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小布施

[佛教文化] 【祝圣】纪念孔圣,感恩顶礼大成至圣先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万世师表——孔子!

设我今者有大火坑。尽其劫际应处其中。复有大山犹如须弥。其山岩峻高远峙立。乃至上到阿迦尼咤天。于彼时中。我身在上自坠而下。复有大火其聚犹如劫尽时火。如是等火猛焰炽然。五热炙身其日长远。一日时分等于一劫。如此劫时。以三十日持作一月。满十二月以为一年。如是时节尽彼劫际。修此苦行欢喜甘受。终不因是暂舍精进。而不求于一切智也。
愿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依其威德自在力于一念中过不可思议劫,将我此愿布及不可思议劫,永不舍此愿。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顶礼大成至圣先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30 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感恩顶礼大成至圣先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30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辛卯年祭孔大典雨中举行 海内外嘉宾曲阜祭先师 (转)

2011-09-29 07:32     作者:杨凡 乔显佳

1.jpg
▲演职人员身着古装再现传统祭孔盛况。 记者 张晓科 摄
  
曲阜9月28日讯(记者 杨凡 乔显佳) 丝丝秋雨,森森古柏,曲阜孔庙庄严肃穆。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2562周年诞辰日,当天上午,辛卯年祭孔大典在孔庙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2000余名嘉宾共同祭拜先师。
  
上午8时,参加祭孔大典的嘉宾佩戴祭孔绶带,沿神道缓缓进入孔庙。
  
“启―户―――!”8时56分,随着司仪悠长的唱词,浑厚的背景音响起,嘉宾们步入孔庙大成门,在大成殿露台两侧静立。9时,随着三通鼓起,“儒济天下,和宁四方”的祭孔大典主题幕布徐徐升起,大成殿殿门缓缓打开。
  
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刘伟恭读祭文,副省长黄胜主持祭孔大典。
  
记者注意到,尽管雨量不小,但大成殿台上的祭祀人员、嘉宾,几乎无人打伞。他们身披黄色绶带,端正衣装,在古乐声中移步前行,恭恭敬敬地向孔子像敬献花篮。
  
9点30分许,千年孔庙上空雨量再次加大,圣府浸润在雨幕中。从海内外赶来拜祭孔子的各界人士,毫不为降雨所动,表情更加肃穆、显出对先师的敬仰。
  
随后,全场嘉宾向先师孔子行鞠躬礼。祭孔大典在司仪人员“礼成、阖户、卷班”的宣读声中结束。
  
辛卯年祭孔大典由《天人合一》《与时偕行》《万世师表》《为政以德》《九州重光》《天下大同》六个篇章组成。

来自济宁、菏泽、威海、四川等地的学生“乐生”,身着长长的古装,在雨中参加表演,或站或躬,均恭敬无比,彰显儒家重礼的文化内涵。再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传统祭孔盛况。
  
据了解,祭孔大典是2011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中最具特色、文化品位以及感染力的活动。今年祭孔大典的祭文由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撰写。在祭孔大典结束后,孔子后裔代表还在大成殿进行了家祭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30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祭孔大典看复兴传统文化   (转)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纪念日,孔子故里曲阜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庆典——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官方祭祀孔子大典。曲阜市市长江成在大典上宣读了祭文,300多名身穿汉代文士服装的学生按照古礼祭拜孔子。之后,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班率孔氏后裔在大成殿前举行了家祭,海内外孟子、颜子、曾子后裔,来自美国、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祭孔参礼团以及曲阜市民等近万人,先后在大成殿前祭拜孔子,盛况空前。尽管整个仪式的组织尚有待改进之处,但是通过仪式本身传递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意义却发人深思。

祭孔作为一种崇敬思想先贤和传统文化的仪式,在古代被称做“国之大典”。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孔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帝王规格。至清代,祭孔更至巅峰。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学已成旧思想,不再受到尊崇,公祭典礼便随之终止。发展至“文革”的“批林批孔”运动,孔子更遭遇前所未有的践踏,这段惨痛的民族记忆,不仅毁灭了不计其数的文物古籍,更对当代的文化生态造成了致命的破坏。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历史恶果开始显现:如今的年轻学子大多可以历数出各国明星的星座、血型、化妆品名,甚至早餐食谱,惟独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古籍、精深的思想遗产了无兴趣;就连号称国之瑰宝的唐诗宋词,现在被国人传诵的,也多半只剩下收录到中学课本里有限的几首;至于汉语表达和汉语写作的能力,更是今非昔比了……

一个有着自己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一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会出现今天这种自身文化贫瘠的局面,个中原因自然是出在我们缺乏对自己的历史和传统的尊奉。

历史的遗祸,当由今人理性面对历史的方式来清理和纠正;文明的中兴,则该以尊重传统为重新出发的起点——而在中国,尊重传统的核心之一即是尊孔,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已有2500年以上的积累,孔子集其大成;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有2500年以上的演进,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因此,新中国首次公祭孔子,表面上看,只是一种传统仪式的重现,但在这种仪式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民族内部正在悄然复活的对思想先贤、古代文明的那分感情和热望。

中国以尊奉外来思想为时髦,已达一个多世纪,这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日益使中国失去思想个性和精神创造力。如果连一些新生国家都不忘在自己的教育课程中宣扬本国的文化和哲学,那么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为何就不能在自己的大学、中学课堂开设一门《中国思想》或《中国哲学》的基础课程,以尽早培养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曲阜先行一步,以祭孔表达炎黄子孙接续传统的心声,殊为可贵。但祭孔只是复兴中华文化的第一步,更多的作为,尚需中央政府倡导,全体国民响应,方能取得明显的实绩。尽管尊孔并非为了复古,重传统也不能成为拒绝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理由,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将来——任何民族要想实现新的辉煌,总要从正视自身历史、感念自身文明开始。 (赵晓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30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在孔子思想中寻找和谐  (转)

2011-09-23 来源: 国际儒学网
  

【西班牙《今日报》9月18日报道】题:中国在孔子思想中寻找精神慰藉(记者西戈尔·阿尔达马)
  

这只是一场家族聚会,但不同于任何一次普通的聚会。它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是因为孔氏后人的数量庞大,参加聚会的人数超过了200人。或者也是因为前来参加聚会的人所穿的华丽服饰——看上去犹如从电影中走出的古人。然而,电视台将镜头对准这一场孔氏家族聚会的目的却不仅仅是因为眼前这一奇特的场面。
  

这些在上海郊区嘉定聚会的是孔子的后人,他们主张通过传授杰出的东方哲人孔子的思想来抵抗中国目前由于新自由资本主义盛行而造成的价值观缺失。为了引领21世纪,中国已经接受了新自由资本主义的一些观念。
  

从聚会场所门前停放的多辆黑色奥迪车判断,这场家族聚会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政府官员表示,中国共产党非常担心中国人的道德与精神空虚。在经历“文革”洗礼后,中国的宗教信仰早已被金钱崇拜所代替。
  

在嘉定举行的孔子后人祭祖仪式虽然不带有任何神的色彩,但其庄重程度却堪比一场弥撒。虽然骄阳似火,现场的孔子后人却一直保持安静。
  

如今世界上仍有将近15亿人追随孔子思想,它组成了中国、日本、韩国以及越南等亚洲国家人民的文化基因。然而,个人物质主义却正在威胁着这一切。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副会长、孔子第78代直系后裔孔众遗憾地说:“很不幸,文化大革命破坏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给西方文化敞开了大门。我们必须重拾孔子思想,让年轻人有所寄托。有人认为有必要大力推动宗教在中国的发展,但我认为这样做会造成严重的身份认同问题。我们只需要恢复那些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孔众认为:“过去30年来中国人逐渐变得富有,但我们的国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公平。社会差距拉大,环境面临被破坏的危险。在这个时候,孔子思想能够帮助找回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和谐。”
  

尽管学校要求小学生背诵孔子的一些理论,但孔子的教诲却并没有真正渗透到年轻人当中。孔众指出:“大多数人觉得儒家思想过时了,但正是这一思想在全国的教学效果不佳,才造成了如今这种错误的看法。孩子们只知道背诵,却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儒学不是学校中学来的,而是存在于生活中。只背诵孔子写的东西是不够的,还必须讨论它。”

来源:http://www.ica.org.cn/news.php?ac=view&id=6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30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3 07:52 , Processed in 1.19887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