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慈然9981

[般若正见] 【东北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1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八】
有人问:一位母亲前天为儿子读书成长辛劳过,昨天为儿子升官发财骄傲过,今天为儿子受贿入狱蒙羞过;如何避免或减少这样的因缘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因果循环,世事难料。由于世人因缘千变万化,人生业习百态多端,求而无子、病苦夭折、忤逆相报、横事磨难等屡见不鲜,都需各自承受。面对各种因缘时,见喜则欢庆愉悦,见苦则感伤忧愁,见悲则痛心疾首,见事又踌躇满志,见名又粉饰弄巧,见利又谋化得失等,表现为欣慰与无奈此起彼伏,福禄与祸难相依而生,有时人人在所难免。虽然诸事无法避免,但是因缘可以变化;如重罪轻罚、大事化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出现趋吉避凶、增福免灾、因祸得福、转换因果的奇迹。

今世为人,对过去世造作不可重来,所成业因不可更换。那么如何转化因缘呢?只有二种方法;一是善行积福;二是露罪忏悔。善行积福,主要有礼佛供养、修塔造庙、诵经弘法等;如为小儿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可使小儿发育健壮、聪明孝顺等;又如成年人读诵《金光明经》,可使家宅平安、不遭横事等;若再读诵《僧伽吒经》,佛法风轮吹坏业习,重新调换因果等。露罪忏悔,主要有忏悔往昔所作业障,赞佛功德利益人天,改过自新禅修福慧;忏悔业障如借贷停息,赞佛功德如增本获利,改过禅修如轻装前行。如此即依法如法,方便易行。

若就所问因缘而言,父母的业习随和合因缘,以基因遗传的方式,冥中注入并形成新的生命体,婴儿出生后体征连相、秉性相随;用老百姓的话说,“做的什么胎”, 素质因缘已在其中。儿童时又受父母的业习熏染,小到各种生活喜好,大到身心品德修养,言传身教则耳闻目睹入脑,品质素养则潜移默化入心;还用老百姓的话说,“长的什么苗”, 人生格调已经形成。从少年至成年后,接受学校及社会教育,虽然可以改变心灵,但是万变不离本质;还用老百姓的话说,“结的什么果”, 生活品味酸甜自尝。至于学校及社会是品德教育好,还是功利教育好,争来论去谁又说的清,还是举个例子,自己去悟吧;现代农民,自己家人食用的蔬菜、瓜果、粮食,都用农家肥;长相一般,生长自然,产量又低;但品味上佳,安全无害。而商品用时,则用化肥、农药、激素,长相好看,生长很快,产量又高;但品味下降,安不安全、有无公害随它去了。再讲因缘,还是正人先正己,善行福慧自有余庆;还用老百姓的话说,“养儿不用管,全凭德行感”。

二零一三年四月
智慈记录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九】
有人通过网络转帖问,“沙湾良哥:近常听佛经,有不明求答,一是蚊叮,世人三做;杀;赶;养。“杀”佛说戒,对得起佛和自己吗,“赶”,对得起蚊吗,“养”,对得起人和社会吗。二是动物植物,佛说众生平等,植物是有生命!只吃植物,对动物平等吗。三是杀;如有人在众前用机枪杀人,死多人,活更多。而我在其后有能杀止杀。能杀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闻法有疑能问,实属难能可贵;贵在释疑解惑,请法利益他人。所问属教义中戒理法相,比较常见,又比较实际。从所问中可以观知,有疑是缘于听经闻法,而不是受戒后愿求如何守戒与持戒等;故不详解戒理法相,只以方便即问所答;若预详解教义戒理,获得戒利法益而增福慧,可参学《优婆塞戒经》及《梵网经菩萨戒本》,或参学法师对戒理法相的释解与开示等。

其一,学佛人对蚊虫叮咬如何如戒处理。于受戒、守戒、持戒的四众而言,根据各自愿行不同,主要的作法有预防、驱离、供养三种。预防,随顺世俗各种作法即可。驱离,除世俗各种作法外,见蚊虫叮咬身体时,轻动或口吹惊走,以不伤及生命为目的。供养,是发起菩提心同时践行大愿的人,对待一切众生心行平等;了知一切众生虽形体不同,皆是佛悲力与众生业力和合而成;佛悯众生,行人要报佛恩,就应以身命财供养众生;同时念佛、诵经、持咒,誓愿求得诸佛加持,转身命财为法供养,使受供养众生离苦得乐生人天;故于夜间蚊虫多集处,脱光上衣专供蚊虫叮咬,日日如此,终生不改。在《唐宋高僧传》中,有如此记述;即一切外财不属我,唯以身命真供养。至于对得起谁或对不起谁,都属于心有差别;如何对治,都在教义戒理中,可依戒处理一切事项。

其二,学佛人只吃植物是否如法平等。这里应先明了法义,即佛说众生平等不包含植物在内;一切植物属器世间物体,虽有生命,却无识性,只有生灭循环,没有识体轮回。虽然如此,于戒律中也有不得随意践踏损坏一切植物,或随意毁坏暴殄一切天物,爱护自然,惜缘惜福。佛教四众倡导素食文化,也是素食的践行者,不但如法,也不违众生平等心行。

其三,学佛人为救多人可否以杀止杀。这里应先明确几个主要前提;一为是否诚心护法,属于护教护国;二为是否怜悯众生,属于见义勇为;三为是否分清善恶,属于惩恶扬善;四为是否正当防卫,属于公心无私。若符合如此前提条件之一者,应慎之正确无误后,方可以杀止杀;为防止误判,应敢于承担责任而自负因果。若违背如此前提条件之一者,不可以杀止杀;杀死一人,为助纣为虐,滥杀无辜,杀业成矣,必召因果。学佛人应以慈悲为怀,走路不伤蝼蚁命,飞蛾扑火纱罩灯,乃至动念应怜悯救护众生;受持菩萨戒的人,即使父母及国王被杀,仇恨不可加报。于诚心护法护教护国上,古有十三棍僧救唐王、僧兵抗倭寇等。于怜悯众生见义勇为上,经有杀一救百,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说。于分清善恶惩恶扬善上,书有济公传记。于正当防卫公心无私上,史有僧众护忠臣及后代事例。即便如是,如此行为仍属逼迫无奈之举,无为而为大方便开遮;如《金光明经》中,有将士信仰佛教,又为保家卫国而上阵杀敌,阵亡者善生天道法义。如是个人知见,仅供交流参考。

二零一三年四月
智慈记录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十】
有人通过网络转帖问,“阿弥陀佛!顶礼法师!请问法师,如今国家安定,正是弘法利生的好时机。弟子近日心中徘徊,是出家弘法好呢?还是在家弘法方便,心中举棋不定,出家要看因缘,弟子家父早亡,家母有兄照料。在家周围人只能看到五欲而难种佛性。弟子看到众生被五欲魔王所缚心痛不已,望法师慈悲开示,弟子是出家还是在家呢?弟子今年29岁,男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佛是如语者、实语者,古德也依直心是道场。我们都是佛弟子,相互交流知见理所当然,不必客气示谦。承蒙如此抬爱信任,我也就开诚相见,将拙见坦言相赠。若有不适根基处,望请涵谅斧正。

古往今来,无量四众弟子,都以愿求弘法利生为崇高目标,将其与兴盛佛教大业联系在一起,为法忘躯乃至六度万行,一生一世乃至生生世世,终生无悔乃至永世无悔,救度众生乃至回向法界,世出世法乃至成就菩提;如世法有说“不愿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一样,不愿求弘法利生兴盛佛教大业的佛弟子,就不是好弟子。不论出家在家,弘法利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布施礼佛、精进禅行、持戒典范、拥护道场、举办法会、译印经典、塑画佛像、修塔造庙、创建论坛、解经说法等。若将其崇高目标量化到个人身心实施上,路从脚下起步,应有具体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才能达到愿求目标。

近期目标,应为遍访参学,寻师求法。首先,以俗家弟子身相,到各地寺庙访问交流知见,参学多闻禅语校量法理;同时,亲身体验一下僧人生活,了解明白僧人修行状况,避免以后“墙里的人想出来,墙外的人想进去”。 然后,根据自己根基择选法门,再以择法眼寻求明师;明师不以名相取之,能真修实干具证悟智慧;避免出现“懵懂传懵懂, 一问两不懂, 师父进地狱, 徒弟往里拱”。其次,必须求得法门传承与受戒;一切佛法密义皆在法门中,诸佛护念加持皆是依法持戒修行人;避免误认“以因为果,不依次第禅行,只讲念佛成佛”。最后,明了出家与在家修行的利弊,佛赞出家离欲清净,利于守戒持戒修行,益于增福增慧证道,更有助于弘法利生等;但也有布施难,在当下也受僧人职业化、寺庙商业化等思潮干扰。佛说在家诸多恶因缘缠绕,难以具足守持戒律禅行,修行如同灶台前倒栽垂荫柳,沙漠旱岗植育白莲花;但在家人布施易,若夫妻双修也可离染清净,还可自主掌握禅行时间,若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色究竟天王亲临赞叹,不久又多了一位天人师。

中期目标,应为精进禅行,证悟解脱。修行人若发心利益他人,先应救度自己;如自己未学会游泳,大喊下水救人只是空话。只有依法持戒精进禅行,自破五蕴识中魔事,证悟定空智慧,解脱于根尘束缚,达三界内诸法无我,明了世与出世第一义真谛,才能以究竟智慧弘了义法;否则,只弘人天善法、声闻缘觉权宜法。若达中期目标,需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时间不懈怠、不放逸,还须深入经藏融通义理,还须恭请明师指导与印证,才有望证悟、行入佛知见。

长期目标,应为发菩提心,自利利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利利他,济度众生;既是今生应当发起,又是永世践行不绝。这一目标,对修行人而言,一生一世无法达到,百生千世也不具足,无量生不可知世还在继续;但当弘传正法时,随时遭受打杀骂辱,古今常有命悬一线事例。若欲详知此中义理,可诵持《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并与证悟智慧融汇贯通,可观方方佛性慧海广博无际,又觉处处续佛慧命联芳不尽;非用文字能述其详,非用语言能说其妙。

至于是否出家,只能随其因缘,乾坤自主,他人无法决定。如是个人知见,仅供交流参考。

二零一三年四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十一】
有人通过网络转帖问,“溅之后又是什么呢?还能为人吗?我知道那个字怎样写。只是想知道鬼怎样再成为人。像人,动物,神仙什么的都是要“死”之后才能继续轮回。鬼一般死不了的,那他们怎样继续轮回呢。突然之间就重新投胎了吗,不要经历生死吗?不知道我表达得清楚不清楚”。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我在《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中,略解过此义,没有具体详述。今日有人转问,可能当时生疑的人很多,只不过我不知罢了。故今日解答,恐有延迟,请多包涵。

此义为何略解,没有具体详述呢?缘由是此义若具体详述唯恐有人因疑生谤,于理解所释经典无益;况此义是释经注解,不碍领会佛法义理。此义为何会有人生疑呢?是因此义在三藏十二部中,未见佛具体详述过;只在一些外道典籍中有见,但也不了其详。此义为何会有人因疑生谤呢?是人们受感官认知真理的局限,理念上从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义理,去辨别判断是否谬误;经中未见佛说,只见外道有说,讲解此义者自然是外道或邪师。其实则不然,谁不知不修定空观照明了,妄议法理须负相应因果。世人也不应用已知、能知的有限知识与智慧,人为去给不可知、不可说、不可数、不可算、无量无量、无边无边、无上无上、无尽无尽的佛法义理界定顶底边际;况此义属三界内法则运转范畴,丝毫不违佛法义理。同样法理,佛对外道法的结论是不了义、不究竟,却未否定外道存在世间的合理性,是不同众生不同因缘所致;但今日世间仍然存在外道,不能将外道的存在与佛教对立起来,或用外道法的长期存在去否定佛法正大性。佛经中对此世界火车、飞机、电视、网络等未具体详述过,人们依然享受着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文明;但也不能用今日世界的科技知识,去否定佛教存在的合法地位,用相对法两边性推翻佛法出世间的唯一性。佛教四众弟子,谁也没有天天照着书本讲话,或只说经文上的话;况且是释经解法,更不能照本宣声。但皆知严格遵循教义宗旨,顺应法理内容,绝大多数人都自觉的如法、如戒行作,保持着传统的佛教家风,辩义而不乖诤,举戒而又和合。说实在话,我本不愿具体详述;但为答疑解惑,又不得不讲。

渐(聻)是什么呢?是妖魔鬼怪类,造作极恶获重罪,再重返地狱难惩其过,有的被天王按天律用法器斩杀,有的被护法用法器震碎蕴识体性,形成片片残灵而失去知觉功用状态,能量分散而不能再聚而成形,蕴破识坏似灰飞烟灭;如电子物件的消磁,将蕴识中含藏的恶毒强制净化。故在一些外道典籍中,有妖魔鬼怪类畏渐之说;是用惧死心理,告诫妖魔鬼怪类勿作罪恶。渐入器世间后,依附到草木上,有生命之体,无心理之识。待贤劫后器世间劫火生起而毁灭,又待星宿劫器世间成住时有佛出世依愿而重合,再恢复蕴识体性而入轮回。

佛法中有众生皆有自性,自性不生不灭,怎么还有蕴破识坏似灰飞烟灭呢?佛于《大般涅槃经》中说,“善男子。是故如來於是經中說如是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是名為著。若無佛性是名虛妄。智者應說眾生佛性亦有亦無”。“善男子。若有說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人亦名謗佛法僧”。众生自性于蕴识中非内非外, 有如虚空, 无如不见。由于六道众生蕴识,分别于三分组成,一分存于忉利天为法性,一分存于地府为应识,一分存于世间为报身。被震碎的是报身一分蕴识,而天地二分依然存在,天地坏时寄往他方;故有未来佛劫佛依愿力安立法界时,将分散能量与片片残灵重新聚拢,与天地二分重新组合,故众生自性不生不灭。
二零一三年五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十二】
有人通过网络转帖问,面对如此评判,有什么可说的吗?即“发现近来,有人打着禅宗净慧长老的旗号,传播另一个同法名的“净慧法师”(一说是东北的比丘,一说是比丘尼,还有说是在家人杜撰的人物)的佛经浅释系列书籍,过失很大,故特意澄清一下。讲解佛经浅释系列的“净慧法师”,并非中国现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的传人(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赵县柏林禅寺退居,湖北当阳玉泉寺住持、黄梅四祖寺住持),其生平不详。有自称是其师弟的净智说:“他(东北净慧法师)的皈依师不食人间烟火,无人知其法名、隐居何处。我们第二位恩师九华山明德法师,坠三楼而无伤,读佛经字字闪金光。最初与之相见时,两人互不相识,喝偈一首便相知。”“印久法师赞叹,‘你(东北净慧法师)是我在世所见修行第一人。“净慧法师是经过当代高僧大德印证,非无师自悟或未证谓证之人。况他在讲【大佛顶首楞严经】时,满室清香;讲【妙法莲华经】时,遍地金莲,祥瑞满堂。从这些描述中,俨然一副得道高僧的气派。然而,他的浅释或是开示,或多或少带有个人的独特色彩,与传统佛教的解释不一样,比如将《大般涅盘经》的经题断句为“大般- 涅盘-经”(传统的断句为“大-般涅盘-经”);又宣称修净土必须念六字佛号,念四字洪名只能结个法缘而不能得度;只有阿罗汉才能往生极乐等。目前,因为是打着“净慧法师”这块招牌,很多佛弟子出于对净慧长老的爱戴,不假思索就转发或是宣传,以讹传讹,这是在佛法中安立相似法,是很大的过失。故此,后学智证,将其主要的著作列出,以提醒各位同修:据最新的资料看,经过其弟子智慈整理的有所谓的十三部佛经浅释、一部札记和一部开示集。(以后学看这些资料的感觉,更多倾向于“净慧法师”是智慈为宣传自己的知见而伪托出来的人物这个观点)十三部佛经浅释有:《妙法莲华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地藏菩萨本愿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说大乘金刚经论》、《优婆塞戒经》、《维摩诘所说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大般涅槃经》、《大日经》、《金光明经》、《优婆塞戒经》、《阿弥陀经》、一部札记:《菩萨戒本》札记、一本开示集:《修行人的支点》、《烦恼与菩提》、《证悟为本》、《达摩与明心见性》四篇法语开示(这四篇文章因为与禅有关,被当做是禅宗大德净慧长老的文章广为流通)。这十三部佛经浅释,现在网上流通时,大多加以“净慧法师认证”字样,比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认证版】,各大网站上宣传时,大多采用这种模式:【《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认证版--净慧法师】。末法时期,最可怕的不是外来的打击,而是有人在佛法中安立相似法,这种破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佛弟子等,明眼鉴别”。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对我如何品评,对我所释解的佛经如何认知,是每位读者的权利;存有不同知见正常,若是没有不同知见就不正常。且我非常感恩如此善知识,诚至顶礼助缘功德。其一,帮助了去释经解法中伴生之过;我不是佛,也不是菩萨,证悟智慧又有限,释经解法中难以圆融无碍,功过伴生在所难免,谁能助道增益,唯善知识才具功德。其二,提醒见闻者具择法眼;凡见闻我释经解法者,应广学多闻,深入经藏,明了教义,明辨法理,参学各宗之长,补己乏法之短,谁设路标示警,唯善知识而无能者。其三,激励四众弟子精勤禅行;每位修行人,若不能依法持戒精勤禅行,证悟定空智慧,只在语言文字等名相上打转转,再去妄谈佛法深义,因果非常具大,谁肯涉身犯险,唯善知识无怨无悔。当然,还有其他,须慢慢自我享用。

第一,关于重名;法号是师父启得,叫了几十年了;当下师父早已圆寂,若自改法名恐对师不尊;故只能这样啦!再说啦,应充分相信四众弟子的智慧,定能慧眼识珠,知名相不重要,明教义、知法理才重要;如世人皆晓俗理,一位平常百姓与一位显赫官员同姓同名,平常百姓说什么碍不着显赫官员怎么说,显赫官员做什么也碍不着平常百姓怎么做,平常百姓不能说与显赫官员同姓同名沾了什么光,显赫官员也不能说与平常百姓同姓同名坏了什么名头,有些事项是不是想多了呀!

第二,关于相似法;按一般义理来讲,是有人借用佛教旗号创立外道邪教,世人将如此外道邪教法,称名定性为相似法。要说在释解佛经中,“安立相似法”,本人才疏学浅,古不见先贤传书有例,近不闻大德著解有说,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对所解义理只有知见不同,相互交流各自受益。对此,还是留给信众与世人,自主认知,自由品评,真知灼见自会显现于众前。至于是不是大众在“以讹传讹”,我不将个人知见强加于任何人之上,大众都在心甘情愿的拥护佛法,不是拥戴哪个人;如世俗有一比喻说,“雪里埋孩能有几天”;讹总有露底的那一天,事实终归大白于天下,拭目以待得好。

第三,关于法理;对经名与经文如何理解,各有个人知见,不可能千篇一律,只要不违教义法理即可,佛法中有方便智慧。对净土宗念六字佛号如法,念四字洪名只结法缘,以及只有次第成就阿罗汉道才能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依经而解,也是根据证悟所讲,字字真实,句句无误;还是那句话,若有谬误,入拔舌地狱是我的事,见闻者的一切业报由我一人承担,功德是大众的,都去往生极乐世界;如世人所说,“炒豆大家吃,砸锅是一个人的事”。不知说此是相似法者,能不能、有无能力承担因果呢?这可不是谁跟谁较劲的事,是佛事、法事、僧事,是高于身心、大于生死的重中之重事啊,请掂量掂量再说为好;否则,个人因果事小,贻误众生是负不起责任的。还有,不是“俨然一副得道高僧的气派”,而是应将佛法中至高甚伟的教义讲出来,这还觉得望妙高而力所不及呢!诸仁须努力,早入涅槃城。

第四,关于破法行为;若释解佛经是破法行为,修行人讲个人证悟知见是破法行为;只有不依次第禅行、不受持戒律、以因为果、念四字洪名、读一本经书才是护持正法,才是弘传正法。对此,不须我回答什么,当下事实已经证明清楚。另外,是不是破法行为,哪个人也说了不算;此篇议论,早已摆在十方佛菩萨面前,也早已摆在各天王、鬼王等案头之上;佛菩萨法眼光明,天王慧眼如炬,鬼王神目如电,早已察查清楚,也早有定论,只是人肉眼不见罢了。若我是破法行为,绝不推卸责任,会主动承受因果,请不要担心啦!愿四众和合,共兴正法。
二零一三年五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十三】
有人通过网络转帖问,面对如此评判,有什么可说的吗?即“大家注意,净慧法师有两位,其中一位,根据相关资料,乃是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镇卧龙寺的住持。有人说,首先,他的浅释或是开示,的确有不少的谬论,这点是事实。如果不是因为说的法有问题,那我们也根本不会有这个讨论。其次,在宣传的过程中,很多转载者,都是将其误认为是净慧长老,也有同修因此将知见错误之事怪罪于净慧长老身上。当然,这点可以狡辩,说是转载者自己误解,和这位法师及到处发帖的信众无关。但这个狡辩的力量是很弱的。再次,发布这些开示的,就是几个人,原发者好像就是那个智慈,他们在帖子中也有和回帖者互动,但是没有声明过此法师非彼法师,甚至还会加以推波助澜,让人更加误会。最后,只要是出家人,我们都尊重。宣扬大乘法的出家众,更是人天师范,我们礼敬。但是如果有人出家,讲的法却是相似佛法,那么作为佛弟子是有义务出来指出。出家人破戒之事,不可宣说,但是破见之事,就需要指出。遇到这种情况不指出,反而是有犯菩萨修行的。事实上,这位同修发起的这个讨论就是这么一个命题:曾讲解过《法华经》的人(法师),他所讲的法有问题,能不能指出来?最后引用宗舜法师的一段话:一些同修出于慎重和好意,对某些问题有不同意见,或者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菩萨畏因,不等于菩萨怕邪。因果不是拿来吓唬人、不许人开口的。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可以拿出来讲,何尝又不是在积集成佛资粮?!如果斤斤计较于个的得失利害,不以圣教三宝为念,听任邪说横行,根基既毁,大厦何存!这样的人,说修大乘,其实不如二乘。蕅益大师谓:‘居常谓坏法门者,皆撑法门人。齐桓晋文,尊周适所以坏周。方痛惩之不暇,奚忍蹈其覆辙’!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这人与上述都是同一位善知识,继续感恩顶礼助缘功德。这位善知识甚是慈悲,对我真是关怀有加;谨以诚至的问侯,辛苦啦!

在通篇品评中,未见实质新意,未举释经解法中于教义法理上有何过失处,值得大众辩理交流,还是关于重名之事;除此之外,还是以号召辞语,鼓励大众敢于指出“所讲的法有问题”,不能听任邪说横行”。可见爱教之心凿凿,护法之意切切,多么令人感叹不已,还望精勤不懈,怜悯我等贫法之人。

其一,由我“邪说横行”,“将知见错误之事怪罪于净慧长老身上”,这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之外,当要说一声对不起时,传来净慧长老圆寂的消息,缅怀人间痛失佛门泰斗、学人痛失良师益友;同时也在想德高望众的净慧长老,不会由此而怪罪他人。但传闻有众人拜谒净慧长老时,求证释经之事,只是欣然作答,没有释解过这么多部佛经。若真实由此莫虚有受到什么连累,当然罪责由我承担,还其以清白,告慰之寂乐。另外,还连累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镇卧龙寺的住持等同法名之人,传闻这位同名住持还在网络上发表声明,已经改换法号;其缘由并不是将“知见错误”之事怪罪于身,而不能承受。但是,虽然此事未加核实,于此我也随顺世间礼仪,深怀敬畏之心,对这位同名法师等人,诚至的说一声对不起,请予包涵,学人给诸仁添麻烦啦!虽说抱歉已于事无补,但自求无愧于心。

其二,不能听任邪说横行”之论,一切四众人等,都有责任义务如法辩理,以免混淆视听,惑乱世间,贻误众生,破法毁教等。如此事项不论涉及到谁,当然包含我本人在内,都不能泰然处之;应以正知正见破邪知邪见,保持佛教正法久住世间。若大众公认我所释经解法,是所谓的“歪理邪说,”也决不能姑息迁就,该指正则指正,论义明理,治病救人,其功德不可思议!但应摆事实、举例证、讲证据,以正法义理伏人、伏众、伏心。若是我所释经解法,大众公认与“邪说横行”之论相悖,不但适基对缘、法喜充满、愉悦读诵,还珍惜收藏、相互传颂、印书流通等,当首肯其义理,认可其所讲时,究竟是否“邪说横行”,也就不言自明了。

于此,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赠予,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但须改动四个字,为“和颜笑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将我今生领会的教义、认知的法理、证悟的境界、修行定空过程中破魔除障等体会感受,如法真实的表述出来,奉献给同行人参详;没有与人争夺名闻利养的欲望,也没有教诲征服于人的企图,更没有哗众取宠的时间,只愿以心滴之血供众生饮浆。

二零一三年五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十四】
有人通过网络转帖问,面对如此质询,有什么可说的吗?即“净慧法师:释讲了那么多佛经,还有几篇开示,还有人制作歌碟传播,要干什么?佛弟子等,明眼鉴别”。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几十年来,处于世间又隐世修行,外显众相又怀清净心,随顺因缘又随缘不变,释经解法又无语离文。眼不见他过,耳不闻是非,鼻不息粗染,口不语无义,身不动常定,意不贪胜境;身心常受禅乐法喜,行如清风无体,住如室飘浮尘,坐如止水浪静,卧如柳絮轻空;定中不知有名字,空中不觉相衣食,观中不见微细事,照中不离自性心。日夜闲中过,时光自然流,身游山水笑,人爽风云收;从未思考过自己要干什么?经这么一问,似是惊雷震醒梦中人;谁人搅动三江水,何又放飞四海云;难为静处散淡汉,复招诸法无心人。思来想去三件事;一是念死,二是解脱,三是还帐。对于看惯了白天鹅翩翩舞姿,听惯了白天鹅美妙歌喉,望惯了白天鹅展翅飞天的人,明眼看仔细了;一只被赶上架的鸭子,只会歪歪扭扭的走几步,呱呱咧咧的叫几声,产卵不知何处去,席餐肉味任品评,羽毛为衣很暖人;鉴别千万别走眼,上架的鸭子解放不了它的命运,不用担心会干些什么,怎么也成不了白天鹅。

念死;通过参修佛法,了知时光迅速,身心生灭无常,逐渐放下人法执着,愿求证悟涅槃寂灭为乐的境界。修行人的一生中,始终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安那般那(观出入息)、念身(观身不净而精勤道业)、念休息(禅乐法喜),又归于念死。如此行作,无非为了不虚此生,求个心安理得于世,来去匆匆空空如也,其中滋味只有个人品尝。

解脱;身根聚合自我绑缚有六结,自然对应偶立因缘有六尘,家贼外鬼内外勾联有六入,十八界里无明烦恼不自由。无始劫来酒色财气迷魂阵,不战而败自愿降服诸魔军,荣华聚散苦乐戏嘻常颠倒,贪来占去用尽心机攒业习。父母兄弟着急帮忙白费劲,众人怜悯救苦济财也无功,明师指路三乘法行戒定慧,自解自救脱离绑缚自在身。人身难得和合因缘今已得,今生不度不知何世度此身,善友助道逆顺赠与皆是宝,冷暖饥饱唯有自知乞法人。如此行作,无非为了自惜自怜,求得吉祥图个安稳,回家无生心见主人,无极彼岸华光无痕。

还帐;诸佛菩萨累劫济度无以报,欠下大重恩债今世愿奉还;众生养育相依为命天大情,欠下久长帐目今生应谢偿。只因本人力单势弱少富贵,仗佛威德借光照亮献萤火;有人转向顺手方便指路径,点滴小事何必大作架炮轰。外道披衣邪师大帽嫌不够,拉下马来再踏万脚怨方消;打杀骂辱忍受无悔了业罪,感恩戴德万谢不足善知识。几篇拙语辞曲送君难周全,大德责罚理所应该须认真;福慧缺失圆融不至当惭愧,干啥吃的几斤几两重自称。如此行作,无非为了了愿了缘,求到愿尽缘销那天,清身卸债寂灭为乐,无为逍遥我净真实。

当下,三件事尚未做好,血肉已经干朽,只剩残年一副躯壳,自愿将身骨敲碎吸出髓质,能为佛教大业兴盛,利乐有情众生,福慧益于世间,贡献最后的点滴微力。愿四众和合,永离乖诤法。

二零一三年五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十五】
有人问:能真修实证的人,多是做人实在在,办事傻乎乎,说话直巴巴,让人难以理解,怎么说有智慧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我非为问而答,也非有问必答。因问义无边,故答理无尽。存疑也是参学的动力,无语也为自悟留有空间。既不是轻人,也不是吝法。有时冗法求全,欲美反而不美,浪费自他时间,就是损害寿命。

我知所问,言辞比较委惋。若直达了义,就是修行人受他人打杀骂辱时不动容,还对其低三下四,是不是有点怕人家呀?受他人毁谤攻击时不反应,还对其热心相待,是不是有点好坏不分呀?反过来当他人尊重赞叹时不兴奋,还对其态度平淡,是不是有点善恶不辨呀?当他人亲近供养时不在乎,还对其呵责过失,是不是有点是非不明呀?用世人通俗的话说,这样人的脑袋有点二,平常受欺负,办事尽吃亏,纯粹是山货;不知从哪里憋出几句像是有哲理的话,装一下斯文,撑一点门面,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智慧。有一位老板对我说,“我老婆信佛,常劝我也信佛,说极乐世界怎么怎么好;我怀疑她怕我有钱有势,在外面乱搞女人吧;我问你,极乐世界有女人随便玩吗?有酒有肉随便吃吗?有牌有局随便赌吗?”我对这位老板讲,佛教中说的极乐世界真实有!你所问的极乐世界中都没有。这位老板接着说,“极乐世界既然没有这些事,往生去那里还有什么意思;我看你们信佛的人,都是脑袋进水了,再不就是让门弓子打晕了,佛像是人塑画的,佛经是人编写的;还有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让干等,谁再怎么说信佛好,我也坚决不信,活着风光快乐就行,死后爱咋咋的随便”。我讲的是真人真事,也是实话实说。

在世间法中,修行人与平常人,所遇生产劳作、生活事物、思想文化、喜好欲乐、悦意欣庆、忧悲苦恼、惊慌恐惧、愤怒怨恨等,基本相同,只是如何认知的观念、对待的心态、处理的方法不同,当然使事物发展轨迹、变化过程、最终结果产生差别。若用荣辱得失、强弱进退等相对法比较,评判标准当然差异巨大,有时还会截然相反。若用心法自律、顺逆因缘等三乘法校量,在观念上众生平等、怜悯无智、慈悲感化、喜舍利乐、救危济苦、和合敬法。在心态上见善行而不生执著,不思善;见恶行而不生嗔痴,不思恶;于美丑诸相不生贪欲,不思法。在方法上方便善巧、礼仪宽容,具体的应忍让一步、转化一把、平和一时、理智一下、装傻一会,不采取对立、激化、冲动、极端、暴力。如此会使事物发展轨迹避免剧烈起伏,变化过程趋向和缓吉祥,最终结果多得增益避害。这只是修行人普遍应具足的智慧,若如法、如戒、如是认知、对待、处理身边发生的各种事项,则为身心具足慧德。

身心具足慧德的修行人,才能成为真修实证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平常无念于分别,止观于善恶,畏因惧果,才能实实在在做人。只有这样的人,念佛名号功德于心,信愿实践于行,法不空过,才能傻乎乎办事。只有这样的人,了知精进于道果处,遇事清净离染,放下人法执著,道场梵行,才能直巴巴说话。若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明了世与出世法第一义谛,更是做人真实诚信不虚伪,办事不苟私念无乖诤,说话实义如语尽直心。欲界染习业重的平常人,如何能理解具足色界禅行境界人的智慧呢?又如何能理解具足出世间禅行境界人的智慧呢?只能发出悠悠万事转头空的感叹,唱出曲曲悲欢离合的壮歌。更是不能领会具足三乘人各自智慧运用中的慧德,无法想象其各自证悟的身心禅悦法喜,早已超越了人间欲乐所谓幸福的百千万倍;如同人不与猴比美,鹏不与雀斗志。故才会世智聪明生疑惑,坐井观天有谤毁;才有遇真人藏相不露人不识,见真人显拙装愚还轻慢相欺,自行远离了大善因缘,又徒增了因果业习。

至于什么是智慧,以及智慧的种类,以前详细讲解过,故这里不再讲解。

二零一三年五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十六】
有人问,在您关于“为什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的问答中,网络有人发帖评判,您有什么可说的吗?即“净慧法师维护正法的用意虽好,但是这段话却是明显地违背了佛法。这段话在这里不是用佛经的道理来证明,而是用个人的神通来观察,这里面就有很多模棱两可的事情,所有的巫婆神汉或多或少地都能观察,难道巫婆神汉的话也可以相信吗?末法时期,依法不依人,净慧法师依他个人的观察是靠不住的。经师讲经,必须要依靠经典,离开经典而用个人的神通来证明自己所想说的道理,严重违背了依法不依人的传法规制”。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见闻问答法义有疑很好,说明认真读过。但在不明教义法理的状况下,仅以个人见思二惑所生知见,便下结论“严重违背了依法不依人的传法规制”,是否过急过早、准确无误,值得商榷,让闻法大众去评判,才不失公允。若有人依教义法理证明,问答内容离经叛道、义理荒谬误人,地狱等一切极重苦果我皆承受,还愿代受见闻信受者由此而生的一切极重苦果,还会顶礼谢恩善知识的助道功德。

其一,问答属于以个人证悟知见交流,讲解世人所疑句义;用什么依据来证明义理,在不违佛法义理的状况下,完全可据闻法对象不同随缘方便,达到除疑解惑的目的。整日里参访的人很多,与人交流时总不能捧着佛经去照本宣科。若不捧着佛经,就不能与人交流知见;当佛经大义大理所宣,细微义理处不能依证悟知见讲解,既无参访者,又无人做得到,将无人再能弘法利生,也无人听闻亲近善知识,更无人依法持戒禅行证悟智慧,只须死啃书本背诵经文则可。

其二,修行人证悟境界观察与巫婆神汉神通有根本差别,二者不可混淆。修行人依法持戒,证悟定空境界,可入无相、无作、无愿一体三昧,生起三乘不同智慧,遍观法界众生各自因缘;乃至灵能离体可化入十方净土礼佛闻法,属于自性通,无人也无法能阻止。再依闻法对象不同,随缘方便交流证悟知见,化解心中疑惑迷团,去以清净心精进禅行,明了世法与出世法义理,只能让吃不到葡萄的人去说酸吧!而巫婆神汉的神通,是符人体的邪魔鬼秽妖通。这种妖通,属于法界不同众生的报通,也有依邪法修练获得。具有妖通的众生,以及被符体人所生的冥通,能力与能量非常低微有限,地狱之门都无法进入,若进入时则有去无回,只能在山神、土地、福神处闻风望讯而已;忉利天更无法进入,稍有接近界线则招天兵天将驱离,若进入时则是恶行获罪,去斩妖台前受死;当然自在天天魔除外,因不符普通人体,只恼害禅行成就身,但也有金刚护法摄制。

其三,是否“严重违背了依法不依人的传法规制”。参访佛法义理的人,多是依法持戒的修行人,所依法门是诸佛功德成就,所持戒律是诸佛制轨宣说,怎么变化成了依人呢?参访佛法义理的人,与谁参学交流几句,怎么也变化成了依人呢?佛在《大般涅槃经》所说四依法,针对的不是与人交流知见者吧!而针对的是依人自创法门修行,从而舍弃佛法、不依戒律、不按次第、以因为果等。
至于如此评判的用心,唯有自知。在这里,仅能向如此评判者,诚至的道一句,请多珍重,望再教诲!

二零一三年五月
智慈记录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十七】

有人问,在您关于“为什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的问答中,网络有人发帖评判,您有什么可说的吗?即“孔子曰:人弘道,非道弘人。作为法师,弘扬佛法,只允许用神通弘扬佛祖所传下来的大法(像宣化上人、海空上师那样),而决不允许借用佛法弘扬自己的神通,这一点请大家务必要有个清晰地思路”。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这位善知识,尽用高端题目为我创造弘法利生的机缘,搭建展示修行人法躯形像的平台,慈悲之心真是感人至深,有学继续顶礼谢恩助缘功德。于今年正月释解《僧伽吒经》后,有几人拿钱来供养我,被谢绝后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来见我。随即借缘便躲了四十九天,每日里三至十一时、十五至二十三时,无有干扰,清心禅行,无时不处于禅悦法喜中,不愿再舞唇扰舌。可是不断有人问疑,若不能随缘答疑,便有吝法轻人之嫌;但如这位善知识,实在不敢攀缘,只算是了缘吧!

其一,以儒学知识来认知佛法义理是标准颠倒。《论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文人雅士一种道德信仰的境界;其意是人保护道,道不保护人;即热爱真理与正义的人,并不能从真理和正义里面得到庇护,而是热爱真理与正义的人,须用自己的身心能力去捍卫真理与正义。若有人道貌岸然,藉此作为装点门面、哗众取宠、升官发财的工具,则是以道弘人。若达以道弘人,须具备三个要件之一;一是有所拥势力、能欺骗公论、占据话语权;二是有所依财力、可利用权势、领舆论高点;三是长期受打压、被证明冤枉、骗取公信力。否则,无大道之行,何来以道弘人;如一穷人,维持生济困难,在身无分文财产抵押的状况下,去银行贷亿元现款,其愿望能实现吗?况且,这是儒学知识,表述世间哲理;而佛法义理是经过人依法持戒修行证悟的世与出世智慧,随顺世间哲理又超越世间哲理,依语言文字相又离语言文字相,乃至随顺世间法则又超越世间法则。若用如此世间哲理,去认知所宣佛法义理,其标准岂不颠倒。

其二,用人的思维路数来认证修行人证悟境界是理念颠倒。修行人也是人,具有常人理念,也具有常人修养境界;但经过依法持戒修行,在常人理念上成就了止观,脱离思维又不离识觉,在证悟定空的境界中觉知世与出世因缘;即觉观地、水、火、风、空五大自然法,又觉观识、性二大因缘法。在修行人证悟境界中,既可理入佛法义理,意知实相法;又可行入佛法义理,觉知实相法。如此修行人证悟境界,对于常人的思维路数来说,就是不可思议;如同隔山说路,又如望洋叹舟。若用如此常人的思维路数,去认证修行人证悟境界是否真实及存在谬误,其理念岂不颠倒。

其三,所谓“借用佛法弘扬自己的神通”是缘由颠倒。于《僧伽吒经》中,有谁若谬说邪解经文一句一偈者,将堕入八大地狱各一大劫。何况我释解了十五部佛经,还有戒经札记一部,洒洒百万语句;若“借用佛法弘扬自己的神通”,谬说邪解经文,将堕入大地狱无量劫。若无千真万确的把握,谁“吃饱了饭撑的”没事找事干,将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呢!此举不仅神通未显,反而愚不可极。再有隐世不求何人传名,不图一钱供养,“借用佛法弘扬自己的神通”没有目的,从而失去了以目的为支撑的论据说服力,又使以论据为支撑的观点显得无法立足。若用几句空无实义口号式的言辞,去判定他人犯有罪责,如此缘由岂不颠倒。

平心辨义不求伸,表白实相法供仁;
一切众罪皆吾过,德缺慧少未圆融。
证悟有别异知见,笑闻隔道风雨声;
慈氏憨态我不及,赵州和尚吃茶去。

二零一三年五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十八】

有人问,在您关于“为什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的问答中,网络有人发帖评判,可予释疑吗?即“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只是大家都害怕犯了谤僧罪下地狱而不敢正确面对。这个问题是:地藏菩萨审判罪人,这是严重的大妄语!地狱乃是业力的感应,《地藏经》上记载了地狱里面只存在业力辨对,即罪人对号入座,不存在审判的问题,更不存在地藏王菩萨审判罪人,任何一部真正的佛经上都找不到地藏菩萨审判罪人的记载(道家伪造的佛经上有),净慧法师以“神通”观察,竟然可以信口雌黄,违背经教,大家不读佛经,个个都用神通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用不了几十年,佛法就没落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这位善知识接连问疑,有学继续顶礼谢恩助缘功德。若解法释疑,“依文解义,三世佛怨”;即依文解义,难见法义真谛,不明诸法实相,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误认一斑即是全豹活体;故言语道断。于解法释疑中,只要证悟知见暗合经文义理则可,不求照抄照搬;虽未照抄照搬,又未离经一字;即“离经一字,如同魔說”。稍有修为的四众弟子,皆能明了此义,故不详述。


其一,“地藏菩萨审判罪人,这是严重的大妄语”。于古今高僧大德开示中,不乏有提醒四众弟子,若因毁犯重戒、造作恶行,当罪识堕入地狱,面对一殿阎君审查判定善恶时,须牢记并告之皈依三宝时的法名,表明四众弟子身份。也是修行人依定空法理,对《地藏菩萨本愿经》义理的证悟知见,根本谈不上什么“信口雌黄,违背经教”。况且,地藏菩萨所审查判定的罪恶人识,前提是以地藏王身,对出家二众特定人群而言;既表示对出家二众的慈悲关怀,又体现对出家二众审查判定的准确。即便是根据修行人对实相观察认知,在顺应佛法义理的前提下,也根本谈不上什么“这是严重的大妄语”。至于佛门无量公案、古今大德传记、开示、法典等浩如烟海,含藏义理涉联甚广,不但佛法没有没落,还强力推动着走向兴盛与未来。


其二,“以‘神通’观察,竟然可以信口雌黄,违背经教”。将修行人定空观察境界,误判为身心神通自在力;如观众席上吹口哨,发令有点不专业。将修行人随缘开示,定性为信口雌黄;如在楼道里贴广告,方式有点太随便。将修行人所用方便智慧,结论为违背经教;如《水浒传》中武大郎服毒,手段有点太强制。在《大日经》浅释中,我讲“由于修行人法门不同、根基不同,觉知加持力的形态、功用也不同,同修而不同得,同室而不同觉。如一切菩萨智力,不离佛力加持,才有仗佛威神境界。有人可能认为,这是迷信,不可能存在;或是虚幻假说,如同神话等。但是,对于真修实证的人,只是平常的善境界,非常自然的知见觉。我不能因有人怀疑或诋毁,而不讲真实存在的境界;也不能因有人怀疑或诋毁,而阻碍少数人对宇宙无尽智慧的探究;更不能因有人怀疑或诋毁,而剥夺人类见闻佛法真实义理的权利”。


开店常迎大肚客,华山论剑有群英;古训枪打出头鸟,头雁领行仍不穷。
木秀于林风必摧,老子不敢天下先;观音具足无畏力,河沙妙德在心源。


二零一三年五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十九】

有人问:在网络论坛上有人提出,“生灭法修行,念佛有用吗”? 不知能否解答,为我等除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在此世界中,六道众生皆处于生灭法则中。生灭法则,又称因果法则、无常法则。生灭法则,为六道众生生命现象阶段生、阶段灭,循环往复不息。因果法则,为六道众生以善恶业因、结善恶缘果,又以缘为因,又以因为果。无常法则,为六道众生个体生命现象每时每处都处于变化状态,不能常久住世。故修行人处于生灭法则中,生命在于呼吸之间,前念生、后念灭五蕴片刻不停,三心了于当下而不可得。那么,修行人静坐念佛、禅修密行,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修行人身心虽处于生灭法则,但有自性、法性二种真常。自性为内有,法性为外入。内有,为六道众生皆有自性,自性随蕴识轮转,被无明遮蔽,又结业生习,欲望生烦恼。外入,为自然法与因缘法七大法性,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形成主观意识与客观意识,意识又通过潜意识传导作用于心识,形成净染自性。修行人身心依法持戒,是明了生灭法则中有不生不灭,又明了利用法性外入作用于内有自性;即借假修真,去染纯净。故佛隐真常法性报化身,显化身示现身;即为教化众生,随顺生灭法则,广宣因果法则,明了无常法则;说法三藏十二部,传承八万四千法门。


随顺生灭法则,出世法不坏世法,出世智不坏世智;世法中含出世法一体二用,世智中藏出世智无二同功。在此世界的修行人,身心若离世法则无出世法,若离世智则无出世智;即无为法隐于有为法之中,有为法显于无为法之外;中道藏于两边智之中,显两边智又无中道可言。故一曰,修行人必依生灭法修行,供养礼佛、静坐禅行、念佛诵经等,不但功用十足,而且不可舍离;还应加倍精勤,一日不可懈怠。


广宣因果法则,世与出世法离因无果;即无无果之因,又无无因之果。善恶因缘,如影随形,一刻不得分离;苦乐受报,丝毫不爽,只是来早与来迟。在此世界的修行人,身心受因果律调控着命运,住世与出世必依因果法则;若离因果律的调控,则达诸法无我;否则为六道轮回众生。只有众生畏因惧果,对身所行善恶生起敬畏心,才能止恶向善,由善行向慈悲,由止恶向喜舍,再依次第三乘法成道而出离世间。故二曰,修行人必依生灭法修行,供养礼佛、静坐禅行、念佛诵经等,不但功用十足,而且不可舍离;还应加倍精勤,一日不可懈怠。


明了无常法则,世法相对无常,显常态相而无常住体;即山河更迭,沧桑巨变,人物朝露,新陈代谢。在此世界的修行人,深知得人身难,难于盲龟遇浮孔;更知遇佛闻法难,难于掌中树叶比量十方世界土。故真修实证的人,与人生时间赛跑,与住世命运争夺,借一念清净可乘菩提愿往生净土,入一时定境则观十方法界唯佛至尊;哪有时间与人说长论短,玉宇澄清无埃离是非,还是留给可怜悯者去忙碌吧。故三曰,修行人必依生灭法修行,供养礼佛、静坐禅行、念佛诵经等,不但功用十足,而且不可舍离;还应加倍精勤,一日不可懈怠。


菩萨以法性报化身,游戏世间弘法利生,是依苦乐法修行;缘故是菩萨化身,早已解脱于生灭法则,示现于因果法则,远离于无常法则。菩萨化身依苦乐法修行,是依共愿上报佛恩、下化众生,又依别愿不舍因地修菩萨行。故不是在此世界的修行人可以比较;就是来此世界示现的菩萨行人,身心所证悟境界,也不是在此世界的修行人可以比较;前后二者皆不可同日而语,超出平常人通过感官见闻觉知的思维范畴。示现众生相而无四相心,身似受众生苦而身实受三禅乐,唯以心性知见觉,才觉实相妙法妙一分;如我等不与迦叶尊者同负累嘱传钵,又不与达摩初祖平分论辈传法等。故在此世界的修行人,若言离生灭法修行尚早,须依生灭法又远离生灭法,才能证入依苦乐法修行境界。


生死苦逼尽呻吟,暴烈剧然态万端;贪著私欲难暂舍,因果法则善恶间。
业习相缠绑缚紧,亲友相帮舍俗难;枷锁随身唯自解,佛法义理首楞严。


二零一三年五月
智慈记录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
有人问:在网络论坛上有人提出,“邪师说法你我都有份,尤其是喜欢‘讲经说法’的人最有份!”?不知能否解答,为我等除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在网络论坛上,这样内容的帖子最好敬而远之,不闻、不见、不理、不传、不论、不议,预防沾染业缘;如人见路中狗屎,须绕行足不可踏,须掩鼻以防熏染。若见闻疑而不惑,则为绕行掩鼻,再请法除疑则为不受熏染。不是身心分别垢染,而是身心清净不受;如佛与魔可同世两存,但不可同心两立。
至于邪师说法谁自认最有份,他人无法解答,谁自己言行造作了什么善恶因缘,他人无法知晓。但对“尤其是喜欢‘讲经说法’的人最有份”,却不能不解答。缘故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杆子打翻了一船人,涉及到从大迦叶尊者至现代与后世无量讲经说法人,都与邪师最有份,或谁不能排除不是邪师。那么,试想一下,除佛一人外,其四众弟子中讲经说法人都是邪师,其邪师所教化大众岂不都是邪人;再由邪师邪人组成的佛教四众,还是佛教四众吗?现代若无人讲经说法,众生菩提善根岂不断除吗?后世若无人讲经说法,佛法义理岂不终止传承吗?面对如此言论,我等对事不对人,只认知义理无害恼其心,可辨明法理而不容毁佛灭教。如此言论,在借邪师之名,说“讲经说法”人的是非,其目的我等不去推论,其发挥的作用,虽说不能撼动佛教住世存在,但对其危害不得不明;佛教四众谁都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护教护法,不能听之任之,高高挂起于佛门之外;尽管我等解答的不圆融,但须表明心迹醒示世人。

在《佛说大乘金刚经论》中,对邪师有确切定论,不容随意混淆世听;“复次文殊师利。世间多有邪师外道。不知善恶因果。不达轮回报应。一向狂心信邪。倒见尊命神鬼。行鬼教法。诳惑世人。广杀猪羊牛马。禽兽畜生身命。自贪食肉。妄称祭天祭地。祭神祭鬼。求福求寿。保家保身。托鬼为由。干人财食。又有书鬼符牍。传授世人。妄称功力。度人生天。要人财物。活自邪命。若杀命。救得命。王侯常在世。若符牍。能度人。邪师得上天。世上迷人。信此邪见。大家相连。同入地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何以故。求福莫过斋戒布施。求寿莫过不杀放生。求慧莫过广学多闻。求安莫过省禁是非。是故欲求正道。莫信邪师。欲出轮回。莫犯因果。罪福报应。如影随形。邪正道殊。苦乐各异”。

同时,对外道也有确切定论,不容随意创造毁人;“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世尊曰。如来灭后。多有波旬入我法中。住我寺院。剃头被褐。称佛弟子。相共檀越。饮食酒肉。食污漫净地。第一外道。复有牵妻带子。住佛伽蓝。偏学瑜珈教相。自称遗法弟子。饮食酒肉。与人修斋。不僧不俗。第二外道。复有邪人。上无师传。下无师证。被鬼迷制。邪悟聪明。不加修功。自言成道。外托佛教。内行邪法。乱惑世人。同入邪路。灭佛知种。第三外道。复有外见。偏学有为。行符咒水。驱鬼遣神。惑乱世人。增长恶见。灭佛正见。第四外道。复有道依休咎。学问吉凶。占卜鉴形。先兆祸福。惑乱世人。灭佛正眼。第五外道。复有妆模作相。空腹高心。未证言证。未悟言悟。一言半句。便为究竟。不食油盐茶果酱醋。执持邪戒。惑乱无智。不用看经念佛。不用作福参禅。不用出家受戒。不用投礼别师。偏指色身。与佛无二。诳惑无智。同入黑暗。断善根苗。灭智慧种。执著痴顽。第六外道。此等六师波旬外道。于后末法。入我法中。坏佛伽蓝。毁佛正法。灭佛教相。佛敕大乘愿力菩萨。随方应现。或为人王帝主。或为宰官长者。具大威德。各作一方。佛之檀越。摧灭邪道。护守正法。无令外魔。得其方便。依佛说者。是佛弟子。随顺邪者。即是波旬。相同毁谤大法。入阿鼻如箭。一失人身无有出期”。

古往今来,悠悠华夏,四众弟子,皆以见闻释经解法,为往昔世大因缘、大善根;又为今后世大福报、大功德。对释经解法人,皆以能亲近供养为荣,能得受教化善导为幸,能续结法缘传承为尚,能获益法体戒体为殊。而今末法,出现如此言论,大众切莫强辩法理,先求自清自醒;再渐明危害,相信佛教四众具择法眼。另外,自有龙天护法与其算计,功过善恶已在铁卷案头。如何处之呢?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修罗大身王参礼,将士息争俯首怜;敬畏人间有大智,低垂玲目闻教音。
狂牛抖角逞霸道,醉象贱踏毁法名;金刚密迹撑天钩,牵缰鼻臼有降伏。
二零一三年五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一】
有人问:在网络论坛上有人提出,“如果‘涅槃境界’能用语言描述出来,佛祖为什么不说出来?故,凡是回答涅槃境界的人,都是贡高我慢者”?不知能否解答,为我等除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涅槃境界,是禅行人证悟得,三乘人证有不同涅槃境界。佛在《大般涅槃经》及其他经典中,都有详说。涅槃境界,离言说相,言语道断;但能用语言表述出来,佛解其义理,教化其四众。

此疑涉及佛祖,故我须依《大般涅槃经》而答,“佛言,善男子,為心不悔故。何故不悔,為受樂故。何故受樂,為遠離故。何故遠離,為安隱故。何故安隱,為禪定故。何故禪定,為實知見故。何故為實知見,為見生死諸過患故。何故為見生死過患,為心不貪著故。何故為心不貪著,為得解脫故。何故為得解脫,為得無上大涅槃故。何故為得大般涅槃,為得常樂我淨法故。何故為得常樂我淨,為得不生不滅故。何故為得不生不滅,為見佛性故。是故菩薩性自能持究竟淨戒。善男子,持戒比丘雖不發願求不悔心,不悔之心自然而得。何以故,法性爾故。雖不求樂遠離安隱真實知見,見生死過心不貪著。解脫涅槃常樂我淨不生不滅,見於佛性而自然得。何以故,法性爾故”。

从佛法义理中,我等应知“凡是回答涅槃境界的人”,不但不“都是贡高我慢者”;而且是有禅行证悟的人。此疑回答似乎可以结束,其实则不然;惑意不仅于此,绝不是说句谁“贡高我慢者”那么简单,含藏深意重于言表;其一,是涅槃境界唯佛祖证悟得,禅行人则不能证悟得;若不能解其疑意,势必阻断初行人的禅行路,不能解脱生死,不见自心佛性等,将佛法义理停留在语言文字相上,任由世人争来辩去,再以人间思想替换教义,使其改良适应世俗世论需要而生存,将佛法体权留其躯壳,掩其佛性常乐我净法实相。其二,是涅槃境界不能解其义理,教化四众;若禅行证悟的人皆作哑羊,则不能显示法理人人可修可行,必将佛教法藏束之高阁,成为世人观赏而不可及之体,久而久之势必失去信众,促其从末法走向灭亡。对惑意之人,不加评判测度,只对其作用见思明辨,达到四众明教义、知法理则可。

在选择真理与谬误中,我等只能付出身心、命运、财富,追求正大、捍卫正义、维护正理,从中心得安稳、身得力量、愿得满足;而不能侵吞公正、占有真理、毁灭良知。

绿树成荫显美景,山河壮丽载英雄;谁堪毁林木炭灰,何忍水涸破碎峰。
阳光雨露法自然,大道无我从简宽;乖诤无义徒落罪,早有先例史册前。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二】
有人问,为什么有很多僧人,不接受攀缘供养,从而主动离去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在修行人中,不分出家在家,皆有不接受攀缘供养,从而主动离去事项,只是在佛家公案中记述僧人较多而已。至于具体什么人,什么因缘如此,不去揣度推论,各依意愿而行。但从事项发展轨迹中,不难发现有因缘可寻,主要是遇十种状况之一时,即应主动离去。十种状况,为于周围人中,有毁法、犯戒、破僧、邪见、外道、贪欲、放逸、乖诤、失德、不善。
于周围人中,有十种状况之一时,其财供养为心有染,有染供养为攀缘。若真正依法持戒禅行人,接受攀缘供养,为污法缘、染净缘、结俗缘、落业缘。若禅行人,即生无功德力了去攀缘供养人的业缘时,或攀缘供养人命终后堕入三恶道时,其财供养如何消化,其缘业牵如何了断,恐怕那时自己做不了主啦,只能随顺法则而去承担。那么,自己能做主时,只有关头一刻,主动离去;“冻死不求缘,饿死不攀缘”。其中义理,可详参《维摩诘所说经》中有关禅机。

据我所知,于在家修行人中,如此事项也不乏其例;如一对夫妻拜会一位居士,于闻法受教感谢之余,奉送财物供养;当这位居士推之不掉的状况下,观之这对夫妻虽有因缘信佛,却无根基修行,还有外道邪习,三恶道业无法了去,便借故由他人代劳慰问,奉还其财物折合供养额本息,自己做主谢债减荷,不受业染熏习。还有一位女士,曾受一位居士依法救化,如法驱离符体之秽,为表示谢意奉送财物供养;当这位居士推之不掉的状况下,便另借他故奉还其财物折合供养额本息;他人不解,问其缘故?这位居士说,“自己做主了业缘,免去后世鼻被牵;世人皆知金钱好,枷锁囚身受此联。虽有了义语一句,可消日供万两金;仍须安贫守其道,防心底线避虚耗”。

即使是菩萨行人,愿力殊胜,利乐有情不舍一众生;可不执著一众生,也不为一众生。供养不着相,亲近莫攀缘;平常心是道,如法结善缘。一钱众生血,财物身命关;净业我慎独,福田种佛前。再讲一真实事例,有一在家人于我这里供养一僧人后,夫妻由此吵架,妻子指责丈夫借钱供僧,家里日子怎么过?共同来此后,我告诉他们夫妻俩,那位僧人未接受供养,走时钱还放在原处,请收回吧!其实,暗中有人垫付,只是不让他人知晓所行而已。

一生煮粥怕鼠粪,米有偷放分不清;任凭天下千般理,当事责任第一人。
清浊混淆众人口,防患未然避乖诤;毁名辱人虽事小,染法污佛业不轻。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三】
有人问,在网络论坛上有人提出,即“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陳如。慧命摩訶謨伽略。慧命舍利子。慧命摩訶迦葉。慧命羅睺羅。慧命婆俱羅。慧命跋陀斯那。慧命賢德。慧命歡喜德。慧命網指。慧命須浮帝。慧命難陀斯那。如是等二萬二千人俱。共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六萬二千人俱。”请问法师,当年的王舍卫城能支撑这么多比丘的后勤补给吗?不要说两千多年前的印度小城,就是现代大都市,要组织一次这么多人参加的法会,都白吃白喝的,请问容易吗?何况当年印度的王舍卫城,说是一个城,可不比咱北京城,那不过是个较大的镇子而以,并且当年印度生产力水平与今天能比吗?今天要做这样的事情都是非常困难的,何况当年落后的印度。还口称正法!你去看看相应部经典里面是否动辄会调动这么多人搞什么法会,自己用脑壳想想就明白这都是后世那些无知者的吹嘘,所以此经的内容根本都不必看下去,光看前面这谱摆的就不是个正经路数。 不知能否为我等解答除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此疑所涉为《僧伽吒经》开头部分原文,是由我释解义理引发,也是向我请法,理应答疑解惑,同增福慧二德。但其所疑,是通过事项否定,再否定大乘法存在的真实性;是用现代人生活理念、方式、习俗,以推理设定事项,否定历史某时期特定僧团道场的形式、规模、能量,再否定佛教正法住世的合理性;如世俗相貌取人,不问来历,不辨真伪,见面乾坤,“瞧你长的那样,一看就不是好东西”;或“瞧你这身穿戴,好也好不到哪去”。那么,佛教历史果真“都是后世那些无知者的吹嘘”吗?佛法义理果真如“此经的内容根本都不必看下去,光看前面这谱摆的就不是个正经路数”吗?

我等后学,不能以人判教、以相定法、以今断古;也不应以现代化的观点,去证明史实存在的不可能;以学术化的理念,去推论典记经文的不真实;以模式化的概框,去锁套衡量事项的不发生。即人用感官见闻觉知世间一切事物,皆有可能;但因时间的不逆转,又有个体与群体的不同,还有局部与全局的差别等,古今事项发展有规律可循但不可错位,地域文化局限与全部有关联但不可替代,佛教信众活动有特殊方式但不可僭越。怎样才能答疑解惑呢?依经判教,主要应依《大般涅槃经》遗教为准绳;依经定法,主要应依《大佛顶首楞严经》法理为依据;依经断古,主要应依《大日经》通义为定盘等。若离经判教、定法、断古,则失去准绳、依据、定盘,既为佛教信众所不能容受,又为因果巨大无人承担得了,还为正法音声广大共鸣术术不可阻拦。具体一点讲:

其一,僧众数量二万二千人,为法会实际参加人数;菩萨大众六万二千人,还有龙天数量等,在道场中只具其化形,占据虚空空间,不碍世人行作,不食人间烟火,不须世俗生活接待,不可以数量巨大而生误判,再由误判而发妄议种种。至于菩萨与龙天大众等,是否真实存在,早已超出平常人用感官见闻觉知世间一切事物的范畴,用有为法更不能测定其究竟,只有修行证悟的人才能实知实见实觉,心观一真实一切真实。

其二,二万二千人僧众,来自各国各地;但生活方式简单,随遇而安,日中一食,夜宿山林;除人间供养外,还有天人供养,人不见其所食,唯所食者自足,于后可三日一食,也可七日一食;除此供养外,还有佛与菩萨悲力化现食物等,不一而述。若人用感官见闻觉知世间一切事物不足为奇,若离开感官知见觉世与出世妙一分才为奇。

其三,两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国王赞叹佛教,宫殿皆可斋僧,再以全国财力拥护道场;还有全民信佛,家家出资,人人出力,别说供养二万二千人僧众不成问题,就是几日内供养几十万人也完全做得到。民心民力,不可用小城与现代大都市比拟,什么人间奇迹皆可创造。

再有,佛教弟子记述佛经时,众僧聚集,如语真实;后世弟子,遵教守制,不改一字,保持原义。我宁可相信,有一蚊以口吸干大海水,也不相信佛经义理有欺;我宁可相信,天有把柄、地有抓环,也不疑惑佛教大乘法藏真实;我宁可相信,虚空可用尺量、绳索系住狂风,也不认为佛法一偈一句虚幻。

天高空高心已超,三界法外任逍遥;第一义谛人不觉,戴着蒙眼走磨道。
世智聪明自为是,众生颠倒业习娇;无明遮蔽菩提性,断灭善根无芽苗。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四】
有人问,在家修行可以证悟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依《大佛顶首楞严经》法理,证悟世与出世间智慧,不分出家与在家修行,皆可正戒不招群邪,正定胜境不作圣解,依三乘法破我执法执,中道菩提入六十品级菩萨行,直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在修行证悟智慧过程中,身心精进大禅行须善知识指导功用,净行离染自破五十种五蕴魔事,逐一去除见思二惑扰动,以根尘识入因缘解脱于五浊恶世法障碍,自我生死搏杀时时不可懈怠,自见胜境美妙处处不可留心;“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在现实生活中,在家修行证悟智慧,其难度远可超乎想象,故世人有疑也在常理之中;可是超乎想象还可有,常理之中还有特殊例外,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否定一切。


在一次参访中,我见闻一件奇事。有几位在家人与一位老僧,在一起辨明法理;其中一位在家人说,“都说出家人有道,在家人无道;那我问你们,僧人整天吃的什么饭,拉的什么屎,拉屎干什么,是不是吃人饭,也不拉人屎呢”?这位老僧笑着说,“问这类事干什么呀”! 另一位在家人说,“你是不是找茬吵架呀!还不把出家人都吓跑了”!周围的人,也默默无语,不能解其意。这时,又有一位在家人说,“这是修行人的禅机,渗透出证悟智慧,不可俗见世解。若让我回答,寺庙僧人整天吃的十方供养诸佛食,拉的证悟智慧法方便,念佛诵经加持化众生,还增益植物利乐有情;若能如此认知,是吃人饭不拉人屎;若还是吃人饭拉人屎,那就是没有消化十方供养食,弄不好还要披毛戴角还”。众人无不称赞,居士不可小视,下下人有上上智,不可以相取人。


修行人的证悟境界不同,当面对同一禅机法理时,所表示智慧知见也不同。证悟境界中还有出家与在家相吗?当然没有!智慧知见中还有出家与在家差别吗?当然也没有!证悟境界,只能是谁修谁得,不修不得。智慧知见,只能是谁行谁证,不行不证。二者一体妙用,皆不可相得相证,只能身行入心妙圆。故在家修行人,切勿妄自菲薄,着相自轻身心,错过禅行因缘,只种善根理入,空过世间一场。


出家在家依因缘,具足善根证悟禅;理入是佛空欢喜,行入中道真证得。
常与佛住维摩诘,化来法座罗汉叹;千劫多闻仍数沙,不如一日无漏学。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五】
有人问,您随缘答疑解惑,却有人说“错把问题当了答案”,是这样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于随缘问答中,有对我疑惑的内容,本人态度一是不回避、不沉默,坦然应对,智慧方便,穷尽究竟,理达了义;二是答疑解惑不自辩理、不求己白、不伸我屈、不为人过,明了教义法理,由见闻者自主认知;三是直心交流知见,不为答而答,不为解而解,有发菩提心者欲从中观察慧德而受教;四是大我无私可虑,不怕丢面子,不畏掉架子,凡指责过失者皆良师善友,顶礼谢恩助缘功德。

在《大般涅槃经》中,有诸外道诋毁攻击佛,并联合起来至国王处控辩;佛依法理伏之,有诸外道自忏悔过皈依法义。古往今来,一些高僧大德因弘扬正法,而受诋毁攻击者屡见不鲜;诸高僧大德为保四众和合,多依佛法默然,不辩不应;再以慧德忍之,不闻不理;使之口唾吐天,自消自灭而离乖诤。而今末法时代,社会发展状况改变,网络平台全球关注,信息传播人类共享,不再是封闭式的诋毁自消无害他人,也不再是简单化攻击自灭无损大众;而且有的良师善友,将事项推向绝处,不应视为默认,随缘问答又“错把问题当了答案”,大有裤裆抹黄泥不是屎也是屎之势;还不如将所表教义展现于平台,在关注中止恶扬善;将所示法理开入传播,在共享中避害趋利;同时,也将各自德行曝光于大众面前,是人是鬼立剥伪装显出原形,仍然不碍于四众和合。

前一段时间,有几人在网络上见闻我释经解法,进行诋毁攻击后,主动通过网络向我求忏悔。我对他们讲,你我素不相识,无个人恩怨相结;只因释经解法知见不同,各依因缘证悟有别,其根源是由佛法义理引发;那么,向我求什么忏悔呢?我无法接受忏悔,也承受不起忏悔。你我若求忏悔,应在佛前忏自己,再于众前露业悔醒他人。否则,虽忏无益,悔亦无功;如有二人形似姐妹,清晨一步一叩向山顶寺庙拜去,围观的人很多,议论纷纷不绝于耳;有的说,“年纪轻轻遭了什么大难了”;也有的说,“是不是中了什么人的邪呀”;这时,有人上前合十,口称:“阿弥陀佛!请问你们姐妹二人是发了什么愿心,如此拜山?”其中一人答道,“我们在修忏悔”;这人接着问,“在修什么忏悔?”一人继续答道,“一切罪过皆忏悔!”再问, 却不再具体露业回答, 众人在议论中继续疑惑,没有起到悔醒他人功用。

再有,凡指责过失者,是对我的真慈悲。若在释经解法中,有谬说邪解处,自己尚未觉察,有良师善友匡正,及时忏悔更正,使其所负因果降至最小,报在当世,以免后世重报,故我顶礼谢恩助缘功德。还有,凡对我诋毁攻击者,皆以逆缘助我成就道业,是此世界难遇难求喜舍法;如考场中主考官与监考官,若考场中没有了这二位,还是考场吗?没经历考场考取成绩,就是没有通过验收的水平,没有被他人承认的资格,不能跃上新的高度起点等,我尊重道场中主考官与监考官,故我顶礼谢恩助缘功德。这绝不是世俗的虚言假套,而是发自深心境界的真实写照,助缘功德万世求之难得,有求恐生贪念染法;如世俗有压力才有动力,与高手对决方显英雄本色。只是如此良师善友,仅停留在口号式的指责过失,或用戴帽子式的诋毁攻击不明其的,就是不举人赃俱获的证据,不摆捉奸捉双的事实,难免让人大失所望;如一警察对一伙歹徒说,“是因犯罪才有了警察行当,又是因犯罪才有了工资奖金,还是因犯罪才有了功勋奖章;但警察不欢迎歹徒,也不希望犯罪”。

损毁反增益,破坏反助力;弄巧反成拙,声东反击西。
增益正身心,助力正戒行;成拙正倒忙,击西正帮功。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六】
有人问,“现代人文化高了,素质低了”,依佛法义理如何认知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所问之题,由于地域不同而有差异,也由于认知标准不同而有失衡。在不同地域里,可能是现代人文化高了,素质也高了,文化与素质成正比例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在不同地域里,可能是“现代人文化高了,素质低了”,时代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金钱至上,道德滑坡。还有,由于社会背景不同,认知事物标准也不统一,如此议论也多以民众层面口头表达,以街头巷议的形式存在,以日常接触事物为兴奋点,以身心感受体会而发泄与期盼等。还有,所问之题涉义广泛,需要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宗教家、佛学家的共同智慧,综合面对现实,化解大众心理,促进素质与文化共同提高。佛教四众,既是社会成员一分子,又是道德文明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当然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理应为人类道德文明精勤奉献。如何行作呢?个人认为,广宣教义,自我节欲;敬畏因果,淡化功利;与人为善,修养身心;顺应自然,和合因缘。当然还有其他,这里仅为抛砖。

广宣教义,自我节欲;佛教博大精深,义理广泛无际。在广宣教义中,须将佛法义理转化为佛教文化,以义理为内含,以文化为载体,以大众为依托,以需求为动力,以方便为恒顺,以慈悲为初始,以道德为定位,以文明为方向,以乐见为目标,以信受为根本。佛教四众应人人自承责任、自担义务,从自身为人处世做起,自身表现学佛人的风格,此地无声胜有声,就是广宣教义。人的欲望犹如深壑,永远无法满足,只能自我身心节制,如法勤行劳作获得衣食,禁用一切非法谋求私利。有人问我,人生有什么欲望?我告诉他说,我来时光着身子,走时穿着衣服,足啦!人生过程中,衣食住行,赶上什么条件都是捡来的,得而不贪,失而不怨,安稳快乐过好每一天。看一看周围总跟自己较劲的人,有人有钱有人有势,最后身体垮了、后院起火了等,生活得幸福吗?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方方面面有牵制,还须德行当先,莫亏欠了良心,留下业债篇篇。

敬畏因果,淡化功利;敬畏之心不可不生,起因落果如影随形;道德滑坡皆为功利,人心淡化依教奉行。因果的轮子,在功利驱使下,无时无处不在转动,无有敬畏的争夺者,一会是获益者,一会又成受害人,在得失荣辱中互为高下,难以幸免;只有人心淡化者,以敬畏之心面对一切、处理一切,尽以善念善言善行为因,畏惧贪嗔痴慢疑恶行之果,才能避免人生迭荡起伏的精神困惑,才会避免极端强暴产生的心理反差。在淡化功利中,安稳人生,觉悟人生。众人交谈时,从幼师、医生的红包到商品流通各环节的回扣,再从假学历、假证书到形象工程、豆腐渣项目,还从买官卖官到行使公权力的等价交换,乃至从僧人职业化到寺庙商业化等,见不到敬畏之心的影子,尽是功利相互利用的勾当;面对如此,有人问我如何对待。我告诉他说,滚滚红尘迷魂阵,世法如此谁之过;清者自清莫糊涂,浊者自浊不明白。他人功利他因果,自淡自化守道德;我行我素禅乐食,心灯传灯种不灭。至于苦乐因果,当须各自尝受,只是来早与来迟;如同罪犯入狱,想去不想去,由法不由人,更新改造故;又如患者住医院,花钱遭罪,不愿去也得去,由命不由身,治病救人故。

与人为善,修养身心;首先心存善念,身行善事;然后再提高身心修养境界,提高道德水准;再有善待一切人,善待一切众生,善待一切环境;最后相互促进,言行一致,诚实做人,诚信大众。其实,这只是道德文明的一种理念,个人身心修养的一种节操;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自觉的行持这一理念,自愿的恪守这一节操呢?又有没有营造出行持这一理念,恪守这一节操所需的各种氛围呢?还有民族传统美德是继承发展下去,还是丢失中断呢?再有处于世界民族之林中,信仰与利益交流能否截然分开呢?如此种种,都与人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既相关在当下,又相关在未来;即相关在个体,又相关在民族。在各种媒体中常有报道,从插足骗婚到卖淫嫖娼,又从拐卖妇女儿童到倒买倒卖人体器官,再从公权暗用到贪官成批落马,还从犯罪年龄、数量到绑票诈骗、跨国作案等,事事触目惊心,件件惨不忍睹,完全与道德文明相悖。面对如此,有人问我如何认知。我告诉他说,这些事项皆是业习因缘,一件也不归我管,我一件也管不了;只管好自己的心,不起恶念;只管好自己的口,不说恶语;只管好自己的身,不作恶行;一切事项皆有起处,自有落点,天不藏奸,法不留情。

顺应自然,和合因缘;顺应不强取,自然依秩序;和合家国兴,因缘是心关。顺应须智慧,自然有道德;和合暖人心,因缘理当先。强取为造次,秩序维持难;国兴即福祉,心关法度限。从历史以来,佛教不干世事,佛法不与世争;但国家兴盛则佛教昌明,世间和平则佛法远播。故四众爱国爱教是尽其本分,维护国泰民安是尽其义务;茅蓬寺庙是国土,云游四方为国人;他方地域也有国,人类本应一家亲。肤色不同心相通,善恶事物分得清;佛教至今有不闻,佛法传播任在肩。可是在当下,人类面临危机此起彼伏,从动物种群灭绝到自然生存环境污染,从饮水、食物、药品安全到生产贩运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从恐怖事件到战火不断,从自然灾害频发到人为祸端等,都与人类自身的欲望、贪婪、私念密不可分,不知有多少有识之士发出了“谁来拯救人类”的叹言!面对如此,有人问我个人知见。我告诉他说,佛教有良方,经有金光明,人感天地恩,天地益人间。人天不互损,节欲莫贪婪,正法治世道,德行宜友善。相信有那一天,佛教教义将被其他宗教逐渐认同,佛法法理将被不同民族逐渐信受;佛教教义不排斥其他宗教教义,相互融合又保持宗教教义原貌;佛法法理不否定民族信仰理念,相互贯通又维护民族信仰理念不变;只增益其他宗教信众大义,只彰显各民族不同信仰大理,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造福世界人民。

随缘问答,即兴而发,学人论道,言浅义深。
若有不妥,匡正教诲,为善无心,引玉抛砖。
多元文化,各张义理,一管之见,难表其全。
佛教昌盛,文明世间,增益大众,赛过康乾。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七】
有人问,修行人与平常人有病一样痛苦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修行人与平常人有病的苦受,有三同三不同;三同,为发病起因、治疗过程、康复状况相同。三不同,为发病起因的认知、治疗过程的境界、康复状况的功用不同。

发病起因相同,为所依相对生灭法则相同。治疗过程相同,为身体病理药理感受相同。康复状况相同,为以科学技术评判标准相同。三同,是修行人与平常人的共法,共法法理运转变化规律相同,人人主观意识无法改变客观规律存在;即生老病死,自然法则,诸法平等,各依因缘;苦乐个受,轻重存异,缓急有别,寿有短长。

发病起因的认知不同,为往昔造作善恶所生业习不同,故有身体健康状况不同,病症表现不同,愿力承受不同。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三世因果法义,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在《金光明经》中,有众生共业个业法义,共业同受三灾八难不分年龄,个业承担有横死、恶疾、瘟疫、饥荒、战乱等,生死有命,富贵天成。在《维摩诘经》中,有众生之病即我病的法义,若有发菩提心者,业习所生苦果我皆代受,愿其往生极乐世界。特别是修行人愿力承受功德不可思议,是行菩萨道的具体体现,于冥冥之中,定空化入不同众生法界,代受有缘人三恶道苦果,有时预知身体生病,亦无怨无悔,也不让受益者知而感恩。

治疗过程的境界不同,为身体三禅乐,心法喜充满,知痛乐中过,有苦喜甘甜。租房暂住客,舒适理当然,清扫室明净,主人笑自在。在知痛中禅乐不失,禅乐中立知痛定;如亿万富翁丢失千八百元如同打小费,小小意思啦!在有苦中喜悦不散,甘甜生起,喜悦中说苦之名,甘甜中闻苦虚幻;如天空飘浮几片云朵,云上见云艳阳天。还在苦名中了去无量业,善福重来于清净身心,更加明了身相无常,勤行道业不舍当下一念间。还在苦幻中满足无量愿,功德增益于无相彼岸,更加明了自性真常,识知见觉唯佛具足圆满。租房付店钱,吃穿不赊欠;客居知冷暖,感恩在人间。舒适不杂乱,幽雅点缀显;花木去枯枝,不碍艳自然。清扫除尘垢,欣赏轻音传;插曲增浪漫,明净得悠闲。主人性自我,无明是陪伴;治疗矫邪正,定空自在观。

康复状况的功用不同;一为声闻四果中几番生死往来,于人道中有超越,须付出以身命财为代价的境界转化。超越的前提条件,是自我坚固禅行道心不退,所发菩提愿心不退;还须在善知识引导下,弘法利生,自利利他;可使近似生死边缘的病症转化为康复,在心理上知生死而不畏生死,知身痛苦而心无苦受,证得即生成就,往生极乐世界。二为缘觉四相中,于人道中境界转化,以身心定空超越时空,进入涅槃境界。还有,若值遇佛住世,发菩提心,在因缘上知生死而念死,知身痛苦时而心喜乐受,于十念间可求得往生极乐世界。三为佛化身示现身,于人道中示疾,说众生诸苦法,又教化众生三乘离苦法,又示现入般涅槃境界;还有,诸菩萨往来世间,于人道中以身苦相,而身心皆无苦受境界,演绎众生苦法与离苦法。

在修行人的三不同中,平常人无法接受,仅是在祈盼幸福中受到了病苦的伤痛,在追逐快乐中见到了忧悲的无常,在愿求满足中尝到了苦果的汁浆。如此三不同境界,对处于初始或未证声闻一果的修行人,为不可思议,而又依修行次第真实存在。这些真修实证的人,具实以身心承载佛法,念不退,行不退,道不退。如此三不同境界,绝不是停留在语言文字意理上,而具体体现于修行人身心感受实义上,故行入证悟的修行人,才能明教义、知法理,了见诸法实相。修行人不求无病,也无怨无悔的承受病苦,使之看破人生无常,觉知身有诸苦相逼,体悟佛法妙理真实,快速放下我法执著,证得金刚不坏之躯。

高僧传中皆高僧,高僧之中多神通;只见神通尽弘道,不见神通毁道行。
今日境界成神通,诋毁次第证悟行;少见高僧出世智,多闻人间义理声。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八】
有人问,如此求皈依如法吗?即“有一老比丘尼,因冠心病住在一家诊所病房,夜晚二十三时后,于病塌上朦胧之际,只见房门大开,室灯明亮,有一中年男子,手握一把尖刀,来到近前跪倒在地,将刀架于自颈部,大声说:‘师傅,我想皈依佛门可以吗’?老比丘尼于惊骇中回答说:‘可以!但今晚身体不适,又已休息,有些不方便;而且你好像喝酒啦,等明天吧’!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手起刀落,男子刺向自身手臂,鲜血喷洒遍地;并大声说:‘我是好人,也有诚心皈依佛门’!老比丘尼大声喊,‘快来人呀’!这时,值班医生与护士一起,将中年男子领到诊室处理伤口。老比丘尼也立即离开了这家诊所,于第二天付清医疗费,暂回原寺庙;几日后,又转他处治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如此求皈依者不如法、不如戒、事项不圆融,无论有什么缘由,皆是善心结恶果;应立即于佛前与老比丘尼所住寺庙大众前,公开忏悔;否则,业报不可思议。

不如法;一是佛法传承应依因缘,以和敬法求得皈依;而非冒然行事,自残相逼。二是皈依师应观察根基,知其愿求,随缘开示,依轨而行;而非随便结缘,背离法理。三是佛事、法事、僧事道场庄严,仪轨祥和;而非人之俗事,世理相论。古虽有二祖断臂求法,但有前因才有后果;即“天降红雪”之说,为其至心忏悔,方可成为载法之器。而今日所求皈依者,与其相比不是一回事,存在着本质差异;既有大众不可接受之行,又有惊吓僧尼之过等。

不如戒;一是时间不适宜,夜闯僧尼单人住所,使其形像失去威仪,又易遭他人非议,与比丘尼戒不合。二是地点不适宜,病房非禅房,医室非净室,在诸庄严俱不具,又在僧尼无法从卧塌而起的特殊状况下,如此求皈依,与比丘尼律仪不合。三是方式不适宜,互不相识,如此相逢,愿求虽善,后果难料,易使僧尼加重病情,或惊扰清净心,由此若一念嗔起,与菩萨戒不合。在家人未皈依三宝前,虽无戒律约束,但使僧尼处于与戒不合的境地;如同世俗好心办坏事,帮人倒忙成害人。

事项不圆融;一是行为不符常理,本应善求如善法,即随顺世俗常理,又符合佛门礼仪。二是心理不符常态,本来不如此也可如此,不须多此一举,自然顺理成章。三是言辞不符常规,用诚心皈依佛门来证明我是好人,诚心过于情绪化,证明过于简单化。佛家事项如金刚,圆融无碍如戒法;佛虽慈悲有不怪,护法生嗔定不容。人随常理水顺势,心符常态草随风;语遵规则守章法,诸多事项自圆融。佛事非俗事处之,法事非人情应对;僧事非世理认知,智者应分清辨明。偶然现象不为奇,见闻解义是警示;如法认知不放大,无心之过也是失。

还望这位求皈依者,如法忏悔后,再如法求得皈依,做一位合格的居士,共同为佛教正法中兴精勤善行。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四】
有人问,在家修行可以证悟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依《大佛顶首楞严经》法理,证悟世与出世间智慧,不分出家与在家修行,皆可正戒不招群邪,正定胜境不作圣解,依三乘法破我执法执,中道菩提入六十品级菩萨行,直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在修行证悟智慧过程中,身心精进大禅行须善知识指导功用,净行离染自破五十种五蕴魔事,逐一去除见思二惑扰动,以根尘识入因缘解脱于五浊恶世法障碍,自我生死搏杀时时不可懈怠,自见胜境美妙处处不可留心;“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在现实生活中,在家修行证悟智慧,其难度远可超乎想象,故世人有疑也在常理之中;可是超乎想象还可有,常理之中还有特殊例外,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否定一切。


在一次参访中,我见闻一件奇事。有几位在家人与一位老僧,在一起辨明法理;其中一位在家人说,“都说出家人有道,在家人无道;那我问你们,僧人整天吃的什么饭,拉的什么屎,拉屎干什么,是不是吃人饭,也不拉人屎呢”?这位老僧笑着说,“问这类事干什么呀”! 另一位在家人说,“你是不是找茬吵架呀!还不把出家人都吓跑了”!周围的人,也默默无语,不能解其意。这时,又有一位在家人说,“这是修行人的禅机,渗透出证悟智慧,不可俗见世解。若让我回答,寺庙僧人整天吃的十方供养诸佛食,拉的证悟智慧法方便,念佛诵经加持化众生,还增益植物利乐有情;若能如此认知,是吃人饭不拉人屎;若还是吃人饭拉人屎,那就是没有消化十方供养食,弄不好还要披毛戴角还”。众人无不称赞,居士不可小视,下下人有上上智,不可以相取人。


修行人的证悟境界不同,当面对同一禅机法理时,所表示智慧知见也不同。证悟境界中还有出家与在家相吗?当然没有!智慧知见中还有出家与在家差别吗?当然也没有!证悟境界,只能是谁修谁得,不修不得。智慧知见,只能是谁行谁证,不行不证。二者一体妙用,皆不可相得相证,只能身行入心妙圆。故在家修行人,切勿妄自菲薄,着相自轻身心,错过禅行因缘,只种善根理入,空过世间一场。


出家在家依因缘,具足善根证悟禅;理入是佛空欢喜,行入中道真证得。
常与佛住维摩诘,化来法座罗汉叹;千劫多闻仍数沙,不如一日无漏学。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五】
有人问,您随缘答疑解惑,却有人说“错把问题当了答案”,是这样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于随缘问答中,有对我疑惑的内容,本人态度一是不回避、不沉默,坦然应对,智慧方便,穷尽究竟,理达了义;二是答疑解惑不自辩理、不求己白、不伸我屈、不为人过,明了教义法理,由见闻者自主认知;三是直心交流知见,不为答而答,不为解而解,有发菩提心者欲从中观察慧德而受教;四是大我无私可虑,不怕丢面子,不畏掉架子,凡指责过失者皆良师善友,顶礼谢恩助缘功德。

在《大般涅槃经》中,有诸外道诋毁攻击佛,并联合起来至国王处控辩;佛依法理伏之,有诸外道自忏悔过皈依法义。古往今来,一些高僧大德因弘扬正法,而受诋毁攻击者屡见不鲜;诸高僧大德为保四众和合,多依佛法默然,不辩不应;再以慧德忍之,不闻不理;使之口唾吐天,自消自灭而离乖诤。而今末法时代,社会发展状况改变,网络平台全球关注,信息传播人类共享,不再是封闭式的诋毁自消无害他人,也不再是简单化攻击自灭无损大众;而且有的良师善友,将事项推向绝处,不应视为默认,随缘问答又“错把问题当了答案”,大有裤裆抹黄泥不是屎也是屎之势;还不如将所表教义展现于平台,在关注中止恶扬善;将所示法理开入传播,在共享中避害趋利;同时,也将各自德行曝光于大众面前,是人是鬼立剥伪装显出原形,仍然不碍于四众和合。

前一段时间,有几人在网络上见闻我释经解法,进行诋毁攻击后,主动通过网络向我求忏悔。我对他们讲,你我素不相识,无个人恩怨相结;只因释经解法知见不同,各依因缘证悟有别,其根源是由佛法义理引发;那么,向我求什么忏悔呢?我无法接受忏悔,也承受不起忏悔。你我若求忏悔,应在佛前忏自己,再于众前露业悔醒他人。否则,虽忏无益,悔亦无功;如有二人形似姐妹,清晨一步一叩向山顶寺庙拜去,围观的人很多,议论纷纷不绝于耳;有的说,“年纪轻轻遭了什么大难了”;也有的说,“是不是中了什么人的邪呀”;这时,有人上前合十,口称:“阿弥陀佛!请问你们姐妹二人是发了什么愿心,如此拜山?”其中一人答道,“我们在修忏悔”;这人接着问,“在修什么忏悔?”一人继续答道,“一切罪过皆忏悔!”再问, 却不再具体露业回答, 众人在议论中继续疑惑,没有起到悔醒他人功用。

再有,凡指责过失者,是对我的真慈悲。若在释经解法中,有谬说邪解处,自己尚未觉察,有良师善友匡正,及时忏悔更正,使其所负因果降至最小,报在当世,以免后世重报,故我顶礼谢恩助缘功德。还有,凡对我诋毁攻击者,皆以逆缘助我成就道业,是此世界难遇难求喜舍法;如考场中主考官与监考官,若考场中没有了这二位,还是考场吗?没经历考场考取成绩,就是没有通过验收的水平,没有被他人承认的资格,不能跃上新的高度起点等,我尊重道场中主考官与监考官,故我顶礼谢恩助缘功德。这绝不是世俗的虚言假套,而是发自深心境界的真实写照,助缘功德万世求之难得,有求恐生贪念染法;如世俗有压力才有动力,与高手对决方显英雄本色。只是如此良师善友,仅停留在口号式的指责过失,或用戴帽子式的诋毁攻击不明其的,就是不举人赃俱获的证据,不摆捉奸捉双的事实,难免让人大失所望;如一警察对一伙歹徒说,“是因犯罪才有了警察行当,又是因犯罪才有了工资奖金,还是因犯罪才有了功勋奖章;但警察不欢迎歹徒,也不希望犯罪”。

损毁反增益,破坏反助力;弄巧反成拙,声东反击西。
增益正身心,助力正戒行;成拙正倒忙,击西正帮功。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六】
有人问,“现代人文化高了,素质低了”,依佛法义理如何认知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所问之题,由于地域不同而有差异,也由于认知标准不同而有失衡。在不同地域里,可能是现代人文化高了,素质也高了,文化与素质成正比例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在不同地域里,可能是“现代人文化高了,素质低了”,时代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金钱至上,道德滑坡。还有,由于社会背景不同,认知事物标准也不统一,如此议论也多以民众层面口头表达,以街头巷议的形式存在,以日常接触事物为兴奋点,以身心感受体会而发泄与期盼等。还有,所问之题涉义广泛,需要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宗教家、佛学家的共同智慧,综合面对现实,化解大众心理,促进素质与文化共同提高。佛教四众,既是社会成员一分子,又是道德文明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当然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理应为人类道德文明精勤奉献。如何行作呢?个人认为,广宣教义,自我节欲;敬畏因果,淡化功利;与人为善,修养身心;顺应自然,和合因缘。当然还有其他,这里仅为抛砖。

广宣教义,自我节欲;佛教博大精深,义理广泛无际。在广宣教义中,须将佛法义理转化为佛教文化,以义理为内含,以文化为载体,以大众为依托,以需求为动力,以方便为恒顺,以慈悲为初始,以道德为定位,以文明为方向,以乐见为目标,以信受为根本。佛教四众应人人自承责任、自担义务,从自身为人处世做起,自身表现学佛人的风格,此地无声胜有声,就是广宣教义。人的欲望犹如深壑,永远无法满足,只能自我身心节制,如法勤行劳作获得衣食,禁用一切非法谋求私利。有人问我,人生有什么欲望?我告诉他说,我来时光着身子,走时穿着衣服,足啦!人生过程中,衣食住行,赶上什么条件都是捡来的,得而不贪,失而不怨,安稳快乐过好每一天。看一看周围总跟自己较劲的人,有人有钱有人有势,最后身体垮了、后院起火了等,生活得幸福吗?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方方面面有牵制,还须德行当先,莫亏欠了良心,留下业债篇篇。

敬畏因果,淡化功利;敬畏之心不可不生,起因落果如影随形;道德滑坡皆为功利,人心淡化依教奉行。因果的轮子,在功利驱使下,无时无处不在转动,无有敬畏的争夺者,一会是获益者,一会又成受害人,在得失荣辱中互为高下,难以幸免;只有人心淡化者,以敬畏之心面对一切、处理一切,尽以善念善言善行为因,畏惧贪嗔痴慢疑恶行之果,才能避免人生迭荡起伏的精神困惑,才会避免极端强暴产生的心理反差。在淡化功利中,安稳人生,觉悟人生。众人交谈时,从幼师、医生的红包到商品流通各环节的回扣,再从假学历、假证书到形象工程、豆腐渣项目,还从买官卖官到行使公权力的等价交换,乃至从僧人职业化到寺庙商业化等,见不到敬畏之心的影子,尽是功利相互利用的勾当;面对如此,有人问我如何对待。我告诉他说,滚滚红尘迷魂阵,世法如此谁之过;清者自清莫糊涂,浊者自浊不明白。他人功利他因果,自淡自化守道德;我行我素禅乐食,心灯传灯种不灭。至于苦乐因果,当须各自尝受,只是来早与来迟;如同罪犯入狱,想去不想去,由法不由人,更新改造故;又如患者住医院,花钱遭罪,不愿去也得去,由命不由身,治病救人故。

与人为善,修养身心;首先心存善念,身行善事;然后再提高身心修养境界,提高道德水准;再有善待一切人,善待一切众生,善待一切环境;最后相互促进,言行一致,诚实做人,诚信大众。其实,这只是道德文明的一种理念,个人身心修养的一种节操;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自觉的行持这一理念,自愿的恪守这一节操呢?又有没有营造出行持这一理念,恪守这一节操所需的各种氛围呢?还有民族传统美德是继承发展下去,还是丢失中断呢?再有处于世界民族之林中,信仰与利益交流能否截然分开呢?如此种种,都与人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既相关在当下,又相关在未来;即相关在个体,又相关在民族。在各种媒体中常有报道,从插足骗婚到卖淫嫖娼,又从拐卖妇女儿童到倒买倒卖人体器官,再从公权暗用到贪官成批落马,还从犯罪年龄、数量到绑票诈骗、跨国作案等,事事触目惊心,件件惨不忍睹,完全与道德文明相悖。面对如此,有人问我如何认知。我告诉他说,这些事项皆是业习因缘,一件也不归我管,我一件也管不了;只管好自己的心,不起恶念;只管好自己的口,不说恶语;只管好自己的身,不作恶行;一切事项皆有起处,自有落点,天不藏奸,法不留情。

顺应自然,和合因缘;顺应不强取,自然依秩序;和合家国兴,因缘是心关。顺应须智慧,自然有道德;和合暖人心,因缘理当先。强取为造次,秩序维持难;国兴即福祉,心关法度限。从历史以来,佛教不干世事,佛法不与世争;但国家兴盛则佛教昌明,世间和平则佛法远播。故四众爱国爱教是尽其本分,维护国泰民安是尽其义务;茅蓬寺庙是国土,云游四方为国人;他方地域也有国,人类本应一家亲。肤色不同心相通,善恶事物分得清;佛教至今有不闻,佛法传播任在肩。可是在当下,人类面临危机此起彼伏,从动物种群灭绝到自然生存环境污染,从饮水、食物、药品安全到生产贩运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从恐怖事件到战火不断,从自然灾害频发到人为祸端等,都与人类自身的欲望、贪婪、私念密不可分,不知有多少有识之士发出了“谁来拯救人类”的叹言!面对如此,有人问我个人知见。我告诉他说,佛教有良方,经有金光明,人感天地恩,天地益人间。人天不互损,节欲莫贪婪,正法治世道,德行宜友善。相信有那一天,佛教教义将被其他宗教逐渐认同,佛法法理将被不同民族逐渐信受;佛教教义不排斥其他宗教教义,相互融合又保持宗教教义原貌;佛法法理不否定民族信仰理念,相互贯通又维护民族信仰理念不变;只增益其他宗教信众大义,只彰显各民族不同信仰大理,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造福世界人民。

随缘问答,即兴而发,学人论道,言浅义深。
若有不妥,匡正教诲,为善无心,引玉抛砖。
多元文化,各张义理,一管之见,难表其全。
佛教昌盛,文明世间,增益大众,赛过康乾。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七】
有人问,修行人与平常人有病一样痛苦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修行人与平常人有病的苦受,有三同三不同;三同,为发病起因、治疗过程、康复状况相同。三不同,为发病起因的认知、治疗过程的境界、康复状况的功用不同。

发病起因相同,为所依相对生灭法则相同。治疗过程相同,为身体病理药理感受相同。康复状况相同,为以科学技术评判标准相同。三同,是修行人与平常人的共法,共法法理运转变化规律相同,人人主观意识无法改变客观规律存在;即生老病死,自然法则,诸法平等,各依因缘;苦乐个受,轻重存异,缓急有别,寿有短长。

发病起因的认知不同,为往昔造作善恶所生业习不同,故有身体健康状况不同,病症表现不同,愿力承受不同。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三世因果法义,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在《金光明经》中,有众生共业个业法义,共业同受三灾八难不分年龄,个业承担有横死、恶疾、瘟疫、饥荒、战乱等,生死有命,富贵天成。在《维摩诘经》中,有众生之病即我病的法义,若有发菩提心者,业习所生苦果我皆代受,愿其往生极乐世界。特别是修行人愿力承受功德不可思议,是行菩萨道的具体体现,于冥冥之中,定空化入不同众生法界,代受有缘人三恶道苦果,有时预知身体生病,亦无怨无悔,也不让受益者知而感恩。

治疗过程的境界不同,为身体三禅乐,心法喜充满,知痛乐中过,有苦喜甘甜。租房暂住客,舒适理当然,清扫室明净,主人笑自在。在知痛中禅乐不失,禅乐中立知痛定;如亿万富翁丢失千八百元如同打小费,小小意思啦!在有苦中喜悦不散,甘甜生起,喜悦中说苦之名,甘甜中闻苦虚幻;如天空飘浮几片云朵,云上见云艳阳天。还在苦名中了去无量业,善福重来于清净身心,更加明了身相无常,勤行道业不舍当下一念间。还在苦幻中满足无量愿,功德增益于无相彼岸,更加明了自性真常,识知见觉唯佛具足圆满。租房付店钱,吃穿不赊欠;客居知冷暖,感恩在人间。舒适不杂乱,幽雅点缀显;花木去枯枝,不碍艳自然。清扫除尘垢,欣赏轻音传;插曲增浪漫,明净得悠闲。主人性自我,无明是陪伴;治疗矫邪正,定空自在观。

康复状况的功用不同;一为声闻四果中几番生死往来,于人道中有超越,须付出以身命财为代价的境界转化。超越的前提条件,是自我坚固禅行道心不退,所发菩提愿心不退;还须在善知识引导下,弘法利生,自利利他;可使近似生死边缘的病症转化为康复,在心理上知生死而不畏生死,知身痛苦而心无苦受,证得即生成就,往生极乐世界。二为缘觉四相中,于人道中境界转化,以身心定空超越时空,进入涅槃境界。还有,若值遇佛住世,发菩提心,在因缘上知生死而念死,知身痛苦时而心喜乐受,于十念间可求得往生极乐世界。三为佛化身示现身,于人道中示疾,说众生诸苦法,又教化众生三乘离苦法,又示现入般涅槃境界;还有,诸菩萨往来世间,于人道中以身苦相,而身心皆无苦受境界,演绎众生苦法与离苦法。

在修行人的三不同中,平常人无法接受,仅是在祈盼幸福中受到了病苦的伤痛,在追逐快乐中见到了忧悲的无常,在愿求满足中尝到了苦果的汁浆。如此三不同境界,对处于初始或未证声闻一果的修行人,为不可思议,而又依修行次第真实存在。这些真修实证的人,具实以身心承载佛法,念不退,行不退,道不退。如此三不同境界,绝不是停留在语言文字意理上,而具体体现于修行人身心感受实义上,故行入证悟的修行人,才能明教义、知法理,了见诸法实相。修行人不求无病,也无怨无悔的承受病苦,使之看破人生无常,觉知身有诸苦相逼,体悟佛法妙理真实,快速放下我法执著,证得金刚不坏之躯。

高僧传中皆高僧,高僧之中多神通;只见神通尽弘道,不见神通毁道行。
今日境界成神通,诋毁次第证悟行;少见高僧出世智,多闻人间义理声。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八】
有人问,如此求皈依如法吗?即“有一老比丘尼,因冠心病住在一家诊所病房,夜晚二十三时后,于病塌上朦胧之际,只见房门大开,室灯明亮,有一中年男子,手握一把尖刀,来到近前跪倒在地,将刀架于自颈部,大声说:‘师傅,我想皈依佛门可以吗’?老比丘尼于惊骇中回答说:‘可以!但今晚身体不适,又已休息,有些不方便;而且你好像喝酒啦,等明天吧’!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手起刀落,男子刺向自身手臂,鲜血喷洒遍地;并大声说:‘我是好人,也有诚心皈依佛门’!老比丘尼大声喊,‘快来人呀’!这时,值班医生与护士一起,将中年男子领到诊室处理伤口。老比丘尼也立即离开了这家诊所,于第二天付清医疗费,暂回原寺庙;几日后,又转他处治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如此求皈依者不如法、不如戒、事项不圆融,无论有什么缘由,皆是善心结恶果;应立即于佛前与老比丘尼所住寺庙大众前,公开忏悔;否则,业报不可思议。

不如法;一是佛法传承应依因缘,以和敬法求得皈依;而非冒然行事,自残相逼。二是皈依师应观察根基,知其愿求,随缘开示,依轨而行;而非随便结缘,背离法理。三是佛事、法事、僧事道场庄严,仪轨祥和;而非人之俗事,世理相论。古虽有二祖断臂求法,但有前因才有后果;即“天降红雪”之说,为其至心忏悔,方可成为载法之器。而今日所求皈依者,与其相比不是一回事,存在着本质差异;既有大众不可接受之行,又有惊吓僧尼之过等。

不如戒;一是时间不适宜,夜闯僧尼单人住所,使其形像失去威仪,又易遭他人非议,与比丘尼戒不合。二是地点不适宜,病房非禅房,医室非净室,在诸庄严俱不具,又在僧尼无法从卧塌而起的特殊状况下,如此求皈依,与比丘尼律仪不合。三是方式不适宜,互不相识,如此相逢,愿求虽善,后果难料,易使僧尼加重病情,或惊扰清净心,由此若一念嗔起,与菩萨戒不合。在家人未皈依三宝前,虽无戒律约束,但使僧尼处于与戒不合的境地;如同世俗好心办坏事,帮人倒忙成害人。

事项不圆融;一是行为不符常理,本应善求如善法,即随顺世俗常理,又符合佛门礼仪。二是心理不符常态,本来不如此也可如此,不须多此一举,自然顺理成章。三是言辞不符常规,用诚心皈依佛门来证明我是好人,诚心过于情绪化,证明过于简单化。佛家事项如金刚,圆融无碍如戒法;佛虽慈悲有不怪,护法生嗔定不容。人随常理水顺势,心符常态草随风;语遵规则守章法,诸多事项自圆融。佛事非俗事处之,法事非人情应对;僧事非世理认知,智者应分清辨明。偶然现象不为奇,见闻解义是警示;如法认知不放大,无心之过也是失。

还望这位求皈依者,如法忏悔后,再如法求得皈依,做一位合格的居士,共同为佛教正法中兴精勤善行。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十九】
有人问,学佛人求见明师有用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在学佛人中,有普通信众与修行人之分。明师为善知识与大善知识,是超凡入圣的引路人。如此请法,不知有何缘故?

请法者回答说,“在一家医院病房中,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妪,瘫痪在床大声呻吟。这时,有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男人说,‘我这老丈母娘(岳母)有病还不消停,想当年可能折腾了,在儿子家住好好的,非要信佛;不管她儿子(我小舅子)卖鱼怎么忙,领起儿媳就上庙烧香拜佛去;我小舅子对我说,有一次去庙上求做法事,娘俩放下买卖就走,在庙上赔和尚睡了三天觉(在寺庙住三宿),回来后夫妻大吵一架,时间不长离婚了;离婚后一个女儿又患重病,花光了家中积蓄,还借亲友二十几万元;我这老丈母娘也被赶了出来,由女儿养老’。这位男人的妻子接过丈夫的话说,‘我也信佛念佛,一句佛号;由于他定的规矩,在家中不能烧香拜佛,也不能上庙或接触信佛人;否则就离婚!多年来也习惯了,见什么明师也得自己修,也得过自己的日子’。面对信佛人种种境遇,故而有此一问。”

老妪、儿媳、女儿三位信佛人,都是未见闻善知识开示,不知如法处理好家庭生活与信佛修行的关系,才感召如此因缘,结果有信无修,还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对身边亲人造成身心伤害,也对周围人造成不良影响。不仅如此,还导致一些不明佛教义理的人,于有意无意之间,造下了严重口业,为后世果报种下了恶因。于以前的问答中,讲过《在家人修行如何面对亲友》,故对如何处理好家庭生活与信佛修行的关系不讲,只对所问而作答。

佛教四众,不论出家在家,依善知识传法授戒修行,见闻善知识开示,都非常重要,乃至不可或缺。当然,处于不同阶段的信佛人,求见善知识的愿心不同,其功用也不同;若是愚夫愚妇,见同不见,闻同未闻,无法领受法义,无法接受法理,无法感受法光明,无法应受加持力。善知识以不同身相住于世间,又多隐修于平凡人中,不声不响不露脸,无作无相无名闻,平常人很难辨认相知,只能随因缘相遇。

第一,普通信众见闻善知识开示,可加深对佛教义理的理解,增强自身敬畏心,容易理顺家庭、工作与信佛的关系,于信仰中开启智慧、种下善根、广行十善,为自己积福,为家庭增福,为社会造福。

第二,处于初始阶段的修行人,须依善知识传法授戒,开启法门及得法体,加被戒衣及得戒体;并释疑解惑排除身心障碍,培植福德慧德利益禅行。

第三,处于行至中途的修行人,须依善知识指导功用,破除身心智障法障,放下我法名相执著,勇猛发起菩提愿心,明了出世第一义谛,坚固不退行菩萨道。

第四,具有修行证悟智慧,即生成就道业的修行人,须依善知识印证菩提,确立身心清净梵行,舍小向大自利利他,六度万行慈悲喜舍,开权显实弘法济生;还须接受真善知识的逆助缘,打杀骂辱为题目,诋毁攻击是考验,在不同次第中升华境界。

私欲使人颠倒,烦恼绑架愚痴;无明囚禁性识,因果惩罚身心。
修行弃舍业习,依法入门次第;持戒圆满福德,不离善友功绩。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三十】
有人问,如何理解恒顺众生与如语者、实语者的关系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恒顺众生,为普贤行愿之一,是菩萨愿力持之以恒、悲心不变,以平等心、大悲心随顺众生因缘,随顺中以法转化,平等饶益众生成就供养如来功德。缘故是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诸佛,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诸佛欢喜。因诸佛以大悲心而为体,故于众生而起大悲,于大悲生菩提心,于菩提心成等正觉;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佛道,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如语者、实语者,为诸法如义,义理相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真语者,为依真相存在而方便说法。实语者,为表实义不虚而方便说法。如语者,为示法理真实而方便说法。不诳语者,为不以假义欺瞒而方便说法。不异语者,为一语无二真谛而方便说法。缘故是如来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于无所住而生其心。

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字意上看似矛盾,在实际生活中也似矛盾。若从实义上认知,二者所表法理一致;在随顺因缘中,以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法转化众生,才能平等饶益众生。若在实际生活中,应以方便智慧法化众生,随顺因缘而不随便言行,慈悲众生而不感情用事,有义时平等交流,有理时观机善巧,有据时点到为止,有节时保持礼仪;否则,轻慢引人反感,不智弄巧成拙,过度易伤自尊,失礼前功尽弃,有时还会帮倒忙,使其善心走向反面;如一位婆婆与儿媳,为如何教育孙女,发生争吵,导致互骂,当婆婆打儿媳时,躲闪不及儿媳推婆婆一把,结果婆婆倒地抽搐,送进了医院抢救。儿媳一气之下,带着女儿回了娘家。当婆婆苏醒后,血压居高不下,心脏跳动过速,便在医院住了下来;其间,婆婆的丈夫、女儿、亲友等,于探望病情过程中,纷纷指责儿媳不孝;并将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叫回,共同逼迫儿子与其离婚。儿媳欲探望婆婆病情,一并认错被拒绝。连续几日,尽是如此,连同病房的患友也同情婆婆的遭遇,各自发表意见,支持其儿子离婚。婆婆当众对儿子说,“你若不同她离婚,我就喝农药,或者去上吊,非死给你看”。儿子要与妻子离婚心有不忍,不离婚妈妈不依不饶,眼看着美好姻缘被拆散,一个幸福家庭要离析。这时,一位同病房的患友对其儿子说,“你妈现在火头上,亲友都在气头上,你又常年不在家,发生这种事情,应主动将全部责任承担下来,一方面向母亲及亲友认错,媳妇没能教导好,使其消火解气;另一方面劝导妻子,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否则,离婚后再娶一位,能保证婆媳不争吵吗?若舌头碰到牙,你妈就寻死觅活,还应怎么办呢?”听后照做,逐渐消了母亲和亲友的火气,直至婆婆病愈出院,再没提及儿子与儿媳离婚之事。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能说一句真言实话、直言心语,不但需要智慧,还需要勇气、正义、担当、责任,有时存在很高的风险,须付很大的代价;特别是对不相干的人,或有利益与矛盾相争的人等,能给予无畏施,或证明其清白等,非常难能可贵。能听得进、听得懂一句真言实话、直言心语者,分得清、辨得明一句真言实话、直言心语曲直者,不但需要智慧,还需要胸襟、气度、雅量、见识等;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听惯了阿谀奉承,能接受反面意见的人,也非常难能可贵。故行菩萨道恒顺众生难,如语者、实语者更难;对初行人应善语、呵责、善语,小草经不住大雨;对修行渐有成就者应呵责、善语、呵责,古有严师出高徒。

恒顺众生随因缘,如语真实法当然;方便智慧含悲心,善巧义理佛化转。
菩萨愿力持之久,义理相合不欺瞒;智者惠施饥得食,话赠知人辟蹊径。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三十一】

有人在网络论坛上请法说,“您在释解《妙法莲华经》中讲,读诵《普门品》与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功德相等,不知从法理上如何认知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读诵《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为诵经功德。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为入修行法门,法门是菩萨名号功德。若从名相上理解,应是二种功德。若从义理上认知,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为知其然;《普门品》中,显示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有求必应,救度众生三灾八难之苦等,为知其所以然;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承,功德相等。故《妙法莲华经》中云,“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佛不仅在《妙法莲华经》中,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还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云,“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还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中云,“世尊,我複以此聞薰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在佛教公案中,有很多读诵《普门品》的人,于危难之时,得观世音菩萨冥中护佑的记述,不需我讲。我只讲一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功德的实例;有一企业基层老板,每当年终述职、竞聘演讲,或大型会议汇报、交流,面对上级领导、同级同事、职工代表等数百人时,心中不免有些紧张;这时,心里称念几声“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后,不但这种紧张感立即消失,而且思路清晰,讲话圆融,发挥尽意,身心无倦。从此不论是坐车、乘船、坐飞机,还是公出、旅游、度假等,心里总在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几次有惊无险,或化险为夷。当然,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灵感事例,有求子得子、家宅平安、病愈康健的等,无须赘述。


其实,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功德不仅如此,还可善生人天受诸妙乐,乃至诸苦解脱往生极乐世界。
二零一三年六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三十二】
有一比丘尼,在寺内经常有人打她、骂她、毁她、辱她,可她从没放在心上,还给对方顶礼谢恩,说“有错没错都是我的错,你过他过还是我的过。在大众前我皆忏悔。”一日,住持师问她,“多年来,凡是打骂毁辱你的人,怎么凭空生病、摔伤、祸事、闹心,渐渐离开本寺呢?”比丘尼不知其详,请我为其除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我想先问问他们什么缘故打骂毁辱你呢?

问者回答说,“打时说我老实,打也白挨打,不能如何;骂时说我会讨住持师欢心,自己找挨骂,一天像傻子似的;毁时说我外道,不分黑天白日总打坐,独自行作不合群;辱时说我邪师,众人喜欢听我讲法,会哗众取宠。”

据我观察,有三种状况、三种行人,经常发生如此现象。

三种状况;一是精进禅行,内有五蕴魔境自损,外有魔法、魔律、魔咒惑人干扰。二是身心承载正法正戒,修行渐有成就,已得法体戒体,内有清净光明发出,毁坏魔子、魔民宫殿,故其前来惑人恼害。三是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了业,命终时可往生极乐世界。三种状况下,由于自智不开,不能观察因缘,不明禅行法理,不知其中缘故;凡夫僧不修证悟,以肉眼见闻人相,身心生颠倒知见,自沦为破戒杂僧,才接受魔法惑乱,打骂毁辱清净僧,造作恶业而不自知,逞强好胜而不自悔。

三种行人;一是修头陀行人,苦行不计苦,乐行不着乐,有身不执身,心念清净念,逆五蕴浊流而行,口少无义语,无争人高下,显与常人格格不入。二是证得声闻道果人,知苦苦诸法本然,明苦集相有因缘,了苦解脱于寂灭,悟道真实常住乐,我法二执虽未破尽,但其境界凡夫难以领会。三是乘愿再来人,以身心承受示现忍辱,以无怨无悔演绎戒行,打骂毁辱不退其道,自利利他精勤不疲,见有名相已空名相,悲心怜悯常不轻仁。三种行人,常得诸佛护念,常得诸菩萨护佑,常得诸龙天护法,常得金刚神护戒;而破戒杂僧天眼不开,法眼不明,慧眼不具,见思二惑迷乱炽盛,沦为魔王子民而不觉知,遭受护法驱离悠然不醒,得到护戒金刚神惩罚还无敬畏。

你属于哪种状况、哪种行人,自己慢慢理解其中义理,毁辱不惊,赞颂不喜,不以言表于形,觉了暗明于心;依然说平常话、干平常事、做平常人,万万不可以道示人,切记再难不退所发菩提心。

我讲法时,经常提醒闻法人,不应轻慢身边人。于周围人中及所见人中,不可以相貌取人,特别是老实人、勤行人、弘法人,更应尊重善待、赞叹拥护,善结法缘,今世获益,后世得福。否则,一旦毁辱圣人,染法污僧,不但自误,还教他人,察查记录在案,难逃因果报应。

打骂毁辱一剂苦良药,逆耳忠言难闻世稀少;
治愈无始业习贪嗔痴,唤醒迷识自性心头坐。
成就道业逆缘难离舍,快刃利锋须用硬石磨;
顶礼谢恩善友大代价,以德报怨名相皆放下。
二零一三年七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三十三】
在网络论坛上有人请法说,“我想请上净下慧法师鉴证一下《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是否是真经。”能否为其除疑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在此之前,我没有见闻过此经。经此一问,才供养、礼佛后,读诵一遍《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一并了解一下有关因缘。其实,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弘一大师已有定论;即“有一本叫做《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这一本是伪经,不适宜流通”。至于弘一大师如何印证的,我未知其详;但我相信律宗大师的智慧,知其误判佛经的因果,若无十足把握,不会轻出此言。
还有,张总、林疏影二位学者,近年来从事佛教史专题研究,对地藏文化的研讨也历时多年。二位学者,于二零零零年八月,中日佛教文化交流题目中,也有过专题论述;即“《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是传入日本以后再创而成。这一点日本学者如塚本善隆、泉方璟等,已有明辨,景耀之《考信录》卷四,就认为此经是平安末期或镰仓初期,由日人据传本而撰述。”“是日本佛徒所伪,原因是其文句较拙劣低俗,经中数处渗入日本语及文法,且死天山即日本古俗中的死出山”。“敦煌本数十种《阎罗王授记经》,仅一册有藏川署名。因而将原创归自藏川,本身就绝难成立”。“内容与敦煌本相差颇大”。“至于经尾题记,严佛调说此经并非出自(修)多罗,从北天竺至支那国、经文殊传递等,更是欲盖弥彰地体现其伪撰的特点”。
对于上述大师的印证,与学者的论述,我很赞同。之所以如此引用,是我知问者其意;既鉴证此经真伪,又鉴别我证悟知见正邪;故我只有画蛇添足,表明印证知见,此经确属附佛伪经。所据有三;一是依经判经,二是义理认知,三是感应定观。
依经判经;即此经记,佛在鸠尸那城提河边沙罗双树入涅槃处,前分之后,遗教之前。于此相关时间点,有二部经至关重要。其一是《妙法莲华经》,经云:“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六十小劫不起於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是時眾中,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惓。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說是經已,即於梵魔沙門婆羅門及天人阿修羅眾中,而宣此言,如來於今日中夜當入無餘涅槃。”“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為說是經。”从中可以看出,佛说《妙法莲华经》后,于入般涅槃时,又说一部《大般涅槃经》,说此经的时间值得考究。其二是《大般涅槃经》,经云:“爾時,世尊知已,即告憍陳如言,阿難比丘今為所在。”“憍陳如言,世尊,阿難比丘在娑羅林外,去此大會十二由旬,而為六萬四千億魔之所嬈亂。”“世尊,阿難今者極受大苦,雖念如來無能救者,以是因緣不來至此大眾之中。”从中可以看出,阿难尊者不在双树林处,记述此经之人也值得考究。

义理认知;即此经除文辞粗疏、道教影子、风格不符外,义理不符法印。其一,此经无译者,又于闻法大众中,声闻、菩萨、龙天诸趣,没有为首者名称、数量、来处,只用五十二类云集代过,词未达义。其二,此经阎魔王是来自十方世界,还是仅此欲界,含混不清,与理不合。其三,此经云,“世尊,还内光明,告阎魔法王言,是娑婆国一切众生,根钝障重,不孝父母,不信因果,以心为师,造作五逆四重十恶,皆悉堕在阎魔地狱。”其义在人,而非一切众生;如饿鬼知孝父母吗?畜生知信因果吗?天人造作五逆四重十恶吗?其理谬误,于人道中有利根除障、孝顺父母、敬信因果、以戒为师、行十善法者,怎么不分善恶,都含在一切众生之内,皆堕地狱吗?其四,此经云,“三种魂识,一名胎光业魂神识,二名幽精转魂神识,三名相灵现魂神识,于阿赖耶识开为三魂。”将三魂推定为入胎、转生、名相,一体三阶段;阿赖耶识的一体三阶段,即为三种魂识。其义理不合,十法界中,唯佛法性识、报身心性识、应化心性识,三身合一妙用;其他九法界自性心识,皆三分分立;否则,法界如何安立?六道众生如何轮回运转?其五,此经云,七种魄识各为神识。其义理混淆,七种魄入体为识,离体无识,只是各为不同神秘能量;其中,六种魄入体为一潜识,传导意识入心识,反传导心识作用意识,一种魄入体为性别;各自界定六根功用维次,生成延续生命活体物质。若各为神识,皆有妙蕴,岂不六根互用,阴阳不分。其六,此经云,“哀亡人言,于诸经中造法花经,龙女出海无垢成道,于诸佛中造阿弥陀佛光明遍照除热寒苦。”其中,经中造经,其义不实;诸佛造佛光明,其理不真。当然,还有多处义理不符法印,不一一列举。

感应定观;其一,读诵此经感应;供养、礼佛后,读诵此经时,与读诵佛经相比,如阅览世俗文章,身心无一丝感应道交;即无佛加持力,无菩萨护佑力,也无护法护持力。其二,定观此经境界;即用比喻说,如见一广大桃花园外,有一簇桃花,高约一米左右,只有几根枝条无主干,用手触摸花中带刺;偈曰:“园外桃花枝条开,凋谢野木无护理;矮小孤单不结果,观赏折摘游人来。”

如此印证,身边的人,很担心成为诋毁攻击者的口实;自我认为,口实很多,也不差此一件;只愿承担误判此经的因果,谁若替我分担所负,永将至心顶礼谢恩。
二零一三年七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三十四】
有人问,为什么修行人起一不善念,所生邪见非常可怕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人天众生皆依十善业为基本正行,才不失人天善福。修行人若于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十不善法中,起一不善念,不知观止、忏悔、改正,则失人天正报,何谈成就道业;只能无福空慧,随业流转。故佛于《大般涅槃经》中说,“善男子,汝見眾生樂殺乃至樂行邪見,當觀是人即地獄人。善男子,若有眾生不樂殺生乃至邪見,當觀是人即是天人。”特别是所生邪见,不易觉知;自损损他,非常可怕。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即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惟归依佛,非余天等;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常生人天,不更恶道;无量福慧,转转增胜;永离邪道,行于圣道;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住无碍见;不堕诸难。

正见,是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诸法因缘、一切事物的存在、变化、发展、终结、循环、功用,用正等智慧观察其过程、原理、意义等,通过剖析、校量、判定,所作出的决定解、明了知、究竟觉。由于不同人所具能量与智慧不同,正见可分四种;即世间正见、二乘正见、菩萨正见、如来正见。世间正见,为依一切善法为根本,由正行所生正智,再由正智观察诸法变化规律,所生正见、了见、能见、遍见、次第见、别相见。二乘正见,为依四谛、十二因缘法为根本,由正戒正定所生正智,再由正智观察诸法因缘与六道轮转,所生正见、了见、能见、遍见、次第见、别相见。菩萨正见,为依十度万行为根本,以了知世与出世法、明知世与出世智为究竟,以方便慈悲喜舍一切众生,所生正见、了见、能见、遍见、次第见、别相见。如来正见,为依一大因缘来此世间,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根本,以常、乐、我、净法为究竟,方便化导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所示正见、了见、能见、遍见、次第见、别相见。因人次第不同,正见、了见、能见、遍见、次第见、别相见,虽文字相同,义理却不同;其中,存在着有染无染、有漏无漏、有学无学、世与出世的无量差别。总之,识与智相应,法与道相合;身与心一体,佛与性真如。标准四依法,义理利有情;正见心受益,智慧光明行。

邪见,为无明生相,有我生心;心生疑惑,惑生邪见。故佛于《大般涅槃经》中说,“因是疑見生六種心,決定有我、決定無我、我見我、我見無我、無我見我、我作我受我知,是名邪見。”邪见之人为行外道法,外道法中有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取;由五见生六十二见,见见以触为缘而生,见见以断常无见为根本。其具体内容,可详见《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

邪见表现须认清,危害身心菩提行;万事之前先有我,触境攀缘思惑生。
善星比丘失四禅,禾稼遭灾毁全工;又有损人反害己,行道时处须警醒。
保持正见靠自己,三十七道品在经;修行不离戒定慧,依法禅行基本功。
离染无漏明真谛,有学不止利有情;正智生起戒光明,自在如意法不共。
二零一三年七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三十五】
有人问,“我是一名医生,不信佛教,请不要给我讲法理;只想请教一下,上班时单位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怎么也处理不好;回家后孩子不好教育,有逆反心理,内外忙活丈夫还不理解;若是信佛人,应该如何处理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我问你三件事;一是你的人生定位是什么?二是你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三是你是否在单位事事走在前面,唯恐落在他人后面,还想在领导心里留下好印象;结果是事没少做,同事背地说是非,领导不认可成绩。在家里见孩子不爱学习要管,贪玩要说,从穿衣、吃饭、走路、上学、睡觉等,见面就管,天天说不完;休息日又是洗衣物,又是打扫卫生,抽空还要看望父母;结果是孩子不爱听你说话,见面就烦;丈夫躲着你,借故往外溜;是不是这样呢?

问者回答说,“我从未研究过自己的人生定位,追求目标谁都有,常想同样工作,有机会时求个一官半职;同时,教育好孩子,伺候好丈夫,管好家庭,过好日子。但是,您怎么知道我的状况的,与您所说完全一样。”

根据你的气质、性格、作风、学识等,心理表现形式外柔内刚,遇事反应敏感,又善于观察人的脸色、言行、态度、方法,心里警觉这根弦绷的太紧,故符合这类人群的状况,活的能不累吗!

面对如此状况,主要应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学会适应,适者生存;需要改变、调整、理顺、提高的是自己,使之适应社会、单位、家庭、亲友等环境;在适应中找准位置、看好角度、把握分寸、做好事情。二是人生定位,自知之明;首先清楚自己的能量能力,做官有做官的政治规则,身心也应有政治的担当,与搞专业技术不是一回事,与凭想当然做事也存在根本差别;故顺其自然的好,可遇不可强求。然后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医生的优势在于诊疗技术专长,重点在于精益求精,虚心向同行学习,诚意搞好业务交流,进入高水平的学术行列,患者的治愈率、满意度,才是成绩的真正评判师,形成社会民众认可的知名度,自然赢得同事、领导的赞扬;否则,面面俱到,样样平平,还费力不讨好。同时还须处理好患者、同事、领导的关系,以热心、诚心、敬心对待患者、同事、领导,保持平常心对待自己,所行问心无愧;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合理安排,宽松生活;将洗衣物、搞卫生的时间,安排在晚间,周末陪丈夫带着孩子逛一逛公园,吃一点风味,陪伴一会父母,增加生活情趣;这样牵住了丈夫的身心,拉近了亲子关系,放松了自己情绪;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增强了丈夫的责任感,鼓励了孩子的求知感,实现了自己的幸福感。这样的工作生活,说起来容易,实做起来难,须保持常态,养成习惯,成就自然。

问者说,“这样的话,今生头一次听到,工作生活里还有这么多门道,佛教确实含藏道德与智慧。可是,还有一事请教,我那孩子脾气暴躁,有办法改变一下吗?”

人的性格除先天因素外,与后天饮食习惯有关;暴躁的人一是多吃肉食类,二是多吃葱蒜类。食用过多时,易引人发怒,情绪不稳定,急躁、烦恼、爱动等。应多喝一点牛奶,多吃一点素食,少食一点辛辣;并保持经常,合理饮食,孩子的性格会自然改变。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动物,凡是食肉动物,多是性情凶残,很难人工驯化;凡是食草动物,性情相对温顺,容易人工驯养。在佛法中,有五辛之物生食生嗔、熟食生淫之义。同时,环境影响也很大;父母言行应注意方式方法,缓和紧张气氛为祥合,疏泄紧张学习心理压力为顺畅,营造出舒适的家庭生活环境,孩子的性格当然能有所改变。

问者说,“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看来我须重新认识佛教,尊重信佛人。”
二零一三年七月
智慈记录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3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三十六】
“我是一位蒙族人,今年八十一岁,不信佛教;但几十年来,有两件事一直在心里疑惑不解。第一,我一见到在家的信佛人或僧尼,心里就有一种高兴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第二,我见过两个人,活着时都很平常,走时却非常明白。一位是个喇嘛,从我出生时,就被父母请到家里为我诵经,每月一次,一直到我十三岁上初中时,这位喇嘛说,‘我不再来为你诵经了,给我磕个头吧!’这位喇嘛回寺后,将财物分赠与人,七日后传来其圆寂消息。另一位是我老叔,因病六岁时送到寺庙,做了小喇嘛;三十六岁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僧团解散回家;父母为其娶妻,生育二儿一女;于七十岁时,一晚二十二时左右,突然起来,叫醒小儿子说,‘快点起来,去通知你大哥,我要走了’小儿子说,‘您不睡觉,去哪里呀?’我老叔回答说,‘走了,就不回来了。’当大儿子来到时,见老人家穿好妆老衣裳,端然正坐在炕上,便对其说,‘白天还下地干农活,什么病也没有,好好的人折腾什么呀?’说话中间,见老人家不言语,便上前一摸,老人家已经走了。第二天清晨,家人去寺庙给做法事时,一位老喇嘛说,‘已知你父亲走了,赶快回家去,将你父亲生前一套衣服烧掉,是其女儿买的,免其挂念;兜里有三十元钱,拿来寺内做法事。’家人找到那套衣服,果真翻到三十元钱;奇怪的是,家人都不知其事,这位老喇嘛是怎么知道的呢?不知能否解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您这种高兴感,是自心不自觉的真实情感流露,是前世今生的佛缘、法缘、善缘;既有前世所种善因,又有今生父母请喇嘛为你诵经所结善缘。前世所种善因,为感召今生礼僧闻法,为其消灾免难、增福增寿;只是于冥冥中,自心无法知觉而已。今生所结善缘,为喇嘛每月诵经;虽不记知经文义理,却有佛法光明照触身心,作用于意识,才有自心不自觉的真实情感流露,见到在家的信佛人和僧尼,心里产生这种奇妙的高兴感。虽您不信佛教,但闻法功德福不搪捐,法音印藏于蕴识中,当因缘和合时,想与不想,都会自然产生随喜。

您对修行人“走的明白”这种奇妙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对佛法义理的无知;在佛法义理中,对生命现象的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的善恶报应、世与出世的解脱自在等,都有详尽的开示;而您的见闻觉知,局限于学习、工作、家庭、儿女等事物中,世间各种知识理论满目冲耳,只知生命断灭,不知宇宙人生真相。二是对天地法则的无知;在天地法则自然运转中,众生的神识真实存在,不因人的阶段生灭而销失,随自己造作的善恶业习而流转,只是受人的身根障碍与法则维次阻隔,无法知见觉人死后中阴身进入地狱与生天等轮回过程;只知唯物感知的各种事物与其变化规律,局限于有色、有声、有香、有味、有触、有思的情感中,不见法则运转的另一面及全部原理。三是对证悟境界的无知;在家与出家的修行人,证悟境界不可思议,可于定空境界中观察各种因缘,预知自己什么时间离开此身,或见到佛菩萨与善道接引状况,是很平常的事;只知他们平日里素食,不知他们平日里如何禅行;只见他们与平常人没什么差别,不见他们如何依法持戒所成就道业;故见闻如此现象,才感觉奇妙,心中产生疑惑,始终不能解释,几十年来忘怀不下,直至今日方弄明白。

问者说,“听这么一讲,八十年来如空过,是是非非似昨日;人生就同一场梦,两手空空有还无。看来,在我临死前,也得学一学佛法,不能白来人世走一遭。”
二零一三年七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三十七】
有人问,“我是一位农民,信佛多年,家中有菜园不想用农药杀虫,可不杀虫各种蔬菜就不能生长,不知有什么办法,既驱虫又不杀生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家中菜园所种蔬菜,若使用农药,不但杀灭各种虫类,也有毒素残留,伤害人类自己。于现今时代,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有的地方河水黑臭,各种鱼虾类不见了,毒蚊子却常见了;不但饮用水源受污染,还用河水灌溉污染土壤,所种各种农作物,既有化肥、农药残留,又有污染毒素残留;还有空气污染物飘移,人若淋雨则皮肤发痒;各种植物于光合作用时,空气污染物也可被植物吸收,酸雨同样润泽植物。各种农作物、植物果实枝叶,又去喂养各种动物,最终还是进入人体。一些污染严重的地方,出现了癌症村、恶疾村等;在城镇里,医院越建越大、越多,患者仍人满为患。形成这种状况,皆是社会发展中,人类自我急功近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顾当前、不顾长远,不计后果产生的后果。

据我所知,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农民,对蔬菜等各种农作物,均使用土办法驱虫;今天这些土办法,可称得上是环保无公害了。简单介绍三种,供你参考使用;一是用黄烟梗子熬水;二是用干辣椒或花椒熬水;三是用大蒜熬水;三种水单独使用,浓度酌情掌握,用于喷洒叶面或灌根。各种作物害虫,嗅其气味、身受辣味等刺激,自动离去,达到了既保护蔬菜与各种农作物,又不杀灭各种害虫的目的。当然,各地有各地驱虫的土办法;只是效果慢一点,操作费点事。若有一天,科学家能研制出一种,既无公害,又能驱虫的产品,将是人类之幸。

如此作法,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认为信佛人怎么对各种作物害虫的生命,还这般怜悯呢?其实,人类在保护其它动物生命的同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试想一下,河水里有鱼虾类时,还用担心饮用水源安全吗?土壤中有蚯蚓类时,还用担心毒素残留吗?天空中有各种鸟类时,还用担心空气污染物吗?各种作物有害虫留下的疤痕时,还用担心农药药害吗?各种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消灭各种动物生命的同时,人类终将毁灭自己。不论有些人是否承认,人类延续至今,以及延续至未来,佛教与宗教理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试想一下,有一天人类失去信仰理念、人性良知、道德约束时,社会犯罪、战争及使用毁灭武器等如何控制,毁族灭种的事件可能发生;加剧毁灭地球家园的同时,人类还能长久生存延续下去吗?难道当今世界频发的各种天灾人祸,与此无关吗?

借你所问一件小事,我却讲了这么多话;不是瞎操心,而是想一位农民都懂的道理,那么多的精英难道不懂吗?人类不值得反省一下自己吗?希望更多的人,从自我做起,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家园,保护地球,保护幸福。
二零一三年七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三十八】
有人问,在网络论坛上,有人见闻法语问答后,说您是“自性流露大智慧,无能不答”等,不知如何对待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古今高僧大德讲法,后人将其所讲义理,均用“开示”为题弘传利生,以显如法尊重佛法与法师。我嘱托弟子,在刊出所讲义理时,须用“随缘问答”为题,表示与大众平等交流知见;只须弘法,不能弘人;只重实义,轻藐虚名。法是佛家大藏实体,人是无常虚妄标签;法藏恒传三世相继,人相生灭何等甚微。

况且随缘问答,是自己理入行入法藏,将所悟义理,与体悟证悟境界相互融汇,形成身心贯通知见;即学习知见、证悟知见、观察知见。再以方便的平等交流方式,随顺因缘有问作答,将自己身心修行过程中真实感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法供养大众。根本谈不上什么“自性流露大智慧”,也根本做不到什么“无能不答”。

对于弘法心切者而言,可能是将自身感受认知,以形式化表述引人注意,加大弘法功效作用,让更多的同行者从中获利受益,其用心目的无可厚非。但是,就其效果而言,有二个不可忽视,不可不见;其一,是将讲法人推向众矢之的;部分人普遍有一种逆反心理,一些未修证悟的法师名相执著很重,见闻如此言辞后,身心产生反感难以自处,便找发泄渠道热情超之或冷默观之。其二,是易引发某些人的诋毁而自伤;由于不懂佛法义理的人,难以理解理入佛法人所知见觉的境界;只有理入佛法义理的人,难以理解行入佛法人所知见觉的境界;只有理入与行入佛法的人,难以理解理入行入佛法人不同次第所知见觉的境界等;加之心态固执作用,移泰山易,移秉性难,势必引发乖诤知见;若无千真万确的把握,妄议佛法生邪见,定会自伤菩提,失去善法因缘。

有人会想,随意赞叹几句话,他人求之不得,而你避之不及,至于吗?对我而言,特别是在赞誉面前,更应保持清净心,更应有自知之明;同时,认识到赞誉的二重性,及负面效应与危害,避免伤害自己,也避免伤害他人。故不敢忘失我的人生格言,平淡一生,一生平淡。不论何时何处,应保持住说平常话、办平常事、做平常人的心态。

随缘问答是方便,言语道断不能答;自性流露大智慧,凡夫之人不敢担。
赞叹美誉赠他人,盛名之下实难符;老实做人依戒法,六度万行乐不疲。

二零一三年七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三十九】
有人问,依佛法义理,如何认知正信与迷信的本质区别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正信,也称智信;是依佛教正法的信仰理念。正信以信、愿、行为一体,与邪信相对应。邪信,是依附佛法存在,实行外道邪法的信仰理念。邪信,在这里不涉及其他宗教的信仰理念;也不包含信仰其他宗教而生的正信理念。迷信,是依民间盲目崇拜产生的信仰理念。迷信与科学相对应,在哲学中属于思想与意识形态范畴。在佛法中,对义理不解盲从为迷,信而不知其然与所以然。现代一些人,由于对佛教正法的信仰理念缺乏深刻了解,有时将正信与邪信、正信与迷信、邪信与迷信相互联系在一起,在本质特征上难以辨别清楚,故有此一问。

正信的内含,为佛教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正信的本质,为善恶报应的因果律。正信的次第,为修行的信、解、行、证。正信的特征,为依戒、定、慧正行的闻、思、修。正信的印证,为三法印与实相印。正信的根源,为无始劫来众生所种善根与所结法缘。正信的表现,为佛事、法事、僧事活动。正信的益处,为人天正报、二乘圣报、彼岸妙报。

邪信的内含,为外道六师邪法、邪律、邪论。邪信的本质,为杀、盗、淫广无因果论。邪信的次第,为祭鬼神、书符牍、求福寿、人生天。邪信的特征,为依贪、嗔、痴的邪行而毁佛、惑世、恶见。邪信的印证,为执色身、持邪戒、偏有为与邪功法。邪信的根源,为无始劫来众生所具因缘与所结业习。邪信的表现,为借信佛之名行外道法之实的活动。邪信的危害,为见蝇头小利而失自我身心慧命,自损又损他人。

迷信的内含,为世间礼鬼秽、信巫术、求先知。迷信的本质,为一切愚痴无智的心里反应。迷信的次第,为信其有、避灾祸、损财物、颠倒行。迷信的特征,为对巨大未知空间的认识局限,所产生的痴顽、惘然、盲目。迷信的印证,为鬼秽附体、卜知吉凶、测病求财与惑乱恼害。迷信的根源,为身心垢染所生欲念与所有言行。迷信的表现,为邪、魔、鬼、秽作祟活动。迷信的危害,为恋俗染、损身心、毁家庭,自害又害他人。

    正信、邪信、迷信的载体,共为人的身心。正信、邪信、迷信各自独立存在,因素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状态;如一人似是既正信,又邪信、迷信,或既迷信,又邪信、正信等。这时,应知此人正信不真,邪信伪诈,迷信是实。在实际中,如何辨明、把握、界定,唯依法理准绳,各依因缘鉴别与自认。“信而无解,信是无明;解而无信,解是邪见。”

正信了义究竟,邪信左道旁门,迷信恋着红尘,善心善行自存。
正信也有魔障,邪信披法外衣,迷信依存俗理,本源众生蕴习。

二零一三年七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四十】
在网络论坛上,有人“急问净慧法师:当前炒作的沸沸扬扬的佛教四大名山要上市,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这是好还是坏呢?”不知能否解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对佛教四大名山要上市的原委知之甚少,确实没有时间关心窗外时事。经这么一问,深感惊叹之余,环视一下周围,稍有一点名胜古迹地方的寺庙,在其交通要道上,皆有拦路收费处。四大名山要上市,是为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搭台,利用股票形式唱戏。但四大名山,仍为有数量;而在市场看不见的手作用下,全国有多少被拦路收费的寺庙,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呢!虽然采用形式不同,但其目的与产生的效应大同小异。

如此现象,“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可以准确的讲,没有影响!佛教已经形成教义、教理、教体、教轨等法藏,“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十年浩劫,对佛教也没有影响!受其影响的是信众活动,还有失去闻法因缘的大众;再者是有损于各地“看不见的手”操纵者之形象,并降低其在人心中的信任。缘故是佛教信众活动场所上市,国际无此先例,境内开创先河;各操纵者利用看不见的手,世人心里有杆看不见的称。不是谁在担心什么,预料结果必成事实;防患未然众献良言,人作天看历史评判。

如此现象,“这是好还是坏呢?”不能用好坏来认知,只能用因缘来校量。因缘显而易见,无须赘述重复。只能四众明心,恒顺因缘法理。仅提三点建议,供养同门共参;一是随缘不便;名山上市而道场没上市,主要在事项上,做好佛事、法事、僧事,随顺世法而不染世俗,顺从因缘而不昧因果。二是保持传承;名山上市而僧人没上市,在依法传心、如法护身、彰显法理、参学教义的同时,人人有责承受如来家业,各有义务承传法藏宗门。三是守护戒律;名山上市而信众没上市,以戒为师不可更改,精进禅修不可放逸,依教奉行不可忘失,如来家风不可舍弃。

事项难圆有兴衰,正像末法随缘来;教体无损不增减,众生福报依因缘。
言语道断难张口,方便无声净心观;正法中兴在当世,池水生莲艳更鲜。
好坏利弊涉是非,功过得失尽有为;大块文章史作笔,山河妙义醒后人。
如来家业三世风,一脉相承彼岸同;虚空不老法常住,世间空留大劫名。

二零一三年七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四十一】
有人问,佩戴诸佛菩萨像,进入浴池洗澡如法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进入浴池洗澡的人中,不仅有佩戴诸佛菩萨像的,也有佩戴经、咒的,还有佩戴各式念珠的。于诸佩戴者中,有的是信众,有的不信佛;有的为护持身心,有的为装饰美观;虽目的各有不同,其愿求平安吉祥相同。但是,无论佩戴何种圣物,出于何种目的,有意无意,皆应如法;否则,于己诸行不利。

进入浴池洗澡的人,无论佩戴何种圣物,皆应请下来,挂在高洁处,或放入上衣兜内挂起;不可随意丢放,防止其它内衣等物品压在上面,或防止有人踩踏坐卧于上,造成对各种圣物的不尊与损毁。若于无意中,忘记将所佩戴圣物请下来,当发现时应立即改正如初,尚有开遮可免不利;不可心存侥幸,无动于衷,继续佩戴圣物洗浴。

佩戴各种圣物,如同顶戴诸佛菩萨真身,又同顶戴自己父母。若需擦拭时,应选专用新洁物品;若沐浴诸佛菩萨像时,应诵咒加持严净。诸佛菩萨虽没有分别心,但其护法见其如法欢欣,乐护其法,利于身心;见其不如法生嗔,将圣物等同俗品,不知尊重礼护,当以惩罚告诫。若是受持菩萨戒之人,护法见其不如法,则加重惩罚告诫,使之自省醒悟,以免后有再违。《大智度论》中有云“戒摄身口,禅止乱心;如人上屋,非梯不升;不得戒梯,禅亦不立。”

佩戴诸佛菩萨像进入浴池洗澡时,其水不洁,其境不雅,其过等同污佛。佩戴经、咒进入浴池洗澡时,其经、咒为佛法,其水不洁,其境不雅,其过等同污法。佩戴各式念珠进入浴池洗澡时,若其有僧诵经、咒加持过,其水不洁,其境不雅,其过等同污僧;同时,失加持力。若佩戴各式念珠进入浴池洗澡的人,不信佛教,只是装饰美观,其过虽小,尚有失仪。如此过失,多以现世报为主,当下惩罚告诫;如有的人当时在浴池滑倒、碰头、失物等;还有平地摔倒、污水泼头、诸事不顺等;还有吵架互殴、头面受伤、损物耗财等。

粗绳常断于细处,千里溃堤在蚁穴;无意失仪也是过,护法惩罚有告诫。
不是小题故大作,佩戴圣物法护人;功过伴生须注意,平安吉祥佑诸仁。
二零一三年八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四十二】
有人问,如何理解每个人的福寿,都是有数的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对普通人而言,每个人的福寿都是自有定数,由前世因缘决定。在佛教公案中,有一位和尚,为逃避肮脏饭铲子所污饭食,七天后反而吃了剩饭所酿甜酒,因而悟到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此言不虚。前世因缘中决定因素占七,今世因缘中决定因素占三;即七分天命,三分造化。故有二种人,福寿可以增减;一是恶行,二是善行。

恶行,有极恶、大恶、中恶、小恶之分。极恶行人,造作极恶之事,滥杀无辜,丧失人伦,极恶暴烈,福寿加剧自减;如投毒放火、制造恐怖事件、杀害多人生命等,遭受天谴横死之人。大恶行人,造作大恶之事,私愤报复,歹毒凶残,十恶不赦,福寿加速自减;如杀害父母、他人,贪赃枉法后果严重,侵损财物数额巨大等,犯罪依法执行死刑之人。中恶行人,造作中恶之事,荒淫无度,偷骗强欺,害人害己,福寿加大自减;如性病、吸毒损减福寿之人;又如各类违法犯罪服刑之人。小恶行人,造作小恶之事,日积月累,习以为常,损人累积,福寿加快自减;如争名夺利、阴谋算计、暴利假伪、不择手段、世人共愤、广泛议论事例等。有人算尽机关想当官,因福寿有数,结果官没做几年,出现了夭亡、重病、犯罪、毁家等。有人弄虚作假晋职称,因福寿有数,结果晋职称多挣的钱,用度没有太长,出现了短寿、患病、丢失、灾祸等。有人巧取豪夺财物,因福寿有数,结果不是好道来的钱,也没能从好道上花出去,出现了横事、多病、败子、霉运等。当然,恶行有当世报、下世报、未来报,损人福寿,自减福寿,只待因缘和合时,各自表现不同。

善行,有极善、大善、中善、小善之分。极善行人,造作极善之事,持戒禅行,证悟解脱,发菩提心,福寿加剧自增;如弘法利生、广种悲田、济度众生慧命等,行菩萨道之人。大善行人,造作大善佛事、法事、僧事,法益众生,利乐有情,十善具足,福寿加速自增;如礼敬诸佛、供养三宝、孝顺父母、广种福田、精进禅行、严守禁戒等,依次第证得二乘道果之人。中善行人,造作中善之事,广修十善,利益他人,博爱公正,福寿加大自增;如皈依三宝四众之人;又如道士与信仰各种宗教之人。小善行人,造作小善之事,好心与人,常做好事,乐行不疲,福寿加快自增;如礼让谦下、大公无私、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众人赞颂、人间正气事例。有人进退顺其自然,因福寿有增,结果运气昌明,出现了多福、无病、如意、兴家等。有人吃亏礼让,因福寿有增,结果一时少得的钱,暗里超额补充,出现了事顺、少病、外财、平安等。有人布施财物,因福寿有增,结果大富大贵、众人拥赞、财源广进,出现了长寿、康健、孝子、享乐等。当然,善行有当世报、下世报、未来报,益人福寿,自增福寿,各自因缘不一,表现也有不同。

人的福寿是活的,若能依佛法善行,可增福寿;若背离佛法恶行,可减福寿。借用一句古话形容此义,“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和事,仔细品味一下善恶造作结局,皆是自因自果,苦乐自受。可在定观中发现,在一些地域内,损减福寿的人多,不减不增福寿的人少,增加福寿的人极少;另在一些地域内,不减不增福寿的人多,损减福寿的人少,增加福寿的人也少;而在一些地域内,不减不增福寿的人多,增加福寿的人也多,损减福寿的人少。

大德可有凶化吉,小人得志苦厄应;天理昭彰赞助善,丝毫不爽恶遭谴。
老实吃亏暗添还,奸邪诈取神计算;善行吉庆享安乐,恶行损福寿难长。
因落缘来缘作因,时局局鲜弄化人;众皆败在时间手,一步走错满盘输。
七分天命应珍惜,三分造化把握明;造作大恶脱常态,难离法网总章程。
二零一三年八月
智慈记录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10 18:08 , Processed in 0.184729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