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讲记(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6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无常、苦、不净、无我生起常、乐、我、净的颠倒。


我们生起烦恼时,整个心都是颠倒执取所缘境,毫无理智可言。比如贪欲,常言说“恋爱中的人十个有五双智商是零”,就是因为以贪欲颠倒执取对境,不由自主地显现清净可爱之相,沉溺在其中,完全不管也不考虑其它的事。又比如嗔心,《入中论》曾说嗔心可以夺去辨别理非理的智慧,嗔心才生起,就牢牢执取对方的损害相,并且一再强化,自心完全被嗔恚所控,无法回转。又比如慢心,如果有位农民一夜暴富,成为世界首富,我慢心必定也会随之骤起,执著自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不愿放下高大的我相。知道上述内容之后,我们必须结合自身经历思惟,观察“自己生起各种烦恼时,是否处于颠倒执取所缘境的状态?”这样才能对烦恼倒取所缘的过患,生起真正的定解。


【坚固随眠。】





生起烦恼时,会坚固烦恼种子,即令自相续中烦恼粗重的种子进一步转成上品,难以破坏。


也就是烦恼生起一次,就会加强习气势力一次,数数起就会数数坚固,逐渐串习就会变得如生牛皮般,难以逆转。


【同类烦恼令不间断。】


生起烦恼时,会辗转引发同类的烦恼,令同类烦恼一次次相续转起。这种同类烦恼相续的过患,极其可怕,每个人应反观自相续,何种烦恼最为粗重?如果没有努力对治,这类烦恼是否会一遇到缘,就反复现起?比如,为官多年者的言行举止之间,自然流露出一副官派,只要留心观察,处处可以看到他傲慢烦恼的现行。


【于自于他于俱损害,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


“于自于他于俱”是从受害的对象而言,烦恼对自己或他人以及自他双方都会造成损害;“于现于后于俱”是从损害的时间而言,以烦恼生起今生的罪业,生起后世的罪业,以及今生和后世都会生起的罪业。由于罪业的力量让人领受身心的忧苦,失去一切快乐。


【感生等苦。】


以烦恼能引起受生等种种大苦。


这是因为烦恼是苦因的缘故。“等”字包括老、病、死苦或者生死流转所摄的三苦、六苦、八苦等无量痛苦。


【远离涅槃。】


烦恼能令相续远离涅槃的安乐。


因为涅槃的境界以远离烦恼而得名涅槃安乐,如果相续中仍有烦恼随逐,就不能马上获得涅槃安乐。


【退失善法。】


相续中原有的种种殊胜善法会因为烦恼而退失。


比如,起一次嗔心,就会烧毁功德林,毁坏多劫布施修福所积累的善法资粮。如果烦恼频繁而起,就会降低智力、心力,丧失记忆力,退失已有的信心、精进或者修法的境界,原先心底清明,遇事反应灵敏,如今心智蒙蔽,反应迟钝,这些都是退失善法之相。


【衰损受用。】


能令资财衰损散失。


起一次烦恼,就会消耗很多福报,若日日起烦恼,最终必定会穷困潦倒,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


【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


走到大众场合当中,内心会胆怯、恐惧、慌张,自惭形秽抬不起头,内心痛苦,无有安乐,不能心无畏惧。


所以烦恼会令自心阴暗、萎缩,相反,如果心无烦恼不造恶,俯仰无愧,就能无所畏惧,正大光明。


【一切方所恶名流布,大师、护法、圣者呵责。】


恶名会传遍所有地方,常常被佛陀、护法和圣者们呵责。


【临终忧悔,死堕恶趣。】


临命终时,回忆起一生所造的大恶业,内心就会生起大忧悔,不但如此,而且此身坏灭之后,还要堕入恶趣中。


【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不能证得殊胜的义利。


以下引《大乘庄严经论·梵住品》当中的一颂,宣说烦恼的十二种过失——三坏、六呵、三过。


【《庄严经论》云:“烦恼坏自、坏他、坏净戒。”】


《庄严经论》中说:烦恼会毁坏自己、毁坏他人、毁坏净戒。


三坏者:坏自者,就是以烦恼造下杀生等罪业,自己今生要遭受杀害或捆缚,后世转生在地狱等恶趣中,被痛苦摧毁;坏他者,就是损坏他人的生命、财产、妻儿等,毁坏了其他有情;坏净戒者,就是以烦恼造恶会损坏所受的戒律。


【“退损、失利、护法大师呵、斗诤、恶名。”】


烦恼还会导致退失戒律,失去利养,护法、佛陀的呵责,同梵行的斗诤以及恶名远扬。


六呵责者:自呵责、他呵责、护法呵责、大师呵责、梵行呵责、十方人呵责。


“退损”对应“自呵责”,以烦恼而退损戒律者会自责:我已经舍弃了圣者们赞叹的善趣之道,反而趣入恶趣之道,我现在已经无药可救。如是心生忧恼、后悔,极其沮丧、怯弱。


“失利”对应“他呵责”,以前的施主们也想:此人是造恶之人,不是应供之处。因此不再供养他,从此失去衣食资具等利养,生活非常困难。


“护法呵责”,以前具足戒律,未破损时,常受护法神等拥护保卫,现在却遭到护法的呵责,从此不再护卫他。


“大师呵责”,佛陀也在律藏中以各种方式呵责:“此比丘不是比丘,毁坏了沙门之法,如骡之行,如死尸一般”等。


“斗诤”对应“梵行呵责”,具足梵行者也说:“他是破戒者,我们不应与他共住。”以这种言语抑贬和诤论,进行制罚、驱摈等羯磨。


“恶名”对应“十方人呵责”,在十方都流传“某某犯了戒,造了这样那样的罪业”。


【“他世生难处、失得未得、意获大忧苦。”】


三过者:后得的三种过失。


一“他世生难处”,不但今生要受众苦,来世还要转生到地狱等没有佛法的无暇之处;二“失得未得”,相续中已有的多闻、持戒、四无量心等功德,以烦恼会退失、毁坏,未有的功德也不能获得;三“意获大忧苦”,内心会生起强烈的后悔与难以摆脱的忧恼愁苦。


未二、计烦恼是怨敌之理


【《入行论》亦云:“嗔爱等怨敌,全无手足等,非勇智如何,彼令我如仆。”】


《入行论》所举比喻非常形象,学人可以随之思惟:嗔恚、贪爱等怨敌,他们有没有手足等肢体?一颗微尘也没有。勇敢和智慧呢?也没有,烦恼是无明的自性,肯定没有任何智慧,而且只要现前对治法,它就无法对抗,所以也不是勇士。这样一个不具形体、没有智勇的敌人,为何能让我如奴仆般俯首听命,任之使唤?”


【“安住我心中,欢乐反损我,于此忍不愤,忍非处[85]应呵。”】


“烦恼怨敌安住在我的心中,形影不离,我给他欢乐,他却反而以地狱火烧等各种痛苦损恼我,对这样一个怨敌本不应当忍让,我却一再忍受而不嗔恨,这是极应呵责的事。”


首先应当以智慧如理辨别敌友,之后对友人应当感谢,对敌人则不应安忍,应当奋起还击,不能软弱,成为任人支配的懦夫。如果错误对待,愤不应愤、忍不应忍,则非常不应理。


一般不具佛法智慧的人,都认为外敌是真正的怨敌,但是如理衡量所得的结论,却完全相反。


外敌施害并非无缘无故,肯定是前世损害对方的等流果,按理应当顺受,因为顺受可以减免多劫的地狱大苦,是消自己的恶业。另外,外敌损害自己,正好成就自己的安忍波罗蜜多,是极为难得的逆增上缘。因此,对修行人而言,外敌如如意宝般难得。


但烦恼恰恰相反,烦恼只会损坏自己的善法资粮,如同盗贼,将相续中的功德财富洗劫一空,而且以烦恼造作恶业,必定会引生现世与后世的大苦,损害自他,丧失一切安乐,所以对它安忍极不应理。兰仁巴说:“世人将应作亲人的众生视为仇敌,将伤害自己的烦恼反而不当作仇敌,这以佛法而言,是认识上的对错颠倒。”


以下比较内外敌人所作损害的程度。


【“一切天非天,设与我作敌,彼不能令入,无间大火中。此大力惑敌,若遇须弥峰,且不留灰尘,能刹那掷我。”】


“即便所有的天与非天,一起与我为敌,最多也只能让我失去一世的生命,只要自己不造地狱之业,外敌不可能将我掷入无间地狱的大火中。但势力强大的烦恼敌,却能在刹那之间,将我抛入无间地狱的烈火中,即使须弥山王遇此烈火,也会被焚尽无余,不留些许微尘。”


再具体思惟此内容:


外敌是尽法界的所有天与非天,数量之多,可以布满整个虚空界,而且具有大威势。然而,即便此等外敌使用宝剑、金刚等杀伤力最大的武器,以最残酷的刀剐、车裂等手段加害我,又能如何?最多将我身体毁成粉末,断我一世性命。


而烦恼敌的危害,却远远不止于此。比如,在烦恼发作时,毁谤上师和正法,或者辱骂僧众等,虽是刹那所造恶业,却足以将我抛入无间地狱,感受烈火焚身之苦,彼时不见色身,唯闻哀嚎之声,如此刹那不息之苦,需要持续无量劫,从地狱脱免后,还要堕为饿鬼、旁生,乃至作人也要感受痛苦的等流果。


比较这二者,就可以知道,纵然汇集所有天与非天外敌的力量,相对烦恼的损害力而言,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别解脱经》说:“如果遇到毒蛇,不过丧命而已,然未对治烦恼,触犯戒律,须十万劫中在地狱受苦。”


再比较内外敌人的为害时间。


【“如我烦恼敌,长时无始终,余敌皆不能,至如是久远。”】


“烦恼敌长期无始无终地盘踞在我心中,只要我没有对治,他就会不断损害我,其他怨敌都不能如此长久地损害我,最多数十年与我为敌。”


烦恼损害我们的时间确实没有初际,比如,现在生起的一念贪欲,一定是前面贪欲的等流,而前面的贪欲又是源自再前面的贪欲……,如此便可推知,一念贪欲实际是从无始相续而来。对凡夫而言,出世间的寂静可以说一次都没有梦到,可是对烦恼却再熟悉不过了,无始以来,始终盘存在心中,如果这样还不能认识,则就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而且如果不加以对治,烦恼仍然会盘踞在心中,一遇境缘就会发作,每一次都是让我们焦头烂额之后,才肯罢休,而且一次又一次,不会自动终结。所以,若未发起对治,烦恼加害我们的时间也没有后际。


由此可见,烦恼伤害我们的时间太漫长了,如果有外敌在亿万年中与我们为敌,尚且会觉得斗争漫长得让人恐怖,而烦恼损恼我们又何止亿万年,身心被它控制的时间,真是无边无际。因此,世上最残酷、最长久的敌人唯一是心中的烦恼,受生以来,日日受其伤害,为什么还甘愿忍受呢?如果放任外敌欺负我,次数稍多,他也会自觉无趣,但烦恼并非如此,即使已欺压我无数次,一有机会,仍然会仗势欺损我,只要我不奋起反击,它就会永无休止地毁坏我,从来不会心软。


【“若随顺承事,悉为作利乐,若亲诸烦恼,返作苦损恼。”】


“如果能随顺承事外敌,他们的心态也会改变,还能对我作利乐,但烦恼敌却实在难以相处,越是亲近、随顺,他反而越会损恼我。”


此中道理前文已经宣说过,就是因为随顺烦恼只会坚固随眠,让同类的烦恼相续不断,所以烦恼如同毒瘾一般,越随顺越让人难以自拔,最后会导致毁灭。《佛子行》说:“一切妙欲如盐水,如何享受越增贪。”


【此说过患,皆当了知。】


对此处所说种种过患,都要一一反复思惟而了解。如此内心才会生起定解:世上最大的敌人原来是烦恼。


未三、对照祖师教言,宣说修习对治法


【又如阿兰若师云:“断除烦恼,须知烦恼过患、体相、对治、生因。由知过患,观为过失,计为怨敌。若不知过患,则不知为怨敌。故如《庄严经论》及《入行论》所说思惟。”】


又如阿兰若师说:“若要断除烦恼,必须先了解四个方面,即烦恼的过患、体相、对治以及能生烦恼的因。由了知过患,观察过失,就能认识烦恼是怨敌。相反,若不知过患,就不会认识到烦恼是怨敌。因此应按《大乘庄严经论》以及《入行论》所说而思惟。”


【又云:“知烦恼相者,亦须听对法,下至当听《五蕴差别论》,了知根本及随烦恼。于心相续若贪、嗔等,随一起时便能认识,此即是彼。他今生起,与烦恼斗。”】


阿兰若师又说:“要想知道烦恼的体相,就必须听闻《俱舍论》,最起码应当听闻世亲菩萨所造的《五蕴差别论》,了知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如此心相续中贪嗔等烦恼,随一生起时,就能认识,这就是贪,这就是嫉妒。知道烦恼现在生起后,就能立即与烦恼决斗。”


朗日唐巴尊者在《修心八颂》中也说:“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佛子行三十七颂》也说:“烦恼串习则难治,念知士持对治剑,贪等烦恼安生时,铲除其是佛子行。”对治烦恼刻不容缓,如同毒蛇噬指,应当机立断,否则,一旦烦恼在相续中不断增长,就难以对治了。


大恩上师在宣讲《入行论》时,曾经说:“自己生起贪嗔烦恼时,应该好好用石头、木棒打自己一顿,给烦恼怨敌一个深刻教训,让它老老实实,不给它一点轻松的机会。”


【须如是知。】


必须如是了解。


未四、摄义


在佛教中,“阿罗汉”意为杀贼,含义极深。这是告诉我们应该与谁斗争、谁是勇士、何为修行。告诉我们,圣贤之路是念念向内对治烦恼,此外再无修行成圣成贤之道。以前我们一致向外,认为打败竞争对手才是英雄,其实这样并不能成为英雄。不知一切过患的源头是自心烦恼之前,很难成为真正的修行人,只有认识到唯一的敌人是自相续的烦恼,才能明确人生的理念、目标乃至修行之道。


常常可以见到一个鲜明的对比,众多强者在世间领域中都能胜伏敌人,就是无法战胜自心烦恼,烦恼敌一来,马上举手投降,所以称不上真正的强者。相反,若能降伏自心烦恼,内忧一除,自然就解决了外患,而且还能真正地利益他人,所以真正的大英雄是降伏自心、战胜自己的人。《大乘庄严经论》说:“恒时誓勤作,杀贼为无上。”这是描述菩萨精进的两种自性,即以伟大的誓愿以及精勤的方便为自性。所谓“杀贼为无上”,是指菩萨修行精进,唯一是为了杀自他烦恼贼,获证无上菩提,这是大乘行人唯一应作之事。


学习烦恼的过患,知道了真正的敌人不在他处,正是盘踞在自相续中的烦恼,若不根除烦恼敌,永生永世都会受其损害,而出离轮回之法,唯一是降伏烦恼,因此,我们应当每天挺起脊梁,与烦恼敌决斗,这并非只是比喻而己,真实就是如此。只有对此生起定解,才能坚决地转变行为。


大修行人二六时中,念念对治自心的品格,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因为以智慧认定此理后,就不再向外追求、向外护亲伏怨,不再作此等无义之事,心思完全内归,致力于降伏自心。因此,抉择清楚真正的敌人之后,身心就会有所转变,从向外转为向内,唯一在自心上做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堪称是修行者。也只有这样抉择,身心才能踏实,相反,如果未能如此抉择,就会始终无力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向。


因为没有佛的言教,无始至今,始终不知道真正的敌人,只是在外境上分析、比较,一遇到问题就指责他人,归咎于他人,认为一定要顺从我的心意,一定要依我心意行事,违背了我的意愿,我就不高兴,不知道这是认贼作子,任凭烦恼指挥。现在发现烦恼才是真正的敌人,必须铲除,这就是我们认识上的转变。


学习集谛如同瞄靶,找准靶子后才好射箭,若未看准靶子,难免会误伤自他。看准靶子,就是找准敌人,先前因为没有找准敌人,始终不能歼灭敌人,现在经过一番观察抉择,决定了敌人就是自己,因此以后所有精力,都要对准这个敌人,不再为其他事情分心。


并非只有古人需要天天观心,现代人可以任性胡为,想怎么贪就怎么贪,要怎么竞争就怎么竞争,爱怎么出风头就怎么出风头,该怎么包装就怎么包装,这是让烦恼当家作主。虽然时代不同,外境变化很大,但是苦的本质和烦恼的过患丝毫未变,因此离苦得乐的方法,古今并无差异,唯一是对治自心烦恼。如果不清楚谁是敌人,任由敌人指使,生生世世都要吃尽苦头,所以没有第二条路。


一方面要学佛解脱,另一方面还可以滋养贪嗔烦恼,既可以放纵烦恼,又能得圣者果位,世上没有这样的事,修行是向内对着烦恼革命,是一个净化自己的过程,相续中的烦恼一分分减少,才能现证智慧,这是我们佛教的革命论与净化论。因此,学了中士道后,对修行的认识,相比下士道更进一层,知道修行应当直接围绕对治烦恼这一核心。


导致生死之因有烦恼和业两个因素,其中以烦恼为主要,以上讲了烦恼产生之相,以下开始宣说烦恼集业的道理。


辰三、彼集业之理分二:正明所集之业 二、如何集业之理


【第二彼集业之理分二:一、正明所集之业;二、如何集业之理。】


从两方面分析集业的道理:一是认定以烦恼所集的业;二是以烦恼集业的方式。


巳一、正明所集之业分二:一、思业 二、思已业


【初中分二:一、思业;二、思已业。  今初】


午一、思业


【如《集论》云:“云何为思?谓令心造作意业,于善、不善及无记中,役策心为业。”谓令自相应心于境转动之心所意业。】


思业如《集论》所说:“什么是思?令心造作的意业,在善、不善、无记当中,以役使心为业。”即驱使与思相应的心缘着所缘境转动并且趣入的心所意业。


对于思业,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四宗都承许是意业,包括心所的思以及它所安立的习气。


午二、思已业分四:一、真实 二、思已业的体性 三、此处集谛中的业是指何者 四、有漏善恶业对应三业之理


未一、真实


【第二者,谓彼思发起身语之业。《俱舍论》云:“业谓思彼起,思即是意业,彼起身语业。”】


以小乘有部宗的观点,所谓思已业即由彼思所生起的身业与语业。《俱舍论》说:“业是思和思所发起,思是意业,彼起是指身业与语业。”


未二、思已业的体性


【于身语业分为二种:有表、无表。婆沙师许惟是有色,世亲论师破之,许为与身语表俱转之思,故二种业俱说为思。】


身语业又可分成有表与无表二种。有部宗论师承许唯是有色,世亲菩萨在《俱舍论自释》与《业成立论》当中破斥此观点,承许思已业的体性是和身语有表同时而转的思,比如,与杀生或恶口同时而起的思,就是思已业。因此,身语业的体性都说是思。


有部宗与经部以上的宗派,对有表与无表有不同的定义。


有部宗承许有表与无表都是色法而非心法。身表业是以形色为体,即由于思力,分别现起如是的身体形[86]相。为何身体的形相是有表呢?因为以身形可以表示内心的善恶。比如,有人五体投地,由此身体的外相可以显示他内在具有恭敬心和信心。此身表是业,因为有造作的缘故。语表业承许是言声。


有部宗又承许:无表业是大种所造,也是以色业为性,此点和有表业相同,但它不能通过身语的表示,令他人理解,所以称为无表。比如,通过仪轨获得别解脱的戒体,戒体的色法虽然存在相续中,但从外在的身语等不能测知。总之,有部宗认为思业与意业是一个意义,思已业与身语业是一个意义。


经部宗以上的宗派,承许意乐、加行、究竟这三者当中,没有到正行还在因位的意乐之业是思业。加行、究竟任何一者所摄的业,是思已业。思业可以分成善业、不善业和不动业,思已业包括身语意三业。因此,所集的业中,思业是生起身语业的因位意乐之思,思已业是和由此生起的身语有表同时俱转的思。


未三、此处集谛中的业是指何者


【总业有三,谓善、不善、无记,此说初二。】


业总的可以分成善业、不善业、无记业三种,此处是说前二种。


【善业有二,谓有漏、无漏,此明有漏。其中复二,谓圣人相续中有,及异生相续中有,此说后者。】


善业有二种,即有漏善业与无漏善业,此处是说有漏善业。有漏善业又有二种,即圣人相续中具有的有漏善业,以及异生相续中具有的有漏善业,此处是指异生相续中具有的有漏善业。


总之,集谛中的业有二种,即不善业与异生相续中的有漏善业。


未四、有漏善恶业对应三业之理


【其不善业者,谓非福业[87];福业者,谓欲界所摄善业;不动业者,谓色无色地所摄有漏善业。如是亦如《俱舍论》云:“福欲界善业,不动从上起。”】


不善业是指非福业;福业是指欲界人天所摄的善业;不动业是指色界和无色界所摄的有漏善业。如此也如《俱舍论》所说:福业是欲界所摄的善业,不动业是上二界所摄的善业。


以下解释不动业的含义。


【何故名为不动业耶?谓如欲界中,应于天身成熟之业,有于人畜饿鬼之身而得成熟,果是可动。如是上界,应于此地成熟之业,除此地外不于余熟,故名不动。《俱舍论》云:“由于彼地中,业熟不动故。”】


为何名为不动业呢?比如在欲界中,应在天人身上成熟的业,有些会以人、旁生、饿鬼的身而得以成熟,果可以变动。但应在色无色界成熟的业,却不会在其他地方成熟果报,因此名为不动业。《俱舍论》说:由于在彼地之中,业果不变动的缘故。


比如,一位以布施将要转生欲天的人见到庄严的大象,心想:能转得这样的身相多好。于是转生为护地神象,这说明应于天身成熟之业,以因缘的变化可以转成旁生。但入了初禅应在色界成熟的业,不可能在其它地成熟。因此,动业是指欲界业的异熟可动,不动业是指上界业的异熟不动。


巳二、如何集业之理分八:一、造集善不善业与引生死业的作者不同 二、能引生死业的作者 三、以此集业之理 四、入道资粮道与加行道的思业是随顺集 五、是故须引发出离心及无我见 六、出离心、无我慧、菩提心之外的善业多数仅是轮回之因 七、三界之业为了二受积集之相 八、出离心所摄之业是解脱之因


【第二集业之理者。】


以烦恼集业的方式,分八段宣说。


午一、造集善不善业与引生死业的作者不同


【总诸圣者于诸善业发生增长[88],预流、一来亦有造集不善业者,然诸圣者定不积集善趣恶趣引生[89]死业。】


总的而言,圣者积集的是善业,但预流果与一来果圣者也会造集不善业,然而诸圣者必定不会积集召感善趣和恶趣的引生死业。


预流果圣者仅断除见道所断,未断一分修道所断的欲界烦恼,一来果圣者在此基础上,断除欲界上上品到中下品之间的前六品烦恼,而未断细的三品。由于还有欲界烦恼,所以也会造集不善业,但是以猛利的出离心与见人无我空性的力量,能够制伏我爱现行,所以不会积集引生死业。


【《中观论》云:“生死本为行[90],故智者不造,故愚为造者,非智见性故。”】


《中观论》说:“生死根本的近取因是行,谛见空性的圣者们必定不会积集引生死业,所以积集新的引生死业的有情是愚者,也就是凡夫,因为诸智者已经证达了空性。”


“非智见性故”:“非”是所立,“智见性故”是能立。智者并非积集新的引生死业的有情,原因是他们谛见了空性义。总之,不见空性义,必定执著有我,以我执所造之业都是引生死业。


【世亲论师亦云:“见谛无能引。”】


世亲论师也说:“见谛不可能再引生死。”此后一句是“离爱无后有。”


午二、能引生死业的作者


【是故乃至自随补特伽罗我执而转,尔时容造能引之业。现证无我真实义已,虽于生死由业烦恼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业。】


因此,只要自己还被随人我执束缚,就会造下能引生死的业,而在现证无我真实义之后,虽然在轮回中由于往昔的业和烦恼的牵引仍要受生,但已肯定不会造下新的能引生死之业。


【预流、一来亦能不忍,断除我执,譬诸强力制伏羸劣,《瑜伽师地论》作此说故。】


预流果与一来果也能不忍而断除我执,如同大力士制伏体质弱小的人一样,以《瑜伽师地论》如是宣说的缘故。


《瑜伽师地论》说:“又诸众生将命终时,乃至未到惛昧想位,长时所习我爱现行。由此力故谓我当无,便爱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报。若预流果及一来果,尔时我爱亦复现行。然此预流及一来果,于此我爱由智慧力数数推求制而不着,犹壮丈夫与羸劣者共相捔力能制伏之,当知此中道理亦尔。若不还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6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我爱不复现行。”(众生临命终时,在到昏昧想位[91]之前,因为无始以来长时串习的我爱生起了现行,会认为“我要没有了”,便会爱执自身,由此而生成了中有的生报。如果是预流果和一来果的圣者,这时我爱也同样会现行,但与凡夫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由智慧力不断分析、推寻之后,能制伏我爱而不去执著,如同大力士打败了瘦弱者一样。不还果以上的圣者,这时我爱就不再现行了。)


总之,是否会积集引生死业,取决于是否现见人无我空性。在现见人无我空性之前,无一例外都是被我执牵制,而且我执具有强大的力量,所以具有造集引生死业的能力。造集引生死业,业力必须强大,而且我执力也要强大,预流与一来果的圣者以智慧力能制伏我爱,所以不会以我爱取业,就如幻师因为知道他所变现的东西是幻化的,所以不会去耽著一样。


【是故造集能引生死业者,谓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异生。】


因此,造集能引生死业的人,是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92]以下的一切凡夫。


以下宣说如何积集非福业、福业与不动业。


午三、以此集业之理


【如是若由染污无明萨迦耶见他自在转[93],三门作行杀等不善,集非福业;若行舍施守护戒等欲界善法,是集福业;若修静虑无色地摄奢摩他等,是为积集诸不动业。】


如果被染污无明萨迦耶见所控制,身口意造作杀生等不善业,是积集能感恶趣的非福业;若行持布施、守戒等欲界善法,是积集能感欲界善趣的福业;若修习色界四静虑和无色界所摄的奢摩他(止)等,是积集能感上二界的不动业。


此处将“染污无明”与“萨迦耶见”合在一起宣说,是因为前文中对烦恼根本的说法有二种,一派承许无明与萨迦耶见不同,无明是烦恼的根本,另一派承许无明与萨迦耶见是一体。此处“染污无明”是随无著世亲而说,“萨迦耶见”是随中观论师而说。


总之,积集三种生死业,有共同的集业根源,即萨迦耶见。受我见控制的三种造作方式——造恶、行善和修定,分别是集非福业、福业与不动业。


午四、入道资粮、加行道的思业是随顺集


【若尔,于三有中一切盛事见为过患,希求解脱欲乐,发起修众善业,又于无我义如理观察慧,相应思诸善净业,是否集谛生死因耶?】


首先举出二种特殊业:一是对三有中的一切圆满见为过患,由此生起希求解脱的欲乐,以此欲乐所发起的善业;二是与如理观察无我义智慧相应的思的各种善净业。即:一是以出离心摄持的善法,二是以无我空性慧摄持的善法。


此二业是不是生死之因的集谛呢?以下将集谛分成庸常集与随顺集两分,说明以上二业不是真正能引生死的庸常集,而是随顺集。


【总资粮道、加行道者,虽集庸常能引之业,然由如斯意乐所起,及于无我观慧相应诸善净业。】


总体而言,资粮道和加行道行的修行者,虽然在没有以出离心和空性正见摄持的时候,也会积集庸常能引生死的业,但是他们相续中的出离心和以出离心所摄的相应善业,以及无我观慧和以无我观慧驱使所做的相应善业,都不是庸常集,而只是随顺集。


以下宣说原因。


【是后有爱能对治品,与生死本我执行相相违而转,故非寻常真能引之集谛,然能随顺引后有集,故立为集摄。】


首先,后有爱是因为未能见到“有漏皆苦”而贪执后有,而出离心则是能损害后有爱的正对治品;其次,轮回的根本是我执,而无我观慧及其所摄的善法正好与我执状态相违,因此这二者不是寻常真能引生死的集谛。但这二者都是有漏善法,与引后有集的有漏善法相似,所以安立为集谛所摄。


下面举出教证。


【如是亦如《摄抉择分》云:“问:‘若世间诸法,厌患后有,能背后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谛所摄?’”】


《摄抉择分》中提问:资粮道、加行道中的世间诸法厌患后有,能相违后有,能引出世间道,为什么还是集谛所摄呢?


这里“世间诸法”是指资粮道和加行道行者相续中的出离心、通达无我空性的智慧,以及与彼等相应的善法,由于还没有到见道,不是出世间法,因此称为世间诸法。


【“答:‘虽彼自性,厌背后有,然能随顺后有身语意妙行,是故当知是集谛摄。’”】


《摄抉择分》中回答说:虽然这些法的自性是厌背后有,不会导向生死轮回,但是与能引向轮回善趣的有漏身语意妙行相似,因此还是集谛所摄。


换言之,转生轮回善趣的因是有漏善业,属于集谛中的业,而凡夫资粮道、加行道的出离心等法也是有漏善法,在这一点上相似,所以是集谛所摄。


午五、是故须引发出离心及无我见


【此说善思生死过患厌离生死意乐所起引出世道诸善净法,为随顺集,故当励力引此意乐及无我慧。】


这是说如理思惟生死过患之后,发起厌离生死的意乐,以此出离心所发起的能引出世间道的诸善净法,属于随顺集,因此应努力引发出离意乐与无我智慧。


由此可知,只有出离心与无我慧,才是超越生死的根本所修。


午六、出离心、无我慧、菩提心三者之外多数善业仅是轮回之因


【由是因缘,若未由多异门,观察修习生死过患,于生死盛事破除贪爱,获得对治,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又离修习二菩提心,余诸善行,惟除少数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摄,转生死轮。】


由此可知,如果没有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观察、修习生死的过患,对生死中的圆满破除贪爱,获得对治,又没有以真实的观察智慧如理观察无我之义,又远离修习愿、行二种菩提心,在这三者之外的任何善行,除了少数依福田力之外,全部为庸常集所摄,其结果只能是轮转在轮回之中。


“依福田力”:譬如净土法门中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以阿弥陀佛愿力加持,终将获得解脱。


没有进入资粮道与加行道的初学者,如果没有以出离心、空性见、菩提心任何一者摄持,所作善行大多会成为转生轮回之因的集谛。因此,如今的修行人,如果具有菩提心与空性见,则属于上等善根,若不具足,则须以出离心摄持受持别解脱学处,这样所作的善行才不会变成轮回之因。


如果想令平时所作的善根成为解脱之因,以出离心摄持是最有效、最具力量。一般人或许认为出离心此法太低,还有更甚深的法,其实对初学者而言,相比其他任何一法,尤其要欢喜敬重出离心。


此处,还有一种特例,就是以具德上师回向、发愿摄持,自己虽然不具出离心与空性见,但因为上师是殊胜福田,也能成为解脱之因。除此之外,个人以身口意积聚的善法几乎都成为轮回之因。


午七、三界之业为了二受积集之相分三:一、为乐受义故增长 二、为舍受义故增长 三、摄义


【又增长业分为二类:一为乐受义故增长,二为舍受义故增长。】


积集的业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为乐受义而积集;第二类是为舍受义而积集。


未一、为乐受义故增长


【初中复二:一为受用色声等欲尘所生诸乐;二于外乐厌舍贪著,为定生乐受,而增长业。】


“为乐受义故增长”又分有两类:一是为了受用外在色声等欲尘所生的各种欲乐而积集业;二是对外乐的贪著厌离并且舍弃,为了定生乐受而积集业。


虽然人们追求的都是乐受,但乐受也有内外、大小和清浊的差别,前一种是人们普遍追求的外在物质享受,欲界众生日夜追求的内容都不外乎此。后一种是上界天人才具有的内在身心的喜乐,只有成就禅定后才可能生起。


“于外乐厌舍贪著”,即了知受用欲尘的安乐太小太短暂,和入定所生的乐受相比,味同嚼蜡,因此对下界的欲乐厌离舍弃。


举例来说,蛆在厕所中,牛羊看它们觉得恶心,但蛆不知是苦,还认为很快乐;牛羊在草原上吃草也觉得很幸福,但以人看来这种幸福微不足道;同样,欲界所耽著的五欲乐受,上界天人则觉得索然无味,心生厌离。


【初复有二:一正缘未死以前现法乐故,造非福业,二正缘来世诸欲乐故,增长福业。】


“为受用欲尘乐受而增长业”又分两类:一是缘未死以前的现法乐受而积集非福业;二是缘来世的五欲安乐而积集福业。


【正缘定生乐受者,谓集能生第三静虑,下至初禅诸不动业。】


“正缘定生乐受而增长业”,就是积集能生第三静虑下至初禅的诸不动业。


“定生乐受”是指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和三禅离喜妙乐。一入初禅,已离欲界的欲恶,获得轻安,身心调畅;二禅不但无欲恶,连觉观也止息,如同明镜止水,身心适悦;到了三禅,连二禅的喜心浮动也远离,离喜寂静,最极寂静。若以山比喻相续,水比喻禅悦,则初禅喜乐如土石山顶上的水,二禅喜乐如纯土山顶上的池水,到了三禅,妙乐则如纯土之山放于大水池中,妙乐遍及身外,身体沉浸在妙乐之中。


未二、为舍受义故增长


【若于诸欲舍离贪著,复由乐受令意厌患,为舍受故而作业者,谓集能生第四静虑,乃至有顶诸不动业。】


如果对各种欲望舍离贪著,又使心厌离乐受,唯一为舍受而作业,只是为了舍受而去造作各种业,则是积集能生第四静虑乃至有顶的不动业。


“第四静虑”:四禅舍念清净地。“乃至有顶”:有顶是指非想非非想处地,包括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此是世亲论师意趣。】


以上所说是世亲论师《俱舍论》的意趣。


未三、摄义


以上这段论文给我们许多启示,论文中多次出现类似的语句:为乐受义故、为舍受义故、为受用色声等欲尘故、为定生乐受故等,由此可见,三界有情造业是以追求安乐为动机,由于对安乐的认识不同,导致所集的业有非福业、福业和不动业的差别。所有这些造作,都是积集能引生死之业,无论如何修持都不能解脱生死。


那么,为什么都是集引生死业而无法跳出生死呢?原因在于,并没有真正认识苦谛,把乐受、舍受误认为是真实的安乐。


比如,一般世间人只是把外在五欲之乐视为真正的快乐,认为幸福人生就是享受悦意的色声香味触五欲,为了追求这些外在快乐,所作所为大都成了非福业,由此感召恶趣。


已入道的人通过思惟粗无常(生死无常)和恶趣苦,知道转生恶趣苦不堪言,因此把目标放在追求来世的欲乐上,但这同样是把外在的欲乐误认为是真正的快乐,由此积集福业,只是欲界善趣之因。


外道修行者厌离了外在欲乐,寻找禅定的乐受,或者进一步厌离内在定乐而追求舍受,也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乐受是坏苦、舍受是行苦,而导致积集有漏不动业。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深入思惟有漏皆苦,就发不起厌弃一切三有的出离心,不论以何种动机造业,都只是随顺生死而已。


午八、出离心所摄之业是解脱之因


【由此正理,若普厌弃一切诸有,为解脱故三门行善,则能渐远生死,渐近涅槃。】


通过这个正理,如果修行人能普遍厌舍三有轮回,一心为解脱三门行善,则能渐渐远离生死、趣近涅槃。


辰四、死殁及结生之理分五:一、死缘 二、死心 三、从何摄煖 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 五、次于生有受生道理


【第三死殁及结生之理分五:一、死缘;二、死心;三、从何摄煖;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五、次于生有受生道理。】


巳一、死缘分四:一、寿尽死 二、福尽死 三、未舍不平等死 四、破除邪见,树立惜福正见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尽死和未舍不平等死[94]。


【今初】


午一、寿尽死


【寿尽死者,谓如宿业所引寿量,一切罄尽而死,是为时死。】


所谓寿尽而死,即以前世业力所引的寿量全部穷尽而死,这是时死。


一般来说,由于前世的引业,这一生的寿量是一个定数,连一生呼吸的次数也是决定的,如果没有积聚增减寿量的因缘,在寿量用尽时,就会“寿终正寝”,这是寿尽而死。


午二、福尽死


【福尽死者,谓如无资具死。】


所谓福尽而死,指缺少衣食药物等资生之具而死。


虽然没有耗尽寿量,但以福报消尽,也会导致死亡,比如,冻死街头,或饥饿而死。因此,享福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在消福,平常有福报时不可挥霍,总要为将来留一些才好。


弘一大师在孩提时,他的父亲请人写了一副清朝刘文定公的对联,高高地挂在柱子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教诫要爱惜粮食和衣服,这不是在财物上悭吝,而是因为一个人要懂得惜福,不能铺张浪费。大师的哥哥时常教他念,这一句念熟了,以后凡是遇到穿衣或者饮食,大师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蹋。而且大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穿的衣服应当时时小心,不可以损坏或者污染。


在此奉劝学人,有福报时应当珍惜,最好省下自己的福报舍给他人用。修行人不应随顺现代人的作风,而应随学俭朴惜福的古风。


午三、未舍不平等死


【未舍不平等死者,谓如经说,寿未穷尽,有九死因缘。】


所谓未舍不平等死,按世尊在《药师经》等经中所说,有九种因缘导致寿量未尽而死。


以下一一说明九死因缘:


【谓食无度量。】


即饮食过多或过少,不能适量。


饮食不足,会令身体饥瘦虚弱;饮食过量,则使呼吸艰难,这都会加速死亡。


【食所不宜。】


即食物不适宜。食物在体内不能很好地消化。


【不消复食。】


因为饮食不平和,导致饮食不能消化,如果还继续进食,就会导致消化不良或者引起各类疾病。


【生而不吐。】


引起了身体不适的食物,在尚未消化时就应及时吐出。倘若强忍不吐,将导致疾病,是减寿的因缘。


【熟而持之。】


即由过去因为饮食不知量、食用不适宜的食物、不消复食等等,因此在体内造成各种疾病,又不加以去除。这些疾病,由熟变所生,所以称为“熟”,有而不去消除,称为“持”。


【不近医药。】


即不去求医问药。


按照《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所说,为了去除由饮食引起的各类疾病,本应遵照良医所开良方服药,才能消除疾病,但自己不遵从,这也是死缘之一。


《四家注》对这一句解释为,有些饮食与药物若分开食用,不会产生疾病等致死因缘,混合使用则会导致中毒。


【不知于己若损若益。】


即在饮食、起居等方面,不知道哪些对身体有利,哪些有害,生活中不懂得取舍。


比如一个人挑担,如果不知道自己力气的大小,过于蛮干,则容易造成身体损伤。又如,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或经常彻夜长坐,或在季节交换之时,不能按时加减衣服,都会制造死缘。


【非时、非量行非梵行。】


在非时行非梵行,以及过量行非梵行。


非时是指月经期间以及生病等不宜行淫之时,非量是指纵欲,过量而行。印光大师说:世间人由色欲直接致死的,有十分之四;由色欲间接致死的,即由色欲亏损遭受别种感触而死,又有十分之四。


对以上九条,结合经验细心体会,聪明的人就可以了解养生保命的方法。


午四、破除邪见,树立惜福正见


针对“福尽而死”这条死缘,有必要展开破斥现代的邪见,树立起惜福的观念。


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有一位美国老太太一生中都以贷款提前消费,临死前刚好把贷款还清。而一位中国老太太,天天省吃俭用,存钱准备以后享用,存到足够钱的时候,她就得病去世了。这两位老太太在天堂见面后,彼此交换心得。中国老太太说:“还是你聪明,哪象我,只是苦了自己。”


许多不明因果的人都认为这个故事很有道理,觉得应当提前消费才对得起自己。其实这是一个具有欺诳性的故事,体现的完全是断见思想,误导了许多人。


以因果衡量,这个故事应该这样改版:有位美国老太太贷款消费,在挥霍的同时,却很少积累福报,于是她在法界银行的赤字越来越大,由于福报提前透支,她无法偿还债务,在贫病交加、饥寒交迫中死去。


中国老太太生活节俭,平常节省的钱都用来积福,结果福报越来越深,由于善业深厚,最后走的时候天乐鸣空,升到天堂。


以后两位老太太见面了,一个是衣食自在、光明赫奕的天子,而一个沦为腹部大如泰山、咽喉细如针孔的饿鬼。美国老太太说:“当初,我只知道尽快享乐,没想到还有三世因果,事实上,因果上的利息大大超过美国银行的利息,贪求现世的享乐,真正害了我。现在我要在恶趣中遭受亿万年的痛苦,即使最终脱离,也还要做牛马来偿还,还是你这条路走得对。”


因此,不能随顺凡夫人的邪说,这些邪说不符合正量,在任何取舍上,唯一应遵循因果规律。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当然应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吗?这显然是愚人自绝后路的做法,不为明年留下种子,最后只会饿死而已。可见,不顾及后果的过分享受,将会耗尽福报,给自己的未来和后世带来无量的痛苦。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则公案:


明朝正德三年出现了大旱灾,楝塘地方因为有水库而得以避免。第二年又出现大水灾,也以堤坝高而没有遭灾。邻近的几个乡连续好几年没有收成,唯独楝塘地方接连丰收,而且他们乘形势得到了官府的两次免粮。于是这些村里人廉价买进了各乡的产业,生活变得非常富有。从此之后,该地朴素的风气荡然无存,奢糜成风。


当时,乡民陈良谟对他的叔兄说:“我们村子会有奇祸发生!”叔兄问他是什么原因,他答:无福消受罢了。不久果然全村发生了大瘟疫,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先儒焦澹园说:“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着,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有人想:现在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日新月异,过时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半碗饭、一张纸不值几个钱,不要搞得太约束。


这也是以拨无因果的断见所滋生的邪见。从因果上思惟,就会知道其实浪费半碗饭、一张纸,也有很大的罪过。比如半碗饭来之不易,从播种、施肥、灌溉、收割、去壳、运输到最后煮成米饭,其间有多少劳动者的心血,要耗费多少自然资源,才能端到口边,供你享用。这半碗饭不是无因无缘产生的,随意浪费不会折福吗?实际上,因果丝毫不会空耗,浪费财富是损减自己的福报。因此,想起物品来之不易、业果不虚,我们不能不珍惜福报。古人说:“一茶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一首唐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劳累那么多的父母有情,想到这一点,为什么还不珍惜福报,反而以浪费为光荣吗?


弘一大师在他的一篇演讲中说:


我五岁时,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严肃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


我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1920年在杭州时,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或是初出家时制的。


在古德中这样的事例也随处可见。古时候,雪峰禅师和钦山禅师一起在溪水边洗脚,钦山见到水中漂有菜叶,很欢喜地说:“这山中一定有道人,我们可以沿着溪流去寻访。”


雪峰回答他:“你眼光太差,以后如何辨别人?他如此不惜福,为什么要居山!”


入山后果然没有名僧。


有人说:人生在世,应当好好享受,必须拥有豪宅名车、高档电器等,如果没有这些物质享受,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应当辨别哪些是生活的所需,哪些与生活毫无关系。身为欲界人类,虽然不能缺少衣食、卧具,但是普通的饮食、衣服,就足以保证生存,身高不到二米,也用不了多大的空间。除此之外的物品,都只是虚假的摆设而已。动物也知道寻求饮食、洞穴和配偶,如果生命的意义只有这一点,那就和动物没有差别。如果把一切精力都用于追求生活享受,这样造作非福业,则连动物也不如。人生的意义在于能成办自利利他的大义,不能少欲知足,就无法集中精力投入于修行,这样就不能成办大义,只是浪费生命而已。


不但自己惜福,还要教育子女、学生惜福,为他们而惜福。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给儿子做棉衣,家里本来有丝棉,她把丝棉卖掉换成棉絮。了凡先生问她:“家里有丝棉,为什么要换成棉絮?”她说:“丝棉太贵,卖了可以把钱送给别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样可以保暖。”了凡先生听了很高兴,因为这样做就不愁孩子将来没有福!


再来看反面例子:


古时候,有户富人在孩子满月时,请客大摆酒席,杀了许多生命。之前,有位算命先生给孩子算命,说他一生的命运如何如何好。可是孩子活到两岁半就死了,富人埋怨算命先生,本来以为他算命很准,为什么这次没有算对。后来遇到一位有道高僧,高僧说他“折福太深,福尽而死”。


再看现代的青少年从小就知道享乐,乱花父母的血汗钱,衣服、鞋子、用具都要用名牌,每个月几百几千块的零花钱象流水一样用。家长也认为:现在时代不同了,宁可自己苦一点,也不能让孩子没面子。他不知道孩子从小养成骄奢的习惯后,由骄奢必然多欲,多欲则无德。长大之后,不是成为贪官,就是成为匪类、花花公子、寄生虫,百无一用。从结果来看,这不是爱护子女,而是毁掉子女。因此,从小要教孩子惜福培福。


我们都是大乘修行者,应当念念关怀众生的苦难。想到自己享福的同时,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连饭都吃不上,为什么不能省下自己的福报施给诸母有情呢?以下是惜福舍福的事例:


宋朝的范仲淹读书时,心中念念想着救济他人。后来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买一所园宅,他说:“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经常去游园,谁会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用来兴崇三宝。他的几位公子共用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时轮流穿着。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


某年旧历十一月,天气正冷的时候,苏州城有位大绅士带着工匠到印光大师的关房装置洋火炉,印光大师坚决不肯接受,大师说:“人生不可享受过分,要是自己没有德,空去享用,那就是折福。”这位大绅士非常诚恳,再三请求,必须供养,弟子也从旁边劝请,印光大师说“安在外间的客厅里吧!那里时常来人,让大家一齐暖和,外间的空气暖了,这间的空气也会变暖。”


我们应当随学过去的祖师大德,不仅惜福,而且把自己的福报舍给众生。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清苦一点,省下来的钱让别人享用,有这样的善心将来才能利益无量众生。心中应常常记挂天下苦难的众生,常以福报回向。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又说:“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生大根本。”愿我们如地水火风空五大种一样,恒时成为维持无量有情生存的大根本。


巳二、死心分三:一、善心死 二、不善心死 三、无记心想


【第二死心分三:】


以下死心可以按阶段分为粗想和细想两种,粗想是死亡时粗分的心识,细想是死亡最后阶段的细分心识。


在粗想之中,又分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想三种。


午一、善心死分五:一、以善心死 二、以善恶二事不平等串习之死心 三、以二事平等串习之死心 四、彼时善终之相 五、造妙业者死苦轻微


未一、以善心死


【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信等善法现行于心。】


所谓善心死,就是临终时,自己忆念先前所修习的善法,或者通过他人的帮助使自己忆念,以这种因缘,在粗想现行阶段,信心等[95]善法在心中现行。


未二、以善恶二事不平等串习之死心


【又行善不善补特伽罗将命终时,或自忆念,或他令忆,昔于何法多所串习,彼便力强,由此令心于彼流注,余皆忘失。】


行善或不善之人在命终时,或者自己忆念先前所串习的善或不善,或者以他人的因缘令自己忆念。生前对何种法串习得多,这时对此法的念力就强大,会令心缘此法流注,而忘失其它一切认知。比如,生前对善法串习多,临终时善念强,心缘善法流注,恶念都会忘失;反之,生前若对不善法串习得多,临终的恶念力强,心缘着恶法转,善念也会忘失。


唐译:“彼于尔时,于多曾习力最强者,其心偏记,余悉皆忘。”(临命终时,心只忆念生前串习多或力量强的法,其它都会忘失。)


未三、以二事平等串习之死心


【若于二事平等串习,先忆何法便不退舍,不起余心。】


如果对善法、恶法的串习不相上下,则随最初自己或以他缘忆念起的法,心缘这个法不退舍,不再生起其它心念。


未四、彼时善终之相


【又作善者,如从暗处趣向光明,临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有种种可意之色,非不可爱,安祥而逝。】


平生行善之人如同从黑暗处走向光明一样,临终时犹如在梦中,会看见种种悦意的景象,而不会出现不可爱的乱相,如是安祥地去世。


《华严经》说:“临命终时,会见到中阴相。平日造恶之人会看见自己在三恶道中受苦,有时看见阎罗王和鬼卒拿着刀杖要抓他,有时会听到三恶道受苦的声音。而平时行善即将升天的人,临终时会看见天上庄严的宫殿、仙女游戏、快乐的样子。”


《净土三昧经》说:“若人平时行善,临终行将升天时,会见到天人拿着天衣和乐器来迎接。”


未五、造妙业者死苦轻微


【临死其身无重苦受,造妙业者,解肢节苦亦极轻微。】


造善业的人临终时身体没有很重的苦受,解肢节苦也极其轻微。


“解肢节苦”:又译为“断末摩苦”,末摩是梵语,意为肢节或死穴。在有情体内有很多特异的支节,这些特殊部位如果被触到,就会引发剧烈的痛苦,导致发狂或死亡。人临死时,水大、风大、火大中只要有一大增盛,触及到末摩,就会断绝命根,这称为断末摩。所谓“断”,不是指切断末摩,而是触及末摩使命根断绝。《俱舍论自释》中说:“于身中有异支节,触便致死,是谓末摩。若水火风随一增盛,如利刀刃,触彼末摩,因此便生增上苦受,从斯不久遂致命终。”《俱舍光记》说:“末摩是身中死穴,其量极小,触便致死。”


午二、不善心死分六:一、以不善心死 二、一般造不善业死的恶相 三、造上品不善业者的恶相 四、造中品不善业者的恶相  五、对解肢节苦遣除疑惑 六、于三种死心需要以爱结合之理


未一、以不善心死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临死其身受重苦受。】


以不善心死,就是自己回忆,或者因为他人而使自己回忆生前串习的恶法,从粗想开始后,追思忆念贪欲嗔恚等,心中显现不善法,临终时,他的身体将会感受极重的苦受。


佛世时,有位居士生前常常供养三宝,当他临终的时候,妻子在身边哀哭,使他心生贪恋,结果在妻子的鼻孔中化作一只小虫。这是由妻子的因缘使亡者心中现行贪恋而导致堕落的。


未二、一般造不善业死的恶相


【造不善业当死之时,现受先造不善业果所有前相,谓如梦中多怪色相于彼显现,如从光明趣向暗处。】


生前造不善业的人临终时,必定会感受先前所造不善业感得的不可爱果的所有前相,就像梦中显现很多怪异的景象,会在他心前显现,此情形犹如从光明走向黑暗处。


这一段中的“诸不善业”,包括杀生乃至邪见之间的不善业道。“不善业果前相”是指临终前虽然还没有产生不可爱果,但首先要感受它的相。由于此相有无量种不可爱色的相似显现,因此称为变怪色相。


“从明趣暗”,在唐译中完整地表达为:“依此相故,薄伽梵说:若有先作恶不善业及增长已,彼于尔时,如日后分,或山山峰影等,悬覆遍覆极覆,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从明趣暗。”(依于现受不可爱果前相之故,佛说:如果有人先前造下不善业,并且作已积聚,在这种不善业成熟即将趣向恶趣时,它的前相就像从光明趣向黑暗。比如,在傍晚时分,日光被山峰的影子遮盖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出现初中后三个阶段的障覆之相。起初,日光只是被遮住少部分,这叫悬覆,这一阶段的暗相轻微;到了中位,日光已被完全遮盖,暗相转而深重;到后位,暗相极重,因此称为极覆。造恶者从光明趣向黑暗的前相也是如此。)


下面具体说明造恶业者成熟不可爱果的前相差别。


未三、造上品不善业者的恶相


【诸造上品不善业者,由见彼等不可爱相,身毛恐竖,手足纷乱,遂失便秽,扪摸虚空,翻睛咀沫,此等相现。】


造作最深重不善业的人,由于看见各种恐怖的不可爱景象,吓得身体汗毛竖立,手脚乱动,大小便失禁,并且手抓虚空,双眼翻白,口吐白沫等,临终时会显现这类见变怪相所引起的恶相。


未四、造中品不善业者的恶相


【若造中品不善,彼诸相中有现不现,设有不俱。】


如果是造作中等不善业,以上的恶相之中,有些会显现,有些不会显现,不会全部显现。


台湾《觉世旬刊》上记载这样一则现代事例:


在某乡汤岛附近的一条街上,有一个鸡贩子,在日本桥旁边做生意,最初是和别人合伙,不久他有了自己的资产。五十岁以后,他得了疑难病症,从此对钱也渐渐不重视了。五十七岁时,他的病情恶化,临死之前他把大儿子夫妻俩叫到枕边说:“苦呀!快把我身边这些鸡赶走。”说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痛苦,他的孩子想问他原因,他说:“你们没看见吗?我以前所杀的鸡统统都来了,这些鸡拿鸡爪踩我的身体,还用嘴来啄我,太苦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些鸡赶走?太可怕!赚了钱有什么用,不要再做这种生意了!”说完就断气了。以后他儿子夫妻俩也不做贩鸡的买卖了。


在这则事例中,鸡贩子心前显现群鸡用嘴啄他等变怪色相,这是堕落恶趣的前相。鸡贩子看见这些色相后,心神万分恐惧,这是以见变怪色相所引生的恶相。


未五、对解肢节苦遣除疑惑


【作恶业者,解肢节苦,最极尤重。又解肢节,除天、那落迦,所余生处,一切皆有。】


生前造恶的人解肢节苦最为惨重,这种解肢节苦除了天趣和地狱这两类有情之外,其它人鬼旁生等生处都需要感受。


天人和地狱众生都是化生,化生有情不是逐渐命终,因此排除在外。其余生处的解肢节苦又分重轻两种,重是指作恶业者,轻是指作善业者,北拘卢洲的众生感受的都是轻苦。


总而言之,恶业越重,解肢节苦也越重;善业越重,解肢节苦则越轻,特别是具足清净戒体的比丘,临终时非常安祥。


未六、于三种死心需要以爱结合之理


【又一切人临命终时,乃至未到昏昧想位,长夜所习我爱现行,复由我爱增上力故,谓我当无,便爱自身,此即能成中有之因。】


所有凡夫临终时,在到昏昧想位之前,长期以来串习的我爱会现行,而且由于我爱的增上力,心中会产生“我将没有了”的恐惧感,这时会不自在地爱执自身,这是产生中有的原因。


【此中预流及一来者,虽其我爱亦复现行,然慧观察制而不著,譬如强力制伏羸劣。诸不还者,我爱不行。】


此中虽然预流果和一来果也会现行我爱,但他们以通达无我的智慧力不断地观察、分析,可以制伏我爱而不耽著,就像大力士制伏瘦弱者一样。不还果的圣者,我爱已不会现行。


有人问:按前文所说,是由临终时我爱现行并且以我爱增上力爱著自身而成办中有,但是不还果圣者我爱不现行,那他成办中有的因又是什么呢?


答:成办中有之因有二种:一是以我爱已生故,二是以无始乐著戏论已熏习故。虽然不还果圣者我爱不现行,但是还有乐着戏论而熏习。是对何法熏习呢?不还果圣者原先对静虑正行串习很强,所以欢喜三摩地功德等,这是成办色界中有的因。


午三、无记心想分二:一、粗想位 二、细想位


未一、粗想位


【无记心死者,谓行善不善者或未行者,自未能念此二种事,无他令忆,此临终时俱离苦乐。】


以无记心去世,就是不管一个人生前造下的是善业还是恶业,或者善恶都未造,在临终时自己未能回忆起善恶,也没有他人使其回忆,是以非善心非不善心而死,既不是安详而逝,也不是苦恼而死。


以上只是针对粗想现行的阶段,将死心分为善、不善、无记三种状况。进入细想位时,一切都成为无记状态。


未二、细想位


【善心死者,是于有粗想时,若细想行时,善心即舍,住无记心。彼于尔时,于曾习善亦不能忆,他亦不能令其忆念,不善亦尔。】


所谓以善心而死,仅仅是指粗想位,当细想现行时,善心也会消失,只是安住在无记心中。这时即使对曾经串习过的善法也不能忆念,别人也不能使他忆念。以不善心死也是如此。


【故细想行时,一切死心皆是无记。】


因此,在细想现行时,一切死心无一例外都是无记的状态。


【《俱舍释》说:“善不善心行相明了,不能随顺当断死心。”】


“当断死心”:正当断命根时的最细死心。“不能随顺”:最细死心与善不善心的行相不同,一般人最后的死心状态极其微弱,而善不善心的状态却很明显,所以善不善心不随顺最细死心。最后死时唯一承许相应舍受,随顺无记心,因此最后死心是无记心。


以上所说,只是针对一般情况,以修行人来说,如果具有修证,临终可以安住光明大圆满的正道、大乐智慧或者大手印的境界,这时不是无记心。以净土宗的行者来说,临终能与阿弥陀佛相应,也不是无记心,原因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加持,安住在善心状态中。


《悲华经》说:“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暗。即便舍身,来生我国。……所有众生若闻我声,发愿欲生我世界者,是诸众生临命终时,悉令见我,与诸大众前后围绕。我于尔时入无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于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故得宝冥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


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净土行者如果临终信愿真切,和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以佛力加被,当时能生欢喜心而往生,因此和一般的状态不同。这里主要是就中士道的一般情况而宣说的。


巳三、从何摄煖


【第三从何摄煖者,造不善者,识于所依从上分舍,上分先冷,乃至心处。造善业者,自下分舍,下分先冷。二者俱从心处识舍。识最初托精血之中,即为肉心,最后舍处即最初托。】


第三从何处摄煖,造恶者,识是从身体的上分先舍,即顶部先冷,逐渐冷至心的部位。行善者正好相反,是先从下分舍识,脚部先冷,一直冷到心脏。这两种情况最后都是从心脏部位舍识。业识最初托生在父母的精血中,和精血和合,成为肉团心。临终时,识与蕴身分解,最后舍识之处,正好是最初的托生之处。


【如是先从上身摄煖至心,或从下分收煖至心。】


同样,造恶者先从顶部将煖收摄至心,而造善者则从脚底收煖至心。


【次虽未说,从下或上,亦摄至心,然当类知。】


虽然没有说及此后身体另一分摄煖的情形,但是应当类推而了知,即:造恶业最后从脚底逐渐收煖至心;造善业者最后从头部逐渐收煖至心。


巳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分十一:一、从何处成办中有 二、成办中有之因 三、中有身形等 四、遣除对“于前世身不起欲乐”之误解 五、造善不善中有显现现前之相 六、中有所见 七、中有显色 八、中有何处有无 九、中有行态 十、中有寿量 十一、中有者将成其它中有之理


【第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者。】


第四死后是如何变成中有的。


之所以称为中有,是指在死有和生有二者中间出生的缘故。


午一、从何处成办中有


【如前所说识从何舍,即于彼处无间而成,死与中有,如秤低昂。】


神识从何处舍离,就立刻在那里形成中有,死与中有犹如秤的两头,秤左边低时就是右边昂起之时。比喻舍识之时便是中有形成之时,中间没有一刹那的间隔。


午二、成办中有之因


【依二种因,谓我爱已生故,无始乐著戏论已熏习故,善不善业已熏习故。】


依二种因成办中有:一是我爱已生的缘故;二是由于无始以来乐著无义戏论、虚妄分别的缘故,熏习成种子,能生所依所缘诸差别事。由于善不善业造作增长熏习力,因此能感五趣异熟的自体。


无始以来生死流转,都是由这二种因力而成办中有的。唐译是这样的:“云何生?由我爱无间已生故,无始乐著戏论因已熏习故,净不净业因已熏习故,彼所依体,由二种因增上力故,从自种子,即于是处中有异熟无间得生。”


午三、中有身形等


【又此中有,眼等诸根悉皆完具,当生何趣即彼身形。】


而且,中有必定具足眼、耳、鼻、舌、身等诸根,将要转生到哪一趣,就会出现那一趣的身形。比如要转生为猪,中有会现猪的形相。


【乃至未受生有以来,眼无障碍,犹如天眼,身无障碍,如具神通。】


中有具有这样的特征,就是在尚未受生期间,眼根无障如同天眼,身根也所向无碍,如具神境通一般。


清净的天眼能见种种光明色、微细色、变化色、净妙色等,都无障碍;获得神境通时,身体可以无碍穿过墙壁、城垣等障碍物。中有也有上述功能。


【《俱舍》亦云:“为当本有形,此谓死以前,生刹那以后,同类净眼见,具业神通力,根全无障碍,不转为寻香。”】


《俱舍论》也说:“中有显现如同本有的身体形相,所谓本有是指受生第一刹那之后乃至死亡之前的生命形态。中有以同类中有和清净天眼能看见,而且具有业力所生的神通力。中有五根完具,身根没有障碍,连山岩等也无法阻挡,但不能穿过母胎与金刚座。中有形成之后,不会被其他因缘转变,欲界中有以缘份的善恶而寻找香气与臭气,以香资养自身,寻香是中有的异名。”


下面对于颂词中的“净眼见”、“不转”和“本有形”进行辨析。


【此说中有是同类见,及修所得离过天眼能见。】


这是说只有同类中有以及修行所得的离过天眼能看见中有。


以“修所得”说明以欲界天的报得天眼不能看见中有。


【成办何趣中有,次定不可转趣余生,《集论》中说容有转改。】


一旦形成了某趣中有之后,肯定无法再转成其它趣的中有,但是《集论》中认为可以转变。


比如亡者生前信奉三宝、相信因果,某些与他有缘的成就者在中有期间修法超度他,或者在四十九日之内为他做殊胜的善法等。由这些因素,本来已形成了恶趣的中有,也能转变中有的形态而改在善趣受生,或直接往生到净土。


在僧伽的二十种分类中,有一类是中有成就的阿罗汉,这类阿罗汉不会有生有,因此所谓“以中有转为生有”的说法也不是一概而论的。


《集论》说:“极住七日,或中夭,或时转移,住中有中,亦能集诸业,先串习力所引善等思现行故。”《瑜伽师地论》说:“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即于此类生,若由余业可转中有种子转者,便于余类中生。”


【本有者,《俱舍论》中总说四有:死已未生是为中有,当正受生初一刹那是为生有,从此第二刹那乃至死有最后刹那以前是为本有,临终最后刹那是为死有。】


《俱舍论》中如是界定四有:一、中有,死亡之后乃至尚未转生之间是中有;二、生有,正受生的第一刹那就是生有;三、本有,从受生后的第二刹那乃至死有最后刹那之前是本有;四、死有,临终最后一刹那是死有。


以下纠正对《俱舍论》中“本有形”词义的误解。


【此望将来受生之死有,是其本有,有误解此说为前生身形。】


《俱舍论》一颂中的“本有形”,是观待下一世受生的死有而安立的本有,有人将此“本有形”误解为前生本有的身体形相。


【又有见说是后形故,说三日半为前生形,次三日半为后生形。】


又有人见到既说“死以前”,又说“生刹那之后”表示也是后生形相,所以将二者折衷,认为中有前三天半是前生的身形,后三天半是后生的身形。


【此说全无清净依据,惟增益执。】


这些说法根本没有清净的依据,唯是增益执著。


午四、遣除对“于前世身不起欲乐”之误解


【《瑜伽论》说:“识不住故,于前世身不起欲乐。”故有说云:见前世身而生忧苦,亦属增益。】


《瑜伽师地论》说:因为神识已经离开前世身体的缘故,对于前世身体不会生起欲乐。有人以此为依据,认为“中有见前世身体会生起忧苦”,这也属于增益。


唐译《瑜伽师地论》说:“先所依身已弃舍故,先我爱类不复现行。”(由于先前的所依身已经弃舍,先时执著前一蕴身为我的我爱已不再现行。)譬如,从城北迁居到城南,以前的住宅出售之后,对先前住宅的我所爱就不会再现行。因此,不能把“对前世身不起欲乐”理解为“见前世身而忧苦”。


午五、造善不善中有显现现前之相


【造不善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阴暗夜。作善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造恶者所得的中有,如同黑色牛毛毡或阴暗的夜色,行善者所得的中有则如白衣光或晴明的夜色。


午六、中有所见


【见己同类中有,及见自等所当生处。】


中有众生以如天眼般的眼根能看见与自己同类的中有,以及自己将要受生的地方。


午七、中有显色


【《入胎经》[96]云:“地狱中有如烧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色相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鲜白。”】


《入胎经》云:“地狱中有的色相丑陋,犹如被火烧焦的木炭,旁生中有的身色似烟雾,饿鬼中有如水,人天中有如金色,色界中有的形色非常鲜白。”无色界本来没有中有,以无色之故。以上是显示各趣中有色相的差别。


【此是显色差别。】


以上是显示各趣中有色相的差别。


午八、中有何处有无


【从无色没生下二界则有中有。若从下二生无色者则无中有,于何处没,即于其处成无色蕴。】


从无色界死亡后转生到欲界或色界,会有中有产生,而从下二界转生到无色界,则无中有,在何处死亡,当处就形成无色蕴,直接受生在无色界天。


【堪为根据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说余无中有之例,故说上下无间,皆无中有,亦不应理。】


堪为根据的教典当中,除了受生无色界之外,并没有说到其它没有中有之例,因此,所谓“上下无间都没有中有”的说法也不应理。


有人误解“上下无间,皆无中有”此句意思是说下二界死没无间受生无色界,以及上无色界死没无间受生下二界,都不需要经过中有。


午九、中有行态


【经中又说:天之中有头便向上,人之中有横行而去,诸作恶业所有中有,目向下视倒掷而行,意似通说三恶趣者。】


经中又说:天中有头部向上直立行走,人中有横行而去,所有造恶业的中有都是双眼下视,头向下脚向上倒身而行,这似乎是通说一切三恶趣众生。


【《俱舍论》说:人鬼畜三,各如自行。】


《俱舍论》说:人、鬼、旁生的中有,各自的样子还是如人、鬼、旁生。


午十、中有寿量


【寿量者,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若得生缘,则无决定。】


中有的寿量,如果没有获得受生因缘,最长只有七天,如果得到生缘,则没有决定。


【若仍未得则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内而住,于此期内定得生缘,故于此后更无安住。】


如果第七日仍未获得生缘,中有将会转换一个新的身体,最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安住,在此期间肯定会获得生缘,因此,七七之后不再安住中有之中。


【堪依教典,悉未说有较彼更久,故说过此更能久住,不应道理。】


在二圣[97]六庄严[98]的教典中并没有说过中有能更久地安住,因此,所谓“中有能超过四十九日安住”的说法不符合道理。


午十一、中有者将成其它中有之理


【如天中有七日死已,或仍生为彼天中有,或转成办人等中有,谓由余业转变势用,能转中有诸种子故。余亦如是。】


例如,天中有七日死后,或者仍然转为该天的中有,或者转而形成人等的中有,这是由于以其它业的势力能转变中有的种子,因而由天中有转成人中有等。其它情况可以依此类推。


“七日死”,“七日”是指一七至七七之间的任何一个七日,“死”是指中有安住七日后,势力就会衰竭而不能再安住,因此需要投生,或者转为下一个中有。如果是投生,就会按照已获得的中有形类,趣入当生之处;如果是以余业势力转变了中有种子,使中有的形态变异而受生,则是在余类中受生。


巳五、次于生有受生道理分九:一、以贪爱往趣之理 二、起颠倒见 三、以嗔恚死没结生 四、于何境以何种方式神识结生 五、福德厚者或薄者结生时的声音及显现 六、住胎身体圆满之理与降生时间 七、中有是否趣往受生处,可决定受生与否 八、受生旁生等生处之相 九、四生当中湿生、化生、卵生之相


【第五次于生有结生之理者,】


即中有业识于下一个五取蕴结生相续的道理。


结生有胎、卵、湿、化四种方式:胎生,就是经过胎藏诸位而圆满肢节后,从母胎中降生,比如马、象等;卵生,就是在蛋中经过七种变化成熟之后,蛋壳裂开而出生,比如鸟在蛋中成体后出生;湿生,不是卵生或胎生的方式,而仅仅是以煖、湿出生,比如蚂蚁、虱子等等;化生,就是无有胎藏等依托,唯一依业力诸根一时顿起,比如地狱众生和天人。五趣之中,天和地狱全是化生,鬼趣有胎化二种,人和旁生趣则四生都有。


午一、以贪爱往趣之理


【若是胎生,则彼中有于当生处,见有自己同类有情,为欲看彼及戏笑等,遂愿往趣当生之处。】


如果是胎生,中有会在将要投胎之处看见自己同类有情,当时非常想看而且想与他们一起游戏、玩耍等,以此欲望,很愿意往趣当生之处。


午二、起颠倒见


【次于父母精血,起颠倒见。尔时父母未行邪行,犹如幻变,见行邪行,便起贪爱。】


然后中有对父母行房所出精血生起了颠倒见。当时父母虽并没有行房,但如幻变般,以父母精血为基,颠倒见到父母正在行房,而引起了强烈的贪爱。


比如,幻师以咒语加持石块,幻现出象马,实际只是一些石块,但观众却颠倒见为象马。同样,以父母精血为基,中有颠倒见到父母在行房,而引发强烈的贪爱。


【此复若当为女,欲令母离,贪与父会;若当生男,便欲父离,贪与母会。《瑜伽师地》是说:“非实见其父母,误于精血,见行邪行。”】


假如要转为女身,当时中有就会排斥母亲,想让母亲离开,贪著与父亲交会;若要转为男身,就想父亲离开,贪著与母亲交会。《瑜伽师地论》说:“不是真实见到父母行房,而是缘于父精母血,误见父母行邪行。”


对此,唐译的说法有所不同:“颠倒者,谓见父母为邪行时,不谓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见己自行。见自行已,便起贪爱。”对父母行邪行,颠倒见为自己在行邪行。


午三、以嗔恚死没结生


【生此欲已,如如渐近,如是如是渐渐不见男女余分,惟见男女二根之相,于此发愤,中有即没,而生其中。】


生起爱欲之后,中有不由自主地渐渐逼近受生处,渐渐看不见父母身体的其余部分,唯见男女二根之相,此时发愤,中有随即隐没,受生在精血之中。


对以上所说的颠倒见,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有说在父母邪行之处,对父母精血误见为父母行不净行;也有说是父母行房之后,精血在母胎中和合,虽然房事已经结束,但是以见精血凝合,仍然颠倒见父母行房。无论何种情况,共同点是首先见男女之相,渐渐只见男女二根之相。


午四、于何境以何种方式神识结生


【此复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犹如热乳凝结之时,与此同时中有俱灭。】


父母贪爱至极点时,最后双方决定将各出一滴浓厚精血,在母胎中混合在一起,它的形状就像牛奶煮熟后稍微冷却,在牛奶表面凝结的一层浮皮。在精血和合的同时,中有随即隐没。


【与灭同时,即由阿赖耶识力故,有余微细诸根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尔时识住,即名结生。】


中有灭的同时,由于前世阿赖耶识熏习了五色根的种子或功能,依靠这阿赖耶识的功能力,在中有趣入精血时,无间出生后世身体五根部分微细大种,这些微细诸根与同分的精血和合聚集而生,这时识安住在精血当中,就叫结生。


当和合抟生时,相比原来单纯的父精母血的体性,已经转变成新生命胚胎的最前位。以比喻来说,在没有加入酒曲之前,只是单纯的牛奶,一旦酒曲与牛奶和合抟生,其性质已转变成酸奶的最前位,应当名为酸奶,同样,识趣入精血时,就名为结生。


“阿赖耶识力”:一切种子识的功能力;“诸根”眼耳鼻舌身五色根;“微细”:以这五色根只有功能,还没有出现色的实体,所以名为“微细”;“余”:其体性不是识,所以说“余”;“同分”:精血与诸根种类相似,所以叫“同分”。


【诸有不许阿赖耶者,许为意识结生相续。】


经部宗和有些中观宗论师不承许阿赖耶识,只承许六识,就这些宗派来说,就叫第六意识结生相续。


午五、福德厚者或薄者结生时的声音及显现


【若薄福者,当生下贱种,彼于死时及入胎时闻纷乱声,及自妄见入诸芦荻稠林等中。】


如果是薄福之人,将会受生在下贱之家,他死时与入胎时的境象不妙,会听到各种纷乱嘈杂的声音,很不寂静,而且出现幻觉,颠倒见自己进入到芦荻或者稠密的丛林当中。


这些境象唯一是心识自现而已,如果烦恼深重、福德浅薄,则心前所现的环境、音声等都是不寂静之相。


【造善业者,当生尊贵族,闻有寂静美妙音声,及自妄见升于高阁宫殿等处。】


福德深厚者会生在尊贵之家,入胎之际所显现的境界可意美好,没有嘈杂纷乱,非常寂静,能听到很多美妙的声音,比如天乐鸣空等,而且会妄见自己上升到高高的楼阁、庄严的宫殿等地方。这些相唯一是由福德力所显现。


以梦境类比,比如,梦境非常恐怖、杂乱,这说明恶业重,相反梦境极其清晰、美妙、寂静,见到自己升到庄严的宫殿中,听到美妙的音声,这是福德力所现。平时观照自相续时,如果梦境越来越不好,就很危险,是堕落的前相,如果每天梦境很好,则是进步之相。一切相都是唯心自现,当罪业逐渐浅薄、善根日益纯厚时,必然会显现寂静美妙之相,此即唯心所现的道理。


午六、住胎身体圆满之理与降生时间


【又住胎者,凡经七日有三十八,胎中圆满一切肢节。次经四日,当即降生。】


一般胎儿是在母胎中安住三十八周(二百六十六天),在圆满一切肢节之后,再过四天就会降生,也就是一般怀孕九个月(二百七十天),胎儿会诞生。


【如《入胎经》云:“此经九月或过九月,是极圆满;住八月者虽亦圆满,非极圆满;若经六月,或住七月,非为圆满,或复缺肢。”】


《入胎经》中说到住胎的三种状况:极圆满、圆满与不圆满。新生命的孕育成熟需要时间,时间越圆满越好,如果过早出生,会造成身体先天不足,将来身体会有缺陷。所以《入胎经》说:“住胎九月或超过九月,这是极为圆满;住胎八月降生,虽然也是圆满,但不是极为圆满;住胎六月或七月就降生,这就不圆满了,或者会肢体残缺。”


这只是以普遍现相而言,以特别的业力所感,也会有更长更短的孕期。比如经中记载,罗睺罗尊者住胎六年,还有一位老小儿住胎长达六十年。


【此等广说如《入胎经》,应当了知。】


以上详细的解说应当按照《入胎经》来了知。


午七、中有是否趣往受生处,可决定受生与否


【若于生处不欲趣赴,则必不往。若不往者,定不应生。】


如果中有不愿前去受生之处,就不会去,如果不前往受生之处,必定不会在那里受生。


【故作感那洛迦业及增长已,谓屠羊宰鸡或贩猪等诸非律仪中有,犹如梦中,于当生处见有羊等。】


如果先前造了感生地狱之业,而且作而积集,比如杀鸡、杀牛、宰羊、贩猪等这一类非律仪的中有,在受生时,犹如梦中一般,在将要受生之处看见生前熟悉的牛羊等有情,以及正在屠宰猪羊等情景。


【由先所习喜乐驰趣,次由嗔恚生处之色,中有遂灭,生有续起。】


由于先前串习力深,因此当他见到熟悉的屠羊等境界时,就欢喜地奔去,然后在当生之处被境界所碍,心中生起嗔恚,中有便从此息灭,生有无间生起。


为什么中有看到这些境界会高兴呢?这是以串习力不自在转导致的结果。比如,猎人一见到猎物就会兴奋,酒鬼闻到酒味就不由自主地贪求。同样,由于生前的串习力,中有面对业力显现的乐欲之境,就会喜乐而驰趣;相反,如果生前没有串习,中有时决定不会显现这类境界,不会逐取受生。因此,在生之时,就要努力对治一切不善习气,否则,中有会因此而以爱取受生。


【如是于余似那洛迦瘿鬼等中受生亦尔。】


除地狱之外,在与地狱相似的瘿鬼等生处中,也有类似的受生情形。


午八、受生旁生等生处之相


【若生旁生、饿鬼、人间、欲天、色天,便于生处,见己同类可意有情。次由于彼起欣欲故,便往其所,嗔当生处,中有遂灭,生有续起。】


如果转生旁生、饿鬼、人间、欲界天、色界天等处,在受生之际,中有会在受生处见到自己同类的有情,随后生起欣乐欲,在欣欲推动下前往受生之处,即将到达时,被所生处之境拘碍,顿时生起嗔心,中有因此息灭,生有随即而起。


【此乃《瑜伽师地论》说。】


这是按照《瑜伽师地论》而宣说的。


【若非宰鸡及贩猪等不律仪者,生那洛迦,理同后说[99]。】


如果所做的是宰鸡、贩猪等之外的不律仪者,受生地狱之相,与前文所说相同。


换言之,这类非不律仪有情受生地狱,也是由于颠倒见境界、生起前往的愿望而受生的。唐译说:“复起是心而往趣之,谓我与彼嬉戏受乐,习诸技艺。彼于尔时颠倒,谓造种种事业,及触冷热。”(在屠羊等非律仪中有受生地狱以外,又有一类中有心想:我和他们一起嬉戏受乐,练习技艺,而趣往受生之处。当时心识颠倒,见做各种事业或者触到冷热。)“若离妄见如是相貌,尚无趣欲,何况往彼。若不往彼,便不应生。”(如果没有颠倒见这些相貌,尚且没有往趣的乐欲,更何况是真实趣往。如果不趣往那里,就不会在那里受生。)


午九、四生中湿生、化生、卵生之相


【《俱舍论》云:“余求香宅舍。”谓湿生欲香,化生求舍,而受生也。】


《俱舍论》中说:“胎生之外的受生相,是内心希求香气和屋舍。”其中,湿生有情心中希求香气,化生有情贪著住处。


夏天河边的草中,会出生很多小虫,这便是贪求草的住处而受生的。


【复如释说,若是当生热那洛迦,希求暖热,生寒地狱,希求清凉,中有遂往。】


这是说化生的受生情形,按照《俱舍论自释》所说,要受生热地狱时,中有希求暖热而前往受生,要受生寒地狱时,中有是希求清凉而受生。


【诸卵生者,《俱舍论》说亦同胎生。】


卵生的受生方式,《俱舍论》中说与胎生相同。


下面一并交待出处。


【死没及结生之理,无特外者,皆如《本地分》说。】


上述死殁和结生的道理,除特殊几处之外,几乎都是按《本地分》而宣说的。


发起希求解脱意乐的方便有二种,以上已经宣说了由苦集门思惟,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如何由集生苦之相,以下宣说如何由十二缘起思惟,目的也是为了发起希求解脱之心。





思 考 题





希求解脱





1、为什么对善趣也应当如对恶趣一般厌患?


2、解释颂义:


诸常转入生死轮,而于暂憩思为乐,


彼定无主渐百返,漂流等非等诸趣。


3、修习苦性和不净相有何必要?


4、什么是系缚的体性?


5、如果把解脱定义为生已息灭,有什么过失?解脱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求解脱之心是何种心?


思惟苦谛





1、解释颂义:


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


如贪著自家,难出此三有。


2、为什么在集谛前宣说苦谛?


3、为什么不在苦谛后而在集谛后宣说灭谛?


4、解释颂义:


如病应知断病因,当得乐住应依药,


苦因彼灭如是道,应知应断应证修。


5、不真实思惟苦谛有什么过患?


6、为什么说“不以思集善知生死根本,是断截正道扼要”?


7、为什么在思择修时应当令识极为明净?


8、欲引发三乘一切功德,都需要哪两种事?


9、思惟八苦:


(1)如何思惟生苦五种?(2)如何思惟老苦五种?


(3)如何思惟病苦五种?(4)如何思惟死苦五种?


(5)如何思惟怨憎会苦五种?


(6)如何思惟爱别离苦五种?


(7)如何思惟求不得苦五种?


(8)如何思惟五取蕴苦五种?


(9)为什么八苦中对生苦和五取蕴苦特别需要认真修习?


(10)对生死取蕴自性未能生起真实厌离,有什么过患?


10、思惟六苦:


(1)什么是无定过患?如何思惟无定过患?


(2)什么是无饱足过患?如何思惟无饱足过患?


(3)解释颂义:


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


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于此摧诸欲。


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


未能承事恒沙佛,未从佛闻如是语。


(4)如何思惟数数舍身过患?


(5)按本论所说,“虽将地丸如柏子,数母边际未能尽”的意义如何?为什么由思惟此义能引发厌患生死?


(6)如何思惟数数高下过患?


(7)如何思惟无伴过患?


(8)如何把六苦归摄为三种?


11、说出三苦的体相、比喻以及相互关系。


12、说明随苦乐舍受生起非理作意和生起如理作意的差别。


13、为什么说“于五取蕴乃至执持、尔时受苦”?


14、行苦既然遍一切苦,为何只在舍受上安立?


15、以理成立四威仪等中没有自性的安乐?


16、如何把八苦摄为三苦?


17、解释颂义:


恶趣苦无余,人中亦现有,


苦逼等地狱,贫如琰魔世。


此中旁生苦,强力于羸弱,


缺罚及损害,相续如暴流。


有因贫乏起,余从不足生,


追求难忍苦,一切谋略杀。


18、说出非天之苦。


19、说出欲天死殁苦、悚栗苦、斫裂杀害苦、驱摈苦。


20、解释颂义:


(1)所有受欲天,彼亦无乐心,


遭欲贪炽然,内火而烧煮。


若诸心散乱,彼岂有安乐?


非于无散心,刹那能自在。


散逸扰乱性,终不能寂灭,


等同有薪火,遍受大风吹。


(2)如病愈未久,食所不宜食。


21、上二界粗重的内涵是什么?


22、解释颂义:


色无色诸天,超越于苦苦,


以定乐为性,住劫不倾动。


然非毕竟脱,从彼仍当堕,


似已得超越,恶趣苦暴流。


虽励不久住,等同空飞鸟,


如童力射箭,堕落为边际。


如久然诸灯,刹那刹那坏,


诸行变坏苦,仍当极侵恼。


思惟集谛





1、为什么首先应对烦恼善巧?


2、烦恼的总相是什么?


3、说出贪、嗔烦恼的相?


4、说出坏聚见的相及立名的理由。


5、说出坏聚见与边执见的关系。


6、说出戒禁取见与见取见的相及二者的差别。


7、说明烦恼生起的次第。


8、解释颂义:


若我知有他,执嗔自他分,


与此等系属,生一切过失。


9、能生烦恼的六因是什么?应如何对治六因?


10、烦恼才生起就先能令心杂染倒取所缘是一种什么状态?请按自己的体会举例说明。


11、解释《庄严经论》颂义:


烦恼坏自、坏他、坏净戒,退损、失利、护法大师呵、斗诤、恶名。他世生难处、失得未得、意获大忧苦。


12、以理成立烦恼是真正的敌人?


13、应如何与烦恼斗?


14、说出二十种随烦恼的相和作用:


(1)忿 (2)恨 (3)覆 (4)恼 (5)嫉 (6)悭 


(7)诳 (8)谄 (9)害 (10)骄 (11)无惭 


(12)无愧 (13)掉举 (14)昏沉 (15)不信 


(16)懈怠 (17)放逸 (18)失念 (19)散乱 


(20)不正知


15、按经部宗以上说出思业与思已业的体性。


16、集谛中的业包括哪些?


17、说出立名为不动业的理由。


18、以理决定造集引生死业的作者。


19、说明如何集业之理。


20、为什么资粮道、加行道行者以出离心或无我慧摄持的善净业,不是能引生死的庸常集,却是集谛所摄?


21、确切说出为庸常集所摄的业的范围。


22、分别缘何种受,会造得


(1)非福业;(2)福业;


(3)能生三禅以下不动业;


(4)能生四禅及无色界不动业。


23、说出三类死缘。


24、为什么要惜福?


25、名词解释:


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死;解肢节苦。


26、解释“作善者从暗趣明”的涵义。


27、解释句义:


善不善心行相明了,不能随顺当断死心。


28、比较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死三种死亡状态的异同。


29、了解有关死心的法义之后,我们应当如何为死做准备?


30、导致中有的因是什么?


31、说出中有的生处、身形、显色、行态和寿量。


32、解释中有、生有、本有、死有。


33、解释颂义:


为当本有形,此谓死以前,生刹那以后,同类净眼见。具业神通力,根全无障碍,不转为寻香。


34、说明胎生受生之相。


35、名词解释:结生。


36、薄福者和多福者于人间受生之际,显现的相有什么不同?


37、说明对地狱业作而增长的非律仪中有受生之相。


38、说明受生旁生乃至色界天等之相


39、说明湿生化生的受生之相。






[1] 以此:以下士道。
[2] 于此中:在道次第的引导中。
[3] 边际恶:究竟是恶。
[4] 三有:三界,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
[5]《摄功德宝》:《般若摄颂》。
[6] 五趣:将阿修罗归在天趣中,就是五趣,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
[7] 四谛:全称四圣谛,即圣者所见的四种真理。“谛”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圣者智慧所见的苦集灭道完全符合真实,所以称为“圣谛”。
[8] 此:以业和烦恼为因而生起的器情世界。
[9] 此:烦恼以及依烦恼所生的业,以此能招集生死之苦果,故称为集。
[10] 还灭:还归于寂灭,也就是修道后证得涅槃,与“流转”相对。
[11] 无倒:远离颠倒。
[12] 有漏业:造业时和烦恼相结合的业。
[13] 现观生起次第:从资粮道到成佛的修习次第。
[14] 鹄(gu)的:箭靶的中心,指目标。
[15] 仁和:对国王的称呼。
[16] 欲乏:求不得苦。
[17] 所缘法类:自心所观修的各种法。
[18] 共法:与共下士道共同之法。比如,三恶趣苦、粗无常、业果等。
[19] 不共:与下士道不共之法。比如,细无常、行苦、烦恼的体相与其生起的次第等。
[20] 一向惟苦饿鬼:饿鬼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非一向苦饿鬼,这种饿鬼有福报,不是一向痛苦;第二类是一向唯苦饿鬼。此处是指后者。
[21]《入胎经》:唐译《大宝积经》中的《入胎藏会》。
[22] 清脑:脑浆。
[23] 脑膜:大脑表皮组织。
[24] 这是以男胎为例说明。
[25] 煎炙:熬煮、烧烤。
[26] 猛利、粗恶、难忍:猛利指作用,粗恶指体相,难忍指形相。
[27]“从”到“之中”,一气呵成,整句都是描述产道的不净。
[28] 疮门:产道。
[29] 熏:是从臭气上来说。
[30] 迫迮:狭窄、逼迫。
[31] 能仁:能遮止三门恶业之人。
[32] 无垢圣语:佛经。即以现量、比量、教量观察而清净的佛语。
[33] 如量解释:论典。菩萨等具有造论的上中下三种条件,所以对佛经所作的解释真正堪为标准。
[34] 八苦当中,每一苦的五种苦相,都是《瑜伽师地论》的原文。见《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
[35] 于六趣中,随生何趣,其后发生病痛死等众苦恼者:这整个是一句,意思是说,对于轮回中所发生的种种痛苦,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呢?
[36]《亲友书释》:印度大阿阇黎大慧论师所造。
[37] 由此:由于贪爱增上。
[38] 驰骋:奔走。
[39] 这一颂法尊法师在翻译中漏译。
[40] 白拂:洁白、美观的扇子,象征令人欢喜的吉祥之事。
[41] 乳海:谓世有一海,其味如乳,故名乳海。
[42] 禁行:“禁”是止恶,“行”是行善。
[43] 觉沃敦巴:对弟子的称呼。
[44] 本生:经中宣说佛在过去世中行菩萨道的种种事迹。
[45] 仰覆:“仰”是转生善趣,“覆”是转生恶趣。
[46] 百施:帝释的直译。
[47] 须弥顶:三十三天。
[48]《调伏阿笈摩》:《律本事》。
[49] 保信:可信、坚固。
[50] 原文中“前益”应改成“损益”。
[51] 坏苦:藏文中直译为“变苦”。
[52] 痈:热性脓疮
[53] 体相:定义。
[54] 差别:内容。
[55] 触:“触热水”的“触”是动词。
[56] 变异触:指五境色声香味触当中的触尘,此处的触是名词。
[57] 位:阶段。
[58] 非天:梵语是阿修罗。
[59] 趣性障:异熟障,下文会详释。
[60] 悚栗:惊恐战栗。
[61] 五欲:色、声、香、味、触。
[62] 飞鸟:大鹏鸟。
[63] 上首:主要。
[64] 超诸量数:不可计数。
[65] 俱有缘:助缘,比如,种子是近取因,俱有缘即水土阳光等。
[66] 诸有:三有,色有、无色有和欲有。
[67] 爱:烦恼。
[68] 余业:阿罗汉相续当中剩余的宿业。
[69] 能引:感召后有。
[70] 俱有:对成办生死的近取因——有漏业而言,烦恼是俱有缘。
[71] 正明:认定。
[72] 总相:这里指共同特征,并非因明学中的总相。
[73] 无义:此处无义是指损害。
[74] 胜性:又译为主物、自性。
[75]《释五蕴论》:世亲菩萨所著,又名《五蕴品论》。
[76] 戾:凶狠。
[77] 蛆螫:蛆是蜈蚣,螫是刺咬。
[78] 徇:追求。
[79] 秘吝:保守、秘藏、吝啬。
[80] 涩:不流通。
[81] 险曲:险是阴险,曲是不正直。
[82] 自他分:不是自他分开,而是指自分与他分,贪执自分,嗔恚他分。
[83] 标致可尚:风度好,让人崇尚。
[84]“等”中包括无我执为我,不净执为净,苦执为乐等。
[85] 非处:此处是指不应安忍之处。
[86] 形:形色,比如合掌、顶礼、砍杀、系缚等身形。
[87] 非福业:会感得在恶趣中领受不悦意苦报的业。
[88] 增长:这里增长是积集之意。
[89] 预流、一来:罗汉四果之前两果,后两果为不还、阿罗汉。
[90] 行:十二缘起支的第二支。
[91] 昏昧想位:死心分粗想位与细想位,此是指细想位。
[92] 世第一法:四加行位之第四。因为是有漏智中的最极,世俗法中的第一,故名世第一法。
[93] 他自在转:一直被动地被我执牵着走。
[94] 未舍不平等死:唐译为不避不平等死。
[95] 等:包括恭敬心、皈依心、智慧等。
[96]《入胎经》:《大宝积经·第五十六卷·十四会·佛说入胎藏会》。
[97] 二圣:精通戒律学的两大论师释迦光和功德光。
[98] 六庄严:谓装饰南瞻部洲的六庄严,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和圣天,精通对法学的无著和世亲,精通因明学的陈那和法称。
[99] 按藏文来看,“理同后说”应当是“理同彼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 20:44 , Processed in 0.193201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