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无相无

[说说布施网] 何为善,何为善男子善女人,何为闻是佛名闻是经受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善得乐报,作恶得苦报,不会没有报应,只是报应有快有慢而已。佛教说“三是因果报应”。依善恶业力的大小,或现世受报,称为“现报”;或来生受报,称为:“生报”;或隔二生以上才受报,称为“后报”。这就是所谓“来早”或“来迟”的不同。如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二折:“休将奸狡昧神祇,祸福如同烛影随;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句俗语的变式较多,且举数例。如明·张景《飞丸记》第十六出:“善恶终有报,只争早与迟。自家押解的便是。世藩丈夫相权,善作威福,缙绅切齿,台谏舌缩。不意天意昭昭,祸来忽倏。

附【善恶无记三性解】
一、善性,于现世来世,为自他为顺益者。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之善根。二、恶性,于现世来世,为自他为违损者。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之恶业。三、无记性,非善非恶为中容之法,亦为顺益,亦为违损,不可记别者。此中有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二种。妄惑之势用微弱,虽无违损自他之力,然其体为妄惑,故荫覆圣道者,又与此惑障俱者,谓之有覆无记。末那识等。其体非妄惑,又非与妄惑俱之法,其自性微弱,曾无损益自他者。谓之无覆无记。阿赖耶识及内根外器等。
发表于 2010-2-9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性】  1.唯識宗把宇宙萬法分為三種性質,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普遍計度一切法,然後顛倒迷執,認為或有或無者,名遍計所執性;萬法皆無自性,不能單獨生起,須靠眾緣俱備,然後乃生,名依他起性;諸法的本體,名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滿十方,具有圓滿成就真實之性,名圓成實性。此中遍計為妄有,依他為假有,圓成為實有。2.善性、惡性、無記性。善性是現世及來世對自他都有益處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惡性是於現世及來世對自他都有害處者,如貪等惡心及惡心所起一切的惡業是;無記性是非善非惡,不可記別之法。

FROM:【佛學常見辭匯】 【善性】
  謂第六識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間、出世間不同。世間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間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眾善法,皆由意根所緣,生成法則,故名善性。(五常者,仁義禮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謂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四弘者,即四弘誓願也。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FROM:【三藏法數】 【善性】  (術語)三性之一。事物性質之善者。有四類:一勝義善,涅槃之體性畢竟安穩者,勝義為涅槃之異名。二自性善,慚愧及無貪無瞋無痴之五法,身性是善者。三相應善,心心所中與彼自性善相應而起,方成善性者。四等起善,自語二業及不相應法由彼自性善相應善引起而為善性者。俱舍論十三曰:「由四種因,成善性等:一由勝義,二由自性,三由相應,四由等起。」

FROM:【佛學大辭典】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慚愧】  慚與愧。慚是對自己德學淺陋,常懷慚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惡受人譏評,生愧心而止惡。

FROM:【佛學常見辭匯】 【慚愧】 p1279
瑜伽四十四卷十六頁云:云何名為菩薩慚愧?當知慚愧、略有二種。一者、自性。二者、依處。言自性者,謂諸菩薩、於罪現行,能正覺知我為非法;內生羞恥。是名為慚。即於其中,能正覺知於他敬畏,外生羞恥;是名為愧。菩薩羞恥、本性猛利,況復修習。如是應知名為菩薩慚愧自性。言依處者略有四種。若諸菩薩、於所應作,不隨建立;而生羞恥。當知是名第一依處。若諸菩薩、於不應作,隨順建立;而生羞恥。當知是名第二依處。若諸菩薩、於覆已惡,而生羞恥;當知是名第三依處。若諸菩薩、於自所生惡作有依、隨逐不捨,而生羞恥;當知是名第四依處。如是應知名為菩薩慚愧依處。
二解大毗婆沙論三十五卷三頁云:慚愧何差別?答:於自在者有怖畏轉,是慚;於諸罪中、深見怖畏,是愧。如是差別。問:何故復作此論?答:阿毗達磨說此二法、展轉相應,其相相似;今欲分別慚愧二種姓相差別,故作此論。謂於自在者有怖畏轉,是慚;於諸罪中、深見怖畏,是愧。復次有所恭敬,是慚;有所怖畏,是愧。如是次第、與前所說無慚無愧差別相違,應隨廣說。

FROM:【法相辭典】 【慚愧財】
  慚者,慚天。愧者,愧人。謂既能慚愧,則不造諸惡業,以為成佛之資,故名慚愧財。

FROM:【三藏法數】
发表于 2010-2-9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22:31 , Processed in 1.141527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