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其它] 净公上人妙法莲华经讲记三十七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所说的他不能够接受,他建立了这些部派,在学术界称为部派哲学。

  在大乘佛法,你看现在分的派也很多,几乎一个庙就是一个派,比小乘还要来得多,这是过去没有的现象,这今日的怪现象。我们要问这怪现象从哪里来的?你要懂得这些道理,不必说你就明了,为什么?大家不重视教理!换句话说,虽然挂着大乘的招牌,已经不在佛知佛见。目的不是在佛知佛见,那连小乘都不如,他怎么不分派?一个庙里头住众还分派,这几个人是一派,那几个人是一派。所以像这些情形我们都要了解。了解之后,给诸位说,见怪不怪,他当然要这么分,他要不这么分那不各个都成佛了?正因为他在那里分派、分系,所以他没有成就,迷惑颠倒。这就说明小乘部派分裂的因缘。

  第二讲「始教」,始是开始,大乘教义的开始。始教也叫分教。这里面有两种,一种是唯识,一种是般若。唯识是大乘的始教,以《解深密经》第二时、第三时教,教义所讲是「定性声闻」。什么叫定性声闻?不肯回小向大的,很固执的这一类人。另外还有一类就是「无性阐提」,叫一阐提,阐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没有善根。一个是固执的、顽固的笨阿罗汉,一个是没有善根的这种人,这两种人不能成佛,这是大乘始教所讲。这两种在贤首判教把它都合在始教里面,虽然是大乘,对大乘的法理并没有究竟,只是开端而已。为什么?里面还说有不成佛的,哪些可以成佛,哪些不能成佛,它有分别。大乘始教对于法相说得多,对法性说得少,纵然说法性还是属于法相。

  在唯识入门的经典《百法明门论》,我们看到它说百法比《俱舍论》说得多,《俱舍论》是小教说七十五法,大乘讲百法。百法的教义比七十五法确实要圆满多多,所以争论就少了。始教里面讲八识,小教是只讲到第六识,大乘始教讲到第八识,「说有八识,唯是生灭,依生灭识,建立生死及涅盘因」。尤其是讲阿赖耶识含藏种子,「有无永别,是故五性决定不同」,这是唯识讲的众生有五种种性,五种种性不同,所以有菩萨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不定种性、阐提种性,它说这些。所以一分众生决定不能成佛,就定性声闻跟一阐提。像这些教义在经论里面我们能看到许多,贤首大师把它判作大乘始教,这大乘的开始。

  第三讲「终教」,有始就有终,大乘终教的教义说得就比较圆满,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佛说,「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能成佛」。这样说起来,佛说法是不是前后矛盾?从前佛说定性声闻、无性阐提决定不能成佛,现在又说他们能成佛。诸位要晓得,佛过去说他们不能成佛,那在小教里面说、始教里面说的,是勉励我们要修善根,不要学小乘,用意是在这个地方。到你在大乘佛法差不多快要毕业,佛就告诉你,千万不要瞧不起小乘,定性声闻也能成佛。这是怕什么?自己在大乘法快毕业了,贡高我慢,这叫什么?增上慢,瞧不起小乘、瞧不起一阐提,这个障碍了自己。所以终教也叫做实教,就真实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悉当成佛,这才尽大乘至极之说,大乘的教义到了顶头,所以叫做终,所以叫做实。

  在这个阶段,佛少说法相,多说法性,法相是法性变的,能变的是法性,所变的是法相,能变比所变那要重要得多。所以这个时候不像始教,始教偏重在法相上。为什么?你要讲法性人家不能接受,讲法相容易接受,譬如讲百法,很容易接受。讲法性,像《六祖坛经》讲法性,那初学的人确实不能接受,愈听愈迷惑,纵然不迷,能听得懂、听得津津有味,得不到受用。不像法相,法相学了就有用处,为什么?浅显、容易懂,与我们现前生活习惯比较上接近。法性它是纯理性的,好像距离我们的生活习惯有一段距离。到我们精神生活提升、提高,与这个境界相接近,那就可以说法性。所以这个时候多讲法性。纵然是讲到法相,诸位要晓得,也是会归法性。

  譬如讲如来藏,《楞严经》里面讲八识,八识怎么样?「所立八识,通如来藏」。所以《楞严》不是大乘始教,在贤首大师的判教,《楞严经》判在大乘终教里面,虽然是大乘终教,它里面有圆教的教义,也有顿教的教义。我们诸位常常读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你看圆瑛法师在《讲义》玄谈里面他就说得很清楚,《楞严经》的教义正属于终教,兼摄圆教、顿教的教义。这个时候佛讲,「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非一非异,一切众生一性平等,但是真如随缘成立,依他无性」,说当下就是是圆成实。佛法里面讲平等,在这个时候才有平等的意思出现,生佛平等,理事不二,像这些义理也说得很多。这是大乘教义到了终极之处。

  第四讲「顿教」,顿是讲顿超,不涉次第的就叫做顿。像《楞严经》里面「歇即菩提」,这是顿超,一念不生就叫做佛,这当中没有次第、没有阶级。《思益经》里面、《楞伽经》里面都有这个意思,不再谈法相,「唯辨真性」。我们中国的禅宗,尤其是六祖大师所传的,你看《坛经》里面南顿北渐,北传是神秀大师所传的这一支,是大乘终教教义,是终教;惠能大师往南方传的这一支,是顿教教义,顿超法门,所谓是离相绝言。正像《楞伽》所讲,「五法三自性俱空,八识二无我双遣」,全都丢掉、都离开,生心即妄,动念即乖,不生心、不动念就是如如佛。再更进一步,连如如佛也没有,为什么?如果说是有个如如佛还是动了念、还是生了心。心地清净至极,所谓「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顿超。《六祖坛经》属于这一类。

  你看《坛经》里面讲的三皈,我们讲的皈依佛,就这段意思。我们平常讲皈依佛,自皈依佛,什么叫自皈依不晓得,什么叫佛也不晓得。大师给我们解释,什么是法身佛、什么是报身佛、什么是化身佛,都能够了了分明,自皈依佛才是真实不虚,无量功德。要是学会了《坛经》里面的三皈、四弘誓愿,跟诸位说,我们成就是一生,不要等来生,为什么?顿超。小教、始教、终教里面都不是这个讲法,顿教、圆教才是这个讲法。由此可知,圆顿下手就不平常,所以它的成就非常殊胜。我们讲堂诸位同修纵然不是圆顿根性,可是我们天天是用圆顿大经在这里熏习,时间熏久了不知不觉就变成圆顿。所以在这一生是圆得了,也超得了的,要认真。

  第五这讲「圆教」,《华严》是圆教,《法华》也是圆教,圆教的教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昨天我们在《楞严》讲的,「身心圆明不动道场」,这两句话是圆教的教义。在圆教里面讲,十信满了就成佛,十信满了是什么地位?在圆教是初住菩萨的地位,初住就成正觉。初住菩萨所证的境界跟究竟圆满佛位的境界无二无别。禅家也取这个境界,取这分教义,所谓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就是成佛。而十信心满就是见性,圆教初住破一分无明,见一分真性,这是圆教初住菩萨。见思烦恼断了,尘沙断了,无明破了一品,见一分真性,证得一分法身。诸位要晓得,这一分法身证得,法身、报身、应化身全都具足,都证得了。正是经上所讲的,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一时具足,圆初住菩萨都证得。从这个以后他修的行叫修什么行?跟诸位说,叫修普贤行;换句话说,普贤行起码是要初住以上的菩萨。没有证得圆教初住,普贤行只听说而已,我们无从下手。普贤行,跟诸位说,不是大乘菩萨行,是一乘菩萨行,就是本经里面讲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二是大乘、小乘,三是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我们要想学普贤菩萨、修普贤行,换句话说,一定要证得圆教初住位才有资格。

  圆初住是不是我们能证得?要用什么方法来证得?到顿教、圆教可以说不涉次第、圆融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是我们没有到这个程度,还是按部就班,还得爬楼梯,有次第的。这个次第,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一定要按部就班的修学。佛不但把理论、方法讲得很清楚,而且还以菩萨示现榜样给我们看,我们想入这个境界,一定要先学地藏,就好像盖楼房一样,先打地基。盖楼房首先打地基,这个地下室先从这里做起,这就叫地藏。地基不稳固,大楼不能建造,先打地基。哪一个普贤菩萨、哪一个如来不是从地藏学起的?就是你看看全世界这些高楼大厦,你去调查调查,哪一个大厦不是从地基上建立的?你去找一座大楼说没有地基的,你去找找看,看看有没有?所以这个很重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两只腿就立在地上,地是我们的依靠,离开地面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说是先学地藏。

  地藏学成了之后,再学观音;没有地藏,跟诸位说,学不成观音。观音是第二层,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二层?我们在菩提心里面也跟诸位说得很清楚,地藏代表的是直心、至诚心、平等心,这是一乘佛法的根基。观世音菩萨是大悲心。所以地藏跟观音就是代表了菩提心。在修学位次上,三贤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修什么?就是修三菩提心。三菩提心圆满了,这登地,登地就是见性,就是与圆教齐了。所以别教的初地菩萨,等于圆教初住菩萨,别教登地菩提心才修满,圆教特别,就十信心满菩提心就圆满,这个很特别。怎么个修法的?别教是有分别心修的,圆教是无分别心修的,所以他不一样。别教菩萨一不是一切,一切不是一,他分得清清楚楚;圆教菩萨不分别,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所以人家十信他菩提心就修圆满,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圆满了,他见性、他成佛。别教要到初地才成佛、才成正觉,圆教在初住就成正觉。

  这个诸位同修在四教、五教判教、断证对照对照,你就能看得很清楚,后人有画的图表,对照这个图表。开始看清楚了,那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要想办法把那东西变成自己的,这才有受用。所以到见了性之后才是普贤行,普贤跟文殊是一不是二,文殊是智,普贤是行。我们通常讲行解相应,十信心满,我们讲圆教十信心满,就是圆初住,他的解与文殊相应,他的行与普贤相应。他的解我们可以说是妙观察,他的行可以讲平等性,所以说普贤行。在《华严经》里面我们看到,「普贤法界,帝网重重,主伴具足」,这两句话把圆教的教相都描绘出来。在这个境界里面,佛所讲的是无尽的法界,像《华严经》我们所看到的,「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像大梵天「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这个意思,昨天我们在《楞严》说到身圆明、心圆明,不动道场,也说到这样的境界。

  贤首大师的五教与天台大师的四教,实在上说是大同小异,不过是开合不同而已。贤首的小教就是天台的藏教。贤首始教里面有两分,第一个始教是说诸法皆空,这个教义就是天台的通教;第二,就分教的意思,说一切法相,就是天台四教里面的别教。而贤首的终教、顿教、圆教,这三种教义在天台里面的就是一个圆教,把这三种都包括了。由此可知,四教、五教实在是开合不同而已,实际上是大同小异的。讲到本经在五教里面,它是圆教所摄;如果以经来摄教,在这部《法华经》里面,小始终顿圆这五种意思都有,而是以圆教为主。因为圆教的教义最多,在这个经里面是最多,小始终顿的意思有,很少,所以「正属圆教」。这是教摄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后面还一段叫「分摄」,这个分在古时候的翻译也叫十二部。我们中国人把经典区分的单位总是一部一部的,因此怕把这个意思误会了,十二部经大概只有十二部,那就错了。所以后来的祖师就把这个部改作分,这样比较不容易发生误会。十二部是什么?底下注出来,这是「改为十二分」。十二分,刚才给诸位说过,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的方式,或者我们讲体例,一共有十二种。第一种叫「契经」,我们通常讲长行,现在写成文字就是散文,是指长行的题材。契经的意思非常之广大,为什么?下面这个十一种都可以说是契经,契经整个包括了。因为契的意思是「上契诸佛所说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那后面全都包括。经的意思贯摄常法,底下也都有这个意思。所以契经在十二分里面它是总,十二分这一分是总,其余的十一分是别。在有些书里面我们看到叫长行,长行就是契经,但是长行比这契经的意思要窄小,长行什么?不能包括底下全部,不能全部包括,契经是全部包括。譬如长行不能包括偈颂、不能包括密咒,这是很显然的。可是说契经那全都能包括,所以通指始从「如是我闻」,终至「信受奉行」,这是讲的契经。

  第二叫「应颂」,应颂也叫做重颂,应是相应,就与长行文相应。长行文前面讲过了,现在用偈颂再讲一遍,偈颂的意思跟长行的意思是一样的,是相应的,所以叫应颂。第三叫「授记」,授记是佛为弟子们授记,说将来成佛的事情,将来你在什么时候成佛,在哪一个世界,世界叫什么名字,你成佛佛号叫什么名字,佛给你说这些话,这属于授记。授记有个别授记、有普遍授记。譬如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讲的,那就给我们大家都授记。说五五百年之后,末法众生读到《金刚经》「不惊不怖」,这个人决定是善根深厚,过去生中已经于百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那这是给我们普遍授记。我们今天打开《金刚经》来念,确实也不惊不怖。《金刚经》那些话,人家听了真是又惊又怖吗?真的,你要把《金刚经》这个意思讲给外国人听听,外国人真要听懂了,他会恐怖,哪有这种道理?他不相信。我们为什么不惊不怖?听太多了,善根深厚。像这一类都属于授记的意思。

  第四种叫「讽颂」,讽颂也叫做孤起颂,换句话就是长行里面没讲到的,有些意思没讲出来,佛在偈颂里头把这意思补出来,所以这叫孤起颂,也称作讽颂。第五说「因缘」,因缘是弟子们请佛说过去因中之事,或者说一个人的,或者说世界的,或者某一些众生的,共业、别业,各有因缘。第六是「自说」,自说是无问自说。要按照正常规矩,佛说经一定要有启请的。没有请法,佛就自己说,很少,但是也有,不是完全没有。那就是特别的意思,特别的悲心,众生根性成熟了,虽然没有人发问,佛也会说。机缘没到、没有成熟,不问,佛不说;问了,也要看你的程度能接受多少,跟你说多少。像《弥陀经》就是无问自说的。第七叫「本事」,本事是过去生中之事,这本事都是说佛及弟子。第八「本生」,是说佛以及其余众生,往昔舍身受身之事,就是讲生生世世生死之事情,这叫本生。本事是你过去世生中,或者是佛,或者是佛弟子,过去生中所造的种种事业,讲这些。

  第九叫「方广」,方广的意思是说方正、广大平等称性之法普遍利益众生。凡是方广的道理一定是平等法,一定是称性法,一定是普遍利益一切有情之法。第十种叫「未曾有」,未曾有是说不思议之法,超出我们常识、常情之外,是我们想不到的,我们通常讲不可思议,稀有之法。第十一叫「譬喻」,这个好懂,经里面有许多。比喻一定取眼前的事情,像佛讲到数字不可思议的,常讲恒河沙,那是就近举比喻。因为当时佛说法就在恒河流域的两岸,恒河沙谁都见到,常常要从恒河经过,于是佛一说到数字总是提到恒河沙,这是叫我们容易信解。最后叫「议论」,议论就是讲理论,有些深妙的道理直接说没法子说,这个议论是什么?叫辩论,一问一答。没有人问答,佛就是自问自答,自问自答也叫辩论,也叫议论。你看看我们读的《大智度论》,里面不是一问一答吗?谁问?谁也没问,龙树菩萨自问自答,那个方法就叫议论。换句话说,以双方辩论、讨论的性质来发明这个道理。这是佛说法的十二种方式。

  一部经里面往往这些方式都有,像《华严经》这十二种方式全都有。《法华经》里大概也差不多,古人讲《法华经》里头有九种,也有人说《法华经》里头十二种都具足。像这些是佛学常识,我们也应该要晓得、要学习,学习之后,你也就会讲经了,你晓得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式,才能够契机契理。如果要说这部经,这部经当然是契经,就长行占的比例最大,其余十一种都有,到了经文地方处处可以见得到。这个里面有重颂、有授记、有讽颂、有因缘、自说、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譬喻、议论,可以说《法华经》里面这个十二种方式都具足了。虽都具足,它是以契经为主,就是以长行为主,我们这个地方也说了。末后本经「正属契经,若以经摄分,收余十一」,其余的十一种意思都有。今天我们把这一段讲完了。   
   
   

妙法莲华经  (第十一集)  1987  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文件名:08-001-0011

  丁这一段,「义理分齐」。在玄谈里面,这一科是讨论本经的义理,我们一般所讲的教理、教义。分是分别,齐是等齐,在这部经它所讲的义理,在整个佛法教义里面,它与哪些教义相等。天台家的判教,判为藏通别圆四教,这部经在藏通别圆里面它是属于哪一教?可是我们这次讲所依的批注是大义法师的《法华大成》,他老人家的判教是采取贤首五教来解说的,五教的教义是小始终顿圆。在这五教里面,本经与哪一分教义是相等的,这一科主要是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将义理两个字做个简单的介绍,表解里面第一段释明,「义者文之实也,理者事之主也」,义是从相上来分析,理是从体上的说明。在前面我们已经晓得,这部经是属于圆教,圆教的义理究竟是什么,这是必须要明了的。「圣人设教」,不外乎理与事,所谓说「理以统之,义以析之」,义是讲分析。一切经都有它的义理,或浅或深,研修不可不知。理虽然只有一个,随着众生程度浅深差别,我们也可以说,随众生程度的差别,说为浅深不一。由此可知,至理谈不上浅与深,浅深在机。教义广大无边,无量无边的教义总归一个道理,千经万论、无量法门都是归一个道理。因此,一切经的义理既然有浅有深,修学的人必须要辨别,一定要晓得义理究竟在教义上与哪一部分相等齐。

  要想说明这个道理,首先要把「五教分齐」略略的介绍一下,然后再回来看本经的义趣,才能够辨析分齐。所以第二段就先明五教分齐。五教是写在每一条的下面,诸位看这个表一看就明了。但是表所列的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纲领,我们利用这一堂的时间给诸位做个说明。古大德的判教几乎都离不开《大乘起信论》,为什么?诸位看看那部书的名字,《大乘起信》。佛说一切经,尤其是大乘经典,大分两大类,一类是讲相,一类是讲性,佛法可以分为这两大类,不属于相宗就是属于性宗。而《大乘起信论》这部论是性、相都有。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说性、相是二边,《大乘起信论》就是桥梁,把性、相二边联合起来了,圆融起来。因此讲到判教,无论是性宗的法师,或者是相宗的法师,都喜欢引用这部论来做判教的基础。我们在此地说的也就是运用《起信论》里面的道理,来看论里面说的教义有五重浅深次第。这五重浅深次第跟贤首大师的五教是相同的。可是在次序上有点不相同,《起信论》讲的是由深而浅,一开头讲圆教,末后讲始教、小教。而贤首大师判教是先说小教,小始终顿圆,《起信论》里面是圆顿终始小,他们两个顺序不一样,可以说要讲不同的所在只有这点。

  我们依《起信论》来讲,第一个是讲「一心本源」,《起信论》是从根本说起的,一心是讲的真心、是说的理体,本是讲一切万法根本的源头;换句话说,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心所现。《华严经》里面说得很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一心是万法的本源。《起信论》里面讲的一心就是《华严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而清凉大师解释一真法界,他老人家开为四门,这四门就属于一门,所谓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我们通常称作四种无碍法界。说四法界是别说,说一真法界是总说,一真就是四无碍法界,四无碍就是一真法界。可见得在一真法界里面,不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圆教的意思,我们讲圆教的教义。

  这个地方诸位要记住,将来我们读一切经,因为这讲义理分齐是佛学常识,我们看一切经,我们修学一切法门,如果经义修法与这个教义相等,你所修的是圆教。我们自己修的究竟修的哪一教,我们义理的浅深在哪个等级,不能说自己不晓得。好比你在学校念书,人家问你,你念几年级?我不晓得。念了多少年不晓得念几年级,这是胡涂。学佛的人家问你,你契入的义理浅深几何?我不晓得。这正如同你念书,人家问你念几年级不晓得,一样的笑话。这番道理明白之后,自己就晓得现在自己在哪个阶段,同时也晓得高级阶段的佛法如何修学、如何下手,自己就有了入处。否则的话,古德讲经何必要说一个义理分齐?就用不着了。这是圆教教义,我们自己在解门、在行门,如果是与理事无碍相应,与事事无碍相应,你自己应该很清楚你是圆教根性,你是圆修、圆解、圆行、圆证,这在佛法里面最高级的,不但成就高,而且成就快。

  第二,「一心二门」,要记住,二门是从一心里面变出来的,二门就不圆,一门才圆,一就是不二法门,不二才圆,二就不圆。圆人修学的方法,诸位要记住,世间人他有二、三,圆人自己没有二、三;世间诸法对立,圆人一心里面没有对立。我说这些话都是劝诸位要体会最高圆教的教义,希望大家圆解、圆修、圆证。我们读《坛经》,你看六祖大师念念都勉励我们从圆顿下手,言下悟入。这个二门就是《起信论》里面讲的真如门、生灭门。「心真如门」,意思是说「心性不生不灭」,这是真如,真者不妄,如者不虚。如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诸法如义」,如就是这个样子,当下就是,一点都不假,理事不二,性相一如,这叫做真如,真如也就是诸法实相。这样的教义叫做顿教,这里面没有分别、没有阶级,禅宗六祖南传的这一支,所谓叫顿修、顿证,不落阶级,这就是从真如门契入。

  「心生灭门,谓如来藏与生灭和合,名阿赖耶」,这叫生灭门。可见得真如门还能够维持住一真,到生灭门就是本性已变为阿赖耶。阿赖耶识,诸位过去学过《百法明门》,诸位研究过唯识,唯识里面讲的三能变,一变为阿赖耶,二变为末那,三变为前六识,第四变就变万物,这是属于大乘终教的教义。解行能与阿赖耶相应的是大乘终教,为什么?超越这一关就明心见性,转识成智,这个道理我们应当要晓得。终教的教义圆不圆满?不圆满,没有见性。但是行解与阿赖耶相应,说实在的话相当不容易,虽没有明心见性,跟明心见性就隔一层,这是讲到「终教分齐」。

  第三,我们讲「始教分齐」,这就是识分二义,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又分为二义,一个是觉,一个是不觉。觉义是说的「心体离念」,与前面的终教相应。不觉义,不觉就是无明,不觉就是生灭,无明是个动相,无明是生灭相。《起信论》所谓「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就是三细相,三细相就是阿赖耶相,阿赖耶识。第一个是业相,什么叫业相?业相通常讲作无明业相。业是动,迷了心才妄动;觉了,给诸位说,心是不动的,觉相是如如不动。不觉心就动,心一动就叫做业。一动就起转相,转相我们也叫做见分,现相也叫做相分。见分,拿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精神的一部分,相分就是物质的一部分,整个宇宙就是这两样东西组成的,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物质。而精神与物质都是从业相里面变现出来的,所以精神与物质是同一个本源的,追究到最原始那是一心本源。可见得这三细相都不是真的,都是妄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心变现出来的。为什么会变现?不觉变现的,不觉,刚才讲了就是无明,这叫三细相。

  教义,我们修行功夫要与三细相相应,这是大乘始教,诸位要特别看清楚,始是开始!大乘的标准就是这么高。《大乘起信论》那是大乘始教,《百法明门论》是大乘始教,所以诸位一展开,这个怎么这么深?大乘的始教,它不是小乘始教。就好像大学一年级的课本,虽然是一年级,有相当的深度。我们想想,我们所解的、我们所行的是不是与三细相相应?我们读《百法明门》,《百法明门》的宗旨在哪里?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后头再讲百法,一切法这是讲的百法,无我讲的人无我、法无我。诸位想想看,这个教义是不是与三细相相应?没错!这个教义就属于大乘始教。所以百法要是真正的念懂了,入了那个境界,你就是大乘始教菩萨。给诸位说,这个地位在阿罗汉以上,阿罗汉没有这个功夫,也没有这个见解,阿罗汉只懂得七十五法,只破人空没破法空。大乘始教菩萨我法两种执着都断了。这是大乘始教的教义。

  三细相略略的介绍。为什么不觉?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本来真如本性是觉的,为什么会不觉了?几时不觉的?几乎每个学佛的人都会要问这个问题。你现在没有问,现在你程度还不够,到了那个程度一定要问。我们本来都是如如佛,现在变成凡夫,什么原因?好了,将来我们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成了佛,成了佛以后还会不会迷?还会不会又一念不觉,又变成凡夫?这都是问题。不但我们初学同修都有这个问题,都得不到答案,实在讲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楞严经》第四卷,富楼那尊者就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起这无明?几时起的无明?佛在经上全都有解释。但是《楞严经》摆在面前,你从头到尾去看,看看你能不能得到答案?你要是粗心大意,不但看完了还是不晓得,纵然听讲听完了之后还是不晓得。

  我过去有个老同参,也是个同戒的戒兄弟,已经过去了,明演法师,他学佛的态度非常认真,一天拜三千拜佛。当年他自己在一个小小的环境里面阅藏,那个时候《中华大藏经》刚刚出版,他把《中华大藏经》第一集全部读完,跑来跟我说,佛的聪明智慧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可惜有一桩事情他没有说得清楚。我就问他到底是哪一桩?无明什么时候起来的,佛没有说清楚;无明是什么原因而有的,好像佛也没有讲清楚。实在不是佛没讲清楚,而是自己看经粗心大意打马虎过去了。但是诸位晓得,人家是提出这个问题、重视这个问题,可见得他求学有心,也很难得。

  《楞严》会上富楼那就是提这个问题。至于佛怎么解答的,诸位自己去看经,我在这里不要告诉你。我要告诉你就害你,为什么?跟你讲了,你一辈子都不会开悟。这个问题是要你自己悟入的,才是你自己的,那个悟入的人告诉你,害死你。你看禅宗里面大彻大悟,老师已经开悟了,实在讲一句话就可以道破,他为什么不告诉你?逼着叫你开悟,用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工夫,恍然大悟,那个老师说不错,就是这句话。一句话要憋个二、三十年,为什么?悟了之后是你自己的,得受用;老师告诉你,一点用处都没有。为什么?那是别人东西,与自己不相干,这叫大慈大悲,绝不是卖乖。我在今天给你指出在《楞严经》上已经就很不好了,应该告诉你就在《大藏经》里,你自己去找去,这才是对的,告诉你在哪一部经上都有过失。

  这说的是什么?不能真正知道真如万法一体,不能真正知道,心就会动,就会动心。依不觉,这心一动,就叫做业相,依照动就能见,就生一个能见相,这能见相就叫转相,转是转变的意思。转变什么?转变第三个境界相,就是现相、相分,物质的来源就是这么来。由此可知,心物同源。既然物质是从心变现出来,当然物质可以还原,能够归还给见分。我们现在的科学实在讲只懂得一点皮毛,质与能可以互相转变,现在晓得这个理论,也能做到一点点。还不晓得物质与精神可以互相转变,还不晓得这个道理,科学家还没有这个理论。佛法里头有这个理论,这比质能转变又要高一层。由此可知,世间聪明智慧的科学家、哲学家还到不了大乘始教的程度,还没这么大的学问。他们的学问充其量人天小教,到不了大乘始教。

  再看第五段,以三细生六粗,这是以最后,就是境界相,前面不觉义里面的现相,依这个相建立六粗相。六粗第一个(音档中断),这是什么境界?就是「智相」。你看在整个过程当中,绝顶的聪明智慧也才落在这个阶级里。「相续相」,相续是不断,我们实在是生活在相续相中,相续相,给诸位说,是一个生灭相。就好像我们看电影,银幕里面现的相,那个相是什么?相续相,底片一张一张现的相。一张一张连续,速度太快了,我们看不出来。佛给我们讲眼前这个现象,是什么现象?就跟电影影片相一样的。电影的影片,我们晓得,一秒钟二十四张,镜头开关二十四次,我们就感觉不到那个镜头在开关,太快,开得也快,关得也快,看不出来。我们阿赖耶识这个镜头在那里开关,一秒钟开多少次?开二十多万次。你看二十四次就把我们骗得团团转,二十多万次你怎么能感觉得出它是假的?我们现前的境界相就是这个样子,是相续相。

  这个六粗配在八识里面,智相、相续相这是第七识末那识,「执取相、计名字相」是第六意识,「起业相」就是前五识,「业系苦相」那是果报,那一条是果报。执取是什么?执是执着,取就是着相。不晓得一切万相是相续相,是分别而有,是妄想而有,离了分别妄想就没有相。计是计度分别,一切万相哪里有名字?连老子也晓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有名字,名字是人假定给它起的。我们是个人,于是乎我就执着名字相,我是人!如果人家说你是个狗,我们听了就很生气。实际那名字是假的。如果从前老祖宗最初建立取名字,都叫我们叫狗,现在我们听说你是个狗,我们很高兴。所以他名字是假的,名字性空。执取相已经是虚妄了,执取相是依他起性,计名字相是遍计所执性,根本就没有,彻底的虚妄。世间人执着,连起个名字还要动脑筋、还要生烦恼,这是愚痴到所以然。我们在佛经里面看看佛的弟子那些名字,那些都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有很多那个名字太粗、太俗气了,并不雅。人家那个名字与他的心行还真相符合。并不是特别取一个好名字,取一个吉利的名字,在过去还没有这个习惯。可见得民风朴实,他讲求的是实在。这些在经论里面我们都能够看到,在中国古人名字里头往往也能够看到。

  第五叫起业,起业就是造业。底下我这里画的,从智相到计名字相这是小教,小乘教义,所谓四谛、十二因缘,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如果从起业,譬如佛教给我们的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叫我们断恶修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起业,这是人天小教,还谈不上小乘。诸位要把这些道理要明白了,世出世间的教义我们都可以这样的看法。譬如说你读《四书》,你看《四书》里面孔子所讲的是哪一层的意思?也能够体会到孔老夫子的境界。你看看老子、庄子,他们所讲的,接近哪一层的意思。所以古人讲,庄子境界相当于七地菩萨,为什么这样说法?就是懂得教义。他里面所讲的,境界最高的,佛教的教义摆开,与哪个等级相同、相当,能看出他是个什么境界。

  你会看别人当然就会看自己,我们自己心之所思,意之所念,所作所为,与哪个境界相应?我们自己是在哪个等级?这个叫做什么?叫自知之明。人必自知而后才能知人,能够自知知人才能够观机,一看就晓得他是什么程度,我们在这个经教上就要用什么方法给他讲解,他才能接受。讲深了、高了他不懂,讲浅他听了不满意掉头而去,这个道理很浅我不要听。所以经要契机契理。你不懂得教义浅深,你就不能观机。所以教义的浅深并不是在书上这样讲讲,有这么多我也能说得头头是道,这个不行。你懂得之后要会用,你要能够看得出来,一切经展在你面前,你要能够判断。不但佛法,刚才讲的世间一切法摆在面前,就晓得它这个所讲的道理在整个佛法大小乘讲它是合于哪一层。所以要有活用,这一节才不是白讲。这是先把五教分齐概略的介绍出来。业系苦就是六道的果报,这个不必说。

  后面这段要说本经的教义,「次别明此经圆义」,开宗明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功德是相等的。没有这两位檀越的供养,佛就不能在舍卫国弘法;佛能够一心一意在舍卫国弘法,得力于这两个护法的供给,一切没有顾虑。在舍卫国,诸位想想,讲了多少经,利益多少众生。所以说祇陀跟给孤独长者与佛的功德是相等的。如果佛也要来建精舍,也要来筹道粮,佛的心分了,不能专心讲经;祇陀太子也要来上上课,也要来讲讲经,他不能够专心供给,那就乱得一团糟。不是居士不能讲经,居士能讲,兼职,正如同后世的出家比丘在寺庙里也管事情,那是附带的执事,培福,做在家居士的事情,自己本分的事情一定要明了。

  我曾经就想到,如果我们的寺院完全都是属于国家的,出家人没有房地产,出家人没有财富,他就一心念阿弥陀佛,一天到晚阿弥陀佛,他就一心不乱往生西方。出家人有了财产,天天要算利息,那个念阿弥陀佛的心就淡了,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我那里还有事情还没办完,这个地皮又要涨价,他满脑袋是这些,那西方极乐世界也去不成。不但是财产不能要,供养也不能要,供养一律归常住,出家人有什么需要用途的时候由常住来开支,四事供养。出家人在生活有保障,没有忧虑,衣食住行没有忧虑,身上一文不要有,一心在道上。我在民国五十八年,这教育部请我讲演,那个讲题就是「文化复兴与宗教」,我这个构想当时就发表,把这个理想愿望说出来。我们人微言轻,当时听的人很热心,这个办法是很好、很对。也有人找我的麻烦,你要革命,你要我们把财产都不要了,那我来找你麻烦,还有人要找我麻烦的。这是我一点愿望,我一直也就是这么做,所以我们图书馆一成立,立刻就请一些居士组织财团法人,出家人决定不管,我们一心在道上;稍稍操一点心,就有很大的障碍。

  我们无始劫以来,不能了生死出三界,这奇耻大辱,打开《净土圣贤录》,看看别人都往生,我们还留在这个娑婆世界,这是耻辱。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当然是障碍重重。哪些是障碍?我们自己要认清楚,知道这些障碍了,把这些障碍排除掉,那就得自在了。所以我们想到佛是唯有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更无余事,我们果然懂这个意思,果然能够学着这么做,我们这一生决定成就。如果要不信,还留恋在这个世法里面,这一生怎么用功、怎么样勤苦还是去不成。谁障碍自己?自己障碍了自己,不能怪别人,自己放不下,怪谁?佛法里面,我们讲到一乘佛法,何谓一乘?一乘是讲成佛之道。换句话说,我们果然跟佛一样,唯此一事,那就是一乘法。这一生当中只有一个目标,以念佛法门来说,我在这一生当中,只有一个目标、只有一桩事情,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这就叫一乘法。除此之外,心无二念。我自己念到一心,我再劝别人念一心,参禅以明心见性为宗旨,抱定一个宗旨就叫一乘法。

  经上面虽然讲世尊出世本怀妙,我们现在不也出世在这个世间吗?我们的本怀是什么?乱七八糟,里面名闻利养、是非利害,千头万绪,不妙。人家出现于世,就一法一事,就一桩事情,妙!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千头万绪。所以这个读经,看看佛、看看菩萨,再想想自己,比照、比照。如果单是看到佛,对佛这么羡慕、尊敬,佛了不起,那有什么用?佛又何必要我们赞叹?用不着。经里面说出这些话无非是叫我们反省,无非是唤醒我们迷惑。世尊出世妙,我们出世难道不妙吗?从今天起,过去了那不算,从今天开始往后要新生,所谓古人所讲的「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那是什么?那迷惑颠倒,不妙。从今天起看到世尊出世本怀妙,我们要想到,我们出世本怀也要向释迦牟尼佛看齐,也要向释迦牟尼佛跟进。这个话也不必说得太多了,希望同修们要细细去想想,认真的去想想,你把这个道理想通,下定决心,晓得这一生只为这一桩大事,那你就无量功德。

  第二,「放光现瑞妙」,在前面也曾经说了一点,佛以「一光东照,生佛始终,昭然在目」,佛的光明遍照,这是十方只讲一方,一切众生各个见到。这个意思是显示实相理体的境界,证明这是诸佛之所证,而是众生之所迷。特别要记住,佛之所证就是我们的所迷;换句话说,众生之所迷正是佛之所证。生佛界限在哪里?迷悟不同。境界原无二致,不是两样,是一样。心迷了,我们叫染污的世界,秽土;心悟了,我们就叫净土。实际上土有没有净与秽?给诸位说,没有,土没有净秽,净秽在人心。心清净就叫佛菩萨,心不清净就叫凡夫;心清净就光明遍照,心染污就一片漆黑,我们说之为无明。

  佛所证得的境界原来就是自己所迷的境界,这一下觉悟,悟了就不迷。诸位想想,你晓得你迷就不迷了,迷是自己不知道迷,我现在迷了,那就是已经开悟,为什么?你知道迷了。譬如一个人迷路,他要往东面走,可是他走的是西面,忽然又觉得我要往东面走,怎么走到西面来?他知道我现在迷路,迷就是觉,他立刻就回头。真正迷不知道自己迷,知道自己迷的,就是已经开始觉悟了,在佛法里面叫做始觉,开始觉悟。觉悟之后就勇猛回头,所谓是回头是岸。我们就前面这点意思来讲,从哪里回头?从一切事物里面回头,回到自己出世本怀的一桩事,这就行了。世间法也常说,所谓「人非有品不能闲」,身心无事又很自在,这是有大学问、有真功夫的人才能做得到。你要不相信,你到社会上去考察考察,有八十岁、九十岁的,他一天到晚还忙得不得了,你问他忙些什么?那么大的年岁了他为什么不闲一闲、歇一歇?他就不肯歇。《楞严经》上说「歇即菩提」,希望诸位深深的反省,一定要从迷境里面回头。过去迷了,今天觉悟,从今以后再不迷,不迷就叫放光,不迷就是现瑞。这是第二点妙处,妙言之义。

  第三是「曲唱傍通妙」,所谓曲,不是直说,直说给诸位说,众生习气很重,什么样的习气?我们说浅显的话,自尊心很强。你要叫我这么做我偏不这么做,为什么?你叫我这么做我就这么做了,好像我听了你的命令,你来支配我,我的自尊心伤害了,你叫我走东我偏要走西。众生像这一类的可以说相当之多。因此世出世间的教学都不是直说,拐弯抹角的说,委曲婉转的说,希望你能够听得入耳,不反对,细细的想想能够接受,世出世间的教学统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三千年前降生在印度,示现丈六金身,这已经很委屈了。因为佛身相好光明无量无边,你看赞佛偈上说,「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这个相多庄严、多伟大。丈六金身,一丈六的身体,诸位晓得,一丈六不是我们现在的尺,那个时候的尺短。在周朝的周尺就很小,周尺一丈恐怕只有我们现在的六尺,所以丈六并不是现在一丈六很高,没那么高,比一般普通人高一点就是。现这个相就委屈,讲经说法拐弯抹角的,你看看从阿含、方等、般若,说到这个地方才开权显实,《法华》之前委曲婉转的说,这是佛法。世间法我们拿孔夫子做个榜样,你看孔老夫子教学生也是委曲婉转,尤其是生活教育更是委曲婉转。《礼记》一打开「曲礼曰」,你再看看郑康成的批注,凡是礼都叫曲礼,曲就委曲,不委曲,礼就不能成就,要想礼圆满一定要委曲。

  曲唱傍通。在本经里面世尊前面一放光,当然法身大士都明了,佛放光什么意思。可是还有一些将悟未悟之人他不懂,他不晓得佛的意思,这个时候一定要由懂的人来点醒,旁敲侧击。什么人来?弥勒出来了,弥勒跟文殊他们两个是一唱一和。弥勒见到光中瑞相就发问,就提出问题来问,佛答复弥勒的问这才说妙法,这才为众授记。文殊菩萨引证过去灯明佛的故事来答复弥勒尊者,这是两位菩萨这么一问一答,在这一问一答里面这就是曲唱。傍通不是指佛直接说出来,可是他们两个人这一唱一和,全是佛的意思,佛的意思藉他们两个人,好像这一问一答在表演给大家看,让大家明了佛的意思。所以没有这些帮助弘化的人,佛的教学也不能圆满。我们再回头看看,孔老夫子也不例外,当年弟子三千,三千当中这七十二位贤者都是孔老夫子的助教,都是他的助手,没有这些助手跟他一唱一和,孔老夫子的教学也不能圆满,也不能够传衍到今天,影响到千年万世。

  说起教化的功德,可以说是等同,是一样的,佛与孔老夫子只可以说是一个代表人而已,菩萨有责任帮助佛弘化。还有学生跟老师当中老师有尊严在这个地方,学生心里有问题,这个胆大的学生敢问,胆小的学生不敢问。不敢问,他的问题永远不能解决,老师也不能说各个来叫着他,你有什么问题?或者是他不问也跟他解释,这是很少的,有固然有,那不是个常例。同学与同学之间就没有顾忌,可以互相的讨论、可以辩论,甚至于辩得面红耳赤,道理是愈辩愈真、愈辩愈清楚。这总不能跟老师去辩,同学当中可以辩,不能跟老师辩。所以学业、道业的成就,没有老师不行,没有同学也不行。真正是好的同参道友就是天天抬杠子,这好的同参道友,每天都会在一块辩论,辩得面红耳赤不高兴走了,明天碰到又辩论,辩得又面红耳赤不高兴走了。虽然天天不高兴,天天碰面,见面的时候欢喜,离开的时候都不高兴,给诸位说好同学。你们现在没有进步,就是没有这样好同学天天抬杠子。

  我给你们说,我求学就有这个好的同参道友,这是我的经验。每天早上上午见面,大家客客气气、有说有笑的,到晚上一抬杠子,都不高兴回去,到第二天又欢欢喜喜,昨天事情忘掉了。不是这个样子怎么会有进步、怎么会能发现问题?有些问题在辩论当中解决,经过了多少次辩论不能解决的,再一同去请教老师,这是求学。所以曲唱傍通,不但说《法华经》表演得妙,一切经表演得都妙。大乘经典我们往往看到这些菩萨们辩论,《华严经》更是如此,《华严经》里面没有佛说法的,全都是菩萨在说法,菩萨在辩论。辩论得最热闹的无过于《楞严经》,《楞严经》辩论是最热闹的。

  第四是「出定叹德妙」,这条是属于功夫。佛在放光之中,般若智光之下,这个境界可以说完全彰显,我们所谓是一真法界,照得清清楚楚,没有言说、没有分别、没有妄想。在这种境界里面,对于那些已经入境界的人自然是没有问题,这个我们通常照《华严经》来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可是没有证得法身的,实在是没有办法领会得到。如果是在《六祖坛经》的标准上来说,六祖说是上上根人没有问题,不是上上根,这上根、中根以下的都不懂,这境界他怎么会懂?于是乎对于这些人不得已又要用言说来解释,方便开导。诸位要记住,这是方便开导,所有的言说无非方便,诸位要牢牢的记住这句。为什么叫你记住这句?你要晓得,所有言说皆是方便,佛并没有说法,一切言说不可执着,为什么?方便说。不执着才能得其义,会通义旨;执着在言说上那就坏了,言说又成了病。这才告诉大家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你一听到这个话,诸佛有智慧,智慧又很深、又无量无边,坏了,你阿赖耶里头落了这些东西。这都刚才讲的,统是方便开导,给你这样说,知道意思决定不落这个印象,我们自己才能契入境界。真心理体干干净净,有什么智慧、有什么有量无量?要懂这个道理。所以说万万执着不得。佛的言语句句都不错,可是你一执着就成病,不执着就帮助你开悟,所以说千万不可以执着。

  但是我们众生脑袋不行,总是喜欢执着。今天就有人问我,观世音菩萨十二大愿,看到这个本子跟那个本子讲的不同,究竟哪个对、哪个不对?还有三十二应身,这个本子说三十二应,那个本子有出入,到底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你们诸位想想,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我给你讲,统统正确,统统不正确,你不着相统统是正确,着了相统统不正确。看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观世音菩萨没有四十八愿吗?观世音菩萨经上没有说他有四十八愿。这么个呆头呆脑的学佛,那就没法子,要到哪一辈子才能成就?明明经上给我们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说出那些数字开合不同,诸佛菩萨无量无边的行愿,无量无边的行愿阿弥陀佛归纳为四十八,药师如来归纳为十二,通常一般归纳为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十二愿,总要晓得这个道理。这个理要通了,你就不执着了,你就晓得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再也不打架了,心里再也不疑惑,再也不动心,这才如如不动。

  这是说明所有言说全是方便开导。佛的智慧「难解难入」,难在什么地方?我们有心去求解难了,有心想入入不进去。这个有心是什么心?妄心。妄心永远入不到真境界里去。譬如说黑暗,黑暗想入到光明里面,诸位想想,可不可能?不可能。妄心息掉,那真心就现前,就是真心,不必再去找一个真心了。所以诸位要解、要入,懂得这个理论、懂得这个门道就不难。佛在经上说「息心达本源」,息掉妄心就通达到真性的本源;换句话说,佛知佛见不求自然就解了。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读到,你看看六祖答复无尽藏比丘尼的话,「诸佛妙理,非关文字」,非关文字就非关言说,言说记下来是文字,文字是符号,你们想想这个道理。所以在《起信论》教我们,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就难解能解,难入能入,就都不难!可见得我们难在自己有这个障碍,这个障碍不容易突破。而且这个障碍,再给诸位说,只有靠自己突破,任何人都帮不上忙。佛菩萨给我们帮助的就是告诉我们有这个障碍,说明这个障碍,至于如何突破这个障碍那是自己的事情,他帮不上忙。

  佛给我们讲了,我们想想这个道理,道理想通了就要相信,相信自己那障碍是自己造的,破除障碍还要靠自己。佛出现于世,说法四十九年,《法华经》八年是最后的八年。换句话说,在《法华》过去四十一年所说之法全是智慧之门。法华会上的用意是什么?叫你要入智慧之门,目的是要叫你证入。所以放光现瑞用意之所在都是令我们入智慧之门。真正之道,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绝不是我们心思意识所能够达到的,所以叫「甚深无量」。过去委曲婉转说,学生当中有没有悟入境界的,为什么?委曲婉转讲。换句话说,老师的用心还不是叫你现在就证入这个境界,是来诱导你。可是法华会上老师的心不一样,不是过去,诱导已经差不多,到了门口,现在叫你进门,不是在诱导,所以到这个时候是直说。

  虽然是直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是《法华经》所讲的。我们看看法华会上这些大众们,感到茫然而无所措的还是大有人在,由此可知,解入之难。这使我们想到,过去那些人跟着释迦牟尼佛四十一年还有这样的难处,今天我们去佛三千多年,不是佛面对面给我们讲解诱导,而是在记载的经本子里面寻求,我们要说是悟入佛知佛见,要是真能破除难关,诸位想想,我们又是何等人物!所以说若不是善根福德因缘深厚是做不到的。可是善根福德因缘都可以培植,要紧的,诸位要是能信、能解,能真正的发心努力的修学。这是说出定叹德。

  今天本来预定把这段讲完,时间到了,就讲到这一段好了,下面还有六小段。今天讲到此地。   
   
   

妙法莲华经  (第十三集)  1987  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文件名:08-001-0013

  诸位请看表解,丁的这章,「义理分齐」,第三段里面的第五条,「开权显实妙」。世尊在《法华》之前所开出来的课程称之为三乘佛法,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都是方便说。为什么要这样说法?在前面我们也讲过这些道理,教学必须要由浅而深,由近而远。像我们现在的教学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然后才到研究所,我们把研究所比作实教,小学、中学、大学就等于是三乘教,三乘教都是为实教做方便的。佛当年在世的教学也不例外。但是佛法里面的教学不像我们现在世间教学界限这么清楚,佛的教学可以说是因人施教的。当然在教学的初期,毕竟是中下根性的人多,上根利智的人太少。但是纵然是下下根的人,只要他好学,只要他肯学,佛不会舍弃的,跟着他慢慢的来。我们晓得,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就有跟他四十九年的,鹿野苑五比丘就是跟他四十九年的,一直到佛灭度,这个真正是好学生。所以纵然根性钝,也可以慢慢的教他开悟,一定能有成就。

  可是佛的教学毕竟要把他自己所证得的真实境界要说出来,要传达给弟子,否则的话,不是佛的愿望。除非是学生不能接受,不但是四十九年不能接受,佛就住世四百九十年他也不能接受,这一类就是另当别论。诸位要晓得,四十九年、四百九十年都不能接受的人,有没有?有,还不少!哪些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在过去生中,不知道经过多少佛来教我们,生生世世都教我们,教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虽然教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佛还不舍弃我们,这是佛陀了不起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那是我们的恶习气太重,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肯认真的学。不能说不肯学,也常常学,但是学得不认真,不肯认真的学。说你不学,天天也还满用功的;说你学,确实没有一点诚意。真正的学,古德讲了两句话,一个是解门,消归自性,那是真学;行门,这修行的功夫,转识成智,这是真学。我们不在这两桩事情上下功夫,再经过无量劫跟现在还是差不多,纵然有进步,进步得很有限。所以一定要认真。唯有认真的学,权教学完毕了业,这就有资格接受真实法。

  真实法,《华严》讲的真实法,本经也是讲的真实法,我们看《华严》境界里头真实行。昨天给诸位讲的《弥陀经疏钞》里面四土,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就是真实行的果报,也就是真实行的受用,所以那个报叫实报,实就是真实。在世尊一般的教学,到法华会上,我们讲佛说法四十九年,《法华》是八年,最后的八年;换句话说,这些弟子们已经跟释迦牟尼佛学了四十一年,这才进入到《法华》这门,《法华经》是八年。在本经里面,所谓「开三乘之权,显一乘之实」,经上用「三车一车」做比喻,三车比的是三乘,大白牛车比的是一乘佛法。但是诸位要晓得,佛所说的三乘法,乃至于五乘法,五乘是讲人天,都不违背一乘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契理,上契诸佛所证之理,理就是一乘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这才分三乘、分一乘、分五乘,那是众生可度之机,这点我们要认识清楚的。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三就是一,一就是三,五也是一,一也是五,这才是一乘圆教的教义。如果说定三、定二就错了。

  佛在本经里面跟我们说因缘久远,不是一生一世的,生生世世的,我们才有这样的成就。所以我在讲堂也常常勉励同修们,诸位善根福德都非常的深厚,只要我们自己肯努力、肯精进、肯改毛病,这一生就能成就。修行实在讲就是改毛病,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改毛病一听就懂,听到修行好像很玄、很妙的,那是修行人。表示我自己不干这个事情,修行人都带着点轻视的口吻,似乎那都是傻人,都是些疯狂、神经不正常的人。我们把这个名词换一换,肯改毛病的人这就是修行人。天天诵经、拜佛、在礼忏,不能改毛病,这是有问题。这样说再不懂那就没法子。所以开权显实妙。

  第六条说「普授记莂妙」,注意在这个普字,授记是一回什么事情?在十二分教里面讲,佛给弟子们做预言,这个预言不是推想的,不是他有什么能力他会算的,不是,不是算出来的。我们世间人有些神通要靠数学,能够推算。佛是五眼圆明,每个众生过去世,过去世的过去世,未来世,未来世的未来世,佛都看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会差错。所以我们要碰到佛,问问我过去世如何,他也会跟你讲得很清楚,你过去世怎么样;问问未来如何,他也帮你来生来世情形也跟你讲得很清楚。佛不要算,也不要看相,也不要算命,佛所见的是现量境界,不是推算的。佛要给弟子说,你什么时候在某个地方成佛,在那个世界成佛,世界是什么名字,佛号叫什么名字,以及当时教化众生的情形,这就叫授记,预先告诉你,这叫授记。

  佛在法华会上普遍为一切众生授记,这是在过去教学,其它经典当中所没有的。其余的经典里面有授记的,是为他某些弟子授记,而不是为广大的众生来授记,法华会上妙妙在这个地方。佛在此经所谓是「说三周法,授三根记」,就是上根人、中根人、下根人普遍的授记,像经上说的,「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就是普遍授记。你念一声南无佛,这个种子就是你将来成佛的第一个亲因缘。当然佛给一切大众授记,不是说现在就成佛,你曾经念过一声南无佛,你将来决定成佛,时间早晚的事,这是普遍授记,确实是这个样。佛的大弟子当中,有一个是,什么人我一下想不起来,他跟佛出家的时候,佛就叫这些罗汉们看他有没有善根?罗汉的神通能看五百世。大家一看,五百世当中都没有善根,他怎么能出家?佛就告诉大家,他说你们五百世的能力当然看不到,他在无量劫前是个砍柴的樵夫,在山上遇到一只老虎,老虎要吃他,他没有办法,爬到一棵树上,叫了一声南无佛,就这一声南无佛的种子,佛说今天在我会下成就。那一声南无佛到无量劫后遇到释迦牟尼佛,他得度了。

  所以佛门当中普劝大家要念佛,不管他是有意、是无意,只要他念一声佛号,这个佛号的金刚种子在他的阿赖耶识里面永不磨灭,因缘际会的时候一定有成就。诸位要是把《法华经》念念,这些道理明白,你跟那些一切外道就不会生气,为什么?晓得他们将来都成佛。天主教,佛,嘴巴里一个佛就行、就可以了,他将来就成佛。毁谤佛也没有关系,毁谤是要受罪报的,佛是金刚种子!他的罪报受完了之后,这个金刚种子还是成佛,决定成佛。只要他耳朵里听了一声佛号,眼睛里看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看到一句佛菩萨名号,就成功。这是佛在《法华经》给我们授记的,妙!所以我们看看那些外教,说实在话都是未来佛。反而不信教的不大容易,他印象淡薄,他也没有赞叹,也没有毁谤。这些外教拼命攻击佛,好,那个种子增加得多,印象深刻。何况现在这些外教偷偷的都在看佛经,他怎么会不成佛?当然要成佛的。这就是普遍的授记,所谓是「凡所见闻,无不成佛」。

  我教给这些在学校念书的同学们,有方便接引,现在学佛这个风气很普遍,风气开了,你在学校里面念书就可以挂一串念珠,这一串念珠挂在你身上就度无量无边的人。为什么?人家一看过去,阿弥陀佛,就行了,就度了他。谁看到谁会念,你看一点也不费心,也不费力,又不费唇舌,都叫人成佛。你这个功德好大,为什么不干?千万不要以为,念珠挂在脖子上,这是大法师的行为,我们可不能挂。好了,你把你度众生的机缘给断掉了。大乘佛法里只要与众生有利益的,什么事都可以干,谁说不能挂?诸位要明了这个意思。你度的那些人,将来你成佛了,他们都是你手下的大弟子,为什么?是你给他做因缘,你给他种的因!这是我们在《法华经》里面见到的,一阐提也有佛性。一阐提是印度话,翻成中文意思是没有善根的人。在《法华》以前,佛有拣别,一阐提不能成佛,没有善根他怎么能成佛?到法华会上佛才说出,一阐提也有佛性,一阐提也能成佛。他业障深重,他要把罪报报完之后,回头向善,还是会成就的。所以在《法华经》里面讲,没有一个众生不成佛道的。所以讲到真正的平等是在法华会上,《法华》以前那一阐提不能成佛就不平等,不是真平等,法华会上才是真平等。

  第七条,「佛慧平等妙,宝塔出现,乐说请问,如来三变净土」,示现染净不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这是真正的平等。「入塔就座,除生灭之见,无去无来,无冤无亲」,这样「平等大慧」是一切众生人人本具的,这是真心的相状。我们讲不平等,妄心里面才不平等,真心里面是平等的。妄心起作用的时候,真心并没有失掉,诸位要记住这一句。凡夫起作用,真妄和合,离了真哪来的妄?妄从真起的,迷了真就叫妄。真好比是个人身,妄好比是影子,影子能离得了人身吗?离了人身就没有影子。有人身可以没有影子,有影子不能没有人身,有真没有妄,有妄必定有真。佛叫我们开悟,悟就是断妄。迷里面第一个迷结就是不平等,不平等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我执。有我,给一切境界上不平等,我总比别人要强一点,别人都不如我,一切的烦恼、执着都从这里生的。

  大乘佛法一入门就要破我执,大乘《百法明门》,诸位都晓得,这是大乘入门的一个教科书,它的宗旨就是破人我执、法我执。我们《百法》念了,人我执、法我执破了几分?我看现在有许多教学不但没有破,学了百法,又增加一百零二种执着,这不糟糕了吗?百法里头一百条,执着这一百条,后头有人无我、法无我两条,执着这两条,不但没有去掉还添了一百零二条,你说糟糕不糟糕?这样的修学,诸佛看到,你想他怎么不流眼泪?这样的修学,再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我跟诸位说还是老样子,不会有什么进展的。佛法是教我们明理断执着,明理就是恍然大悟,开悟!不是要你分别,不是要你执着,不是要你这个心里装得满满的,不是的。而是教我们本来无一物,才能明理,无亲也无怨,无佛也无众生,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净无染,这才是真正平等契入一真的境界。诸位能这样的学,与十方三世诸佛有什么差别!大乘佛法里修什么?就是修这个。

  所以我常常教诸位,平等心先从怨亲平等学起,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一关突破了成功一半,再修生佛平等,无生无灭、无来无去,那就好办了。怨亲这一关突不破,第一关突不破,后面全都办不到。诸位想想,我们只是嘴巴里说的是学佛,是不是真认真的干?是不是真学?真学就要从怨亲平等学起,从净秽平等学起。《法华》这么讲法,《华严》也是这么讲法,《华严》十住菩萨修平等心,太重要了!初住是大乘法里面入门,大乘法里头一年级,心不平等就没有法子入到这个境界。换句话说,心不平等,了义经典我们读了、听了还是不了义。何谓了义?平等是了义,不平等就是不了义。所以你心平等了,看《阿含》小乘教的经典,看人天教的书籍,乃至于看幼儿园小朋友念的小狗跳、小猫叫,都是了义,为什么?心平等。

  过去禅宗祖师勘验学人,举起一个手来,我这手像不像佛手?再伸出一条脚来,我这脚像不像驴脚?这个人头脑有问题,颠三倒四,一下那么高,一下又掉得那么低。这个说明什么?上跟诸佛平等,下跟畜生平等,不二,考什么?考平等。这种勘验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所以在勘验的时候,你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还是三十棒。为什么要打你三十棒?道得、道不得都是情见,没有入平等境界。所以不管你怎么答复,反正三十棒吃定了,就是这么个道理。情见断尽这个勘验才算及格,本具的平等大慧才能够现前,与佛祖无二无别,佛慧平等妙。

  第八句里面「开迹显本妙」。这在本经是有一大段公案,在法华会上,释迦牟尼佛「本门弟子从地涌出」,弥勒菩萨一个都认不得。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又是娑婆世界的后补佛,这一个都不认识,他是真不认识还是装着不认识,咱们就不晓得了。在我们想象当中,大概是装作不认识,不是真的不认识。这些弟子是世尊多生多劫以前的弟子,他方的弟子,今天佛讲《法华经》,老师讲《法华经》了,都来参加这个盛会,从哪里来的?不是从天上来的,是从地底下出来的。地底下出来的代表的根本,所以它有表法意思,表本门的弟子。因为一般人对于眼前的都有执着、都有成见,某人是佛弟子,过去的弟子、他方的弟子不相信,就怀疑了。经里面举比喻,父亲年纪小,儿子老大,那世间人能相信吗?怎么说父亲年纪小,儿子岁数大?过去生中的儿子,父亲现在一转世了年纪很小,那个儿子修行成道了,他一下冒出来他已经几千岁了,父亲算算才不过几十岁,儿子几百岁、几千岁,很难叫人相信。

  所以佛在本经里面说「寿量品」,这也是「寿量品」之来源,为什么佛要说这一品?显示世尊他的本门实在是非常的久远。绝不是三千年前示现的八相成道才成佛,那就错了。像佛在《梵网经》里面讲,他这次到这个世界来示现成佛八千次了,可见得讲到本门太远了。实在讲《梵网经》里面讲的八千次,还是最近这个阶段,来了八千次;其实还远,我们在大经里面看到的,原本不可思议。我们所看到的是这个时代释迦牟尼佛教化的这些弟子,我们就拿《梵网经》来说,我们所看到、所接受的,是第八千次教化的这些弟子们。在这以前佛所教化的?那些弟子我们见了面一个也不认识,我们也不会承认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实际上那是前期的学长,我们对于老师教学的历史一无所知,所以一接触到莫名其妙。这不但佛法里头是久远劫以前的事情我们不能解答,我们眼前的事情就有很多的事情是类似的。

  譬如说二次大战中日战争,那种凄惨的状况,今天的年轻人有几个人知道?你们是大战之后出生的,讲到大战之前的事情一无所知,记载里头读一读,半信半疑。不过是三十年前的事情,可是三十岁的人他就茫然无知。我在南京念书,是抗战以后到南京去的,复员到南京去的,我们学校是男生学校,没有女生。到台湾来校友会,我一参加校友会,里面有一大半是女生,这奇怪了,原来还以为他们带了太太,结果都是校友,真是莫名其妙。原来我们学校在抗战以前是男女生都有的,不知道,这不过是相隔抗战是八年的事情,这就是做小孩对于学校的历史不知道。八年前这个学校男女生都收的,八年后不收女生了,所以我们脑袋里一个观念,学校没有女生。跟这个情形相类似。所以何况久远劫之前,再要讲到他方世界,释迦牟尼佛所教的这些弟子,我们怎么会认识?这是讲到本迹,迹是迹象、眼前的,本是过去的本事。到法华会上佛才把他的原原本本说给我们听,他教化众生,成佛以来,不是这一生。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无量寿,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也是无量寿,佛佛道同,佛佛平等。

  第九句说「六根清净妙」,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给诸位说,把六根上面那个妄情(就是虚妄的情执)离开,六根就清净妙。我们眼见色,见性妙,清净,眼识不妙、不清净;耳闻声,闻性清净妙,耳识不清净,不妙。我们现在起作用,六根就是清净与不清净和合,是这么一个状况。如果把不清净的那边离开,妙极了,给诸位说法,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就妙极了。本经里面说,「五种法师,于此妙法,会旨情忘」,我们一般讲得旨归宗,如来的真实意思觉悟,情执都能够离开,「根尘两净」,圆满功德。也可以这么说,整个的佛法无非就是叫我们恢复本妙而已。我们本来妙,现在还是妙,将来还是妙,在这六根清净妙永远是不变的,在圣没增加一分,在凡没有减少一分。唯识学里面讲的阿赖耶识真妄和合,刚才跟诸位说,妄从真起,觉了就不妄,不觉叫做妄,觉了那个妄就不叫妄。我迷惑了,我晓得迷惑,晓得迷惑就不迷了,不晓得才迷,晓得就不迷了。我迷路了,你知道我迷路,到你口里说出迷路你就不迷,你已经觉悟。所以佛教给我们,觉妄,妄就是真,真妄原来不二,迷的时候真妄是二,觉的时候真妄不二,不二就是纯真。这个意思很微细,要细心去体会。六祖说了,不二才是佛法,不二是清净法,不二才是妙法,有不可思议的功用。凡是了义经一定要说这个道理,为什么?这是究竟了义的开导。

  最后一条「智行相成妙」。这个意思跟《华严经》里面所讲完全相同,行要智行,就是一切的行为要与般若智慧相应,就叫做智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智行,完全与般若智慧相应,五十三参森罗万象,种种不同的境界里面显示善财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显示善财童子入不二法门,这个叫成就。我们要不懂这个义趣,看看五十三参很热闹,像看小说一样的,善财去拜访这位、拜访那位,看看他的环境,看看他周边的人,跟他谈些什么话,接受他的招待,善财童子处处去观光、去旅游,观光旅游。凡夫眼光里面看到观光旅游,实际里面人家是入不二法门。我们要到善财童子那样,你到全世界各地方去观光旅游,入不二法门,那要参学。所以参学的资格,在大乘法里面心境不二才有资格参学。还二法里头你凭什么参学?《四十华严经》你看看经题目,「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头一个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不二法门。善财入的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入的是一真法界,入的是不二法门,五十三参显示法法不二,是这样的境界。

  一切法里面都是六根清净妙,一切法里面都是智行相成妙。智能增长是智,六根愈清净是行,智帮助行清净,清净行帮助智能增长,相辅相成,智行相成。这一句实在是确实善财童子所修的,事实全同《华严》,这才讲到圆满,才讲到究竟,也才讲到实际不落空。理论与我们日常实际上的生活融成了一片,理论是无尽的智慧,生活的行为是无障碍的清净行,不是无障碍的染污行,是无障碍的清净行,善财童子所表现的,这才真正叫大自在,圆满的功德,究竟的功德。总而言之,全经的开示都是显这个圆满的义理。可是这种道理若没有相当的智慧不能了解。智慧叫做照,第六意识叫做思惟研究,那不行,落在思惟研究里面没有办法了解经义。你想要了解经义,一定要智照,依文字起观照才能开智能,才能明了经中的义趣。在表法上来说,本经也是先以文殊菩萨创始,经文一开端就是文殊、弥勒菩萨两个人对话,弥勒起了疑问,文殊为他解答,这是代表的大智。说到行门,跟《华严经》又没有两样,以普贤妙行做为全经的结束。所以你看《华严经》也是如此,文殊菩萨开头,普贤菩萨结束。《华严》是释迦牟尼成佛最初说的,《法华》是世尊灭度之前最后说的,一始一终摆出这个架式就很相像。

  讲到真正的修行,确实要靠自己,自己对于佛能够信得过,对于教理能够正确的理解,自己发愤勇猛精进,把自己一身的毛病要下最大的决心把它改掉。古人读书懈怠,有悬梁刺骨,这是什么样的决心,他能成就。佛经里面长爪梵志,读书十八年连剪指甲的时间都没有,你们想想人家是如何发愤,不是偶然的。我们今天讲不如人,什么地方不如人?精进不如人,我看除了这点之外,没有什么不如人地方,不肯干,不如人。如果肯干,个个成佛,人人作祖。本经里面我们见到,「药王焚身,观音圆应」,都是依圆理而起妙行,依妙行成就妙德,智与行相应,所以才成就圆满的妙果。这些都是我们的榜样,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佛经好处非常之多,不但说理清楚,修行的方法讲得清楚,往往都举出榜样来给我们看,使我们有所取法,这在教学法里面讲是最圆满的。拿今天来所谓说建教合作,讲堂里讲解了,工厂里就实习;佛法是理论讲堂里给你讲清楚,你看看在生活上有菩萨来做榜样。《华严经》里面善财做榜样、善友们做榜样,《楞严经》里面二十五位菩萨做榜样,《法华经》也不例外,也是诸菩萨现身说法给我们做榜样。

  说到这个地方,我也经常勉励同修们,诸菩萨当中,我们最有缘分的是观世音菩萨,诸菩萨里面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观世音菩萨,那就应该以观世音菩萨做典型,做我们的模范,我们就跟他学。可是观音三经散在三大部里面,诸位必须要了解,《华严经》里面「观自在章」,是自行化他都具足;《楞严经》里面的「圆通章」着重在自修,虽然讲三十二应,重点在自己的修学;而「普门品」所讲的全是讲化他功德,菩萨的利生事业。所以我们要看观世音菩萨的全貌应当把三经合起来看,才看到菩萨自己怎么修,怎么样教化众生。这个三经流传得最普遍的是「普门品」,正因为「普门品」流传得太普遍了,把那两部给忘掉。所以对观世音菩萨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凡是有苦有难就依靠观世音菩萨,这是大错特错了。求观世音菩萨的,灵的少,不灵的多,于是乎就不免产生毁谤。这是什么?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全貌,发生错误的见解。你这三部经都看了,才晓得不是这么回事情,而是教我们效法观世音。

  观世音是谁?原来就是自己。自行自己享受,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自享受;度化众生,《华严经》里面讲,「等随顺一切法界」,以平等心、以三十二应身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观自在、观世音。对自己来讲观自在,对他来讲观世音。真正了解众生一切苦难的根源,菩萨大慈大悲,为众生解脱苦难。什么人能够解脱?相信的就能解脱,不信的不能解脱。相信的,菩萨跟你讲这个方法,跟你讲反闻闻自性的方法,你要能够接受,照这个去修,什么苦都解决了。为什么?你也入一真法界了,你也即凡圣见实报土。可见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不明这个道理,一昧还迷信,我有苦有难,天天烧香祷告磕头求观世音菩萨你来保佑我,哪有这回事情!这种修法,说实在话,于精神上麻醉一下,求得一点自己安慰自己,有没有用处?没有实际上的用处。这就是不解经义,盲修瞎练。三经都是教我们修学,是要教我们把自己修成观世音菩萨,这样于十方世界所有修观音法门的这些菩萨统统是感应道交。为什么?心相同、愿相同、行相同,他才能起感应道交。心不一样、愿不一样、行不一样,怎么会起感应道交?不可能的事情。

  下面这有几句,我们念一念,「总摄时机方便」,这是在义理上说明本经的圆义,总摄时机,五时八教一切根机无不摄受。到下面这个表,给诸位讲,就是今天印的这张,「教所被机」,就会讨论到这个问题。「总括全经十义」,这里面列的十条是《法华经》的义理,说的道理再多,不外这十类,不外这十条。依圆理起妙行,理一定要懂,然后我们起心动念、一切的行为都能与这个理相应,这就是妙行。理与我们实际的行为能够相应,合而为一,叫依妙行成妙德,无量无边的妙德是从行门当中成就的。所谓妙德,我们把它具体的说,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般若、解脱意义又有四净德常乐我净,这才是达到学佛究竟圆满的愿望,才是真实的收获,究竟圆满的收获。

  这部经这样讲下来,大概也总得要四年到五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也不算太长,假如诸位能够依这个进度来修,这部经讲完,你们诸位都成佛了。这是成佛的经,花个五年就成佛,这了不起!一般讲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诸位用五年就成佛了,再快也不过。实在讲果然是能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确实应该是这个进度。本经里面讲龙女八岁成佛,这八岁小孩都可以办到,那我们怎么还办不到?所以要紧的是理要透,这点很重要。理要透先心要平等,心不平等理没有法子透,平等心才能透理。理透了行才妙,行妙了德才成就。好,今天讲到此地。   
   
   

妙法莲华经  (第十四集)  1987  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文件名:08-001-0014

  前面将本经义理概略的介绍过,接着这段要说明的是这部经究竟对哪些程度人来说的,也就是说明什么样的根机才能够适合《法华》的教义。这个说法一定是要有对象的,老师教学一定要有学生,什么样的经典适合于哪一类的学生,这是我们应当要辨别的。第一段里面就释名,解释题目的名称。「圣人说法,必有所为之机」。机有二,一种是通,一种是别,「通则普收一切」,「别则拣其当机」。这个里面讲,第一条就是说明「教所被机」的意义,圣人是指佛菩萨,佛菩萨说法一定有接受佛法的对象。接受佛法对象的人里面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就是我们通说,佛是平等对一切众生而说,这个叫做通途。因为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然有佛性当然就可以接受佛法;换句话说,佛菩萨说一切法,一切众生各个都是佛法所被之机。话虽然这样说,佛心是平等的是不错,可是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有利根、有钝根,有过去生中曾经久修佛法,有过去生中不闻佛法。因此在教上讲是决定平等,没有话说,机上讲那就差别很大。因此就有第二类的别,拣其当机。

  凡是古德讲经,或者是批注,玄义里面讲到的教所被机都是着重在别机上,通的无需要多说话,都是注重在别上。所以说「别则拣其当机」,哪一类的根器最适合于这个法门,这是要拣别的。在一般的拣别,所谓有五种接受佛法比较上困难,这五种我们也要把它记住。记住,不但是将来诸位教别人要懂得观机,特别重要的是要自己反省,我们自己有没有资格来承受佛法,这比什么都重要。第一种是依文解义的人,这个佛说不是机,他喜欢钻在名相里面,望文生义,以为他就了解。换句话说,这在四依法里面是「依识不依智」,在拣别非机里面列在第一条。可见得佛法不可以望文生义,自己以为懂得、以为通达了。第二种是「高推圣境者」,这是什么?就自卑感太重了,一讲到诸佛菩萨,我业障深重我怎么能成佛?诸位要晓得,有没有这些人?很多,我就遇到不少。朋友当中劝他学佛,我这一身业障,我哪有资格学佛?怎么劝他他也不敢,连佛门他也不敢进来,总觉得自己亏心事做太多,不敢回头、不肯回头,如其说不肯回头,是不敢回头、不敢学佛。甚至于已经入门的这些道友们,也高推圣境,譬如说念佛,我下品下生就够了,我就不错,上品上生我没有分,我不敢想。这个错了。说实在话佛法的道理他不懂得,才有这种错误的见解。

  第三类也不是学佛的根机,是什么?着空,顽取空,所谓是恶取空一类。听到佛法里讲空的,他说什么都是空的,万法皆空。实际上他空不空?他一点也不空,他把善法都空掉,恶法他不空。这一类叫恶取空。古德常说「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所以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前面就说得很清楚,古人不轻易讲《般若经》。为什么原因?就是怕听的人发生了误会,执着空,这个病就太大了,执着有的病好治,执着空的病难治。所以江居士说,不讲《般若》也不行,为什么?不讲《般若》总是不能成就,讲《般若》又怕人误会,事实在是很难。所以他主张《般若》要讲,要深讲、要圆讲,圆就是讲圆满,不是讲一部分,讲一部分怕人发生误会。你把它讲周全、讲得有深度了,才不致于发生误会。这是第三类的。第四类是「自恃天真」,佛法里面常讲,譬如《证道歌》里说,「绝学无为闲道人」,我还要学什么?我不要学,什么都不要学,我清闲自在,我就是佛。实际上烦恼并没有断,自以为天真,这也是大障碍,这样的人他不肯精进、不能好学。第五类的是固执成见,先入为主。

  诸位想想,这五种实在是不少,哪一类为数都甚多,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说随时随地都见到。这五种见解的人,不但是《法华经》他没有分,任何一部经典、任何一个法门,可以说他都没有分。即使他学佛了,他学了一辈子也不会有长进,这是自己有障碍。在一般讲除了这五种,都是佛菩萨所加持之善机,就是良好根性之人,都可以修。利根的就进度快、入得深,钝根的就渐渐的来,由浅而深,一定都会有成就。所以这五种我们自己一定要仔细的去检点,自己是不是这五种人?这表解上就是第二段的五种。别人是不是这样我们不要去理会他,为什么?与我们不相干。如果讲度众生,那还早了。菩萨度众生,这个五种人菩萨度不度他?也度他,菩萨照说法,你听不进去是你自己有障碍。并不是说你不能接受,佛菩萨就不给你说,不是,那也不是佛菩萨,那佛菩萨的心不平等了。佛菩萨还是说。换句话说,听不听在你。能听进去多少也在你,说的人是平等说、普遍说、无间说,这叫真正的大慈大悲,所以佛菩萨没有分别心。

  祖师给我们这样的拣别,是说我们众生自己分上的事情,不是别人分上的事情。大主意是教我们自己检点我们有没有这个毛病。你看第一条初学佛的人免不了,所谓死在名相之下。第五条也常见,先入为主,固执成见,「担麻弃金」,他先挑了一担麻,麻不值钱,路旁边看到一堆黄金,舍不得把麻丢掉,这是我担了老远,现在你叫我换黄金,不干,他舍不得。这就是比喻固执成见,原先学了点小法,不了义的小法,以为这是初学的,就不肯放弃,不肯舍弃。反过来佛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我们所要求的是佛法的义理,不是名相,不是文字言说。文字言说是工具,好比船只一样,我们要船是要船里头装的货物,不要这个船。

  下面讲,「此经有十种机」,我们一条一条给诸位介绍。第一条「无信不住」,信就是信心,没有信心的人当然不能接受《法华经》。佛在经里面说,举一例子讲,「优婆夷不信。四众皆有。此举重言。又不信之罪众罪之首」。大经里面常讲,《华严经》里我们读过,「信为道元功德母」,《大智度论》上龙树菩萨也引《华严经》这么说。我们看佛所说一切经,要用科判来分它的段落,任何一部经都可以把它分为四分,信解行证。序分,「如是我闻」,就六种证信,一开头就讲的信成就,所以信太重要!不信佛法,这个过失,跟诸位说,世出世间任何一个过失都没有这个过失大。为什么?任何过失都有方法补救,唯有不信佛法没救。佛法可以救一切的罪过,你不信佛法,一切罪过没救了,所以才说不信之罪是众罪之首。这个事实试问问几个人知道?真正明白了,懂得信这么重要,诸位想想他能不信佛吗?他能不信法吗?真能信佛、信法他就有受用,就能够消灾灭罪、破迷开悟,就能够得到这样的功德利益。

  不信的人麻烦大,诸位要晓得,不信的人很容易毁谤三宝,信才不会毁谤,不信的人会毁谤。不信的人障碍道法、破坏佛法,甚至于说到处说法师的过失,这就是灭佛、灭法、灭僧,灭三宝。他的罪业,诸位晓得,阿鼻地狱,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出头。我们自己想想,如果我们要是破佛、破法,说出家人过失,诸位要记住,我们那个信佛不是真信,为什么?真信佛的人决定没有这个事情。出家人无论做什么坏事,真正信佛的人也不说,为什么不说?与自己不相干。说了什么?说了自己造口业,他做坏事与我不相干。我在说他做什么什么坏事,那是什么?替佛教做反宣传,教大家都不要相信三宝,我们自己造的罪业大了。自己造作毁灭三宝的罪业自己还不晓得,还认为自己很得意,认为自己还很不错,愚痴、迷惑颠倒无过如是。所以诸位要记住,三宝的过失决定不能说。这是我们讲的从众生方面来结罪说。从自己本身也不应该说,为什么?你说了阿赖耶识里面落坏的种子。不但是不说,出家人所做那些坏事不见不闻,何况还要说?

  真做坏事了,你看到了,试问那坏事到底是真的、是假的?太难讲!怎么说太难讲?菩萨有示现这些恶行度众生的,他示现的恶原来是大善,我们怎么能晓得?表面上看到他现在很恶,哪里晓得后来是大善,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说明察秋毫。你看《了凡四训》里面讲,讲这个善与恶,善有真善、有假善,眼前看到善,但是它留给后世有弊病,这是恶,虽善是恶;眼前干的是恶,但是对后来有大利益,虽恶是善。我们没有这个眼光,没有这个智慧,单单看表面就能够断定是非善恶了?哪有那么容易!你果然能判断是非善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大智慧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看不到。换句话说,要看它深远的影响、广大的影响,要从这上去看。我们没有开道眼,还没有这个能力,首先要修自己,不要管别人的事情。

  佛经里面说法师过失所得到的罪报,这些公案多得很。你们晓得憍梵波提,这个大家非常熟悉,《弥陀经》上天天念他。憍梵波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牛呞,什么意思?他的嘴巴一天到晚动,就像牛吃草一样,你看那老牛,牠不吃草的时候放在那里,嘴巴一天动到晚,这是他的果报。佛说出来,他在多生多劫以前做小沙弥,小沙弥不懂事,看到一个老比丘在念经,年岁大了,嘴巴在动没有声音,就笑这个老比丘念经像老牛一样。由于这个罪业,他以后就堕在牛里面去,做了五百世的牛,所以得到人身,在释迦牟尼佛的会下证到阿罗汉果,那个习气还不断,嘴巴还在老动,果报之可怕!怎么说可以轻易毁谤法师?所以我们读读这些公案因缘,要知道警惕。过去不晓得,造作种种的罪业,现在要认真的忏悔,如果不认真的忏悔,给诸位说,果报能免得了吗?免不了的。不但说法师不能够随便的轻笑,世间一般人也不可以笑话人。诸位要晓得,不要以为笑话人这没有什么太大的罪过,开开玩笑有什么关系?开开玩笑也有果报,在造作的时候你很开心,你觉得无所谓,到了将来果报现前怎么办?这是说不信的人容易生谤。

  深信佛法的人不谤三宝、不谤众生,做人的态度一定是隐恶扬善,就是看到人的过失绝口不提,看到人的好事一定赞叹。大家都能这样做,这社会上,给诸位说,坏人就没有了,坏人怎么没有?坏人被感化了。他做一件好事,人家都赞叹他,坏事人家不提,渐渐的心里生惭愧。为什么人家不提?人家原谅我。人家对我这么好,我做坏事都没有人说,我做好事大家都宣扬,真能造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坏人有一点点小过,渲染成大过,那罪过滔天不得了,那个坏人听了之后愈生气,你说我,我还要做一点坏事给你看看。那这个社会不愈来愈坏了吗?坏人要做了一件好事,他还会做好事?坏人一想,我也不要做好事,做好事也没有人会相信,反正我就恶到底、做坏到底了。那就鼓励人作恶,不是劝人改过自新。所以真正信三宝,真正相信这个道理的人,做法不一样、不相同,总是与人为善,成人之美。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说「违真自去」,真是真理。本经里面讲「一大事因缘」,前面说过开权显实,法华会上所说的是真实法,说如来自己亲证的境界。可是有一类人他不相信,他为什么不相信?就是前面五种非机里头第五种,他固执先闻。因为释迦牟尼佛最初教他小乘法的、阿含教的,他就执着阿含是对,老师最初教的;今天教开权显实,他不肯听、不肯接受。老师你所讲的跟从前讲的完全相违背,我还是相信你过去所讲的,现在你所讲的你自相矛盾,我不相信你,「五千退席」,自己就自动的离开了。经文里面讲「优婆塞我慢」,虽然他闻法,他也能说法,像清凉大师所说的「增长邪见」。为什么?记问之学,没有走开悟的路,没有走真实的路,固执成见这一类的人。

  第三「乖实退席」,这是讲的小乘,就是法华会上「五千退席」这段的公案。这些是小乘人阿罗汉,阿罗汉是未得,自己以为证得大涅盘了,阿罗汉的涅盘不是真的,是方便的,不是究竟的,所以叫偏真,偏的不是圆的。我们在《楞严》里面看得很清楚,他的功夫是「内守幽闲」,还是执着的灭法尘,法尘这一分,是这么一个境界。到法华会上世尊开权显实,这些人一听,佛今天所讲的这些道理跟从前所讲的完全不相同,他们听了受不了就离开。这三类是「不堪大法」。所以佛在法华会上一开头,文殊、弥勒启请,世尊一再讲止止,就是算了、算了,不必再讲了,意思就是这样的,「止止不须说」。为什么原因?怕这些人受不了,这些人他们是认假不认真,跟他讲假的,皆大欢喜;跟他讲真的,都跑掉了。

  我们现在这个世间跟释迦牟尼佛那时候比差远了。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以小乘法为假,咱们现代这个时代,诸位想想以什么为假?耍假的大家都来了,法会热闹得不得了,收入多多。我听说台北市恩主宫(关帝庙),一次法会都收入一百多万。我们佛门里面法师讲经,诸位想想,那收入多少?不能比!讲真的,真的不来;讲假的,假的都来。这个年头要骗人,你要是盖个关帝庙、盖个保生大帝庙,那人都要来,为什么?保你的生命、保你的财产,你要不到这来烧香拜拜,你的生命财产都保不住。大龙峒你看保生大帝香火盛,所谓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给诸位说,假的不是真的,比佛那时候差远了。佛那个时候假的,拿到现在,真的不是假的,可以证阿罗汉果,可以了生死出三界。保生大帝也不能保你出三界,也不能保你脱轮回,他保什么?关公人家把他当财神来看待,你的财富是过去你修因修布施得来的,不是他给你的。他果然要真正有能力给我,我也去拜他,他没有这个能力,那是假的。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我的财富是我修因应该得到的果报,我去拜他干什么?这是举两个浅显的例子来说。世人认假不认真,我们也不要说世人了,最怕的是我们自己认假不认真,那就可怜!

  佛门里面有真有假,哪是真佛,哪是正法,我们要能辨别,哪是了义法、哪是不了义法。所以佛在法华会上,要人家三请他才答应,一请二请还不愿意说,就是因为说真的一般人接受不了。三请接受,小乘人还是走了,还是不听。这些五千退席的人真的就那么不堪吗?给诸位说,「大权示现」,并不完全都是真的那么不堪。像唱戏一样,故意装出那个样子,装出那个样子用意在哪里?显示如来说的真实法是曲高和寡,让我们众生的心生起更珍重的心理,这个法不容易闻到。所以那个五千退席的也是在旁边敲边鼓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利生,我们怎么能讽刺那个退席的真的是不堪大法吗?要晓得这些用意。他不是真退席,他是示现的退席,是做样子给后来人看的。这一类是增上慢者。

  第四条讲「狭劣种大」,这一类的人也是说二乘人,声闻、缘觉。虽然听了不少大乘佛法,心里面,阿赖耶识里头,确实有不少空、无相、无愿这些法相名词,大乘法相名词、一乘法相名词,可是他自己并没有发菩提心,这一类的狭劣。但是什么?听了不少大乘法,这些大乘的种子阿赖耶识里确实不少,种大,没有发大道心,就是没有进取心。诸位要晓得,佛说法的用意就是一乘法,经上说得太清楚了,「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前面跟诸位解释过,一乘是佛的真实法,三乘是佛的方便法。不能发一乘心,辜负了佛的教化,辜负了佛的恩德,这些人跟佛跟一辈子没发大心。大心就是一定要发心成佛,那就是我们现在业障深重,这一生怎么成得了佛?你要动这一念,就是前面五种非机里头的第二条里面「系滞行位高推圣境者」,不知道佛法是平等法。不但法性平等、心平等、境界平等,给诸位说,修行也平等。

  原因在哪里?不相信,不相信里面才造成的不平等。那个不平等是假的,平等是真的;不信是假的,信是真实的。这些话佛祖说得太多了,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这一生,只要发大心、修大行,一定证大果,没有疑惑。所以我们想到这个地方,世尊在世为什么要说法四十九年?大家应该懂得这个意思,就是众生失去自信心,世尊苦口婆心天天讲经说法无非是把大家的自信心唤回来。你自己能相信你自己就有成就,你自己不相信你自已就不会有成就。我们为什么不相信自己?为什么不相信自己能成佛?为什么不相信自己能念到一心不乱?你要是不相信你决定不能成就。为什么?头一个障碍就是你自己障碍住了。给诸位说,外面境界没有能够障碍的,魔不能障碍,佛也不会障碍。

  你不成就,要怨天尤人,那你罪过可就大了。为什么?因为天跟人都没有障碍你,你为什么要埋怨他?障碍你自己是你自己迷惑颠倒没有信心,这个障碍你自己。听了佛法不解义,或者是解义了不发心,或者发心而不肯修行,那有什么话说?道理听懂得了,要相信,信了以后就要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就要照做。菩提心前面我给诸位解释得很浅显,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我这样讲大家都很容易懂。照做的,一天到晚二六时中,一切的修为就是修的这个三心。《华严经》里面,你看从初住到第十回向,三十个位次的菩萨,就是修这三心,三心圆满了这才登地,成为大菩萨。法身大士尚且修学,我们怎么能说不修?我们真能发心修学,诸位要晓得,你所修之行是法身大士之行,不是普通之行,你成就自然大了。

  第五种「守权含实」。这是说什么?权教菩萨,不错,是大乘的。虽然是大乘,他的毛病就在固执,守就是固执,也是先入为主,未能真正彻了「一乘实相」,所以他固执,他守着佛从前讲的那些方便之理,执着不放。这是讲一类行菩萨道的,「不见不闻此经」,去无上菩提那还遥远得很。权教菩萨没有见性,权教菩萨在净土功夫里面来讲,没有到理一心,他在事一心的范围,没有到理一心。但是他这个大乘的熏修也有相当的基础,不过就是没有成熟就是。他修的是六度万行,功夫不到家,没成熟,到时节因缘成熟了,他由权就能入实。换句话说,他能把过去所修权巧之法放弃了,他就能入实;那个方便法不能舍弃,不能入实。由此可知,权巧方便它的目的是接引初机,这是诸位要记住的,一乘真实法不能接引初机,初机的人受不了的。换句话说,一乘真实法要给初机的人来讲,没用处,一定要用权巧方便。所以佛的权教,对一般的众生来讲,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学佛一定要从权教学起,我们目前所修学的都是权。

  拿念佛来讲也是权,真如本性里面根本就没有阿弥陀佛,我们现在天天念阿弥陀佛;真如本性里头也没有西方世界,我们要求生西方世界。这个道理莲池大师的《弥陀经疏钞》都讲得很详细,这是权巧方便的设施,我们要明了。一定要照这样做,如果不照这样做我们就没有依靠。像一乘境界、华严境界,像《六祖坛经》的境界,我们能达到吗?说得很容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是那个心里头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去不掉!你真有本事去掉,那行,那就不要用这个权变的方法,就用实在的,去不掉。《楞严》里面教给我们「舍识用根」,《楞严》是一乘究竟法,咱们试问问,我们那个识能舍掉吗?舍不掉,二六时中用的还是识,那只好修方便法了。说得真容易,做做看。当然权教的目的还是在一真真实法,目的还是要达到一真。因此我们修权巧方便法要晓得目标的所在,要往这个目标上精进。不能够守住权不向前精进,那就坏了,那是永远不能够证得真实的。权巧是一种手段,帮助我们入一实,所以说权教的功德无量,道理也就是在此地。

  这合前面四种,这五种,下面注子说这五种都不是本经之机。可是刚才我说过了,佛对他们舍不舍弃?不舍弃,这就是佛的慈悲平等。佛还是用方便法来诱导他,佛还是普遍的说法,正好像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法一样,不管你信不信佛,甚至你毁谤佛、反对佛,你来找麻烦的,一样还是照说,这就是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是这个意思,决定是平等的法施,弘法一定要存平等心、清净心、无分别心。所以这上面讲本经十种机,底下说非机,非机还是这个十种之内的,并不是十种之外的,你想想这个味道。佛是平等的教化,就是这些人他得的利益少,他不能这一生成就,为什么?他自己有障碍,不是佛有障碍。不是佛说法对他们要保留一部分,对那些人多说一点,对这些人少说一点,不是这个,佛是平等说。

  我们学佛的就得在这个地方学,所以我们无论遇到善人、恶人,是机、非机,都是以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给他说法。他听不听是他的事,我们说到了,心安理得,他就堕了地狱他也不会怪我。堕地狱他就后悔,从前某人跟我说,可惜我没有听他的。后来他吃了亏上了当,他晓得某人这个话是好话,他没有骗我。如果我们不跟他说,我现在遭这么大难,吃了这么多苦头,这人他从前为什么不跟我讲?他才会怪你,才会责备你。过去早讲了,你不听,那你怪谁?所以诸佛菩萨没过失,众生堕阿鼻地狱,诸佛菩萨没有过失,过失是在当人,是在他自己。佛在本经里面显示的,是以种种善巧方便来诱导,「熏其成种」。所以在法华会上佛才讲一阐提也有佛性,这是过去都没有说过的。古人就凭这一句,说成佛的《法华》。哪部经都是讲成佛之道,讲得最究竟、最圆满,一阐提也能成佛,《法华经》说的。可见得佛眼睛里看一切众生决定没有坏人,佛眼睛看一切事绝没有恶事,六根所接触六尘境界,皆是善人、皆是好事,他这个心多清净,心地多慈悲。我们学佛从哪里学?就要从这些地方学。

  纵然那些谤佛的人,破坏一切善事的人,他要堕地狱、他要受罪苦,他罪报受完之后依旧要来接受佛菩萨教化。为什么?与佛有缘,谤他也有缘。所以不信的人、毁谤的人,遇到佛也种了善根,这妙极了,也种了善根。所以《法华经》就怕你没听到,你要是能听到了,无论是是机,或者是非机,都有无量无边殊胜的利益。这个表解虽然画得很简单,诸位仔细看看,不信的,第一条无信的,他能够听到《法华经》一句、二句,一历耳根也永为道种。听不到佛经,听到了经题《妙法莲华经》,他将来凭这一句功德也能成佛,所谓「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我们在一乘了义经里面才看到真正的平等,才能体会到大慈大悲的味道。如果我们在这里不能够体会到,诸位想想,这部经学习所得的受用就要差很多;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你得的受用一定就多了。这是没入经文之前看看教所被机就能够有许多的悟处。

  底下的五种是本经机,诸位要晓得,本经是什么经?一乘圆教。听了《法华经》就入一乘圆教,正是经上讲「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下面这五种就是入佛知见,前面这五种是种善根,一下还不能够入佛知见。入佛知见,就是《华严经》里面的入一真法界,也是《弥陀经》里面所讲的入实报庄严土,就是生实报庄严土。底下五类就是的!前面五类虽然不能够入佛的境界,可是佛还是平等说法,一个人也不舍弃。这也正是教给我们,不要看到这个高兴给他多说一点,那个看得不顺眼不跟他说法。这个人跟我交情不错,我要多告诉他一点;那个人跟我是冤家对头,他就是来请教,也要保留一些,不能全告诉他。那就不是大慈大悲,那不是佛菩萨心。这是我们要学的,我们要学平等心,等念怨亲,冤家对头也一样,自己知道多少就要跟他说多少,决定没有保留,决定不可以吝法。好,今天这个十条我们讲了一半。   
   
   

妙法莲华经  (第十五集)  1987  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文件名:08-001-0015

  本经这个十种根机里面的第六种是「正为之机」。在十种机里面,前五种给诸位介绍过。虽然前面五种不是本经真正的当机者,但是听了《法华经》也能得利益,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今天说的向下这个五种,那是法华会上的当机者。研究这段玄义,顶重要的是要反省、检点我们自己,是不是这一类的根性?如果不是,现在培养还来得及,不是说那就没有指望,没有指望何必要学《法华经》。实在讲世尊一代时教里面了义一乘,我们仔细看看,好像都是为中国人讲的,因为唯有中国人在了义一乘法里面成就得最多。这是世尊灭度之后三千年来,所谓中印佛教传播范围之内,我们未曾见到有中国这样殊胜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法华经》,由天台智者大师以后,那真是盛极一时,对于教理的分析、解释非常透彻,对于中国的文化更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今天讲到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可以说与《法华经》关系非常密切,这就讲影响到文化这方面。宋朝的那些大儒,你要说哪一个不念过《法华经》?像《法华》、《华严》、《楞严》、《圆觉》、《大乘起信论》跟禅宗,可以说他们不但有研究,甚至于还有功夫的,真正做功夫的,这才能形成一个时代的思潮。因此我们千万不可以自暴自弃,高推圣境,那就错了。

  读了下面这五条,想想我们自己要像这五条去做,照这五条去做,我们就是法华会上的当机者。第六,「正为之机」,正为就是真正这个法门的当机者。这个法门是圆教一乘,一乘就是一佛乘;换句话说,这个人必然是圆教一乘根性的人,《法华经》一听他就开悟。今天是星期五,后天是礼拜天,我们讲到《六祖坛经.机缘品》里面的法达禅师,这个人可以说就是属于这个根性的人,「一乘圆机」的人。他在六祖会下,要求六祖给他讲《法华经》的大意,六祖一说他就开悟。他那个一乘从哪来的?你去念念《坛经》,他是肚子里头有三千部《法华经》。由此可知,一乘圆顿根器是自己培养来。所以读经重要。我们不要看别人,就是六祖底下这些门人,哪一个不是一天到晚在念经的?诸位要记住,他的念经不是超度死人的,那就搞错了。他念经是干什么?培养自己的根性。自己好像一棵幼苗一样,每天念诵就是灌溉、培养。给诸位说,学佛这叫做大事,穿衣吃饭都是小事,每天读诵经典是大事。所以一定要抽一点时间来读经,最好是能把它读背,能背过之后每天还是读,早晚对着经本就读,离开经本,行住坐卧心里面背诵。诸位要能这样修学,下个三、五年的工夫,一乘根性就能培养得起来。

  《法华经》在家的同修说一天念一部,大概是不可能,因为家里面有家务事情,或者你在社会上服务你还有工作。但是一天念一卷是可能,一天念一卷这费不了多少时间,一卷经念熟了以后,大概二十分钟就可以,念熟了以后,这一卷经念下来。我们想想,这一天就是抽二十分钟时间还抽不出来吗?不可能的事情。这是讲读诵的要紧处。再不然你说我事情太忙了,一天就抽二十分钟的时间我也抽不出来,还有一个办法,念一品,《法华经》有二十八品,一个月念一部。这是我们提到的是念《法华经》。经一定要专攻!我在这里给诸位说,诸位千万不要误会,法师叫我念《法华经》,明天晚上我讲《楞严经》,法师又叫我念《楞严经》,我到底念哪个好?我讲不能不这么讲,诸位要自己选择。就是说哪部经投自己的缘,自己喜欢,你就选这部经,选定之后这一生不要更改才会有成就。选定之后念个几天又换念别的,那你搞一辈子一事无成。所以诸位要记住,只能搞一部,什么经都好,一定要念一部。

  念这部经,我还常常劝诸位,这部经是我们的功课,像学校一样要课本,我们还要找个导师。导师是什么?是我们模范的老师,我们要跟他学。《法华经》里面的老师很多,我通常劝人取观世音菩萨,本经「普门品」就是观世音菩萨经,我们念《法华经》以观世音菩萨为我们的导师,我们向导师学习,这样才真正会有成就。学《楞严经》亦复如是,《楞严经》的分量跟《法华经》差不多,经文十卷,也可以请观世音菩萨做导师。实在讲《楞严经》里头精华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学《华严经》的,我们也请观世音菩萨做导师。这样可以说是在一个导师之下,你们学任何一部经都会有成就。但是功课要选一门,选《华严经》,就选《四十华严》里面第七回向「观自在章」。这章我们讲得很详细,我们图书馆保存着录音带,讲得很详细,现在我们又有单行本流通。轨范师确实是很重要,有了轨范师我们修行有个榜样,等于说有个样子,照那个模型来塑造自己,才不至于落空。

  我们从经典里面去看,从历代这些大德善知识去看,都是真正下过功夫,修成一乘圆顿的根机,然后才有能力接受一乘了义的大法。一乘法里面,跟诸位说,唯一真实,这个里面决定没有枝枝叶叶。所以佛为一乘根性的这些佛子们说最上乘经,世尊说得很好,「我记如是人,来世成佛道」,记是讲授记,就是预先授记来世必成佛道。佛在本经里面,「说三周法授三根记」,授三种根性人之记,「乃至五百受记」,这都是属于正为之机。可见得正为之机,只要我们自己肯干、肯相信,不是不能培养的,是可以培养的。

  第七叫「兼为之机」,这个兼为是附带,教哪些人?在本经里面所说的「学无学二千人等」,这是讲二乘。虽然他在学地,还有许多没有证阿罗汉果,只要他听这个大经不至于退去,就是不至于退心,他还能坐得住,还肯听,不至于听到一半就跑掉了,像五千退席的他听不入耳,他跑掉了,只要他不跑掉也能得利益。在法华会上听开权显实「废三归一」的妙理,真正了解「四果三乘」是权教,不是真实的,唯有一乘才是真实的。他要真正能相信一乘是真的,四果三乘,三乘讲的是大乘、中乘、小乘,四果是小乘里面的初果须陀洹到四果阿罗汉,当然辟支佛也包括在其中,不是究竟真实的。如果能够相信,换句话说,他在一乘法里面就有受用。只要他回过心来,从兼为就变成正为,他也就是正式的当机者。我们想想,前头讲的正为好像我们目前还不够格,资格还差了一点,说到兼为,我们想想我们也可以。为什么?只要我们真正相信了三乘是权不是实,换句话说,我们在现前就取一乘真实的佛法。三乘虽然学,晓得那是楼梯,不是目的地。好像到讲堂来我们要爬楼梯,三乘是楼梯,我们还是照爬不误。照爬怎么样?绝不停留在那里,绝不以为那就是究竟,这就对了。而不是说三乘不要了,我们讲堂在五楼,楼梯不要,你怎么上来?还是要,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的目的是在究竟法,这样才能法喜充满,一心不退,与一乘佛法能相应。

  第八是「引为之机」,引为是说求佛道的那些大菩萨们,在本经里面说大概的数字有八万人,这个会实在是很大,我们读了佛经,往往看这个数字都很大的。想想佛当年三千年前,讲经说法真有这么多人在听吗?诸位要晓得,我们凡夫肉眼所见的,跟我们同类的人,实在没有多少。譬如佛讲《华严经》,《华严经》还得了,是世尊示现成道在菩提树下二七日中所讲。那个二七日中连五比丘还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一个人坐在菩提树下,那我们去看,一个人坐在那里。佛是定中所讲的,那个境界要没有神通谁能见得到?见不到。所以当机者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而后这些法会里面,每次的法会都有菩萨众,也有天龙八部鬼神众,那都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佛跟我们说听经的人有这么多人,在我们看看没有几个人。但是佛决定没有妄语,我们相信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有多少,佛一定说多少。而佛往往所说,就是大数有多少人,这个大数就很难讲。就我们凡夫心量来说,大概有这么多,这是不是就是佛的意思?不见得。何以说不见得?那个大数有的时候可以当作团体来讲,参加有多少个团体,那个数量就真正不可思议了。

  为什么?每个团体那里头人数都很多的,一个团体、一个团体来算,算大数,所以有这个意思。但是我们对初学的人这样来讲,真是会把人吓跑,人家一听你这个讲法,佛法尽是乱吹乱盖,他就不相信,就跑掉了。所以我们说大概有这么多,把他的心稳住,他才可以能够坐下来,听听到底你说些什么。所以经典里面每个字我们都要把它看清楚,佛学常识一定要丰富。你们同修们有不少现在听讲,有的时候听录音,甚至于还有笔记写下来东西,我刚刚来,见如法师拿笔记给我看了几段,有很多的名词名相写错了,音同,字不对,字不对讲就讲不通了。像这样的事情要来问,学问、学问,你听了,把这个字写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下来觉得这个字不好讲,赶紧就要问,不问那不就一直错下去了吗?这是什么?这是属于佛学常识还不够丰富,平常在一起又缺少研究讨论。所以平常的研究讨论是非常重要,能有很大的帮助,希望诸位将来有问题一定要发问。

  在本经里面佛讲,佛见到这些大菩萨们志求佛道,无量诸佛那些处所这些菩萨们修行深妙之道。所以佛说这个经也是为了引导他们。这是讲对大菩萨的。这个意思就是好比我们世间老师指导我们游学,在佛法里叫参访。在老师这里学的,老师认为我的学问都已经教给你,你再在我的身边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你要到天下诸大善知识去向他们请教,告诉你哪些是善知识,他们住在哪里,他们的学问大概如何,你到他那里怎样向他讨教,这就叫做引为。由此可知,这些大菩萨们当然都是世尊的弟子,这是讲已经成就,或者我们讲已经毕业的学生,做为他们的指导,参学的指导,有这个意思在。

  第九是讲「现为之机」,现为之机是指什么?是指现前大众。诸位要晓得,前面所讲的八种又何尝不在现前?为什么还特别提个现前?此地的现前是指普遍广泛的授记,在会这些天龙八部、四众弟子、三乘学人全都包括在里头。只要能在法华会上,《法华经》听得一句一偈,这是讲最少的,你只听了一句,《法华经》听了一句;或者《法华经》上听了四句,四句叫一首偈,不一定是偈颂,四句就叫一偈,这是说你听得少的。听了怎么样?一念欢喜。这点很重要,听了这句不管你懂得彻底不彻底,你听了能够生欢喜心,佛都给你授记,所谓是「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是说的现为之机。由此可知,这部经功德力量的殊胜、广大不可思议。为什么?佛讲别的经没有说听一句、四句你就成佛,没给人授这种记。

  为什么?诸位要晓得,那三乘经典是权教不是实教。所以给你讲的一般大乘经典,你听了那个,你将来可以成菩萨,给你授作菩萨记、二乘记,不能授你成佛。为什么?不是成佛种子。这部经是一乘法,所以你听了一句一偈生欢喜心,这是成佛的种子。虽然还没有成佛,好比说种子,种子不一样!一乘了义的经典,诸位要晓得,除这部经之外就是《华严经》,一切经里头只有这两部经,纯粹是如来境界,是一佛乘的经典,其它的都是三乘经典。所以才有个现为之机,跟一般经确实是不相同。那也无怪我们中国人受持这部经人数之多,我们可以说仅次于《金刚经》。你看念《法华经》的人有多少!《金刚经》的风气是随着禅宗起来的,因为六祖大师是《金刚经》印心的,从《金刚经》开悟的,所以随着禅宗流传得普遍。

  末后一条讲「远为之机」,远为是说谁?远是讲「悬记」,就是预记,而是讲到世尊灭度以后,佛不住世了,后世的众生犹能够读到此经,听到这部经,「一念随喜」,佛也给他授记。这样说起来,释迦牟尼佛现在灭度三千年,我们今天读到《法华经》,读到得很欢喜,还不是一句一偈,而能将全经读诵多遍,那怎么不蒙佛授记?所以这个十种根机是从众生上说的,佛法只有一没有十,而听众有这么十大类。在如来像大海一样,众生犹如百川,河川都流向大海,佛是全体包容,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佛对于一切根性,大根性也好,小根性也好;利根也好,钝根也好;善根也好,不善根也好,一律平等,决定不生分别。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智慧,「凡有心者即是所为」,就是当机者。心是什么?真心。真心是一切众生的理体,哪个没有!我们在楞严会上尤其看得明白,这《楞严》之好处,真正教我们死心塌地,认识了自己的真心。虽然我们真心还用不上,还是一天到晚用妄心,至少你晓得自己有真心,比那个世间人强得太多,世间人根本不知道,那是迷而不觉。

  我们现在虽然迷,开始觉悟,六根的根性是真心,在眼是见性,在耳是闻性,见闻觉知是真心,分别执着是妄心。我们虽然办不到,但是这点认识,给诸位说,非常的可贵。好比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我们现在晓得方向,晓得这条路,虽然还没有开步走,这就非常可贵。为什么?别人还不知道方向,还不晓得路,那要修无从修起,盲修瞎练他不晓得。我们晓得在盲修瞎练,自己知道盲修瞎练,方向不对,路走错了。走错了,自己知道走错了,知道走错就有救,可以回头、可以修正。怕的是什么?路走错了,以那个错的认为是对的一直走下去,这就麻烦大了。所以这点认识非常之可贵,我们研究这些经论能认识这一点,可以说也就有相当的收获。从法性上说,就是从真心上说,一切圆满成就,感应道交,哪个众生不是法华会上的当机者?都是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担心,我们念这么多遍《法华经》,释迦牟尼佛有没有给我授记?会不会把我漏掉?你要操这个心就错了。这是刚才跟诸位说,从法性圆成感应道交,就什么疑问都没有了,不但释迦牟尼佛已经给我们授记,十方一切如来个个都给我们授记。我们不必问任何一个人,我们相信,决定没有疑问,理上如是。所以希望同修们一定要珍重。

  再看下面一段,「教体浅深」。这段研究起来比较上要费事,为什么?它是属于理论的部分。表解也有好几段,也很长,我们这个地方是列的第一段,「圭峰四门」,我们先说这一段。从上面的大意我们已经知道,这部经收机非常的普遍,也可以说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接着要讨论的这部经以什么为教体,在五重玄义里面就是辨体。为什么要辨体?明了教体才能契理,我们讲经称之为契经,所谓是「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前面一段明了,就晓得下契众生可度之机;上呢?上一定要晓得诸佛所证之理,他是依什么道理说出来的,那个道理就是本经的教体。清凉大师在《华严经》里面为我们说这个教体大致上有十类,这个十类也给诸位介绍一下。

  第一个就是「音声语言」。因为佛当年说法并没有文字,也没有书籍,只是讲演而已。所以《楞严经》里面,文殊菩萨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当年佛在世是以音声做佛事。这是从相上来讲,迹相上来讲,音声为教体。第二种叫「名句文身体」,名句文身是指什么?文字。佛灭度之后,这些弟子们将佛所说的那些教训,大家把它记录下来编成了书本,流传给后世。佛不在世了,我们今天打开这个经本,经本白纸黑字就是教体。为什么?离开白纸黑字就没有经,我们就没有依靠了。佛当年在,我们依靠佛口头给我们说,佛不在世就要依靠经本。从相上来说的。如果我们一般讲的话,这叫质体,在大专讲座「十四讲」里头,我们讲体相用,体有两种,有性体、有质体,这两种是属于质体。

  性体是属于理论方面的,譬如清凉大师讲「诸法显义」,这是讲理论的,显是一切法的道理;「摄境唯心」,这个理就又更深入一层;「会缘入实」,这已经差不多是《华严》的境界。像我们这个经也是会缘入实,缘是假的,也就是会妄归真,这是相当深的教义。讲到最究竟的,《华严》里面说到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个全是一真的教体。而末后清凉大师讲的「海印炳现」,这四个字怎么讲法?海是讲我们心海,是讲真心太大了,世间人最大的是讲海,所以把真心比作大海。我们世间的大海,人家常说的,这是无风也有好几丈的波涛。而真心的大海不起波浪,心平如镜,像一面镜子一样,镜子能照一切现象,把外面这个现象都照在里面,所以叫海印。印就是外面的相都印到这个里面,炳是明显的意思,光明的意思,显现。这句话就是说,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都是真心显现之物,真正是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切万法统是真心所显。这是清凉所讲的几点意思,他这几点意思在教体浅深里面讲算是总纲。

  圭峰大师是清凉的学生,就是宗密大师,他老人家,诸位要记住,在我们中国佛教影响力很大。他是从《圆觉经》开悟的,所以今天我们读《圆觉经》,重要的注疏都是宗密大师的,他有《圆觉经大疏》、有《圆觉经略疏》,有大疏钞、有略疏之钞,《圆觉经》的注释就有好多种。他是清凉的弟子,在华严宗里面他是五祖,清凉是第四代,四祖,他是第五代。他讲的四门,给诸位说,就是把老师的十门归纳为四门,十门太繁了,所以把十门归纳为四门。换句话说,他讲四门的意思就是清凉讲十门的意思。《华严经》是唯识六经之一,是唯识根本经六经之一,所以这里面有唯识的教义。他这个四门诸位一看,「随相门、唯识门、归性门」,一看这就有唯识的教义,我们一条一条来介绍。

  先说「随相」,随相就是刚才讲的清凉的音声语言、名句文身,就是这个,这四相讲的是质体。诸位要是细细去研究,应当读《华严经疏钞玄谈》,这是要深入一层研究的话是少不了的。在这个时代当中,古时候那些大德们他们的见解、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表达的艺术,就是讲解的方法,我们要知道、要懂。懂了以后,并不是说把他们那一套我们学会也表演给大家看,那并不见得契机。所以要懂,懂了之后得要脱颖而出,再看看现代这个时代大众的根性,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就是权变的方法,能够适合于现前的大众。所以一定要能做到深入浅出,才能把佛教的教义传播给一切众生。深入深出,一般人不能接受;浅入深出,决定没有这个道理,那是造谣生事。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脚踏实地,稳稳当当的修学才能有成就。要认真的修学,这里头做不得假。做假欺人,那是另外一桩事情,自欺就不得了。所以假事情决定做不得。

  在修学里面最重要的是修真心,诸位要记住这个。事上面说实在话没有真假,真心一切事都是真的,妄心一切事都是妄的。为什么?事相是境界,境随心转,真与妄在心不在境。我们世间人颠倒,他那个真妄是在境不在心,所以始终没有法子解脱,始终不能解决问题。这是佛常常在经里面叹息的,说妄想颠倒、可怜悯者,就是这么一桩事情。我们读了这么多的大乘经,总要知道颠倒所在之处。在《楞严经》里面,辨别正遍知、颠倒性,那个颠倒处所,你看看那么大段的文章,世尊跟阿难尊者反复辩论,为什么?就是教我们认识我们颠倒在哪里。佛是正遍,正在哪里?我们倒在哪里?不在境界上,是在心上,真心就是正,妄心就是颠倒。要我们拿《楞严》的话来说,用根中之性就是正遍知,用第六识、第七识就是颠倒性,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

  虽然讲随相,诸位要晓得,俗话常讲文以载道,我们今天讲教体,因为佛不在了,确实是要以文字为主,文以载道。本经从「如是我闻」到「作礼而退」全是文字,可是文里面所诠的意思,这个所载的意思,是「一乘实相,中道了义」之教。文字是工具,好比是船一样,交通工具,道是船里头载的货物,我们要的是什么?要的是船里头载的那些珍宝,而不是这个交通工具。可是怎么样?离了这个交通工具又不能够输送,所以交通工具是附带的,珍宝是为主。这里头宾主要分清楚,分清楚之后你才晓得受持经典为什么佛教我们离文字相受持,离言说相跟离文字相是一样的,不是两样的,离心缘相受持。心缘相是什么?心缘是缘文字、是缘境界,那是妄境。离了心缘相是真心,真心才证真境界,叫一真法界,才证到真境界。这叫随相。

  第二「唯识门」。这要从性相两方面都说到,文字与经义,我们讲教义,皆是唯识所变。底下有四句,这就说有「本影四句」。这四句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为什么?像这些教义是通一切经的,并不是仅限于《法华经》,诸位明了之后,哪部经也离不开这个原理。第一个是讲「唯本无影」,这就是讲的「小乘教」,小乘教不懂得这个教法「皆是唯识所现」,小乘人的心里就死定认为如来实在是有法可说,释迦牟尼佛真聪明、很了不起,你看他样样都懂,真能说、真有得说,这就叫唯本无影,他只认得这个本质。本与影好像我们一个人站在灯光之下,底下有个影子,唯本无影,只认得本相,不晓得还有影像。本相是表什么?就是表音声文字,表这个。影像是什么?里面的义理,这就讲唯识所变,他不懂得唯识所变。

  第二点说「亦本亦影」,这是讲的大乘始教,它这个配法都是配贤首五教,小始终顿圆,这是始教。大乘开始,佛自己就宣称了,无论是文或者是义,义就是义理,都是从妙观察智里面所现的。妙观察智是什么?是第六识。第六识悟了第六识就叫妙观察智,迷了就叫第六识,妙观察智就叫第六识;换句话说,妙观察智与第六识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我们要把它当作两桩事情那大错特错了。什么叫悟?什么叫迷?知道真相就叫悟,不知道真相就叫迷。第六识它的体是什么?它的相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你统统都明了,一天到晚还用它,用妙观察智。为什么?悟了以后,一切烦恼的心所都不起作用,除非你要用它,你不用它不生烦恼。就是那五十一个相应的心所,你要不用它,都可以摆在一边;你喜欢用哪个,叫哪个跟着一块起作用,自己做主宰。迷惑颠倒自己做不了主宰,第六识意识一起来,烦恼心所统统都跟着来,自己不能做主,不能支配,所以说苦不堪言。迷悟就是这个现象。

  所以性跟识是一不是二。诸佛菩萨也起作用,大用无方,真正是离苦得乐,觉而不迷,这叫做「本质教」。什么叫「影像教」?影像教学生那边,佛现的本质学生看到之后,就是眼见到、耳闻到,眼见相、耳闻声,我们自己八识里头就变现这个影像,跟外面的本质相一模一样。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试问佛度了众生没有?你要说佛度众生,那真是冤枉佛,佛不度众生。佛教你,你开悟了,谁开悟?是你自己心里变现的影像觉悟的,不是那个本质相有什么能力令你觉悟,不是的。你懂得这个道理,小乘人为什么不悟?就是小乘人没有影像。我们要说没有影像这也是讲不通的,就是有影像他自己不晓得,他不承认是自己心识里头变现的境界,他不晓得这个道理,所以说他唯本无影。

  大乘人聪明,晓得,佛示现的相,我们是识心里头是从佛的相变现出相似像,从这开悟、觉悟。譬如我们读经,经本是本质相,小乘人、凡夫他不晓得,看到经本,看到了,这什么字看得清清楚楚,哪有这回事情?但是你要跟他讲讲不通的。大乘人聪明知道,我们眼对着经本有没有看见?看见能够辨别、能够读诵受持的,决定不是眼识,是什么?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看到这个经本没有?没有,没看到。第六意识所看到的,是眼识像个照相机一样,照的影像在里面。眼识变起一个影像,从本质上变起一个影像,所变的影像跟外面的本质相完全一样,一样大小,叫你简直辨不出真假。第六意识所缘的是什么?缘眼识的影像,是在眼识影像里面起分别,去理解、去执着。我这个说法都说得很粗浅,那要细说太复杂。为什么?每个心王、每个心所都有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因此众生与佛是互为增上缘,为什么?没有佛的本质不能令众生生起影像;换句话说,没有众生的影像佛也没有本质相。本与影相对而生的,诸位要记住这个,全是唯识所变的。

  真如本性里面,说老实话,本也没有,影也没有,要懂这个道理。所以不但佛所说的一切法是唯心所变,连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依正庄严,全是识变的。但是有一点不同,佛是悟而变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感应道交;众生识也在变,迷而变的,自己变的自己不晓得,真是冤枉。如果自己变现自己要晓得,你在这个世间就解脱、自在了。为什么?再也不打架,再也不跟别人做冤家,何以故?冤家对头是自己识心所变现之物,你怪谁?你自己变现的。为什么自己变现的?自己烦恼心所里变现的,我们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无量无边,有善有恶,善种子变现的叫你生欢喜的境界,恶种子变现的叫你受气的境界,全是你自家变现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掺杂一点东西给你。所以真正明了,心平气和,什么烦恼都没有,什么境界都好,才能做到随遇而安,心安理得。理上明白,得到了,心就安稳了,无论是什么境界心都安稳。在境界里能如如不动,才能做到清净光明。这叫做亦本亦影。

  第三叫「唯影无本」,这个境界更高了,这是属于大乘终教。我们的时间又到了,看把这四条讲下去。大乘终教,这是大乘教达到最高的境界,他晓得,离众生心就没有佛。为什么?佛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而现之物。众生有感佛才有应,众生没有感哪有佛?因此唯有大悲大智为增上缘,这是一点都不假。佛的大智大悲与法性完全相等,不但是等念有情众生,对无情众生也平等,正是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情与无情同一个理体,这个叫真慈,真正的大悲。这是一切众生的增上缘,为什么?因为有大慈大悲才能与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什么感,佛就有什么应。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诸佛菩萨亦复如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现什么样的身。佛菩萨无身,如果说佛菩萨有身就不能随意变现。我们现在不能够随意变现,就是因为我们有身,执着这个身是我身,就不能变第二个身。如果晓得自己这个身是无身,就随意变化,像经里面讲的「千百亿化身」。话虽然这样讲,实在讲境界我们还达不到,达到这个境界,自己就自在了。所以佛是众生心中所现之佛,佛说法是众生心中所现之佛说法。所以由这个道理来看,整个的佛教完全是众生心中影像所变现的,这是大乘到了顶点,才恍然大悟,真相如此!

  后面一条「非本非影」,这是更上一层楼,大乘顿教。顿教所讲的,不但是心外无佛,众生心中影像也不是真实,「影像亦空」。为什么?纯就真性上说,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哪有佛、哪有教、哪有众生?所以你看经上有说,「尊者无说,我乃无闻,说听皆无,唯识而已」。这个还是以识为教体,纯粹以识为教体,里面不分内外,不分自他。在唯识学里头真正讲到万法唯识,识外无法,法外无识,这是顿教的教义,叫顿超。到下面「归性」,这是讲到圆教,归性跟无碍都是圆教的教义。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妙法莲华经  (第十六集)  1987  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文件名:08-001-0016

  所谓「归性」,我们看这个名词,大致上可以了解它的意思。前面讲唯识,唯识是以所变的境界相把它收归到能变的八识,这是唯识学里面,可以说讲到这个地方算是到了极处。识实际上说起来还不是究竟,究竟是真性。「归性门」,就是把能现万法的一心,这就是识了,将所现的八识归入能现的一心。万法是识所变的,所以就万法来讲,万法是所变,识是能变。可是就识与性来说,识又是所变,能变的是性。所以追究到根本是真性,这就是归性的意思。因为识,我们晓得前七识叫转识,是依第八识而转,第八识没有自体,前面七转识是依第八识为自体,它的体是第八识。第八识的体又是谁?第八识没有体,第八识之体就是真性,也叫做真如。

  本经经文里面说明「是法不可示」,是法是什么法?真正之法,真如之法,没有办法表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法子表示,「言辞相寂灭」。我们是没有亲证到这个境界,所以纵然讲言语道断,我们也是在第六意识里面盘旋,猜猜那个样子,与事实的真相完全不会相符合的。要想真正能相契合一定要证入。我们在讲座里这几天也很强调这桩事情,强调什么?要放下、要看破,看破、放下,与真性就相应了;换句话说,《法华经》里面讲的「言辞相寂灭」就可以能够证得。说真的,真正学佛的人是势必要证得,不要说证不到那么高,不要紧,我就学浅一点!这个不行,一定要求证得。求谁?求自己,不是求外人,求外人那未必能证得,求自己决定能证得。所以这是「以性为教体」,这是讲到了纯真无妄,这是真正的教体,可以说是一乘教义的教体。

  第四讲「无碍门」,无碍的教义是《华严经》里面的,「心境理事」,本来是圆融的、本来是无碍的。境界与事是随相门,前面讲的,「心是唯识门,理是归性门」,由此就能够看到,圭峰大师讲这个四,四就是一,一就是四,看是从哪边讲起就是了,一体的四面,四面是一体。我们看《六祖坛经》六祖所说的,佛法是不二法,凡夫见二,圣人所见的不是二。心境理事交彻无碍,在《大乘起信论》也说得很清楚,「一心原有二门」,这个二门就是真如门与生灭门。一般人只晓得这个二门,不知道这个二门就是一门,不晓得这个道理。生灭门就是真如门,真如门就是生灭门,真如门是理体,生灭门是相用,二而不二。所以理不碍事,境不碍心,生灭就是真如,事境心无碍于理。《华严经》就是依这个教义来说的,清凉大师解释《华严》就是以四无碍来解释,四无碍是「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常讲佛法这离苦得乐,那到了究竟。儒家所讲的「止于至善」,那是真正的至善,是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讲教体,讲到最高、最究竟、最圆满的是无碍,归性是在理上讲得最高。但是理跟事要圆融才有体、有用,才是真正的圆满。这是圭峰大师把清凉的十门归纳为四门,这四门我们就介绍到此地。如果要是把十门是会合起来看,可以这样说,随相门包括清凉的前五门,唯识就是第六门,归性是第七门,无碍是后三门。由此可知,清凉的十门,圭峰的四门,只是开合不同,内容没有两样。

  接着我们要看本经,此经十义,十义十条名目写在黑板上。这十条诸位一看到这个名目你就能看出来,句句都在实相。这部经的教理可以说很深,是世尊一代时教的根本、根源,跟《华严》完全相同。如果说跟《华严》所不相同地方,可以说有这么一点点,我们拿刚才圭峰大师的教义来说,《华严》是无碍门,《法华》是归性门,就有这么一点不同。《法华》的教义,在我们通常讲空有两宗,《法华》是空宗,《华严》是有宗。因为《华严》讲事事无碍,《法华》是讲真如理体,就是一个是体用两边都讲得完全,一个是体上说得多,用上说得少,不是没有,有。而它这个用的方面是在流通分里面,《法华经》的流通分很特别,经文非常长。你看《华严经》的流通分不长,《华严经》的流通分就是十大愿王后面的几句经文,就是流通分,十大愿王那一章还是属于正宗分。《法华经》流通的就不一样,好像有十一品是流通分,它二十八品里面,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属于流通分,你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都是属于《法华经》的流通分。「普门品」里面所讲的,可以说全是事事无碍。这就是《法华》虽然有说,是在流通分,《华严》里面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是在正宗分,这不相同地方。

  这部经「总以一乘实相而为教体」,十义都离不开实相,实是真实,绝非妄相。佛在《般若经》里面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现在在法华会上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实相,不是妄相。再给诸位说,相没有妄,也没有实,为什么?相是心变的。心有真妄,真心就对的真境,妄心对的妄境,心有真妄。这个地方讲的实相,那个真心、妄心都没有了,这个也没有法子,说不出来,再假定一个名词叫真性。所以这个真不是真妄的真,此地讲的实相也不是虚实之实,不是这个,虚实二边都离开的这才是实。所以在不得已说一个叫纯真无妄,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意思,我们一定要了解,底下这十段才好讲。空宗的经典最怕落实,你心里真有个实在的那就坏了,这是最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要读江味农《金刚经讲义》就晓得。

  第一,「入实相定」。实相定是什么?什么样的定才叫实相定?实在讲如果见得诸法实相,这十条就是一条。为了说话方便起见,把它分作十条来介绍,实际上是一桩事情,十就是一,一是什么?一实相,从十面来讲。这是说到本经的教义。实相定就是《法华》一开头所讲的,世尊「入无量义处三昧」。这三昧的名字就很不一样,无量义处三昧。从这个名称上就显示,多即是一,一即是多,一多不二。无量义,这是从理上讲,无量义从一个实相生的。这个道理一下我们会意不过来,在《六祖坛经》里面我们读过,过去有个印象,六祖说「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这个无量义就是八万四千智慧,一实相就是一般若,《六祖坛经》我们有这个印象。合起来一看,六祖大师,你看看他是什么境界,这就很明显。我们凡夫没有法子入无量义,无量义没有法子融合成一个真理,所以在无量义中,是起八万四千尘劳烦恼,生烦恼。入了门的生智慧,没入门的生烦恼。这入门、不入门,再给诸位说,是迷悟,我们说悟作入门,说迷作不入门,就在迷悟!

  再给诸位说,悟是本有的,迷可不是本有的。所以给诸位说真的是本有的,迷是虚妄的,不是真的。既不是真的,这虚妄的迷惑从哪里来的?就是自己一念不觉而来的。可是这个一念不觉起来之后,现在要把它恢复到本有的真实确实还是不简单的一桩事情,难在哪里?难在这个迷惑的习气不肯放下。我不说放不下,为什么?能放得下,就是不肯放下,这个没有办法。所以要在你自己肯。你肯放下就是佛,《楞严经》里面说「歇即菩提」,歇就是放下,问题在我们肯下肯。如果单从放下一边来讲,不但不容易,而且还有流弊。譬如小乘人放下了,很不容易放下,吃了千辛万苦,断了八十八品见惑以后证得须陀洹果,天上人间七次往来才证得个阿罗汉,把见思烦恼放下。放下怎么样?入偏真涅盘,这就是流弊。体似乎是有那么一点点了,不起作用,有体无用。大乘法里面这个方法妙,妙极了,他不是叫我们一下放下,他叫我们转移目标,这个妙。叫我们认清一个至善的目标,一个最有利益的目标,叫你转目标。譬如说花钱花惯的人,一天没有钱花心里就很难过,今天手头上不便了,你叫他不花钱,他难过,他做不到,平常这个钱花在吃喝嫖赌玩乐上,花得很自在。菩萨花的什么?照样还是那么花,转移目标多做一点慈善事业不是很好吗?你做得愈多,这个社会对你尊敬,老百姓对你拥护,走到哪个地方一看到你,人家都笑脸相迎,亲切招待,这个果报多殊胜!它是教你转移目标,大乘法就是这样的,所以它的放下跟小乘放下不一样。

  实相定能生无量智慧,佛在讲《法华经》之前先说《无量义经》,经讲完之后入无量义定,然后发明「实相妙法」,这就是到法华会,开示我们于理事动静之间无不具足无量义。我们凡夫就是迷得重,业障深,不知道;诸佛菩萨眼睛里面看得清清楚楚,佛心里面念念是无量义。无量究竟多少?我们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尽虚空遍法界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在佛的心里面念念现前,你看看这无量。所以到佛的境界,在三量上讲全是现量,没有比量、没有非量,全是眼前的境界,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这个给诸位说,这是真实的,我们讲三世是随顺众生说的,我们讲十方也是随顺众生说的,真心里面是一不是二,这样我们才能入实相的《妙法莲华经》。

  这条摆在第一,就是说明,佛这部《妙法莲华经》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从实相里面生出来的,从实相定里面生出来的。这意思就很明显,我们也要入实相定才真能入实相的《妙法莲华》。我们没有实相定,释迦牟尼佛虽然说了《法华经》,我们听了,听了怎么样?听而不闻。如何说不闻?不悟!佛从实相定里说出来的,我们要从实相定里头入进去,重要在这此地。《法华经》是世尊一代时教最后一个阶段说的,也就是当时这些大众们,这些弟子们,渐渐都是趣向实相的境界,就机缘成熟可以讲这部经。在前面有十种机里面我们有给诸位说过,那是真正的当机者,后五类。我们现前的是属于前五类的,前五类有没有好处?也有好处,虽然入不进去,阿赖耶识里头有这么个种子在。所以说都有好处,正是所谓「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个已成佛道,现在还没成。像美国的里根一样,选上美国总统现在还没有就职,还要等到明年一月二十那才是就职,现在虽然是他,还没就职。我们现在虽然是听了《法华经》,没入法华三昧。说到这个地方,当年智者大师念《法华经》得到法华三昧,他老人家的三昧是不是实相定?他自己没有说,我们也不敢随便在这里猜。但是要根据这个状况来说,应当是实相定,为什么?如果没有实相定,怎么能参加释迦牟尼佛的法华一会?所以从这个迹相上来看,应该是实相定。

  第二叫「放实相光」。实相光是称性的,不但是周遍,而且是恒长的。把实相的理体、法界的事相全都包含在实相光明之中,「生佛始终」,没有说妙法先现这个瑞相,这是本经放光的殊胜。实相光是依般若智境显示出诸法实相,经文里头有几句,「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用光来显示实相的义理,所以这个光就叫做实相光。在法华会上佛是用放光来表演,来显示这个境界。诸位想想,如果实相光有放、有不放,这就不叫实相。实相还有断续的时候吗?实相没有断续的时候。所以佛在法会里头那是表演,诸位要记住这个。正如同前面的实相定,实相定也没有出入,佛示入定,统统是表演给我们看的。实相定在楞严会上就叫做楞严大定,行住坐卧无不是定,实相光也是如此。只要你心清净,实相的定、实相的光你自己都能亲证到。这个不必我说,我怎么样说也是隔靴搔痒,一定要亲证,这里头有无穷的法味。

  第三「说实相法」,实相就是世出世间佛给我们讲的十如是,从「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到「如是本末究竟」,如是就是实相。我们在讲经的时候讲「如是我闻」,给诸位讲如是两个字的味道,就是实相。所以佛的言语叫如语者,如语叫如其真实,决定不妄,这叫如语。一切诸法都不离十如是,换句话说,一切诸法皆是实相。而实相佛说得很清楚,「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是要觉悟圆满到家才能够亲证诸法实相。佛在法华会上,可以说把他自己所亲证的境界又给我们说了出来。因为佛在示现成佛的时候讲《华严经》是诸法实相。但是《华严经》我们一般人听不到,《华严经》是佛在定中讲的,那确实我们没分,二七日中,二七十四天,定中讲的。我们凡夫看到世尊在菩提树下,底下铺着草座,生草铺的座子,他在那里盘腿闭着眼睛,我们只看到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哪里晓得他在那里讲《华严经》?不知道。

  所以今天《华严经》小乘国家不承认,小乘国家是,释迦牟尼佛一开始鹿野苑度五比丘,那个转珐輪人人看得到的。最初讲经听众五个人,为五比丘说四谛法。所以后人也有人说,《华严经》是龙树菩萨造的,不是佛说的,有人这样讲法。这些人可以说都是以自己的意思来猜测,凡夫知见。如果说不相信释迦牟尼佛二七日中讲《华严》,当然也就不能相信龙树菩萨游历龙宫。龙树菩萨游历龙宫所看到的叫上本《华严经》,《华严经》有上中下三本。上本《华严经》有多大的分量?印度人算偈为单位,四句就是一偈,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所以我们念十三不要把它连起来,十三个大千世界微尘偈那就错了,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可是诸位要记住,那十又不是数字,《华严经》是用十表法的,所以你呆呆板板看到,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那又错了,无量无边。经在哪里?给诸位说,我们眼见的、耳听的、身体接触到的全是的,一一微尘、一一事、一一相全都是的,诸位要懂这个道理,就摆在我们眼前,我们有眼看不见,有耳也听不见。

  一切万事、万法、万理,总名称就叫《大方广佛华严经》,总名称,所以叫根本珐輪。一切法都是依它而起的,佛法是依它,世间法还是依它,一切外道也是依它。正确不迷惑就叫佛法,迷惑而没有看清真相就叫世间法。所依的理事是一个,不但理是一个,事还是一个,相还是一个。可见得圣与凡、佛与魔,就在一个是看清楚真相,一个是把真相看错,就如此而已。我们晓得这个道理,就知道龙树菩萨所见的是真实的。如果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所见的我们怀疑,怀疑的人真不少,不但世间有些人不相信,佛门里面出家的大法师他不相信。他为什么会不相信?给诸位说,附会科学,认为这个在科学讲不通的,现在的潜水艇已经到海底,没有发现龙宫。所以我们今天再要讲龙宫,被那些科学家笑我们迷信,怕戴了一顶迷信的帽子,所以也就迁就附会科学,大大的错误了。

  诸位想想,龙宫要不相信,那智者大师的实相定当然也不能相信了。相去一千多年,他怎么还参加了一会?灵鹫山的遗址早已经荒废了,怎么说是佛还在那里讲《法华经》,这一会还没散?好,我们再说回来,我昨天晚上睡觉作了个梦,你相信不相信?你也不相信,为什么?你作的梦不是我作的梦。但是什么?人人都有作梦的经验,说到梦我也相信。你没有得到定,你要得到定,你就相信定的境界。你那个定的功夫不深,定的功夫深你就有神通了,你就晓得天上人间鬼神的境界,自己功夫不到家,这是要记住。世间人这就叫愚迷,分别执着,障碍自己入实相,不能看清一切万法十如是。十如是的道理要是明白,心就清净,为什么?一切法如是。一切法都如是了,还要你操什么心?还要再费什么力?不要,什么都不要。才真正能做到「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一切都能随缘,随缘里面得清净、得自在。诸位由此也能体会到,明理是多重要,理明了行就圆满。

  我们讲修行,理不明才要修,理明了那个修已经没有意思。理不明,行为有正、有邪;理要明了,邪正不二,没有邪正。理没有明的时候有是、有非,理明了之后是非也没有了。为什么?理真不二,这是理到了究竟之处,入不二法门、入一真法界。我们自己虽然没到这个境界,我们《华严经》读得不少,你们诸位仔细去看看,这个《四十华严》五十三参,要是以我们凡夫观念来看那里头的人,有菩萨、有比丘、有外道,有正、有邪、有善、有恶,我们凡夫看是这个,就是我们这个凡间的一切事。这样看我们能入法界,我们入了法界,入什么法界?入十法界、入众生法界。善财童子也是入这个法界,人家入的一真法界。一样的境界,为什么我们钻到十法界去,人家入了一真法界?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人家的观念里面十如是,我们的观念里面不如是,这个跟那个不如是,那个跟这个又不如是,这不行。

  天台大师把这十如是一引申、一展开,叫百界千如。这个话就说得更明白、更清楚,不但眼前一切如是,过去如是、未来如是,一如无二如,十方三世是一如无二如。这个都是说的诸法实相,也真的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最重要的我们要能够证得。要想证得先要懂这个道理,譬如说我们要想到哪里去,先要晓得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们想到达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情况是个什么样子,自己大致上总要晓得,而没有迷惑。然后我们再求方法、求方便,如何能叫我们到达。好像走路一样,我们选择交通工具,哪一种交通工具对我们来说最方便、最安全、最快速,面面都要考虑到。有的很快不安全,好像跟修道一样,那个法门是快,当中有邪魔、有岔路,一不小心走到歧途上去了,那个麻烦又大!所以要很慎重的选择法门。

  法门无量无边,当然我们自己不知道哪个法门最好,别人跟我们讲的我们也未必相信。众生的根性是各个不相同,纵然是同一样的法门,有的人修有成就,有的人修没效果。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最殊胜的法门无过于念佛,不但佛在一切经里面跟我们讲,诸菩萨修行示范也做给我们看。《华严经》是第一部,你看善财童子修行,第一个老师德云比丘就是教他念佛的,在《四十华严》里面叫吉祥云,《八十华严》叫德云比丘,教他念佛。最后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末了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看世尊在示现,二七日中定中讲《华严》,就把这个大概都摆出来,理论与方法都显示出来了。我们看到这个架式,佛不说话也应该明白。所以我们选择这念佛法门,最快速、最安全、最可靠。如果能以《华严》教义、《法华》教义来帮助诸位,你这个念佛就属于理念,目标完全是实相,四土里面实报庄严土,目标就在实报庄严土里。

  《华严》是一真,《法华》也是一真,把这些理论、这些道理运用在念佛上。我跟你讲运用在念佛上,不仅仅说运用在嘴皮的念佛上,那个不行。运用在心里,运用在日常生活,像经上所讲的事理心境一切圆融无碍,这就是《华严》,这就是《法华》,我们整个的生活就是《华严》、就是《法华》。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是理念,我们起心动念、一切动作统统是归性,与性相应,与理相应,这样才与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相应。我们念《弥陀经疏钞》,诸位要特别留意的,莲池大师每章后面称理那段文字,那段文字是活的,凡是称理都是活的。不是称理而说的是偏重在事上,不圆融,有分限;称理的是圆融,没有界限、没有分限。而大师称理的那段,你看看他常常引用的,不是《法华》就是《华严》,再不然就是《大乘起信论》,引用得最多,像这些地方全都是给我们提示,说实相法,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也是说实相法。

  第四段叫「开实相见」,见就是知见,我们现在讲的见解,对一切理事的看法,这就叫做知见。本经的特色实在是最注重的就是实相知见,经里面所说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讲的一大事因缘。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讲这《法华经》大意,主要就是讲这两句。他听人家念《法华经》,一念到「方便品」,不要念了,下头不要念,我都晓得了。「方便品」是第二品,二十八品念两品,下头不要念他都晓得,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能懂得如来真实义?经里面像这些句子事例太多了。所以佛经,给诸位说,绝对不是说查查字典、看看参考书、看看古人批注就能懂得的,不懂,没有办法,境界达不到。古人注的没错,就是批注也看不懂,为什么?死在文字之中,死在义理之中,都是走的死路,不是走的活路。所以你要是走出一条活路,佛就给你授记,这才有成就可言。这也是我们学佛必须要晓得的,千万不可以走死路。

  第七条叫「示实相境」。在本经,「宝塔出现,显示法身之像,三变净土」,将实报真实的境界完全显露给我们看,「所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世尊的目的是要叫我们众生真正明了诸法实相的真实境界。诸法实相真实境界,佛在法华会上是刻意做了一番表演,事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决定见不到诸法实相,我举一桩事情你们想想你见到了没有,不要讲外面事情,讲自身的事情,我们这个身体不生不死,你有没有见到?这是真实相,没见到。你为什么见不到?因为你现在所用的心,就是能见的心,是个生灭心,你见到一切境界相是生灭境界,不是实相。什么时候你自己用不生不灭的真心,你见到一切万相不生不灭,我们这个身体也没有生老病死。我们现在所见不到就是我们没有法子用真心。《楞严经》里面一再教给我们「舍识用根」,根是真心,不生不灭。可是我们用的是什么?用的第六识、用的第七识,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着,一切法相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怎么能见到诸法实相?

  几时你要把这个生灭心舍掉,你会用不生不灭的真心,你就入一真法界。再给诸位说,就像《华严经》说「一念现前」,也像《弥陀经》里面讲「今现在」,那趣味无穷,这是一切都真实!所以你看看本经里面讲的十义里面,十条条条都是讲的实相。一真一切真,别的都是假的。你要不走真的,干假的,给诸位说,无论你做多大的善事你出不了轮回。善事、好事,果报在三善道;恶事、坏事,果报在三恶道,你跳不出轮回,这是要记住的。小乘人要修到九次第定,证得阿罗汉,才超越轮回;换句话说,你这个见思烦恼要不断掉,你没法子超越轮回。要真正断掉,伏断还不行,伏断的果报在四禅四空天,到你定力失掉的时候烦恼又起现行,又要往下堕落,还是生死轮回,不简单!我们再问一问,这个事情了生死超三界我们能做到吗?给诸位说能做到,人人都能做到,问题在你肯不肯做、你愿不愿意做?你只要愿意、只要肯,人人都做得到。

  你要想做到,第一个要明理,次第没有法子躐等的,信解行证这个没法子躐等,一定先明理后修行。这个里面最难的是明理,为什么?理除障、理断惑,行不难。诸位要不相信,拿《华严经》做个例子大家就明了,《华严经》信解行证这四个步骤四分,三十九品经,可以说从初品到三十七品都是讲的解门,讲信,前面六品,实际上前面六品也可以包括在解分当中,你看看讲道理,真是千辛万苦,说干了舌头。行门只有一品经,「离世间品」五卷经文,我们把这四十、八十合起来,去掉重复的,九十九卷经文里面,行经只占五卷,可见得佛法是知难行易,做不难,开智慧难,解里面要开智慧,不开智慧没有法子行。佛法里面讲修行,是要叫你自己独来独往,绝不是叫你跟着人家屁股后面去走的,那万一他走错了你怎么办?你也跟着错了。

  所以佛法不单单是禅家讲「悟后起修」,不悟没法子修,不悟就是在解门里头,悟了以后才修行,「行成证入」,这是证果。《华严经》后面「入法界品」是讲证果的,「离世间品」这一品是讲修行的。所以你从大经上来看,到底哪个重要?我们才明了世尊当年在世四十九年,天天在讲解干什么?就是解分。行要不要世尊来带着大家修行?不需要。为什么?理上大彻大悟,行门,刚才讲了,独往独来,用不着任何人带着走。所以诸位查遍《藏经》,你找找看,有没有释迦牟尼佛带着大众去打个佛七、去搞个禅七,你看看有没有?没有。你所看到的,佛都是天天在那里教学,天天在那里给大家破迷开悟,干这个事情。所以从这个示现我们就应当看得清清楚楚,不应该再迷惑颠倒。

  再说说,现在人为什么不能开悟?我觉得现在人之不能开悟那是理所当然。为什么说理所当然?现在人用分别执着比古人要强上百倍、千倍、万倍,他怎么能开悟?古人是把分别执着去掉就开悟,他不但不去掉,还天天增加,如何能开悟?每天在那里头用功的,在那里钻固执,在那里研究别人的批注,这能开得了悟吗?如果真正要开悟,那就是从前方东美先生所说的。我们教育部有官员,那天正好我在座,教育部官员去访问方老师,向他请教,我们提倡复兴中华文化,请教方老师,如何才能真正把我们的文化复兴?方老师笑笑,我说了你们也做不到。老师,你说说看。他说要真正复兴中华文化,第一个把所有的报纸杂志一律停刊,电视广播全部把它废弃掉,中华文化就复兴。人家听了都听呆掉。他是个哲学家,这话有很深的哲理,诸位要晓得,这些东西,你想想看,拿佛法来说,完全是分别执着。换句话说,引导众生用分别心,引导众生在执着,引导众生在争执,这如何能开得了智慧?

  真正的学问要从哪里修起?你看看孟夫子所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什么叫放心?攀缘心,把这个攀缘心从外面收回来,这是学问,这才能称智慧。所以我们从前世出世间的学问之成就,十载寒窗,十载寒窗是干什么?就是念书。念书干什么?开悟,可不是求解的,也不是死记的,诸位要懂这个意思。念书的目的在哪里?把心念定,定了就放光明,就开无量无边的智能,它是这么来的。古人的心专专到什么程度?这一个人在外面念书,多少年不回家,对家里面总是很关心的。家里写个信来了,习惯上信封后面都写个「平安」两个字,人家一看到平安两个字,信不要看,撕掉、丢掉了,不扰乱自己的心,专到这样的程度,所以十年能开得了悟。

  我们现在心怎么样?叫你心定下来,还得要搞搞这个、搞搞那个,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好,世间东西不看,经这么多,批注这么多,这个法师也不错,那个法师也得看看,开不了悟,把你的悟门全都给堵死了。这不是办法!这样子吃尽了苦头,把《大藏经》里面,自古以来这些大法师、大德居士们他们的批注,你全都研究、全部都背诵了,跟诸位说,与自己毫不相干。为什么?你所记的、你所闻的、你所讲的全是别人的,没有一个字是你心里头悟出来的。你这一生都被人牵着鼻子走,还不止一个人牵着你,几千、几百个人拴着你走,你想想可怜不可怜?被释迦牟尼佛牵着鼻子走都不是好汉,都是可怜人,再要被这些历代祖师大德牵着鼻子走,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佛就怕我们不能解佛的意思,怕我们死在他的名下,被他牵着鼻子走,实际上他不牵我们,所以佛才说他一生四十九年没说法,谁要说如来说法是谤佛。这是干什么?把他一生所讲的全部都否定掉了,意思是教我们开悟。

  他老人家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凡是他所说的,你一听就悟了,很好,得受用;不悟,不要去记,不要分别、不要执着,求悟!在过去世出世间教学都是如此。所以从前那个世出世间教学,是走叫学生开悟的一种教学法。现在的教学方法跟古时候完全颠倒了,那说得不好听,就叫你入迷的教学法,是叫大家入迷。我这么多年来,多少人要来找我写写文章,搞什么东西,我不敢。为什么?我怕人家已经迷得很深,已经很可怜,我何必再去迷他一下?于心不忍,不敢迷人。所以我都是劝人读书,我也一再劝人,书里头没有意思、没有讲解的,你这个心才死心塌地,我就好好的念。不用分别心、不用执着心,就是这么一味念下去,念到个十年、八年,恍然大悟,你才晓得我不骗你。我要叫你去研究个十年、八年,到后来你是愈迷愈深,那牵你鼻子的线愈牵愈多,干这个事情。这个事情明理的人、懂因果的人决定不干。

  这是说的示实相境,要离分别执着,拿禅宗的话来说,离心意识,就入实相境。佛在《法华经》里面讲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不坏」,有情众生没有生老病死,不坏;无情的众生,植物没有生住异灭,矿物没有成住坏空,这就是世间相不坏。这是实相、真实相,你要用真心,不生不灭的心,才能见到。不生不灭的心是真的,是真心,生灭心是妄心。所以佛才说「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生灭是什么?就是八识,八识是生灭心。生灭心灭掉了,寂灭现前,寂灭现前是不生不灭现前,真性现前。诸位要细细体会这个意思,要向这个路上去走,这是真实的路,真实的功德利益,决定不欺骗人的。

  下面第八条「悟实相心」。心没有相,六祖说得很好,「本来无一物」,有物就有相,本来无一物,所以它没有相。没有相当然就没有所在。《楞严经》里面,阿难以有心去找心,七处都找不到。再以无心去找心也找不到。为什么说有心找心找不到,无心找心也找不到?实际上那无心还是有心,因为你有个无心,所以找不到。无心也要没有了,真心就现前,所以有无二边都要离开。妄心无自性,真心是一切万法的本体,所以真心是「真实有体」。体是清净的,体是坚固的。妄心能够破坏,转识成智妄心就没有了。所以妄心确实有生灭,生灭心能够灭掉。一念无明生灭心起来了,无明断掉之后,生灭心可以灭掉。真实有体,没法子破坏的。佛法上常用金刚来比喻,金刚喻般若,般若就是真心的作用,真心的作用就是智慧。

  「无相之相」,这是顺着众生不得已而勉强建立一个名词叫实相,如果诸位执着有个实相,那又错了。你要晓得老子所说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说真实的!所以一切名相在佛法里面全是方便建立,诸位要想入真实的境界,你就要懂得方便建立。用这个方便而又能舍这个方便,才能够真正有所收获。好像我们过河需要用船,船是方便,我们要用它,可是一到岸要舍掉它。如果不舍你就不能到岸。所以又要用它,又要舍它,万万不可以执着。我们这个比喻,在佛法里比喻,实在讲是很不容易,为什么?譬如真正讲过河,我没有到岸的时候,我还可以执着这个船,船还是往前进,到了岸我再舍它。佛法这个法船,这些法相名词的法船,给诸位说,你用它,你不执着它,这个船往前面前进;什么时候执着的时候,它又不动了,所以说你永远到不了岸。不是说到岸的时候你再舍,你今天能够舍一分就往前进一分,舍两分就往前进两分。你要是不舍,不舍它就不动,不能往前进,就这么回事情。

  所以学佛学什么?要学舍,念念舍。佛这样教给我们,道家也有这个思想,也这样教人,道家讲的「为学日益」,那个学什么?世间学问、世间的技能,天天要增加;「为道日损」,你要想修道的话,那就一天一天要少,少什么东西?少执着、少分别、少烦恼。道是什么?道是清净心。有一桩事情舍不掉,这一桩事情挂在心里,心就不清净,就没有法子向前精进。心里有一物就不是精纯,心就杂乱,哪里还能往前进?所以心要清净。这就是世出世间法不相同的所在。佛法里面所建立的名相,要记住,是方便法,不是真实法。方便法无非是诱导我们趣向真如、趣向实相,所以对于这些方便法决定迷不得。刚才说过了,不但不迷、不执着,连分别也用不着。诸位同修们要是真正稍稍能够体悟这个道理,你们用功就得法了;换句话说,你们功夫也能得力。要是不能体会这个意思,免不了要盲修瞎练,说食数宝,决定免不了。

  这是勉强建立实相之名,而世尊的目的不过是藉这个开示,希望众生彻底明了,悟得真心,因信解而当下证入。所以经上说,「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这是悟实相心,这个我是学人自称的,只要你的真智慧现前,你自己就有坚定的信心,自己晓得决定作佛。自己晓得自己决定作佛,如果还有这一念的话,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那又着相了!再往下讲就不能讲了,愈讲恐怕就愈麻烦、愈迷惑了,这话只好就讲到此地,诸位细细去参究。这是「悟实相心」。

  第九条「修实相行」。这修实相行,你看看得悟实相妙心之后,然后所修的是实相妙行。而实相妙行在本经里面没有《华严》讲得详细,《华严经》里面「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修实相行,那是什么?入法界之后修实相行。在我们这十义当中,前面第七就是示实相境,第八悟实相心,入法界,心境都入了,修实相行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华严》里面「行成证入」,刚才跟诸位说了,前面三十七品是解分,开悟了,「离世间品」是修行,普贤行修圆满入了法界,末后这「入法界品」,行成证入。我们在末后这一品《四十华严》经题,我略略给诸位点一点,《四十华严》的经题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入是能入、所入意思都有,双关语,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是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而普贤行愿是什么?就是前面那一品「离世间品」,「离世间品」是普贤行,唯普贤行才能入。这地方讲修实相行,就是善财童子所示现的,从最初参访吉祥云比丘,我们是照《四十华严》说,要是在《八十经》里面是德云比丘,五十三参到普贤菩萨,这是修真实行,修实相行。

  实相行里面的纲领,在这个地方是所谓「三轨自持,四行自守」。我们底下列了什么叫三轨、什么叫四行。轨是轨范、是轨道,不逾越这个轨道,而做得非常自然,没有一丝毫的勉强。第一个是慈悲,第二个是忍辱,第三个是法空,这是普贤行三大条件。可是诸位要晓得,这三轨实在了不起,为什么?我们讲讲咱们有没有慈悲?没有,决定没有。诸位要晓得,不要是自己认为我心很慈悲,错了,慈悲心从哪里生来的?清净心生的。你的心里面还有一物,你哪来慈悲?你心不清净你怎么会生慈悲?心不清净生烦恼是有的,怎么会生慈悲?而清净心是从平等心生的,这是讲菩提心。在《华严经》里面,你们诸位看,我们现在讲到十回向,十回向第九回向,十回向快讲完了,在大经里面,十住菩萨十个位次修什么?修平等心。菩提心里面直心,直心就是平等心,平等心就是佛心。你看看,从初住到十住,修平等心;然后再从初行到十行,这十个位次,修清净心,就是修深心;再继续修,从初回向到第十回向修慈悲心。

  所以诸位想想,慈悲是菩提心圆满,什么人有?圆教,这《华严经》是圆教,没有话说,登了地的菩萨才有。不是普通人讲你心很慈悲,那是嘴皮上的慈悲,或者是把慈悲两个字的意思弄错、搞错了,哪来的慈悲?普贤行是建立在慈悲的基础上,你看看了得起了不起!由此可知,你从这个大经境界上来看,什么时候才开始修普贤行?登了地的菩萨,这不很明显了吗?初地到等觉十一地,是三轨自持,四行自守,我们在《四十华严》里面五十三参所看到的,是这么一个境界。所以诸位要晓得,佛法里面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真正能做到这两句话的是登地的菩萨。没有到这个程度的只能模仿,像二、三岁小孩学大人在那里模仿,不是真的。真的要初地以上,这是真的。

  我们再看看,慈悲一定有忍辱,不忍辱哪来的慈悲?此地忍辱是说什么?是说的十大愿王里面讲,「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忍辱。「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要不忍辱怎么能行?再给诸位说明,忍,愈是能忍、愈是能容,愈是能够随顺、能够和睦,这种人能办大事。你不相信,你打开历史来看,古今中外,你看什么人?看开国的帝王将相,看开国的,他们都有这么大的气度,所以他才能开国、能够建立国家。如果心量窄小、容不得人的人,他能成就什么事情?做个生意买卖,组织个董事,看看董事名单都是他的妻子儿女,外人一个也加不进去,家庭公司,这个生意还能有什么大成就?为什么?外面有的是人才,他不是我家的人,我跟他没有亲属关系;家里面人是无知无能的胡涂虫,他是我的儿子,总得要给他安上个经理。雄才大略的人大公无私,唯有人才适用。

  你读读汉高祖,这是我们中国历代帝王里头著名的,再问问,汉高祖有什么学问?实在没有什么学问,书也没念好。做个亭长出身的,亭长是什么人?现在的里长,就做这么大个官,当个里长。他凭什么?就是凭他心量大,能够包容、能够用人才。有人来告诉他,某人不好,某人怎么样不好,譬如陈平,大家晓得,宰相,他的品德不好。汉高祖说我用他的才,品德不好没有关系。诸位晓得,开国的时候人才第一,品德其次,开国的时候。治理国家,天下太平的时候,品德第一,人才次之,这个要晓得;天下大乱的时候,人才第一,品德次之,陈平很能干,用他做宰相。所以这个治世与乱世不一样,他晓得这个道理,他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他能够尊重一切人,他能成功。我们再看看,就是当时另外一个榜样项羽,项羽为什么失败?项羽,讲老实话,项羽的本钱比汉高祖厚得太多,无论在哪一方面刘邦都是望尘莫及的。项羽为什么失败?心量太小了,封人家一个官,拿着那个黄金印还舍不得给人,这人家还能替他效命吗?不能替他效命。所以项羽很小气,妇人之仁,不大方,没有汉高祖大方,汉高祖能放得下,项羽放不下。像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太多了,我们要怎么个修学法?

  成佛作祖这不是世间法,世间帝王将相都没法子比,不能比在哪里?成佛作祖这个心里面不能有一丝毫的牵挂。世间帝王将相心里面牵挂的事情还不少,成佛作祖决定不能牵挂,心要清净。所以这讲到忍辱,什么样的人都能忍,以平等心看待,以清净心看待,以慈悲心看待,忍辱衣自在其中。所以佛法里面讲穿衣,衣就是代表忍辱的,什么都要能忍,要能随顺。因为我们的愿望是普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换句话说,既是众生,我们发心要度他,不忍怎么能度得了他?要众生个个都是那么和顺,那还要度什么?别度了。就是众生太顽皮了,刚强难化,菩萨才发心去度他们。要是众生个个都老实、个个都成佛,你还度什么?没得度了,不需要度了,这点诸位要晓得。

  第三「法空座」,这一句很要紧,法空座是什么?就是世尊在般若会上《金刚经》里面教给须菩提的,须菩提请教世尊,菩萨弘法要用什么态度?佛告诉他,「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法空,「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有法空,万法皆空,你的心才如如不动。度一切众生自己绝不居功,我做多少好事,我在佛门里多少贡献,那就不空了,处处着相,你法空座就没有了。我们再回头看看,《四十华严》里面那些大善知识、那些善友们,你看最后一着,没有一个不是非常谦虚。善财来请教,我在无量法门只懂得这一个,其余的法门那我怎么能懂得?我怎么能比得上别人?个个谦虚。绝对没有一个善知识,你去查查,我懂得很多,别人都不如我,你去看看有没有这一个?五十三位善知识一个也没有,人人谦虚。这是我们榜样,这是我们要学习。连释迦牟尼佛教了一辈子,教了四十九年,连头带尾五十年,教学五十年,他老人家还说他一句法没说,全部否定了,一空到底。那要在别人说,五十年教学的辛劳这个了不起,这很值得骄傲。释迦牟尼佛没有这个话,不但自己心清净,还要劝人不要执着,大家的心都要清净。

  这个三轨必须要记住,虽然是地上菩萨所行的,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学习。不要看到这个,不行,我现在还是凡夫,我还没到登地菩萨,到了我登地我再来学,那就错会了意思。那现在为什么跟你讲?现在跟你讲就是告诉你,地上菩萨都是这么样行,我们要学地上菩萨,要向他学习。我们要有慈悲心,我们要有忍辱,我们要知道法空。底下这是比喻,「入慈悲室,披忍辱衣,坐法空座」,这是三轨。

  四行是什么?这四行诸位一看就晓得,我也用不着去解释。为什么?经里面有一品「安乐行品」,这就是「安乐行品」里面的。《法华经》这一品很重要,尤其我们现在正处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天下大乱我们怎么能够得到安乐?这一品就是教给我们得安乐的,身语意安乐,誓愿安乐。我们再看看《华严经》里善财童子确实是如此,四安乐,三轨四行,善财与善友全在其中,真是妙极了。我们要是能够学到三轨四行,我们现在生活在安乐之中。极动乱的世界,极不安稳的世界,你能够守住三轨四行,你是安乐的。这样菩萨所谓是「涉俗利生」,随心应量,像观世音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的,他就示现什么身,随类化身。四圣法界他化身,人天里面也现身,三恶道里头还是现身,「无不安乐」。菩萨在地狱里头度众生,地狱众生受苦,菩萨安乐,为什么菩萨能安乐?因为菩萨有三轨四行。所以这是修的实相行不是普通行。《四十华严经》里面修的是实相行,他凭什么?就是凭三轨四行,这是最高的修行指导原则。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条,后头还有一条,还没讲完。   
   
   

妙法莲华经  (第十八集)  1987  台湾景美华藏图佛教书馆  档名:08-001-0018

  本经十义最后的一条,「具实相德」,接着「修实相行」,这才能成就,就是具足实相之德。由前面所说到的,「内悟妙心,外修净行,内外清净」,这就叫做实相德。内外清净,我们一定要注意到,一定要从内做起。可是初学入手之处,说一下就从内修起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最初方便是着重在外。我们在大经里面可以看到,像《华严经》最初入门,修「净行品」,「净行品」可以说着重于外,由外来修内,这是关键的所在,必须要晓得。在一般经论当中所谓戒学在先,我们讨论《八十华严》看第九回向大天神菩萨,在这一章里面差不多我们将要读完了,这一章里面可以说完全是讲的戒学,这是教诫初学的。正如同学校教学一样,小学生着重在学规矩,并不注重知识。为什么?他的理解力有限,谈不上知识,所以着重在规矩方圆。佛法也是如此,戒行有了基础之后,这个境界再提高,所以由身,事之戒,进入到心,理论上的戒,这是把境界提升了。

  说到内外清净,一定要内清净之后,外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净。如果我们内要不清净,外面怎么样修学都没有办法获得清净。为什么?外面是再清净,诸位晓得,阿赖耶识毕竟是要受染污的,所以是不会得到清净的。真正清净是阿赖耶识里面不落种子,我们所谓说不落印象,这才叫真清净,内外俱净,才是实相德。在「普贤劝发」里面说,「如来灭后」,如何才能够得到这部经?这个得并不是说我们得到这个经本,经本在今天印刷术非常发达,可以说《法华经》的经本子遍地都是,你到哪个地方看不到《法华经》!此地讲能够得到这部经,是说义理上的得到;换句话说,一定要开悟,从这部经得到开悟才算是得到。也正是世尊在这部经里面所讲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我们要能够悟入佛之知见,才算你真正得到《法华经》,得到诸佛的《法华经》,也得到自性的《法华经》。

  关于这个问题,诸位看表解里面第三这一条里头,「四法得经」,我们希不希望从这部经开悟?如果希望从这部经开悟,这四条就要注意到。第一是「诸佛护念」,换句话说,我们还要藉佛菩萨的力量。诸佛可以说对于每个众生、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护念,换句话说,这个因缘我们人人具足,就是这个条件每个人都有。虽然每个人都有,可是有人确实得佛护念,得到护念的利益,有些得不到诸佛护念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原因在哪里?原因在接受、不接受,佛菩萨加持我们,我们愿不愿意接受?接受的就能够得到利益,不接受的还是得不到利益。护念,佛怎么样保护我们?怎样来念我们?我们如果说望文生义那又错解了。并不是佛菩萨的心里头天天会念着我们,我们人这么多,他怎么能够念得了?念着这个把那个漏掉,念那个又这个漏掉。此地所讲的护念就是佛的平等心与清净心,从平等清净里面所生,「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就是说的这个。如果就本经来说,经文就是诸佛的护念,我们得到这个经本子就是蒙佛护念。得到这个经本,如果不能够信受奉行,得到还同未得。信受奉行如果不能够悟入佛知佛见,虽得诸佛护念,所得的有限,不是究竟圆满。由此可知,能不能得到诸佛菩萨圆满的护念完全在乎自己修学的态度。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就「植众德本」。换句话说,这四条后面三条都是属于自己的,只有前面这条是诸佛菩萨给我们的增上缘,增上缘是一律平等。我们能不能从这部经开悟,那就在后面三个条件了。这里说植众德本,植是培植,培植众德的根本,《法华大成》里面讲,这是「已得事无碍法界」。《大成》大义法师他是学《华严》的,所以处处都是引用《华严》教义来讲解。这个四条就《华严》教义来说,「诸佛护念」是理无碍法界,「植众德本」是事无碍法界,「入正定聚」是理事无碍法界,「发救众生之心」是事事无碍法界,全是从《华严》教义上来说的。刚才讲理上是平等的,事上必须要修学。世间法之德本是孝悌忠信,这是世间法的德本,我们自己要晓得培植。出世间的德本是菩提心,我们要是依《六祖坛经》来说,因为《坛经》我们读得多,也讲得详细,《坛经》六祖所说的,「五分法身、四弘誓愿、三自皈、三身」,再以菩萨的六度,这是出世间法的德本。

  如果我们要是知道本末,知道先后次第,修学就有决定的方向、决定的目标,那怎么会没有成就?所以人家问我们,你学什么?你所修、所学的是什么?自己总要清清楚楚。刚才所说的这是通途一般的,换句话说,无论是哪个宗派,无论是哪个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宗旨。正如同学校里读书,这些是共同科目。除了共同科目之外,你还有专修的,譬如参禅的专修科目就是明心见性,我们念佛的专修科就是一心不乱,这是通途以外的。通别都要清清楚楚。诸位要晓得,别是建立在通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没有菩提心,没有四弘誓愿,不修六度,那大乘法里面八万四千法门都失去了基础,学哪一门也不会有成就。所以植众德本,别说是出世间法,就是世间一切事业也要以此为基础,我们怎么能够疏忽、怎么能够大意?众德之本要真正成就了,就是《华严》讲的事无碍法界。

  第三条讲「入正定聚」,正定聚是「理事无碍」,这个心才真正定得下来,才是正定。我们的心之定不下来,很显然的理与事有碍,所以这个心定不下来。理与事要无碍,诸位想想,那个心不必修定自然就定了。在理里面心也不动,事里面心也不动了,为什么?晓得理与事是一不是二。这在行门里面就是「寂照不二」,所以叫做实相定。在楞严会上世尊告诉我们的楞严大定就是这个地方所讲的正定聚,这是真实的成就。成佛,换句话说,也就是成就正定聚而已,入就是成就,就是亲证得的。实在说正定是我们自性原有的,不是从外来的,所以诸位细细去读读《楞严经》,这楞严大定是修得的吗?不是修得的。本性里面原有,哪里是修得的?所以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无所得。如果本性里面没有,那算是你修成,本性原有。我们虽有,但是我们不知道用它;换句话说,我们错用了。

  正定是什么?现在我们读《楞严》,正读到「十番显见」,见性就是正定聚,闻性就是正定聚。这个聚字在此地很有味道,说正定是讲体,说聚是讲用,正定是说的寂,聚是说的照,寂照不二。它不是没有用,它有大作用,这叫实相定,这叫称性之定,叫自性本定。我们过失在哪里?过失是我们用妄心,不晓得用这个正定,毛病发生在此地。佛所教给我们的就是恢复我们自己本有家珍正定聚,本有的。入了正定之后,妄心所起种种的作用都在聚这个字里面,变成无量功德。可是失掉了正定,在八识所作所为那是无量的业报,起用、受报可以说完全都不一样。这是学佛,尤其学大乘佛法者,不能不知。到入正定聚,也可以说就是成佛了。

  后面这条「发救众生之心」,这是自己成就之后,一定要发心度脱一切众生,这是菩萨事业。为什么要发心度脱一切众生?因为一切众生与自己是一不是二。所以见了性的那些大菩萨们,我们称他们叫「同体大悲」,他与一切众生同一个理体、同一个法身、同一个法性,所以是同体,这个关系多亲密。「无缘大慈」,无缘是没有任何条件的,理所当然要慈悲一切,没有任何理由的,这是真慈。凡是有理由、有条件的都不是真慈悲,父母爱护儿女,为什么?他是我儿女,这就是有理由、有条件,这都不是真慈。这个在佛法里叫爱缘慈,不是真慈。真慈是平等的,真慈是永远不会变更的。他一转世,来世又不是儿女,又做了冤家,可见得是假的不是真的。唯有见性的人,这是见到一切众生,像《华严经》里面所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时候的慈悲心才是真实的,与法性完全相应。所以救度一切众生,这些就自自然然生起,度脱众生一定要叫那个众生成佛,这个度脱的事业才算圆满。把众生度到等觉位上还不算圆满,为什么?他还没成佛,一定要成佛才算圆满。诸位要想到这个地方,你才晓得佛菩萨恩德之大!

  下面说,「成就此四,为具实相德」,这是讲具实相之德,实相之德一定包括这四要素。就本经所显,确实是每一字、每一句,每说一桩事,或者说一个理论,无非都是实相妙法,所以说这部经是以实相为体。以实相为教体,在本经可以说讲得相当详细。一般讲一切大乘经都是以实相为体,换句话说,一切大乘经都是从实相流出来的,这是我们从这个大的方面着眼来观察。小乘经之体,所谓是三法印,「无常、无我、涅盘」,是以这个为教体。而大乘经典只有一实相为教体。诸位要是能懂这个意思,你就能够看这个经典它是不是真的佛经?说老实话从名字上来看,七例选题上来看,人家会伪造、会造假的,以人为题、以比喻为题、以法为题,别人造一个假经,也可以如法炮制,安个题目,还不太容易辨别真伪。唯有从教体上来辨别,那一看就晓得这部经是真的、是假的。

  这就好像是,大概是昨天晚上、前天晚上,广播里头有个节目说台湾卖假酒的,喝酒的人要当心。抽查了九千多瓶的酒,里面差不多就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假的,假的里面当中还有少数是有毒的,那喝了是要命的。那假酒怎么辨法?七例选题就好像从包装上来辨别,包装上你看得仔细,当然它还是有点差别。可是现在印刷术很发达,可以做得一模一样,叫你一点都认不出来。从教体里面来看,那就等于是拿到化验室里面去化验,这个真假立刻就辨出来了。所以说内容,它的义理,不合乎三法印不是小乘经,不合乎一实相就不是大乘经,三法印跟一实相都不符合,这一定是假的佛经,不是真的,立刻就可以辨别,这等于是从化验室里面化验一样,决定可靠。

  我们晓得这个道理,自己也向这个道理渐渐的深入,入到相当的程度,你再看看古今那些批注,批注的人他是什么境界,他是什么程度,一看就明了、就晓得。譬如说他是一年级的程度,他注出来只有这个水平;二年级的程度,所注出来的、所讲的东西比这个要高明一些,不同、不一样。破了我执,相当于阿罗汉的程度,所讲的、所批注的跟明心见性、我法二执都破了的人决定不一样,同是一个经,讲的不一样。但是我们自己要没有入这个境界就看不出来,自己入理了就能看得出来。所以这个东西说是骗骗外行人容易,人家不懂,欺人家不懂,内行人、明眼人决定躲不过。因此我们求学、修道、做功夫一定要踏实。

  经里面玄义之中有这段讨论教体,五重玄义里面有辨体,其目的就是教我们相信。就好像我们买酒一样,经过化验,叫我们相信货真价实,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坚定我们的信心。如果信心不能够坚定,所学就不坚固。不但学佛如此,世出世间一切法成就都是建立在坚固信心的基础上。凡是看相算命的那些人都没有信心,对自己不相信,所以要找个人算一下、看一下,再求神,这都是对自己没有信心,都不会成就。有成就的人相信自己。命相不是没有,确实是有,可是自信心坚强的人超过了命运,他自己能够决定命运,自己能够创造命运,不会受命运的摆布。只有那些自己没有坚定信心的人才会被命运操纵,受命运摆布,一生一世也逃不出命运。所以这一科是坚定我们信心的。

  下面这一科是「宗趣通别」。这两段可以说在玄义里面是最重要的两段。贤首的十门,天台大师嫌十门太繁了,所以用五重玄义,五重跟十门实在讲只是开合不同而已,把它归纳为五条。五条里面辨体、明宗,辨体是我们前面一段,明宗就是这一段「宗趣通别」。可见得它再怎么归纳,这两条还是少不了。由此可知,这两段、两科非常的重要。体就是理论的依据,佛讲这部《法华经》是根据什么道理讲出来的,我们在前面晓得,根据实相讲出来的。实相就是一切万法的真实相,决定不是虚妄的,它是有理论的依据。宗趣是讲修行的方法。我们可以说,义理浅深这个理论是属于理经,经中理论的依据,宗趣通别是这部经所讲修行方法的依据。先解释名题,什么叫做宗、什么叫做趣?古德说,「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宗也可以称之为宗旨,趣也能说之为归宿、趣向。「通论佛教以因缘为宗」,这就是一般讲,就整个佛法来讲,可以说佛法是以因缘为宗,修因趣果,修因是宗,趣果就是趣。

  「所谓因缘故生灭」,是从相上讲;「因缘故即空」,是从理上讲。你看看无论是从现象上讲,或是从理论上讲,都是说因缘。不但是讲事理,「因缘故即假」,有是叫假有、叫幻有,或者叫妙有,都用一个假字就代表,天台大师所讲的三谛三观,空假中,「因缘故即中」。佛所说的一切法,你仔细去观察,全离不开因缘,无怪乎本经说「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说得一点都没错,他老人家讲的这个法就是讲的因缘法。因缘里头的含义实在是无量无边,妙不可言,确实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一切法就是因缘两个字演变出来。佛讲的是正因缘,正因缘是一,一切法都是从这一因缘演变出现的,这是我们学佛的人应当要晓得。佛以这一正因缘去破外道、凡夫所列的不无因果的邪见,或者是邪因邪缘的邪见,那些是见病,严重的见病。所以佛说因缘来破这些外道,这个我们在一切经里面常常看到,最近读的《楞严经》里面就有。所以我们可以说,一大事因缘就包括尽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

  诸位看表解里面第二段,本经的宗趣,「总显师弟本迹因果,共为一经宗趣」。这种说法,诸位要特别记住,只在《法华经》上可以讲;别的经另当别论,不能这样说法,这个说法是本经宗趣,只是贴切在《法华经》上。师是老师,本师释迦牟尼佛;弟是弟子,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讲本是他在过去所修所证的地位,这是他的本;说迹是在这一生当中,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现的那个时候,他所示现的身分。譬如舍利弗跟目犍连尊者,要论他的本,他早都成佛了,古佛再来的,他是如来的身分;论迹,他在释迦牟尼佛会上示现的是小乘阿罗汉,佛的出家弟子。在家弟子当中,皈依弟子,譬如波斯匿王,论迹就是这一世他所示现的身分,他是个在家身分、是个国王的身分,在佛门里头负有护法的责任;要是论本,他是四地菩萨。

  不但是这些弟子们各有本迹不同,就是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释迦牟尼佛要论迹,他是净饭王的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示现的八相成道,这是迹。若论本,久远劫中他就成佛了,不是这一生这一世才成佛的。《梵网经》里面给我们讲,他到我们这个世界来已经八千次了,三千年前示现来这一次,已经是八千次。在大经里面讲还不止,岂止八千次!这个八千次讲最近来的八千次,过去来的还不算。所以说是各有本迹。在华严会上,《华严经》里面讲的,毘卢遮那是本,而释迦牟尼佛已经是迹,释迦牟尼佛是五方五佛,都是遮那的化身。所以这么一说,跟本经里面所讲的师弟本迹就不一样,《华严经》的境界可以说又提高了一层,再追究他的根本。本经连小乘弟子也有本,「本有因果,示为二乘迹中因果」。就世尊迹相上来说,他是生在帝王之家,菩提树下证道,以及四十九年的示现教化,全都是迹相。这是这部经全经的宗趣。我们读《坛经》,你看看法达禅师念到「譬喻品」,大师就叫他不必再念了,本经的宗趣已经明白的显示出来,「一大事因缘」为经的宗趣。

  底下讲「别显」,有「十义五对」,这是别说。这五对是「智行一对」、「心境一对」、「位号一对」、「行德一对」、「体用一对」,我们这里都写得很清楚。「智行一对,谓以智照理为因,以行成德为果」,这是教给我们修学的原理原则。以智照理,诸位从这里一看就晓得,先求解再后修行,千万不要以为解不是行,那就错了,解是行。解是什么行?解是以智照理之行,这是行之因,后面才以行成德是果。换句话说,以行成德的因就是以智照理,智不能说是不要紧。我们学佛修行就好了,还要研究教理干什么?你看看这理要不要紧?第一条!五条里面第一条是根本,没有第一哪有二、三?所以古大德给我们说,叫悟后起修,就是这个道理。以智照理就是观照般若,在三般若里头是观照般若。如果没有智照理,虽有行,行不能成德。成什么样的德?前面所讲实相德。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没有智慧的观照,纵然行种种善,是世间有漏之德,有漏的福德,不是佛法里面讲的无漏德,更不是经典里面所说的称性德。从这一条我们就可以明了求解的重要性。解的目的是在悟,而不是在博文强记,这点尤其是必须要明了的,不在博文强记,是在以悟,悟了之后,智慧才现前。博文强记记得多,不是智,那是虚妄分别,也没有法子照理,那是迷在理中,不能照理。

  第二条说,「心境一对,谓悟实相心为因,证实相境为果」。这个五对的境界,诸位要晓得,是后后高于前前,一层比一层高。我们从这五层,从第一层来看,下手就不平凡,因为这是一乘根本大法,它还在大乘法之上,所以下手就不一样,是要从般若观照下手。悟实相心,这是成就了,悟实相心是什么境界?跟诸位说,要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在念佛法门里面讲,证得理一心不乱。确实见到诸法实相,是这个境界,这是因。证实相境为果,实相境是什么?一切境界无非实相。没有悟实相心的时候,佛在《金刚经》跟我们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你已经悟得实相心,还是这两句话,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就不是虚妄,就是实相,这就是入实相境。换句话说,要真正入进去才见到,不入进去见不到。我们可以在《华严经》上看到很显然的一个例子,我们读《四十华严》,「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实相境,这是果,《华严经》里末后这一品,「行成证入」,是果不是因。

  我们把《四十华严》打开看看,能够看出什么苗头?我们所看的就跟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一样,看不出什么门道,原因在哪里?我们没有入实相境。因为我们没有悟实相心。假如你要悟实相心,你看《四十华严》那就不一样,那是什么?一真法界,事事无碍。经里面所描写的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所以就不是皆是虚妄,皆是实相。从一切相上见到法性,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原来不二,所以才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确实是圆满,没有一丝毫欠缺,大而法界,小而微尘,无二无别,这个里面没有大小,也没有多少。所以说悟心之后再看「入法界品」才有味道。入法界就是证得佛的果位,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虽然没有到圆满,证得一分,证得一分也成佛。诸位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天台大师讲的六即佛里头分证佛,破一品无明,见一分法性,都是见性成佛。所以从圆教初住菩萨就见性,初住菩萨就是分证佛,真正的佛,一点都不假。但是什么?他并不圆满,要到如来地才圆满。从圆初住到如来位四十二种佛,四十二个位次,四十二种佛,前面四十一种都叫分证,最后一位叫究竟圆满。这个别显里面,第一对是教给我们明心见性的方法,第二对这是说明已经证得明心见性。

  第三对,「位号一对,谓授法师位为因,记法王号为果」。授法师位,我们在大经里面读到,十住里面第九住菩萨,第九行菩萨、第九回向菩萨、第九地菩萨,都叫法师位,这是从表法上说的。实际上讲只要到了明心见性,全是法师位。千万不要以为我现在明心见性,我初住菩萨,现在还不要当法师,还不要弘法利生,为什么?我还没有到第九位,那就又错了。不必等到你到第九住、到第九行,见了性就要把如来家业担负起来,就是弘法利生这个责任就要肩负起来。所以这是授法师位,这是因。记法王号为果,这个在本经里面有,有很显然的例子,佛为诸菩萨授记。什么叫授法王号?法王就是佛号,就是预记,先给你预言,将来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在那个地方成佛,成佛你的佛号叫什么,甚至于把佛的法运,以及度众生人数的多少,一样一样都说出来。这么一看,诸位想想,成了佛那个命还是一定的,该什么时候成佛,该度多少众生,早就定好了,连法王法运都如是。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在这个世间,诸位想想,还求什么?什么都是一定的,不必要求。

  不求是不是就消极了?消极了也不行,诸位要记住,古人给我们讲的两句话很有道理,所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不要去谋事?要谋。成不成不要计较,为什么?命定的。成就了不要喜欢,为什么?命里头早注定的,该这个时候成就;不成就也不要懊恼,命里没有,命里没有注定,命里没有。像现在的竞选,选上不必欢喜,命定的,该这个时候选举就选上。选不上,命里注定要破一笔财,他不竞选,他那个财也会在别的地方漏掉,反正是要破一笔财就是,也是注定的。所以人真正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心安理得。发心要纯正,立心要善良,利益一切众生,绝不可有害众生的念头。这样就是前面所讲的培植我们的德本,我们将来的果报才愈来愈殊胜。所以佛法是积极不是消极,是进取不是堕落,是前进不是后退的。这是讲的位号一对。晓得这个道理,授记与不授记无所谓了!佛在本经上还表现这么一次授记,这都是安慰凡夫的。告诉我们凡夫,还没有见道的人,就是证了道、成了佛还有个法运在,还是离不了因果。诸佛都离不了因果,我们还会错了因果吗?这是授记里面所含的深义,我们凡是读授记一定要觉悟。

  第四「行德一对」,这个行德,诸位要记住,这是果后之行,所谓是倒驾慈航,大慈大悲行。「谓三轨四行为因,二智十如为果」,三轨上次讲过,四行在此地也不用着详细讲,为什么?将来到经文里头有,就是「四安乐行品」。我也特别要提出来,「四安乐行品」这品经对我们现前来讲确实很重要。为什么?我们现在生在患难之中,虽然目前的日子还好像很安静、很太平,可是我们心里不能够安定,知道这个时局、大局不好,核子大战决定不能避免。我们现在要求的就是要求如何能够得到安乐,佛在这品经里面就教给我们如何修安乐行,就是修这个法门。安乐行的成就是二智十如,这个二智就是权实二智,也就是根本智跟后得智。你从果里面看,你就晓得安乐行真正是安乐,智慧开了是安乐,智慧开了什么问题都解决。我们所以遭遇种种困难的时候,就是没有能力去解决。什么样的难关到我们面前都能够从容不慌不忙的把这问题都解决,这当然自在,这就是靠真智慧,权实二智。十如是经中讲的十如是,从「如是相、如是性」到「如是本末究竟」。这个十如是什么?是诸法实相,无所不包。

  末后是「体用一对,谓开迹妙用为因,显本真体为果」。本经所谓开权显实,开迹门的妙用,无方大用,显示出佛法之妙,佛法之博大精深,佛法之事事无碍,佛法里面有最高的享受,有无边的受用,迹门上。如果没有这样的好处我们学它干什么?实在是好处太多了,世出世间任何一法都不能与它比,我们才学它,诸佛菩萨才勉励我们学佛。它最可贵的就是由这个因显本真体。我们世间迷惑颠倒的凡夫有迹门之用,但是不妙,我们现在有六根接触六尘,有用,不妙。因为不妙,所以证不到真体之果,不妙之用的果是什么?就六道轮回,依正二报,这不妙。妙用所用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妙不妙,妙用是什么?不着相,这个用就妙了。心里面不落印象,佛法里面讲的阿赖耶识里面不落种子,这个妙。一样的用,在妙用里面讲第六识不起分别,叫妙观察;第七识不起执着,叫平等性;阿赖耶识里头不落种子,叫大圆镜,这才叫妙。

  我们凡夫怎么样?根尘一接触,第一个分别,不妙了;第二个起了执着,不妙;第三个落印象,不妙!诸位要是能够在这个意思上稍稍体会,《四十华严》里面的用就是离心意识的作用。我们不大容易看出来,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离心意识,所以经里面的义趣看不出来;自己要离心意识,这经一看一目了然。那是示现一个榜样,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做法,示现的榜样。所以大经的好处,不但有理论、有方法,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等于说做出示范表演给我们看,这在教学法里头真正是完备至极、圆满至极。以上所讲的都是以因为宗,以果为趣,这一部《妙法莲华经》不离因果,所以是以一乘因果为本经的宗趣。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妙法莲华经  (第十九集)  1987  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文件名:08-001-0019

  上次我们将「宗趣通别」介绍过了,今天接着给诸位介绍「部类品会」,在十门开启里面是第八,就是第八大段,第九段是「传译感通」,下面就入经文。在我们经本的前面有一篇终南山道宣律师的「弘传序」,这篇弘传序内容也是讲的本经大意。如果我们要省略掉的话,下个星期我们就可以讲到经文。如果诸位愿意再听「弘传序」,大概至少也得讲五次,弘传序才能讲得完;换句话说,还得要一个多月才能够进入到经文,这个留着诸位同修你们研究,告诉我,「弘传序」这篇要不要讲?「部类品会」,部是说同一部,类是说与这个经同类的。因为《法华经》流传到中国之后,在我们中文译本里面有三次的翻译,原本是一,三个人翻的当然翻译有出入不相同的所在,就是经题,每位译师所立的题目也稍稍不相同。第一种叫《正法华经》,我们这个题是《妙法莲华经》,诸位要晓得,《大藏经》里面《正法华经》是与本经同部的,它有「十卷二十八品」,我们本经是七卷二十八品,分卷就有不一样。第二部叫《添品法华经》,它有「八卷二十七品」。我们现在一般流通,诸位常常见到的,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经题是《妙法莲华经》五个字,七卷二十八品,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本子。这是讲的部。

  再说到类,类是不同部,但是经文性质是同一类。本经,我们在玄义当中常常提到,而讲堂当中更是常常把《华严》与本经相提并论。《华严经》确实是《法华经》同类的,都是一乘佛法、都称之为经中之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18:05 , Processed in 0.224621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