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卷第七】
涅槃降魔咒
阿磨隸 毗磨隸 涅磨隸 瞢伽隸 醯磨羅 若竭裨 三曼那跋提 娑婆他娑檀尼 婆羅磨他娑檀尼 摩那斯 阿拙啼 毗羅祇 菴羅賴坻 婆嵐彌婆嵐 磨莎隸富泥 富那摩奴賴綈
邪正品第九】
佛说,为什么说一至四果圣人可依止呢?因为有四魔的缘故。四魔为;一是魔师;二是魔子;三是邪经;四是邪律。魔子隐现于四众弟子中,破佛戒律,毁谤正法。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分辨是魔说还是佛说呢?众生如何所行呢?
佛说,我入般涅槃七百年后,魔王波旬现世,以有漏之行作无漏身,坏佛正法;即魔王及魔子现四众像,或现一至四果圣人像,或现佛像自称是某佛。佛说与魔说的具体分别是:
魔说经律是,人行布施得成佛道,受人天恭敬。不存在菩萨从兜率内院降生示现之事,如是说者是魔眷属。
佛说经律是,佛久已成正觉,今方示现,为度众生,随顺世间,如是说者,即是菩萨。
魔说经律是,佛降生时十方各行七步,不可信。
佛说经律是,佛出生于世十方各行七步,是方便示现。
魔说经律是,有菩萨降生以后,父母依王权到天祠用旨册封,使各天王礼敬,故名为佛。或说,天先佛后,诸天王不礼敬于佛。
佛说经律是,菩提树下示现佛破魔后,到诸天祠,天王礼敬。
魔说经律是,佛于出家前为太子时,娶妻深宫自乐。
佛说经律是,佛久已离欲,不受诸天妙乐;弟子赞叹,都发心出家修道。
魔说经律是,佛住世时,任由弟子们有佣人、养动物、蓄珍宝、有田地、做生意、储谷米等事,佛慈悲怜悯众生故,佛不戒止。
佛说经律是,佛门戒律严严,除禁止上述魔说事外,还不准驯兽、观星、占相、解梦、习治身咒术和惑人的外道咒术;还不谈俗事、不美容、不伪曲、不戏笑谈说、不穿皮衣皮鞋、不亲近国王权贵、不高声大笑、不妄说长短等是非、不穿美丽衣服、不造不卖不喝酒、不淫乱、不博奕(包括赌博)等。如有出家人这么做,即应还俗。
魔说经律是,世间神为大,菩萨为供养神故入天祠。菩萨入诸灭是,为调伏诸天人。菩萨不能示入外道邪论中去,菩萨斗争不和合,不为国王大臣等恭敬;于怨亲二人中间保持中立,故名为佛。
佛说经律是,菩萨为度化众生随处示现,在示现处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魔说经律是,佛为我解说经律,说恶法中罪不分轻重一样重。佛经就为调伏恶人所说,谁不相信佛说等于有罪。如能信受,就是知足少欲、断除烦恼、智慧涅槃的善法因缘。
此外,我给诸位讲一点,现在世中有人不讲戒定慧,讲相似法度人,有些人上当或痴迷,就是相信语言,不求了义。
佛说经律是,戒相分明,不为惩罪,不为调伏恶人。是让诸比丘、比丘尼远离一切不净之物,得微妙清净,正了经义。佛为度化众生而说经律;否则,此等人不为佛法而出家,是邪见外道弟子,
魔说经律是,佛也是人、肉体也无常变异,不须无量功德所成就;也就是空说无我,世间根本没有真正的佛与佛法。
佛说经律是,佛为度化众生化生示现,实则为无量阿僧祇劫功德所成,常住无变异。
魔说经律是,若有比丘实没有五逆重罪,没有失去戒体;而众人说你犯了五逆重罪,失去戒体,失人身当堕地狱,就等于如此。
佛说经律是,若有持戒比丘,被国王,大臣赞叹,这些比丘是罗汉,不久会成佛。这些比丘说,我不是罗汉,也不会很快成佛。国王仍令人民供养尊重,其国王与人民都有大福报,这位比丘也没有犯重罪;如这位比丘听后,默然受之,则实犯重罪。
佛说经律是,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依法修证,性无烦恼;除不信不修者外,皆可成佛。有人闻佛法信修,持戒不犯重罪,知身中定有佛性,必定成佛。这样的人这样想或说,都没犯重罪,我释迦牟尼就这么过来的。如不随顺此说,为魔说或是魔眷属。
魔说经律是,根本没有四种极重罪,十三上重罪,犯此戒又犯彼戒,三十下重罪,九十一上轻罪,四中轻罪、下轻罪、七极轻罪,无偷盗庙、塔、僧团、常住财物罪等。五逆、断灭想之人,仅是比丘戒一说而已。如有破戒业报,出家人破戒堕地狱,而外道无戒可犯而生天。按此法理,佛说戒也就是吓唬人呢!出家人穿上俗家衣服行淫就没有犯戒,佛住世时也有这样的出家人得解脱或生天。佛所说如犯了最轻的罪,不知不作忏悔,八百万年后要堕地狱,这不是佛在吓唬人是干什么呢!
佛说经律是,犯小戒及至微细,有因有果,当受苦报,期限不尽。四众弟子须知,而加以自身防护;今世若犯小戒不加忏悔和守持,后世就可无恶不作,何况犯佛所说重戒呢!四众弟子不可亲近上述魔说之人。众生虽有佛性,因持戒修行,才能了见佛性而成就佛道。
</DIV> 这里我多讲几句,修行与持戒似鸟双翅,光修行不持戒或光守戒不修行;如同一鸟折单翅,不能飞行,原地扑腾;又如演员演佛像佛不是佛,演菩萨像菩萨不是菩萨,演僧人像僧人不是僧人,假相演修而实无戒。特别是菩萨行人,动一恶念为破戒,等于折断鸟的一翅;光知守戒不知求解脱法修行的人,同为一理。很多人都误在此不得解脱,即生业障或后世业报不得出离。我劝行人持戒而修行,修行而持戒。劝初行人莫当演员而自误,自误而当演员。
佛说经律是,于九部经中或很多经中不说佛性,虽不说当知实有;当知并作说者,其人真佛弟子。
我在讲《心经》时,谈到入深禅定时的一些境界。一些人难理解,说一些经书上找不到,是真的吗?您有缘听到佛说此处经义时,当知人人具有佛性,您就明白自性观世音的实义了。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佛说的九部经中均没有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说经中虽没有说而却实有,犯不犯戒律而获极重罪呢?
佛说,善男子,实没有犯戒律而获极重罪。佛的经典多为声闻、缘觉所说,但证悟者自知众生皆有佛性。在大乘经典中,对世间亦说有我,顺世间故;对出世间亦说无我,诸法空相故;所说中道亦为妙有,须持戒修行方能了悟。为此,不犯戒律,无极重罪。而不如是说者,为犯戒律获极重罪;如说我已成佛,因为我有佛性必当成佛,为犯戒律获极重罪。
诸位应知,虽有佛性,而没有持戒修行,没有了见佛性,故不能成就佛道。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为什么有的比丘犯戒获过人罪呢?
佛说,若有比丘为名闻利养故,谀谄权贵,邪伪欺诈众生。常想如何让四众亲近于我,先让知我是圣人;然后装模作样,善好第一,大得门徒,得大供养,女人敬念。这样的比丘为犯戒获过人罪。如有比丘想建立无上正法道场,住空闲处,未证得阿罗汉,而人都称是阿罗汉,让很多人生起信心。以这样的因缘,让佛门增加很多比丘等四众弟子,教化持戒修行,弘扬大乘佛法,建立正法道场,这样的比丘没有犯戒获过人罪,而是菩萨所为。四众弟子不应亲近供养犯偷盗的比丘;比丘私用供养佛寺之物、佛塔之物、他人寄存修塔寺之物、包括供养僧团之物和常住之物,为犯偷盗戒。这样的比丘下世的业报是,人无男女二根或同有男女二根,为恶根人。四众弟子不应亲近男不男、女不女之人和出家又住俗世有俗事、在家又穿出家人衣服、剃光头等出家人不像出家人、在家人不像在家人之人。真正的出家人对众生应起悲心,不饮酒、不闻香、不妄语,不生淫欲心,乃至动念和梦中,都应如此。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若有比丘梦中行淫犯戒否?
佛说,不也,应生悔和不净想。
这是对初行人而说,不包括三果罗汉以上的人和菩萨行人。
佛接着说,如见比丘经常翘着二郎腿,这样的人不为出家人;如见比丘食肉和食五辛之物,穿蚕丝织的衣服和皮革之物,蓄不净之物等,非佛弟子乃外道眷属。佛赞叹迦叶菩萨是有机智灵敏的人,能分清魔说与佛说差别相之法。随佛所说的人是佛弟子,随顺佛经典的人是菩萨。否则,是魔王及其眷属。
听了本品后,诸位应明白,魔有烦恼斗争之乐,作乐是苦。佛有清净无为之乐,以苦为乐。魔与佛斗其乐无穷,佛不与魔斗,魔军自败。魔子与圣人斗,其乐无穷;圣人不与魔子斗,邪说自息。魔法与佛法斗,其乐无穷;佛法不与魔法斗,邪见自除。魔王、魔子、魔法的反方向力越强,佛、佛子、佛法的定力、戒力、慧力就越强。初行人要培育自己的逆商,转逆境为顺境,安稳精进。菩萨行人要用定力、戒力、慧力三力转反方向力为佛正法道场,直至菩提。总之,在世间有佛无魔,不能成就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