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大荷素

印代法师系列讲座———《楞严经》印代法师新注笔录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印代法师系列讲座———

《楞严经》印代法师新注笔录稿【第011课】

    2012年3月28日星期三

(本稿为法师YY讲座笔录稿,未经法师审核,仅供渴望求法的同修、自己临时参考。由于现场打字时间仓促,错别字在所难免,望各位同修及时反馈错字、错句和矛盾的语句!请勿转载发表!如转载发表未经法师审核的讲义,如有误导别人,后果自负。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合掌请法!(发愿文:)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家请放掌!请法师慈悲,为我等弟子开示法要!

阿弥陀佛!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晚上好!

我们今天再继续共同学习《楞严经》。

我们在上一时间,学习了《楞严经》【如是我闻】,“我”分为四种我;所有的经典前面都有“如是我闻”,它是六种成就里面的表信。佛经的开头,加上“如是我闻”四字,表示和外道的经典不同。下面我们看第八页原经文(我们学习是以《大佛顶首楞严经背诵手册》为准):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如是我闻】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现在我们共同学习【一时】,那么【一时】是什么时候呢?是指佛说《楞严经》的时候。那么为什么不说某年、某月、某日呢?因为印度的历法和中国的不同,所以无法肯定准确时日,故定为【一时】。前面【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现在的【一时】是时成就,【佛】是说法的主,故“佛”是主成就。

【佛】是梵语,应该说是“佛陀”或“布大耶”(梵语),中国人喜欢简省文字,简称为“佛”。 大家如果能明白佛讲的道理,便可以去作佛;你想成佛,就作出佛的样子来,完成佛教导的作业。学佛就要像佛,你学一分,就要作一分;学两分,就要作两分,等作满分了,就成究竟佛了。如果我们能够见到一切众生都是佛的时候,大家就没有执着了。

“佛”,是印度语,汉语译作“觉”。“佛”有三种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即是自己觉悟,凡夫不觉悟,所以和凡夫不同;觉他,则和二乘不同,因二乘只能自觉,不能觉他,二乘还没归到真如一心法门;觉行圆满则与菩萨不同,因菩萨只能自觉觉他,还未达到觉行圆满,佛是三觉圆、万德备,故名为“佛”。

我们学佛,首先要学觉悟。我们要先学什么样的觉悟?首先要对佛这个名字要开悟。开“佛”这个名字悟,你不要老是执着佛,佛……,“佛”是西国语,中文名为“觉”。我们要有求佛先求觉的思想认识,觉,有本觉、始觉。觉又有三个意思:(一)“本觉”;本来就是觉悟的。(二)“始觉”;方才开始觉悟。(三)“究竟觉”;究竟彻底的觉悟。

我们老是求佛,追求的是形象啊。达摩祖师明明说:“迷人求佛不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我们很多人就是在这个地方转不过弯来,老是心外求佛,觉得这个心外佛是多么的神圣、多么的玄妙。其实我们的自心、我们的觉性,万德具备、妙不可言!没有几个人能够承认这些。自性的功德,无量无边,本来我们具备万德是觉而不迷的,因为大家心外求法,便成了迷而不觉。

我们学习《楞严经》,就是让大家转变这个认识。我们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作佛!我们想成佛,先修心,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们只要能够认清我们有成佛的基因,我们可以成佛。是心是众生,是心作众生;我们心外求,是求他佛,我们有成佛基因,为什么不用自己成佛的基因去成佛呢?因为我们认识上觉得自己是众生,这样的认识我们只有作众生的份。所以说,我们首先要觉悟到、要认识清这个“佛”字的意义,一定不要再迷惑了。

首先第一步,要开悟,要认清“佛”是“觉”,不要老是在这个佛字上,迷了自己。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是本觉、始觉、究竟觉。这里面的层次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那就要我们共同来学习《楞严经》,把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本觉、始觉、究竟觉搞清楚了。要把这三个觉展开来说,那需要的时间很长很长,三个月时间、三年也说不完。希望大家不要再迷惑了,不要再误会这个佛字、再执着这个佛字了,佛者,觉也。佛字大略的给大家介绍到这里。

下面经文【室罗筏城】,“室罗筏”也是梵语,又叫“舍卫国”。这个地方是波斯匿王所住的地方,也是这国家的首都。这里面的“祇桓精舍”是佛所住的地方,也是佛教化众生的地方;“室罗筏城”就是佛所教化的国家,这个国家与其他的国家不同,有什么不同呢?这个国家有五欲财宝之丰,人有多闻解脱之德。所以“室罗筏”翻译到中文,就叫“丰德”,“丰”是丰足,“德”就是德行。这个国家的人,有多闻解脱之德行,多闻就是读书读得多,事情知道得也多,所谓博学多闻;事情知道得多,读书读得多,当然道理明白得也多,也就是不糊涂,也就是比较有知识的人,不糊涂、比较有智慧、明白道理,佛教化起来,此地的众生容易听得懂,理解得快,能够落实得好。

那么【祇桓精舍】,“祇”就是“祇达太子”,又叫“祇陀太子”; “桓”是指祇陀太子的花园,一个树林子;“精舍”就是造得很精致的一栋房子,那里边非常之美丽。这个精舍,也就是“祇树给孤独园”。

这个【祇桓精舍】有个因缘, 什么因缘呢?在舍卫国有一个大富长者,名字叫须达多,他的钱到底有多少,没有人知道。当释迦牟尼佛来到舍卫国教化众生时,有一个朋友对他讲:“佛在某某地方说法!”须达多长者一听见这个“佛”字,非常震撼,就不知道怎么好了!说:“我要见见佛去,我现在要去见佛!”他因为有这种诚心见佛,这时本来是半夜,没有天光,他就看见已经天光,觉得天亮了。为什么这么亮呢?这是因为他对佛生出一种信心,所以佛在很远的地方就用这光照着他,于是他就起身去见佛。走到城门那儿,门本来还锁着,佛以神通的力量,就让这个门自己开了,又自己关上,他就出去见佛。到那儿见到佛,一听佛说法,就欢喜得不得了,他问佛:“您有这么多的弟子,您在什么地方住啊?”佛就说:“我没有适合的地方。”因为须达多有钱,所以他说话说得很仗势:“我可以给您造个房子!等我回去,我找地方为您造房子!”因为他有钱,所以回来后就各处找地方,一找,找到祇陀太子这座花园。这个地方离舍卫国大约有五里路远,他看见这花园是最适合给佛造房子!虽然这座花园是太子的,但是他决定买下来,就去和太子商量。太子说:“你要我把这座花园卖给你,你想做什么呢?”须达多说:“我预备造房子,请佛在这儿住。”祇陀太子就和他开玩笑,说:“好啊!你想买吗?你用金砖把这园子里统统都铺满了,那我就卖给你。”

本来这是个玩笑话,不是实在的,祇陀太子不相信须达多能用金砖把这花园都铺满了。谁知道须达多长者回去,把家里所藏的金砖都拿出来,就把这座花园统统都给铺满了。祇陀太子就对他说:“我是和你开玩笑,我怎么会把这座园子卖给你呢?你不要以为开玩笑就是真的!”须达多长者就对祇陀太子说:“你现在是太子,将来就是皇帝,君无戏言哪!你不能和我讲笑话的。你说话就要算数,你想不卖都不可以的!”祇陀太子一听,也没有办法了,说:“那好吧!你的金砖把我的土地是铺满了,可是树木你没有铺上金砖。这样子,那我们算两份好了!你铺上金砖的地方就算你的,有树的地方没办法铺到的,还是算我的;不过我自己也不要,我也和你一起供养佛。”须达多长者没有办法,于是就接受祇陀太子这个条件,那么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叫“祇树给孤独园”。

须达多有个外号,叫“给孤独长者”,因为他愿意周济各地“鳏、寡、孤、独”这些人。什么叫鳏、寡、孤、独的人呢?年老了没有太太,这叫“鳏夫”;“老而无夫曰寡”,老年的女人没有丈夫,这叫“寡妇”;“幼而无父曰孤”,小孩子没有父亲、母亲,这叫“孤儿”;“老而无子曰独”,等年老了没有儿子,这叫“独夫”。须达多专门照顾鳏、寡、孤、独这样的人,所以别人就给他起个名字,叫“给孤独长者”。长者,就是很有德行的老年人的称呼。

那么“祇陀太子”这个名字,又怎么解法呢?“祇陀”翻译到中文,就叫“战胜”;因为波斯匿王同人家作战,当他战斗胜利回来的时候,太子降生了,于是就取名为“战胜”。 因为祇陀太子贵为太子,是将来的君王,就把他的名字放到前边,“给孤独”是给孤独长者,就是须达多,因他是臣,所以他的名字放到后边,所以这地方就叫“祇树给孤独园”。这是祇桓精舍的因缘。

上面说了【祇桓精舍】是佛陀说《楞严经》的地点,下面呢,再介绍在会的大众。那么下面再看原经文:

经文【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与】,就当“同”字讲,也可以当“俱”字讲;同这些个大比丘。大比丘就和小比丘不同;大比丘,言其都是修道将要证果了。“比丘”是印度语,翻译到中文,有三种意思:(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恶。

(一)乞士,上乞佛法养慧命,下化食物养身命。

下化食物养身命的乞士。就是拿着钵到外边去向人化缘、化饭吃的人,这叫“托钵乞食”。我也是个乞士。说白了,我也是一个要饭的。因为我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佛经、研究佛经和弘化佛经上了,只能说乞求大家给我点吃的用的。

比丘乞食的方法,不能因这个家庭有钱就去向他化缘,也不能因那个家庭没有钱就不向他化缘;或者专门化穷人,不化有钱的;或者专门化有钱的,不化穷人;不能这样子,一定要平等乞食。平等乞食,就是沿门托钵;沿门,就是有一个门口,就要在那儿化缘的。所谓“不越贫而从富”,不能不向穷人来乞食,而去向有钱的人家乞食;“不越贱而从贵”,也不能因这个家庭非常卑贱,我就不向他化缘,而要到尊贵的家庭化缘;不能这样的,要平等乞食,所以这叫“乞士”。

出家人向在家人化缘,祈求点吃用,你不要吝惜,他不是白要你的,他是给你种福报来的!你不要不舍得给,要给。为什么呢?他成就了,你这一份福报就变成了无量份。如果你布施给这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他成就了,你种的福田就变成无量份;如果他不成就,那么下辈子他变牛变马,要加上利息酬还给你!怎么都不赔本。还有,我们走在大街上,遇到乞讨的,知道他是骗人的,给不给?给。你种福田。知道他是骗人的,少给,也要布施。为什么来者不拒,这是培养你的慈悲心。你即使知道他是骗子也要和他结个善缘,你信佛,你要和他结下善缘,下辈子他对你有好印象,他就会从你这个因缘得度。你不给,你生起了嗔恨心:“你是骗子,我不给你。”甚至要破坏他行乞,下辈子你们是冤家对头。我们学佛要结善缘不要结恶缘。要隐恶扬善。知道他是骗子,少给他点,也不揭发他,和他结个善缘。他骗人有社会的法律来制裁他,自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要给他结善缘。

我们学佛要学种慈悲心。不要光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我们学佛要学度众生,不是要和众生结恶缘。未成佛前,先结人缘,你没成佛,人缘你都没结好,成了罗汉也没人供养你。“罗汉托空钵”,这是祖师的教训,不是我个人的见解。不结人缘,罗汉托空钵啊。学佛是学大心量的,不要学得小肚鸡肠啊。

(二)怖魔。怎么叫怖魔呢?因为比丘在登比丘坛受比丘戒的时候,有“三师七证”。

第二个怖魔,有三师七证。三师,就是戒和尚、羯磨和尚、教授和尚;七证,就是七位尊证,就是保证你做比丘不会破斋犯戒。所以到受戒的时候,戒和尚就问:“汝已发菩提心否?”就答说:“已发菩提心。”又问:“你是个大丈夫吗?”这个受戒的人答复说:“是大丈夫。”这个时候,就有地行的夜叉──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巡察善恶的神,就说:“现在佛的眷属又增加了一个,魔王的眷属又少了一个!”就互相这么传报。地行夜叉一传,传到空行夜叉那儿,空行夜叉也在虚空里头这么互相传报,一传传到六欲天上去了,六欲天是魔王住的地方,魔王听见这个话,就生了恐怖,所以叫“怖魔”。

(三)破恶。破什么恶呢?破“无明烦恼恶”。

因为比丘有这三种意思,按翻译的规矩,属于“多含不翻”;因为它一个名词而包含着多种的意思,所以“比丘”也就仍然留存印度这个方言,而没有翻译为中文。这些大比丘有多少呢?有一千二百五十个人这么多!本来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那么现在就是略去五个人,就说整数“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这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是佛的常随众,他们以前多数是外道,因为受佛的教化,感佛的深恩,所以就常随佛住;佛在什么地方,他们就住在什么地方,这叫“常随众”。 那么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常随众,佛在鹿野苑度憍陈如等五比丘,这是最初的五个僧宝。佛开悟传法,到度了憍陈如五比丘,这个时候三宝才健全,有佛,有法,有弟子。这都属于基础常识。

佛在鹿野苑度憍陈如等五比丘,其次又度迦叶三兄弟,他们共有徒众一千人。以前迦叶波修的是事火外道,以后都皈依佛了;他们皈依佛,就把一千个徒弟也都带着皈依佛了,这是有一千零五个了。那么目连和舍利弗两个人,又各有一百个弟子,两个人是两百,这是一千二百零五个弟子。耶舍长者子又带着五十人皈依,这就一千二百五十五个,略去五个人,所以说“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众”呢?一个人不能谓之众,两个人也不能谓之众,三个人也不叫众,总得在四个人以上才叫“众”。那么现在不只是四个以上,所以叫“众”。这个“众”有多少呢?有一千二百五十个人这么多。

讲《金刚经》时,曾讲到“歌利王割截佛的身体”。歌利王是暴君的意思。在那个时候,佛是做一个忍辱的仙人,在一座山里修忍辱行。歌利王这时带着一些宫娥、妃嫔,还有一些文武百官,到山上去打猎、去玩。这一些宫娥在山上走来走去,就遇着一个老比丘在这儿修道,这些宫娥、婇女在宫里边,从来没见过比丘这样的人,这位老比丘,大约胡子长长的、头发长长的,好像现在美国的“嬉皮”差不多,他这样子在那儿修行,这些宫娥、婇女就认为这是个怪人,就到他面前问他:“你在这个地方干什么啊?”老比丘就说:“我在这儿用功修道,行持佛法。”这些宫娥、婇女不但没有听过什么叫“佛法”,甚至连“佛”字也没有听过,于是都很好奇,这个人也过来看,那个人也过来看,就把老修行给围住了。

这时候,歌利王打围(打猎)完,四处一看,他带的这些美女都不见了,于是就各处找,一找,就找到了;找到一看,有一个长长胡子、长长头发的人在那地方坐着,他这些美女都亲亲热热地围着他。歌利王一看,就生出一种妒嫉心:“哦,我说怎么现在我这些美女都不跟着我了,原来都是被你引诱来了!”他就问:“你是干什么的?”老修行说:“我是修忍辱的。”“什么叫‘忍辱’啊?”“忍辱,就是你对我怎样不客气,怎样不好,我都忍着。”歌利王说:“真的吗?你真能这样子吗?我相信你做不到吧?你若真能忍辱,为什么引诱我这些妃嫔呢?现在她们都来亲近你,都对你生出一种爱念来,她们将来一定会逃跑的。”老修行说:“不是的,我不会引诱你的妃嫔!她们在这儿,我给她们说法,也教她们学忍辱。”歌利王说:“你能忍辱?好了!那我现在试一试你,看看你能不能忍辱?”怎样试验呢?先把老修行的耳朵割下来,说:“你能不能忍哪?我把你耳朵给割下来了,你生不生瞋恨心?”老修行说:“我不生瞋恨心。”然后又把鼻子割下来,问:“你生不生瞋恨心哪?你对我生不生烦恼啊?”老修行说:“我不生烦恼,也不瞋恨你。”歌利王说:“你真不瞋恨啊?哦,那好!把你的手给剁下一只来!”于是又把手硬剁下一只来,就问老修行,说:“你还瞋恨、不瞋恨我?”这个老修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还是对歌利王说:“我不瞋恨你。”“啊,你不瞋恨?把你另一只手也给剁下来!”另一只手也剁下来了,问他:“你生不生瞋恨心?”这就是故意来令他发火呢!但是老修行说:“我还是不生瞋恨心。”“哦,你这个都不知道是真的、假的?现在我把你的腿也剁下来!”剁下一只脚后,又问:“你生不生瞋恨心?”“不生瞋恨心。”“把那只脚也给剁下来!”两只脚都剁下了,问:“你还生不生瞋恨心?”“我不生瞋恨心。”你越不生气,他越发狂。歌利王说:“你尽打妄语!我把你手足四肢都剁下,你还不生瞋恨心?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我不相信你会这样子!”可是老修行当时就发愿,说:“我如果不生瞋恨心的话,我的四肢还能完全长好了;我如果生瞋恨心,我的手足就不会长出来了,耳朵、鼻子也都不会长出来。”说完了这话,这手脚、耳朵、鼻子本来没有了,现在又都长出来了。歌利王说:“啊,这是个什么怪物啊?这个样子──手给剁去又长出来了,脚给剁去又长出来,这真是怪物!这回遇着妖魔了吧?”正在这么一想的时候,护法善神就大怒了,下冰雹大雨打歌利王。可是在这个时候,老修行又发愿了,说:“请护法善神不要恼怒,我原谅他。”又对歌利王说:“我将来成佛,最先要度你成佛的。”他发这么个愿,所以在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就先度这五比丘。这五比丘中的憍陈如比丘,就是歌利王,就是在以前割截老修行身体的那个人;所以现在老修行成佛了,因为他有这个愿力,就即刻走到鹿野苑去,先度这五比丘。

所以我们要发善愿,我们成佛跟发善愿是有关系的,我们要发愿对人好,要度人。切忌不要发恶愿,不要发愿去杀人,若发愿去杀人,那个人将来也发愿要杀你,杀杀不已,这循环始终都不会完的。你若发愿度他成佛呢,两个一起成佛,大家都得到常寂光净土那种快乐,这有多好呢!所以我们要慈悲。大家记住了,我们要慈悲。你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他都不瞋恨,然后又来度歌利王!你说,这种精神多么伟大!我们学佛的人,就要学这种精神:如果我能成佛,我就先度你们这些冤亲债主,先度诽谤我的人。

【千二百五十人俱】就给大家介绍完了。接下来就是【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今天时间也到了。我们总结一下,我们共同学习了【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比丘,佛的常随众千二百五十人都包括哪些人?比丘包含几层意思? 还介绍了憍陈如五比丘,即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歌利王。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请合掌回向:

愿此听经闻法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千百万亿火首金刚护法菩萨摩诃萨!

大家请放掌!恭送法师!

师父:阿弥陀佛!大家再见!晚安!

原稿链接地址:印代法师佛学园地http://1277595347.qzone.qq.com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2群:178694504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4群:128169221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82445237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lengyanj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荷素 于 2012-5-14 10:27 编辑

印代法师系列讲座———
《楞严经》印代法师新注笔录稿【第012课】
   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
(本稿为法师YY讲座笔录稿,未经法师审核,仅供渴望求法的同修、自己临时参考。由于现场打字时间仓促,错别字在所难免,望各位同修及时反馈错字、错句和矛盾的语句!请勿转载发表!如转载发表未经法师审核的讲义,如有误导别人,后果自负。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合掌请法!(发愿文:)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家请放掌!请法师慈悲,为我等弟子开示法要!
阿弥陀佛!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晚上好!请打开《大佛顶首楞严经背诵手册》第八页,请看经文: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我们上一时间学习到了【千二百五十人俱】,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皆是”,不是说的一个,是很多的。“无漏”,什么叫无漏?什么叫有漏?“有漏”分有漏因、有漏果、有漏行、有漏识、有漏定、有漏四过等等,不全部具述。“有漏”是佛教的术语,“漏”是烦恼的别名;有烦恼、有苦,还没有真正了脱生死,名之为有漏。有漏就是落在三界以内,受生死轮回的意思,还没出三界。
我们说法要有根据,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载,有漏有四种过失:
(一)不寂静过失;谓众生随逐根尘,起诸妄想,颠倒散乱,而无禅定之功,不能断惑证果。有漏的第一个过失,也就是说不能够得到自性的寂静功德。凡夫众生随着六根、六尘起诸妄想,颠倒散乱,而不能够得到禅定,不能够断惑证真。
(二)内外变异过失;谓众生由于内心乱想,加上外境迁流,心境相应,变异不停,以至于心随境起,逐境生心,烦恼缠缚,不能解脱。凡夫众生由于内心颠倒、胡思乱想,再加上心随着外境时刻迁流奔逸,心和环境老是在相互的变化不停,也就是心随境起,见境生心,于是烦恼缠缚,不能够得自在。佛家有句话:“狂心顿歇,即证菩提。”有漏,狂心是歇不下来的。
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便发起恶行:
(三)发起恶行过失;谓众生由于烦恼妄惑,而造杀、盗、淫、妄等种种恶业,轮转于生死中而无有出期。由于众生有烦恼、妄想,颠倒行事,而造杀、盗、淫、妄等种种恶业,轮转于生死中,无有出期。
(四)摄受因过失;谓众生由于造种种恶业之因,而摄取未来之苦果,如此辗转轮回,不能解脱。由于众生造种种恶业的原因,而得来六道轮回的苦果,如此辗转轮回,不能解脱,这都是没出三界生死,在有漏以内的过失。
那么有漏因、有漏行、有漏法、有漏识、有漏定、有漏果等等,在这里就不和大家一一阐述了。如果光是说有漏,就把整部小乘经典的苦集灭道都讲完了,那就需要很长时间。什么叫有漏呢?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有习气、毛病,有嗔心、有贪心、有自私、有自利、有杀盗淫妄、有十不善业,还有见惑、思惑、无明惑,以及有分别、执着、妄想,这就叫有漏。有漏,大体的有欲漏、有无明漏,欲漏没超出欲界,无明漏呢?还在三界以内。欲漏、无明漏都落在“有”以内,没做到无为法。
那么什么叫无漏呢?无有见惑、思惑、无明惑,断除了分别、执着和妄想,证得了纯真的自性,超出三界,遍圆法身,就证到无漏了。达到圆觉了,就是无漏了,达不到圆觉,还不是无漏。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行圆满就是无漏了。
那么【皆是无漏大阿罗汉】,这是说已经超脱了三界,断去了无明,断去了见惑、思惑。这个“大”,是说的大因、大行、大果,大阿罗汉都是菩萨了;阿罗汉还不是菩萨,属于声闻。那么大阿罗汉都是菩萨摩诃萨示现的,外现声闻比丘身,内密菩萨行。这些大阿罗汉,好多都是古佛再来,成了佛再倒驾慈航的菩萨。这些大阿罗汉在过去生中已经都成佛了,因为要来帮着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又现比丘身来做阿罗汉,所以【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阿罗汉】,阿罗汉是梵语,译成中文,有应供、无生、杀贼三种意思。
(一)应供:小的阿罗汉只可以应人天的供养──受国王、天王来供养;可是大阿罗汉可以受世间、出世间一切人天的供养;出世,是超出三界诸天的境界。超出六欲天的天人供养,他也可以受的,所以叫“大阿罗汉”。
比丘只可以受人间的供养,而不能受天上的供养;小阿罗汉可以受世间天、人的供养,而不能受菩萨的供养;这大阿罗汉也可以受菩萨的供养,因为他断了界外的烦恼。
小阿罗汉是断三界内的烦恼,大阿罗汉就断界外的烦恼,所以大阿罗汉也就可以说是示现的菩萨了!不过他现比丘身,没有行菩萨道;但是他心里头也是落实着菩萨心肠,可以做到菩萨这种程度了,所以这叫“大阿罗汉”。
(二)无生:他已经得到无生法忍了。
(三)杀贼:把无明贼都杀尽了。
下面再看【佛子住持】,“佛子”,佛的儿子叫罗睺罗,但是这个“佛子”并不是指罗睺罗;这个“佛子”是说佛的弟子们,师徒如父子;佛陀的弟子,就如同是佛的亲儿子一样,继承佛陀的思想,弘扬佛陀的精神,弘扬佛陀的思想和教法。在《梵网经》上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作为佛的弟子,受到了佛的教戒,当然要去认真的落实佛的教戒,落实到位,即入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住持】,“住”就是住到佛法上,也就是去执行、落实佛法;“持”是依照佛法去行,是依照佛法去修持。《楞严经》上说,住到如来藏性上。我们学《楞严经》,要入住如来藏性。住,是究竟坚固的定住在佛法上;持,依照佛法去修行,教导弟子令佛法延续下去。住持是什么意思呢?究竟坚固的住在佛所讲的佛法上,依照佛法去修行,教导弟子也要依照佛法去修行,延续佛法,续佛慧命。这就是住持的意思。
【佛子住持】,作为弟子,要象儿子一样,听老师的话,把老师尊为父母一般,延续老师佛陀的教法,这就是每个寺院住持的责任。在寺院里方丈也叫住持。住持,是西国语,翻译成中国话,是住持佛法,续佛慧命的人。那么在楞严法会上,这些大阿罗汉、大比丘都是佛陀的弟子,都是能令佛法不断的人,是住持佛法、续佛慧命的人,所以叫做佛子住持。
【善超诸有】,把一切的“有”都超越了,没有“有”了,入无为空法了,破掉了一切的执着,破掉了见惑、思惑、无明惑,也不求名,也不求利了,他们已经超出三界二十五有了。
这个三界二十五有:由业因而有果报生,故果亦名为“有”。在三界以内的轮回因果法里面,分为二十五类,名字叫二十五有;其中欲界有十四有(类),即四恶趣、四洲,六欲天;也就是四恶道、四王天和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禅天为四有,另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为三有;无色界四有,即四空处。二十五有总为颂曰:
四洲四恶趣 六欲并梵王
四禅四无色 无想五那含
二十五有在《楞严经》经文里面还会详细地讲到,在这里只不过是跟大家提一提。
【善超诸有】。就是超越了二十五有,超越了轮回,不在三界以内了。三界以内,属于二十五有。讲到后面二十五类众生时有详细的解说,大家心不要急,讲到的时候,自然会给大家介绍清楚。
【能于国土】:这个“土”字读去声(音:度)。“能于国土”,“能”,是大阿罗汉们有这个能力,能去所有一切的国土;这不是单单娑婆世界这个国土,是所有十方国土,他们都可以去的。因为他们都是证果阿罗汉,都有神通,能飞行变化,什么地方都可以到的。
【成就威仪】,“成就”,什么事情都能成就;“威仪”,就是有威仪。这些大阿罗汉,一举一动都与众不同,令人一见到即生恭敬心;他们自己很注重威仪,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相貌庄严、处事稳重大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慎重其事,规规矩矩的,值得众生钦佩,值得众生恭敬。
【从佛轮转】是什么呢?“从”就是从于佛,“转轮”是转大法轮,帮助佛教化众生。行为谨遵戒律,说法按照佛陀的教导经法,也就是听从佛的教导。按照佛陀的教导经法,严持戒律,广弘经法,,这叫从佛转轮。
【妙堪遗嘱】妙是说的法身德。清净法身遍满一切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智慧境界,这些大阿罗汉们都有这一种不可思议的智慧境界,这种智慧境界是承担如来的家业,他们都证得了这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叫作妙。妙,就妙在不可思议,只要是动思议了,就不妙了。妙就妙在行走坐卧都在定中,穿衣吃饭,接人待物,为人处事,言语道断,都不用思想。都不用意思,你看妙不妙啊?现在不告诉你,到后面十番显见,等你弄明白了,你自己也就妙了。“堪”,承受的意思,此地是指证得义。“妙堪”合起来是这些大阿罗汉承受佛陀的嘱咐教导证得了清明澄澈不动法身德。(经文:【无始涅槃,元清净体】、【清净妙净明心】)证得了无为法,法身湛然不动。什么不动啊?念头不动啊!清净明了,不起心不动念,对外境事物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不但是见到的明了,而且处理得恰当,也有说话,也有行动,但是呢?他的心是不动的。这是妙堪啊!这些大阿罗汉们就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妙堪”是赞法身遍满一切处,经上说:“微妙净法身,湛然映一切”。
【妙堪遗嘱】的“遗”不能当失去讲,有种说法:当佛过世以后教大罗汉按照佛的嘱咐去做。不是这样的!这个“遗嘱”,“嘱”是嘱托的嘱,是落实了佛的嘱托,但是又没有“依照佛的嘱托”的思想意识存在,“遗”是这个意思,这个“遗”当“没有”讲。如果落在思想上,那不就“有”了吗?有了佛教导的标准,自己照着做就行了嘛,老是有“依照佛的嘱咐”思想在脑海里,那不就是“有”了吗?
    【妙堪遗嘱】是讲这些大阿罗汉们接受佛陀的教导嘱咐, 证得了法身遍满一切处微妙净湛映现一切的境界,按照佛陀的教导嘱咐去落实佛法,但是无始涅槃,元清净体,清净妙净的明心中没有按照佛陀的教导嘱咐去落实佛法念头,只是一切行为按照佛陀的嘱咐教导去践行而已。
    【严净毗尼】,严格清净的落实;毗尼是原则,也就是戒条。中国有句话: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些大比丘们都是十分严格的落实了毗尼戒条,做到了十分清净的戒律。但是他没有“有”的概念,都是行的心戒,不是行的有戒。
【弘范三界】,“弘”是弘扬,“范”是模范。弘扬佛法,成为众生的楷模。他们在哪里教化呢?在哪里弘扬佛法呢?当然是在三界以内,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赞叹之词,他们这些大阿罗汉,可以在三界以内作为导师来弘扬佛法,做三界内众生的模范、做三界内众生的师表。这是赞叹大阿罗汉的戒德。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应身”又叫化身。应、化身是一样的;本来他们没有身体,他们是化身来的。化身去教化所应该度化的众生,这个化身有多少呢?无量。“度脱众生”,到各个地方去教众生,随众生的机缘去度脱众生。“度”是教化,“脱”是令众生得到解脱,令众生出离三界。经里面说得很清楚,众生应以佛身得度,他就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他就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或者帝释身得度,他就现这种应身去度;或者应该以比丘、比丘尼身得度的,他就现比丘、比丘尼身去为其说法;应以什么身得度,这些佛菩萨大阿罗汉们就化什么形象去度化众生。后面讲到观音菩萨品,就讲到了菩萨应化。这是赞叹阿罗汉的慈德,因为他们太慈悲了,“慈德”,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拔济未来】,“拔”就是把众生从苦中拉出来,从地狱里拉出来;“济”就是把他们救上来;拔是拉一把,济是救上来。“拔济未来”,就是说能够救拔未来的众生,让他们脱离苦海、了脱生死、出离三界。
那么【越诸尘累】“越”是超越;“诸”代表多的意思。超越了尘累,就是超越了六尘;让众生不再受六尘烦恼痛苦的累赘,于中得到解脱。累是累赘啊,好象你身上挂个东西,赘住了你。六尘是种种的欲念,也就是见惑、思惑、无明惑,那么把这些超越了,尘累就空了。所以我们要远离爱染。
后面这两句【拔济未来,越诸尘累】,这是赞叹大阿罗汉的“悲德”。
经文【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婆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这些都是大阿罗汉的名字,大智舍利弗:“舍利弗”是梵语,译成中文就叫“鹙子”,又叫“珠子”或“身子”。舍利弗的“弗”,就是个“子”。 他怎么叫“鹙子”?因为他的母亲叫“鹙”,舍利弗就是鹙鹭之子。他的母亲怎么叫“鹙”呢?因为他母亲眼睛就像鹙鹭鸟的眼睛一样,生得非常好看,所以名字就叫“鹙”。又因为他母亲的眼睛像颗珠似的,所以名字又叫“珠”;因此舍利弗又叫“珠子”。他又叫“身子”,就是他是由他母亲身上分出来的一个儿子。
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他在还没出生之前,智慧就已经现出来了。舍利弗的舅舅叫摩诃拘絺罗,摩诃拘絺罗常常和他的姐姐,也就是舍利弗尊者的母亲辩论,每逢辩论都是拘絺罗胜利,他这个姐姐一定输的。可是姐姐鹙怀孕了之后,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他再和姐姐辩论,每一辩论,他都输了,姐姐胜利了。所以拘絺罗就知道了,说:“喔,姐姐以前不是这么聪明,现在这么聪明,一定是有一个智子在肚里,在里边来帮着妈妈辩论!”他一想:“喔,我现在要学本领去了!如果不学本领,将来这个外甥生出来之后,我做舅舅的,是个老前辈,如果被外甥辩论输了,这多倒架子!太丢人了!”
于是他就到南印度去学法。你说学得怎么个样子?白天晚间都读书、学法,学得头发也不剃,胡子也不剃,指甲长出几寸长也不剪。为什么他不剪?不是故意不剪,不是说像现在的一些青年人也长头发、长胡子,不修边幅,但是不读书。他所以不同的地方,就因为没有时间来修饰──连剪指甲的时间都没有。做什么呢?就是读书,白天晚间都是读书。你说,这才叫一个真真正正的读者!因为读书,一切的工作都停止了,没有时间剪指甲,没有时间剃胡子、剪头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一般人就称他“长爪梵志”──长指甲的梵志。
当他把南印度所有的一切医卜星象、一切辩论学,把这些学问都学熟悉了,回来就去见他姐姐:“我这个外甥哪儿去了?”他姐姐说:“你的外甥啊,跟佛出家去了!”他一听说跟佛出家,就生出一种大我慢:“啊,我的外甥八岁登座说法,就声震五天──这五印度统统都轰动了,所有几百个论师都被他给战败了!这么样聪明的小孩子,怎么能去跟着一个沙门出家呢?这太可惜了!”他生出一种骄傲心,就要去见佛,心想:“我去到那儿,看看这个沙门有什么本事,把我这么聪明的外甥给骗去做徒弟!”
他到了佛那儿,想尽方法来攻击佛,可是想不出什么好方法来。读了十多年书,指甲都顾不得剪,就是准备回来和他外甥来辩论的,殊不知回来都用不着了,外甥跟佛出家了。现在见到佛,也不知用所学的哪一种观点来和佛辩论比较好,他想难倒佛,想来想去,他想出来一个宗来,就要和佛立出一个宗。
佛问他:“你以什么为宗啊?”
“我以‘不受’为宗。你无论讲什么,我都不接受;你说什么,我也不理。我就是不受你所说的道理,我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说服我?你讲什么,我都不接受,就以这个为宗。你讲吧!”
“好,你以‘不受’为宗,那你还接不接受你‘不受为宗’这个见呢?” 佛这一问他,把他问得哑口无言。如果说“接受这个见解”,这就是有“接受”了,这与自己所立的“不受”的宗旨相违背;如果说“不接受‘不受为宗’这个见解”,“不受”是自己立的宗,不接受自己的宗,那自己根本就没有宗了,自己更是自语相违,自己就没有道理了,好像一棵树没有根了。因为以“不受”为宗,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见啊!
舍利弗是佛陀智慧第一的弟子,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下一时间再共同学习。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了,【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请合掌回向:
愿此听经闻法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千百万亿火首金刚护法菩萨摩诃萨!
大家请放掌!恭送法师!
师父:阿弥陀佛!大家再见!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印代法师系列讲座———

《楞严经》印代法师新注笔录稿【第013课】

    2012年4月1日星期日

(本稿为法师YY讲座笔录稿,未经法师审核,仅供渴望求法的同修、自己临时参考。由于现场打字时间仓促,错别字在所难免,望各位同修及时反馈错字、错句和矛盾的语句!请勿转载发表!如转载发表未经法师审核的讲义,如有误导别人,后果自负。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合掌请法!(发愿文:)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家请放掌!请法师慈悲,为我等弟子开示法要!

阿弥陀佛!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晚上好!

我们上一课大家共同学习了:

经文【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

我们上一课共同学习到这里,有好多同修反映,认识不太深刻。我再给大家解说一下。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皆”是说“多”的意思,不是说的“一个”;“是无漏大阿罗汉”:这些大比丘,都是古佛示现比丘身,所谓“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身。”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佛在《妙法莲华经》中如实交代了这个问题,哪一尊大阿罗汉,是哪一尊佛,是什么时候成的佛,他示现声闻身、菩萨身,将来要在哪里成佛,国土叫什么名字,佛号叫什么,他以前叫什么佛,未来叫什么佛,佛都交代得特别清楚。内里所行的都是菩萨智慧行,外面所表现的是小乘法,所以,才用“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什么叫无漏?无漏是没有漏,即是没有欲漏;有漏就有无明,有漏就会堕落在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我们住在欲界,都有欲望;欲望有二种:物欲、色欲。物欲是贪图一切享受色法,有小屋子想住大屋子,有了电动车还想追求小轿车,有了小轿车还想追求飞机……总之欲望是无穷无尽,不会满足的。那么欲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无明来的。色欲,即贪图美色,虽然现在是民主国家,法律不准重婚,但还有很多人在外边乱搞,金屋藏娇;甚至三妻四妾还不够,有些土皇帝还想要有数百个美女,实在是贪得无厌,这都是欲望的问题。被色欲所迷,被物欲所动摇,这都叫有漏。

色界也属于有漏,什么都有,贪图有,有得太多保持不住,便有漏洞,所以叫有漏。无色界,属于无明漏,无明是烦恼的根本,属于最大的漏。无明是不明白,如果能断除无明漏,就不会有欲漏和有漏,亦不会沦落于生死。

无漏、有漏,它是有区别的。有漏:有欲漏、有漏、无明漏。漏,就是保持不住的意思,总会要散失,不能够保持长久,不能够永恒。那么,这些大阿罗汉,都已证得到无漏,不会再漏到三界去。证初果的罗汉叫小阿罗汉,证四果的罗汉叫大阿罗汉,但是大阿罗汉还没到菩萨位。这里面的大阿罗汉与四果的大阿罗汉不同,他们只是在罗汉里面叫大。证得四果的大阿罗汉,独守幽闲,得少为足,成为了定性声闻,要回小向大,才能前进精修,才能够证得菩萨果位。

阿罗汉是梵语,含有三种意思:(一)应供;(二)无生;(三)杀贼。这些大阿罗汉于过去生中已经成佛,因为要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所以现比丘身,做阿罗汉,跟随在佛的左右。你要是不相信,你查查宣化上人也是这样说的,注解《楞严经》的大德们都是这样说的。

经文【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佛子】:并不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罗侯罗而言,而是指诸大比丘、诸大阿罗汉。戒经上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众生受了佛戒,能精进修行,等到觉悟了,便有成佛的资格,亦就是佛的弟子。《法华经》上说:“从佛口出,从法化生,得佛法分,皆堪作佛。”为什么从佛口出呢?即是从佛法教化而开悟的人,所以从佛法里边生出来的人,皆称作佛子。

【住持】:什么是住持呢?住是住在佛法上,持是依照佛法来修持,依此部经的意思则是:“住如来藏性上,持究竟坚固力。”这些佛子都可以住持佛法,使佛法能延续,不会断绝,在各佛寺里,方丈亦名住持,就是这个意思。

【善超诸有】:皆能超出三界、二十五有,善超,就是不在三界之内,不为诸有所拘缚,来去自由,诸有就是三界有生死,有首偈颂这样说:“四洲四恶趣,梵天六欲天,无想五那含,四定并四禅。”在欲界是十四有,在色界是七有,在无色界是四有——共二十五有。

【能于国土】:所有十方国土都可以来去自由,他们都是证果的阿罗汉,有大神通,能飞行变化,所以什么地方都可以来去无碍。

【成就威仪】:成就,即是成功,成就什么?成就威仪!有威可畏曰威,有仪可象曰仪。有规矩,叫有仪。这些大阿罗汉,一举一动,都和别人不同,令人看见,都生恭敬佩服之心,他们已是目不邪视,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目不看三尺以外的东西,总是回光返照,万分庄严,这便叫做“成就威仪”。

经文【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这八句经文是赞叹各大阿罗汉,具四种美德:“慧、戒、慈、悲”。

【从佛转轮】:从是随从;时常随从佛弘扬佛法,帮助佛来转大法轮,教化众生。轮有摧碾之功,即可摧破旁门外道,将彼邪见摧破;催破众生的邪见烦恼,摧破众生的粗细烦恼。轮又有运载的意思,把众生从生死海,运载到觉悟的彼岸。

【妙堪遗嘱】:他们都具有不可思议的智慧,皆堪受佛嘱咐,作弘法利生的事业。

有智慧才可教人,上面这两句是赞他们的慧德。

【严净毗尼】:毗尼是“戒律”的总名。严以治身口,净以治心意;严是严格,不但大戒能严持,就是小戒亦不违犯;净即清净,已经断除一切恶,如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如果还记得我已断了多少恶?多少惑?这不算清净,要根本就不把这些放在心上才算清静,如果都放在心上就属于着有为了,着在“有”上了。

【弘范三界】:弘是宏大,范是师范、模范,即是说他们持戒清净,堪为人天之师、人天的模范。

上面这两句是赞叹他们的戒德。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应身即化身,化身无量无数来度众生,如观世音菩萨,随众生的种类而现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者,即说何法。能普度众生,同出爱河,同登彼岸。

这两句话是赞叹他们的慈德。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拔”是提拔,如果众生陷于爱欲烦恼污泥不能得出,则提拔之,令其出离爱欲烦恼。“济”是救济,如果众生沉滞于生死海中,则救济之,使其脱离苦海,而登涅槃彼岸。

“未来”是指不仅现在,乃至尽未来际都救济众生,众生因为尘累太深,客尘太重的缘故,无法自由,如果无尘累,则能超越三界,要到太空星球上随时可去,不必坐火箭,不怕有地心吸力。

“悲”能拔苦,这两句是赞叹他们的悲德。

经文【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咱们要说佛陀大弟子,那就等于讲故事了。我们学佛重点是学经义。咱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佛陀的弟子就可以了,如果要想再细一步地了解,《佛陀的十大弟子传》,我已经传到群共享里面了,大家有时间下载看一看。

【大智舍利弗】:舍利是梵语,意思是鹙子,因为他母亲的眼睛很明亮,好像鹙鹭鸟一样,弗是子的意思,舍利是母名,即是说舍利所生之子,所以名为舍利弗。他住母胎时,就能托母亲之口,和人辩论,出生后才七岁,就能辩胜诸论师,智慧无穷,所以叫大智,他是智慧第一。

【摩诃目犍连】:“摩诃”译为“大”;目犍连,译为采菽氏,姓也,他的祖先,入山修道,采菽而食因以为姓。从佛出家者甚多人,故加一大字,以区别和别人不同。本来他的名字叫拘律陀,意思是无所节树,因父母年老无子,祷告于大树后便生下他,所以叫他做无节树,目犍连是神通第一。

【摩诃拘絺罗】:译作大胜,是舍利弗的舅父,最喜欢辩论,平日常和姐姐辩论,每论必胜,等到姐姐怀孕后,辩论不如姐姐,因此他知在姐姐腹内,必是有智慧的人,托口代辩,他恐怕将来外甥出世,自己身为舅父,辩论反输出外甥,岂不是件大惭愧的事?因好胜心强,所以便往各处学道,以便回来和外甥辩论,那知学成回家时,外甥已跟佛出家,所以便往佛处要和佛辩论,最后辩输了,遂亦跟佛出家,拘絺罗是辩才第一。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译为满愿,是父名,弥多罗尼翻译作慈女,是母名,以父母二人之名为名,所以叫满慈子。就像现在给孩子起名,既有父亲的姓,又有母亲的姓,咱们中国也有这样的。他是说法第一,善说诸法,一样经典,由他讲说,便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令人佩服。

【须菩提】:译为空生,他出生时,家里的库藏财宝,都没有了,都变空了,所以叫他作空生,但过七天后,库藏财宝复现,所以又叫他作善现。父母觉得奇怪,便往问卜占卦,看看孩子将来如何?一卜之下,得到既善且吉之卦,所以又取名善吉,在《金刚经》上,他是当机众,明白佛所说空性的道理,他是解空第一。记住了,经典里面叫善吉菩萨,善吉菩萨是须菩提。

【优波尼沙陀】:优婆尼沙陀,译为尘性,本来是无常,本来是空,因此悟道,所以叫这个名字。

【等,而为上首】:等,不是单单这六位比丘,而是还有很多比丘,包括一千二百五十人在内,只是这六位比丘,资格最老,道德最高,所以坐在前排,为众人之上首,即是以这六位大比丘的名字,来代表所有的大阿罗汉、大比丘,而为上座首领。上首:首是首领的意思。

经文【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又有无量无数这么多的辟支佛和大阿罗汉,辟支佛具有两义——缘觉和独觉;“无学”是证到四果无学位,不再前进,亦即是定性声闻,是四果大阿罗汉。这个四果大阿罗汉,跟“皆是大阿罗汉”意义不同。这个四果大阿罗汉,只不过是在初果二果三果,层次深一些,果位大一些。这个大,是比量的意思,“皆是大阿罗汉”的大,是自性大的意思。

什么叫缘觉?佛出世时,跟佛修十二因缘而悟道,叫“缘觉”; 独觉是无佛出世时,自己在深山幽谷中修道,春看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察万物自生自灭而悟道,叫“独觉”。缘觉是有佛住世,自己根据十二因缘悟道的;独觉是无佛住世,区别在这里。

什么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十二因缘。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老死灭——这是还灭。因为明白断灭这十二因缘的道理而证道,故叫‘缘觉’。

【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初心即初发心之二乘有学,还未至无学果位者,这些缘觉和独觉、有学和无学,闻知佛已成道,正在讲经说法,乃从深山幽谷、十方世界,一同来到佛所住的地方,他们同来是临时云集,而不是常随众。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属即属于,诸即众位常跟随比丘,意思是适遇休夏之时,要来附属众比丘,作自恣法。休夏即止夏,佛制比丘,结夏安居,从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期三个月,只住在一个地方,不到别处去,因夏天气候十分炎热,尤其是在印度,更加炎热,路上虫子尤多,为养成自己的慈悲心(如爱护一切生命的缘故),所以佛制订结夏安居的规例——即是不到各处跑,以避免踏死地上的小生命。“自恣”是三个月圆满后,即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为僧自恣日,大家都要共同来检举各人的过错,换言之,即坦白地自行陈说自己过错,如果自己不知道,便要恣任僧举,请大家说出自己的过错,以便忏悔,大家互相劝勉、互相警惕、互相改过自新,“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是自恣的意思。

经文【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不但有二乘、声闻和缘觉,还有十方菩萨。菩萨是什么意思?菩萨是巴利文 Bodhisatto 的音译“菩提萨埵(拼音:duǒ)”的简称, 梵文是 Bodhisattva,“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 或 “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全译是“觉有情”,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除了一般菩萨外,还有像观音、地藏、文殊、普贤一类的“大菩萨”,梵文是 Mahāsattva,中文译音是摩诃萨,又意译为“大士、圣士、开士”等名称。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无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菩萨”,系菩提萨埵(梵语)之略称;菩提即觉悟、智慧之意,“萨埵”即有情、众生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法界之一。

何谓发菩提心?广说如四弘誓愿: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但是发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生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又《佛地论》有三义:1.谓诸萨埵求菩提故。2.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发大愿、求大菩提广利有情故。3.萨埵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後身菩萨,浅深万类。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弥勒、文殊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圣贤所尊敬。菩萨有多种层次分类,除依悟解之浅深而有不同之菩萨阶位外,《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亦举出菩萨有十种:

    1.种性菩萨:只是发了大心还未得修净心。

    2.入性菩萨:发心修学;发了大心开始修净心了。

    3.未净:发了大心开始修净心了,已入而未到达清净。

4.净:已经入净心地。

5.未熟:净者未入毕竟清静地。入清静了,但是还未达到究竟清静地。就是说,体会到清静了,能进入了清静境界了,但是还未达到究竟清静地。

6.熟:已经入毕竟清静地,清静了。

7.未定:达到清静了还未入定。这里面修行层次很多,定里面还有正定、邪定。后面楞严经都会讲到。

8.定:已入定地。有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

9.一生第:次第得到无上菩提(觉)。

10.最后身:此生得无上菩提,补处菩萨。

此外,还分在家与出家、生身与法身、退转与不退转等等。菩萨是依广修六度行,菩萨应持之戒,称为菩萨戒。这里面来的菩萨都有哪些菩萨呢?十方菩萨。这里面来的十方菩萨,不止是娑婆世界本地的,十方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方、下方,共为十方。上方有菩萨,下方亦有菩萨(即地藏王菩萨)。菩萨在上面已经解释,现在只略说:菩萨即菩提萨埵,菩提意思是觉,萨埵意思是有情,即觉悟有情,亦可以说有情里面的觉悟者,他自己已经觉悟,还要去觉悟他人;又能自利利他,但未至觉行圆满,这是菩萨的意义。

【咨决心疑】,咨是请问,决是决断;即是有不明白的道理,自己不能决定,故来请求佛解决心中的疑问。

【钦奉慈严,将求密义】:钦奉,是钦敬奉事,亦即是敬顺无违背的意思;慈严,是慈悲兼严肃;将求,是欲求;密义,即密因了义。这是说十方诸菩萨,都抱著恭敬而奉从的心,来听即慈悲又具威严的释迦牟尼佛宣说《楞严经》密因了义的道理。

你们现在有机会听《楞严经》,这是你们有大善根,和佛有大因缘,才能听到这密因了义的道理,千万不可自暴自弃,以为菩萨都不懂,那太难了,不要耽误时间,不如早点退席,那是大错特错了!你们现在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必从十方那么遥远的地方来,近在眼前,便可听到《楞严经》的密因了义,如能明白,依法修行,将来开悟,也是菩萨啊!

菩萨分很多类,以后我有时间讲《菩提道次广论》,那里面把菩萨的层次,从初发心到妙觉地都讲清楚了。

经文【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即时,即当说《楞严经》的时候,也是师资道合的时候。如来即释迦牟尼佛,便展开坐具,恬静慈祥地安坐,令人见到就生欢喜心、发菩提心。

【为诸会中,宣示深奥】:为这个楞严法会,为所有的听众,来宣说指示这深奥的密因了义,奥是奥妙,是不容易明白的道理。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在这个说法的筵席上,所有的听众,都是清净其心、清净其身,没有不干净的,他们都饱餐法筵,亲自听闻所未曾闻过的妙法。

经文【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迦陵,即迦陵频伽鸟,翻译为妙声鸟,此鸟未出壳时,已经会鸣叫,出壳后,声音更响亮和雅,令听者欢喜,所以亦叫仙鸟。佛曾为忍辱仙人,也名大觉金仙,所以形容佛的声音,好像迦陵仙鸟一样美妙,令人喜悦;同时佛的声音,遍满十方世界,只不过有缘的众生才能听见。实际诸佛都在说法,释迦牟尼也没涅槃,只不过在这个世界上现涅槃相了。智者大师在隋朝的时候还到释迦牟尼佛的灵山法会,亲自聆听一座。

有一次,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想试佛的声音能达多远,就用他的神通力飞越恒沙国土去,结果发现佛的音声仍如同近闻一样无有边际;后来到了东方佛国,其国众生,身体十分高大,几乎有十余丈高,饭钵约有马路那样宽,目犍连就用神通,飞到饭钵的边缘上,看他们吃饭,众弟子问其佛说:“为何这条细虫,它的头好像人头一样?”佛答:“你们不可轻视他,他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连,神通第一呢!”东方佛便问目犍连:“为何来到这里?”目犍连答:“要试佛的声音有多远?”东方佛答:“佛音无穷尽,不是你所能测度的。”目犍连听后,只得飞回本国。佛音遍传十方界,佛音传三界内外。

【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恒是恒河,是印度最有名的大河流,译意是‘天堂来’。因它发源于雪山顶之阿耨达池,源流高而长,故叫做天堂来,恒河宽四十余里,它的沙子细得好像面粉一样。恒沙菩萨这是譬喻菩萨之多,好像恒河沙粒是不可以数尽的。那么多的菩萨都来聚集道场,拥护楞严法会。

【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文殊”译为妙德,亦译为妙吉祥,他在众菩萨之中资格最老,道德最深,智慧第一,故为众菩萨的首座。

文殊菩萨,是诸菩萨的头领,以前法照法师到那里见过他老人家。这些大菩萨们还都在,时刻都在我们身边,那就看我们诚心如何,能不能够见到他们。但是又不能够以形象去见,要以法身去见,法身见法身,众生和佛融通,如果见不到自己法身,就见不到菩萨,也见不到佛。

这个地方属于序品里面的证信序,属于六种成就。六种成就都包括哪些啊?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信、闻、时、主、处、众。“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室罗筏城”是处成就;”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和诸菩萨”是众成就。

再下面是示堕发起序:

经文【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这个地方属于示堕发起序。下面“唯有阿难……”属于阿难示堕,不属于示堕发起序了。我们讲解这部经,我们要做到条目分明。今天时间也差不多了,下一次咱们再共同学习。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请合掌回向:

愿此听经闻法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千百万亿火首金刚护法菩萨摩诃萨!

大家请放掌!恭送法师!

师父:阿弥陀佛!大家再见!晚安!

原稿链接地址:印代法师佛学园地http://1277595347.qzone.qq.com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2群:178694504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4群:128169221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82445237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lengyanj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印代法师系列讲座———

《楞严经》印代法师新注笔录稿【第014课】

    2012年4月2日星期一

(本稿为法师YY讲座笔录稿,未经法师审核,仅供渴望求法的同修、自己临时参考。由于现场打字时间仓促,错别字在所难免,望各位同修及时反馈错字、错句和矛盾的语句!请勿转载发表!如转载发表未经法师审核的讲义,如有误导别人,后果自负。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合掌请法!(发愿文:)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家请放掌!请法师慈悲,为我等弟子开示法要!

阿弥陀佛!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晚上好!

我们上一时间共同学习了本经的序分,我们今天共同学习阿难示堕。请打开《大佛顶首楞严经背诵手册》第八页,倒数第四行:

【示堕发起序】

经文【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这一段是阿难“示堕发起序”, 咱们一句句的来介绍,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波斯匿”是梵语,翻译为月光,因他是和释迦牟尼佛同日出生,当是时有一种毫光,遍照全国,他的父亲不知道这是佛陀降生的祥瑞,而以为是儿子的福德所感召,因此为他取名叫“月光”。

【讳日营斋】:“讳”即避讳,古时父母死亡之日都避免提起,恐怕一提起更加伤心,故曰“讳日”。中国常说名讳,是不愿意提起的意思。这个时间是在七月十五日,为佛欢喜日,也是僧自恣日,若在这天营斋供佛,做种种善事来超度先人,能使先人离苦得乐,从地狱超生到天上。七月十五日,亦是盂兰盆节。

当目犍连最初得到六神通的时候,头一件事便是观察自己的母亲究竟生到什么地方去了?一看之下,才知道母亲已堕地狱。因他母亲在生时,不敬三宝,又悭吝不肯施舍,还杀生,并且吃了很多鱼鳌虾蟹,因为这种种罪过,所以堕饿鬼地狱。目犍连便赶快地拿一钵饭,送给母亲吃,但当其母拿饭,放进口中时,饭即刻化为火炭,根本不能吞食。目犍连虽有神通,亦无法救母。焦急之下,即刻赶回佛前,求佛慈悲救度他母亲。佛说:“你母因毁谤三宝,和犯杀生之罪,现堕在地狱,不是你一人的力量能够救度的,应该请十方高僧,设盂兰法会,设斋供养三宝,大家一齐诚心念经,才能救度你母亲。”目犍连依佛所言,就在那天,设斋供养十方三宝及高僧,方能救母亲脱离地狱之苦,故盂兰盆节相传至今。

每年七月十五盛行盂兰盆法会,超度七世父母。还有超度七世父母的咒,到了农历七月啊,每天都要念四十九遍。“盂兰”是梵语,译意为解倒悬,比喻饿鬼在地狱,好像倒挂一样,非常痛苦,盂兰就是专门解救倒悬之苦;“营斋”,即营办斋菜。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僧自恣日,在这天供养三宝,功德最大。故波斯匿王亦就在这天供斋,做了很多斋菜,来供养佛,兼超度他的父亲。

【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宫掖”是指王宫左右掖庭,也就是偏殿;正殿是处理国事,发号施令之地方,故不宜用斋;波斯匿王亲自出宫迎接如来,引至偏殿。

【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珍”是珍贵食品,“馐”是已煮熟之菜。准备了很多最珍贵的菜肴,都具无上妙味。不但亲自迎请佛,同时还请诸大菩萨应供作陪。

经文【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城中还有长者居士,“长者”需具十种德行,才堪称长者:

(一)姓贵:生于贵族。

(二)位高:地位很高,做官之类。

(三)大富:财产丰富。

(四)威猛:威风凛凛,性格勇猛,慷慨好义。

不是优柔寡断,拖泥带水。

(五)智深:智慧十分高深。

(六)年耆:年纪已高,所谓“年高德劭(shào )”。

(七)行净:行为特别清净,亦即戒律严净。

(八)礼备:礼貌周到,没有骄傲怠慢,看不起人的态度。

(九)上叹:在他上面之人,赞叹他的德行。

(十)下归:在他下面的人,愿归顺他、拥护他,也就是众望所归。

“居士”,即居家修道的人。

【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各长者居士,同时亦预备了很多丰富的斋菜,并虔诚地站在门口,等佛及诸大德高僧,前来应供。佛就敕令文殊师利菩萨,率领诸大菩萨和众阿罗汉,分为数队,到各斋主家里应供。佛虽有千百亿化身,但亦不会因众斋主之请,而化身前往,所以就命文殊师利菩萨,代表前往应供。“伫立”这个伫,是站立在门口的意思。

这就到了阿难示堕了:

【阿难示堕】

经文【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只有阿难在很早时已被远地斋主所约请往应斋。别请,是单独请他一人,本来出家人,不能独自外出,尤其在自恣日,这已经是犯规。他因赴远地应供,回来时,又赶不及参加文殊师利菩萨分派众僧及诸阿罗汉的应供班次。这个“不遑”是不及的意思。

【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上座”有四种:

(一)生年上座;年龄较大。

(二)戒严上座;受戒廿年以上,同时又能严持戒律。

(三)福德上座;福慧圆满者。

(四)法性上座;已明白法性的道理。

“阿阇黎”,译意是轨范师,堪做众人的师表模范。阿阇黎有五种:

(一)出家阿阇黎;跟他出家,为你授沙弥十戒。

(二)授戒阿阇黎;教导你怎样求戒。

(三)羯磨阿阇黎;教你怎样忏悔过去罪业。

(四)依止阿阇黎;亲近他,依止他学佛法。

(五)教读阿阇黎;教经文教咒语等。

阿阇黎亦具监视的意思。

你这一遍《楞严经》学下来,我告诉你,佛学的常识、佛学的知识你都学到了。这里面好多是佛学常识、佛学知识,如果让你自己搞个三五年,你不一定学得通透。

本来出家人外出,应该有二人或三人做伴,单独出门是不合戒律制度的。最要紧的要有上座,或阿阇黎同行,才不易受魔障。如果有真正定力,那么,单独出门亦可以。阿难还没有定力,又无上座和阿阇黎同行,所以途中,独自一人回来,没有人陪他、帮助他,才发生下面魔障之事。不过我们亦要感谢阿难尊者!如果他不出毛病,我们亦无机会听《楞严经》,世尊亦不会说《楞严经》教导我们如何修正定的方法了。

经文【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阿难独自回来,没有赶上参加文殊师利菩萨分派众僧及诸阿罗汉的应供班次。这天无人供养,他只得自己托钵,在室罗筏城,顺次挨户求乞。“应器”,梵语钵多罗,即出家人受食之钵,也叫应量器,应自己能食多少,就化多少,不能过多。按佛制:沿门求食,不能超过七家,如无人供食,当天就要挨饿。

经文【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阿难心中希望,最后之斋主能布施。檀越:“檀”者布施;“越”则超越。檀是布施,布施者能超越生死,故出家人叫布施者为檀越。不论是净与秽、贵和贱,“刹利”即刹帝利,翻译做王族,“旃陀罗”翻译作屠户,即以屠杀为职业的。印度贵贱分得很清楚,所以屠户出外时,要鸣铃持帜,不和良民同道而行,故称为微贱种族。阿难因要效法佛菩萨行平等慈心,乞食方法为不择卑微下贱之家,一心只是为众生种福,发愿成就一切众生所求无量无边功德,皆能有求皆应,遂心满意。

出家人叫福田僧,在家人要求福、种福,必须要供养福田僧。

经文【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阿难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阿难知道,以前世尊,亦曾诃责过须菩提和大迦叶,为小阿罗汉。因为须菩提,专化有钱的人,认为有钱的人应该多种福,来生才能得到福报,所以他就舍贫乞富;大迦叶思想和他相反,认为穷人太苦,应该多代他们种福,做善事,使他们来生能得到富贵,如果不帮他们种福,那么,来生岂不是更加贫苦?所以他就舍富乞贫。

阿难想大迦叶是专修头陀行,食人所不能食,受人所不能受,忍人所不能忍,让人所不能让;对食物方面,不大注意,故专化穷人。须菩提可能注重饮食,有钱人食剩的东西,都比穷人好呢!世尊知道这二位弟子,心里存有穷富的分别,不能普遍行平等慈悲,所以责斥他们为小乘阿罗汉。阿难非常佩服如来所说,不应该有选择的分别心,而应行平等乞食的佛制。世尊是大开方便门,一点都无遮,还可以消除众人的疑谤,

“度”即度脱,亦即消除之意,使众生没有怀疑和诽谤,大家都生欢喜心来布施。

经文【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阿难经室罗筏城隍,古时之城外,都有一条濠沟,“隍”是城外无水之地,徐步即慢步行过城门,郭门即城门。郭门以前分内城门、外城门,这两个门的中间,就叫郭门。大家看电视剧啊,内城门关了,外城门没关,兵就卡在中间了,那个叫郭门。这时他端严地整顿威仪,有威可畏,有仪可敬。目不斜视,耳不旁听,恭敬而严肃,一点不马虎、不放逸,来专修沿门乞食的法门。

经文【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

这是阿难示堕了。这时候阿难因为次第乞食,而经过淫室,即是女人卖淫的地方,是很不干净之处。他遭遇到巨大力量的虚幻迷术,虚幻是不真的邪术。“摩登伽”翻译为下贱种,是其母名。此女名钵吉谛,译为本性,意思是她虽堕落为淫女,但本性仍未失。“娑毗迦逻”译为黄发,是外道之一种,专修一种邪咒,叫先梵天咒,其实他冒充是先梵天所传授之咒,令人相信;这个咒是鬼道的邪咒,他为了让人相信,打着梵天的名字。

阿难相貌生得十分圆满,和佛差不多,面白如玉,皮肤柔和而细嫩。伽女被他的英俊美貌所迷,即刻求其母,成就她嫁与阿难。其母看阿难是佛弟子,又是出家人,已断爱离欲,又怎能与女人结婚呢?故劝女儿不可有此种妄想。但伽女苦求,一定要嫁与阿难,否则情愿自杀;其母不得已,乃用邪咒,把阿难迷惑了。

经文【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阿难一向是注重多闻,不修定力,故他虽已证初果,但定力还不足,终被邪术所迷,而至神魂颠倒,不知不觉便入淫室,伽女就到阿难身边,用手亲抚阿难,眼看即将毁坏他的戒体的时候。

出家人受戒后,就得清净戒体,这戒体不能毁坏,一旦毁坏,就好像生命断绝一样,所以出家人最重要不可破戒,一破根本大戒就不如死。

为何伽女对阿难一见钟情?甚至连生命都不要,而只要阿难呢?这是因为过去五百世中她与阿难结为夫妻,爱习未忘,所以一见就生爱心,亦是其宿生因缘的种子,使伽女什么都不要,而要阿难做她的丈夫。



这个地方要做一个小小的总结:阿难是代表的我们——学佛法的人;那么学佛法的人,好多同修都认为自己能说、能讲佛法,学了不少佛法了,也能说、能讲佛法,便认为自己懂了、会了,其实逆境、顺境现前的时候,都还是照常的起贪嗔痴。好多人认为自己没有财色名利了,其实都是掩耳盗铃,在八风面前,毁誉两个字都过不了关。一赞叹他,他就高兴;你如果当面说他造业,没有修行,他马上面如寒霜;要是反过来再说:“你造的是菩萨业,你修的是无修而修的无为行。”马上脸色就变了,这还没过名利关啊。顺境一来,还在动摇;逆境一来,还在动摇,那你学的东西不管用,你没智慧。

真正的智慧是什么呢?我自己还是自己,你说好我就好了吗?你说坏我就坏了吗?在物质名誉面前,对于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使你平时有一套理论,你证得了象阿难这样的小乘阿罗汉,但是对真心、自性、真理还没认识到家,在八风面前你还是被左右。学的多,听得多,有什么用啊?多闻不管用啊,还是免不了生死,你觉得再懂、再会,那都是傲慢。特别是现在学佛的人,这种情况是最多的,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与佛经上说的真正去对照的时候,佛讲的他也会讲,但是行动都落在无明贪嗔痴里面,不是个明白人,还是糊里糊涂的做糊涂事,行糊涂行,这一类可怜悯者,听到《楞严经》以后,好好听经闻法。这是我们修行人必须要认识到的,不可以马虎,不可以掉以轻心。

所以说早一遍、晚一遍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佛,是要你自己皈依自己的觉悟佛性,自己去检查你自己,自己去觉察自己。你要体解佛说的这些大道理,自己做到没有?你要去落实。好多人在那里念一念,念一念有什么用?自皈依佛,是要你自己皈依自己的觉悟,你自己去检查你自己,自己去觉察自己。你要体解佛说的这些大道理,你做到没有,你要去落实。好多人现在都当歌唱也!“自皈依佛……”

自己要依自己的觉悟,皈依什么呢?皈依自性法门,觉而不迷,要与佛讲的道理对照落实,做一个正确的人,“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要你把这个佛法深入体会到、落实到、认识到,要产生智慧,不是产生的糊涂啊。现在佛法明着看是兴盛,其实是衰败啊。

阿难尊者为什么会这样示现?佛为什么要讲这部《楞严经》?这就说明了末法时期的众生会犯这样的毛病:口是心非。口说的是佛法,心行的是非佛法。向好之心人皆有之,这些人不想好吗?想好。原因是认识不清啊。口说的和心行的,没在一条起步线上,用现在话说,不对焦,还狂妄自大,自以为是,才有劳佛陀慈悲讲《楞严经》,说根本。末法时期的口头禅多,不识本来真面目;阿难示堕,是为救末法时期颠倒迷惑的众生啊。

   

【布施】

说到布施,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布施”这个名词,好多人不懂得布施,“布施”梵语da^na,与巴利语同。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意译为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
    布施原为佛陀劝导在家弟子等之行法,其本义财施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二施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chuò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施财之人,称为檀越,檀是布施,布施者能超越生死,故出家人叫布施者为檀越。

布施乃六念之一(念施),四摄法之一(布施摄),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又向人宣说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四摄法之一,菩萨有六度,四摄。菩萨法,这是学佛的法门,三皈、五戒、十善、六度、四摄。四摄法里面就包括布施这一法。)

财施与法施称为二种施;若加无畏施,则称三种施。以上三施系菩萨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以期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反之则称不清净施。至于法施,劝人生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称为出世法施。此外,关于施、施波罗蜜之区别,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声闻、缘觉、凡夫、外道之施,及菩萨在第二阿僧祇劫所行之施,称为施;而菩萨于第三阿僧祇劫所行之施,则称为施波罗蜜。

修行者必须落实的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其中法布施功德最大。特别是做这三种布施的时候,没有所求,没有所求不是得不到,而是得到更多,这叫清净布施;相反的就是不清净布施。

据《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载,在家菩萨行财施与法施;出家菩萨行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等四施;而得无生忍之菩萨则具足施、大施、无上施等三施。《俱舍论》卷十八举出八种布施;旧译《华严经》卷十二“十无尽藏品”则有修习施、最后难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究竟施等十施。上述乃就布施行为之内容、态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种种分类方式。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质为空,不存任何执着,称为三轮体空、三轮清净。三轮:布施者,受施者,施舍之物。不执着我布施,不分别我施舍给谁了,不执着我舍之物。这就叫三轮体空。



【布施四福报】

据《诸经要集》卷十载,以布施情形之不同,所得之福报亦有四种差别,即:

(一)施多得福少;谓以饮酒、歌舞等事施人,则费用极多而无福报。你请人喝场酒,别人欠你场酒;你请一场舞,别人欠你一场舞,没有利息,别人也不一定还你,这种叫施多得少。

(二)施少得福多;谓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使其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供养出家修道的人,以四事供养(衣食住药),这个得到的福报是无法计算的。

(三)施少得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于邪见外道,施物既少,得福亦少。施舍的物资少,那个德福也不多,这是就主要的。

(四)施多得福多;谓若能了悟世间无常而发心舍财法二施,造立塔寺,供养三宝,则所获福报如恒河流沙,施物既多,其福亦多。

【布施离五种法】,据《优婆塞戒经》卷五载,菩萨行慧施时,应远离下列五种法,即:

(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之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之人起怜愍心,不要选择。所以说我之前讲过:大街上有向你伸手的,给他,给少点,并且告诉他,你不要骗人了,骗人会受法律制裁的。

(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之慈心,于善者与不善者,各随所愿,普皆饶益。就是都要与他们结善缘。

(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

(四)不轻求者;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生起殷重不轻之心而与所需,以济其乏。

(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于求索者皆不出丑恶之语以毁辱之。不恶口骂,布施了东西还让人烦,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好人不长寿,祸害过百年。叫我说他好人没好到家,他心中不平,他需要别人赞同。别人不赞同,他帮助了人,那人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说,他心中不舒服,时间久了,就要得病,郁闷啊。他认为自己是善人,其实不是善人。有的人他口直,什么都说得出来,那并不代表他坏。



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威仪:

【威仪】

“威仪”指举止善合规矩,语默作作不失方正,见之能起崇仰畏敬之念的仪容。在佛教,一切生活起居皆有与其相应的作法、观念及祈愿,如睡醒时唱偈:“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知觉,周顾十方。”偈后,安详而起;漱口时诵“以水漱口,当愿众生,得清净口,诵持佛法。”入厕时唱“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垢。”此等均是僧之威仪。

此外,在生活细节方面,也有琐细的规定。以出家人的卧法为例,即必须注意下列五项:(1)当头首向佛;(2)不得卧视佛;(3)不得双伸两足;(4)不得向壁卧,亦不得伏卧;(5)不得竖两膝更上下足,要当枕手捡两足累膝。又出家众所持之戒律甚多,异于在家众。故《诸经论》有“僧有三千威仪,六万细行;尼有八万律仪,十二万细行”等说。此外,《菩萨善戒经》卷五谓身有四威仪,文云(大正30·986a):“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菩萨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是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赞叹经法,受持禁戒,持无上法广为人说,正思惟义如法而住。”

一般认为戒重、威仪轻,但若广义释之,大部份戒条皆具威仪之义,如二百五十戒中,仅四重禁为戒分,其余之僧残等戒则为威仪分。[参考资料] 《法界次第初门》;《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毗尼日用》等。



我们今天就共同学习到这里,下一时间再共同学习。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请合掌回向:

愿此听经闻法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千百万亿火首金刚护法菩萨摩诃萨!

大家请放掌!恭送法师!

师父:阿弥陀佛!大家再见!晚安!

原稿链接地址:印代法师佛学园地http://1277595347.qzone.qq.com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2群:178694504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4群:128169221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82445237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lengyanj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4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顶礼印代法师!随喜法师弘扬楞严的功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印代法师系列讲座———

《楞严经》印代法师新注笔录稿【第015课】

    2012年4月4日星期三

(本稿为法师YY讲座笔录稿,未经法师审核,仅供渴望求法的同修、自己临时参考。由于现场打字时间仓促,错别字在所难免,望各位同修及时反馈错字、错句和矛盾的语句!请勿转载发表!如转载发表未经法师审核的讲义,如有误导别人,后果自负。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合掌请法!(发愿文:)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家请放掌!请法师慈悲,为我等弟子开示法要!

阿弥陀佛!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晚上好!

我们现在开始共同学习《楞严经》。请打开《大佛顶首楞严经背诵手册》第九页,倒数第六行:

【如来垂救,宣说神咒】

经文【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这是原经文,这一段根据判教,是“如来垂救,宣说神咒。”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佛每应供毕,按照惯例,要为斋主说法。但是呢,这次却是例外。因佛已知阿难被邪咒所迷惑,不能摆脱,在他将要被毁坏戒体的时候,即赶快“旋归”,但是长者居士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何佛要这样赶着回去呢?一定是要宣说什么重要的道理吧!大家为了聆听佛法的真谛,故跟随佛一起回到祇园精舍。再看下面经文: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当世尊回到祇园精舍的时候,便从他的头顶上放出百种宝光,每种宝光,都放出无畏光明,亦即大威德光明,这种光明可以降伏一切天魔外道的邪术和邪咒。从宝光中又生出千叶宝莲,在宝莲上又有佛化身结跏趺坐,来宣说秘密神咒——即《楞严咒》。由此化身如来宣说神咒,表示密因里的密因,咒王中之咒王,所以《楞严咒》特别重要。

因为《楞严咒》特别重要,所以学佛者应该把《楞严咒》学会,才算不虚度此生。如果学不会《楞严咒》、学不会《楞严经》,就如入宝山空手而回。为什么呢?《楞严咒》能破魔,《楞严经》能明理。学会《楞严经》不但能明心见性,并且懂得修证的层次,修证路上的错误魔障都能认识清楚了。关于《楞严咒》里面破魔的那些咒语,到时候我讲到《楞严咒》的时候,我会给大家详细的解说,怎么样运用《楞严咒》,遇到什么样的魔障,用哪几句咒语。希望每个同修都把《楞严咒》背熟,才不枉费同修来学佛法的诚心。如果把《楞严经》、《楞严咒》真正的学明白,即使学上个十几年也值得,因为这的确是无上甚深的微妙法!没有比这个法更高、更深、更彻底的,大家切不可失之交臂!如经中所述,阿难已证初果,还要受魔女难,佛还得用《楞严咒》去救他,何况我们是凡夫呢?所以你们一定要把《楞严咒》学会,并且要懂得如何运用。如此不但可以了生死,还可以免除魔难、灾祸,还可以救度众生,帮助别人化解磨难、灾祸。光只会背,不会用,跟不学没有什么两样。手拿着宝贝不会用,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冤了。

现在就讲讲结跏趺坐这个公案。结跏趺坐,盘双腿而坐,先将右腿放在左腿上,然后再将左腿搬在右腿上。

以前有一位赶经忏的和尚(赶经忏就是超度亡魂,谁家有死人,就专门前往念经拜忏,来超度亡魂),有一天,这个出家人念完经回庙的时候,经过一乡村,当时天已黑,被一犬追着咬,有一妇人就问:“谁呀?”其丈夫从窗口一望。便答:“噢!是个赶经忏鬼!”他心里纳闷,为何不叫我赶经忏神仙,而叫我做鬼呢?及行至桥边,天适下雨,就在桥下暂避,同时结跏趺坐,以便休息。忽然看见有二个鬼经过,其中一鬼说:“这里有个金塔,金塔里面,有佛的舍利,我们赶快叩头,就会消除业障。”于是二鬼一齐叩头,叩了一会,赶经忏和尚腿痛,就把双腿放开,改为单跏趺坐,右腿在上,左腿在下。这时,一鬼说:“为何金塔变成银塔?”另一鬼说:“不管它金塔还是银塔,我们依然叩拜。”大约过了半小时后,赶经忏和尚腿又痛,便将两腿伸直。二鬼一见,便说:“这是泥巴不必拜。”便要打他,吓得他赶快双跏趺坐,鬼又说:“咦!又变成金塔,这真是有佛的舍利,才会这样变化无穷,我们还是赶快叩头吧!”赶经忏和尚心想:“原来结双跏趺坐,就是金塔,单跏趺坐,就是银塔,不坐,就变成泥巴,还是要赶快修行吧!”从此以后,他就不再赶经忏,而专心一意,精进修行,一修便修成功,后来人们给他取个名字,叫做“鬼逼禅师”。如果没有鬼逼他,要打他,他还是拖拖拉拉,耽误时间,不肯修行,被鬼逼后,才肯精进苦修,这是鬼帮忙开悟成道,叫做“鬼逼禅师”。 这是随便说下结跏趺坐的好处。

咱们再看经文: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敕”是敕令,即命令,命令有大智慧之人,才能救醒迷昧愚痴的人。阿难虽是证了初果的阿罗汉,但定力不足,所以被邪咒所困,被伽女所迷,正在最危险的时候,将要被毁戒体,幸而未毁。如果已毁戒体,那么阿难便会永劫堕落,很难再修成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佛已知道阿难有难,就赶快回到祇园精舍,即刻结跏趺坐,放光现瑞,顶化如来,宣说神咒,并令文殊师利菩萨,持咒前往救护阿难。

在这个《楞严咒》里面呢,有数段是专破外道、邪魔,很灵验的。所以《楞严咒》一念,恶咒便消灭了,邪术便失灵了。如果你不会用,那你就拿着《楞严咒》也不知道怎样用。

经过文殊师利菩萨的救护, 阿难如梦初醒,故需提他扶他。“奖”是奖励,因伽女痴心旧情,故需好言劝导她,褒奖她去见佛,因此二人都归到佛处。

从【如是我闻】至【归来佛所】,都是序分。经典的序又有通序、证信序、发起序、经前序、经后序等。序分即是序述,举出证据;通序即所有经典都有序文,都是同样的序文,就叫通序;证序,即前面六种成就为证信序;发起序,因阿难受邪术所迷而发起此经的原因叙述,这叫发起序。经前序,这段序文列于经的前面;经后序,佛说经典时,根本无此段文,只是阿难结集经时,才写进去,故叫经后序。这些序的名称,虽然不是至关重要,但研究佛法的人,也要明白这些道理,不然连序都分不清楚,还研究什么佛法呢?还讲什么经呢?既然要学佛法,就要每段经文的意思,都要明白,即深入经藏里,才能智慧如海。就好像这部经是自己所讲的,所有的道理,都从自我心里发出,能这样设想,则这部经的道理,就能和本心合成一片,没有深、没有浅,只是很平常的事,就不觉得困难了。

下面呢,就到了本经的“正宗分”,正宗分就是主要内容了。我们先介绍“阿难请定,如来答定”。 它分两个小节:

1、佛示定总名,令弟子知诸佛修因剋果;

2、令弟子悟如来密因,大开圆解;

(1)、初消倒想说如来藏;

(2)、如来破妄显真;

【阿难请定 如来答定】

经文【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文殊师利菩萨将阿难带回,阿难迷梦初醒,见到佛顶礼悲泣。“悲泣”是悲至极点,泣不成声,形容人悲痛之极。“恨”——悔恨。好在有“恨”字,有恨就有悔悟的表现,就有开悟的时候。如果回来不坦白、不悔恨,若无其事,那就是假面具,永远不能开悟。阿难不戴假面具,坦白地向佛悔过,恨自己从“无始”以来(这个无始既是无人能知的开始,也就是最初做人的时候。),多生多劫、生生世世,都注重多闻,所以记忆力特别强,但“未全道力”,没有修定力,才被邪咒所迷,因此殷勤,很诚恳地请佛开示,请求释迦牟尼佛说一说:十方如来怎样修持,才能成正果、证菩提的道理?从三种妙定:妙奢摩他、妙三摩和妙禅那,哪一种是最初开始比较容易修的方便法门呢?

佛听阿难问这三种定,已知他根本不清楚,不知道成佛的正因是楞严定,所以才有以后的种种发问。阿难幸亏有悔恨心、惭愧心,知道错误,知道改过,故经世尊逐一征问和解释,他才领悟而证果。到此处就有些人生出偏见,以为阿难一向多闻还会堕落,如此多闻无益,不如不修多闻而多修定力,但这也是偏见,不合中道。中道是不偏不著、不左不右、不前不后。阿难注重多闻,虽属偏见,但专修定力,不重多闻,不懂教义,也不能成就,故学佛要明理,理、行并进才能济事。研究经典,就要开始学打坐,把万缘放下,摒除妄想,全副精神一心一意放在佛法上。不要把宝贵光阴空过,不要说闲话、打闲岔,不要做无意义之事,要遵守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专心学《楞严经》,专心打坐,诚心诚意,解、行双修,那就保证你们不会把时间空过。就算不开大悟,也会开小悟的。既然大家来学佛法,就算我辛苦我也不怕,一定会尽我所能,和盘托出;只要大家能得到佛法的好处,我愿已足。不过我是这样说,听不听还是在你们,你们不听,我也没有办法,因为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即可以说你是我我是你,因为大家都是一体,那个毕竟是理论上的事。大家专心共同研究,不管深浅懂还是不懂,就懂得一字一句,你已经得到好处了,何况我们学习不只是懂一字一句。这个学习的机会太好了,希望你们不要失之交臂!

阿难为何已得了初果,还不能抵抗邪咒、邪术?因为他过去所修,只用心识,而识心有生灭,不彻底,用心识思想来修定,好像天台修止观一样,是属于识,而不是用的不生灭性。如果用不生灭性,来修不生不灭定,那才是真定,才不会被外境所动摇。阿难只是用心识来处事,甚至听经,都用心来强记,这都是识,不是根本,因此遇邪便把握不住了,当不了家,做不了主了。修道一定要认清境界,认清自性,而不要为境界所转,而且能用定力转境界,一切善境、恶境、顺境、逆境发生,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喜怒哀乐全无动于衷。若轻易为境界所转,就是没有定力。要像镜子一样,“物来则现,物去则隐”,始终光亮,不受染污,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正定力、真正智慧,好像镜子光亮,就能够彻底明净了。

那么,妙奢摩他:意为寂静,寂然而静,只是抑止心识,使之不打妄想,不是彻底之定,这是佛最初为二乘所说之方便法门。妙三摩:即观照,观照十二因缘,或观四谛法而修成的定,叫妙三摩。妙禅那:是思虑,用心来思虑观想,如修止观。三止三观:观空、观假、观中。这样修法,本来亦不错,但比楞严正定,则相差太远。

禅那亦静虑,现在坐禅,亦叫禅那。修禅有彻底和不彻底,若用识心来修,识心有生灭,当然不彻底,不能得到正定,要用楞严定来修,但楞严定如何修?如何下手?下面经文会逐一分解、解释。现在你们好像在深山上,太深太高了,而不知山的真面目,古诗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故要走远点,便什么都看到。我们学习《楞严经》也是一样,要钻入经里,要专心研究,然后再向前走,仔细看,什么密因了义,都看得清清楚楚了,才能够如入宝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生受用不完,将来能够证楞严佛果,自利利他,还可以教化众生。

【奢摩他】华译为止,寂静,寂然而静,只是抑止心识,使不打妄想 ,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

【三摩地】梵语,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昏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阅‘三昧’580)

【禅那】(术语)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

再看下面的经文:

经文【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就在阿难请问佛定的时候,又有恒河沙数不尽的十方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都很喜欢踊跃来听闻密法,大家退归本位而坐,专心一意,静默地听佛所说的圣教。“承受”即恭敬领受。

这里面又出现了大阿罗汉。大阿罗汉,不是说长得高大,而是法性大、道德大。阿罗汉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现在再补说一遍。阿罗汉有三个意思:

(一)应供:应天人供养,比丘时为乞士,乞士为因地,应供为果地。

(二)杀贼:不是杀外边的贼,是杀内里的贼,杀我们自己的无明贼,杀烦恼贼,杀眼、耳、鼻、舌、身、意六贼。

这是怎么说呢?本来眼神很是充足,但因用神过度,眼睛看得太多,就会消耗你的精神。耳朵也一样,耳朵听得太多,就会消耗你的闻性。所以六根它们都是偷窃你内心的真宝、内心的无上法宝,不要以为它们是我们的好帮手,其实它们偷窃我们的无上家珍,它偷窃的都是我们连钱也买不到的真宝!而我们还不自知。还以为我们的眼睛多好、多锐,看得多远!不知你看得越多,心越散乱,越消耗精神。看到好东西,我们还生贪心,没有钱买还生烦恼。要不是因为六根在偷窃我们自家珍宝,我们早已成佛了。你们现在还不明白,以为我说的都无道理,等你们以后明白了,就会知道我说的都是真理了。

(三)无生:无生就无灭,也不生也不灭,证到无生法忍,不再受生死轮回,所谓“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应该做的事已办妥,不再受生死,不再堕落轮回六道中。在《佛说四十二章经》里,佛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不要信自己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未证四果阿罗汉前所有思想都是妄想,你若相信妄想为真,那么就要堕落六道,受生死轮回之苦。那么何时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呢?佛说:“证四果阿罗汉,方可信汝意。”要等到证了四果阿罗汉,才可信自己的意思。未证四果阿罗汉,最好还是要听善知识和明师的教导为好。

这里呢,有一个名称,罗汉属于声闻。

【声闻】,指听闻佛陀之声教而依教修行的佛弟子。在原始佛教圣典中,释迦在世时的弟子,不论在家或出家,皆称为声闻。但至后世,声闻被限定为出家弟子。大乘佛教兴起之后,声闻与缘觉皆被大乘教徒贬为小乘,并认为声闻乘有下列特性:

(1)以《阿含经》为所依;

(2)观苦、集、灭、道四圣谛;

(3)经三生六十劫之长远修行,期证阿罗汉果;

(4)以灰身灭智为涅槃;

(5)着重在个人证悟而不致力济度众生。

因为以上这些说它是小乘。

“声闻”一词之语义,经论之解释颇多。如《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谓声闻者,“声”谓音声,引申为佛陀之说法;“闻”谓听闻。若修行者闻佛说法,信受精进而修行者,名曰“声闻”。此即声闻原本之字义,即指佛弟子或笃信佛法者。《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另出变化、增上慢、回向菩提、一向趣寂等四种。世亲菩萨《法华论》卷下亦说四种,哪四种呢?

(1)决定声闻:谓原本即属声闻性,以闻四谛法而证入寂灭无余之小果者。小果者:小乘阿罗汉果者。决定声闻也叫定性声闻,以闻四谛法而证入寂灭无余之小乘阿罗汉果者。所以叫决定声闻。
    (2)增上慢声闻:谓己为凡夫,尚未证果,然起增慢心而谓其已证者。佛教中人,本是凡夫,尚未证果,但是起了增上慢心,认为自己已证圣果,认为自己是哪尊佛、哪尊罗汉、哪尊菩萨再来的。

(3)退菩提心声闻:谓原有大菩提心,修行大乘,然终于退为声闻者。当今佛教界,退菩提声闻的也不少见。本来有大菩提心,发大愿修大行,修行大乘的,但是学来学去,认为自己不是大乘根基而退却,不求心法了,转为了心外求法,求人天福报,很多念佛的人,多犯这个毛病,认为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解决了,若不修心,不去习气,不见自性,如何往生啊。

(4)应化声闻:指诸菩萨随化假示之声闻相。

【辟支佛】 梵语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

(1)佛示定总名:(名大佛顶首楞严王)令弟子知诸佛修因剋果.

经文【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这段经文本来是在后面,但圆瑛老法师,认为与前文贯通,故移在此。认为这样行文比较通顺,比较恰当。

【尔时世尊】即世尊当时,亦即当众阿罗汉及诸大菩萨要领受教旨的时候,亦即阿难启请十方如来,应修何法门,而得证果的时候。

【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在大众中,“舒”即伸开他的金色臂,摩阿难顶。“摩顶”在佛教里是表示慈悲爱护之意,并使其消除魔障,这种爱护是普爱一切众生,不像世间之情爱,只限于男女之间,世间最大之爱,莫如父母之爱,子女不肖,打父骂母,父母还是爱护,比夫妇之爱更深。佛爱护一切众生,则比父母爱子女更深、更大,因为佛之爱是慈悲之爱,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即是除爱护外,还要救度使其离苦得乐。用手摩顶,亦可说是,以佛光照以除其心里之黑暗,使诸恶消除,众善增长。可惜我们生于末世,没有佛来摩顶以消灾难,但千万不要怨天尤人,佛虽然已入涅槃,但佛的法身是遍满十方世界,我们行住坐卧,吃饭穿衣,都在佛之法身里,只是肉眼看不见而已,假如能诚心祈求,佛亦会来摩我们的顶。其实我们很幸福,时刻都在佛的怀抱里。

【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佛摩阿难顶后,告诉阿难,及诸大众、大菩萨、大比丘、长者居士,以及国王等:“有一种定,名叫三摩提,也叫大佛顶首楞严究竟坚固定王,具足万行,能包括无量无边的行为,具足一切禅定,所有十方如来,皆从这首楞严王定,一门超出,而达到最庄严,最微妙之正觉之路。你们现在一定要注意,不要分心,不要打妄想,要专心一意,集中精神来听。

【阿难顶礼。伏受慈旨。】阿难听佛说后万分感动,即起身顶礼,以伏受如来大慈悲心流出来之法旨,恭敬诚听佛宣讲楞严密法。

经文【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佛告阿难:“你我同气”——即同祖宗之气脉血统,阿难与佛是堂兄弟。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佛问阿难:“你最初发心出家时,在我佛法中见到什么特殊境界?即刻把世间的恩爱舍弃而出家呢?”世间父母之恩最深,夫妻之爱最重,能把这深恩重爱之心转过来学佛法,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在这段经文中佛问阿难,怎能放下一切而跟佛出家?

“情”是情分,“均”是平均,在情份上,实同兄弟,可以均分天伦之乐。什么是天伦?伦亦轮回之意,父母、兄弟、子女、祖孙,互相轮递,做完子女,就做父母;做完父母,就成公婆,天然的伦常,亦是天合之伦。

中国有叙天伦之乐。中国最注重孝道。要孝敬父母,将来子女才会孝顺,如不孝敬父母,则子女亦不会孝顺,故有‘百善孝为先’的古训。

中国又有二十四种孝故事,如唐湘哭瓜,他父亲有病,想吃甜瓜,但在冬天冰天雪地,怎会有瓜?他就用一粒瓜籽种在地上,日夜伏在上面,哭着祈祷、祈求早日长出瓜来,让我可以孝敬父亲。他这种精神真的感动了不知是佛菩萨还是天神,瓜籽终于长出芽来,进而开花结果了,这是他一念真心孝心,而得感应。还有孟宗哭笋,双亲要食笋,他就在竹的旁边哭祷,果然竹笋生长出来,得以孝敬双亲。还有王祥,其母亲生病,思食鲤鱼,当时也是冬天,河水已结冰,无法得鱼,王祥只得卧在冰上,求获鲤鱼,果然不久,冰融而得鲤,其母因儿孝心而得鲤鱼,恐为龙王赐,终不敢食,将鱼放生,而病亦愈。不要以为这些事太奇怪虚渺,这皆是一念孝心,真诚而获感应。例如舜因大孝,感动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孝感动天,历史常有记载,所以为人子者,一定要注重孝道,孝敬父母,才能得天伦之乐!

这一段,是佛说出了一切诸佛成佛的根本。成佛必须修楞严大定,不修楞严大定不能成佛。所以说,这一段叫【佛示总定】,令弟子知道成佛的因果。

今天时间到了,大家请合掌回向。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请合掌回向:

愿此听经闻法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千百万亿火首金刚护法菩萨摩诃萨!

大家请放掌!恭送法师!

师父:阿弥陀佛!大家再见!晚安!

原稿链接地址:印代法师佛学园地http://1277595347.qzone.qq.com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2群:178694504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4群:128169221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82445237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lengyanj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印代法师系列讲座———

《楞严经》印代法师新注笔录稿【第016课】

    2012年4月5日星期四

(本稿为法师YY讲座笔录稿,未经法师审核,仅供渴望求法的同修、自己临时参考。由于现场打字时间仓促,错别字在所难免,望各位同修及时反馈错字、错句和矛盾的语句!请勿转载发表!如转载发表未经法师审核的讲义,如有误导别人,后果自负。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合掌请法!(发愿文:)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家请放掌!请法师慈悲,为我等弟子开示法要!

阿弥陀佛!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晚上好!

我们上一时间,共同学习了【阿难请定,如来答定】。“阿难请定”直接是说十方如来是怎么修止观,怎么修禅定而得超出妙庄严路,成就无上菩提的。佛祖听到阿难的问话,就十分清楚阿难还在心外求法,还在执着奢摩他、三摩提及禅那,还着在名相上,没认识透自性的心法。于是佛问阿难:你当初发心出家,是为了什么舍去了世间的恩爱,而出家修行的?请看下面的经文:

【阿难因地发心】(阿难因地发心非正)

经文【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这一段有个小标题:“阿难因地发心”。阿难发心,因地发心非正。阿难对佛说:“因见佛有三十二相好庄严(三十二相属于常识性的东西,可查佛学辞典,三十二相具体解释约需两个小时的时间,因时间关系不再详说),殊胜无与伦比,同时身体透明,光辉皎洁,犹如琉璃内映外彻。”阿难自己心里时常思维,这个思维,它是用识心来想的:“这种妙庄严相,绝对不是世间情欲及爱念所产生。欲气粗而浊,男女交媾时,气味十分腥臊,脓血杂乱,非常不洁,所以父精母血所造之身体,是不会发生胜净妙明的庄严佛相;紫色金光聚集,光辉无比的佛身,是我心里非常渴仰爱慕的,因此从佛剃度出家。”

这里大家要注意,阿难用思维,即是第六识,他用的是思想­——分别的妄心来仰慕佛相好,此是情爱心。他只不过是舍了一种爱,又执着了另一种爱。爱佛的相好,舍去了世间的夫妻父子的情爱,不但执着佛的相好,还有追求佛相好的这个爱好。把一个爱心舍弃,又执着了另一个爱好,虽然不属于情爱,但还是爱好心,还有贪爱的心,这与家庭的情爱无异,所以他的错处,就错在这里:不是为佛法而出家,而是为了爱佛陀的相好而出家。阿难不学佛之智慧德行,修定觉悟,而只是要相好。现在好多人学佛,求的是名闻利养,你要是真正修成了,最大的利益——了生脱死都得到了,名闻利养又算什么呢?求官求财什么的,官、财等等都是无常。阿难求的是什么呢?求的佛的相好;可能在过去世中,阿难喜欢着相,爱佛相好便满足了。只有爱好而无定力,他又自恃佛是他的堂兄,将来一定会帮他得成定力,他不知道【身心本不相待】,不能够互相代替,这也是他的错处。

修道,要心平,不要有憎爱心;有憎爱心,心就不会平等,就不合乎道。阿难虽然厌弃世间,舍弃了世间的情爱,但他是为了追求佛的相好,其实只不过是调换了一下喜好而已。现在学佛的人,真正是为了求解脱的有几个呢?差不多都是为了财色名利。我们学佛要想真正得定力,要想真正有智慧,要把心放平等,念兹在兹!研究经典,好好打坐,不要成天地妄想纷飞,以及说闲话等,否则空费时间。希望大家应尽最大努力来落实佛法,牺牲一切嬉戏心,专心一意来研究佛学,参禅打坐,解行双修,理行并进。我们这个嬉戏的心,还没得到息止,追求的是享受;享受是听着音乐,听着歌,吃着东西,边吃边听音乐边上网边听课!这样是真正修行吗?真正修行是六根清净,事情来了正确对待,理智处理。这样才能得真正智慧,方不枉今生学习佛法。



●佛示妄心非真故有轮转

1、佛示学佛要认透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2、佛示妄心非真故有轮转。

这是佛初步地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心,为什么有轮回?所以定为:初消倒想说如来藏性。大家看经文:

【初消倒想说如来藏性】(如来藏性: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经文【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这段不长,但是包括的意义非常广。这是对这部《楞严经》的总说。开悟的楞严,《楞严经》主要是要大家明白真心自性。并且要让大家知道轮回的因果和修行的次第。

佛就告诉阿难:你应当知道,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是什么原因?这是佛对阿难的提问。你知道为什么众生生死相续吗?佛在此地自问自答:【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皆因为众生不知道自己的常住真心,不知道自己的常住真心是一种性能,是一种纯净的性能,本来明了,本来不昧的光明体。因为大家不知道自性的本来面目,用的是妄想,这个妄想不真,这个妄想不是真心自性,所以才有轮回,所以众生不知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这都是因为不明白自己的常住真心是不动不摇、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是常住啊,不增不减是真心。自性是清静光明遍照的,但是众生不知道,自身虽有无价宝珠,但自己不知道。就像《法华经》上所说:有富家子,舍家远游,父母恐他流浪异乡,穷困无钱,便将宝珠暗藏在他的衣服里,但做儿子的不知道,依然过着流浪的生活,身在穷苦中,却不知自身藏有无价宝珠。我们之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便如无价宝珠一样,不知道便不能利用。

又因为我们用的是妄想生灭心,即是识心,把我们支配得颠颠倒倒、弄得昏昏迷迷,本来这妄想是不真实的,但我们不明白,便在生死苦海中轮回流转,没有休息的时候。不能断妄想,便不能了生死轮回,这是佛对阿难说明不认识真心,才受生死轮回之苦。“心”字是最不好的,中国的“心”字:“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芽,披毛从此起,做佛也由它。”十法界不出一念心,心是万法之源,念动百事有,念止万事无,心止念绝,清静明了,就是成佛作圣了;心念纷飞,就堕生死轮回。

于是,佛再接着告诉阿难,十方如来皆以直心至终始地位,初步地消除阿难的颠倒妄想。

【初消倒想】

经文【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佛接着告诉阿难,你现在研究,怎么样才能够得到无上菩提(即佛的果位),你必须要真正地发现明白,你自己本具不生不灭的根性,即六根中的根性,亦即如来藏性。你现在应该用直心来答复我所问的问题,不要用曲折妄想心。《维摩经》上说:“直心是道场。”在未想——即一念未动之前,是第一念,是真心。若加以思惟,便落第二念,便是妄想心。 一念未生时,是真心。要是生了一个念头,那心就弯曲了。第一念,即直心,即道心,亦即第一义谛。要即问即答,不要思前想后;若思前想后,便不是直心。为何要用直心来答我呢?因十方如来皆用直心才能成佛,才能出离生死苦海,佛皆是用直心,不用弯曲心。心直则言直,像这样从初地,即干慧地,而成妙觉地;始为初地,终是佛地,从初地而至佛地,经过十地、等觉地,才至妙觉佛地,中间经过很长的时间,一点都无曲折心相,都是用直心,才能成佛。这是佛要阿难舍弃遍计妄执心,而用直心来答复他的发问。

经文【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能爱之心,即攀缘心。佛要破阿难之攀缘心,所以再问他:“阿难!我再问你,当你最初发心的时候,是因为你用攀缘心——即爱慕之识心,来见如来三十二相,那么你究竟是用什么来看见?谁爱如来之三十二相?”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阿难对佛说:“这种爱乐,是用我的心和目(眼睛)看见的。由目看见如来相好庄严,遂心生欢喜,所以我就发心,愿舍离生死轮回,来跟佛出家修道。”

经文【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佛告阿难:“如你现在所说,你的真实爱乐,是从你的心和目产生的。假如你不明白、不知道心与目之所在,那你就没有力量,来降伏尘劳。”“尘”是染污心性,“劳”是扰乱心神,识心即尘劳,亦即烦恼,若不能降伏它,便被它扰乱,就不能了生脱死。

这个地方,佛作了个比喻:

经文【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譬如国王,被贼所侵扰,国王要发兵讨贼,但出兵前,应该知道贼在何处,才能擒其贼首,斩草除根。我们无始以来,不能了生死,就是不知自己真心所在的地方,反认为由目观见,而取爱乐为心,这就是迷真认妄,执妄为真,执了妄心为真心才生出了种种的颠倒!

到下面,如来开始破识。《楞严经》第一卷,主要是破“识”,破意识心。

经文【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这种妄心使你不能了生死,而流转于生死,在六道轮回中辗转不停,这都是你的心和目的过错,我现今再问你:你的心和目,究竟在何处?这是如来第一次向阿难征心。也是《楞严经》三番破识的第一番开始。

『此乃佛陀第一次向阿难征心。文似心目双征,佛意但是征心,目不过带言而已,如是阿难。历计七处,如来一一斥其咸非。七处征心即三番破识中,首破妄识无处。』

七处征心,是三番破识中的第一番。有人说,主要是七处征心,这样认为是错了。佛陀向阿难七处征心主要目的,是征求阿难心在哪里,主要是为了破阿难的意识心。好多人在此处不够细心,只知道七处征心,不知道是三番破识的第一番啊。圆瑛老法师,在此地有独到的见解。

今天时间到了,咱们下一时间,再共同学习,下面就讲到正法了。可能以后来听课的人会越来越少,为什么呢?他不坚持,不求上进,怕法师检查考试,就自己退堕了,那叫自甘堕落。对于自甘堕落的人,我们只能怜悯之。自古佛法无多子,不是说人人都能够学到真正佛法,真正了脱生死的。这个机缘并不是那么人人易得的。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请合掌回向:

愿此听经闻法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千百万亿火首金刚护法菩萨摩诃萨!

大家请放掌!恭送法师!

师父:阿弥陀佛!大家再见!晚安!
原稿链接地址:印代法师佛学园地http://1277595347.qzone.qq.com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2群:178694504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4群:128169221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82445237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lengyanj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印代法师系列讲座———

《楞严经》印代法师新注笔录稿【第017课】

    2012年4月8日星期日

(本稿为法师YY讲座笔录稿,未经法师审核,仅供渴望求法的同修、自己临时参考。由于现场打字时间仓促,错别字在所难免,望各位同修及时反馈错字、错句和矛盾的语句!请勿转载发表!如转载发表未经法师审核的讲义,如有误导别人,后果自负。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合掌请法!(发愿文:)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家请放掌!请法师慈悲,为我等弟子开示法要!

阿弥陀佛!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晚上好!

咱们现在开始共同学习。《楞严经》的发起,是阿难发起的。阿难已经证得了初果阿罗汉,但是呢?他还是被境界所左右,于是佛陀宣咒敕文殊菩萨救回来了阿难!

经文【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阿难悲泣顶礼佛陀,请教十方如来是如何成就无上的佛果菩提的?【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他问如来:十方如来是怎么成就无上菩提的?他的焦点落在了十方如来是怎么落实奢摩他、三摩地、禅那的,如何把这三样修行落实得不被境界所转的?佛陀听到他的问话,就知道阿难落在了执着上。于是佛陀:

经文【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 大家要十分的注意,阿难问的是“怎样落实奢摩他、三摩提和禅那的。”如来的答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这个地方,是如来直接告诉诸弟子,修行不是修奢摩他、三摩地和禅那的。但是呢?这三样是修行路上的工具,他不究竟,究竟的是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都是依首楞严王,一门超出妙庄严路的。于是下面佛又接着告诉阿难:

经文【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这个地方按顺序来说,是先果后因。为什么是先果后因呢?先说出了十方如来是怎么成佛的,再说出了众生为什么在六道轮回。

【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众生为什么在六道轮回?原因是“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众生用的是什么?用的是『妄想』。因为用的是『妄想』,才有轮回,才有生死相续。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这是如来第一次说如来藏,初步的消除众生的颠倒妄想。说如来藏性,如来藏性是什么呢?“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所以才有六道轮回,生死相续。这是根本啊!说明了学佛人想了生死,不能执着,必须要认透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不要老是在妄想上下功夫。这就是我们修行人常说的一句话:修行修心。好多人都会说这句话:修行要修心啊!到底什么是心呢?达摩祖师:“心心心难可寻”,一下子三个“心”,哪个是真心啊?直心是真心。



经文【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发”是发现,“明”是明心,“性”是见性。佛告诉阿难,你要是真正想研究无上的菩提心啊,真正想明心见性,真正想明白什么是你的真心?什么是你的自性?

【应当直心酬我所问】你应当直心酬我所问。这个地方,想研究无上的菩提、真心自性,只有一个办法,【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这里说出了直心。十方如来怎么成佛的?皆用一颗直心啊。《维摩诘所说经》说得明白:直心是道场。你修行要达到楞严大定,必须用直心。修行的方法告诉大家了,我们的心直不直啊?拐的弯太多了!

于是,如来征求阿难为什么出家?你发的是什么样的心?阿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荷素 于 2012-5-20 20:52 编辑

17讲义 下半部分发不上,直接进入印代法师佛学园地http://1277595347.qzone.qq.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代法师系列讲座———
《楞严经》印代法师新注笔录稿【第018课】
    2012年4月9日星期一
(本稿为法师YY讲座笔录稿,未经法师审核,仅供渴望求法的同修、自己临时参考。由于现场打字时间仓促,错别字在所难免,望各位同修及时反馈错字、错句和矛盾的语句!请勿转载发表!如转载发表未经法师审核的讲义,如有误导别人,后果自负。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合掌请法!(发愿文:)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家请放掌!请法师慈悲,为我等弟子开示法要!
阿弥陀佛!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晚上好!
我们现在开始共同学习,大家请打开《大佛顶首楞严经背诵手册》第11页,从上面数第三行:
经文【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这是昨天所讲的内容。这个地方,昨天讲得不够详细,这是佛第一次征求阿难“心何所在”?接下来,便是阿难的回答: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在以前,对于楞严经的注解,好多法师都定名为——七处征心。圆瑛法师的注解:『以上经文乃佛陀第一次向阿难征心。文似心目双征,佛意但是征心,目不过带言而已,如是阿难。历计七处,如来一一斥其咸非。别人断为七处征心,圆瑛老法师判定阿难历计七处,实是三番破识中,首番破识的七番破处,不能叫做七处征心』
由佛这一问,阿难就从七个方面回答佛的问题,如是如来一一呵斥咸非,别人断为七处征心,但是圆老判定应该叫作七番破处。为什么呢?不是佛陀征求阿难心在哪七处,而是阿难自说心在内、心在外等等七处被佛一一斥破,所以说此处不能命名“七处征心”,因为阿难每说出心在哪一处的时候,都被佛破除了,这个地方只能叫破处,不能叫七处征心,这样会让人产生误解,好象心在七个处所,七个方面似的,它其实是破除心不在内处、不在外处、不在潜根处、不在分明暗处,也不在心则随有处,也不在中间,更不在无着处。

很多人看过以前的讲义,先入为主,转不过这个弯来,因为以前法师讲经,都用七处征心,但是我讲课就用七番破处,可能有人会不服,但是你如果深入经藏,仔细体会,圆瑛老法师此处用七番破处,是打破了以前所有人的七处征心这个概念,由“七处征心”变成了“七番破处”,可惜国内外没有一个人在我之前,这样提倡过圆瑛老法师的七番破处,所以说可能会遭人反对。但是还是那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学习要依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以前留下来的老概念,不能老是执着在上面,我们要依义依经不依人。
那么从此处开始,如来开始破妄显真。也就是从此处开始,是《楞严经》第一卷“三番破识”的开始。为什么要破识?因为阿难讲:【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他认为识心是最究竟的了,所以才有《楞严经》第一卷三番破识。
三番破识里面,第一、如来先征求阿难识心所在。识心在哪里?于是才有阿难回答心在七处:一、执心在身内;二、执心在身外;三、执心潜眼根;四、执心分明暗;五、执心则随有;六、执心在中间;七、执心乃无著。这些是佛破阿难所执七处咸非,到最后破妄识心无处所。


●01七番破处之一 阿难执心在身内, 如来以不见身内为破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阿难说出了这番话,他引用的是“十类众生共同认为:识心实居身内。”阿难自以为是,佛没有直接反驳他,用举例子的方法,且就现前所能见到的情景,一一例举问阿难,令其据事直答,阿难不知所以,于是经文才有三番问答。
第一番: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阿难答【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此处举例定出了内、外之境。
再看第二番:
如来问:【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你先看到什么?
阿难答:【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此处列出了先见、后见之别。
那么第三番:
佛问【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你是怎么看见的祗陀林给孤独园呢?
阿难答:【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这个大讲堂的门窗是开着的,我从门窗里往外看到的。
此处确定了能看到外面的原因:是通过门窗。
佛在讲堂当中问阿难,先见到什么?这属于明知故问,让阿难自说。阿难的回答【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在讲堂里先看到如来,再看到大众。所举的例子密切的吻合阿难执心在内。既然执心在内,就象在讲堂里,应该先看见如来,然后再看到大众;那么心在内,当然是应当先看见心肝脾胃,然后再看到爪生发长、筋转脉摇,如是由内往外,方瞩园林。这个例子密切的吻合了阿难执心在身中,应当先见到身内,最后方能见到身外,如此就能够见分先后了。佛以举例之法,依例反问,让阿难无从申辨,从这个地方看,始知如来说法之巧妙。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举例契合心在身内,执心在内与举例相同。【观祗陀林,今何所在?】祗陀太子所施之树林,分明在堂外,故意问者,佛有深刻的教育善巧!要阿难自己说破心在内当然先见内,如果心在内不能先见内,心在内的道理不能成立!
这里第一番破处,破除阿难执着“心在身内处”不能成立。不是从“处”征心啊,这明明是破处,怎么说成是从处征心呢?
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二番破处。第二番破处是破除阿难执着“心在身外处”。破处当然要先说执着原因。
●02七番破处之二 破执心在身外
※一、阿难执心在身外
第一、阿难执着心在身外,因为执着心在身体以内不能成立了,于是阿难便执着心在身体外处。请看经文:
经文【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前面佛给阿难当头一棒,打破他的执著,阿难执“心在内”之理论不成立,于是阿难又说:“我听闻如来的分析说明,我已明白,我的心其实是居在我身体的外面。”
※二、阿难引灯喻自己决定同佛了义同
经文【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燃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没等佛确定,他自己确定了,他自己下的定论,什么道理呢?好象这个灯烛在房间里点燃,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通过门窗,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面,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这道理一定是对的,不会再起疑惑,并和佛所说之了义一样,大概错不了吧?
我们用识心学佛学得不究竟啊,自认为自己是对的,这里阿难是代表我们大家,都自认为自己对。比如说都自认为自己慈悲,外缘放下了,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了。学佛是学什么?学觉悟,学智慧,学明了的,不是学糊涂的。
什么叫慈悲呢?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能够拔除众生的痛苦,赐给众生欢乐。特别是老年人隔代亲,对孩子娇惯,是不是慈悲啊?不是慈悲。娇惯、溺爱孩子其实不是慈悲,不是说你对他好,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惹他烦恼就是慈悲了,而是要看你对他的行为,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好是坏。做父母的,不娇惯孩子,有时候还打骂孩子,那是不慈悲吗?那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佛教里面就有这样的示现,菩萨都是现的什么相呢?现的女人慈祥温柔相;金刚现的都是什么相?凶恶威猛相。这就是说,你如果能用温柔慈悲感化得了他,你就用温柔慈悲去感化他,如果你用温柔慈悲的方法感化不了,特别是对一些恶人、恶事、恶的妖魔鬼怪,他是不听你什么慈悲包容、良心感化的,那怎么办呢?那就得以恶治恶,你凶我比你还要凶,你强我比你还要强,你猛我比你更猛。打击、压制、遏制住恶势力不再造恶业,这是对恶势力的慈悲,免得让他再危害社会,免得他危害更多的人,这难道是不慈悲吗?你要不遏制住他,他造的恶就更大更广。所以说,佛法是智慧的,不能只在单方面,片面的理解错了慈悲!自以为是是不可以的,要圆融理智化。
以前有个老丞相,退休在家,有一个地痞无赖骂上门来,校卫军要拿这个地痞无赖送官,但是老丞相说:跟这样的人计较,那我不是更无知了吗?于是吩咐校卫队放了这个无赖。这个无赖便到处宣扬:丞相我都敢骂,我还怕谁啊?连丞相都怕我三分啊。于是他的罪恶升级,以至杀人放火,到最后没逃过法律制裁,犯了死刑。于是老丞相后悔得不得了:我所谓的慈悲,杀了一个人啊!我不是行慈悲啊,而是在扼杀人啊,如果当初跟那地痴无赖计较一下,把他送官,惩罚他一下,不至于猖獗到杀人放火,而一死送命啊。所以说,对那些凶恶的人,你总是默摈不管用啊,你得帮助他改恶从善。
我们看看阿难在这个地方没有智慧,以自己的认识自以为是,还认为自己境界很高了,和佛的见解没有什么两样了,其实这都是愚痴的表现。佛在四十二章经里面说得最清楚,没证阿罗汉以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识,如果证得四果大阿罗汉了,没有妄想了,那就可以相信自已的意识。我们还没有证得四果阿罗汉以前,我意不可信啊!这地方阿难认为他的见解和佛一样啊,大概错不了。
这个地方佛并没有直接答复阿难:
经文【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祗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阿难用灯光来比喻心在身外,以为佛一定说他对,但佛不答复,只问阿难:“刚才众比丘,跟从我在室罗筏城沿门乞食,回到祇陀林,我已宿斋(我已经用过斋饭了),你现在看众比丘,一人食时,众人会不会饱呢?”阿难答道:“不能啊,世尊!为什么呢?这些比丘虽然是阿罗汉,但各人有各人的身体,怎么能够一个人吃饭,众人的肚子都会饱呢?
注● 乞食:是佛制,为除贪慢心,乞食资身,随所化缘,不贪好食。食有四种:物有形质,能用手执取而食者谓之段食或抟食。鬼神吸取食物之气味精华,而得饱满谓之触食。四禅天人,思惟禅定,身心怡悦,谓之思食。四空天人,禅定深入与八识相应,身心愉快,谓之识食
下面看原经文:
经文【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佛对阿难说:“假若你能知能觉的心,确实在身体外面,那么身体和心就各在一处,自然互不相干,则心所知道的事,身体就不能感觉得到;而身体上的感觉,心也不能知道。(因阿难说,心在外,那么心有所知,身当然不能感觉。)
下面经文如来以“身心相知”,破“执心在外”。这个地方,验证身心并非无干。
再看下面是怎么验证的:
经文【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否。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佛说:“我今示汝兜罗绵手,当你眼睛看见时,心是不是会分别出来呢?”

阿难答道:“是的,世尊。”

佛告阿难:“眼睛看见时,心就能知道,可见身体和心是相知相觉的,怎么能说心在身体外面呢?”
此处验证了身心并非无干。
注●兜罗绵手:“兜罗绵”印度语,译意细香绵,色白如霜,十分柔软,这里是比喻佛手柔软似兜罗绵一样。

眼见心知,若心在外,则是相异,应不相知;若是相知,即不能说心在身外。
经文【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佛又说:“所以应该知道,你说觉了能知之分别心,是住在身外,这理论是不对的。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请请合掌回向:
愿此听经闻法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千百万亿火首金刚护法菩萨摩诃萨!
大家请放掌!恭送法师!

师父:阿弥陀佛!大家再见!晚安!

原稿链接地址:印代法师佛学园地http://1277595347.qzone.qq.com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2群:178694504
楞严经专研专修园4群:128169221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82445237
楞严经专研专修群(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lengyanj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0:39 , Processed in 0.155081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