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小布施

[事迹传记] 【辛亥百年】孙中山与佛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转)

发表于 2011-5-11 15:29:10
感恩本文发布者:佛光文化

全文: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8960&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者 礼敬诸佛。  二者 称赞如来。
三者 广修供养。  四者 忏悔业障。
五者 随喜功德。  六者 请转法轮。
七者 请佛住世。  八者 常随佛学。
九者 恒顺众生。  十者 普皆回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辛亥百年】“辛亥元勋”陈其美的暗杀与被杀

历史是什么?乱世、机缘也会成全造就“英雄”

一个被孙中山称为“吾党惟一柱石”,并亲自为他撰写祭文竟与黄兴比肩的“辛亥元勋”,因为私利与私愤进行暗杀、沾染了真正革命党人的热血!

几近被淹没的历史细节还原了当时鲜活多重的一面人性

全文: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527&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纪念辛亥百年】

起义前,革命党人名册被查获,革命者纷纷被捕,起义士兵只凑齐6盒子弹……

意外打响的武昌起义“第一枪” ,起义发起者是
当年飞“80后” (转)


发表于 2011-10-10 20:32:36

全文: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535&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10-10 20:46 编辑

亲.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传承和弘扬辛亥精神(转)

2011年10月10日 10:17   来源:光明网   作者:张凡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据2011年10月9日新华网)

在此次纪念辛亥百年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悉数出席,胡锦涛总书记更是对于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给予了充分肯定,坦言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并借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呼吁所有中国为中华崛起和统一而努力奋斗。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那就是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及其辛亥英雄们的革命精神,以更大的热情和激情一起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那么如何传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精神呢?

首先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己任。如中山先生所言:“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历史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纵观中国历史,大凡国家不统一的时期,多是战火连天,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国势日渐衰落之时。而国家统一的时期,都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都是百姓安居乐业,国势蒸蒸日上时期。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统一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夙愿,也正是这个共同夙愿,中国历史上统一始终占据了主流,才有了5000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读史可以明智,在此我想奉劝那些妄图分裂祖国的人,悬崖勒马,中华之统一发展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心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任何破坏统一者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其次必须坚持中共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说到这一点或许有些人会质疑,辛亥革命是国民党领导的革命,因何要坚持中共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对此笔者有如下认识,首先中国民主革命是一脉相承的,孙中山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先行者、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最早革命者对于革命的一种积极探索,究其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中山先生过早离世以及使他的这个夙愿始终没有实现,而中山先生的最坚定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以其无私无畏的精神,最终彻底推翻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基础,清除了封建军阀的统治,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今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山先生的夙愿一一得到实现。

第三必须坚持推进社会制度个改革切实保障和发展民生。辛亥革命告诉我们,执政者只有不断推进社会制度改革、顺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统治得到维护,因何看似强大的满清帝国会在辛亥革命面前迅速土崩瓦解,究其原因在于满清政府社会革新的进程与民众的基本诉求相差太远,让民众感到失望,感到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所谓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腐朽的不思真变革满清王朝最终在革命的狂涛中彻底崩溃。虽然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和今天无可比度,但笔者在这里还是要强调一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并非一劳永逸的,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大危险依然在党内存在着,侵蚀着党的肌体,伤害着群众的感情,虽然为数不多,但危害不小,如此一种潜在的危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改正,唯有如此,中国共产党才是始终保持先进属性,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信任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保持下去。

如何传承和弘扬辛亥精神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547&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辛亥百年 学者畅谈首义精神 (转)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的辛亥志士熊秉坤之子熊辉、黄埔军校33期学员陈庆国、黄埔军校12任校长许历农之女许绮燕、湖北黄埔同学会副会长陆铁明等黄埔同学、辛亥和黄埔后代,7日在武昌出席了黄埔论坛武昌首义座谈会。
  
首义精神
  
100年前,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启蒙和鼓动下,武昌的革命党人立志救亡图存,改变民族的命运,组织了日知会和共进社,传播革命思想,为武装起义奠定基础。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震撼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
  
陆铁明说,100年来,辛亥志士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天下先”的武昌首义精神、不屈不挠的团结战斗精神一直激励和影响着后人。辛亥首义文化已成为荆楚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
  
辛亥首义的精神是什么?熊辉在座谈中如此表述:首义精神是以天下为己任、爱我中华为天职的精神,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这种精神不会有辛亥革命;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是改天换地、愚公移山的精神;是无私无畏、全心奉献、甘洒热血的战斗精神;是胸怀全局、风雨同舟的团结精神。武昌首义正因为这样的精神才取得了成功。
  
已经94岁的黄埔军校17期预科学员刘一曙补充说,首义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非常重要,爱国主义是辛亥革命之魂,是中华民族之魂,当年我投考军校,除了要报父仇,也是要雪国耻,有了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危难中不亡;有了爱国主义精神,国家统一富强的理想终会实现。
  
中山遗愿
  
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先生在座谈时论述了辛亥、黄埔精神的传承渊源。他说,辛亥革命的精神领袖和黄埔军校的创办人都是孙中山先生,无论是革命还是办校,都是要实现中山先生的理想,那就是挽救中国危亡,赶走列强,打倒军阀,建立统一的、人民自由富裕的中国。中山先生从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不能依靠军阀实现革命的理想,必须建立革命的军队,因此创办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辛亥革命精神的传承载体。
  
许绮燕讲述了去年在台北两岸黄埔同学及后代亲属相聚的情景,她说,作为一名黄埔军人的后代,我对那段历史有切身的感受。国共合作创建了黄埔军校,黄埔同学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纪念辛亥百年,此时我们更加怀念孙中山先生,国家统一是孙中山先生毕生的追求,是中山先生的遗愿,是历史的潮流,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辛亥圣地
  
路叫三民路,花叫首义红,门叫起义门,100年前的武昌首义给武汉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烙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黄兴拜将台纪念碑、三烈士亭、庚子革命烈士墓、工程营旧址……35处辛亥革命遗址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定格在这块土地上,武汉,因此赢得“辛亥圣地”的美誉。
  
参加黄埔论坛的代表,7日来到中山舰博物馆。“参与孙中山先生的奋斗,此舰最烈。”一艘钢木结构的舰艇,1916年投入“护国运动”,1917年追随中山先生南下护法,1922年庇护中山先生坐舰指挥平息陈炯明叛乱,1925年中山先生逝世改名“永丰”为“中山”,1938年在武汉保卫战的炮火中,被日机轮番轰炸,舰长与舰同沉长江……
  
博物馆内,那段历史的解说引发代表激动的掌声,“中山舰”更是吸引代表们绕舰而行,仔细辨识着孙中山与宋庆龄留影处、被日机轰炸的弹孔及裂口。
  
1997年,武汉在舰沉的长江金口水域把中山舰打捞出水,铜铸的“中山舰”3字经过59年的江水激荡仍然清晰可辨。现在,就在这片水域上,外型如舰的一座博物馆建起,修复后的中山舰停泊在此,向人们讲述着那段彪炳史册的往事,讲述着那些共赴大义的中华好儿女的作为。
  
走一趟辛亥圣地,100年前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呼喊响在耳畔,100年后晚生后辈振兴中华的责任担在肩头……(本报记者 陈晓星)

纪念辛亥百年 学者畅谈首义精神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548&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2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辛亥百年】从沉沦走向复兴的历史坐标(转)

辛亥革命,转眼百年。人不分海内外,年不论长与幼,都把目光投向这个标志着中华民族。一个个座谈会众说纷纭,一篇篇纪念文纷至沓来。五味杂陈,见仁见智;抚今思昔,感慨良多。

辛亥百年,我有三叹:可贵的,是孙中山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难得的,是历经坎坷,终于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要紧的,是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大变局中抓住并用好机遇。  

……

重大机遇伴随重大考验,伴随着可以预见、不可预见的种种风险和挑战。

今天,我们“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就要内审中国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之情势,外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之潮流,迎接考验、化解风险、战胜挑战,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继续大步赶上时代潮流,实现孙中山先生“后来者居上”、“与诸民族并驾于世界”的夙愿。

   
辛亥百年说机遇,机遇分量重千钧。此时不为何时为?看我中华要振兴!

全文: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958&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11:25 , Processed in 2.79151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