“今日生,来日死。”当地有一个姓刘的军阀,想起兵造反,准备让如敏禅师做出决定,就“躬入院请师决臧否。师已先知怡然坐化。”刘氏大怒,问当家和尚:“如敏禅师什么时候有的病?”和尚说:“师父不曾有病,刚才亲自写了一封信交代让大王亲自过目。” 刘氏打开信函,里面的帖子写了一句话:“人天眼目堂中上座”。刘氏明白如敏禅师的意思,于是不再兴兵造饭。后来,刘氏目睹如敏禅师“全不身散”大为感叹,亲自为如敏禅师主办了安葬仪式“葬具龛塔”。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S1.10 慧忠禅师 成佛者未必须僧安坐而化
  唐朝的慧忠禅师对死亡有清醒的认识,根据《禅林僧宝传》记载:慧忠禅师“过中不食,不宇而禅,迹不出山者三十年。”他说,如果没有明心见性,即使威仪庄严的僧人,死后照样落入轮回,“仙去者未必受箓,成佛者未必须僧。” 临终前他对弟子说:众生不能解脱者,情累耳。悟道易,明道难。但脱情见,其道自明矣。但谛见自心,情见便破。今千疑万虑,不得用者。是未见自心者也。他是在给弟子讲课的时侯“忽索香焚罢,安坐而化”的。《禅林僧宝传》记载,慧忠禅师泉州人,俗姓陈。慧忠禅师谓门弟子曰:众生不能解脱者,情累耳。悟道易,明道难。问如何得明道去。忠曰:但脱情见,其道自明矣。夫明之为言信也。如禁蛇人,信其咒力药力。以蛇绾弄,揣怀袖中无难。未知咒药等力者,怖骇弃去。但谛见自心,情见便破。今千疑万虑,不得用者。是未见自心者也。忽索香焚罢,安坐而化。
  唐朝会昌年间,唐武宗偏好道术,排斥佛教。自会昌四年三月,唐武宗敕令“焚烧经卷,毁拆佛像,赶出僧众,各归本土”, 会昌五年,唐武宗对佛教施以最为严厉的屠灭,全国共有4600座佛寺被毁,勒令还俗的僧尼达26万之多,没收寺院土地达数千亩,收寺院奴婢为两税户达15万人,没收寺院财产无以计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毁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等到唐宣宗即位,又恢复了佛教地位,“诏重兴之”。慧忠禅师就是这个动荡时期的见证者。无论顺逆,慧忠禅师三十年不出山,且过中不食,不宇而禅。看到有人环境好了就穿上僧衣当和尚,环境不好就还俗回家,慧忠禅师总是淡然一笑,他说:“仙去者未必受箓,成佛者未必须僧。”因此写的三则偈语流传下来,很是有名:
  其一:
  雪后始知松柏操,
  云收方见济淮分。
  不因世主令还俗,
  那辨鸡群与鹤群。
  其二:
  多年尘土自腾腾,
  虽著伽黎未是僧。
  今日归来酬本志,
  不妨留发候然灯。
  其三:
  形容虽变道常存,
  混俗心源亦不昏。
  试读善财巡礼偈,
  当时岂例是沙门。


待续http://www.bskk.com/thread-268227-1-1.html(16)
发表于 2010-4-21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好文!
发表于 2010-4-2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感恩法布施
发表于 2010-4-2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好东东
感恩法施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S1.11 本事法师 提前五年预知后事
本事法师俗名高志明,四川省绵竹市土门镇团结村人。出生于1953年4月24日。他年轻时多病,1992年2月到四川德阳万佛寺,礼续新法师剃度出家。
1999年,本事法师对亲近他的陈居士说:“要好好地学佛修行,不好好学佛,五年后你们就看不到我了。” 2002年,本事法师对能川法师说:“明年我不做了。”2003年正月初八,本事法师剃发洗澡,然后向客堂请假,客堂师父以为他要回家探亲,遂准许请假。本事法师找到寂容法师,要将一套新的牙膏牙刷赠送,寂容法师说:“我有,你留着自己用吧。”本事法师说:“这是我送你的,我今后不用了。”又找到在寺内服务的俗家舅舅说:“你回不回去?”舅舅说:“我不回去。”本事法师说:“你不回去,我先回去了!”之后本事法师回到自己寮房。
正月十八日,常住因有十来天没有见到过本事法师,遂给他绵竹的弟弟打电话,弟弟说:“没回来过。”立即与弟媳赶到万佛寺,和客堂师父来到其寮房察看,见里面反锁了,才知道人在屋里。请来木工将房门打开,人们看到本事法师吉祥卧在床上,细看,本事师事先已沐浴更衣,换下的衣服放在门口边,房屋中间地板上有一堆尚未烧完的柏树枝叶,供佛桌上《地藏经》端放着,供水杯倒置,说明是晚上颂经后走的。门窗的缝隙处全用不干胶粘过,以免小虫嗅气进屋。据此情形判断,本事法师已预知时间、安祥往生。装龛时,见本事法师内衣补丁累累,见者无不感动得潸然泪下。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S1.12 常通禅师 集众焚香付嘱合掌而逝
常通禅师是邢州人,俗姓李。
在他学习禅经的时候产生疑问:“达磨大师从印度来到中华到底是为什么大事呢?”
于是,带着这个问题,常通禅师不远千里参拜长沙岑和尚。
岑和尚问他:“你是哪里人?”
常通禅师回答:“我是邢州人。”
岑和尚说:“我说你不是从那里来的。”
常通禅师说:“难道和尚也曾在邢州住过吗?”
岑和尚说:“对了。”
有僧问常通禅师:“什么是密室?”
常通禅师回答:“不通风。”
又问:“什么是密室中人?”
常通禅师回答:“诸圣求睹不见。”
又说:“千佛不能思,万圣不能议,乾坤坏不坏,虚空包不包,一切比无伦,三世唱不起。”
天祐二年乙丑七月,常通禅师示疾。集众焚香付嘱讫合掌而逝。寿七十二。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S1.13 道臻禅师 沐浴更衣说偈跏趺而化
道臻禅师是福州古田人,俗姓戴。据说,他的父亲在一天夜里梦到一个身材魁梧头戴黄色帽子身穿黄色衣服的来到他的屋里,他的母就有了身孕。奇怪的是临生产的前一天,又梦到在美妙梵呗音乐的伴奏下,一个厖眉碧眼的老和尚乘一黄幡自天而至。
道臻禅师从小就不吃荤腥,十四岁出家。然后持一钵走遍江淮大地,所到之处参访善知识甚多。当时,神宗皇帝请他到庆寿宫说法,问他:“慈圣仙游,准备以后定归在哪个地方?” 道臻禅师回答:“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 神宗皇帝非常高兴。道臻禅师素有德行,性格慈祥,纯扑谨慎,。一件布衫二十年不换,也没有特别的嗜好。
元祐八年八月十七日,道臻禅师忽然对弟子净圆说:“我再有三天就有要走了”果然,三天后,道臻禅师沐浴更衣说偈,跏趺而化。道臻禅师在世八十春秋。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S1.14 本寂禅师 及时焚香宴坐而化 
 
本寂禅师,俗姓黄,莆田黄巷人。他十九岁时,父母已经去世,不愿仕途进取,弃儒学佛。
  本寂禅师师从著名的良价禅师学习数年。良价禅师非常器重本寂,让他入室为首席弟子,获得良价秘密印证。不久他便辞别洞山,先往广东韶州曹溪礼拜六祖慧能真身塔,迅而返回吉水(今江西临川县)。当地僧众久仰本寂盛名德望,请他开法接化。他为了纪念六祖慧能在曹溪所创的道风,便把吉水山改名曹山,卓锡于斯举扬本家的宗风,故有“曹山本寂”之称。  
  本寂禅师在曹山三十来年,学者荟萃,门人不计其数。当时有一钟陵大王仰慕本寂禅师,再三派遣使者请他到府作客,都被本寂婉言辞绝。第三次遣使迎请之时,大王乃告使者:“此次若请不到本寂禅师前来,你休想活命!”使者奉命到山,跪在本寂座前潸然泣道:“和尚慈悲,救度一切。和尚此番若然不赴王命,弟子满门便成灰粉!”本寂将其扶起来就坐并安慰道:“你不用忧虑,贫道作一首古人偈呈上大王,必保无事!”偈曰:  
            摧残枯木倚青林,
                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见之犹不顾,
                 郢人那更苦追寻。
    钟陵大王读罢此偈,遥向曹山顶礼曰:“弟子今生无缘拜见曹山大师了!”
   天复辛酉夏天的一个夜晚,本寂禅师问弟子:“今日是几月几号”。回答说:“六月十五。” 本寂禅师说:“明日辰时我要出门去。”说完,回到方丈室亲自焚香,宴坐而化,世寿六十有二。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S1.15 道枢禅师 示疾书偈而逝
道枢禅师是浙江临安吴兴人,俗姓徐。当时孝宗皇帝曾经召道枢禅师到皇宫请教禅道之要。听了他的回答孝宗皇帝非常满意,史书记载:“为之首肯数四”。道枢禅师写了四句话让弟子们领略:
仙人张果老,
骑驴穿市过。
但闻蹄拨刺,
谁知是纸做。
道枢禅师在墙壁上题写诗偈:
雪里梅花春信息,
池中月色夜精神。
年来可是无隹趣,
莫把家风举似人。
淳熙丙申八月,道枢禅师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临终前他书写完一首偈子,平静而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18:33 , Processed in 0.433055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