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随佛学

[大德开示] 海涛法师说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60.海神的考验

  有一个穷人,虽然生活困苦,但守戒奉法,专心修行,从不间断。

  有一次,穷人受雇于商人,在船上帮忙清扫和打杂。商人们的船入海采到不少珍宝后,大家开心地张帆返航。船到半路,突然停了下来,无论怎么划桨,都无法前进。商人们看到这种情况,害怕得不得了,其中一个人说:

  「完了!一定是我们采宝得罪了海神,海神要来向我们讨命了!」

  大家听了惊慌失措,连忙跪下祈祷海神放行,只有那个穷人因为平时吃斋念佛,不做亏心事,心地坦荡,就没参与他们的祈祷。

  海神看到船上的情形,一边笑一边想:「你们这些贪心的商人,平时不吃斋念佛,现在才临时抱佛脚。好吧!让我考验一下你们,看看你们的心地如何,如果你们禁得起考验,我就饶恕你们。」

  晚上,船主做了一个梦,梦见海神对他说:「只要你们把那个穷人送给我当祭品,我就放你们回去。」醒来后,船主把这个梦告诉其它商人,和商人们秘密在船舱开会,大家一你一言、我一语地说:

  「原来我们的船不能动,都是这穷小子害的。」

  「对嘛!我平常就看他不顺眼,一副倒霉相!」

  「只要牺牲一个穷小子,就可以救我们大家。」

  「对啊!这穷小子分得的珍宝还可以算我们的,真是一举两得!」

  「但是我们要怎么把他骗去当祭品呢?」

  这时,门外的穷人不小心听到这件事。穷人想了想,平静地走出来对他们说:

  「你们不必讨论了。既然是我害得船只不能回航,就让我作海神的祭品吧!」

  商人们听了穷人的话,高兴极了,马上扎了个竹筏,在竹筏上放一些水和干粮,要穷人独自到竹筏上去。等穷人上了竹筏之后,船果然开动了,商人们拚命划桨,才一会儿工夫,船就远离竹筏而去。

  海神见到这种情况,便卷起一股大浪,把商人的船打翻,使这些坏心的商人个个葬身鱼腹,同时又吹起一阵风,把穷人的竹筏推到海岸边。

  族人看到穷人平安归来,都说是他长期修行而得的善果。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61.造塔的生天果报

  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平日广建塔寺,恭敬供养三宝。

  有一天,长者突然生病,几天后便安详舍报,往生天界享受天福。长者在天界过得快乐无比,他知道自己能往生天界都是因为广建塔寺的功德,他想:「现在建塔寺的工作不知道是谁在做呢?」
 
  他用天眼观察,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妻子。看见妻子一副忧愁苦恼的样子,长者心想:「我在天上过得福乐无比,妻子却为了我而伤心,我还是到人间安慰一下她,让她放心。」

  当妻子见到长者时,心中非常喜悦,赶紧问他:「你是回来跟我再续夫妻缘的吗?」。

  长者很有正念地表示:「现在我是一位天人,不再是凡人了,天人有别,我们不能再当夫妻了。」

  妻子听了,默默地低下头。

  长者说:「看到你继续修建塔寺,我很高兴。如果你将心依靠在三宝上,勤修塔寺,供养三宝,将来必定能跟我一样上生到天上,那时我们就能再见面了。」

  长者的妻子听完这些话,一改过去的忧愁,积极供养三宝、勤修福德,并且将所有功德供养佛菩萨。果然命终后,升到天界,与长者见面。

  长者夫妇感念三宝的恩德,便前往佛陀居住的处所,向佛陀请法。佛陀为长者夫妇开示因缘果报、苦空无常的道理,两人即于当下证得初果罗汉。

  在一旁的比丘们看到这种情形,非常讶异地请示佛陀:「他们两人为何有此福报?」

  佛陀回答:「因为长者夫妇在世时,勤修塔寺,广盖寺庙,而且供养三宝,所以今日得生天上。」

  比丘们听了,都对佛法真理生起无上信心。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62.小沙弥教化强盗

  佛陀时代,有一个从小就出家的小沙弥,他想到自己已经出家很久了,应该去受具足戒。当他要去受戒的时候,老比丘问他:
  「你超过二十岁了吗?」

  「我不知道呢!我不会算啊!」小沙弥抓抓脑袋。

  老比丘说:「那么你要回去问你家人,问清楚了再来。」

  小沙弥说:「好!我这就回去。」

  小沙弥要回家必须经过一座森林。没想到,他一进森林就被强盗抓起来。这些强盗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就准备要杀他。小沙弥镇定地跟强盗说:「我没有回到家里,别人就知道这森林里有强盗,以后就没有人敢来这个地方,甚至村民还会联合起来抓你们,所以,你不该杀我,杀我对你没有好处。」

  强盗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跟小沙弥约定:「如果你不会跟别人说这里有盗贼,我们就放了你。既然你是出家人,就要守信用喔!」小沙弥开心地答应了。

  他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问父母自己几岁,父母回答:「你早就满二十岁啦!可以受戒了,这可是一件大事,我们和你一同回去庆祝吧!」

  于是,小沙弥的家人和亲戚,都跟他回去祇园精舍。强盗看到一大堆人来到森林里,马上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准备洗劫财物。当他们发现小沙弥,生气地说:

  「喂!你明明知道我们在这里,怎么没有告诉你家里的人,让他们不要来?」

  小沙弥说:「我已经答应过你们不会提起这件事,我没说,就是不妄语。」

  当时,所有强盗看到这个小沙弥如此诚信,都被他感动,就将他的家里的人全放了。强盗头子问:「你们出家人好象都很快乐!出家有什么好处呢?」

  小沙弥回答:「出家的生活看起来简单,但其中也有不简单。出家的好处就是不用像你们这样,去做强盗、去抢劫。有钱不一定能让人快乐,随喜也是一种快乐!法喜也是一种快乐!这就是出家的快乐。」

  结果,强盗们都跟他去出家。这群强盗在精进努力下,最后全部证得阿罗汉果。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63.我要当国王

  有一年夏天,一个修行僧和一位婆罗门在同一座山里隐居修道。

  一天,修行僧问婆罗门:「你这样辛苦修业,为的是什么呢?」

  婆罗门得意洋洋地回答:「告诉你吧!我苦修的目的是想来世投身当国王。」

  修行僧听了,知道婆罗门还不能放下执念,却不马上对他说法,他想:

  「我现在对他说法,他一定听不进去,要等到适当的时机,对他说法才有用。」所以修行僧慢慢等待时机来临。

  不久,婆罗门病倒了,医生诊视说他没什么病,只是长期缺乏营养,身体非常虚弱,只要吃些肉,补一补身子,病自然就会好的。于是婆罗门向修行僧哀求:

  「我现在一点力气也没有,请你帮帮忙,去一趟施主家,帮我要些肉来好吗?」

  听到婆罗门的恳求,修行僧想:「现在正是教化的时候了!」

  于是,修行僧要来一头羊,把它绑在树上,然后走进屋里对婆罗门说:

  「你要的东西,我帮你带回来了。你要好好吃一顿,赶快恢复精力。」

  「肉在那儿?」婆罗门问。

  「在你屋外的那棵树上。」修行僧回答。

  婆罗门拖着虚弱的身体,跌跌撞撞地走到屋外,看见树上绑着一头羊。

  他生气地说:「你是要我杀羊吃肉吗?告诉你,我无论病得多重,也不会干杀生这种违反戒律的事!」

  修行僧一听,慢慢的对婆罗门说:

  「你现在怜悯『一头』羊,不想伤害它,却希望将来自己可以当国王。你当了国王后,高高在上,有奴仆为你杀害『无数』的牛、羊、鸡、狗和野兽,让你百吃不厌。你一生气,还会砍下人的头、斩断人的手脚、剜去人的眼睛。你如果真有慈悲心,不会觉得这样太荒唐吗?」

  婆罗门听完修行僧的话,沉默半晌,答不出话来,一会儿,才慢慢抬头说:

  「多谢你费了这么多苦心,引导我步入正道。我会听从你的指点,不再梦想当国王,只想得到正确的解脱途径。」

  从此,修行僧和婆罗门成了一对很好的道友,互相扶持,精进修行。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64.把握生命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曾是一位叫巴都的国王,他和妻子哈雅皇后的感情非常好。二个人约定过:不管那一位先死,一定要回来跟对方说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后来巴都国王先往生了,死后转世去做生活在欲界的帝释天。帝释天为了前世跟哈雅皇后的约定,变成一位俊美的男子,拿着一个漂亮的黄金礼物,跑到皇后的房间。

  皇后看到他,吓了一跳,问他:「你是谁?怎么会在这里?你想做甚么?」

  「我是天上的神。」帝释天说:「皇后!我仰慕你的美貌很久了,希望将这个黄金制成的礼物送给你。但是,皇后,我可不可以要求和妳同睡一晚?」

  哈雅皇后非常生气地说:「我会对巴都国王永远忠心,不会做个背叛丈夫的妻子。你不要和我开玩笑,请回去吧!」说完就把帝释天赶出去。

  过了几天,帝释天又来了,手上拿着很漂亮的铜制品要送给皇后。

  「皇后!这个宝物送给你,你可以答应跟我同睡一晚吗?」

  皇后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专心梳理自己的头发。帝释天又离开了。

  过了一个月,帝释天又来了,拿着一个铁做的宝物要送给皇后。他说:

  「皇后!这是我选择的第三个宝物,送给你!你可以答应跟我同睡一晚吗?」

  皇后忍不住的说:「我不会答应你的请求,你死心吧!不要再来了。不过,我想告诉你,没有人像你这样追女孩子的!第一天你拿黄金,我已经拒绝你了,第二天你拿铜,第三天拿铁……,一天不如一天,这样的追求法,你怎么会成功?」

  帝释天说:「是这样的,我第一天来看你,觉得你好象黄金一样美丽,光彩夺目,所以我送黄金来。隔了几天我再来看你,觉得你老了几天,所以送铜制的宝物给你。现在过了一个月,我带来铁做的宝物。但是我想,下次再来见你,我就不带东西来了。」

  哈雅皇后听了帝释天的话,恍然大悟,对着帝释天顶礼问好:

  「您一定是来开导我的!您是要我把握时间,对吗?」

  这时帝释天才变成巴都国王的样子,对他前世的妻子说:

  「我就是你的丈夫,巴都国王。我遵守我们的约定,来告诉你我现在已投胎在欲界天做帝释天王。希望你体悟无常的道理,不贪求肉体的美丽,赶快把握生命,努力修行。将来你就能生在忉利天宫,做我的皇后。」

  皇后听了他的话,第二天就将皇宫改成佛寺,在里面削发出家。舍报以后投胎到忉利天宫。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65.法鼓传奇

  天宫中有位碧罗太子,他在过去生是一位国王。

  有一天,国王对臣子说:「我想大行布施,需要造一个大鼓,它的声响要能达到一百里远的地方,让远方的人也知道赶来受施。有谁能为我做好它,我一定重赏。」

  臣子们都沉默着,因为要做一个这么大的鼓实在不容易。好长的沉默之后,有位叫匡上的臣子说:「为了报答您慈济万民的恩典,我愿意尽力完成这件事。不过,或许要庞大的费用才能办成。」

  「这不成问题!」国王命人打开国库说:「你需要多少,尽管拿。」

  匡上将国库里的财宝、粮食、生活上的用品,命人用车子载运到宫城外,然后派人四处通知民众:王上洪恩,开放国库,凡是生活清苦的人都可以来领取。除此之外,对那些沙门、婆罗门等,他都派遣贤能的使者把每年需用的份数按时送去。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前来受施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甚至邻国的人民也跟着来接受救济。他们不停地向王宫膜拜,赞仰国王的仁德。

  「仁慈的大王啊!您像亲人般爱护我们,我们愿长远拥戴你,永受您德政的庇护!」

  过了一年,国王召见匡上,问他造鼓的情形,匡上答道:「臣早已造好多时了。」

  「那为什么没听到它的声响呢?」国王诧异地问。

  「请王上出城巡察一番,一定可以听到佛法的鼓声远震。」匡上恭敬地说。

  于是国王带了侍卫出宫去巡察,他看到每一个市镇都很繁荣,人民的生活丰裕,大家脸上都挂着笑容,赞颂国王的恩惠。国王好奇地问匡上:
「我们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民呢?他们又为什么这般欢喜热烈地来迎接我?」

  匡上回答:「臣拿国库里的财宝物品救济国内贫穷的人民,并按时送去僧团中,代替王上供养比丘,后来,邻近的小国闻讯也赶来受施,他们被王上的仁德感动,纷纷前来归附。王上您看到的人民的欢愉,听到他们对您赞颂的声音,就是臣承办的法鼓。」

  国王高兴地赞叹:「你真的为我造了一个绝好的法鼓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66.谁比较厉害

  有一个国王,他生了五个儿子,老大叫智慧,老二叫工巧,老三叫端正,老四叫精进,老五叫福德。这五个儿子各有特长:老大富有智慧,老二心灵手巧,老三长得俊俏,老四办事认真,老五很有福气。五兄弟常聚集在一起,各自夸耀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长处是最重要的。

  有一天,五兄弟又开始争论,越争越激烈,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他们决定:大家分头到别国游历,各自干出一番事业。这样的话,谁的本领大就一清二楚了。

  老大来到一个国家,听说这里有两大家族,本来关系很好,却为了一点小事而结仇,全国没有一个人可以帮他们解开冤结。老大于是想出一条妙计,准备解决这个无人可解的难题。

  他买了许多礼物,送到其中一家,对那家主人说:「我家主人要我对您说:『我们两家失和,是因为下面的人干的坏事,才使我们结下仇怨。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今后应当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这家主人听了老大一番话,颇受感动。他说:「你家主人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想和你家主人和解,但拉不下脸,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中间人。这次你来,我很高兴,请告诉你家主人,我一定按他的话去做。」老大告辞这家后,又买了一些东西,来到另外一家,说类似的话,这一家主人也高兴得答应和解。

  于是,老大出面预定两家主人见面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两家主人各自带着家人聚集在一起,大家握手言欢。等大家追问和好的原因时,才知道这是老大想的办法。两家主人紧紧拉着老大的手说:「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们多年以来一直作对,全国这么多人,没有一个能调解。你一个外乡人凭着聪明智慧,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你对我们的帮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两家拿出了几千两黄金酬谢老大。老大便载着黄金,兴高采烈地回国了。

  老二来到另一个国家。他用木头造了一个小孩,装上机关,按下开关,小孩就会像真人一样唱歌跳舞。老二带着这个木头人到处献艺,并宣称:「这是我的儿子,他会各种技艺。」不久,这个消息传到国王耳中,他下令老二带着儿子到王宫献艺。

  国王和王后坐在楼台上观看。只见这个小孩舞蹈优美、歌声动听,让每个人都看得目不转睛、大声喝彩。忽然,国王发现这小孩对王后做鬼脸,不由得火从心头起,马上下令侍卫拿下小孩,要治他死罪。

  老二连忙下跪说:「这孩子犯了什么罪,大王要惩罚他?」

  国王说:「这小子竟敢当着我的面,对王后眨眼睛、作怪脸。这不是戏弄我的王妃吗?」

  说这话的时候,又看到小孩也对着自己做鬼脸,就更生气了,坚持一定要杀了他。

  老二说:「如果大王一定要惩治他,就让我亲自动手吧!」说完就朝小孩的肩头一扳,顷刻间,小孩变成了一堆木头。

  国王吃了一惊,过了好半晌才明白原来这小孩是木头制成的假人。国王突然感到很羞愧,心想:「自己怎么会跟一个木头小孩计较?」他佩服老二的技艺高强,对老二说:「你的手艺可谓天下无双。我要赏赐给你亿两黄金,作为你的奖赏。」于是老二也带着黄金高高兴兴地回国了。

  老三来到一个国家,当地百姓听说来了个美男子,都争先恐后地前来观看,姑娘们纷纷解下身上的金银佩饰赠送给老三。老三每到一处,都有人请他吃饭,临走时又有人送给他许多宝物。没过多久,老三收到的礼物就堆积如山。他雇人抬着礼物,满心欢喜地回家了。
  老四来到一个国家,准备去朝拜国王,碰巧遇上山洪暴发。在江边,他看见一棵珍贵的栴檀树随着汹涌的江水上下翻滚。老四脱掉外衣,扑进江中,用尽全身力气,把栴檀树拖到岸上。当时,国王正急需一棵栴檀木,老四便把这棵树送进宫中,获得了一百万两黄金的赏赐。

  老五等四个哥哥都走了之后,才慢悠悠来到一个国家。天气太热,他躺在一棵树下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太阳渐渐西移,其它地方的树荫随之而动,只有罩在老五身上的那片树荫丝毫不动。这个国家的国王刚过世,国王没有子嗣,也无近亲。朝中大臣正商议要找一位贤明有德的人当国王。他们四处派出使者,寻访有德之士。这一天,恰好有一位使者从老五休息的地方经过,他见到这一奇景,心想:「这件事有些奇怪,日动影动,自古皆然。为何这位小伙子休息的地方树荫一直不动?看来这不是一个普通人,肯定是上天派他来做我们国王的!」他连忙奔回王宫去禀告大臣们。

  大臣们听说有这种事,便按国王的礼仪准备了车马仪仗,印绶冠服,出城迎接老五。老五便这样当上国王。他派出使者,接来四个哥哥,邀请他们共同治理国家。这五个兄弟各用所长,把这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佛说:世上的人各有所长,只要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终能获得大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67.女智者毗舍利

  从前,舍卫国波斯匿王手下有一位名叫梨耆弥的大臣。他有七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娶了一位聪明贤慧的媳妇,名叫毗舍利。

  当时,舍卫国与特叉尸利国关系不好,经常有些磨擦。有一次,特叉尸利国国王为了打探舍卫国有没有聪明贤能的人,故意出了考题,派一位使者来到舍卫国。

  使者带来两匹马,这两匹马是母子,但它们的形状、毛色、大小全部一模一样。使者要舍卫国人识别那一匹是母马,那一匹是子马。国王和群臣看了半天,没有一个人能识别。当天,梨耆弥回到家中还苦苦地想着这件事。

  毗舍利看到公公下朝回家,愁眉苦脸的,便问出了什么事。梨耆弥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毗舍利听了,淡淡地说:「办别母子马并不困难。放一些鲜嫩的草堆在两匹马面前,看那一匹抢着吃,那就是子马,否则就是母马。」

  梨耆弥觉得毗舍利讲得很有道理,顾不得吃饭,急忙跑回王宫,将这方法告诉国王,国王照此一试,果然辨别出来了。于是,国王下令特把特叉尸利使者请来,对他说明。使者看到答案正确,只好说:「大王所指确实不错,佩服!」梨耆弥为此受到了国王的褒奖。

  使者回到特叉尸利国,国王不甘心,又让使者带来两条蛇。这两条蛇的粗细、长短、颜色都一模一样,但其中一条是雌的,一条是雄的,使者请舍卫国人识别出来,但波斯匿王和朝中群臣都束手无策,怎么也看不出来。梨耆弥回到家后,主动把这件事告诉毗舍利,毗舍利说:「这很简单!将一块细软的棉布铺在地上,然后将这两条蛇放在上面。如果那条蛇在上面躁动不安,摇首摆尾,就是雄的;如果在棉布上静伏不动,就是雌的;因为雌的比较喜欢光滑的东西。」

  梨耆弥马上进宫禀告国王,国王按计一试,果然看出蛇的雄雌。国王召来使者,告诉他识别的结果。使者一看不错,连声称赞。梨耆弥又获得了不少赏赐,并晋升官职。

  使者回国不久,又带来一根大木头。这根木头长一丈,两头粗细相当,看不出树轮,见不到节疤。他传特叉尸利国国王的意思,要求舍卫国人识别出这根木头那头靠近树端,那头靠近树梢。国王和群臣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这一次,梨耆弥没等下朝就回家,他找到毗舍利,将情况说了一遍。毗舍利说:「这更容易啦!把木头放在水池里,近树根的那一头会往下沉,而靠近树梢的那头则会往上翘。」梨耆弥跑回宫中,报告给国王。国王一试,果然试出来了,使者连忙点头称是。梨耆弥又得到了许多赏赐。
使者回到特叉尸利国,详细介绍这一切。特叉尸利国国王说:「如此看来,舍卫国有不少能人,我们不可小看他们。」于是,他再次派使者来到舍卫国,带来了许多珍贵的礼物。使者说:「大王以仁治国,国内贤能之士众多,我们国王非常佩服。希望我们两国和平共处,永远和好。」

  波斯匿王大为高兴,没料到数年来压在心头的忧患和担忧一朝消除,他知道这都是因为梨耆弥的机智解决了难题,于是把梨耆弥召来:「我尊敬的梨耆弥!你真是一位睿智的人,请问你怎么懂得这么多?」

  梨耆弥连忙跪下,说:「大王,请恕老臣死罪!我年迈愚钝,那会懂得这么多。这一切都是我的儿媳妇毗舍利告诉我的。」

  波斯匿王听了很好奇,马上传令召见毗舍利,向她问了很多问题,毗舍利都对答如流。国王非常高兴,封她为公主,并提拔她丈夫做了大官。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68.大龟的因缘

  久远劫前,波罗奈国有一位商主,名叫「不识恩」。有一次,不识恩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入海采宝,经过几番努力,终于采得丰盛的宝物,大家高兴地启程返航,希望早日回乡,好好享福。

  但是,可怕的事发生了,平静的海面下竟藏着一个漩涡,船身被卷入漩涡之中,漩涡中还出现一个面目丑陋的水罗剎!他狰狞地笑着,伸出恐怖的双手捉住船身。

  船上的商人惊慌不已,有的哭、有的大叫。大家拼命摇桨,船身仍然动弹不得。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海天交际的地平线上,一座大岛缓缓飘动过来。

  当「大岛」离他们越来越近,商人们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只背有一里宽的大海龟。大海龟听到商人们的哭号,心生悲悯,于是静悄悄绕过罗剎,不动声色地游到船边。大伙儿喜出望外,争先恐后地跳到龟背上。大海龟趁罗剎笑得忘神的时候,卖力划动四肢,急速脱离罗剎的魔掌。

  到了岸边,大海龟已经累坏了,由于体力透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商人们这时才松了一口气,陆续爬下大海龟的背。

  挤在商人中间的不识恩,才刚爬下龟背,便想用石头砸死大龟。商人们赶紧阻止他:「海龟对我们有救命之恩,你怎么可以杀它呢?况且龟是有灵性的动物,杀它是很不吉祥的。」

  不识恩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赶快找到食物充饥!大家都又累又饿,如果这个岛上没有食物,我们不也是一样会饿死吗?」

  于是,他不顾大家的阻挠,拿了一颗大石头,用力朝海龟砸去。大海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当场就死了。

  忘恩负义的不识恩,撕下龟肉,大口咀嚼,拍拍肚子,他感到满足极了!

  晚上,大家因为太过疲累,很快就入睡了。谁知到了深夜,突然传来「轰隆、轰隆」的巨响,接着一阵天摇地动,灰暗的夜色下卷起一阵沙尘。大家还来不及张开惺忪的双眼,一群大象早已疯狂向他们冲来。这时大家已无路可逃,想再找大龟帮忙,却为时已晚,所有人都被象群踩死了。

  当时的大海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不识恩就是提婆达多,五百位商人后世将成为佛陀的弟子,出家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69.烧身供养的兔子

  佛陀在世的时代,有一位比丘,平时只喜欢与俗家的眷属们来往,不喜欢读经,也无法适应僧团中的生活。于是佛陀让这位比丘离开僧团、远离村落,一个人到阿兰若处修行。

  由于断绝了所有的染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进用功之后,这位比丘很快便证得阿罗汉果,具足六种神通。比丘们感到很惊讶,请示佛陀:

  「世尊,为什么这位比丘到静处独居修行,这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说:「这位比丘在过去生中就已经是如此修行。」

  为了让众比丘了解整个因缘,世尊说了以下的故事:

  久远劫前,有一位仙人独自在山林间精勤修道,日夜精进不懈,感得山中的一只小兔子前来护持。过了几年,山林遇到一场大旱灾,很多植物都枯死了。

  仙人告诉兔子:「这里已经没有东西吃了。我想离开这里,到村落去乞食。」

  兔子听了极力挽留:「仙人!您在这里这么多年了,现在中断修行实在很可惜。请您不要离开,我会想办法供养您。」

  为了让仙人能够安住于山中用功,兔子到处找寻可供仙人食用的蔬果,但它找了大半天,跑遍整座山林,竟找不到一点食物。

  兔子心想:「要是没有食物,仙人就不能继续修行了。」于是兔子决定以自己的身体来供养仙人。它捡拾了许多柴火,回到仙人居住的地方,将柴火点燃,就在柴火燃烧正旺盛的时候,兔子义无反顾地跳进火里,以自己的肉身供养仙人。

  仙人见到这种情形,又惊讶又难过,心想:

  「这只兔子平时就在我身边守护着我,今天又为了不让我中断修行,投身火中,以自己的身体来供养我。这样为法忘身的精神,就像菩萨为了众生,牺牲自己也毫无怨言。我绝对不能辜负它的心意。」

  仙人感恩兔子的舍身为己,悲伤地接受了兔子的供养,精进修行。

  天帝被兔子舍身护法的义举深深感动,于是降下甘霖,解除持续已久的旱灾,使仙人又有了得以维生的蔬果。经过精进不退的修行,仙人不久便证得五种神通。

  佛陀说:「这位比丘就是当时的仙人,而那只兔子就是我的前生。因为这段因缘,所以今日我能令这位比丘远离所爱的眷属,一个人到阿兰若处精进用功,证得阿罗汉果,得自在解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1:20 , Processed in 1.757909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