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念弥陀

[大德开示]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白话(我佛弟子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摘八十二
九月接到你兄的书信,说你有病,心志不定。要么急于求医,好像没时间等待,要么医生来开药方不肯服药,要么同时请两位医生等,简直就同小孩子的性情一样。如此求医治病,正好是加重病,怎么可能治好病呢?
因为心念烦燥,是自己给自己添加病,乱吃杂药,是让医生给自己添加病。你发心要出家修行,了脱生死大事,就这样的富贵骄态,一点也不能去掉,出家后有了病,应当会急死。你有这种骄性,还能甘心忍受淡薄,把这个身体看成累赘吗?再说学道的人,凡是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只可以向佛法上靠拢,逆来顺受,那么纵然遇到危险的事,当时也不至于吓得惊惶失措。危险过去后,那么事过情迁,就如昨夜的梦,怎么能常存在心,造成惊恐不安的病呢。你既然要修行,就应当知道一切境界因缘现象,都是因为过去世的业力所感应的,还要须知至诚念佛,才可以转变业力。
我们不做伤天损德的事,怕什么东西?念佛的人,有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什么东西?你如果总是害怕,那就要著“怕魔”,就有无量劫以来的怨家,乘着你的害怕心,来恐吓你,使你丧心病狂,达到报仇的目的。且不要认为我是念佛的,他可能不至于如此。不知道你全体的正念,归到害怕里去了,那种气分与佛相隔离,与魔相通了。不是佛不灵,是你已经失去正念,所以才导致念佛得不到全部利益啊。希望你见到我的文字,痛悔先前的心态,应当想想我只是一夫一妻,有什么可担忧的?即使过去的业障现前,害怕又岂能消灭?只有不怕,所以能保持正念而又处理得当,真正神思安定而邪鬼不能侵犯,否则以邪招邪,过去的怨家都来了。遇到事情没有主张,惊慌失措。那不是很悲哀吗?现今我为你设计,你应当放开怀抱,一切事情可以想办法,不可以担忧,只怕做的不好,不怕鬼神捣乱。你如果在家好修行,就与你兄及你妻子等,互相辅助修行净土法门。如果在家不行,就去往上海寄居在佛教净业社,日常听闻讲经说法,并且日常随着大家一起念佛。现在净业社移到简家南园了,有十二三亩田地基,是最大的一个道场,明年谛闲法师在那里讲涅槃经疏。那里房屋很多,不像原来在爱文义路那么狭小。你若是去,每月交点饭食钱,一定可以如愿。过几月再回家看一回,与你兄谈家事,与你妻子聊聊天,隔些日子再去,实在是第一希有少见的修道方法。我认为你能这样做,比出家的利益,胜过无量倍。但应当把小孩子及市井小民的幼稚无知的见识丢开,那么佛法的无边利益,就可以亲身感受得到了。
现在正是危险世道,应该放开心胸眼界,努力修持净土念佛,所有吉凶祸福,都不去考虑,随缘应变。纵然大祸临头,也应当想到同样遇上这样灾祸的人,不知有几千万亿。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还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可以依靠,有什么可怕?把念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作为无所畏惧的靠山,放开心量,不要先自己吓自己,这样病就自然痊愈了,身体就自然安乐了。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那就是还没有遇到危险境地,自己就先陷入危险中了,那样就是佛菩萨来也不能救。所以作为君子有患难就面对患难,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心安理得啊。(文钞三编·复同影居士书)
书摘八十三
想要年内往生,这个想法不可执著,执着就成了病态,或者招来魔事。念佛的人,应当保持随时往生的心,如果还没有到业报期满,也只能随缘。倘若定期要往生,如果是工夫成熟,那就自然没问题,否则单是这个求往生的心,便成了魔根。倘若这个妄念结成了解不开的疙瘩,那危险就无法言说了。业报完了归向西方净土,这是我们所应该遵循的法则,放弃寿命强求佛果,实在是《戒经》所深深斥责的话(《梵网经》后偈云:“计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只应当敬心诚意求尽快往生,不应当定期非要即刻往生。
学道的人,心不可偏执,偏执就可能丧心病狂,那不但没有益处,反而更有害处啊。净土因缘如果成熟,今日就往生更好,如果没有成熟,就想往生,便成了拔苗助长。恐怕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而且让无知的人都退失信心,认为“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就是证明”,那这个偏执的害处实在不浅。请将决定定期往生的心,改作只愿快速往生的心,即使没有快速往生也没有什么遗憾。只要诚心敬意,达到业报期满往生,就没有浮躁妄动的心结,招来魔事的祸患。
今天这个世道,只好各自努力,至于未来的吉凶祸福,不能预先判断。果然能够虔诚念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不知不觉中应当会有转折,不会有太大危险。如果不在念佛这个事上下功夫,纵然用尽机谋,也难得好的效果。因为世间局势变幻,不可预料,那些荣华富贵显赫的,转眼就化为乌有,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然而还须要极力修持,才可以说有没有命。倘若懒惰懈怠,放任性情委靡不振,那样有什么得失,都不是命了。(文钞三编·复念佛居士书)
书摘八十四
接到来信,知道你安然抵达上海寓所,一切如常,我很欣慰。时局不安宁,暂且不要出行,须要等待太平时,才可以动身,倘若一不小心,后悔将怎么来得及?当然不要以某月某日决定出行,应该随机再动吧。
现今的世道,是患难的世道。虽说念佛能消灭过去世的业障,但须要生起大惭愧,生起大怖畏,把众生的损人利己心,转为菩萨的普利众生行。那么不管过去的业现世的业,都被这个大菩提心中的佛号光明,消灭干净了。如果前世以及昔日曾经造作大业障,现在虽然停止作恶,但没有能努力修行众善,以及只是泛泛的念佛,那就是功过不相等,当然难免可能受到恶报啊。不是念佛的功夫白费了,是因为没有发菩提心,恶业又特别广大,不能相抗衡啊。倘若能发大菩提心,那就如明艳的太阳当空照,霜露立即消失。世间人有很多是作恶半生,后来才改悔,因为不能完全不受恶报,于是认为佛法不灵,修持佛法没用。居士你既然不把我当作外人,我当然不得不与居士你略微陈述这个道理,期望你走出迷途而登上觉悟的彼岸啊。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个法则为宗旨。以菩提心为根本。以“这个心作佛,这个心是佛”,作为“因包涵果海,果直透因源”的真实含义。以“约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纯净念佛相继不断”,作为下手最关键的工夫。这样继续下去,再能够把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保持在心中,那么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就进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莲花,就可以不辜负这一生了。志常这个人须要经常与他讲说,让他的狭劣习气,化作菩提正智,那功德就大了。修净土法门的人,必须普劝世上的人同修净土法,为自己的妻子、兄弟以及家人和天下人作榜样,当然与国家的教化也是一致的。(文钞三编·复康寄遥居士书一)
书摘八十五
昨天接到来信,知道你病了很久才好,我是止不住的欢欣和安慰。生死的事很大,无常来得迅速,用耳朵听到的惊恐,远不如亲身经历的更痛切啊。应当发起大菩提心,教化家亲眷属,以及朋友故旧,以及有缘的人,那个利益就广大了。
信中说到念佛太急,脾胃的中气极其虚弱,这是你不善用心所造成的。关于念佛一事,应当根据各人的力量,随便你出声、默念、大声、小声,都是可以的。为什么一定要大声念,导致伤气生病呢?当然你这个大病,虽然是伤气而引起,实际上是无量劫以来的业力所现。因为你精进念佛的原故,所以本来是以后的报转为现在的报,本来是很重的报转为较轻的报。就这么一病,不知消掉了多少劫本来要堕三途恶道的罪。佛力难以想像,佛恩难报,应当感到非常庆幸,生起大惭愧,生起大清净信念。因为净土一法,自己行持也要化导他人,希望家中眷属,与一切有缘的人,同生西方净土,那才可以不辜负这个病、和佛的现身啊。
普陀山可以不必来,因为来往的花费,须要数十。在家念佛,一是容易用功,二是不需要费用。很好很好。(增广文钞卷一·复刘智空居士书)
书摘八十六
病与魔,都是因为过去的业力所引起的,你只要能至诚恳切念佛,病就自然痊愈,魔就自然远离。倘若你心不至诚,或生起邪淫等不正的念头,那么你的心,完全堕入黑暗中了,所以招来魔鬼的干扰。你应该在念佛完回向时,为过去生生世世的一切怨家回向,让它们个个都沾到你的念佛利益,超生善道。其它一概不理会,它作出声音,也不理睬表现害怕;不作出声音,也不理睬表现欢喜。只要至诚恳切的念,自然业障消灭,而福慧都增长啊。
看经典切不要像现在的人读普通书那样毫不恭敬,必须如佛祖圣贤降临一般对待,才有实际利益。你果真能这样,那么心地正大光明,那些邪鬼邪神,就无地可以安身了。倘若你的心先有邪了,那就是以邪招邪,怎么能让它远离不干扰呢?“他心通”这种神通,鬼神虽然也有,范围小而且近。如果业障消尽情执空无,那么犹如宝镜在台子上,有形像来就映照,形像去了也不留。你不至心念佛,而想要研究这个佛法真相,不知道这个心,便成魔种了。比如宝镜,没有丝毫尘垢,自然会照天照地。你的心被尘垢污染封蔽,却想得什么真相,如同尘垢覆盖深厚的镜子,绝对不能发光,如果有发光,也是妖光,不是镜子本身的光啊。这件事先放一边吧,就像堕入水火里、就像救头上燃烧的火那样紧迫地去念佛,那么没有什么业障魔障不会消除的啊。(增广文钞卷二·复某居士书)
书摘八十七
世间的人有病,以及有危险灾难等,不知道念佛修善,却胡乱祈求鬼神,甚至杀害生命,本来有恶业又增加恶业,实在是很可怜。人生在世间,凡是有外境因缘发生,多半是由于过去的业力引起。既然有了病苦,念佛修善,忏悔过去的业障,业障消除病就痊愈了。那些鬼神自己还在业障大海中,怎么能帮别人消业呢?即使有大威力的正神,它的威力比起佛菩萨的威力,简直就是萤火虫的光和太阳光相比。佛弟子不向佛菩萨祈祷,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就是违背佛教,不可以不知道。(增广文钞·复周孟由昆弟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摘八十八
念佛的人,应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如果能这样,纵然不能完全没有一点妄念,但也不至于太严重。有很多情况是只图快图多,随口不认真读,所以无效啊。如果能制住心,才可以算是真念佛人。大势至菩萨,以“如子忆母”为比喻,子心中只念母亲,其它的境况,都不是自己心中的事,所以能感应道交。又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即三昧也),斯为第一。”所说的心、口、耳都要清楚的意思,就是“都摄六根”的法则啊(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心口念佛而用耳朵听,眼睛鼻子决不会向外乱跑,身体也不会傲慢放肆。今天的人念佛,大多数都是不肯认真,所以无效啊。再说不念佛时,妄想虽然很多,但没有缘由知道,并不是不念佛时没有妄想啊。比如房屋中的虚空,就是极好的眼力,也看不见有灰尘。如果窗缝中照进来一线太阳光,那就见到光中的灰尘,飞上飞下,没有止息。而光没照到的地方,仍然不见有灰尘。所以知道念佛时,觉得有妄想,还是念佛的好处。不念佛时,完全是在妄想的窝里,所以不知道啊。
再说念佛一法,要紧的是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纵然是未到一心不乱,也可以靠佛的慈力,带业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就算能够心无妄念,也只是人天福报,因为与佛不相应的原故。但本应该注重在信愿上求生西方净土啊,真有信、愿,妄念自然就没有了。倘若平日有过头的妄想,想得神通、得名誉、得缘法、得道等等,像这样完全是以妄想为自己的本心,越是精进勇猛,这种妄想,越多越大。若不觉照发现,永远息除这样的妄想,那后来还会著魔发狂,岂只是妄想而已呢?应该是赶紧息灭这种过头的妄想啊。
做佛教功课,应当依功课章程。念佛后归到原位,有加念释迦牟尼、东方药师二佛的,也没有关系。论理,没念之前礼拜的佛,那就是释迦牟尼佛啊。世间的人大都喜欢讲人情,一般人没有不是求消灾延寿的,所以加念药师佛。实际上阿弥陀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威神功德,都是完全一样等同的,不是念阿弥陀佛,就不能消灾延寿啊。(文钞续编·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书摘八十九
你所说的大佛字旁边的对联,我现在为你写一联,不知可不可用,“迷悟情空证自性,圣凡见尽显唯心”。如果是八个字的,就是“迷悟情空,圆明自性,圣凡见尽,彻证唯心”,八个字的文意也好,随你选用吧。凡夫在迷中,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虽然有悟,但没到迷和悟两者都是空性的地步,所以没有能究竟圆满的证悟自性啊。凡夫有凡夫的迷惑,圣人有圣人的迷惑,只有佛,二种迷惑都不可得,所以就得到唯心的本体,彻底彰显了。
念佛闭眼睛,容易昏沉,如果不善用心,就可能有魔境。只要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心就沉静不浮动,也不会有火上头。你念佛头上若感觉有抚摩,以及牵扯等,这是念佛时心念往上提,导致心火上冲的现象。如果眼皮垂帘,以及心念向下想,心火就不上冲,病症就消失了。可不要以为这是工夫,又不可以害怕这个是魔境,只要至诚用心念佛,并且想像自身在莲花上坐着或站立,一心想着所坐立的莲花,那就自然可以顿时痊愈啊(若不敢想莲花上坐立,恐致或有魔事,但向脚底下想,此种心火头火,均可不生矣)。
现今邪魔外道太多,千万不可以有一点试探的心。倘若有这样的心,必被邪魔诱惑,只要落入魔掌,必会丧心病狂。听说一位大有名声的法师,如今是自己吃肉,教别人吃肉,还教别人毁佛像,这个人已经大现魔相了啊。(文钞续编卷上·复沈弥生居士书)
书摘九十
念佛的方法,怎么可以固执不变?古人定立法则,如同药房中俱备的药品。我们用什么法,必须衡量自己的精神气力、过去的善根。或者大声念、或者小声念、或者金刚念、或者默念,都没有不可以。太昏沉,就不妨大声念来消退昏沉,太散乱,也是这样。如果经常大声念,必会产生病,不要说普通人,不可以经常如此,就是极强健的人,也不可以经常如此。一天之中,热了就减去衣服,冷了就添加衣服,怎么在念佛了生死的方法上,死执一个定法呢?不选取适当的法,能称得上是懂法吗?还有提倡掐珠记数念佛的,这也是有利有弊。利,就是一句一掐,不轻易放过一句佛号,那么心容易归一。弊,就是静坐时掐珠,必然心难以安定,时间久了就成病态。
再说人的精神,有种种不同,怎么可以执着一法,而不知道调整适当呢?凡是同众修持,须要按大家的精神制定,个人修持,也须要按自己的精神为准,哪里有死法令人遵守的呢?精神用到极点后,不是退步懈怠,就是生病,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就有益无损啊。(文钞续编·复念西大师书)
书摘九十一
念佛的声音应该高低适中,快慢适宜。如果高声像赶贼一样的猛烈,那么开始心火上冲,结果就吐血,造成不治之病。必须是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使默念,也须要常听。因为心一起念,就有声音的相状,自己的耳根,听自己心中的声音,本来是明明了了啊。不要起坏念头,又怎么会有心热如火的恶感呢?(文钞三编·复吴思谦居士书)
书摘九十二
念佛人,应该行、住、坐、卧,心中常忆念佛。平时须要在洁净的地方,衣冠整齐时,或出声念,或默念都可以。只有在睡眠,及大小便,祼体澡浴时,只可以默念,不适合出声。如果遇到刀、兵、水、火等灾难,那就是不管什么地方,什么形式礼仪,都必须出声念,因为出声比默念更为得力啊。(文钞续编·致自觉居士书(民国十六年))
书摘九十三
念佛应该小声念,默念,不可以总是大声用力念,否则必遭致生病。应当平静心纯净的念,不要太急的念。想要去掉虚火明亮眼睛,这种念佛就是消火明眼的妙法。
你皈依佛法僧三宝,想为父母求长寿,应当志诚念佛,或念佛经,怎么能求灶王、念《灶王经》?灶王是神,离玉皇大帝还远得很;玉皇大帝离阿罗汉还远得很;阿罗汉离佛还远得很,你真真是个糊涂虫!为父母求寿不念佛号,却念《灶王经》,布施《灶王经》。《灶王经》,是一般俗人伪造的经,佛弟子念这种伪造的经,就是邪见。但你有诚心,也不能说没有功德,只是像露水一样,念佛功德,就像大江大海。你不知念佛,也可怜可悯啊。我老了,眼神精神都不给力,以后永远不许来信,来信也决不回信,请理解。我的《一函遍复》,应当详细阅读依照奉行,那功德就太大了。(文钞三编·复玉长居士书)
书摘九十四
《无量寿经》里说到,甚至是十念念佛,都能够被佛摄受往生。只有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诽谤正法的除外,这是针对平时情况说的,不是针对临终情况说的。因为这种人既有五逆的极重罪,又加上邪见深重,诽谤正法,认为佛所说的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及念佛往生的妙法,都是诓骗愚夫愚妇去信教的根据,实际上是没有的事。由于有这样极大的罪障,就算有一念十念的善根,但没有极其惭愧极其信仰的心,也是不能往生啊。《观无量寿经》下下品,是针对临终无间地狱相现前时说的。虽然没提到诽谤正法,但是既然有五逆十恶,具足所有不善,那就必然的不可能不诽谤正法。如果绝对没谤法的事,怎么会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呢?常有人解释《观无量寿经》没提谤法、《无量寿经》提到谤法这两种不同情况,也很有道理。但是既然不谤法,为什么又会造做三种大逆的罪呢?
所以四十八愿,是针对平时情况说的。《观无量寿经》下下品,是针对已经见到地狱极其苦相说的。那种大恶人的恐怖不可言说,一听到佛的名号,就哀求救护,没有其它杂念,只有求佛救度的念头。虽然是偶然听到偶然念起,但已经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所以虽然十念,或者只有一念,也能得到佛的慈力,接引往生啊。四十八愿,是针对平时情况说的,《观无量寿经》下下品,是针对临终情况说的。因为情况不同,所以如何摄取也不同。(文钞续编·复善觉大师书)
书摘九十五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十念称佛名号,就可以往生,只有五逆,诽谤正法除外。这是针对平时情况说的。因为五逆罪大,谤法不信,这种罪障,哪里是悠悠泛泛的修持所能灭的呢?《观无量寿经》说五逆十恶的人,将要命终,地狱的相现前,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他念佛,或只有十声,或不到十声,当下命终,也能依仗佛的慈力,带业往生。这个十念,比平常的十念,它的猛烈迫切程度有天地之间的差别,所以能得到往生啊。因为地狱极苦所逼迫,他一听到佛的名号,就会以全副精神去称念佛号,除了这个念佛外,绝无其它念头了。虽然不是真正证到一心不乱,但他的心毕竟没有异念,正当这个关键时刻,绝对没有三心二意,又疑又信的心情,所以不提谤法。即使平素谤法的人,也必定是如同落入水火中要求救援,哪里还有闲工夫生疑起谤呢?《往生论》认为谤法的人,决定不会往生。因为既然诽谤正法,自然没有正信,怎么能往生呢?这是极力劝人要生正信啊。如果曾经谤法,后来知道改悔,那就可以往生,比如病好了,即是好人,土匪归降,就是顺民了。如果说谤法的人,以后纵然改悔,也不得往生,那就完全失去了修持的标准了。(文钞三编·复陈薪儒居士书)
书摘九十六
人生在世,谁都不能避免疾病死亡的苦。当这些苦事发生时,只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呼吸急促,就只念“阿弥陀佛”四字。要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净土,除了这一念以外,心中不可以再生起一丝一毫别的想念。也不可以希望病痛很快就好,也不可以另外生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这种想念,那就与阿弥陀佛的心隔离了,因此就不能得到佛的慈力加被了。你要晓得,天地父母,都不能让你出生死轮回,只有阿弥陀佛,能帮你出生死轮回。你如果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果世间寿命没有尽,就会很快好;如果世间寿命已尽,当即往生西方净土,但不可求病痛快速痊愈,只可求尽快往生。只求病好,如果寿命已尽,便不得往生;求往生,如果寿命没尽,病就很快痊愈。往生西方净土,好处说不尽,比那种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还要高出无数无量万万万万倍。你千万不可以痴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又像犯人关在监牢里,世间苦得不得了。往生西方净土,就像出粪坑出监牢,到清净安乐逍遥自在的家乡,怎么还可以怕死?如果还有怕死的心,就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受苦,永远没有出苦海的时候了。你如果能出声念,就小声念,不能出声念,就心里默念。耳朵听别人念,心中也这样念,又同时眼睛望着阿弥陀佛(即室中所供的佛),心中想着阿弥陀佛。有别的念头生起,应当自责说:“我要依靠佛力往生西方净土,怎么可以有这种念头,坏我大事。”你如果肯依我所说的去念,决定会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在无量无尽的劫数中常受快乐,没有一丝一毫的苦事见闻,又怎么会有这种疾病苦恼呢?倘若心中生起烦恼时,要晓得这是过去世的恶业所引起的,要坏我往生西方净土的道,要使我永远受生死轮回的苦。我如今晓得它是要害我的,我偏不随它转,除了念佛外,一点也不念它,那就能与佛心心相应,蒙佛接引,直接往生西方净土了。好好记住我的话,自然可以很快得到莫大的利益。(文钞续编·示华权师病中法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5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佗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书摘九十七
如果对西方极乐世界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没有不往生的。但是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是愚痴无知,只求来生人天福报,或者不生起惭愧心,常常做不孝不慈,不忠不义等事,心与佛背离所造成的。有过失是在自己身上,不是佛不慈悲啊。如果有人没有发心念佛前,曾作过各种恶事,现今念佛生起大惭愧,痛改前非,那也可以决定往生。佛看待众生犹如亲生儿女,儿女不依父母的教导,父母也无可奈何。众生如果肯改过向善念佛,佛决定会在他临终时亲自来接引啊。(文钞三编·复郑琴樵居士书)
书摘九十八
死后脸色光泽,尸体柔软,面带笑容,头顶热到烫手,这种景相,都是往生的瑞相。但是脸色光泽,尸体柔软,面带笑容,生天的也是可能有的,只有头顶热这一项,生天的没有。经中说死后生各道的证据,有偈语:“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根据人死后热气由下而上的,是为超升,由上而下的,是为堕落。如果全身都冷,头顶上还热着,就是超凡入圣。往生西方净土,是超凡入圣属于最殊胜的,所以说“顶圣”。如果热在额头及眼睛部位,就是生天;热在心口的,那仍然是生在人道;热在肚腹部位的,生在饿鬼道;热在膝盖的,生在畜生道;热在脚底板的,就生到地狱去了。要以全身都冷,只有一处独热为准。但是念佛的人,平素如果有真信切愿,临终又有懂佛法的善亲属助念,不被恶劣亲属预先擦洗身体、换衣服、哭泣、问事、瞎安慰等等乱七八糟的作为所破坏,按规矩一定可以往生。(文钞三编·张慧炳往生西方决疑论)
书摘九十九
你已经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通安顿好。心里头除了念佛外,没有其它任何事挂牵,那么临终时,才可以无挂无碍。如果现在还是样样放不下,看不开,到了临命终时,所有贪恋衣服、首饰、房屋、子孙的心,通通现前成为障碍,那如何能够往生西方净土。既然不能往生西方净土,那你一生守节念佛,以及所作的种种有益的事,完全成了福报了。你现在都没有智慧,虽然经常精勤念佛,心中却不决定求生西方净土,到了来生享福的时候,一定被福报所迷惑,那就要造各种恶业。既然造了恶业,必定就要堕到地狱、饿鬼、畜生中受苦了。这种大苦,都是这一世念佛,却不知道决定求生西方净土所感召的。我怜悯你,恐怕你后来有可能发生这种景况,所以预先为你设想。你如果肯依我所说,就不会因福得祸了。
现在虽然很强健,但也要做“就要死了”的状态去想。凡是现在要穿的衣服,留到穿,凡是绸缎皮袄等贵重衣服,都分与孙媳等。首饰、臂钏、耳坠及金、银、翡翠等,通通救济灾民,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果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也须要分与女儿、孙媳、孙女等,自己身边,决不可留这种令人起贪恋的东西。所有存款,为防养老的,也须要交与孙子,包括田地契志等,也须交代的干干净净。
你心里除念佛外,不要有一点别的念头,连你这个身子,也不要预计死后作什么样的安顿,连孙子重孙等,都要当做素不相识的人,不管他们长长短短。只管念我的佛,一心盼著佛来接引我往生西方净土。你能照我所说的做,一切事物通通放下,到了临命终时,自然感应佛的亲垂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如果仍旧贪恋一切好东西,及银钱、地产、房屋、首饰、衣服,及女儿、孙子、曾孙等,那万万也不会往生西方净土了。西方既然不能往生,那么下一世一定有痴福可享。因享福而造业,最后一口气上不来死了,堕落三恶道。由于恶业障碍遮蔽的原因,心识糊涂不明白,纵然是有活佛来救你,也救不得了,岂不是可怜可悯得很啊。愿你信我所说,那就实在是莫大的幸运了。(文钞续编·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民二十年))
书摘一百
求往生西方净土的人,不可以怕死。如果今天就死,今天就往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语),怎么可以今天要死,还不愿死呢?既然贪恋尘世间,不能放下,那就因这个贪成了障碍,西方净土的境界不现前,而“随自己造的业转生善恶道中”的境界就出现了。境界出现,就随业报转生到善恶道中了,往生西方净土,就成了画饼。所以修西方净土的人,今天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都任随它以前的业报变化,不去妄生计较。倘若信愿真切,业报终寿命尽,那么神识超越净土,谢绝世间尘劳,登上莲开九品的花,佛授记一生成就啊。(增广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一)
书摘一百零一
念佛的人有病了,应当一心等死,如果世间寿命没有尽,就能很快痊愈,因为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除业障,业障消除病就好了。如果不放下,想求病好,倘若不能好,那也决定不能往生西方净土,因为不愿往生的原故。这些道理不明白,还能得到佛的慈力加持吗?你母亲的病,应该真切劝她放下万缘求往生,如果寿命没有尽,求往生西方净土,反而能好得快,因为心至诚的原故,得以蒙受佛的慈力加被啊。(增广文钞·复周孟由昆弟书)
书摘一百零二
你的母亲为什么病不见好呢?是因为过去的业力造成的,所以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在这个时候可以了结了吧。玄奘法师临终也是稍有病苦,心中怀疑所翻译的经典,可能有错误。有菩萨安慰说:“你过去无量劫中的罪报,都在这个小苦中消除了,不要怀疑吧。”所以应当用这个意思安慰你母亲,劝她生欢喜心,不要生怨恨心,那决定可以蒙佛加被,寿不尽而病快好,寿已尽而往生西方净土了。一般人应当在病苦的时候,作退一步想,就安乐无量了。近来兵火连绵,我们幸好没有受到这个灾难,虽然有点病苦,还可以拿来作为想出离苦难的警策,所以只应该感激病苦精进修行,自然会得利益。否则怨天尤人,不但过去的业不能消,而且更要增加怨天尤人的业。你应当与你母亲说明,果然能够不怨不尤,净心念佛,那么消除业障,就如开水化雪了。我自从回山,天天在课诵回向时,为你母亲回向,祈请三宝加被,寿不尽病就快好,寿已尽就尽快往生西方净土啊。
你母亲已在初二日念佛往生,非常伤感叹息。当然,你们已经知道佛法,就应当依照佛法,让亲人的神识受益为要务,不可以只是哀痛哭泣,使活着的人和亡故的人都没有好处。至于丧葬祭祀,都必须用素,不要随世俗的做法,就算是不知世务的人,认为不好,也任随他讥笑而已。丧葬的事,不可以过分铺排张罗,做佛事只可以念佛,不要做别的佛事,并且要全家通通都恳切念佛,那么对于你母亲,对于你所有的眷属,以及亲戚朋友,都有实际利益。有财力,多做功德,如果丧事费用没有超出,就这样办丧事也可以,千万不要硬撑架子,造成有亏空,后来生活受窘,就不必要了。
你母亲去得很好,这是你母亲往昔的善根,以及现在的善愿,还有你们助成的功效啊。人的一生任何事都可以做假,唯有临死的时候,不可以做假。何况她没有爱恋的情感,有愉悦的样子,安坐而逝,如果不是净土念佛成熟,怎么能达到这种程度?但愿你兄弟与全家眷属,认真为你母亲念佛,不但使母亲得益,实际上比自己念佛的功德更大。所以佛教导人们,凡是诵经、持咒、念佛、作各种功德,都要为法界众生回向,平时还要为没关联的法界众生回向,何况母亲去世能不全心全意为母亲念佛吗?因为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就是与佛的菩提誓愿相合,如同一滴水,投入大海,就与大海同样的深广了。(增广文钞·复周孟由昆弟书)
书摘一百零三
黄后觉的现象,对学佛的人很有些大利益,无论他究竟是往生,还是堕落,暂且不必论。如果是真的念佛人,知道了他的临终现象,决不敢忽忽悠悠的对待解脱生死的佛法了。观察他的行迹,似乎是很至诚;观察他临终所示现的景象,主要是平日没有认真的从心地上用功,并且从前可能因为有吝啬钱财的事,而导致他人丧命,或者舍不得多话,而导致他人丧命等业力所造成的啊。(悭于言,致人丧命者,比如自己知道有贼寇,并且知道可以躲避的地方,因为没有慈悲心,乐意别人得祸,故不肯说。此事此心,极犯天地鬼神之怒。所以临终前不能言,而且厌恶听到念佛等现相。)但因表现一时不会死的假象,等到助念人离去,却没多久就死了,这与舍不得财舍不得言语误人性命,完全相同。虽然不堕饿鬼道,而那种气氛,却是饿鬼的气氛啊。说他往生的人,是根据易子骏的咒力来判断的。咒力固然不可思议,但如果业力重的,也不容易得到那个利益啊。所以认为已经往生,或者可能有那样的事,但没有证据,就不要妄下判断吧。
有人说,已入饿鬼道了。根据他们所说的,以及实际的现象,好像是有道理。但他或由于自己心中忏悔,或因别人,以及儿女的诚恳念佛,也可能减轻业障,不一定直堕饿鬼了。现在的办法是,必须由他的儿女,包括各眷属,想到他的苦,共同发起自利利人的心,为他念佛,求佛垂下慈力,接引往生。那诚恳果然达到了,往生就可以预料,因为父子天性相关,佛心有感就有应。他的眷属们如果泛泛悠悠的做,那就难以消业障而蒙佛接引啊。千钧一发,这个关系是极其重要的。
凡是念佛的人,各自必须确实克服自己的习气,与人方便。凡是可以说的道理,虽然与我有仇的人,也必须为他说,使他趋吉而避凶,离苦而得乐。平时侃侃而谈,与别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以及念佛了生死的大道,也教导儿女,立下太平的基础。心如弦一样正直,语言没有含糊,居心好坏可以和鬼神对质,作事决不违背天理,那么如果到临终,决不会有这种可怜可悯的现象。这样的话,那黄后觉就是各位的接引导师啊,各位就因为他的榜样而将来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他也将仗着各位的心力,而灭罪往生西方净土啊。我的这些话,不是模凌两可,乃是决定不假的定论啊。如果不认可我的话,就请向高明的法师,以及大神通圣人质问。(文钞续编·复杨德观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书摘一百零四
福峻的事,如果像你所说的,生前死后,种种情况都是事实,那可以决定是往生西方净土了。因为活着的时候已将躯壳看破,这是最大的一种利益。由于女人总是特别贪恋幻像,天天妆饰打扮,既然没有这个念头,自然也就与净土法门,容易相应。临终时的身体瘦削,以及病苦,那是过去多劫的业障,因为他认真修行净土法门,于是转重报、后报,为轻报、现报了。你说的“由于修持精进,致使身体越来越弱”,这话不恰当,会有让信心浅的人,因这话而退惰的过错。须要知道念佛的人,决定能消除业障,其中有业障现前的,那是转将来堕三途的恶报,因而现在的病苦就了结了。《金刚经》上说,持《金刚经》的人,由于被人轻贱的小辱,就灭掉过去多劫三途恶道的苦报。那么福峻将往生西方净土,当然是以临终前的小苦,了结无量劫来的恶报,实在是极大的幸运。千万不可以学不知事务的人,认为是因修持而生病及死亡的啊。念佛人平时有真信切愿,没有一个不得往生的,何况福峻临终正念明显,作问讯、顶礼等表现,而死后身体柔软洁净,颜貌如生,又何必怀疑他的工夫浅呢?而阿弥陀佛是大愿王,十念念佛都会度脱,何况他精进修持,已有二三年,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世上有一种人,志向下劣,虽然常念佛,不求往生西方净土,只要求人天福报,这种人纵然是一生都在修行,也只是得到来生的痴福而已。有正信的人,自己以信愿感通佛,佛以慈悲护佑,感应道交,必能依靠佛的慈力,带业往生,又哪里须要问他见不见佛,才可以下判断呢?至于人在临终前,如果他自己能沐浴更衣,那就很好。如果他不能,绝不可以预先沐浴更衣,让他难受疼痛,导致失掉正念。你觉得还没有给他穿法衣、让他盘膝趺坐为遗憾,不知道正当这个时候,最好就是一心同声念佛,万万不可张罗铺排(指沐浴、更衣、令坐等)。如果一张罗铺排,就成了落井下石,切记切记。
你母亲年纪大了,我如果不说明这些弊端,你以后会以尽孝之心,阻碍母亲往生,那要经很长的劫数流转在生死轮回中,都没有办法出离啊。我们只要实际利益,不要那些虚名,你的记忆力比较好,不必要求别人作什么文字流传,这些都是世间虚浮的事。应该是只要自己,并且和家属念佛,以此能够同生西方净土就可以了。我每天早晚课诵回向时,也兼带着称福峻的名,回向头七天,以尽师徒之谊。再说福峻这一番生与死,可以说是不曾虚生浪死啊,幸运!至于骨灰作面丸的事,甚好,但不可粗率的做,必须将骨质磨成细粉,用细筛子筛过,与面粉没有差别才可以。倘若粗心大意的大概研磨,就和面作丸,那样担心小鱼吃了,会有硬鲠刺坏鱼肚子的后患。我怕你粗心,不得不说。(增广文钞·复郁智朗居士书)
书摘一百零五
净土法门,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所建立的,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所指归的,是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所弘扬的,是净土初祖庐山慧远大师、天台智者大师、华严清凉国师、净土六祖永明大师、八祖莲池大师、九祖蕅益大师所发挥倡导的,为了普劝圣人凡人愚人智人信愿往生啊。这些菩萨大士,在千百年前,早已为我们研究遍了三藏教,特地选择出这个不断烦恼业障,就得到预补成佛的境界,就在这一生,一定出牢笼,是最圆满顿超,是最简单易行,包括禅教律的精华而又高出禅教律,既是浅又是深,既是方便又是实际,殊胜特别超越了天然的妙法啊。我信仰佛祖,以古人为师,难道不比亲近现今的知识人更好吗?《华严经》一经,是三藏经典里的王,最后结尾,归重普贤菩萨大愿王。华藏世界的大海众,全部证了法身,都要求往生西方净土,希望圆满佛果,我是什么人呢?敢不景仰追随吗?舍弃你的狂心,努力行持这个法门,功德利益,自己理当证知。何必要到处参访,才知道什么法呢?(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书摘一百零六
《高僧传》第三集,《法照大师传》说:大师在大历二年(唐代宗公元767年),住在衡州云峰寺,多次在粥钵中,看到显现非常殊胜的景像,不知是什么名山。有曾经到过五台山的人,说必定是五台山,于是后来前往五台山拜谒。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到了五台县,遥远就看见白光,寻找光源,来到大圣竹林寺。大师进入寺中,上了讲堂,看见文殊菩萨在西边,普贤菩萨在东边,坐在师子座上,正在说深妙的佛法。大师礼拜二位菩萨,问道:“末法时期的凡夫,距离佛的年代越来越遥远,知见越来越下劣,罪障尤其深重,佛性无法显现。佛法浩瀚广大,不知道修行什么法门,最为合适。希望大圣,解除我的疑惑。”文殊菩萨回答说:“你正在修念佛法门,现在念佛正是时候。所有的修行法门中,没有超过念佛法门的,供养佛法僧三宝,福慧双修,这两个法门,最为方便适合,为什么呢?我在过去,因为观想佛,因为念佛,因为供养三宝,如今得到了圆满的佛智。所以知道念佛,是所有修行佛法中的王。你应当常念无上法-王,不要休止。”大师又问:“应当怎么念?”文殊菩萨说:“这个世界的西方,有阿弥陀佛,那佛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坚持念,不要有间断,寿命终结后,决定能往生西方净土,永不退转。”说完这个话,当时文殊普贤二位大圣,各自伸出金手,按摩大师的头顶,为大师授记:“你因为念佛的原故,不久就觉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果有善男女等,希望快速成佛,没有比念佛法门,更能快速证无上菩提了。”说完,二位大圣,互相说赞叹的偈语。大师听了,欢喜激动,所有疑惑都消除了。这是法照大师(净土宗四祖),亲身到竹林圣寺,得到文殊普贤二位大圣所开示的情况。(文钞续编·致广慧和尚书(民国二十九年正月))
书摘一百零七
念佛的人,也不是不可以持咒。但须要主次分明,那“次”也是归主的。如果随随便便的没有什么分别,一样的对待,那主也不是主了。《准提咒》、《大悲咒》,哪有优劣不同?心如果至诚,法法都灵验,心不至诚,法法都不灵。一句佛号,包括了一大藏教,没有遗漏。通宗通教的人,才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人,但只要口会说话,也可以作为真念佛人。除了这两种,那真不真都在自己的努力,依不依教奉行了。至于修行净土法门,有决定不疑的道理,何必要问他人的效验?就算是举世所有的人,都没有效验,也不会生一念的疑心,因为佛祖的诚实语是可信的。如果问他人效验,就是对佛的话信心不够,而以别人的话为准了,就是有投机的心,就不会成事。英烈汉子,绝不会舍弃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心中没主见,总是要验证别人的话作为前途的导师,可不悲哀吗?(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书摘一百零八
念佛和回向,不可偏一边废一边。回向就是信愿通过口发出来,但回向只适合在夜课完毕后,以及在白天的念佛诵经完毕后进行。念佛应当从早到晚不间断,只要心中具有愿意往生的念头,就是常在回向。如果是依照仪诵文回向,就不要常常这么做。大乘的经典,每部经都是让所有众生直接成就佛道。只可惜人们不诚心念诵,所以得不到全部利益啊。《楞严经》第五卷末,《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是净土宗的最上乘开示。只是这一章,就可以与《净土四经》并列其中了,哪里有文字太长的问题呢?君子的学习是为自己,是念念都在反省自己啊,梦着醒着都一样,只有功夫到家的人才能做到。但在醒觉时常持念,时间久了梦中自然和醒着一样没有大的差别了。(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书摘一百零九
“回向”的人,对于自己所修念诵的种种各功德,如果放任不管,那就会得到各种人天福报。如今将所作功德本来会得人天福报的因,回转归向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用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甚至将来究竟成佛的佛果,不要只是得人天福报而已。用一个“回”字,就看出有决定不随顺世情的意思;用一个“向”字,就看出有决定希望出离世间的目的。这就是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啊。所作功德,是人天福报的因啊,回而向涅槃的果。所作功德,是生灭中的事啊,回而向不生不灭的实相妙理。所作功德,原本属于自己的行为,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就是发愿立誓,决定所要趋向的名词啊。有三种意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这就是回事向理的意义。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这就是回因向果的意义。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这就是回自向他的意义。回向的意义,太大了啊。回向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必须以回向西方净土,作为唯一不二的最妙法。因为其它大愿,不求往生西方净土,总是很难成就。如果往生西方净土,没有不成的愿。因为这个道理,凡是一切所作的功德,即便有别的期望,也必须再回向西方净土啊。(文钞三编·复愚僧居士书)
书摘一百一十
这个心,是一身的主宰,万法的源头。顺着它就迅速成就菩提,逆着它就永远沉沦生死。一切众生,迷惑背离本心,追逐妄想的境界,常生起贪嗔痴,拼命造杀盗淫的恶业。轮回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的六道中,出没在欲色无色的三界内,久经无量的长劫,也不能出离。你既然发心归依三宝,作为佛弟子。须要发菩萨四宏誓愿,自利利他。四宏誓愿的意思,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须要知道这四宏誓愿,是三世一切诸佛誓愿的根本。你在日常生活行为中举心动念,要与这个誓愿相合。如果是相合的,就要扩大让它更圆满;如果不相合,就要断除让它干净灭尽。然而要想利他,先必须自利,如果不是自己先出离生死,怎么能度其它生死众生?比如正在海水中挣扎要淹死的人,是不能救海水中别的要淹死的人的。
如来所说解脱生死的法门无量无边,只有净土念佛一法,下手容易而成功率高,用力很少而得效益快。如果想要这一生就了结生死大事,除了这个净土法门没有别的。所谓“净土”指的是,要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啊。如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到了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国。既已得到往生,那就脱离凡夫体质,高高的参预到圣人群中,仰见阿弥陀佛听闻佛法,证悟无生法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议。然后乘着本愿轮,再回入娑婆世界,有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应该以什么身分得度的众生,就现什么身分而为他说法。要让一切众生,共同出离生死,共同成就佛道。才可以圆证自己本来具有的妙真如心,才可以究竟契合菩萨的四宏誓愿,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以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啊。
心愿的意义,就是这样。如果能顾名思义,身体力行,可以说是超常的大丈夫,火里的莲花,如来的真佛子,大菩萨的真正继承人啊。努力吧努力吧!(增广文钞卷一·与心愿居士书(代友人作))
书摘一百一十一
佛经教人们常行忏悔,这样可以断尽无明,圆满成就佛道。虽然阶位达到等觉如弥勒菩萨,还要在二六时中,礼敬十方诸佛,以此彻底灭尽无明,圆满证悟法身。何况等觉菩萨以下呢?而博地凡夫通身都是业力,不生惭愧,不修忏悔,虽然一念心性,与佛平等,但由于烦恼恶业障蔽了心源,不能显现。(增广文钞卷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书摘一百一十二
而末法众生,无论有善根、没善根,都应当决定专修净土,法门是什么也就不须要问佛。善根有,固然应该努力,善根没有,更应当认真培养,那么善根怎么样也不须要问佛。只应该持咒,助修净土法门,不要随便作法问佛,麻烦亵渎佛圣。倘若动不动作法,如果身心不恭敬、不至诚,或有可能引起魔事。(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摘一百一十三
末法众生,无论是上中下什么根,都应当以大势至菩萨念佛法门,自利利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经文)。(增广文钞·复戚智周居士书二)
书摘一百一十四
念佛一法,是佛普度一切众生的最大法门。如果遇有危险,念佛就可以逢凶化吉,没事时念佛,就可以消灾增福。但必须要求往生西方净土,才是究竟的大利益。(文钞三编·复慧明居士书)
书摘一百一十五
修行的人,必须具有坚决猛烈的心,任随他人的讥诮毁谤,我总是没有一点疑虑。如果听到别人讥诮毁谤,就生出退心,这种人也是前生善根浮浅所导致。不以佛所说的话为依归,而以愚夫愚妇所说的话为根据,固然应当永远在生死轮回中,永远受饿鬼畜生地狱三途恶道的苦,而想要得到人天的身体都很难,何况了生死超凡入圣,以及成佛的大利益呢?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佛、决定求往生西方净土为宗旨。如果念佛人不愿求往生西方净土,就为违背佛的教导。比如王子寄居别的国家,不信自己是王子,只是愿意整天乞讨要饭,不会饿死,就以为很满足了。他的知见这么下劣,能不令人怜悯吗?王高氏很熟悉经典,而有“不敢妄想往生西方净土”的说法,她的心志这么卑劣,又怎么会到这种程度?她平日所亲近的老师,也是盲修瞎炼之辈,假使她的老师知道净土法门,怎么会一直这么想?请你对她说,如果不求往生西方净土,决定不许皈依,肯求往生西方净土,那才可以皈依。现在给她取法名为宗信,意思是深信佛的话,不敢违背。自己修持净土法门,又必须教导儿女媳孙们,都要尽责任尽本分,去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念阿弥陀佛及念观世音菩萨,这样希望能达到现在这一生业障消除福报增长,临终往生西方净土。如果自己这样做,并且教化家庭以及亲戚朋友,那她的往生,一定可以如愿。佛开启净土法门,教人求往生西方净土,你是什么人,敢不听佛的话、而各自任随自己的意思吗?(文钞三编·复杨宗慎居士书)
书摘一百一十六
末法众生,不依净土法门修行,修其它法门,只是得人天福报,以及未来有个得度的因缘而已。因为无力断惑,那么生死的根子还在,怎么能不发生死的苗芽呢!(增广文钞·复岳仙峤居士书)
书摘一百一十七
如果眼前状况不好的人,应当作退一步想。想一想世上比我好的人固然很多,但不如我的也不少,只要不饥不寒,何必羡慕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这样都能够转烦恼成菩提,又怎么不能转忧苦为安乐呢?如果是疾病缠身的人,应当深深的认识到身体是苦的根本,要有非常的厌离心,努力修净土法门,誓求往生西方净土。诸佛都是以苦为师,所以成就佛道,我们也应当以病为药,赶紧求出离苦海。也必须知道烦恼具缚的凡夫,如果没有贫穷疾病等苦,那将是整天奔驰在声色名利场上,而没完没了,谁肯在得意辉煌的时候,回头去设想未来的沉溺恶道呢?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知道上天要成就人多用逆行的方法,而人要符合天意就应该顺受啊。不过孟子所说的大任,只是世间的爵位,还须要这样的辛苦忧劳,才可以不辜负天心。何况我们是博地凡夫,要想直接上承佛的觉悟大道,下化法界的有情众生,倘若不稍微借点贫病来挫折一下,那么凡夫的迷惑就一天比一天的炽烈,净土法门难以成就,迷失了本心,永远沉沦恶道,直到未来没有的边际,想求出离恶道都没有机会啊。古代的大德所说的“不经一番寒彻骨,争(怎)得梅花扑鼻香”,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啊。所以应当志心念佛以此消除过去的业障,绝不可以生起烦躁心,怨天尤人,认为因果是虚幻的,佛法不灵。要知道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所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说: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恶业有形体的话,十方虚空都装不下)。哪里是忽忽悠悠的修持,就可以消除干净呢?所以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两个佛土的教主,痛切知道众生自己是无力断惑的,特别开启了一个依靠佛的慈力,带业往生的法门。他们的广大慈悲,就像恒河沙数那么多,虽然天地父母,也不能相比其中的一点点。我们只应该发惭愧心,发忏悔心,自然可以蒙受佛的加持,业障消灭身体安乐了。如果病苦加剧,不能忍受的,应当在早晚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现身尘世间任何地方,寻声救苦,人正当危急的时刻,如果能持诵礼拜观世音菩萨,没有不随时感应的,菩萨当即垂下慈悲护佑,让众生脱苦恼而获得安乐啊。
念佛法门,是最简单最容易,最广最大的法。必须恳切志诚到极点,才能感应道交,亲身获得实际利益。如果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然也有种下以后成佛的因,但亵渎轻慢的罪,有不堪设想的后果,纵然是能生人天道,绝对很难更高的进入莲池海会。至于佛像,应该当作真佛看待,不可以只当作土木铜铁等看。经典是三世诸佛的老师,如来的法身舍利,也要当作真佛看待,不可以当作纸墨等看。面对经像时,应当像忠臣敬奉圣明的皇帝,孝子恭读遗嘱,能够这样,那就没有业障不能消除,没有福慧不能充足了。现今知识分子学佛的比较多,但一般都是读文字,解释文字的意思,拿来供给口头上的谈论,换取一个博学的名声而已。至于恭敬志诚,依教修持的,实在难得有那样的人。我常说要得到佛法实益,必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就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如果没有恭敬而且亵渎轻慢,罪业就更大,而福慧就更小了。悲哀啊!凡是遇到知交好友,应当耐心地告知这个意思,那是莫大的法施啊。
净土法门如果信得真实,什么善法能比呢?如果自己的智力有不够,就应当仰信佛和祖师们的诚实语,绝不可以有一念疑心,有疑就与佛相背离,临终一定难以感通啊。古人认为净土法门,只有佛与佛才能究尽明白,已登初地以上的菩萨,不过知道一点点。那么登地菩萨,还不能全知,又怎么可以用博地凡夫的见识,随便臆断呢?如果想研究,应当看《净土十要》。这本书是蕅益大师从净土的书藉中,采集菁华,巧妙契合众生时机,最为第一。书的开头是《弥陀要解》,自从佛说这部经以来,是西天印度、东土中国,绝无仅有的注解啊。应该严格遵守,不可忽略。(增广文钞·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书摘一百一十八
佛说一切大小方便真实法门,都必须靠自己的功力,断除惑业证到真如,才能出离生死,如果惑业还有一丝一毫,生死决定难出。所以从这个生命到另一个生命,从这个劫到另一个劫,反复的修持,有力量充足的,一直前进不退,就能了脱生死了。大多数都是刚觉悟又迷糊,暂时前进总是在退,经历尘点劫(微尘形容无比漫长),也不能出离。所以你我到今天还是凡夫,都不知道如来的包含所有上中下三根、最最圆顿的净土法门啊。你就算没有亲近过善知识,也曾诵读过《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十六观经》,以及各种净土发愿文、《龙舒净土文》、《归元直指》,它们都是让人今生就往生的,你偏要绕来绕去等来生。佛可怜众生无力断惑,难以了脱生死,所以特别开启一个依仗佛的慈力,带业往生的横向超出的法门。无论断不断惑,如果具足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此是正行),以及修行各种善法,回向往生(此是助行),没有一个不得往生成功的。即使五种大逆十种恶行的人,临终时地狱相现前,如果心识不迷,听闻善知识指教于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只要念十声,或只有一声,当下命终也能往生西方净土(此在《十六观经·下品下生章》,系金口诚言)。既然能往生,就已经高登莲池海会,永远出离轮回,渐渐进修,圆满佛果。如果这种逆恶罪人,听不到这个不可思议的法,经过尘点劫,难出地狱,比地狱好一点的饿鬼、畜生都难得到,何况想要得人身而修行了生死呢?所以应当须要发决定心,临终坚决要往生西方净土。且不要说碌碌庸人的身份,不愿接受这个机会,即使是人天大王的身份,以及出家为僧,一听到佛法就大开悟,得到什么都懂的大总持,大大宏扬法化,普利众生的高僧身份,也看成是毒药罪恶,决定不要有一念贪求的心。有这样的决定,那自己的信愿行,才能感应佛,佛的誓愿,才能摄受你。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接登上九品莲花,永远出离轮回啊。
三皈五戒,是初入佛法的大门。修其它法门,都须要依这个门而入,何况今生就了脱生死的最简单最容易、最圆满最顿超的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呢?不反省身口意三业,不持五戒,就没有再得人身的机会,何况想要得莲花化生,具足相好光明的身体呢?你岁数大了要做的都来不及了,应该走捷径的方法,却还要专门读诵《净土三经》,以及《普贤行愿品》,研究净土经典的注解?像那些语录、《金刚经》、《法华经》,就先置之度外吧,应该先做要紧的事,因为心不能二用啊。(增广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书摘一百一十九
杀盗淫妄酒五戒,无论有没有受过五戒,都应当严格持守。因为前面的杀、盗、淫、妄四条,名为性戒,就是不知道戒名的人,犯了也是有罪过的。而受戒的人犯了,就成了两重罪,在本罪外,又加了一个犯戒罪过。所以说,一切人都必须严格持戒。饮酒,叫做遮戒,没有受酒戒,喝了无罪,受戒后喝了,只是犯戒罪。(文钞续编·复张纯一居士书)
书摘一百二十
为了往生西方净土受戒,就必须要真实受持,如果只求名声,就成了游戏,罪过实在是不浅。(文钞三编·答缘净居士问)
书摘一百二十一
佛法的法门有无量多,没有一法不是以戒为基础,以净土为归宿的。你二人既然想皈依三宝,就应当要认真持守佛法的清净戒律。在家人以五戒为根本,五戒的杀盗淫妄前四条,是性戒,无论受不受戒,都不可犯。但没有受戒的犯了,就按事情的性质论罪过,受戒的犯了,就在事上论罪之外,又有犯戒一层罪过。酒戒是遮戒,因为佛遮止,不允许学佛人喝,没有受戒的喝了,没有罪过。如果喝了而胡作非为,就在所做的事上论罪,所以虽然没有受戒,也不应该喝,如果受戒的喝了,就只有犯戒的罪过。然既发心皈依三宝,就应当五戒全持。佛是大慈悲,虽然有一二三四随人的意思选择受戒的先例,但是这是有确实不能持的原因,不可以用这样的例子来宽容自己。说不能持的原因,如屠户不能持杀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皈依佛法修持净土法门的人,必须尽自己本分,去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自己这样做,再去劝化他人,使家里的父母,兄弟,夫妻,儿女,姊妹,妯娌,男女仆使,外面的乡党,邻里,亲戚,朋友,以及一切相识有缘的人,都用这个道理劝化。凡是想劝别人的事,必须自己实行那个事,那么别人自然依从。世外的和世间的事,没有不是以身体力行为根本的,所谓以言语教导别人就会发生争论,以身体力行教导别人才会跟从。(文钞三编·复王(雨,雪)夕居士书)
书摘一百二十二
凡是修净土法门的,第一必须严持清净戒律,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有真信愿。戒为所有法的基础,菩提心为修道的主帅,信愿为往生西方净土的前导。(文钞三编·法语别录)
书摘一百二十三
戒律为教禅密净的基础,不持戒律,那教禅密净的真实利益不能得到,就如修建万丈高楼,地基不坚固,那还没有建成就已经坏了。净土法门为律教禅密的归宿,不念佛求生西方净土,那么律教禅密,都难以达到究竟的佛果。(增广文钞·金陵妙悟律院垂裕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摘一百二十四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土法门的根本,而戒尤为重要。所以《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则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则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前两条,多属戒学内容,第三条就是戒定慧三学圆满具足。有了这三福,净业就大功告成,往生上品。所以在净土五经后面,附上《华严经净行品》,以及《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希望修行净土法门的人,在“律仪戒”上执持不犯。进而得“定共戒”的制心不起,以及“道共戒”的超世情离妄念,断除惑业证悟真如。但纵然是得到定共戒道共戒二种实际利益,还应当兢兢业业,执持律仪戒,作为自利利他,维持佛法的模范。那么讲空不守戒的人,就没有办法以大乘法为借口,而因此坏乱佛法,误导众生啊。(文钞三编·净土五经跋)
书摘一百二十五
学佛的人,古今也有。刚开始知见比较高,极力自利利他,后来知见就偏执荒谬,并且引诱一班人学自己的邪知谬见,真是可悲可痛。探究他得这个毛病的根源,都是因为好戴高帽子,结果造成没有知识的人,各个都给他高帽子戴。戴的太久,正知正见就失掉了,完全成了邪知邪见,纵然想救援,也有心无力,只好任他去。凡是好心学佛的人,都要让他立志反省自己,如此才不至于产生这样的结果啊。(文钞三编·致杨慧通居士书)
书摘一百二十六
今天的学者,常常专说假话,不实际修行,用意是想沽名钓誉求得体面,并不是真实反省自己的过失而说的话啊。这是自暴自弃,是大妄语,是不知惭愧。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圣贤之徒;如果带有这种习气,那就是下流坯,是佛法的罪人,佛的逆子。有就改正,没有就当作勉力。正直的心正直的行,才与佛相应合。另外自己既然修持净土法门(谓改过迁善及念佛,即生即愿往生西方净土),也应当教一切相识的人,也修净土法门。可以依照《龙舒净土文》普劝门,让他人随缘分随能力,种下这种不可思议的善根。既然想教别人,应该从亲近的人开始,自己的妻妾子女,忍心不让他们得这个利益吗?周文王先管教妻子,然后管教兄弟,然后达到治理国家。世间和出世间自己先行然后再教化他人,没有不是这样的道理。
你专求往生西方净土,除了早晨十念外,凡是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拉屎撒尿,一切时间,一切地点,都应当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放在心口上。只要是在如法的时间地点,出不出声随缘。如果大小便、睡眠,那只允许默念,切勿出声,默念的功德和出声是一样的,出声就不恭敬了。睡着出声念不恭敬还会伤气,不可不知。必须明白西方极乐世界,不要说凡夫不能到,就是小乘圣人也不能到,因为那是大乘不可思议的境界啊,小乘圣人回心向大乘才能到。凡夫如果没有信愿感通佛,纵然是修其它一切胜行,包括持佛名号的胜行,也不能往生,因为信愿最为要紧。净土九祖蕅益大师说过:“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是千佛出世不能改变的铁案啊。能信得彻底,才算你西方净土有份。(增广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书摘一百二十七
接到来信,知道你克服习气的心,又勤奋又恳切,而消除习气的效果,没有得到没有见到,那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生死心不迫切,而只是将这个超凡入圣,消除惑业,成就净土法门的愿望,当作口头上的活计,所以无实效啊。倘若知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法门更为难闻,如今有幸得到这个大丈夫身,又听到了最难听到的净土法门,还敢将有限的光阴,被玩乐享受消耗殆尽,让它仍旧虚生浪死,仍然再沉沦六道,求出离生死根本没有期止吗?必须要将一个“死”字(此字好得很),挂到额头上。凡是不应该贪恋的境界现前,都知道这是我的汤锅炉炭(比喻下地狱)啊,那就绝不会如飞蛾扑火,自己找烧死啊。凡是份内所应该做的事,就认为这是我出离苦海的慈悲航船啊,那就绝不至于应该做的还要谦让,见仁义的事不管啊。这样一来尘世的境界就可以作为入道的因缘,何必要断绝尘缘,才能修道呢?其实心中有主见,不去随境界转,那烦恼就是解脱。
所以《金刚经》总是教人心不住相。发心度尽一切众生,而不执着能度众生的我,所度的人与众生,包括所得的无余涅槃的寿者相,才是真正的行菩萨道。如果执着有个我是能度,众生是所度,以及无余涅槃的所度的法。那么虽然度众生,实际上对于一乘实相的道理,不能相契合。因为不明白众生本体是佛,佛性平等,妄起凡圣的分别,结果是把无为的利益,变成有为的功德了。何况玩乐享受的贪恋会随时发生呢?(增广文钞卷二·复宁波某居士书)
书摘一百二十八
如歌利王的割截佛陀前世忍辱仙人的身体,后来歌利王成为最初得到佛陀剃度的弟子憍陈如。这种好像太虚那么大量的大菩提心,怎么可以用凡夫的小知小见测量。必须知道没有证得无生法忍的凡夫,心中是应当仰慕菩萨之道,但做事应当依凡夫的常理,否则对于住持佛法,就可能有妨碍。如果没有证到无生法忍,就不住持佛法,也不适合学菩萨的能舍头颅眼目脑髓等。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不堪忍受,对自己对他人,都没有好处。凡夫必须按凡夫能做的去做,就可以啊。(增广文钞·复黄智海居士书)
书摘一百二十九
今天的人体质多数是单薄虚弱,所以不要随便仿效古人。有人总是好图虚名而过分苦行,那反而对于修道对于自身,都没有利益。佛法的真益,要在至诚中得,不是做一个场面,就能成事了啊。(文钞三编·复周智茂居士书一)
书摘一百三十
世上有很多不自量力的人,往往把菩萨所做的事,直接当作自己能做的事。而不知道自己在苦海中还没有出来,怎么能救所有苦海中的人?(文钞三编·志梵居士书三)
书摘一百三十一
如果是普通人,那也不必要他研究遍所有深奥的经论,只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就可以了。这样的人不放弃在家的事业,而又修出世间法,虽然好像平常无奇,而他得到的利益却不可思议。这是因为愚夫愚妇,懵懵懂懂念佛,就能暗暗达到佛智,暗暗符合道妙,比什么都懂的大通家的反复思量,整天在分别中乱想的人,受益多多啊。所以愚夫愚妇念佛,容易得益;大通家能完全放下,也容易得益。如果只是在义理上猜测的人,就不得益,反而可能得病,甚至没有得益也说得益,那落入狂妄派里也是有的。(增广文钞卷二·复四川谢诚明居士书)
书摘一百三十二
你既然没学问,但可以志诚恳切,早晚课诵,此外定时间念经(随自己身份)。至于念佛,能按时念也好,否则,一天中随便什么时候,不分行、住、坐、卧(卧当默念,不宜出声),总是以念佛为主要的事。但必须生信、发愿,求往生西方净土,千万不可求来生福报,如果求来生福报,就是破戒违法。因为念佛法门,本来是教人求往生西方净土的法门,你既然念佛,不求往生西方净土,又要求来生,是不遵循佛的教导,而这是佛教人必定要遵守的法则,你不肯遵守,所以是破戒违法。如果今生还有修持,来生一定有世间福报可享受,一旦享福,必定要造恶业(今之世道,乱至如此,多半是前生修痴福者,所酿成耳),既然造了恶业,那后来的苦报,不忍心多说啊。我这些话,听不听随你,以后不许再来信,因为我年纪老了,不能应酬了。(文钞续编·复传德师书(民国二十年))
书摘一百三十三
某居士去年去世了,他先前妄发大心,要在这世间度人。民国九年(1920年)来到普陀山时被我呵斥,似乎转变念头了。他去世后,他儿子传来讣告,说是睡了三天,不吃饭不说话就逝去了。看这样的光景,好像不是往生西方净土的样子。所以要求往生西方净土,应当放下这个世间,并且放下过分的狂妄心(如同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这必须自己是菩萨才可以。如果自己还是凡夫,就想担任这样的事,不但不能度人,也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都是得了这种病,还要认为那是有大菩提心。须知这个心先求往生才有益,不求往生,必须是菩萨才可以,否则为害不浅。)。过分的狂妄心,是真修行人的一大障碍,不可不知。再说某居士的为人,太过于好名声,所以他所写的书,全是模仿佛经的口气。他以凡夫境界随便滥充圣人的罪过,特别不轻,所以宏法的功夫,得不到实际效益。百年的时光,瞬间就过去了,希望你们专心致志在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上,而某居士就是一个大大的警策啊。(文钞三编·复潘对凫居士书二)
书摘一百三十四
人生在世间,不可以无所作为,但只是尽自己的责任,决不要在尽责任之外,有非分的想法。士农工商,各管各的业务,作为养身养家的根本,然后随缘分随能力执持佛号,决心求往生西方净土。凡是有能力做种种善事,或出钱财,或用语言,作为赞助,否则就发随喜心,也是属于功德。这样培植福田,作往生的助行,如顺水扬帆,再加上人力划船,那么到达彼岸,不是更快吗?
腊月三十日,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比喻人生的最后时刻)。倘若预先没有准备好,那么债主怨家,成群的来纠缠,哪里容你躲得过去?临命终时,就是一生的腊月三十日啊。倘若信愿行三资粮没有准备具足,贪嗔痴恶习还有存留,那无量劫以来的怨家债主,统统来逼债追讨,哪肯饶你?别说不知净土法门的人,无可奈何,只好随着业力转生下一世,即使知道净土法门而没有好好实修的人,也是这样的结果,被恶业牵向三途(地狱饿鬼畜生)六道中,永远轮回去啊。想要求出离苦海的关键,只有念念都怕死,怕死后堕落到三途恶道。那么佛的念力自然纯净,净土法门自然能成,一切尘俗妄境,自然不能干扰正念啊。(增广文钞卷二·复宁波某居士书)
书摘一百三十五
念佛必须善于发心,心为修持的主导。心如果与四宏誓愿契合,那么念一句佛,做一件善事,功德无量无边,何况身口意三业,总是以念佛利益众生为主呢?心如果只求自利,不愿利人,所做的事虽然多,而所得的功德却很少。要是再加上损人害人的意图,以及自夸自傲的心,那所念的佛,所行的善,也不是完全没有功德,但实际在百千万亿分中,仅仅得一分半分,而那恶念的罪过,也更不少。所以修行人,都必须善于发心,不只是念佛人啊。(增广文钞卷二·复马契西居士书二)
书摘一百三十六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意思,是念到相应的时候,虽然常念佛,完全没有“起心动念”的感觉(没相应前,不“起心动念”念,就不念了)。虽然不“起心动念”,而一句佛号,常常称念,或者是忆念,所以说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啊。无念,不可认为是“不念”,无念而念,是说没有起心动念的念相,而又念念无间。这种境界,很不容易得到,不可以随便猜测以为得到了。
人必须各守本分。你上有祖母、父母,下有小弟、妻室,而且职业极有空闲,最方便修持。不在这种情况下,真实用功,而妄想要出家修行,你出家能有这样的好机缘,专心修道吗?你不知道出家有出家的事,谁能够什么事都不管?就如我这样没什么事的,也是一年到头总在忙,没有闲暇专心念佛,何况其他人呢?希望你随缘分随能力修持,不要有分外的想法,那就很幸运了。(增广文钞卷二·复马契西居士书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摘一百三十七
修行的人,要息心静养。你名叫静庵,为什么不顾名思义,却总是没事找事,弄得一切人讨厌你。自己胸口膨胀,头晕疲倦,再不自重,必会导致吐血,轻的就成残废,重的可能没命,结果反而会让别人嘲笑你学佛修行,不但没受益,反而受损。从此一班无知的人,就认为是佛法的错,因而诽谤障碍佛法,断人的善根,却不知道这是由于你不依佛教而行所造成的啊。你自己须要知道好歹,修行要各尽本分,专心修行配合默契才可以。你的病,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怎么办呢?赶紧改过,摄心念佛,经典也暂时不要看了,过一两个月,便可复原。不听劝的话,就绝交,以后再见面,也就是像路上的陌生人而已。(增广文钞·复马契西居士书六)
书摘一百三十八
名声,是实质的表像,有实有名,也不算荣耀,为什么呢?因为属于本分的原故。没有实质而得名声,对谁最羞辱呢?何况还要张罗,影响别人视听,非要到处登报纸,人们在表扬的地方,必然会有一些疑议,那就成了欺世盗名的真实公案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不得不一再的详细告诉你啊。你信心颇有点深,但好张罗,以及好游玩,好结交,实在是修行的一大障碍。且说你年纪刚刚二十多岁,就这样到处结交,以后对佛学懂得多了,那更忙不过来了。希望你安心静默,那个利益就是无量,记住吧。(增广文钞·复马契西居士书七)
书摘一百三十九
原信内容:现在有一个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的人,是受到十方三世诸佛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常随身边拥护。往世所造的恶业,也渐渐消灭,纵然有怨家对头,也不能成为祸害。这是佛经上所说的,决不是虚而不实的话。可是在三月间,接到上海我亲戚处传来的一个讣告,说的是一位极其信佛的张太太,吃素已经二十多年,经常到居士林听经。遇到别人必定劝人家念佛吃素,她的心极为慈悲行善。不料有一天,送素菜给某师兄,在马路上行走,被汽车轧死了。遗体后来被巡捕房收去,结果三天后,她家的子孙才晓得,才去领回来安葬。我听说这件事,心中非常惊惶,至今疑惑不解。而且佛会中的人听说了,也都感到不安,所以特意写上书信,恳求老法师开导,指示一下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信佛人临终是这样的苦死,究竟有没有可能往生西方呢?请说个明白,可以使大家安心念佛,非常非常的感恩。
印光大师回信:接到来信,知道阁下对于佛法道理,还没有真明白。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上说,假使恶业有形体的话,十方虚空都不能容下。必须知道人的修持,果然是真诚无伪,就能转变业力,转重的果报、以后的果报,为轻的果报、现在的果报。凡夫的肉眼,只能看见当时的吉凶事实,不能知道过去与未来的因果是怎么回事。这个老太太,多年的精修,突然有一天惨死了,也可能因为这个苦报,便可以消灭过去所造的三途恶道的果报,而得生善道。或者活着的时候有真信愿,也可能往生西方净土。但我们既然没有他心道眼,就不敢随便猜测,认为决定往生与决定没有往生啊。但可以决定的是,行善必定有善报,作恶必定有恶报。行善而得了恶报,那是过去世的恶业果报,不是现在这一世的善业果报啊。你们这些人,见到这个老人,得到这样的果报,心中就有了行善没有福,善不值得做的邪见,所以惊惶疑惑。你们的知见,与没听过佛法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倘若深信佛的话,决不会因为这件事,作出这样惊惶疑惑的表现。因为因果的事,重重叠叠是无尽的,这个因还没有报,别的果先成熟了,就如种稻子一样,早种的早收,又如欠债一样,力量强的先还。
古时有一生作善的人,临终却是恶报死,因为消灭了过去的恶业,转世就得到富贵尊荣了。比如宋朝时的阿育王寺有一僧人,想修庙里的舍利殿,认为沂亲王有势力,前往沂亲王府募捐,所得捐款不多,愤恨极了,用斧子在舍利殿前砍断他自己的手,血流而死。同时,沂亲王生了一个儿子,哭个不停。奶妈抱着到处走,走到挂舍利塔图的地方就不哭了,离开又哭。于是将那图取下来,奶妈常把图向着王子,就永远不哭了。沂亲王听说而感到奇异,于是派人去往阿育王寺问那个僧人的情况,才知道那僧人就在他的王子出生那天,断手流血而死的,沂亲王就独力修好了舍利殿。王子到了二十岁,宁宗皇帝死了,没有儿子继承,于是就让王子过继做皇子,继承皇位当皇帝四十一年,就是宋理宗啊。这个僧人的死,也属于惨死,假使他没有常哭不止,见舍利图就不哭这回事,那谁知道这个王子,就是僧人断手惨死的转世后身呢?这件事载入《阿育王山志》,我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拜舍利数十天,看到的。
明理的人,不管境遇如何,决不会怀疑因果有问题,佛语有假。不明理,守死规矩,而不知道因果复杂,于是妄生疑问,总是因为心里没有正见的原故啊。如你所说念佛的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这是一定有的道理,绝不会有虚妄。但是对于转重报后报,为轻报现报的道理,不能了知,所以不免有这种不合理的疑惑啊。昔日西域印度的戒贤论师,德高望重一世,佛法道行震服四天竺国(印度)。由于过去的业力,身患恶病,痛苦极其严重,不能忍受,想要自尽。当时见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三位菩萨降临,对他说:“你在过去的劫中,多次作国王,伤害众生,本应当长久堕在恶道里。由于你宏扬佛法,所以这个人间小苦,消灭了长劫地狱的大苦,你应该忍受。大唐国有僧人,名叫玄奘,应当过三年,来这里学习佛法。”戒贤论师听了以后,就忍受痛苦忏悔,慢慢就痊愈了。到了三年后,玄奘法师来到,戒公叫弟子述说他的病苦状况。那述说病苦的人,哽咽流泪,这就可以知道戒贤论师的病苦太重了。假使不明白宿世的因果,别人将会认为戒贤论师不是得道高僧,或者将会认为这样的大修行人,还会得这样的惨痛病症,佛法有什么灵感利益呢?
你们心中所知道的太少,所以稍微见一点异相,就产生惊疑,没有善根的人,于是退失道心。倘若造恶的人现在得福报,也这样又起邪见心,不知道都是前因后果,以及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以及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等,种种复杂不简单的原故啊。(文钞续编·复周颂尧居士书)
书摘一百四十
如果学佛的人,不把亲身实践作为主要的事,那就与世间演戏的人没有区别。在当场演出时苦乐悲欢,演得酷似逼真,实际上与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这样的人,便是喜好名声而厌恶实干的愚痴汉子,心里想欺骗人欺骗佛,实际上只是成就了他欺骗人欺骗佛的罪过,人尚且不能欺骗,何况对佛呢?必须要脚踏实地的去做,才好。至于修持,应当专修净土法门。因为你年纪已经将近古稀(七十),后来的日子不多,如果想广泛的阅读大乘佛法经论,但没有这个精神,没有这个智识,又没有这么多光阴。只有对西方净土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往生西方净土一法,是无上第一胜妙法门。应当完全去掉侥幸心,敢于承担,决定可以在今生,告别五浊恶世,高登九品莲花。另外应当发起大慈悲心,对一切相识的人,解说这个净土法门的利益,希望他们共同修习,那么自己的功德,更加广大啊。既然外面的人,还应该劝修净土法门,何况自己的夫人,与子媳、孙媳,忍心让他们不得佛法利益吗?一则可以慰藉你夫人的晚年景况,二则可以慰藉他们姑媳的凄凉。使他们也因此可以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那实在是利人的功效。
再说念佛的人,如果已经证悟道果了,那么临命终时,任随它刀割或香涂身体,都没有喜怒动念的事,那无所谓什么损失受益啊。如果只有修持的力,没有达到业力尽情识空的地位,那么临终有人助念,就可以决定往生西方净土。如果遇到无知的眷属,预先在没死以前,为他洗澡换衣服,让他受搬动的痛苦,纵然不受苦,一经别人搬动,心就不能归一到佛念上(因为动其躯体,心便不能彻底清净纯一)。如果再向他哭泣,那么他本人也心生爱恋,便与佛不相应了,想要往生,没有可能了。所以平素,就要让他们知道其中利害,要常常对他们解说,到了自己临终,他们就是助道的人,岂止是对自己有益,实际上也是对他们都有大利益。如果只知道自己修持,绝不对别人解说其中利害,那你临终时,他们决定是破坏你心中正念的人,决不会助你净心,让你得往生啊。你既然相信我,我不得不为你谋划,我以五十二年的阅历,深知其中利害是什么,如果不与你说,就是不尽我的本分责任。你兄弟燮卿,也已经六十岁了,也应当把这封信给他看。你须要知道佛法,法门是无量的,如果想以满身都是业力的凡夫,在这一生就能了生脱死,除了这个信愿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的法门外,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其余一切法门,都必须修到业力尽情识空,才有了脱生死的份,倘若有丝毫业力不尽,那生死依旧不能了脱。说到业尽情空,现今恐怕举世也难找到一二个,如果以信愿念佛求往生净土,那是有一万个也不会漏掉一个。但既然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就必须要尽责任尽本分,去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慈悲怜愍一切众生,爱惜动物生命,戒杀吃素,广行方便,希望此心常与佛相契合就好了。倘若外面表现修持的样子,内在没有真实的心,就是假善人。假善人,怎么能得真利益呢?(文钞续编·复许熙唐居士书)
书摘一百四十一
现世的色身,名为报身,就是前生所作善恶的果报啊。念佛的人,不再造作生死业,但过去的业还没有尽,怎么能就得往生呢?如果厌世的心很迫切,用全部的诚敬,专心念佛,求佛垂下慈悲,提早来接引,也是有的。如果自断生命,来达到往生西方净土,那就成了枉死鬼了。因为他的工夫没到而自杀,当他正在自杀时,心已经失去正念,何况自杀的痛苦,是不可以比喻的。心失掉正念了,怎么能与佛相应,蒙佛接引呢?这种邪见,误了自己也误了别人,害处哪里有边啊?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免得无知的人受害。(文钞续编·复吴沧洲居士书三(民国二十年))
书摘一百四十二
有权力的人,救人救世比较容易,害人害世也比较容易。如果因为害人害世而得到权力,再来达到救人救世,还不如本心慈善,随缘分随能力的救人救世,这样是有益无损啊。倘若羡慕权力,而想借权力救人救世,请仔细想想这个大权力,能平白无故的就得到了吗?如果真的实心修行,虽然没有权力,也能救人救世,只是不能如有权力那么广大就是了。但是果真有权力,就算能做救人救世的事,可是想要专注于佛法,不造恶业,那当今没有这样的人。富贵使人迷惑颠倒,可怕极了,平常人,手中如果有点替别人转交的钱,还不是自己的东西,那心念都变了,要为这钱造许多恶,何况真有大权力,而不变心的,能有几人?千万不要搞错了,那么自己幸运,佛法也幸运。(文钞续编·复吴沧洲居士书三(民国二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摘一百四十三
赵冷姑的丈夫,抛弃妻子贪恋娼妓,从世间俗情来说,是冷姑的命薄不幸,依佛法而论,实际是大幸。如果丈夫不抛弃,那就是夫妻情爱,儿女纠缠,整天劳累忙碌,那就很难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了。如今因为丈夫离弃,而得以专心念佛,如果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就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啊。那得益就全在丈夫的抛弃上,千万不要生怨恨心,应当生感激心。而且应当把自己的念佛功德,为自己的丈夫回向,让他赶快走出迷途,早点找到觉悟的路。有这样的心肠,那爱憎二心,都不会生起,更能够得到念佛的大效益啊。
现在为她取法名为慧冰,意思是她的居心,应当如冰一样清洁,没有一点尘世拖累啊。应该将以前炼丹运气的功法,完全丢掉,一心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就可以不白费这一生有这个净土法门的际遇啊。关于她念佛的法则,能看书,就让她看嘉言录(印光大师嘉言录),以及比较浅显的书,不能看,就为她说说大略。现在国运危岌,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应该劝一切人同念佛号,以及观世音菩萨圣号,作为预防之计。(文钞续编·复王慎斋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书摘一百四十四
人的成德立业,就在少年能不能立志。你生长在富贵人家,应该将富贵习气,尽情摆脱,才有学佛了生死的份。否则,各种名利享受,奸朋邪友,乘机来障碍,虽然想做圣贤,学佛学祖,不可能啊。想学佛法,先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本分,不能敦伦尽分,去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纵然能学佛法,也是难得大利益的,因为心地没有转为良善啊。所以果然能如上所说,就是善人,好比地基坚固,万丈高楼,随便怎么建筑,决不会倾倒垮塌。末法时期的众生,根机鄙陋下劣,想要靠自力悟明心性,断尽烦惑,了脱生死,一千人中也没有一个。应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倚仗佛的慈力,带业往生,是万修万人去的最直捷稳当的法门。必须先要将这个法门的道理,在心里弄明白,如果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研究一切经论,各种法门,都可以作为这个法门的辅助。倘若这个法门没弄清楚,便随意研究其他经论,并亲近各宗派的有学识的人,对于做大通家,以及种下未来的善根,那确实是有的。但如果现在这一生要了生脱死,那恐怕做梦也梦不著。
我一向是直来直去实话实说,只希望有益于人,也不怕人家认为我无知无识。我只知道念佛,所以对于有缘的人,都是这样对他们说。你虽然和我不相识,但因为了愿师再三祈求,所以也对你这样说。现在让弘化社,将所流通的佛书,给你各寄一份,你愿意看,就自己留着看,否则,送给有学问能恭敬的人看,也很好,不是强迫你必须要看的。如果你要请书送人,也可以向弘化社请,在弘化社所请的书,只算纸及印工的成本价,其它一切费用,都不算在里面。(文钞续编·致罗世芳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书摘一百四十五
世俗间谣传的那些事,总是因为善根浅薄,恶业深重所造成。乡里民俗无知,只想死后不受罪,有钱用。于是有不明教理的俗僧,伪造寿生经,投其所好。结果让他们本来贪财,以及只求自利的卑劣心,不惜大量破费,去还所谓的寿生钱,又再去烧寄库钱到阴府,打算死后受用。不知道“要投生哪里”,是随前生善恶业决定的,哪里有向阴府的官借钱买投生的呢?生前如果肯修善,死后自然有受用。
如果不修善,虽然子孙为他烧化衣服钱财,也不得受用,被强有力的抢夺而去。这还是对平常不念佛的人说的,如果念佛人,生前一心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临终自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净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怎么可以不求往生西方净土,只愿意死后做鬼呢?真是不知道看重自己,要去讨下贱的事做,要永远留在生死苦海,不愿出离,他们怎么会这样愚蠢到极点呢?(文钞续编·复郭介梅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
书摘一百四十六
给死人烧锡箔一事,虽然不是出自佛经,但它的来源比较久远。范古农虽然不知道这件事的来源(可能是说范古农的佛学问答),但书中所说是出于天理人情的考虑。你何必又自作聪明,不以为是呢?我以前看《法苑珠林》这本书,忘了是在哪一卷,有二三页说到锡箔纸(此即金银)以及焚化衣物(此即布帛)等事。该文章说的是唐朝中书令岑文本,记录他的老师与一鬼官相互问答的事,那个人好像是叫睦仁茜,起初不信佛以及鬼神,后来由于和这个鬼官相互很融洽,才相信了,并要岑文本为他摆设食物,供应他所有的随从。睦仁茜问阴间与阳间,用什么东西可以相互沟通?他说金银布帛可以沟通,但是真的不如假的好用。就用锡箔贴在纸上,以及用纸作绸缎等,便可以当作金银和衣服用。这是我十多年前看的,现在不记得是在哪卷哪篇了,你倘若要详细看,应当可以找到。事情的发生是在隋朝的初期,当时岑文本还在读书,到了唐朝已经是中书令了。你的性情,过于自负,范古农所说,虽然不知道它的出处,但对于天理人情,是比较相符的,你却不以为然,并希望全国的人都废除这件事,倘若真的提倡,你小心受到鬼的攻击。
世间有愚蠢的人,不懂得借物表达心意,总是喜欢多烧,不可以的。应当以法力心力去加持,让所施的物变少成多,普遍施给自己的宗亲与一切孤魂就可以了。但如果供佛菩萨,就不合适,佛菩萨难道没有受用,还需要世间人的供养吗?但世间人如果不以饮食香花等表达诚心,那就不知怎么表达感恩佛菩萨的诚意了。愚痴的人无知,乱用物品供佛,在一念诚心上论,也有功德,就像小孩用沙供养佛(阿育王前世的事),都能得到铁轮王的果报。如果愚痴的人不知道求往生西方净土,用许多金钱,买锡箔烧给寄库死后可用,实际是痴心妄想。俗人以自私自利的心,想制定永远做鬼的计划,恰好遇到不问是非,只盼有佛事做能得资财的俗僧,便随他的意去做了,所以搞什么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的人,实在不少。不过君子的想法不超出合理范围,但可以管好自己,以及为明理的人陈述解说。如果是顽固不化的人,也不要攻击他,以致招人怨恨,那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法,都没有利益啊。(文钞三编·复金振卿居士书)
书摘一百四十七
至于受戒,不妨也在佛前多多忏悔,自己发誓受持,如《文钞》中“与福贤女士书”所说的那样。但是无论受戒不受戒,既然皈依三宝,必须持这五件事(杀盗淫妄酒),不敢有犯,才是正信的佛弟子。如果以为还没受五戒,对这五戒不须要注意,那就还不足为正人君子,何况佛弟子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善法都应该修,一切恶法都应该断,就是佛教的略戒经(戒有广说略说)。(文钞续编·复杨树枝居士书四(民国二十年))
书摘一百四十八
人的过去生中,什么业不造呢?有幸得闻佛法,应当认真修持,才可以消除过去的业,超度怨家。所有怨家,如果难以化解,只要肯发菩提心,并诚心超度,那没有不能解开的怨结啊。你念佛感到气闷,不是体弱的原故,乃是业障所引起,你只管恳切志诚的念下去。如念不来,就心中常忆想,能念,就还是须用口念;不能念,只要心念心忆,时间长了这个业障就消失了。以后凡是居心行事,必须向厚道一边做,厚就有福,薄就没有福可得。如果再加上刻薄、阴险、奸诈、取巧,那就如山峰高耸,任何雨的滋润都不受,任何草木都不生啊。(文钞续编·复金善生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书摘一百四十九
淹死人的地方,常有人淹死,就是所谓求“替死鬼”的传说。应当在那个地方,竖立一个木标,上面用极厚的白洋铁板,刻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字要大,要很远都看得见,要能经久不坏,这样可以息止这种祸患。因为刻这六字的人的慈悲心,能感应佛的慈光加被,以后决定保证没有此祸,这就可见佛的慈悲力,不可思议。超度亡灵的法事,只有念佛最为第一。现在的施食,都是场面而已,还不如求念佛僧在夜间放蒙山(专门施食),比较有实益。道家的经忏法事,都是窃取佛法中的名义而编造的。僧家的施食,都难得真实效益,道家的“会食”,怎么就能超度亡灵呢?不过是借这种事忽悠人而已。(文钞续编·复崔德振居士书五(民国二十一年))
书摘一百五十
战争所造成的伤亡,一切孤魂,在九泉下怀着恨,时间久了必成厉鬼,所以大战之后,必有瘟疫及凶年发生。如果不依佛法超度,不但死者魂识没有归处,也使活着的人心神悲痛,或者发生瘟疫凶年,那比水深火热更严重啊。但是佛法法门广大,无量无边,只有念佛法门,最为第一。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中,发大誓愿,如果有信愿念佛的人,佛必定垂下慈悲接引,使他往生西方净土啊。现在预订某月某日,在某处,起建七日念佛道场。凡是属于有善信念佛的,都各自应该发菩提心,来法会念佛。期望孤魂都得超升,灾障都得消灭。如果不方便来法会,也必须在家里虔诚念佛。
只有祈盼各位不惜心力忆念,不惜财力资助,那所得利益,是不能形容啊。(文钞三编·如皋募建荐孤弭灾佛七道场小引)
书摘一百五十一
在家人念蒙山施食,有什么不可以?这是普遍和孤魂结缘呢。小的超度是放蒙山,中的超度是放焰口,大的超度是水陆法会,都是一回事,常结孤魂的缘,就常吉祥啊。有人不敢念,是怕招鬼来,但不知鬼与人混杂相处,没有什么地方没有鬼,即使不招鬼,谁家没有鬼呢?鬼比人要多百千倍,人如果怕鬼,应当积德行善,那鬼就敬善人而护持善人。人如果做阴暗昧心的事,鬼就争着来戏弄,所以难有吉祥。人如果知道这个理,虽然在暗室中,也不敢起坏念头,何况做坏事呢?这种鬼,是善鬼,人来就让开,人走又占满那里。如果发现是厉鬼来,就有大不吉祥。放蒙山,如果至诚,虽然是厉鬼,也会谨遵佛的指示,不再厉害了。所以凡是怨业病,医生不能治愈的,至诚念阿弥陀佛,念观音菩萨,就可以迅速痊愈,那是怨鬼感受念佛的恩,得生善道而去啊。可以知道每人面前,常有许多善鬼,或恶鬼,怕鬼的人,应当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所有的鬼,都成了卫护人员了。这样的鬼只嫌不多,越多越好,还怕什么?(文钞续编卷上·与陈慧恭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书摘一百五十二
水陆忏法流入中国,梁武帝正当皇帝,由于高僧梦中给他启示,希望用这个忏法普度众生,因此查遍大藏经,制定仪轨,从此流通,传到今日。追溯它的源头,是因为无量威德陀罗尼(咒)而发起的;探究它的论述,与其修设,那么这一代时教一切诸法,没有不包括而读诵修持啊。所以这个法门广大,利益宏深,不但使六道凡夫,顿时脱去业障束缚,也同时使三乘圣人(声闻缘觉菩萨),迅速证到菩提。但是人能宏扬道法,的确是要契入真心,如果请法斋主,与作法的法师,都做到全心全意诚敬,那么所得利益,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比如春回大地,草木都自然生成;月到中天,江河就各现影象。所以当事人业力消除智慧开朗,业障尽福报来,亡灵都往生西方净土,所求没有不如意。并且要历劫的怨亲,法界的众生,共同沐浴三宝的恩光,共结菩提缘种。如果斋主不诚心,那么出钱的功德有限(出多少钱也没用),慢法(不共敬佛法)的罪过无穷。僧众不诚心,就是吹火用具以为经,舂米用具以成礼(意思不认真)。在三宝龙天护法降临的时候,作出鲁莽破坏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不落得个罪山高耸,福海干枯,活着有灾祸,死后受惩罚的结果,怎么可能呢?(增广文钞卷三·重刻《水陆仪轨》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摘一百五十三
所有大乘经典,都有讲忏悔的文字,随便人们选取,作为忏法,如《法华经》、《金光明经》、《净土经》、《大悲经》等。梁皇忏法,披露罪相比较详细,因为梁武帝为了超度元配郗氏夫人,堕落为蟒蛇的痛苦,同时想要一切人民同沾佛法利益,特请志公和尚,还有其他高僧,检阅经文,编述为忏法。梁武帝当时也运用睿笔参与编写,发挥自己的心意。可惜梁武帝不知道净土法门,所以忏法完成时,郗氏特别现出天人妙庄严身,表达谢意。假使梁武帝完全了解净土法门,那么他的夫人必定倚仗佛的慈力,往生西方净土,高品进入莲池海会,登不退菩萨果地,又怎么会凭借这个大法大心,竟然只是得到生天的结局呢?以后礼忏的人,都应当注意回向往生西方净土,才是获得究竟的实益。(增广文钞卷三·《慈悲道场忏法随闻录》序(俗称《梁皇忏》))
书摘一百五十四
学佛的门道,在于实际修行。如果只张罗门面,不实际修行,那也只是得门面的空名而已。既然要往生西方净土,自利利人,必须敦伦尽分,除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切的信愿,持佛名号,求往生西方净土。上自父母伯叔,以及兄弟姐妹妻室儿女,包括仆人佣人,并及乡党邻里亲戚朋友,凡是一切相识的人,都应该以上面所讲的行为去劝化。如果自己能做到,他人看见自然会学,所谓“以言教起争论,以身教就跟从”,世出和世间的事,没有不是以身教为本的。如果自己不做而教别人做的,那只有上品智慧的人可以依从,别人只需要他的语言能受益,不管他本人能不能做到。如果不是上品智慧的人,别人必然会心里诽谤背后讥讽,反而造大口业。要真的利益人,应当事事尽到自己的本分,那么平常生活中的行为,都含有化人的机缘。久而久之,别人自然相信而依从了,自然有想不到的结果了。(文钞三编·复李尔清居士书)
书摘一百五十五
虽然读大乘经典,但仍是要以念佛为正行,倘若一心研究经义,将念佛丢在脑后,那么大通家或者可能做得到,但这一生超凡入圣,恐怕让给了愚夫愚妇,而自己了脱生死就没有份了。须知念佛法门,乃是佛教中的特别法门,除此以外,不要说凡夫不能当下这一生解脱生死,就是已经证到初果二果的圣人,也不能当下这一生解脱生死。且不要心高气胜,以为明白佛经义理,便可以得大利益,如果这样想,便与店铺作管账的没有不同。虽说有数千数万数十万的钱,经我管理,到底不是自家的,直到做完事,自己也只得很少的薪水而已。(文钞三编·复章以铨居士书二)
书摘一百五十六
凡是做功德,还是以念佛为主要,不必改念《地藏经》。念佛一法,最容易得到利益,因为文字少而容易念。即使有人持刀要杀,也能念,念就得益。苏州的杨鉴庭因为在城门口向日本兵鞠躬,心里念观音圣号,那日本人不喜欢鞠躬,就用刀砍下来(这是前生怨家,今以破头皮了结),砍到头时,刀转成了平的。头皮已破,血流许多,而头顶骨一点也没有伤到,如果不是刀转为平的,那么头已成两块了。所以应该知道最危险的时世,应当以念佛为主。那些争奇斗异的人,都不是注重在救苦难,而是注重在显示自己的智识高超罢了。
华严会上四十一阶位的法身大士,其数目有无量无边,都是受普贤菩萨教导,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期望达到圆满佛果。他们这些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这些事是什么样的事?何况我辈凡夫遇到千古未有的刀兵大劫(日本侵华),怎么可以改一向念佛为念经呢?地藏菩萨救苦心切,但比阿弥陀佛临终接引,使得众生往生西方净土,那又相去太远了。还是应该委婉劝导慧甲,仍然依照旧规矩做吧,容易行而利益多多啊。(文钞三编·复陈慧恭居士书)
书摘一百五十七
不要认为我没有钱财,不能积德利人。须知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遇到做父亲的讲慈,遇到做儿子的讲孝,遇到做兄长的讲友,遇到做弟妹的讲恭,凡是遇到一切人,劝他们各尽自己的本分。再为他们说善恶因果,生死轮回,让他们心中有所畏惧,就必定改过向善,去做良善的事。再为他们说佛法的利益,劝他们信奉而修持。凡是遇有大病,都劝念佛及念观音菩萨;凡是遇到妇女,都劝预先念佛念菩萨,不至于因为生产受苦及丧命。劝他们一切人不要造杀业,心存慈善,利人利物,就是利己,害人害物,胜过害己,如此种种,哪里是一定要钱财才能办的呢?但家境条件如果富裕,也应该用钱财作功德。(文钞三编·复李慰农居士书七)
书摘一百五十八
人生在世间,祸福是互相倚靠潜藏的,只是看当事人的用心如何了。善于用心的人,困苦艰难,都是解脱的根本;不善于用心的人,富贵荣华,都是堕落的因缘。你母亲守贞节抚养孩子,受苦多年,实际是今日修持净土法门求生西方净土的基础。(文钞三编·复周浦陈家骏居士书)
书摘一百五十九
念佛这一法,是背离尘俗合向佛觉,返本归元的第一妙法。对于在家人来说,更为亲切。因为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要控制心去参禅,以及在安静的房间里诵经等,或者没有条件做不到,或者精力时间不够。只有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在佛前随缘分随能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说话沉默行动静止,穿衣吃饭,一切时间,一切地方,都好念佛。只是在洁净的地方,恭敬时,或出声,或默念,都是可以的。如果在不洁净的地方(如登厕等),或不恭敬时(如睡眠、洗浴等),就应该默念,不应该出声,不是这时这地方不可以念啊。睡卧时出声念,不但不恭敬,而且伤气,太久就成病症了。默念功德,与平时一样,所谓念佛就在佛念上,匆忙时也是它,混乱时也是它啊。居士你既然能发露忏悔,对于净土法门,最容易相应,所谓心净就是佛土净啊。不过既然知道错,又肯发露忏悔,必须改过向善。如果不改过向善,那所谓的忏悔,仍然是空谈,得不到实益。
至于说想要心不贪外面的事,专注念佛,不能专注,非要他专注;不能念佛,非要他念佛;不能一心,非要他一心等,也没有奇特奥妙的法则,只是将一个“死”字,贴到脑门上,挂到眉毛上。心里常念想:“我某人从无始劫以来,直到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有相的话,十方虚空,都不能容下。过去生中是什么幸运种子,让我如今能得人身,又听到佛法。如果不一心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一旦一口气上不来,一定奔向地狱的汤锅、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再经多少劫。纵然再出地狱,又堕落为饿鬼,肚子大的像海,咽喉细的像针,长劫中饥饿空虚,喉咙中有火燃一样,听不到浆水的名,难得有暂时的饱餐。从饿鬼道出来,又作畜生,或者供人骑乘,或者充当人的美味。纵然再得为人,还是愚痴无知,认为造业是自己的德能,认为修善是自己的麻烦,不过数十年,又会堕落,经历无数的劫,轮回六道,虽然想出离,没有可能啊。”如果能这样想,那么如前面所要求的,当下就可以成办。
所以唐朝杀牛为业的张善和、杀鸡为业的张钟馗,临终地狱相现前,念佛数声,就亲眼见到佛来接引往生。这样的利益,我们这一代佛教,百千万亿的法门中也是没有的。我常说“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的意思,就是指这一点啊。所以果然真的能够生死心切,信得特别到位,不生一念疑惑的心,那么虽然还没有出离娑婆世界,已经不是娑婆世界的长久客人了;还没有生到极乐世界,就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嘉宾了。见到圣贤就要向他们看齐,应当做的仁义事就不让给别人。怎么能够还按常规懈怠忽悠,以致一错而成为永远的错呢?有血性的汉子,绝对不肯生作行尸走肉,死与草木同腐朽啊,努力努力!
念佛固然要专一。但是居士你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在本分外去图谋,妄想富贵欢乐,实在是不应该。至于本分内所应当做的,也须要努力去做,不是非要抛弃一切,才算是修行啊。如果抛弃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的生活供养还可以,否则就与孝道相背了。虽说是为修行,实际是违背佛的教导,这是不可不知啊。还须要以净土法门的利益劝父母,让他们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如果能信受奉行,临命终时,一定能得往生西方净土。一旦得往生,直接就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高高登上莲池海会,亲受阿弥陀佛的教导,直到成佛而后已。世间的孝,怎么能与这样的好事相比呢?再如果能以这种好事普遍告诉同事好友,让他们各自的父母,都得往生。那劝化的功劳归自己,而亲人与自己的莲花品位,更应当增高位次了。《诗》书说:“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孝子不断,永远有福)”想要孝敬自己亲人的,应当深思而努力去做啊。(增广文钞卷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书摘一百六十
佛教是以孝为本的,大乘经典多有阐发说明。其中最明显详悉的,有《大方便佛报恩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梵网经》。孝这一个字,小范围是对自己的亲人;大范围来说,凡是在理上在心上,能不违背,都叫做孝。否则,都是不孝。学佛人必须大的范围小的范围兼修,才可以叫做尽孝。众生入佛道,都要看过去的因如何。那不但痴傻的人难以教化,就是大聪明,大学问的人,可能更不如痴傻的人,还能少种一点善根,不生毁谤。我们只要随缘分随能力而进行劝导。如果想人人都遵循佛的教化,绝没有这种好因缘,只可以随缘尽心而已。戒为一切善法的根本,应当看《在家律要》。但是律文繁多,或者难以详读详记。只要在心中常常存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心,凡是起心动念,不许萌生一念的不善,这样所有的戒都可以圆满修持了。(文钞续编·复峄县宋慧湛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书摘一百六十一
你上有老母,下有眷属,应当主要用勤心去照顾店铺。你所说的修持,要根据人的情况,如果没有空闲,那只可以一心念佛,稍微看看净土典章就可以了,并不须要远往什么地方,去打算静修啊。你家有店铺,店主人不在家,伙计就可能作不法的事(赌博及外宿等),或者招致小人乘机偷窃。你可不要心高好胜,想作大通家居士,只要一心念佛,并且晚上在家,劝你母亲与眷属共同念佛就好。你知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怎么不想想我母亲已经老了,敢不多想办法劝诱,让她同我念佛,并且所有眷属都劝他们念佛呢?一来可以取悦亲人的心;二来一个人念,还没有生信心的人,便觉得没有兴趣,很多人念,就才觉得有兴致。有空闲将《净业指南》,以及我的《文钞》中适合初学的内容,详细为你母亲及各位眷属解说。倘若能生起信心而往生西方净土,那这个孝怎么样呢?请不要再往某寺跑,就在店中家中,随分随力修持,那对自己有益无损。还可以让亲人与眷属们及伙计们,时常受到熏染,渐渐种下善根啊。如果不依我说的,那么世间出世间,都犯忤逆罪了,恐怕时间长了还有意外的忧虑。你应当知道好歹,千万不要放任自己而不改啊。(文钞三编·复蔡契诚居士书四)
书摘一百六十二
念佛的人遇有伤风感冒等小病,不妨去求医药。遇到怨业病,只可以至心念佛及观世音菩萨。如果十分至诚,没有不业障消除病症痊愈的。鬼祟属于邪物,能够至心念佛,以佛的感应,都应当躲避到远方去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念菩萨的人,满世界恶鬼,都不敢以恶眼正视,何况再敢加害?你没读过吗?(文钞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10:41 , Processed in 0.151820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