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随佛学

[大德开示] 净宗十三世莲祖,印光老和尚一生最最精要的慈悲开示,其利无穷,整理报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末世学佛所宜注重者,在「知因果」与「修净土」。
知因果,则不敢自欺欺人,做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之事。
修净土,则虽是具缚凡夫,便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二编卷二.覆郭汉儒居士书二)

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种性,皆须修习。(增广上.覆马契西居士书二)
未成佛前,仗以自修;已成佛后,赖以度世。(三编下.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世有愚人,知见狭劣,谓己功夫浅薄、业力深厚,何能即生?不知众生心性,与佛无二,五逆十恶,将堕地狱,遇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满十声,或止数声,随即命终,尚得往生。《观经》所说,何可不信?彼尚往生,况吾人虽有罪业,虽少功夫,较彼五逆十恶,十声数声,当覆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弃以致失此无上利益也。(增广卷三.乐清虹桥净土堂序)

通宗通教之聪明人,多以志大言大,不肯仗佛慈力,而以仗己道力为志事,甘让愚夫愚妇早预圣流也。(三编下.覆秦铭光居士书)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
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只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增广卷一.覆永嘉某居士书一)

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外。
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三编下.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专崇行持,而不尚信愿,则执事废理,仍属自力法门。与专以自性惟心,而不仗佛力之执理废事,同一过失。(三编下.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
以横超法,作竖出用。得益浅而受损深。(增广上.覆何慧昭居士书)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失其要,而复又生即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真信切愿相反矣。(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卷)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正)与陈锡周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今者因圆果满,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三编下.净土法门说要)

信愿持佛名号,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觉海」,故得「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增广上.与陈锡周居士书)

持名一法,乃「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门也。(增广上.覆吴希真居士书二)

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
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增广卷一.与某居士书 代了余师作)

往生不在识字不识字,只在有信愿与无信愿。
有信愿,决定往生;无信愿,决不得往生。(续编上.覆智乐居士书)

只要能深信,只要能发愿,只要能念佛,无论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故曰:万修万人去。(三编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乃千稳万当、万不漏一之特别法门也。(增广卷三.傅大士传录序)

莫讶一称超十地,
须知六字括三乘。(续编卷下.楹联)

既得往生,则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凡情圣见,二皆不生。(增广卷三.傅大士传录序)
一得往生,则烦恼恶业,彻底消灭。功德智慧,究竟现前。(增广上.与徐福贤女士书)


于此法门,极生信愿,专精修行,则无尽烦恼,不难顿断;无量法门,自然证入。其圆成无上佛道,度脱无边众生,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增广卷四.净土问答并序)
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至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国。既得往生,则俯谢凡质,高预圣流。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议。然后乘本愿轮,回入娑婆,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令一切众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方可圆证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萨四宏誓愿,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也已。(增广上.与心愿居士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劝信愿专修


劝信

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增广上.覆永嘉某居士书一)

净土法门,若信得及,五逆十恶,皆能往生。(增广卷一.覆周智茂居士书)

净土法门,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三编卷三.覆马宗道居士书一)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善根,实难深生正信。(三编卷三.覆秦铭光居士书)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增广卷二.覆邓伯诚居士书二)

能于此法,深生信心,则虽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

我辈修习净业,信贵深,愿贵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募能摇惑,一切境遇募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达摩大师忽现在前曰:‘汝但舍念佛,即授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 ’当向祖作礼,谓:‘我已受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不敢自违本誓也。’纵释迦如来忽现身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汝且置念佛,即为说更殊胜法门’。亦向佛稽首陈白:‘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耶?能如是信,可谓深矣。
(增广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劝愿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
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尚容易。(三编卷三.覆智正居士之母书)
不生西方,将来必堕恶道。(增广上.覆周智茂居士书)
往生所得之利益,比得道更大。(续编.覆杨树枝居士书之三)

欲利他,先须自利。
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众生?
譬如溺于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增广卷一.与心愿居士书)


欲求往生,当放下此世间,并放下过分之狂妄心。如同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此须自己是菩萨始得。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担任此事,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皆受此病,尚谓之有“菩提心”。须知此心,先求往生,则有益。以此不求往生,须是菩萨则可,否则为害不浅。过分之狂妄心,为真修行者之一大障碍,不可不知。
                                                 (印光大师文钞增广 ·覆潘对凫书)


求生西方,方能弘法利生,任运度众,自在无碍。
只怕不成佛,不愁佛不会说法度众生。
如神龙一滴水,遍洒天下。

若赤熟铁轮旋转头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此逆顺至极,尚不改其所愿,况世间小小顺逆境界,岂能引转哉,能如是愿,可谓切矣。信深愿切,是谓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必强,心重故则易纯,业强故则易熟,极乐净业若熟,娑婆染缘便尽,则临命终时,虽欲轮回境界再现在前,弥陀净土不现在前,皆不可得。(三编卷三.覆温光熹居士书一)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劝行

善导和尚,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
专修谓「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
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
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增广上.覆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念佛之时,必须摄耳谛听,一字一句,勿令空过,久而久之,身心归一。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无论何人,均有利无弊,功德甚深。不比观想等法,知法者则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损也。(续)复刘惠民书二
  
  汝不知净土宗旨,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别名,此云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于佛号中,不复外驰之谓。正受者,心所纳受,唯佛号功德之境缘,一切境缘皆不可得也。(又正定者,寂照双融之谓。正受者,妄伏真现之谓。见《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
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增广上.与融明大师书)

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续编上.一函遍覆)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宗结顶

净土法门,乃一切诸法归宗结顶之法。(增广下.济南净居寺重兴碑记)
念佛往生一法,
乃一切众生速出生死之第一要道,
实一切诸佛疾成正觉之最上法门。(增广上.与某居士书代了余师作)
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续编上.覆济善大师书)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
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
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
如时雨之润物,如大海之纳川。
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
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
不断惑业,得预补处;
即此一生,圆满菩提。
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是以:
《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
《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

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
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
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
弥陀示现之永明,着《四料简》而终身念佛。
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
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
故得:
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
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
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增广下.印施极乐图序代撰)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诚顶礼、感恩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1年),讳圣量,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人。幼随兄读儒书,颇以传承儒家圣学自任,应和韩欧辟佛之议。后来,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缘熟,即投终南山南台莲华洞寺出家,礼道纯和尚剃染。次年受具足戒于陕西兴安双溪寺。
  
       印祖出生六个月有眼疾,几近失明,后来虽痊愈,而目力已损,稍发红,即不能视物。出家后,于湖北莲华寺充照客时,帮着晾晒经书,得读残本《龙舒净土文》。而知念佛往生净土法门是即生了生脱死的要道。印祖于受戒时,因善于书法,凡戒期中所有写法事宜,悉令代作。写字过多,眼睛发红如血灌。由此目病,乃悟身为苦本,即于闲时专念佛号,夜众睡后,复起坐念佛。即写字时,亦心不离佛,故虽力疾力书,仍然勉强支持。后眼疾竟得全愈。由此深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而自行化他,一以净土为归。
  
       印祖修净土,韬光敛迹,久而弥笃。二十六岁时,到红螺山资福寺净土道场,入堂念佛。三载之中,念佛正行而外,研读大乘经典,妙契佛心,净业大进。
       印祖出家三十余年,始终韬晦,不喜与人往来,亦不愿人知其名字,长期昼夜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亦早证念佛三昧。晚年,大弘法化之余,于苏州报国寺方便闭关。1937年,于苏州灵岩山闭死关念佛,关中答一日本人的“近来动静”问题时,答云:“自到灵岩,任何名胜,均不往游,以志期往生,不以名胜介意故。”足证印祖一生行化,以身弘法,道盛德隆,感人至深。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祖德厚流光,终不可掩,机缘成熟,龙天推出。1911年,大师五十二岁,高鹤年居士将大师文稿数篇刊入上海佛学丛报,署名常惭。人虽不知为谁,而文字般若已足引发读者善根。徐蔚如、周孟由诸居士见之,叹誉云:“大法陵夷,于今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见如师者,续佛慧命,于是乎在。”于是,一再搜集印祖文稿,刊为《印光法师文钞》,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及佛学界内部广为印制流通,印祖德名由此而腾誉海内外。
  
       当初徐蔚如持书奉母,躬诣普陀,竭诚礼觐,恳求摄受,皈依座下。印祖犹坚持不许,指徐蔚如母子皈依谛闲法师。1919年,周盂由兄弟奉庶祖母登山,再四恳求,必请收为弟子。印祖观察时机,理难再却,遂为各赐法名,此为印祖许人皈依之始。而《文钞》实为印祖弘法之缘起。由读《文钞》而倾慕大师道德,竭望列于门墙的善男信女,日益增多。或航海梯山而请求摄受,或鸿来雁往而乞赐法名,二十余年,皈依印祖座下者,不计其数。即依教奉行,吃素念佛,精修净业,得以往生西方净土的士女,不胜枚举。
  
       我国近代以来,欧风东渐,礼教陵夷,社会人士莫不以身心活泼为现代意识,遂致身口意三业,放荡恣肆,漫无忌惮。故印祖针砭时弊,力倡竭诚尽敬,惭愧自牧,以培净业行人之福基。生逢干戈不息、战祸连绵之际,而水旱天灾亦交迫迭至。印祖悲心凄恻,广倡因果报应之说,以为因果者,圣人匡治天下、诸佛救度众生之大权。尝语人云:因果之法,为救国救民之急务。必令人人皆知,现在有如此因,将来即有如此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
       有许多乘愿再来的大菩萨,往往是悲心殷重,应劫而生。印祖降生于清咸丰十一年,正值英法驻军攻破北京,尔后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等等。在此华夏忧苦涂炭之际,大师高擎世法行善、出世法念佛求生净土的法炬,抚慰国人破碎的心灵,力敦信众明因慎果,急难苦厄时至诚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以佛法潜消劫运。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上承古佛祖师之血脉,下契近代众生之根机,言言归宗,字字见谛。细读印祖文钞,随时可以感受到印祖为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之婆心,其文字摄受力极强,诚为一大光明藏所流现的诚谛法语。印祖剀切指陈: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出离生死的唯一要道。其与吴璧华书云: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从佛法与众生根机的对应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抉择。
  
       印祖仰承永明大师禅净四料简的旨意,切实觑破禅宗不适现代,难了生死之弊。以为参禅一法,非现今人所宜学,纵学亦只成文字知见,决不能顿明自心,亲见自性,更不可能即生成办,永脱轮回。印祖常云:在昔之世,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皆可证道。即今之世,人根陋劣,知识希少,若舍净土,则莫由解脱。净土法门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净土法门最妙最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全仗佛力,普被三根,一切人等,皆能修习,咸可往生。是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净土法门诚乃如来普度众生之要道,众生即生出苦之妙法。当今之世,纵是已成正觉之古佛示现,决不另于敦伦尽分,及注重净土法门外,别有所提倡。使达摩大师现于此时,亦当以仗佛力法门而为训导,时节因缘,实有根本。
  
       印祖除了以文字般若与讲经说法的形式弘扬净宗外,还建立灵岩山寺十方专修净土道场,亲自立定规约章程,为末法丛林之表范。印祖还创办弘化社,广印经书流通,二十余年,所印各种佛书,不下四五百万部,佛像亦在百万余帧,法化之弘,广被中外。
  
       印祖一生克苦俭仆,注重惜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食唯充饥,不求适口。衣取御寒,厌弃华丽。有供养珍美衣食,非却而不受,即转送他人。如果是普通物品,便令交库房,与大家共享,决不自用。洒扫洗涤,事事躬自操作。受请外出讲开示,虽为备轿,亦不肯坐,以为折福故。
  
       印祖自奉节俭,待人却甚为慈厚。凡善男信女供养的香敬,悉皆代人广种福田,用于流通经籍,救济饥贫。凡闻何方被灾告急,必尽力提倡捐助,悲愍苦难众生,无以复加。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印祖一生淡泊名利,平实无奇,与人出入往来,不谈玄言妙语与神通异奇,皆是平常话多,名闻利养不介于怀。兹列数例:其一,1922年,印祖六十二岁时,正当其任的徐总统题赐“悟彻圆明”匾额一方,赍送普陀山,香花供养,极盛一时。印祖淡然处之,有恭贺者,印祖答以虚空楼阁,自无实德,惭愧不已,荣从何来等语,日后更无一语谈及赐匾事。其二,印祖临往生前,致德森法师信札云:“光无实德,若颂扬光,即是敛大粪向光头上堆,祈与一切有缘者说之。”其三,上海女高中生杨信芳梦中经观音菩萨点示:印光和尚是大势至化身,即赴苏州拜谒印祖,告以梦景。印祖斥曰:“莫瞎说,莫瞎说,以凡滥圣,招人毁谤。此梦更不许汝对人说,否则非我弟子。”上述三例只是印祖一生淡泊平常无数事例之少分,于中可证知印祖之德操非一般人所企及,一代祖师的风范,于平淡中显出璀璨的光彩。
  
       1930年冬,印祖略示微疾,促令办理妙真法师升座仪式,预知时至,多诸迹证。初三日晚,对大众开示:“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初四日早一时半,由床上起坐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讫,即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印祖坐床边呼水洗手毕,起立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走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即坐椅上,端身正坐,口唇微动念佛。三时许,妙真和尚至。印祖吩咐:“你要维持道场,你要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自后即不复语,只唇动念佛而已,延至五时,如入禅定,笑容宛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往生。世寿八十,僧腊六十。
  
       次年二月十五日,印祖示寂一百日,举行荼毗典礼,得五色舍利珠百余颗,精圆莹澈,又有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等,共一千余粒。印祖一生精修净业,最后一着,以生西瑞相垂范,复留舍利以彰德,作末世众生之依怙。四众弟子奉灵骨塔于灵岩山石鼓之东南。
  
       印祖一生潜修实证,淡泊平常,后为龙天推出,以文字因缘作人天眼目,利益叵测,人称大势至菩萨再来。其著作有《印光法师文钞》正、续篇,丙子息灾法会法语等流通于世。
  
赞云:
  幼习儒业,圣学自励。病困知非净土期,精修敛行迹。慧命灯续,末世永归依。
  禀承善导专修旨,宪章灵峰续文钞。德厚流光终不掩,龙天共推示径要。昌明因果挽世运,专弘净土敦儒教。折摄语默皆教化,竭诚尽敬妙妙妙。

至诚顶礼、感恩印光大师!
至诚顶礼、感恩印光大师!
至诚顶礼、感恩印光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 钞 在 线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四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


佛说十善业道经-唐实叉难陀译.rar  

地藏菩萨本愿经 dzj.7z
无量寿经0024.rar
普贤行愿品.rar (54.71 KB)
往生论.rar (43.65 KB)
印光法师嘉言录zip压缩包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zip压缩包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zip压缩包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zip压缩包
印光法师文钞简编zip压缩包
印光大师永思集zip压缩包
净土十要zip压缩包
净土五经一论zip压缩包
净土圣贤录zip压缩包
饬终须知zip压缩包
《竹窗随笔》(包括《二笔》、《三笔》) rar压缩包
龙舒净土文zip压缩包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rar缩包
无量寿经义疏(隋 慧远法师)rar压缩
弥陀疏钞rar压缩
印光大师的文钞,风靡海内外,如果一个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不知道印光大师,没看过文钞,那真的可以说是孤陋寡闻了。这本《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是对印光大师文钞中最最精要部分的摘录,欲得有心了生死者,印光大师的文钞皆应要读。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exe (136.17 KB)
2009-11-25 08:29, 下载次数: 116
可以下载手机电子书哦!
欢迎复制 广为流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15:31 , Processed in 1.152746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