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自性化现

[大德开示] 劝发菩提心文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忏悔业障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
“云何忏悔业障”:忏是忏其前愆,悔就悔其后过;以前所造的和以后未造的,这都要忏悔。忏悔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经言”:在戒律的经上说。“犯一吉罗”:吉罗就是突吉罗,叫轻垢罪,就是很轻微的一点染污法。犯这个罪,要在地狱里头五百年,才能了这个罪。五百岁,就好像四天王的寿命。“吉罗小罪。尚获此报”:这个突吉罗本来就是个轻垢罪,是很轻微的一个罪,尚且也得到这种的果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况且大的罪呢?犯僧残罪,或者是十重罪,这都叫僧残罪。犯重的罪,他更不知道要受多少果报了。
“今我等”:现在我们这个出家人。“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天所用的东西,或者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行住坐卧四大威仪,常常违背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或者吃一餐饭,或者喝一口水,都不合乎戒律的。“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在一天所犯的,就有无量无边那么多,况且这一生所犯的罪更多了。“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那么很长远一个时间,所造出来的罪业呢?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且以五戒言之”:就用五戒来说。“十人九犯。少露多藏”:十个人里头就有九个人,受了五戒又犯五戒。少露,就是犯了戒,他也不发露忏悔;多藏,就是覆藏在心里,以为人家还不知道,他就没有犯戒。“五戒名为优婆塞戒”:这个五戒是在家人优婆塞、优婆夷所受的戒;近事男、近事女所受的戒。“尚不具足”:尚且不能修行。这个犯,也包括出家人;出家人在这五戒里也常常犯,不圆满。这不具足就是不圆满。“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况且沙弥所受的十戒,比丘所受的二百五十条戒,菩萨所受的十重四十八轻等等的戒呢?“又不必言矣”:又不必说了,一定犯的很多的。
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问其实。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岂不可愧哉。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
“问其名”:这个出家人,你若问他,“叫什么名字呢?”“则曰我比丘也”:他就说:“我是一个比丘。”这比丘有三个意思,就是乞士、布魔、破恶。乞士,就是上乞法于诸佛,下乞食于众生;布魔,等你受比丘戒的时候,那个教授羯磨问你:“汝是丈夫否?”你答说:“是丈夫。”在这个时候,天上的天魔魔宫都震动,魔王就恐惧了,就害怕了。魔王就想:
“唉呀!现在释迦牟尼佛的眷属又多了,增加了,而我那个魔的眷属又减少了。”所以他就恐怖了,这叫布魔;破恶,就破你这个烦恼恶,破贪瞋痴这个恶,所以这有三个意思。“问其实”:你若真真实实问他。“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那么他甚至于连一个在家人都不如,连个优婆塞、优婆夷都不如。
这是有这一类的出家人,但是有的出家人也真是戒行清高,作人天的师表,所以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你不能说:“喔!所有的出家人都连在家人都不如了。”不可以这样说的。“岂不可愧哉”:那么身为一个出家人,连在家人都不如,这应该生大惭愧了。
“当知佛戒不受则已”:你应该知道,“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是名真佛子。”你既然受佛戒,就要守佛戒。所以说“则不可毁犯”:你不可以犯戒。“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为什么不可以犯戒呢?你不犯戒,那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了;你犯了,将来就一定会堕落的。
“若非自愍愍他”:自己怜悯自己,也怜悯他人。“自伤伤他”:你自己悲伤,也悲伤他人。所以你这个时候,要“身口并切”:你身口意都要专一并切。“声泪俱下”:在你忏悔的时候,自己要声泪俱下在佛前来忏悔。“普与众生。求哀忏悔”:愿意和所有的众生,在佛前来求哀忏悔。“则千生万劫”:从无量劫以来,“恶报难逃”。你如果不忏悔,你就要受恶报。这个恶报不容易逃避的,一定要受这个恶报的。除非你真正忏悔,这个恶报才能避免了。“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第八种的因缘。
求生净土
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
“云何求生净土”:云何,就是怎么样。怎么样才能求生净土呢?“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说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虽然这可以修行,但是能往前有进步,能一天比一天增长道业,是很不容易的。“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彼土就是极乐世界。一生到极乐世界那儿,就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了。“易故一生可致”:因为容易,所以一生就容易致。致,就是到那儿,就是成就了。“难故累劫未成”:因为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不容易,障缘很多,所以就是累劫也不容易成就。累劫就是很长的一个时间。
“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因为这个,所以过去这一些个圣人和贤人,都是要求生净土的。人人,就是过去历代祖师,所有这些个圣贤。“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佛所说的所有的经典,和祖师所造的论,每一部经和每一部论,每一部律都是指归,最终的目的都是叫你求生净土。“末世修行。无越于此”:在我们现在这个末法时代修行,没有再能超过这个净土法门。这是最方便,最容易,最直截,最了当的一个法门了。
“然经称少善不生”:在《弥陀经》上说,“不能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必须要多善根,多福德才可以的。“多福乃致”:你要修多一点的福报,才可以到那个地方。“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你要是说广种福德,你怎么样种福德呢?你就是念佛,就是广种福德了,就是增长你的福德了。“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什么叫多善呢?多善,你就要发广大的菩提心。“是以暂持圣号”:因为这个,所以你就暂时间受持这个阿弥陀佛的名号。“胜于布施百年”:超过你以这个七宝布施一百年那么长的时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尘劫”:你要是一发大心,就能超过你修行多生累劫那么远的时间。
好像这个高峰妙禅师在西天目倒挂莲花那个地方修行。修行啊,他有个睡魔;他一想要打坐,这个睡魔就来叫他睡觉,就昏沉;昏沉,所以他就跑到那个倒挂莲花那个地方去打坐。那个地方好像一个莲花倒挂着似的,他在那个上面坐着。如果一睡觉就会跌到下面万丈的悬崖,粉身碎骨。他自己一想:“你要怕死就再也不敢睡了,不然的时候,你总睡觉。”自己对治自己这个睡魔。谁不知到那个地方,这个睡魔还跟着他,财色名食睡这五欲还跟着他;跟着他,在那儿打打坐就睡着了;睡着就跌下去;跌下去了,就因为他发心发得真了,所以韦驮菩萨就常常护他的法。那么韦驮菩萨看他掉下去了,就在没有掉到下面就把他托住了。他这一掉下的时候当然醒了;醒了但是也往山崖里掉,也没有辨法了,于是乎这又有人把他托住了。
他说:“你们谁救我的这个命呀?”这个护法韦驮就说:“我是护法韦驮。”这个高峰妙禅师又坐在这个地方,自己打妄想了,就生了骄傲心了,说:“哎呀!这个世界上像我这个样修行的,大约没有了。”于是乎就问这个韦驮说:“哎!护法韦驮,世界上像我这样的修行人有多少个?韦驮说:“像你这样的修行人哪,有牛马那么多!你真是不知惭愧!你生这种的傲慢的心。你贡高我慢,我八万大劫也不护你的法了!”
这一说,这高峰妙禅师就生大惭愧,“哎呀!我真是该死啰!这个韦驮菩萨八万大劫不护我的法,我怎么样能修成道呢?”就哭起来了,说:“我太过骄傲了。我贡高我慢。怎么这样子呢?韦驮菩萨救我就救我了,你为什么要生出这种自满的心呢?为什么生出这种骄傲的心呢?”自己对自己就生大惭愧;生大惭愧,然后忽然间又明白了,说:“哎!我哭什么呢?还要修行呀!韦驮菩萨护我的法,我就修行;不护我的法,我就不修行了吗?以前我不知道他护我的法,我不一样修行吗?”于是乎不要依赖韦驮菩萨了,还自己要打起精神来,拿出志气来,拿出金刚不坏的志愿,还要修行。于是乎又在那儿坐下来了;坐下就用功,在那儿打坐。一打坐,这个睡魔又来了,又昏沉了,又睡了,又跌下去了;又跌下去了,说:“哎呀!我这回可完了。我怎么办呢?这回韦驮菩萨又不护持我。”
正在这个时候又有人把他托住;托住又送到上面来,他说:“谁护法啊?”“护法韦驮。”他说:“哎!老韦,你真是……你怎么对我这么没有信用?你说八万大劫都不护我的法了,为什么你现在又把我救住?”他又来他的脾气了,就问韦驮。韦驮菩萨说:“哎!因为你一念的惭愧的心,超过这八万大劫的时间了,所以我现在又来护你。你以后乖乖的好好修行好了,再也不要睡那么多觉了。”那么这样子,这个高峰妙禅师就在那儿真乖乖的,好好听韦驮菩萨的话,在那儿修行;修行以后豁然开悟,得大智慧,得大神通,得大自在。所以这个惭愧,是很要紧的。这一念的惭愧,就超过这个无量劫。
“盖念佛本期作佛”:盖,就是大概。那么总起来说,总而言之你要是念佛,本期作佛。为什么要念佛呢?念佛就是想成佛;若不想成佛,不需要念佛。所以“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你若不发一个广大心,不发菩提心,你念佛做什么呢?不需要念了。“发心原为修行”:为什么要发心?就为的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你若不求生净土,你虽然发广大心,可是也容易退失菩提心。
“是则下菩提种”:下菩提种,就是发广大心。“耕以念佛之犁”:念佛,就好像一个犁耙在那儿耕田似的。“道果自然增长”:你一念佛,西方极乐世界那儿莲花就生出来了。“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乘着阿弥陀佛这个大愿船,到净土那个大海里头去。“西方决定往生”:你这样子乘大愿船,你持佛名号,就一定能生到极乐世界去,生到净土去。“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第九种的因缘。
所以你们各位,对念佛法门,切记切记要特别地去修行去,不要懒惰。有一刻的时间,就念一刻的佛。也就是说我们有一口气就是念佛;这个气断了,我们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令正法久住
云何令正法久住。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我为佛子。不能报恩。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
“云何令正法久住”:云何,就是怎么说呢?怎么说才能令正法久住,令法不灭亡呢?你想要正法久住是很容易的,就是你要实实在在,一门深入你所修的法门,不图名,不贪利;不图虚名好假好,不要贪图人家供养。人家供养,就接受,不勉强影响叫人供养。正法,就是出家人每一个人都能持银钱戒,这是正法住世;每一个人都要能坐单,这也是正法住世;每一个人都能日中一食,这也是正法住世;每一个出家人都常常搭着衣,这也是正法住世;每一个出家人都精严戒律,这也是正法住世。正法,就是要你心里时时刻刻都依照佛所说的学习,躬行实践,这也是正法住世。所以,你们看一看万佛城的人:万佛城的出家人都没有什么贪心的,都不贪名,都不求利,在这儿默默地耕耘来修行,来这么严持戒律,肃恭斋法,都是发大菩提心的。
“谓”:谓,就是所说的。“我世尊”:这就是所说的释迦牟尼佛。世尊就是佛另外的一个名字。“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从无量劫到现在以来,佛为什么要修行成佛呢?就因为他要修行成佛了,好来把我们所有的人都救得离苦得乐,令我们所有的人都了生脱死,不在轮回里再受轮转了。所以佛才“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
三祇,就是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是梵语,翻译过中文就叫“无量数”。这个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三个大的无量数。无量数是十六个大数目之一。那么三个大的无量数,你想一想究竟有多长时间了?很长很长的。在这三个大的无量数里边,释迦牟尼佛为的教化众生,为的修成佛,为的发菩提心,尽舍生命的地方,他舍生,又受生;舍生受生,每一粒微尘都是佛舍生命的地方。好像舍身喂虎:佛看见老虎那么毒,要饿死了,他把自己的生命都不要了,去给这个老虎吃了,令它活着。那么这种伟大的牺牲,没有人能比得了的。
我们人都是贪生怕死,没有一个把自己的生命牺牲了,而成就旁人,令旁人活命的:没有这样的。那么佛生生世世在这三大阿僧祇劫,三个无量数这么长的时间里头,都是以生命来布施给我们众生,所以我们众生应该报佛恩的。好像我们现在这些人,我们当初或者都是吃过佛的肉,喝过佛的血的,所以我们现在信佛,这是应该好好报佛恩的。那么佛为了令我们活命,他自己牺牲自己的生命,因为这个,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佛的。
修菩提道,“难行能行”:怎么叫难行能行?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做。好像舍头目脑髓:自己的头也可以布施给人家,自己的眼睛也可以布施给人家;不是说死了布施给人家,活着就布施。你需要眼睛,他就布施给你眼睛;脑,你有病,需要人家的脑来治病,他就把自己生命不要了,把他这个脑来布施给你,救度你;髓,把自己的骨髓也布施给旁人。就是头目脑髓、国城妻子:国,他的国家自己不要了,让给旁人;城,自己的城池,自己的财产,让给旁人了,不要了;妻,人最不容易舍的,自己的太太,他也可以舍,也可以送给人;子,儿子也可以送给人。所以内的财--头目脑髓,他能布施给人;外的财--国城妻子,他都能布施给人。你有人需要吗?他都给你。因为这样子,所以他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比的,没有任何人能像佛这样牺牲的,所以修菩提道,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人家忍不了的事情,他都能忍。
“因圆果满。遂致成佛”:他种因种得圆满了,所以他得到果报,也就圆满了,也就成就了,于是乎就成佛了。“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那么既然成佛了之后,他所应该教化的众生都教化完了,所以他就入涅槃了。
什么叫涅槃呢?涅者就不生;槃者就不死。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了,没有生死了,把生死了了,就入这个不生不灭的这种境界,得到常乐我净这个涅槃四德。他因为所作已办,所度已尽,要入涅槃了。但是,当时假如有人请求他不入涅槃,或者佛到现在都没有入涅槃的;就因为当时这些个弟子,好像前几天讲那位尊者,他说要有十八个人昼夜六时来修〈法华忏〉,那么他就不入灭。但是没有人发心,没有这么十八个人来要修〈法华忏〉,所以他端坐而化,入涅槃了。佛当时若有人请求他不入涅槃,或者到现在我们众生还可以见佛。不过这是不一定的,你不要一定相信这个说法。
“正法像法”:佛正法住世五百年,像法住世五百年。像法的时候就是人造佛像,造庙宇,就都看到这个相上;正法就是佛住世的时候,这是正法的时候。那么现在是末法。末法有的说一千年,有的又说一万年,不管它多少了,因为正法像法都灭了,我们现在末法时代。可是末法时代,是说的没有修行人就是末法时代;你要能发菩提心,发大心修行令正法住世,这个末法也会变成正法。所以,我的愿力,我到什么地方一定要有正法,我不许可有末法。这是我的愿力,所以我到什么地方都弘扬佛法,尽我的能力;我能做多少我就做多少,尽量的去做佛法的事情。
那么,佛在世的时候是正法时代,人就修行,人人都有禅定,人人都会开悟的。那时候一修行,就证果了;证果就了生死了:这是正法。像法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形像了,人就不真修行了。正法时代是禅定坚固,人人往那儿一坐,就入定了。等像法呢?就只是有个皮毛了,就是寺庙坚固,人人都欢喜造庙,人人欢喜造佛像,所以这叫像法时代。正法一千年,像法也是一千年,现在是末法时代了。末法,就是法已经到枝末上了,到树梢上了,所以微乎其微了。正法就是树根的那个时候;像法就是树梃子那个时候;那么末法就到末梢上了。末法有多少时间呢?末法时期是一万年,所以我们现在还有八千多年,这都是末法时代。
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所以现在仅存是末法了。这个末法也都要没有了。什么叫末法呢?就是法到末稍上了,到枝叶上了,不是根本了。那么仅存末法,“有教无人”:末法,虽然有佛教存在着,可是没有修行人了;修行人都是和佛教的教义相反了。出家人本来不应该吃肉,喝酒,玩女人,可是他这些个事情也都和在家人一样了,那么这就没有法了。有教,佛教还有名词,可是没有人修行了。这个“有人”,是真修行的人,不是一定说弘法的人。没有真正修行的人,那哪有弘法的人呢?自然就没有了。
这时候怎么样呢?就“邪正不分。”邪正不分就是好像卢胜彦那一些个好行险侥幸的。那一些个出家人,不做出家人的事情,这都是邪正不分,他分不开的。好像外道,他也认为,喔!这也是拜观音嘛!也是拜关帝嘛!又是拜什么拜什么,这么样子他不知道哪个是邪的?哪个是正的了?这个时候因为是末法了,你真的,他就说你是假的;你假的,他又说你是真的。你正的,他又说你是邪的;邪的,他又说你是正的。所以也不知哪个对,也不知哪个不对。那么这怎么办呢?这就你们要有择法眼。
什么是正的呢?正的是不贪名,不贪利;不贪图名闻利养,没有贪心,也没有自利心。你们在这个上就看得出,但是这也都很不容易的,因为末法的人都是邪知邪见。你对的,他就说你不对;你不对,他又说是不错的。鱼目混珠,这个末法时代。什么叫末法?末法就是人有正法,他也不认识了。正法现前,他也不知道这个是正法。你要骗一骗他,他高兴得不得了;你给他说真实法,他甚至于,好像你不懂现在的时代:“你真是太古老了!”你叫他不要像一般的俗人那么样子,他也不相信,这就邪正不分。
“是非莫辨”:什么叫对,他也不知道;什么叫不对,他也不知道。你说多可怜!是非他也莫辨,“竞事人我”:就是和人竞争他有本事。总在那儿争强论胜,竞争人我是非,竞争造庙啊!他那个庙有七十二尺高,我造七十三尺;他那个庙有七十三尺,我造七十四尺:总比他要高一点。他就不比一比,那个人修行是很高的,我要修行比他更高。修行他不比赛,他用造庙来比赛。你说可怜不可怜?这个浪费施主钱和米,领着大家堕地狱去,这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竞赛造庙,这有什么意思?造了庙;造了庙也没有人在那儿管着,就空着。你说这多可怜的!这个就是末法,就是这个现象。
他也破坏僧团。什么叫破坏僧团呢?那个居士供养三宝,切记千万不要生出一种贪心来。这个贪心的居士,你护持你一个师父,我护持我一个师父,令出家人不在一起住,都分散开了。你也霸一个出家人,我也抢一个出家人去供养,互相这么竞争,单独的供养一个人;单独供养一个人,你说把这个人就弄得迷迷糊糊的,一天也不修行了。住在小精舍里头,一天哪,到晚都不知道干什么?无所事事。你说,这你供养他有什么功德?我说是真话。
这个出家人,大众应该集中到一个大道场里头,住在大丛林里头,那么互相用功办道,互相能警惕。你不用功了嘛,我警惕一下你;我不用功了嘛,你警惕一下我。单单在一个小精舍里头,在那个地方,愿意懒惰也没有人管,愿意吃好东西也没有人管,愿意吃一点肉也可以,愿意喝一点酒也没有问题。你看看!这都是居士抢着出家人供养。你供养一个,我供养一个,以为这就有了功德了。想不到就是你供养那个人,就一天到晚往地狱里跑。你说这你供养,就有了功德了?无形中就造了罪业了。我讲话,我是尽讲人不愿意听的话。
你们各位要知道,你供养三宝,要护持那个大道场,要护持那个真正修行的地方;不要你想一个出家人,我想一个出家人。我说这个话,出家人一定很讨厌我。因为什么?他不自在了嘛!他睡觉,在丛林里头也不能随便睡觉,也不能随便乱吃东西;你开斋破戒,这都是不可以的。你一个人为所欲为,也有旁人看看你。当然也有好的啰,有那有立得住的,一个人他一天也是精进用功,但是很少很少的。
各位要知道,什么叫末法?这就是末法。这个居士为什么他要单独供养一个出家人呢?他以为这个出家人我供养,这我就有了功德了,想不到这是破和合僧。那个僧要和合众,要大家住在一起。你一个人,那叫什么和合众?和谁合去?和一些个在家人合去,那变成在家人了。
你们各位,我说这个话,这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啊!我讲这个话,我是苦口婆心。你们要认为对,你们就去做去;认为不对,你们愿意往那个堕落那个路上走,那我也不管。因为什么呢?你以为我供养一个法师,这是我私家的法师;我私家的!这个供养者,完全弄错了!那个法师,不应该是私家的,应该是公家的;也不应该一个人住一个小精舍,应该大家住在一起的。
所以我们金山寺、万佛城,都是常常都住很多人,大家能互相看看。你有不对的事情,我说一说;我有不对的事情,你说一说。这互相见证,互相劝善悔过,不是互相竞争人我。竞争人我,我这个道场,你要到我这儿来拜佛,你到旁的道场去拜佛,那你就是要死了。你看看!一个出家人,那个瞋恨心这么大!你到旁的地方拜佛,你就要死了。你说这什么意思?什么道理?在哪一部佛经上有这样的说法,说你只可以在我这儿拜佛,你到旁的道场去拜佛,你就要堕地狱的。这是什么经上说的?我也找不着。所以这叫竞争人我,就是这个贪图供养。他为什么要说自己好?就是因为贪图供养。“尽逐利名”:他尽求名求利,都是在那儿搞名搞利,不是着到名上,就是着到利上。
“举目滔滔。天下皆是”:天下都是这样子。你把眼睛睁开望一望,到处都是这样子。这些个人都是在那儿搞名搞利的。滔滔,都是这样子,就像汪洋大海那么滔滔无尽的。所以有人要跟着我出家,你再搞名搞利,绝对不行的,一定不要同流合污。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末法时候,一定要作一个真的。
“不知佛是何人”:不知道究竟佛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佛是谁?谁是佛?不知道,就知道贪图供养。“法是何义”:这个法,是要人断恶生善的,要人改过自新的,要人明白的;可是他不懂,他越学越糊涂,越学越不明白。究竟佛所说的法,是什么义理?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僧是何名”:究竟僧是什么?这佛法僧是三宝,他不了解。什么叫僧呢?僧,不是一个人叫僧;四个人以上才叫僧呢!要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住,这才叫僧。那么一般人说一个人也叫僧,那是错误的。僧,就是和合大家在一起,就是六合同住,叫和合众僧。大家都和合,没有争,在一起住大家都互相尊重。你尊重我,我尊重你,谁也不能争第一,谁也不要争第二,都是要互相劝勉修道修德。僧,是和合众,单单一个人谈不到僧。那就是only one person;一定要四个人以上才叫僧,这个僧人的名义。你问他,不知道僧是何名,“衰残至此。”佛法衰残到这个程度,什么都不知道了,连一个佛法僧都不懂了。佛法这根本的三宝,也不知道是什么了。这个居士还更要做四宝。
你们知道吗?有居士要做四宝:“你应该供养供养我四宝。”所以三宝还不够,现在又出来一个四宝。这是什么?这就是末法的现象。居士怎么可以做四宝呢?有的这个居士,就要受三宝的供养;要受三宝的供养,你看看!这是末法到极点了,搞来搞去会搞出五宝、六宝、七宝、八宝。“殆不忍言”:就是不忍再说下去了。我真是说不出来的,没有法子说了。这个末法,真是不忍再说是什么样子了。“每一思及。不觉泪下”:每每,每一次我一想到这个道理,就泪下如雨,泪如涌泉了。这省庵大师说,我每一次想到这个地方,就哭起来了。
省庵大师和我差不多,也是只会哭,没有旁的本事。我不要哭了,你们放心好了。“我为佛子。不能报恩”:我自己做一个出家人,做一个佛的弟子,我不能报佛恩。“内无益于己”:内,往内里头来说,我没有好好修行,对自己的身心性命也无所益处。“外无益于人”:外,对外我也没有利益其他的人。“生无益于时”:我活着的时候,对社会,对国家也没有利益。“死无益于后”:我死了,对于这后世的人类,也一点益处都没有。“天虽高。不能覆我”:天虽然那么高,也不能遮盖我的罪业。“地虽厚。不能载我”:地虽然厚,但是我这个罪业,比那个镭射还厉害,逢硬必穿。我这个罪业,把那个地壳都会穿透了。那个业力罪,就那么样重的。我都不容于天地之间了,也没有资格与天地为参了。“极重罪人。非我而谁”:最重最重这个罪,罪大恶极,恶首罪魁,若除了我,还有谁呢?我这是个极重的罪人,我这个罪业真是顶天立地了。
这省庵大师叫我们出家人都这么回光返照,都要这么忏悔。非我而谁?不是他,就是我们啊!所以,我们出家人切记不要妒忌障碍,障碍其他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此则区区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
“由是痛不可忍”:说到这个地方,我痛得简直忍不住了,难忍能忍也忍不住了。“计无所出”:我也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逃得出这个罪业的渊薮。“顿忘鄙陋”:所以我即刻就忘了我自己这么卑鄙,这么样丑陋;我都忘了,于是乎就“忽发大心”:就发大菩提心了。不行!我不能这么样子做一个罪大恶极的人,我要发大菩提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虽然我发大菩提心,不能把末法这种气数完全挽救回来。“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我一定要发愿在来世我护持正法。
我告诉你们,我为什么要住持正法呢?也就因为生生世世,我愿意发护持正法这个愿,我要一定行持正法。这是我从无量劫以来就发这个愿,所以我到什么地方,我一定要扎正了来做,我一定要住持正法的。怎么样地困苦艰难,就谁骂我,谁毁谤我,我都是要住持正法的;不论谁妒忌我,障碍我,怎么样子我都要住持正法。这个志愿,绝对我不把它放松了!
“是故偕诸善友”:因为这个,我就同着我很多善的朋友,“同到道场”:同到这个万佛城来。知道吗?“述为忏摩”:我们大家就是到这个地方来修大悲忏法。你们各位知道吗?到万佛城就是道场;这个道场就是万佛城。
万佛城就是你们每一个人的道场,你们切记不要放弃你们自己这个大道场。这个大道场因为什么是你们的呢?我一个人也用不了这么大的地方,所以这是全世界所有佛教徒的,不是单单我的,不过我在这儿给你们大家看门口。你们都很忙的,都想要去做皇帝,或者做总统,到每一个角落去活动你们自己的工作,或者要做boss(老板),或者要做总经理,或者要在家里作boss。你们各有各人的职务,只有我这一个失业的人,没有什么职业,在这儿给你们做个工人,看看门口。所以等你们若作了皇帝,作了总统,那时候你们更要发大心来护持万佛城。说:“喔!师父,你尽和人讲笑话。”你怎么知道将来你不做总统?你怎么知道将来来生;你若作皇帝呢?你来生作皇帝,发愿说:“我作皇帝的时候,一定要拥护万佛城。我把我的金銮殿修到这个万佛城;佛殿那儿变成金銮殿,用金子造的。”你看!这都不知道的,在未可料之中啊!所以我这个皇帝的徒弟,现在他不愿意回到皇宫里去了。我今天问他三宫六院怎么办?他说:“那不管了,叫她们到万佛城来。”那么叫她们到万佛城来,那就变成是一个修道的地方了。所以这是很重要的。
卍           卍          卍
“建兹法会”:所以我们明年--阳历多少号我不知道--从旧历七月二十一号晚间我们要洒净,二十二号正式打地藏七,念地藏菩萨,或者念“唵嘛呢叭弥吽”。我们以前试过打一个“唵嘛呢叭弥吽”的七,昼夜六时,三班换着。一班念八个钟头,换那一班;那一班又念八个钟头,又换那一班。那么轮流换着,我们七天这个声音总是不断地来念。所以打完了这个七,我看他们美国这些个小孩子都很好玩的,很有诚心的,我就写了一首〈宇宙白〉的词纪念那个法会。那么明年我们大家研究,你们愿意念“唵嘛呢叭弥吽”也可以,你愿意念“地藏王菩萨”也可以,我们以七天,昼夜六时来念佛。他们上次,不知道是每一班八个钟头啊,是十二个钟头,我也不管,他们自己念,我也不参加。你们不要以为在这儿,每一个佛事我就要参加。好像有人说:“啊!我们打坐也没看师父你来呀?”我天天在这儿,你也看不见的。那又怪谁呢?你没有眼睛,你怎么看得见我?我来了,你也不知道。因为我走路也没有声音,我在你身边过去,你也不知道的;不是讲神话,的确的!他以为没有见着我;没有见到我,你到这儿来,那么你见到谁了?
那么二十二号开始打地藏七,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七圆满了,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几天都是有普佛,还是有念佛。我们这个是大约十天的法会,有十天、十一天的样子。你们谁若欢喜来,自己来也好,是有个团体来也好,不过来的时候,你一定要首先通知我们,我们好准备地方,安排给你们到这儿来用功办道:这是要紧的。不要突然间来;突然间来,那令我们没有时间来安排。等打上七的时候,那我们更是也不能去接人,也不能去送人了。所以我们万佛城里边,以后无论谁来,我们也不接,也不送,都当你自己到这儿来。我们若接你,送你,变成我们这儿用功修道的人,都浪费很多时间,这你也没有功德了。所以我为了成就你们的功德,我们彼此大家要相安无事,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的。所以这一点,希望你们各位特别特别注意。
最要紧的,就是有抽烟的人到这儿来,也要把他身体检查了,把他的香烟哪,什么都给掉到那个飞机上,不要带到万佛城来;带到万佛城来,你就不抽,那股烟味把万佛城都给熏得一股烟味的,很受不了的。我们真受不了烟味,我有的时候又好像讲笑话似的,万佛城的人都好像那个蛇似的,最怕烟。又像那个虫子似的;那虫子,你若一有烟哪,它就跑了。所以我们这儿都是一些个小虫子、小蚂蚁、小蚊虫、小苍蝇,在这个地方轰轰轰,那么你们各位来了,到这儿切记不要欺负我们这些个小虫子。
在这个时候要发四十八愿,“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每一个愿都是要度众生。“期百千劫之深心”:我们用百千劫那么长的时间那个深心。“心心作佛”:我们的心要干什么呢?就是要成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从今天开始,尽未来际劫。“毕此一形。誓归安养”:就这一生要生到极乐世界去。就是我这个寿命终了,一定要生到极乐世界去。安养就是极乐世界。
“既登九品。回入娑婆”:既然登到九品,花开见佛了。那么成佛之后,再到这个娑婆世界。“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我好使令这个佛,好像太阳那个光似的,再重向光辉,法门再能阐扬开。“僧海澄清于此界”:僧海也都澄清了,都干净了,没有那一些个不修行的人了。“人民被化于东方”:人民都受佛的教化了,所有的人民被化于东方。那么“劫运为之更延”:就是佛的正法为之更延,就是那个短的劫运把它时间延长了;延长了,不是说那个劫运延长了,是正法延长了,那个劫运就没有了。“正法得以久住”:这个样子,你人人若修行用功办道,人人若没有自私心,没有求名求利的心,没有贪心,没有这些个欲念,这个就是正法久住。“此则区区真实苦心”:省庵大师说,这是我这个区区啊,很微小的,很少很少的这一种的苦心。他是因为自谦了,说区区,就是很微细的,很少的,没有什么力量,很微弱的这种真实的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第十种的大事因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流通分
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趋向有门。开发有地。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夏。六根无恙。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令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在前边把这十种的因缘--报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忏悔业障、求生净土、令正法久住等等这十缘,你都知道了,都明白了。这个八法--邪正、真、伪、大、小、遍、圆,这八法也周知了。“则趋向有门”:那你自己怎么样去修行,你知道门径了,你知道门路了。“开发有地”:你想要怎么样开发你的菩提心,也有地了。“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夏”:你现在既然有种种的因缘,得到人身了,又住在中国的华夏之邦。“六根无恙。四大轻安”:眼耳鼻舌身意,你六根都没有什么毛病,都具足。四大--地水火风,也都没有不调,没有什么病痛。“具有信心。幸无魔障”:你又具足了有一种信心,也没有什么魔障来障着你。“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况且而今我们大家在一起得到出家了,又受了具足戒了。“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遇着万佛城这个大道场,又有人给你讲经说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我们万佛城也有佛的舍利。又拜〈大悲忏〉,这种种的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又遇到很多好的朋友,又具足特别的这种殊胜的因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你若不在今天发大菩提心,你还等待哪一天呢?
“惟愿大众”:这省庵大师说,惟愿大众你们哪!“愍我愚诚。怜我苦志”:你们怜愍我这种愚痴的诚心。你们同情我,可怜我这种很苦的志愿。“同立此愿。同发是心”:同发这四十八大愿,也发这种愿心。“未发者今发”:若没有发这种四十八愿的愿心的,现在就要发了。“已发者增长”:已经发这四十八愿,就要这四十八愿一天比一天长大。“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已经一天比一天增长了,现在还要它接接连连相续不断地发这种心。
“勿畏难而退怯”:你不要怕难而向后退怯了,怕了。“勿视易而轻浮”:你也不要看这种事情是很容易的,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你也不要想要快,发心不久长;必须要发长远心,不要幸致,不要侥幸说我投机取巧,就修成佛了;没有投机取巧可以修成佛的。所以各位,在这个地方,我想起以前我教四十二手眼,有的人就修了几年,觉得也没有什么成就,就不修了;那不修,这就叫退怯了,也不久长了。“勿懈怠而无勇猛”:你不要懒惰,一点勇猛心也没有。“勿委靡而不振起”:你不要委靡不振,总拖泥带水的样子,当断不断,一点振作也没有;要振起、奋起。“勿因循而更期待”:你也不要因循了事,茍且塞责。因循就是慢慢的,等一等,不勇猛精进。期待就是等待着,说:“我现在先不要修行,等一等,我一切都安排好了,我再修行了。”修道不能等的。“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你不要因为自己愚痴,而一向无心,也不发菩提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你不要认为自己的根基浅薄,对佛道遥远难成,我没有份成佛的。不要有这种的心。
这有一个譬喻。“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就好像种树似的。这个树刚种,它这根很浅的,可是你种久了,它这个树根一天比一天就扎到地里去了,就深了。“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又譬如磨刀;这个刀很钝的,你要是把它磨得时间久了,它也变成一个利刃了。“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你不能因为树根子浅,你就不种了,就任这个树自己枯槁了,乾了。不种它,它就死了。“因钝弗磨。置之无用”:你因为刀钝,就不用磨石把它磨一磨;你把它放到一边,说这个刀很钝的,就不用了。
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往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又须以佛法为鞭策。善友为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矣。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又若”:就是说假设。若“以修行为苦事”:你修行觉得,这是一件苦事,受不了!吃一餐也很困难的,不吃肉也觉得还很馋的。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这岂不是很不自由的一个事情吗?“则不知”:你可不知道啊,“懈怠尤苦”。你以为修行是苦;你要是不修行,懒惰懈怠,那比修行更苦。
修行它是苦的一时,你就永远得到快乐。可是你不修行呢,你是永远在苦海里头。就是一时你觉得,喔!享受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东西;那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你若造罪业永远都是苦的。“修行则勤劳暂时”:就是那一时间觉得不享受。“安乐永劫”:你若把这个修行修成了,永远都是在极乐世界里住着,不会受苦了。“懈怠则偷安一世”:你懈怠,就是躲懒偷安,在一世你觉得很享福,很享受的。“受苦多生”:你将来永远永远,或者堕地狱,或者转饿鬼,或者做畜生,很难受的。
“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以净土法门就做为我们出离苦海的一个舟航,你就不必忧愁再受苦了。退转就是受苦了。“又得无生为忍力”:你得到无生法忍。这无生法忍,是没有觉得什么痛苦可忍的,也没有什么快乐可求的;既无苦可忍,又无乐可求。这无生法忍,也不见苦也不见乐,也不见生也不见灭。“则何虑艰难”:你怕什么艰难呢?不要怕艰难。
“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心于往劫”:你应该知道,堕地狱那个罪人,他们因为在往昔也都发过菩提心,所以虽然堕地狱,又很快离开地狱,就离苦得乐了。那么“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那么既然是这样子,他们在地狱发菩提心,都能离苦得乐,我们做一个很好的人,又是很好的佛弟子,怎么可以不发一个大愿在今生呢?
“无始昏迷”:从无量劫以来到现在,都是不明白,很昏的。“往者既不可谏”:过去的事情,没有法子再挽回了,已经过去了。“而今觉悟”:现在我明白了。那么既然明白了,“将来犹尚可追”。那么到将来的时候,这还是可以挽救的,可以能有挽回的机会。“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你还是迷昧,也不觉悟,这样才真是可哀怜啊!你在那个迷里头也不知道迷。“茍知而不行。尤为痛惜”:你若知道了应该发愿,你再不发愿,这更加是可怜哪!
“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你若怕地狱这个苦报来的话,你自然就会精进了。“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你若知道无常迅速就会来找你,懈怠也不会起来了。因为无常鬼不知哪一天他就来,说是阎罗王下请帖了,要请你去到阎罗王对面喝酒,或者去谈一谈话。阎罗王也不一定喝酒的,你不要听这个就是对面谈一谈话;是和你来审判的!“又须以佛法为鞭策”:你要用佛法来鞭策你自己,就是常常打自己,常常用佛法来鼓励自己不要那么懒惰。什么叫鞭策呢?就像那个驴在那儿不走,不做工,你拿鞭子,拍!这一鞭子,这叫鞭策,它就走了,就做工了。我们人不要像驴那么样子懒惰。“善友为提携”:你又有同参道友互相来勉励自己,互相帮助,互相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造次,就是很短的时间。很短的时间也不要离开佛法,也要修行,终身依赖着佛法。“则无退失之虞矣”:你若这样子,就不会退失了。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你不要说发愿这一念,这很轻微的,不关重要;发很虚妄的愿力,没有什么益处。“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你心若发愿真了,这个事情就实在了。你若发广大的愿,你那个行为也就会往前精进地更深了。“虚空非大。心王为大”:虚空还不算大,我们愿心这个王,是最大。你那个心王才是大的;心王它没有量。“金刚非坚。愿力最坚”:世界上金刚最坚的,可是也不如你这个愿力。你总也不忘你的愿力,那是最坚的。
“大众诚能不弃我语”:省庵大师说,你们大众要很虔诚的,不舍弃我所说的这个话,不把我所说的话忘了。“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那菩提的眷属从此大家都联姻在一起了,都做亲戚了。“莲社宗盟。自今缔好”:这莲社大家在一起同样地发愿,同样地念佛,从现在也就结盟了,大家也都做好朋友了。“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大家一起生到净土,同见阿弥陀佛,我们的慈父。“同化众生。同成正觉”:然后再一起来教化众生,一起成佛。“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安知,就是你怎么知道。你怎么知道将来你能成佛,得到三十二相,和佛的相好庄严是一样的;你修福修慧,有百福庄严,不是从今日发菩提心,立菩提愿开始的呢?你将来成佛,都是从今天开始的。“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愿意和大家互相勉励好好地发愿,不退失菩提心,好好往前去前进,勇猛精进。我们大家都很幸运的,大家都很吉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上人: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知道不知道?我现在问这个问题,你们哑口无言。你们说菩提心像什么似的?没有人知道?(上人对弟子讲:我要问你姊姊了,什么叫菩提心?……翻译成英文给他听。他讲你听得懂吗?)不要等着我叫,你们看,大家来讲,这个发菩提心文;什么叫菩提心?(有人以广东话回答。)不是因缘,什么叫菩提心?
答:The Bodhi mind is having compassion. So if you want become a Buddha, then you first have to bring forth the mind of compassion.(菩提心就是慈悲心;想成佛首先就要发菩提心。)
上人:这是这个方果智说的。你们各位有什么讲法没有?
答:菩提心就是无分别心。
上人:像什么?
答:不像什么。
上人:那你们开始听这个〈劝发菩提心文〉,慧僧老法师没有给你们讲一讲什么叫菩提心?你们都忘了吗?果舟会写文章,这个〈劝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这个文章怎么样写?
答:我想那个菩提心是,那个人一定要得到菩提,是一个责任,一个intent;是一个责任,你一定要做,一定要成佛,我想绝对的。)
上人:成佛干什么?
答:成佛不是干什么,是没有执着,没有我相,像六祖;六祖大师到弘忍大师的地方请法,弘忍大师说:“你为什么到我这儿来?你要什么?”六祖大师说:“我不要什么;我只要成佛,我不要其他的事情。”我想这是菩提的心。
上人:我方才问你们,这个菩提心像个什么?你们说什么也不像,没有分别心就是菩提心。那为什么又叫做菩提心?不叫没有分别心呢?为什么又叫一个菩提心?那可以说〈劝发没有分别心〉。果衡跟温以敬答覆我这个问题。
男众:弟子的看法,我们要把它分为菩提心,那是不得已,而对一些执迷不悟的人而说。如果真正我们站在菩提心这个名称的立场来讲它,它实在是不可以分别。因为如果一起分别呢,那就是妄,那就不是菩提了。菩提也就是觉悟,因为六祖大师讲过一句:“起心即是妄。”我们一起心就是妄了,那我们还执着它什么名称,那根本就不是菩提,我是按着这个看法来讲。
翻译人:恒空法师说,他讲开始如果师父问我们分别心,不分别心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会说是菩提心是根本没有分别的,跟无分别心是差不多一样的。……
上人:萧居士!萧果肇,你说这个什么叫菩提心?
萧居士:……菩提就是觉道;觉道就是大道;大道就是要无求,所谓三藐三菩提。三藐三菩提不过是菩提简称,即是叫我们发大心,发全部的心,这个就是所谓菩提心。就是要我们要广度众生,要度一切的人。这就是发大心,就是要发这个广度众生的心,这个成佛的心,这就是菩提心。
上人:不错!萧居士讲的是有一点道理。这个问菩提心,是讲这个菩提心。问什么叫菩提心?这个不是讲禅宗的,或者是有有无无的,问有以无对;问无以有对;问是以非对;问非以是对:不是那个三十六对。这个菩提心呢,我告诉你们,我有一个很简单、很浅显的看法。
这个你没有发菩提心呢,就像那个面没有发似的;你发菩提心呢,就像放上一点面种子了,那个面就会发起来;发起,它就大了。那么这个,我问你们各位说菩提心像什么?本来它是无形无相的,它只是一个觉道。觉,觉者觉悟也,就是明白,明白这个道了。明白道,不是单明白就可以了,还要修行,要修这个道,修这个觉悟的道。那么这个也说是它无形,也可以用这个有形的来比方一下。用什么呢?就用这个宝塔。
那个宝塔是不论多少层塔,是从地上修起来的。这个地,就是我们人这个心地。以我们心地去造个宝塔,这个宝塔是从地上造起来,它一层比一层高,一层比一层高,一层比一层高。这个菩提心也就是节节高,菩提心就是节节高,越发越高,越发越大。本来是很小来着,最初只是一点点,那么以后它就膨胀发大了,就成佛了。这是我这一个很粗浅的一个看法。我觉得菩提心就像造宝塔似的,你发大菩提心呢,就像造一个大宝塔似的,那个是一样的道理。它越发越高,越发越大。那么这是举出这一个例子,来形容这个菩提心,并不是说菩提心就是宝塔。也可以说你发菩提心,也就是在那儿造宝塔呢,这是我对于这个菩提心的看法。那个就是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6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一切法界国土众生,皆离七难,无有任何疾苦;
愿一切法界国土,皆如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安乐;
愿一切法界国土众生,皆修甚深般若,发大菩提心,住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14:19 , Processed in 0.136755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